新書推薦: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HK$
57.3
《
收尸人
》
售價:HK$
74.8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HK$
91.8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HK$
68.8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3.6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HK$
135.7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HK$
57.3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8.3
|
編輯推薦: |
书中既有对农产品卖难、农村义务教育内幕的披露,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也有对农村改革路径、经营制度创新等的探讨和思考,展示了中国“三农”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真实现状,是一本接地气、有道义担当的新闻调查作品集,值得媒体同行和各界关注、关爱“三农”的人士一读。
|
內容簡介: |
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多元的视角,通过“聚焦农业”、“田野骄子”、“底层脉动”、“微观样本”、“瞭望三农”等5部分,对近年来我国“三农”现实进行了多侧面深入翔实的观察与解读。一至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唐园结,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普对该书给予高度评价。
|
關於作者: |
李朝民,1979年9月出生,安徽省灵璧县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现为农民日报记者,主要从事调查性报道。新闻作品曾多次被中央主要领导批示、中宣部表扬,多次获得全国农业好新闻奖、全国人大好新闻奖等奖项。主要著作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山东广饶大王镇的经验》合著、《一只眼睛看底层——中国三农调查实录》等。
|
目錄:
|
序 言
有心的人 用心的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韩俊
倾注三农 情洒乡土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唐园结
把心贴近农民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赵普
聚焦农业
谁来救救柑橘
——来自湖南省永顺县柑橘滞销的调查
“巴钝将军”守护“南丰蜜橘”
密云板栗别样甜
刮目相看“大兴梨”
怀来县全力打造“中国葡萄硅谷”
泗县农业品牌先导
黔江生猪养殖“脱胎换骨”
探询“酸奶猪”
“别拿土豆不当干粮”
来自棉花的伤痛告白
一只眼睛看底层
走进乡村看粮事
——夏粮收购市场见闻
一个皖北粮商的心声
杂交谷子的喜与忧
“小杂粮”昂首挺胸闯京城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印象
平顺县“低碳旅游”叫响全国
“ 旅游富民”:乡村旅游从观光农业走向乡村建设
田野骄子
胡小燕:中国首个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
王桂夫:从油条学徒到创业明星
黄森创业记
一个打工妹的融城之旅
旭日阳刚中国梦
中国第一代农民工律师
桃花村里的“特别村民”
王建华和“橡胶马道”
一个残疾农民的“养兔童话”
何正鸿:川派茶艺第一人
“大树王”戴锁方
刘明生与西街村巨变
于氏兄弟的绿色生态梦
|
內容試閱:
|
有心的人,用心的书
时间如白驹过隙,从1979年大学读书开始研究三农,至今已经33年。我出身山东淄博农家,学的农业经济,工作和研究领域也是农村,可以说人生一直和这个“农”字息息相关。因为这个原因,对于三农,我倾注了无限热情,尽一切可能为农民鼓与呼,对于书写底层、反映农民心声的报道也格外留意。
《农民日报》是党和政府宣传指导三农工作的权威媒体。作为农民日报青年记者,李朝民同志情系三农,聚焦底层,多年来致力宣传报道全国各地三农工作新思路、新实践、新问题、新现象。他紧密结合中央精神和各地农村实际,紧跟生产实践和农民群众需求,采写了《一个农民工返乡后的生活实态》《谁来救救柑橘——来自永顺县柑橘滞销的报道》等一批高质量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为彰显《农民日报》的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只眼睛看底层》是《农民日报》记者李朝民而立之年的作品。这是一本以“崇农立言、惟仁求真”为宗旨、以记录中国三农真相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作品集,视角宽广、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既对新闻工作者搞好三农宣传报道具有参考价值,也对基层干部群众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具有借鉴意义。
本书饱蘸深情,用写实的手法、通俗化的笔调、图文并茂的形式、多元化的视野,通过聚焦农业、田野骄子、底层脉动、微观样本、瞭望三农等5部分,从不同侧面对十七大以来中国三农进行了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解读,既有对农民工返乡的真实记录、义务教育内幕的披露,也有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创新的系统探讨,更有对中国渐进改革路径的思考和提升,充分展示了中国三农真相。
本书取名《一只眼睛看底层》。我想,为什么是一只眼睛看底层呢?翻开书样才寻找到答案。为农民说话,反映农民呼声是这本新闻作品集的突出特点。这些作品对推动中国农村改革,繁荣农业农村经济,密切各级领导同广大农民的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纵观这本书记叙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当代中国三农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既有宏观理论探讨,也有底层微观实践,是一本比较丰满的新闻作品集。那么,作者为什么用“一只眼睛看底层”作为书名?我理解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作者年轻,是一种自谦之辞;二是作品的广度、厚度还不尽如人意,与一只眼睛的视野所及不谋而合。
这部书中的作品,不是说每篇都是尽善尽美的佳作,但作者能坚持不懈地写,一篇比一篇好,终于写出一本书来,确实不易,这是一个有心人写了一本用心的书,我为作者感到由衷的高兴,并向他表示祝贺。也许还有一些文章的思想深度和文字结构不无可商榷之处,但重要的是,这些亲历的场景、生动的细节,会有助于许多人正确认知和研究中国“三农”历史。从长远看,书中反映的一些三农问题是值得忧虑的。历史必须真实。真实的历史才能总结真正的经验,汲取真正的教训,使连续不断又跌宕起伏的历史能更好地继续向前发展。
作者是幸运的,作为一个皖北农家子弟,当了记者,而且当了《农民日报》的记者。否则,他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在短期内有机会成为这么多三农真相的亲历者、见证者、知情者、记录者和一定程度的参与者。然而,正因为他出身农民,熟悉农村,了解农民,心系农民,才可能对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才可能才能写出这么多“接地气”的新闻佳作。
勤奋刻苦的品格和认真负责的精神是促成此书的两大因素,也是此书最有启示性的两个亮点。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是为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