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20位民国文化大师的阅世心得

書城自編碼: 206475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人生哲学
作者: 呼志强
國際書號(ISBN): 9787506496025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69/281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2.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
《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 》

售價:HK$ 91.8
像大人一样生存,像孩子一样生活(小时候觉得开心就好,现在也是)
《 像大人一样生存,像孩子一样生活(小时候觉得开心就好,现在也是) 》

售價:HK$ 56.4
万有引力书系 海洋女王 里斯本的历史
《 万有引力书系 海洋女王 里斯本的历史 》

售價:HK$ 89.7
周易大全
《 周易大全 》

售價:HK$ 147.2
元和十四年 : 大唐中兴与沉沦的十字路口
《 元和十四年 : 大唐中兴与沉沦的十字路口 》

售價:HK$ 79.4
思考的技术:珍藏版
《 思考的技术:珍藏版 》

售價:HK$ 90.9
琥珀之夏(《镜之孤城》作者、推理小说家辻村深月新长篇;能治愈童年创伤的,也许唯有长大成人的自己)
《 琥珀之夏(《镜之孤城》作者、推理小说家辻村深月新长篇;能治愈童年创伤的,也许唯有长大成人的自己) 》

售價:HK$ 59.8
流人系列02:亡狮
《 流人系列02:亡狮 》

售價:HK$ 90.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49.2
《你时刻准备着,却错过每个机会》
+

HK$ 48.0
《年轻时Ⅱ——送给十年后不后悔的自己》
+

HK$ 60.7
《逆商逆境中的生存智慧》
+

HK$ 59.2
《不那么拼,去过一种更有趣的生活》
+

HK$ 66.6
《恰到好处的挫折:在最深的绝望,遇见最美的意外》
+

HK$ 73.6
《极限重生》
編輯推薦:
蔡元培:《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
鲁迅:《辫子留存日本》
邹韬奋:《一种有趣味的工作》
许地山:《旅印家书》
夏丏尊:《谈吃》
徐志摩:《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
郁达夫:《我的梦,我的青春》
闻一多:《电影是不是艺术?》
……
那一代人,无论做学问、讲课、做事情,都是把自己的生命投入进去的,学问、工作,都不是外在于他的,而是和自我生命融为一体的。这样,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使他自身的生命不断获得新生和升华,从中体会、体验到自我生命的意义、价值和欢乐。
內容簡介:
我们从呱呱坠地开始就需要不断地从书本中、生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作为我们生命的养分。缺少伟大精神滋养的灵魂是贫弱的、平庸的,而心灵导师的选择在生命中无疑具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本书精选20位民国文化大师回忆文章中的精彩片段,这些碎屑凝聚了大师们的生活情趣、情感和智慧,字字句句都是卓越思想的结晶。借助大师的思想与智慧之光,让我们重温过去、思索未来吧!
關於作者:
呼志强,燕赵人士,客居香山。与书为友,以文结缘。投身出版,涉猎广泛,与多家出版社合作,编著过《微历史?风华唐朝》、《历史不忍细嚼》、《国学其实很有趣儿》、《想问就问吧》等书。
目錄
第一章 人之初——劝君惜取少年时
古人有妙联:“好(三声)读书时不好(四声)读书;好(四声)读书时不好(三声)读书”,它告诉我们青春年少的重要。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时光呢?历数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树者,无不惜时如金。鲁迅、朱自清、徐志摩、傅斯年等,从他们的回忆文章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惜时如金的。很多人的少年光景错失在成长途中,过去已不可得,为了不再留有遗憾与后悔,就让我们珍惜眼下的时光吧!
蔡元培:《我青年时代的读书生活》
梁启超:《我之为童子时》
夏丏尊:《我的中学生时代》
朱湘:《我的童年》
邹韬奋:《我的母亲》
郁达夫:《水样的春愁》
徐志摩:《孩提时最怕的两件事》
第二章 生活迹——皇天有运我无时
人生就像一场戏,生活中有无耐,也有辉煌,你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生活对你的影响。不要抱怨生活,当年梁启超在日本因为贫困睡过地板;不要抱怨前程,鲁迅
为了志向把辫子留在了日本;不要埋怨心不坚定,李叔同曾经断食修炼……
生活中有苦也有乐、有喜也有悲、有得也有失,拥有一颗达观、开朗的心,就会使平凡暗淡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梁启超:《给女儿思顺的信》
梁启超:《在徐志摩、陆小曼婚礼上的训词》
鲁迅:《我的第一位师傅》
鲁迅:《辫子留存日本》
蔡元培:《蔡元培自传》
夏丏尊:《谈吃》
许地山:《牛津的书虫》
第三章 工作途——吾辈岂是蓬蒿人
有人说“上班就像旧社会的婚姻,明明不喜欢却还要在一起长相厮守”。对于工作,很多人不是很喜欢,但是迫于生计,也要去做。那旧社会的上班族是什么样的状况呢?当年,朱自清为了糊口也曾到春晖教学。工作不只是我们“营生”的手段,也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郁达夫与创造社,戴望舒与《星座》副刊,他们就是把兴趣与职业结合起来,取得了大的成就。干一行爱一行,既然工作着,就把它做好吧!
梁启超:《在与司法部部员举行的谈话会的讲话》
蔡元培:《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
夏丏尊:《紧张气氛的回忆》
戴望舒:《十年前的〈星岛〉和〈星座〉》
邹韬奋:《一种有趣味的工作》
郁达夫:《我的写作》
徐志摩:《编辑副刊》
第四章 伉俪情——一寸相思一寸灰
人世间最宝贵的有三情——亲情、友情和爱情。孤家寡人一个,除了权势、地位,一无所有,这样的人有何幸福可言?这不仅在现代,在民国时期也如此,如严复、
蔡元培、郁达夫、徐志摩等,他们与妻子之间也是珠联璧合、伉俪情深,看看严复的《与夫人朱明丽书》,蔡元培的《挽夫人王昭联》,郁达夫的《初识王映霞之时》,还有风流才子徐志摩的《爱眉小札》,无一不流露出他们对另一半的真情实感,如今读来,尤为感动!
严复:《与夫人朱明丽书》
梁启超:《写给夫人李蕙仙的信》
蔡元培:《挽夫人王昭联》
蔡元培:《祭亡妻黄仲玉》
朱湘:《寄霓君》
许地山:《旅印家书》
徐志摩:《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
第五章 忆父母——子欲养而亲不待
世间很多东西都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失去,后悔、懊恼、愧疚也于事无补,孝敬父母更是如此。当我们拥有了可以孝顺父母的能力的时候,有的父母已经吃不动也穿不了,有的父母甚至已经远离了尘世。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只有孝顺是不能等待的。
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为父母做点事,用实际的行动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和感激,而不要总是把爱埋在心里。看看大师的回忆父母的文章,珍惜身边的父母恩情吧!
闻一多:《致父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
石评梅:《母亲》
石评梅:《爆竹声中的除夕》
萧红:《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萧红:《感情的碎片》
萧红:《镀金的学说》
第六章 念旧友——劝君更进一杯酒
生命里或许可以没有感动、没有成功,也可以没有其他的东西,但不能没有朋友。
夏丏尊与弘一和尚相交,朱自清与叶圣陶的相知,刘半农与弟弟刘天华的亲情,无一不是友情的楷模。
朋友也许只是你生命中某段时间的一个过客,但因为这份缘起缘灭,使得生命变得更加美丽起来,朋友的情感更加生动和珍贵。即使没有将来又有何妨?至少,曾经我与你一起走过朋友的路。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鲁迅:《范爱农》
蔡元培:《记鲁迅先生轶事》
蔡元培:《刘半农先生不死》
夏丏尊:《我的畏友弘一和尚》
朱湘:《梦苇的死》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傅斯年:《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
第七章 友朋书——尽日伤心人不见
在交通、通信不发达的时代,书信是最便捷和最普及的文字交流媒介,朋友间多通过书信交往,从中品味出朋友的真诚、睿智与高明。
当今,网络、电话、短信凭借它的方便快捷优势几乎代替了书信,那些书信传情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过去了的书信时代,过去了的纸笔时代,过去了的友朋书!
再品读一下那些大师来往的书信吧,它们依旧魅力无穷,令人百读不厌。
严复:《与张百熙书》
鲁迅:《个人获奖与改造国民性的关系——致台静农》
鲁迅:《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致〈文学月报〉编辑的一封信》
蔡元培:《致孙中山电》
戴望舒:《致艾青》
梁遇春:《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一)》
钱玄同:《回语堂的信》
第八章 众生像——可怜身上衣正单
黄包车、命相家、叫卖声、打弹子……那些旧日人们很熟悉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从人们眼中消失了,只是有些老年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成为他们怀旧的话题。
过去人们生活条件差,住不好,吃不饱,和现在比是天壤之别,我们从那些大师的文章中一窥过去生活的鳞爪,感叹之余,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的生活,不管人生将来怎么样,都要认真对待每一天。
夏丏尊:《黄包车礼赞》
夏丏尊:《命相家》
梁遇春:《谈“流浪汉”》
刘半农:《好聪明的北平商人》
刘半农:《谨防扒手!!!》
刘半农:《老实说了吧》
徐志摩:《泰戈尔来华》
傅斯年:《汪贼与倭寇——一个心理的分解》
第九章 教育谈——为谁辛苦为谁甜
教育乃千秋之大业,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而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民国时期是最灿烂的时期之一,也是现在教育界比较推崇的时期。
说到民国教育,大家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灿若群星的大师:严复提倡读经,梁启超曾谈到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刘半农提倡人格教育,邹韬奋提倡国文课的推广……通过他们,我们可以发现民国教育的成功之处,其中有很多值得如今的人们借鉴和学习。
严复:《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在环球中国学生会演说》
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
蔡元培:《教育界之恐慌及救济方法》
蔡元培:《在爱丁堡中国学生会及学术研究会欢迎会演说词》
钱玄同:《青年与古书》
刘半农:《我眼睛里所看见的孔德学校》
邹韬奋:《大声疾呼的国文课》
傅斯年:《教育崩溃之原因》
第十章 学术辨——雏凤清于老凤声
辩论学源于希腊,当时有着自由论辩的风尚,这种风气也促进了希腊的学术发展。在学术问题的研究中,辩论是在所难免的。在辩论中折中别人的观点,不是大师,只是老师。看看民国大师们的学术辩解,语言犀利,论据老道,这才是真正的大师范儿。
拉开时空的距离,今天看来,民国当时虽体系薄弱,学术芜杂纷乱,但大师们有见地、有血性、有创造力,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颇有建树,并不落后于现代。
严复:《天演论》自序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在黄埔军官学校讲》
夏丏尊:《对了米莱的〈晚钟〉》
夏丏尊:《蟋蟀之话》
李叔同:《切莫误解佛教》
闻一多:《电影是不是艺术?》
许地山:《近三百年来底中国女装》导言
第十一章 随感录——不记人间落叶时
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忽略了很多,失去了对生活的感悟,失去了对自己、对他人的关注。来去匆匆的忙碌,让我们无时所感。忽略了“生命的力量”,更体会不到“思想的伟大”。
人生活在世间,不能是一具毫无情趣、毫无理念的躯壳,抽出一些时间看看大师们的人生感悟,大师们是如何感悟晚夏的花与叶,感悟冬日的初雪,感悟生命的璀璨,感悟人生的缤纷……
梁启超:《在东南大学课毕做告别演讲》
鲁迅:《“给我一条光”》
鲁迅:《老调子已经唱完——在香港青年会讲》
鲁迅:《我的遗嘱:死》
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
夏丏尊:《早老者的忏悔》
夏丏尊:《阮玲玉的死》
第十二章 悟人生——尔曹身与名俱灭
世人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很宽、很大,而不知内心的世界更大、更宽。
人生的长度是有限的,你我都不能拓展生命的长度,那我们只能增加生命的宽度。
活得精彩,活得有意义就是增加了生命的宽度。
所以我们都要努力地活,认真地活,活好我们的每一天。你的人生你掌控,你的人生你做主,你的人生你负责。做好自己人生的主人,做自己命运的掌舵者。当某一天我们离开时,就可以说:这个世界我来过。
严复:《遗嘱》
梁启超:《学问之趣味》
蔡元培:《中国大学四周年纪念演说词》
李叔同:《泉州开元慈儿院讲录》
梁遇春:《“春朝”一刻值千金》
朱湘:《说诙谐》
朱自清:《匆匆》
第十三章 抗战记——我以我血荐轩辕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文人悲愤于国土沦丧,强敌入侵,痛恨自己不能效命疆场杀敌报国,只好以笔为刀枪,和日本鬼子及汉奸进行搏斗,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生命。
这些可敬的文化勇士,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大义凛然、不屈不挠地以自己所能尽力的方式,抗击了日寇,伸张了民族正气。他们坚持捍卫真理,不为强暴所屈,用鲜血书写了中国文化史、抗战史上的一页。
邹韬奋:《上海血战抗日记》
邹韬奋:《至忠极勇的前线战士——前线慰劳观感之一》
郁达夫:《沪战中的生活》
朱自清:《北平沦陷那一天》
傅斯年:《日寇与热河平津》
傅斯年:《中国人做人的机会到了》
傅斯年:《我替倭奴占了一卦》
第十四章 论国事——岂因祸福避趋之
中国自古以来,文人与政治的关系一直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但是,中国文人无论在朝还是在野,都一直没有忘记“文人论政”的本分之责。政治家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一定的认识,也乐于通过文人论政的通道与民意互动。
民国时期,那些文化大师们以国事为己任,以国运为己任,撰文揭露黑暗,抨击丑恶,大力弘扬了中国文人的精神品格。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梁启超:《暗杀之罪恶》
梁启超:《上大总统书》
蔡元培:《日本对华政策》
李叔同:《诛卖国贼——不杀熊希龄,不能救吾国》
闻一多:《给西南联大的从军回校同学讲话》
邹韬奋:《怎样恢复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十五章 评社会——东来西去人情薄
雨果言:“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其实,知识分子更是社会的良心。一个社会或国家有着一群有强烈的正义感与勇气的知识分子,将是劈斩邪恶黑爪的利剑。文人可以安贫守道,可以随遇而安,可以不趋炎附势,但是不能脱离社会环境的制约。文人的眼睛不仅要看到不合理,还要把它说出来,这个责任只能文人担当。文人有话语权,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文人对社会更大的责任在进谏,看看那些民国大师激昂慷慨的品论,我们就看到了文化大师对社会的良心。
鲁迅:《花边文学》序言
蔡元培:《洪水与猛兽》
蔡元培:《三八妇女节演说词》
夏丏尊:《中国的实用主义》
夏丏尊:《论单方面的自由离婚》
李叔同:《广告丛谈》
邹韬奋:《留学热中的冷静观》
第十六章 在旅途——夜半钟声到客船
人一生的历程,就是一路不停地出行,在这出行中或悲欢、或沉浮。梁启超的夏威夷游记,戴望舒的航海日记,朱自清在夏日的扬州,邹韬奋到香港的旅程……他们行走在人生的旅程,感悟到了人生的繁杂,有的是快乐,有的是愁闷。人们也许掌握不了前程,但可以掌握自己的快乐。旅途之中,不要让自己的心情搁浅,让快乐开放成岁月的鲜花。因为,人生之中,或走或停,都是风景。
梁启超:《夏威夷游记》
戴望舒:《航海日记》
戴望舒:《在一个边境的站上——西班牙旅行记之三》
邹韬奋:《到香港以后》
许地山:《旅印家书》
郁达夫:《闽游杂记》
石评梅:《武昌的名胜》
第十七章 列国志——风物长宜放眼量
民国时期的留学热潮绝不亚于今日。正是民国前后的留学热潮造就了中国近代史的人才储备库。负笈海外的学子们,个个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精英,出国后也毫不逊色。当时的人们也通过他们的文章,了解了外国的风采:戴望舒眼中的波兰,邹韬奋的巴黎见闻,郁达夫在日本的生活,徐志摩的巴黎印象……
漂洋过海的那一代人已经渐渐远离,但我们仍可以从他们的文章中感受到他们人格的伟岸。他们是学贯中西、兼容世界文明的一代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他们的功绩不可磨灭。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
夏丏尊:《日本的障子》
戴望舒:《再生的波兰》
邹韬奋:《巴黎的特征》
郁达夫:《日本的文化生活》
徐志摩:《巴黎的鳞爪》
附录:20位民国文化大师生平及成就简介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到了戊戌政变,时务学校解散,我亡命到日本。当时那些同学,虽然受社会上极大的压迫,志气一点不消极。他们四十人中有十一人相约出来找我,可是并不知道我在什么地方,他们冒了许多困难,居然由家里逃出来跑到上海。可是到上海后一个人不认得,又费了许多手续,慢慢打听,才知道我的住址,能够与我通信。后来我听说松坡到上海住在旅馆的时候,身上不多不少只剩下一百二十个有孔的铜钱,他在还没有得到我的回信之前,也曾进南洋公学,在那里一个多月。其后我接到他们的来信,凑点盘费,让他们到日本来。但是我在那个时候,正是一个亡命的人,自己一个钱都没有,不过先将他们请来,再想办法。他们来了之后,我在日本小石川久坚町租了三间房子,我们十几个人打地铺,晚上同在地板上睡,早上卷起被窝,每人一张小桌,念书。
——梁启超《蔡松坡遗事》
注释:蔡锷,字松坡,湖南宝庆(今邵阳市)人。蔡锷曾经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1916年8月,经上海去日本治病,11月8日病逝于福冈大学医院,年仅34岁。遗体由日本运回国,葬于长沙岳麓山上。
到京四日矣。应酬之苦,殆绝非言语所能形容,若常常如此,真不复知有生之乐矣。各种情形,报中略载一二,已由汝两叔汇寄,想既收到。都人士之欢迎,几于举国若狂,每日所赴集会,平均三处,来访之客,平均每日百人。吾除总统处,概不先施,国务员自赵总理以下至各总长,旧官吏如徐世昌、陆征祥、孙宝琦、沈秉堃之流,皆已至,吾亦只能以二十分钟谈话为约,自馀则五分钟,自馀则旅见而已。得罪人(架子似乎太大)甚多,然亦无法也。每日必有演说,内中以报界欢迎会、民主党欢迎会、共和党欢迎会三处为最长,想在报中次第见之。此三次演说,其势力之伟大,未可量也,然演说时亦颇劳苦矣(民主党演说至三时之久,喉几为哑)。尚有直隶公民会、广东公会、北京商会、军警俱乐部,皆须排日欢迎,欲稍过此即逃避出京,不然精神支持不及也。
——梁启超《给女儿思顺的信》
志摩、小曼皆为过来人,希望勿再作过来人。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你要尽妇道之职。你今后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业……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梁启超《在徐志摩、陆小曼婚礼上的训词》
注释:结婚后的陆小曼,唱戏跳舞,与翁瑞午一起抽鸦片。对陆小曼逐渐失望的徐志摩希望短暂离别。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了一架邮政飞机飞往北京。因大雾影响,飞机于中午12时半在济南党家庄附近触山爆炸。机上连徐志摩共三人,无一生还。时年陆小曼29岁。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一直与翁瑞午同居,长达30年,但卧室里一直悬挂着徐志摩的遗像,从没有摘下。1961年,翁瑞午在上海去世,4年后,陆小曼逝世,终年62岁。
前几年回北平去,母亲还给了我婴儿代的银筛,是那时的惟一的记念。仔细一看,原来那筛子圆径不过寸余,中央一个太极图,上面一本书,下面一卷画,左右缀着极小的尺,剪刀,算盘,天平之类。我于是恍然大悟,中国的邪鬼,是怕斩钉截铁,不能含胡的东西的。因为探究和好奇,去年曾经去问上海的银楼,终于买了两面来,和我的几乎一式一样,不过缀着的小东西有些增减。奇怪得很,半世纪有余了,邪鬼还是这样的性情,避邪还是这样的法宝。然而我又想,这法宝成人却用不得,反而非常危险的。
但因此又使我记起了半世纪以前的最初的先生。我至今不知道他的法名,无论谁,都称他为“龙师父”,瘦长的身子,瘦长的脸,高颧细眼,和尚是不应该留须的,他却有两绺下垂的小胡子。对人很和气,对我也很和气,不教我念一句经,也不教我一点佛门规矩;他自己呢,穿起袈裟来做大和尚,或者戴上毗卢帽放焰口,“无祀孤魂,来受甘露味”的时候,是庄严透顶的,平常可也不念经,因为是住持,只管着寺里的琐屑事,其实——自然是由我看起来——他不过是一个剃光了头发的俗人。
——鲁迅《我的第一位师傅》
我的辫子留在日本,一半送给客店里的一位使女做了假发,一半给了理发匠,人是在宣统初年回到故乡来了。一到上海,首先得装假辫子。这时上海有一个专装假辫子的专家,定价每条大洋四元,不折不扣,他的大名,大约那时的留学生都知道。做也真做得巧妙,只要别人不留心,是很可以不出岔子的,但如果人知道你原是留学生,留心研究起来,那就漏洞百出。夏天不能戴帽,也不大行;人堆里要防挤掉或挤歪,也不行。装了一个多月,我想,如果在路上掉了下来或者被人拉下来,不是比原没有辫子更不好看么?索性不装了,贤人说过的:一个人做人要真实。
但这真实的代价真也不便宜,走出去时,在路上所受的待遇完全和先前两样了。我从前是只以为访友作客,才有待遇的,这时才明白路上也一样的一路有待遇。最好的是呆看,但大抵是冷笑,恶骂。小则说是偷了人家的女人,因为那时捉住奸夫,总是首先剪去他辫子的,我至今还不明白为什么;大则指为“里通外国”,就是现在之所谓“汉奸”。我想,如果一个没有鼻子的人在街上走,他还未必至于这么受苦,假使没有了影子,那么,他恐怕也要这样的受社会的责罚了。
——鲁迅《辫子留存日本》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鲁迅《朝花夕拾》小引
我自旅沪以来,谨慎备至,几于谢绝人世,结舌无言。然以昔曾弄笔,志在革新。故根源未竭,仍为左翼作家联盟之一员。而上海文坛小丑,遂欲乘机陷之以自快慰。造作蜚语,力施中伤,由来久矣。哀其无聊,付之一笑。上月中旬,此间捕青年数十人,其中之一,是我之学生。(或云有一人自言姓鲁)飞短流长之徒,因盛传我已被捕。通讯社员发电全国,小报记者盛造谰言,或载我之罪状,或叙我之住址,意在讽喻当局,加以搜捕。其实我之伏处牖下,一无所图,彼辈亦非不知。而沪上人心,往往幸灾乐祸。冀人之危,以为谈助。大谈陆王黄恋爱于前,继以马振华投水,又继以萧女士被强奸案,今则轮到我之被捕矣。文人一摇笔,用力甚微,而于我之害则甚大。老母饮泣,挚友惊心。十日以来,几于日以发缄更正为事,亦可悲矣。今幸无事,可释远念。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生于今世,正不知来日如何耳。
——鲁迅《避难》
注释: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的中华艺术大学举行。最初的盟员共50余人,选举沈端先、冯乃超、钱杏邨、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7人为常务委员。
孑民以十七岁补诸生,自此不治举子业,专治小学,经学,为骈体文。偶于书院中为四书文,则辄以古书中通假之字易常字,以古书中奇特之句法易常调,常人几不能读,院长钱振常、王继香诸君转以是赏之。其于乡、会试,所作亦然。盖其好奇而淡于禄利如此。然己丑、庚寅乡、会试联捷,而壬辰得翰林庶吉士,甲午补编修,在孑民亦自以为出于意外云。
孑民二十岁,读书于同乡徐氏,兼为校所刻书。徐氏富藏书,因得博览,学大进。
孑民之治经,偏于故训及大义。其治史,则偏于儒林、文苑诸传,艺文志,及其他关系文化、风俗之记载,不能为战史、经济史及地理、官制之考据。盖其尚推想而拙于记忆,性近于学术而不宜于政治。于旧学时代,已见其端矣。
孑民二十四岁,被聘为上虞县志局总纂。因所定条例为分纂所反对,即辞职。一生难进易退,大抵如此。
——蔡元培《蔡元培自传》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