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禅无境界——怡僧法师《六祖坛经》讲记(献给所有正在寻找生命出路的朋友。著名作家张德芬、著名禅学家吴言生联袂推荐。解缚之后,生命自有无限空间)

書城自編碼: 206985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宗教
作者: 怡僧法师
國際書號(ISBN): 9787561370438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17/23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0.7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附作者篇目索引)(全四册)精——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附作者篇目索引)(全四册)精——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

售價:HK$ 597.6
财之道丛书·太古传:商业帝国200年
《 财之道丛书·太古传:商业帝国200年 》

售價:HK$ 153.6
不要相信你所想的一切:如何停止过度思考,克服焦虑、自我怀疑和自我破坏
《 不要相信你所想的一切:如何停止过度思考,克服焦虑、自我怀疑和自我破坏 》

售價:HK$ 50.4
万历四大征(全两册)
《 万历四大征(全两册) 》

售價:HK$ 117.6
凝望:我的摄影与人生
《 凝望:我的摄影与人生 》

售價:HK$ 129.6
工业机器人从基础到实战
《 工业机器人从基础到实战 》

售價:HK$ 153.6
重症产科.1
《 重症产科.1 》

售價:HK$ 71.8
财之道丛书·表层的真理:当代经济学与社会
《 财之道丛书·表层的真理:当代经济学与社会 》

售價:HK$ 105.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18.0
《 佛学大辞典(新编) 》
+

HK$ 60.7
《 生命的所有可能 》
+

HK$ 55.3
《 说说无常 》
+

HK$ 62.4
《 漫画达摩血脉论 》
+

HK$ 103.3
《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
+

HK$ 59.0
《 圣严法师教禅坐(增订本)——健全人生,改善环境的最佳方法 》
編輯推薦:
常常听一些参加各种心灵或者灵修培训的朋友讲,参加的时候感觉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可是当返回到平常生活后,发现一切烦恼依旧。怡僧法师开示的妙处就在于,他能让你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安住当下,你会明白任何向外逐境的力量只会平添烦恼,只有明白一切智慧从自性中来,你才会找到断除烦恼的根。

——本书策划编辑
世人求神拜佛,祈祷上天保佑,那佛究竟在哪里?在佛像前、庙宇里还是天际外?
世人愿无忧患,想抛弃三千烦恼,那烦恼究竟从哪里来?从工作中、生活里还是他人处?
怡僧法师普渡寺开坛讲法,尽释《六祖坛经》,为世人指示修行开悟之路。“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因为有自己内心的我执、妄想,才轮回在无尽的烦恼中。只有自净其心,才能顿悟菩提,而“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佛。

——本书责任编辑
內容簡介:
作者学佛三十载,在浩如烟海的教理中、不同宗派的思想里苦苦寻找解脱烦恼的方法。直到领悟六祖“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思想,方放下烦恼,面对平常人生。怡僧法师用自己数十年的学佛体验,告诉我们,自性本来是清净的,只要守住我们本来清净的自性,烦恼就不会出现。正如六祖所言:“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關於作者:
怡僧法师,法号超品。十六岁出家于五台山。后依止北京广济寺正果法师为侍者,1987年毕业于苏州灵岩山佛学院,1988年任普陀山佛学院任监学。后参住西安卧龙寺禅堂、广东丹霞山禅堂。现为北京市普渡寺住持。
目錄
缘 起
行由品第一
一、自性清净即是佛
二、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
三、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四、渐修渐悟,不是佛陀的见性思想
五、自性清净即菩提
六、本来无一物,正是修行顿悟之处
七、五祖传咐六祖的是什么?
八、衣钵为证,以心传心
九、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十、佛法难闻,正法难信
十一、什么是本来面目?
十二、不论禅定解脱
十三、外付袈裟,以定宗旨
般若品第二
一、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
二、若空心静坐,即住无记空
三、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四、法因人而兴,经因人而有
五、做人即作佛,人成即佛成
六、各自观心,自见本性
七、般若三昧即是无念
…………
顿渐品第八
一、回取真如,法还不净
二、顿悟顿修,亦无渐次
三、自性涅槃无执无相,还有常乐我净吗?
四、无名可名,名为自性
护法品第九
什么是如来真实义?
付嘱品第十
一、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
二、不动道场,真成净土
三、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后 记
內容試閱
缘 起
《坛经》是唯一一部中国祖师所讲的、被称为“经”的佛教典籍。它的文字平易朴实,义理深刻究竟,包涵了种种教诲和修行实践。它超越了宗教和哲学范围,指导我们在生活中去感悟、去离相、去见性成佛。
我十六岁出家,迄今已有三十余年。期间,我曾在浩如烟海的教理中、在不同宗派的思想里备感茫然,不知怎样才能解脱烦恼。虽身在佛门,精勤修行,可还是跟大多数人一样,向外逐境,误以为佛在身外。虽然秉持着依靠外力的信仰,内心深处总是怅然若失,莫名不安。在苦苦研习、思索的过程中,我找到了禅宗顿悟思想,才不再烦恼。此时才豁然明白,原来,佛陀的思想是有其血脉传承的。
这个思想代代相传,从释迦牟尼佛传至迦叶、阿难,直到二十八祖达摩祖师(中国初祖)。南朝梁武帝时期,佛陀的思想由达摩祖师带到中国,一直传到中国的六祖惠能大师。《六祖坛经》就是惠能大师得法及开示四众弟子的记录。
翻开《坛经》,读到六祖朴素、智慧的话语,总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正如六祖所言:“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顿悟的真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领会了六祖的思想,才知道佛法是如此真实、如此亲切。
《六祖坛经》一开始,惠能大师就告诉大家:“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我们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只要守住我们本来清净的自性,烦恼就不会出现。就因为起了我执、妄想,才轮回在无尽的烦恼中不得出离。若不自己解脱,谁能为你解脱内心的烦恼呢?不自净其心,谁又能使你的心清净呢?六祖指出:“一念悟时,众生是佛。”只要明白了这个道理,放下你的妄执,你就是“佛”。这就是顿悟法,就是佛的宗旨。
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此教人“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的智慧思想,怎不让人心里踏实、豁亮呢?
在《忏悔品》中,六祖明示:“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归戒。若言皈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皈依佛,不言皈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六祖的教导与世人所尊崇的神教思想完全不同。通常,人们认为的解脱是建立在文字和仪轨方面的练习上的,而历代祖师一脉相承的正法是“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是说解脱不在环境、不在外面,而在自己的内心,就在你平常的起心动念处,自性才是究竟的皈依处。
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总有很多的疑惑和不解,比如:怎么修行?修行的关键前提是什么?要成佛,是依靠自力还是他力?极乐世界远不远?什么是众生?什么是佛?梁武帝究竟有没有功德?什么是禅?怎么坐禅?怎么消业障?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坛经》中都能找到明晰的解释和答案。
三年前,我在北京普渡寺开设禅修班,讲解《六祖坛经》。听众中多有慧解的居士,均对《坛经》赞叹不已。因此,大家共同发心,将讲记整理成文,以供善知识参考。
当然,一切经典也只是指月之手,最终还需要大家去心悟和自证。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2012年9月怡僧于北京普渡寺

疑问品第三

一、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
禅不只是禅宗,不是宗派的意思,大多数的人对禅不了解,一说禅就认为是禅净密的宗派。净,净土宗;密,密宗。人们认为持咒是密宗,念佛是净土,参禅打坐是禅宗。这还只停留在表象上。禅宗不是指宗派,佛说的一“教”,一“宗”。教是三藏十二部经典,佛只说了一个思想,以见性为宗旨,称为:“自证为宗,化他为教”。人们把宗旨误认为是宗派。只有在教学里才容易产生门派,学术里分为各个学科。就像三藏十二部,根据每个人的思想不同,释迦牟尼佛说了很多道理,不同的思想产生不同的认识,所以后来产生了学术的体系,这就是宗派。修行没有宗派,为什么呢?自性为宗,自性就是宗旨。佛说的是不二法门,处处提到的不二法门就是一个宗,这个宗不是宗派,是指自心的觉悟。禅学是以心的自性为中心,所以六祖要人们注重心通、见性,不要在相上摸索。无相颂叙述了理和事。修行学佛,离不开理和事的通用。觉悟就是在理和事当中觉悟,从心的行为动态到生活中的一切所作所为,都在理和事当中。如果理事不圆融,就达不到觉悟。一切不在功过得失上住相,一切要在自性上自悟自证,到达内证心源时,那就是所谓心通。怎么心通呢?内证心源就是心通。凡是心通的人,自然就内外一如,以佛眼看人。所以修行的取证,就是内外一如。人们常说: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可是他们行为上是不是和心地当中的发心一致呢?修行就是要做到内外一如,思想和行为一致。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有一天韦刺史为六祖设大会斋,就是在大法会中供养斋饭。韦刺史当时是地方官,也是佛教的护法。“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即饭后,请六祖升座说法。“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官僚士庶指有当官的,有普通信众百姓。肃容指衣服穿得整整齐齐,帽子戴得端端正正,表示对三宝的恭敬。再次拜请六祖为众说法。“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韦刺史不是一次两次听六祖说法了,他是自己有疑问,也代表大家的疑问去向六祖请法。韦刺史说:听六祖说法实在是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现在我有一些疑问,祈请六祖为我解说。“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

韦刺史说:您说的是不是达摩祖师说的宗旨道理?

师曰:是。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首先韦刺史提出来疑问说:您和达摩祖师的宗旨一样不一样呢?是不是一个佛法?实际韦刺史明白,为什么这样问呢?决疑嘛!疑问品就是解决大家的疑问、疑虑。佛法是不二法门,从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迦叶尊者体悟了释迦牟尼佛的心宗,一直到西天二十八祖达摩祖师传到中国,这个心宗,也是佛教的正法思想,佛法的精髓,直到六祖一直没变。这个宗旨是宗。为什么专提到这个呢?是为了去除大家的疑虑和疑惑。“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达摩祖师在当初见到梁武帝,初化就是最初教化梁武帝的时候,梁武帝提出个疑问。“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朕就是指的梁武帝,皇帝称自己为朕,梁武帝说,他一生当中建了无数寺院,度了无数僧人,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没有学到最上乘法的思想的人对达摩祖师的回答一定不理解,建寺度僧这么多,怎么就毫无功德呢?梁武帝是南朝梁国的国王,兰陵人,姓萧,名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帝博学多闻,笃信佛教,曾三度舍身出家同泰寺,当时他剃度的僧人有八万之多,数量非常大,在历史上的皇帝当中,梁武帝对佛教的贡献非常大。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

六祖说了,他建寺度僧这么多,说没有功德是有道理的,不要疑虑祖师说的话。

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不学最上乘法,人们往往就不知道功德是什么。寺院功德箱上也贴功德,功德无量,广种福田。人们印经,功德无量,放生,功德无量,为什么这里说梁武帝毫无功德?六祖说得很明白,“武帝心邪,”说梁武帝心邪,心不正,“不知正法”;为什么说梁武帝不知道正法呢?他对佛教贡献这么大,这么虔诚,怎么就不知道正法呢?“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这就是答案。“不可将福便为功德,”这个“便”不是变化的变,是不能将福说成是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所以人们把在佛教当中一切的善事说成功德,这是个误区。因为他们没有去学佛法,没有去明了觉悟的道理。可是,有些经书上说了,这些都是功德。包括诵多少部经,礼佛拜佛都有无量的功德。可是,这里说没有功德!为什么这和好多经书上说的不一样,宗和教怎么相违呢?这是好多人的疑虑!为什么说本章是决疑品呢?解决人们的疑问。佛法要领会。禅宗就重在领会,不在文字。不同的人一样的文字也会有不同的解释,有不同的领会,要想真正领会还是要用自己的思想。学佛法要用心去领会,用什么心呢?用正心不是邪心。正心不是妄心,不是妄想妄念的心。所以禅宗最上乘般若法到了这个阶段,就不是用文字所能代替的了,要用思想去悟!国家的政策都要人们去学习领会,只有领会了才能贯彻执行,佛法也是如此。梁武帝心邪,他怎么心邪呢?为了佛教的发展,为了普度众生,怎么就心邪了?是邪到求福了。他建寺的目的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给自己修福!寺院是弘扬佛法的地方,寺院是教育人的地方,不但是教育人做人,还要教人明白自心,自觉觉他,自己觉悟了还要教化别人觉悟。寺院也是修善的地方,教育人行善。在这个范围内所做的一切,人们说功德非常大。功德不在事相上,功德不是生灭的,在自性,不在福报上。世界的一切作为都离不开因果,这是自然规律。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做什么事感应什么回报。真正不变的是功德、自性。为什么在佛教里面任何书都提到诵经念佛,包括放生印经,功德无量,它不是真正的功德,是指修福。最大的福报也不过是人天福报,可是福报享尽,过后就消失了,还是继续轮回。为什么做这些事都有功德呢?它是和功德结下了缘,不是直接的功德。后面我们就会讲到功德是什么了。所以这个积善的地方,它是教育人去向功德的自性。在这个积善的地方做一切事都和功德结下了缘,它不直接是功德。直接的功德是离开你的自私、贪嗔痴这些自求的心态,离开这些,才能找到功德。所以功德在法身,法身就是自性,不在修福,修福只是得善报。

二、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学佛学什么呢?就是学修功德。修福是为自己求福报得享受,这是为自己。修行解脱还是要在功德上修。“见性是功,平等为德。”功德是见性,怎么才能见性呢?没有了贪嗔痴、妄想、妄念,才是见性,这才是功;德是平等,没有自我分别的自私,才为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实妙用,名为功德。”见了性,念念无滞,没有执着没有烦恼,常在本性当中真实妙用。凡夫局限到自私上了,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我。有了自私,一切想象一切作为都是为自己设立的,为了自己去贪求,不是功也不是德。所以功德不在福报当中。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

功德怎么表现呢?刚刚说的是理,现在说事,怎么体现呢?自己首先要谦下,没有傲慢,没有骄慢,没有自我狂大的想法,这就是功。外行于礼是德。礼是什么?克己复礼,一切的人文道德都是礼。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人,要入乡随俗,一出门见了人,对人要谦下,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在外面的所作所为言行举止,要合情合“礼”,遵循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外行于理。

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

自性建立万法就是没有用自私的心去做贪嗔痴的事。人们说我怎么去消业障?业障在哪里呢?业障就在自私,在自我的执着里,想着一切为自己,这一切的想法就是业障,一切的果报都攀缘这个业障。自性能建立万法,自性的妙用没有障碍,因为自性没有自私、贪嗔痴、执着。心体离念是德。真正做到离念,回归自性了就不会有妄心,妄心是从我执妄起的,也是从自己的贪婪嗔恨发起的,离开我执心体就能离开妄念了,这就是德。

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怎么表现呢?不离自性,我们所有心念当中的想法,举心动念都是功,因为离开贪嗔痴、自私,应用就能无染,应用无染不是指行为,是说无我执的心理动态。举心动念不染污贪嗔痴,就没有骄傲嫉妒等烦恼。

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要做到功德的法身,就要像前面说的去做,这就是修行成就。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

真正修功德的人心里面没有骄傲轻慢,常行普敬,这是一种理念。“即不轻,常行普敬。”心永远不轻慢,不轻浮,常行普敬,怎么普敬呢?不是冤亲债主,看谁都是冤亲债主那就错了,这不是佛教的观点。佛教的观点是什么呢?视一切众生如过去父母、未来佛。看所有的有情生命都是我们的过去父母。这不是迷信,因为每个众生都对这个世间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就像蜜蜂给我们产蜜,牛给我们供应牛奶。我们的衣食住行不只是人创造的,也有动物在养育我们,为我们做贡献。我们的直接父母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我们间接的父母是一切众生。在城市里上班,在农村种田,为谁服务呢?为这个社会服务。谁养育我们?社会养育我们,所以要把众生都看成是我们的父母。在佛教当中的理念是什么呢?知母,首先知道恩,恩就代表母。我们知恩了,就把给我们恩的众生都看成是父母。视一切众生如过去父母、未来佛。每个人都有觉性,每个人都有佛性,未来都要成佛。迷就是众生,觉即是佛。我们不但要知恩还要恭敬,这就是常行普敬。佛法重在领悟,做超度、回向时不应该在以“我”为中心的“冤亲债主”概念上纠结,要切实地远离妄想颠倒。

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六祖把功德说得非常详细。不只是事相理念,心里面怎么去举心动念,都说得清清楚楚。心里常轻慢别人,肯定是“吾我不断”,轻慢别人就是骄傲自大,怎么去达到功德呢?要谦下,要普敬,谦下就是举心动念观照自己不要自慢自大,这是教我们怎么行持般若行。常生举心动念的普敬心,常观察有谦下的心,一切傲慢一切贪嗔就不起来了。常常行持普敬,只有心里面具足这种想法,行为上才能做到威仪不犯,受持重戒。戒就不用你刻意去守了,你的思想动态都在一切戒的当中,就不会毁犯,也不会恼害众生。这不是言谈,这是告诉我们怎么去用功行持。自性虚妄不实的原因就是自己傲慢自大,常常轻慢一切,所以就造成贪嗔痴,也就有了轻人、慢人的想法。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

把听法的人都称为善知识,这就是谦下,这就是普敬。不只是说,在行为上都体现了。“念念无间是功,”怎么样是功德呢?要念念无间,这就是我们修行遇到的问题了,我们平常用的是什么功呢?用的是念。只要有妄念就有牵挂,要念念无间。这念念无间怎么用呢?在禅门里面处处用的都是这个功——无念!没有妄想的正念。起心动念都是妄,你要达到念念无间,就是不起妄念,不举心动念,只要起念就有妄想,就会有我执贪嗔。要达到念念无间就是不起我念。不是心里什么也不想或不知道,是时时觉照。平常人们的修行是不断在念诵经文,那是初级,因为心里妄想多,你不念诵经文就容易打妄想了。当你能明白自心功德在哪里的时候,你把你的心注意到自心上,自心没有妄念,这样常观照,就能达到念念无间。不从自心中起念去想,念起来就灭了,叫间断。刚刚谈到理念,现在谈到行持,怎么用功,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怎么心行平直呢?不起妄念心行就平和了,行为直了,因为没加狂妄自傲所以行为就能平直。

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性是什么?是妙明真性,也就是我们的觉性。修什么?观照自性。我们平常是观照妄念、妄想,没有观照自心,所以没有功。自修身是德。观照自性了,出来的想法都是菩提大愿、善行善念,所产生的思想行为和身体的动态,都具有善法,要把这些善体现到用上。

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六祖说:善知识,功德是我们自心内见的,不是布施供养求来的。

是以福德与功德别。

功德和福德是不一样的。

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梁武帝他不明白佛法的道理。梁武帝能讲《涅槃经》,升座说法,对佛法三藏十二部非常明了通达,为什么说他不识真理?佛法不是说你读了多少经学了多少年,你就明白佛法了。不是事相能衡量的,用什么衡量呢?用觉悟领会去衡量。修行修什么呢?修的是觉悟,佛者觉也,什么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功德福德,那就没有明白觉悟的道理。那明白的是什么呢?明白的是文字,文字代表不了佛法。经书上说得非常好非常对,可是你领悟不到,还是不明白。梁武帝虽然读了那么多经,也能讲经,却还是没有领会,不识真理。不是祖师有过,是梁武帝他连功德福德都搞不清楚。功德是自性上的成功,不是心性外所能够求觅到的。这一区别非常重要。学佛法要明理,世间上的一切宗教都是在修行。印度的瑜伽也是修行,他往哪儿修呢?不一样,都在盘腿打坐,有的人做善事得善报,这是人天福报。有的人打坐内心空寂了,那是外道。因为什么?觉悟不了,因为那样是关闭
了自己的觉悟和辨别能力。佛教的种种法门都在修行,可是你要是不懂得自性,都属于外道,因为成不了佛。我们学佛信佛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成佛,如果不明白自性和功德就不会有成就。外道里面有点神通就叫成就,在佛教里面叫外道,因为神通解决不了觉悟,神通也了却不了贪嗔,所以不究竟。佛教讲福慧,不能只讲修福,智慧功德在自性。怎么体现功德呢?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从事相上不自私地做一切事,而去帮助人去利益社会,这是我们做到的功德事,回报的是福报。发的是自性平等心,做的是功德事,这是福慧不二的圆融道理。

三、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信佛的人就会遇到这个问题,韦刺史问:出家人和在家人念南无阿弥陀佛愿生西方,一般我们现在修净土的最多。人们念佛能升到西方净土吗?

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

六祖说了,您听我来说。

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

舍卫城,今位于印度北方邦北部,是拘萨罗国的首都,为了与南拘萨罗国有所分别,故即以其都城之名作为国名。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说引化经文是在那里说的。释迦牟尼佛在这个舍卫国说西方,就是说《弥陀经》,是引导教化,为了引导众生而说。“分明去此不远。”本来就离此不远。为什么呢?

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

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为极乐。《弥陀经》上说了,西方极乐世界离我们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国这么远。这是什么意思呢?极乐世界是不是有十万亿佛国这么远呢?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比喻,只有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经书上这样讲:“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等如魔说。”数字在佛经里面都是比喻,你要真把这个数字当成实在的,就是没领会对。这个比喻是什么呢?十万八千就是十万亿佛度,实际上说的是十恶八邪。怎么才能去极乐世界?不是阿弥陀佛把我们接引上,过了十万亿佛土就去极乐世界了,这是凡夫众生的普遍想法。净土离我们有多远呢?不是指十万亿国土那么远的距离,是有十恶八邪这个缘故,你要把十恶八邪修没有了,变成十善,八正道,那当下就是净土。根基不同,佛引导教化的方法不同。对于觉悟的人,这其间距离就是十恶八邪。对于不明白的人,距离就是十万亿佛土。比如有人问我们怎么修行呢?好好念阿弥陀佛,只能这样说。你要给他讲自性觉悟的道理,他不可能理解。所以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讲法来开示迷情。

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

说远十万亿佛土,这是给什么人说的?这是给下根人说的,不明白佛法的人,让他有信仰,给他个目标方向,说去哪儿?就是十万亿佛土那么远,只要你心净了,阿弥陀佛就把你接过去了,这是对下根人说的。因为他不停地念,他心净了,也就没有十恶八邪了,业障也就消除了。十恶八邪消除了,当下就是净土。如果你说当下是净土,他就不修了,每天在十恶八邪里面。“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怎么近呢?你去掉十恶八邪,当下就能成就。禅就讲当下。整个佛法就讲自性,这个自性在哪儿?当下。当下在哪儿呢?没有前念,没有后念,这个中间,没有妄想杂念,你找到当下,十恶八邪就消失了,这就是净土。人有两种,法无两般。人有迷悟,人有善恶智愚,法没有两般,佛法是一个,就是自性,没有两个。

迷悟有殊,见有迟疾。

迷悟有不同,这里的“见”,就是你明白不明白见性,领会不领会有早有晚,有的人当下就能明白,有的人明白不了,所以“见有迟疾”。

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维摩经》上说得清楚: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迷人念佛,去哪里呢?往西走。智者呢?西方在西吗?地球每天在自转,绕着太阳公转,它不断地去转,西方没有固定位置。在太空中没有东西也没有南北,所以对迷人就得指个方向,还得指个距离,十万亿佛土。“迷人念佛,求生于彼,”告诉他从这里到那边,“悟人自净其心”,净土宗就是这样,三根普被,对上根利智人是自心净土,对下根下智的人就有个距离有个方向让他去努力,如果只说自净其心,下根下智的人不领会,他也不会和佛法结缘,也不会净这个心。不明白的人他不停地念,一百万佛号念完了再念一百万再念一千万。一生当中都在念,不停地念,睡觉也念吃饭也念,这是一种笨办法,让他归向净土,归向自心。上根上智的人就不用念了,他直接观照自心,所以经书上说了“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

东方人是我们,东方和西方这是比较,除了极乐世界就是东方,东方人是指非极乐世界的人。心净了就没有罪,西方人是指极乐世界的人,心不净了也有愆。西方人心不净也有罪啊。
这个罪在你心净不心净,不在东方西方。所以烦恼在哪里呢?烦恼在我们的烦恼心中!有罪无罪在你心净不净,心净不管在东方西方都是净土,都是无罪的,心染了不管在东方西方,也是有罪的,因为有烦恼。

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韦刺史问了,念佛能不能往生西方?我们东方人娑婆世界,南阎浮提,我们念佛去哪里?去西面,西方极乐世界。那要这样说,有个东有个西,那西方人造了罪他们去哪里啊?往生哪个国家呢?有个居士提问,说:“师父,我每天念佛求生西方,我如果去了极乐世界,我犯了错误会不会又把我贬回来呢?”这个问题挺好笑,这个问题也很有意思。现在人的理念是什么呢?我一念佛,阿弥陀佛就知道了,念得越多知道得越多,阿弥陀佛肯定得帮我,像朋友一样,像亲戚一样,我和他关系越好他越关照我,我临终的时候肯定把我接到西方。现在人们说,往生西方三资粮:信、愿、行。首先信仰有个极乐世界,信仰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要念阿弥陀佛,但谁都不念,为什么呢?你就念阿弥陀佛,若你在念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有意见了,他不高兴了,你临终他不接你了。我们学佛的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想法。对不对?就像这样,阿弥陀佛和我们的思想一样了,还要分别关系远近吗?这是对佛法的误解,对净土的无知。阿弥陀佛是佛,释迦牟尼佛也是佛,都是觉者,没有烦恼,没有自私我慢,没有这种想法,如果有,那都是众生。所以这样领会都是误解佛法,也是毁谤佛法。这样的信仰是邪见。正理在哪里?在心!《坛经》上说得很明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我们造了罪,说这个世界苦,升到极乐世界就去享乐了,享福了,因为那是一生补处,去了那里就不用轮回了。修持净土的人普遍都是这样想,可是他忘了一点:造罪!什么叫造罪呢?有贪嗔痴,有了贪嗔痴就有十恶八邪,这叫染,不叫净,这种想法是因,果报是三恶道,不是净土。没有十恶八邪,心净,这叫极乐,这是善,他的果报是净土。人们不明白,用一个侥幸贪求的心理,去往生西方,你有贪嗔痴去了西方,那极乐世界人造了罪去哪里呢?一心念佛就能往生净土,说得一点儿不假,现在人改成一句佛号了,没有说一句佛号能往生净土的,找遍三藏十二部都没有!一心念佛,达到一心就没有十恶八邪了,心净了,那绝对是往生净土,所以心净则佛土净。净土宗三根普被,就是为了用西方引导教化,引导的目的还是让你去恶向善。《观无量寿经》说:欲生彼国,当修三福。三种福田能往生,第一要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具十善业。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善业善因,往生西方要具备资粮。信不是让你信阿弥陀佛,信仰净土,那样你去西方还是要造罪的。我们信什么呢?信因果,心净没有染污,具足善业了,和西方因缘果报一致。愿是什么呢?愿是菩提大愿,为一切众生,不为自己,不为自己也没有贪嗔痴,也没三恶道的业因了。自然是善道的业因,也是净土的业因。行是什么呢?一心念佛不是一句佛号,观照自心,是实相念佛,念佛不是单指一句佛号。念佛也是让我们发善心,发愿也是念佛,升起菩提大愿的信心,升起成佛的信心也是念佛。善愿,觉悟自证,都是念佛的意思。所以要真正去净土要先了解念佛,念佛不是单指的持名。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

就是凡夫愚人不了解自性,也不识身中净土,身中净土不是指我们的身体,你要领会了,按书上去看身体是四大,皮肉筋骨这哪里是净土呢?身指的是身体的一切行为,身口意,我们的意念想象,嘴说的,身体做的,这一切行为你都不去贪嗔痴、自私了,这就是身中净土。刚刚说往生净土当修三福,还有第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威仪不犯;第三要深信因果,发菩提心,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发菩提心还要深信因果。我们现在种善因,就和佛有缘了,将来就能往生净土,现在自净其心就是修净土。明白了因果,还要发菩提心就是要对制贪嗔痴种种恶念。读诵大乘是让我们明白佛法,了解真理。还要劝进行者,不只是自觉还要觉他。

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

佛说:随所住处恒安乐,心无杂念,到处都是安乐地。只要心中无有不善,西方离你就不远了,西方离我们的远近距离,是由善恶来决定的。如果怀有不善的心念,即使念佛也无可到处。现在奉劝大家先除心中十恶八邪,那就过了十万八千了。

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

若能念念见性,心行常能平直无私,到西方如弹指间。因为去则不去,生则要生,见弥陀就是见自性。只要行持十善,何必更要去求生极乐呢?如果不断除十恶之心,哪里有佛来迎请呢?经文分明是比喻,如果带上恶心,去哪里能见自性呢?

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惠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

如能悟到不生不灭的顿悟道理,见西方就在刹那间。如果不明白念佛求生净土的比喻道理,不在心地里修行见性,就像缘木求鱼,怎么能到达西方呢?现在把西方在刹那间移到大家眼前你们想见吗?

四、慈悲为观音,喜舍是势至

决疑品这段文讲的是韦刺史问六祖往生西方,什么是净土,也是说了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的真实义。

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

有的人对经书的教义总会有疑问,一般我们接触的净土宗,就是求愿往生,念佛往生西方,怎么到了《坛经》里面说西方在心里面,不在西方呢?《弥陀经》说的过十万亿佛土,名为极乐。为什么说在心里呢?好多学佛的人,学习佛经,看了很多典籍,觉得佛经里面自相矛盾,就会生起疑惑。不是我们疑惑得不对,确实是自相矛盾。为什么呢?怎么佛经讲得自相矛盾呢?在《弥陀经》里面过说十万亿佛土,在这里又说自心,到底哪个净土对,哪个净土错?我们要明白,佛经是对各种根基不同的人说的,三藏十二部有小乘,有大乘,般若法是最上乘。根据人的根基不同去说不同的法。人们又问了,佛法怎么这么多不一样,什么为究竟呢?实际根据不同的人说不同层次的道理,目的是让人悟解,去真正明白。解是理解经书说的意思,最后归向哪里呢?最后归向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自性。因为觉悟不同,有的人思想不在觉悟上,就引向行善,得人天善果。有的人目的想法在觉悟上,就指向解脱。解脱是什么?解脱烦恼,解脱苦恼,贪嗔痴。有的人喜欢发心,就引向大乘,行菩萨道。行菩萨道为什么呢?为的是众生,这样不断地去做去想,也一样能让人放下自私,放下我执。佛法是逐步地由八万四千法门引向自性。我们皈依的时候,皈依住持三宝。最重要的皈依在哪里?就是让你不要离开觉性,所以叫皈依自性三宝。实际皈依的目的就是指向这个地方。没有外在的事相,即住持三宝,人们就不会找到你的自心,只要真正知道了佛法的真实义解脱所在,就会明白佛经不是矛盾的,矛盾的是我们的思想。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都能明白可是层次不同,法到了究竟处就是说不二法门。所以净土三根普被,下根人从事相上念佛求往生,他有事相上的依靠,有事相上的追寻,趣向善道。《坛经》里面说的是上根,怎么才能改变我们内心世界呢?怎么样才能体现净土?还得从心做起,心恶体现的环境肯定是烦恼的世界,心善体现的环境肯定是净土。所以《坛经》上说到至高无上,从心去改变。不是法有两样,是人的根基不同,念佛从事相上求,求佛菩萨加持我们,实际上在引导我们归向哪里呢?慈悲是观音,观世音菩萨示现的是慈悲。我们念观世音菩萨要具备慈悲,不是在事相上念,从理上我们要去明白,去入。入什么?入慈悲,入大慈大悲,我们心地是善良的,我们的行为也和菩萨是一样,具足大慈悲。“喜舍名为势至。”不是有那么多菩萨都不一样,是因为我们的心各个不同,为了对待不同思想的人,所以示现这么多道理去引导,观世音菩萨引导我们慈悲,大势至菩萨引导我们喜舍,有了喜舍心,就没有贪嗔心了,有了大悲心也没有贪嗔心了。

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

释迦牟尼佛修清净行圆满功德,成就佛道,所以能够净化自心。释迦牟尼佛代表的是净,平等净觉。平直即弥陀。只要我们心里具备慈悲喜舍和清净平直,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都一样。所以对下根人,让他有一个追求,有个向往。心地里具备了慈悲喜舍、清净平直,这样就是菩萨也念了,佛也念了。

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我们在南阎浮提娑婆世界里面,中间是须弥山,须弥山周围是香水海,在我们这个轮回生死当中还有个世界。这个世界怎么形成的呢?譬如我是须弥,我们有人我的分别心,就会在我们有情世界里面,产生人我是非的分别,产生贪嗔的烦恼,在山河大地世界里面,有人我是非就会有一个须弥山,邪心是海水。我们种种邪念妄执的心,就像海水,波涛汹涌,时刻不停的烦恼在起伏。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境界,六道众生里面的境界,有须弥山有海水,有波浪有恶龙,有鬼神,有鱼鳖,有地狱有畜生。这些怎么形成的?就是我们内心的邪心烦恼虚妄,尘劳贪嗔愚痴,这些就是业。我们所有看到的境界,都取决于我们内心的环境,我们内心世界是属于有情世界,外在的我们所接触的环境事物是无情的器世界。这个器世界是怎么形成的?是我们内心世界所形成的。内心世界所有的烦恼、贪嗔,就是我们的业,这个业的迁流产生了外在的环境,所以要想改变我们外在的娑婆世界,这些毒龙、地狱、尘劳、虚妄、毒害、烦恼,须弥山海水种种,要想改变这些还得从内心世界去改变。
净土从哪里来?净土从烦恼改为菩提,把邪心改为正心,把毒害改为慈悲,把虚妄改成真实,把尘劳改成觉明,愚痴变为智慧。这种种转变才会有净土。不是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对我们特殊了,帮我们去往生净土。这个道理说不通,为什么说不通?如果都能这样,那我们就不用修行了,我们千生万劫以前就往生了。往生不了净土的原因是我们内心没有改变。我们内心充满贪嗔痴,所体现的世界不会是净土,因为我们的烦恼世界是由内心的烦恼而形成的,这就叫科学。什么心体现什么环境。就比如我们高兴的时候,看到谁都顺眼,看到周围的环境也很舒适,当我们烦恼的时候呢?看到什么都不如意。
外在的环境代表不了自心的烦恼。有很多生活富裕的人,他们却感觉生活得不开心。还有的人在生活环境经济条件不好的地方,他们生活得也很自在。这就说明清净才会有净土,所以净在心不在土。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

六祖说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天堂是怎么形成的?天堂就是我们的心形成的。心具足十善业了,不杀不盗,不妄语不邪淫、不贪不嗔不痴、不两舌不恶口,心里不起种种的恶念,行为上做到了善行。十善里面没有恶念,没有那些嫉妒障碍,没有人我是非。所以天堂在哪儿?不是祈祷上帝,上帝给你变个天堂。上帝让你心善,信仰上帝就行善了,行善就有天堂了。天堂不是上帝创造的,上帝给了人们做善的机会。“除人我,须弥倒;”没有人我是非,比如是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是指娑婆世界,整个烦恼世界。“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这些没有了,体现的是天堂不是娑婆世界。

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

没有这些烦恼,自己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怎么清净呢?眼耳鼻舌身意想的做的都是善行,这就清净了。

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

自性放光明了,不会迷茫到贪嗔痴中,就能破六欲诸天。六欲天就是欲界的六重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内照自性清净了,贪嗔痴三毒一时消除。我执破除了,地狱等罪也随之消灭了。

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内外明彻是心地清净妄念不起,做到心无烦恼,行为谦和智善。这样无烦恼和西方又有什么区别?若不这样修行自己的心,只是依赖外求,怎么能往生到西方呢?这时大众听闻了往生的原理,都明白知道了心地。礼拜赞叹,普愿法界众生,都能知道往生顿悟见性的道理,该有多么殊胜啊!

五、东方人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往生何国?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六祖说了,大家要修行,在家也可以修行。有的人认为在家太烦乱,找个寺院或清净的地方去修行才能成就。要真正知道修行的道理,在寺里修行和在家修行是一样的,修行主要在心。
“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人们的普遍观念是出家才能修行成佛,认为在家的居士是种善根修福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修行不在环境,修行是在心。自性本来清净,不去找烦恼,自然就会清净,不要自作烦恼,就是解脱。最上乘是直指人心,即不去找烦恼,也不去求解脱。只见自性,照见五蕴皆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法华经》上说: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的是让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宣说的就是一乘法。每个人都有觉性,就是因为执着自己的无明妄想,就这么一点儿抛不开,而不能解脱。所以在家出家都能见性,都一样修行。“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家如果能修行了,就比喻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心善一样;“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人们向往寺院是个清净的地方,认为在那个清净地方才能修行,这就是不知道修行所在,修行是在自心里面用功,在心里面每一念的观察和取用去行持。就像我们在娑婆世界的人一样,要念佛求生西方,如果真正做到心善了,作为也善,没有贪嗔了,这就是种了西方的因,种下了净土的因,临终以后果报就是净土。在寺院里面不修行,就比喻有的人说我念阿弥陀佛,佛就能接引我往生西方,不用那么累去观心断贪嗔痴了,我要带业往生。你想带业往生,你的贪嗔痴还在,去了极乐世界还会造罪,身口意还会恼害众生,你说能体现净土吗?所以带业往生那是带着善业往生,带恶业只能去三恶道,带十善业可以升天。西方只是一种比喻,为的是给人们心中一个指向。往生其实是心境的转换,《维摩经》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业从哪里来呢?还是由心造,心恶就是恶业,心善就是善业。心清净了就是自性西方。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

这是学佛人都想知道的,韦刺史代表大家问:在家怎么修行呢?请六祖开示。

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

六祖说,我给大家说个无相颂,般若品里也有无相颂,到决疑品又说无相颂,为什么要说无相颂呢?无相就是让我们不要着相。最上乘法就是讲的无相,着相就会迷自心,不着相才能见性,为的是让我们领会如来真实义。“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如果真正依照此修行了,就如同在六祖身边一样。“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若不做此修,表象上剃发出家了,对于修行解脱也没有好处,这就是宣说了禅宗最上乘法的宗旨。看了以后要明白,明白了以后去做,这就是佛法。不强调念诵,念上千百遍若不明白,对修行而言还是无有益处。

颂曰: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有的人领会错了,认为心平了,行为直了,就不用参禅了,也不持戒了。你真正心平了,就没有贪嗔痴,也就具足了戒定慧。所以修行不是为了持戒而持戒。是为了保持自心清净而持戒,真正心平了才能做到持戒。“行直何用修禅?”不是指的我们做个好人做个正直的人,或行为端正的人就不用参禅了。行直是指心,不是指身体,因为人所有的举动行为,都是由心来支配。这个行是指心里面的行为,修行是修心里面的行为造作,不是身体具足持戒就可以了,而是每一念都不去贪嗔痴,每一念都不去是非嫉妒障碍,这就是行,也是心行。心行要是直了,直了就没有这些贪嗔烦恼,何用参禅?参禅就是为了让心直。怎么直呢?不打妄想,不起妄念,直心是道。我们的自性本来是直的,就因为加上我执,拐到贪嗔痴上了。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刚刚说的是理上心要平,思想行为要端正。现在又说在事上怎么用。心里面行为正了,怎么体现在生活中呢?“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修行就是修理和事。有的人只在理上说,不在事上行持。不孝养父母,也不去帮助人,他说自己是在心里面修行。那是掩耳盗铃,自己骗自己。真正做到心直了心平了,就会孝养父母,行为上也就会上下相怜,不会与人起矛盾。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做到心平了,不管尊与卑都能和睦共处。互相谅解忍让, 就不会争吵起恶见,也就具足了忠孝、仁义、礼让。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钻木取火”指的是修心的功夫,时时观照自心,时时刻刻不起妄念,就像钻木取火一样,不会东一下西一下,跟着妄想跑。要一心,心里面不散乱,不停地在一个点上转。心直和心正如果用到一处,淤泥定生红莲,是转烦恼成菩提了。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怎么又谈到世间法了?世间都是这样,修行在哪里体现呢?就是在我们每个举心动念,每个言谈举止当中去体现。六祖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因为修行就在生活里面,不在深山里,不在形式当中,就在心的造作和做事的表现上。有的人说这个人很有修行,可是,他一点儿忠孝仁义都没有,说明这个人没修行。所以真正修行就是体现仁义道德。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这就是说怎么修行。人们说我念了多少经,居士们说我每天念几万佛,诵多少部经,认为这是修行。可是这不能说明你心里是否减少了烦恼。“日用常行饶益。”饶益是什么?时时刻刻想到并且做到去利于别人,这才能体现你心里面没贪嗔痴。“成道非由施钱。”成道觉悟不是你花了多少钱,布施了多少,诵了多少经,念了多少佛而能得来的。是你心里面怎么去做,行为上怎么去体现大爱无私,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前一个无相颂说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所以修行不在环境,不在外面,在你平常的所作所为中。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觉悟要向心里面去找,不要去外面找玄妙。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韦刺史问六祖,我们如何修行?这里就说的是让我们怎么修行。一般人会认为,这不就是做人的道理吗?世间强调人们的行为要忠孝仁义,佛法是从心里面去行持,修行不在外面寻求,要在心里面去启悟。如果真这样做到了,西方就在眼前。太虚大师曾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修行无非在净化自己的人格而已。净化人格,即不须问时间、处所、身份的分别!就在日常生活里行住坐卧中,返观自照,体验自性,在在处处无不可成佛。愿东愿西,在家出家,都不是成佛作祖的必要条件!
人们一听修行是这样,觉得不稀奇,人们信佛,向往的是神秘,以为学个什么法,然后用修法来变成佛。决疑品讲的内容就是解决人们的疑惑,人们以为念佛就和佛结缘了,佛就能偏向念佛的人,把他们救到西方。为什么佛经上说一心不乱呢?是念佛的人没有明白真实义,念佛有好处他就念了,你说没好处他就不念了。于是就有了念佛的方便法门,用方便慢慢能将恶心转变为善心。怕的是心里走邪了,他既念佛又不向善,心里面还是十恶八邪,他要往生,说是带业往生,这就是邪见了,把佛法歪曲了。心若自私不善,怎么会体现净土呢?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时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六祖又说:善知识要依偈修行,真正见自己本性,直成佛道。成佛是要一尘不染的顿见自性,不是渐修。若不见性就是在我执中游戏,在我相中渐修,不能解脱生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