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历史周期律:朝代更迭中的管理变革(成君忆镜史之言)

書城自編碼: 209535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史學理論
作者: 成君忆
國際書號(ISBN): 9787564075446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8-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50/18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4.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西餐合璧菜:中国和加拿大
《 中西餐合璧菜:中国和加拿大 》

售價:HK$ 158.7
剪纸里的民间故事绘本·年的传说
《 剪纸里的民间故事绘本·年的传说 》

售價:HK$ 40.3
三国一百年
《 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181.7
伊甸之东(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愤怒的葡萄》作者斯坦贝克自己蕞满意的史诗级杰作)
《 伊甸之东(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愤怒的葡萄》作者斯坦贝克自己蕞满意的史诗级杰作) 》

售價:HK$ 170.2
质量-I即安全-II : 两个管理体系的整合
《 质量-I即安全-II : 两个管理体系的整合 》

售價:HK$ 43.7
长城砖系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 长城砖系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

售價:HK$ 78.2
瑜伽体式解剖涂色书
《 瑜伽体式解剖涂色书 》

售價:HK$ 112.7
符号里的中国
《 符号里的中国 》

售價:HK$ 112.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83.2
《 桃花井 》
+

HK$ 75.4
《 洗澡之后(杨绛新作。百岁老人依旧耕笔不辍,经典之作《洗澡》续篇) 》
+

HK$ 101.4
《 吃货辞典 》
+

HK$ 117.0
《 尺素集 》
編輯推薦:
习近平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毛主席关于历史周期律谈话仍是警示”。《水煮三国》作者成君忆历时数载倾情奉献,从管理角度深度解读中国历史的禅变兴衰,不可多得的镜史之作
內容簡介:
自黄炎培以来,中国历史周期律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研究课题。但中国历史究竟有怎样的周期,以及有哪些规律?学术界却始终语焉不详,让人不得其解。本书作者成君忆先生认为,学术界习惯于以批判论历史,让历史沦为批判论所引用的论据,因而模糊了历史的本来面貌,也使得历史丧失了以古鉴今的功用。
成君忆先生于是另辟蹊径,用管理学的专业工具重新梳理历史,从组织文化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庖丁解牛似的展开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国家组织的剖析和描述,线条清晰地显现出中国五千年来朝代更迭和国家管理的衍变过程,让我们第一次对国家兴亡的历史奥秘有恍然大悟般的洞见。
關於作者:
著名管理学专家。2003年出版《水煮三国》,开创了管理文学的写作流派。作品以多种文字版本行销于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和欧美等国家地区。现居武汉东西湖。
目錄
从组织文化看历史周期律
中国历史上的四种管理制度
从共主制度到封建制度
周公的天命理论
从封建制度到郡县制度
天命在寻找新的候选人
秦汉之间的文化转型
汉朝的灾异现象和刺史制度
两种文化力的较量
曹操是个坏榜样
隋唐:三省六部一台制度的衍变
宋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宋朝:文人政治的儒雅与孱弱
明朝:懒皇帝和他的内阁
清朝:满汉双轨制的因果律
大一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领导力的问题
对命运共同体的理解
祖宗之法,可不可变?
附录:成君忆作品
內容試閱
关于文化类型及文化力

客观地说,每一个组织都会同时拥有四种文化类型,但又会有各自不同的倾向。与这幅四象限图相配套,我们还可以设计出一些检测工具,检测每一个组织在四种文化类型上的倾向性特征,然后就可以在四象限图上画出它的组织文化轮廓。在拙著《洗澡:疲劳与危机时代的组织变革》一书中,我把这套检测工具命名为“文化力检测模型”——我试图用它来评估企业的组织文化(在此之前,美国组织行为专家Quinn已经这么做了),现在我想它同样也适用于对国家组织的检测和评估。

利用“文化力检测模型”,我们就可以检测出国家组织在创造力、凝聚力、控制力、竞争力等四种文化力方面的表现。文化力这个概念,不仅可以用来表明文化的力量,还可以从此展开对强文化与弱文化的描述。中国历史上的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虽然各有文化差异,但都堪称是强文化的国家组织。如果我们针对某一个国家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组织文化进行取样检测,就可以从中发现这个国家组织的兴衰奥秘。把中国历史上这些国家组织的兴衰奥秘进行整理总结,即可发现学者们孜孜以求的中国历史周期律。
四种管理制度

不同的组织文化决定了不同的管理制度,不同的管理制度也在塑造着不同的组织文化类型。例如:①如果你想要创建以创造力为特征的歌手文化,你就应该致力于培养一种自由创新和充满艺术感的工作氛围;②如果你想要创建以凝聚力为特征的部落文化,你就应该致力于营造一种友爱互助的工作环境;③如果你想要创建以控制力为特征的宫殿文化,你就应该致力于工作流程和标准化的设计,并随之形成严格的制度化控制;④如果你想要创建以竞争力为特征的军营文化,那么你就要设定自己的竞争对手,并通过建立知己知彼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激励机制,不断优化整个组织的战斗力。

中国历史上的管理制度大致可分为四种,即封建制度、郡县制度、羁縻制度和理藩制度。当我们学会用管理学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历史,就能够像剥洋葱皮一样,看到更深层次的历史真相。例如我们说到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总是纠缠不清,搞不懂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甚至习惯于把封建制看成是一种专制,但封建与专制其实是两码事,封建意味着授权,专制意味着集权。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把中国历史的某个时期定义为封建社会呢?从管理学的层面上讲,恐怕是不合适的,因为在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四种管理制度都在混合使用,封建社会的说法既不科学、也不符合事实。
从封建制度到郡县制度

郡县制度,以及此后的州县制度和行省制度,可以让中央政府通过对官员的考课和监察,有力地控制地方政权的运行。秦始皇要求各郡的郡守,每年秋冬都要以“书同文”的形式,向他递交一年的述职报告。上行下效,各县也同样要向郡守报告。中央政府或各郡县政府,即可据此对下属进行考核,有功者得到奖赏,有才者得到擢升,有过者则会受到贬秩、免职、刑罚之类的惩处。和考课相辅而行的是监察,中央派出御史以监郡,郡守派出督邮以监县,县令派出廷掾以监乡。这种自上而下的层层督课,是为了让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能够较为顺利地贯彻到最基层,以确保国家组织在运营中的执行力。

秦始皇强力推行的郡县制度并没有给大秦帝国带来理想中的长治久安。仅仅过了十五年,这个不可一世的政权就在老百姓的诅咒声中轰然倒塌。从分裂到覆灭,其过程之快,远远超过此前的周王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结局呢?司马迁认为,这其实还是“天命”的问题。也就是说,无论在位者拥有多大的权力,如果他缺乏“天命”所认同的合法性,就难以有效地掌控整个国家体系,使得国家运营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故障。除非他能够让“天命”回归到他自己身上,否则就只能面临被倾覆的结局。
宋人的智慧

原来宋辽交兵,前后长达二十多年。虽然也曾有忠君报国的杨家将,却到底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拉锯战。两国边境的居民,因此饱受战争之祸患。更何况宋朝每一次投入战争,都要消耗军费数千万两白银。“澶渊之盟”以货币换和平,不过付出了区区十万两岁币,怎么说都是一笔合算的买卖。此宋朝之智慧一也。

“澶渊之盟”以后,战场变成了经济特区,宋辽两国开始自由贸易。辽国物资贫乏,所多者无非马匹与羊。宋朝物资丰富,吃穿日用应有尽有。于是,辽国便输出马匹与羊,进口吃穿日用等各类商品。结果,宋朝从一开始就获得了巨额的贸易顺差,贡献给辽国的那些岁币,到年底早就赚了回来,而且还有可观的盈余。此宋朝之智慧二也。

宋朝通过自由贸易,从辽国那里得到许多骏马良驹。结果,宋朝的骑兵部队得到了较为优良的装备,辽国的骑兵优势则逐渐丧失,此前令人恐怖的边患于是得到缓解。此宋朝之智慧三也。

从此一百多年间,宋辽礼尚往来,双方互访有三百八十次之多。辽国发生饥荒,宋朝还会派人到边境赈灾。与人为善的公关态度,日益频繁的经济活动,不仅博得了辽国人的好感,而且极大地促进了辽国人的汉化。宋真宗去世时,辽圣宗还特意为他举行哀悼仪式,大小官员哭成一片。如此化干戈为玉帛,诚宋朝之智慧四也。

宋朝日益雄厚的经济基础,使得它的货币成为国际之间的硬通货。结果,辽国的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宋朝的货币却在到处流通。当辽国人在享受他们所购买的生活资料的同时,宋朝实际上已掌握了辽国的财政权。此宋朝之智慧五也。
历史的分分合合

在历史的合与分之间,是无数国家组织的兴起与灭亡。除了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之外,还有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的曹魏、蜀汉、孙吴、西晋、东晋、前秦、后秦、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以及五代十国期间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南楚、南平、南汉、北汉,以及许多昙花一现的国家组织存在过。每当人们谈起这些国家组织的衰亡,总是习惯性地归因于老百姓造反和外族入侵,但若是仔细研究个中的实情,却不是那么简单。

中国历朝之国家组织,合计起来有亡于诸侯叛乱者3次,夏朝、商朝、周朝即是;有亡于权臣篡位者15次,而且几乎全是以禅让的名义,西汉、东汉、曹魏、东晋、刘宋、北魏、西魏、东魏、南齐、南梁、隋朝、唐朝、后汉、后周和清朝即是;亡于民变和外族入侵者各3次,分别是秦朝、元朝、明朝和西晋、北宋、南宋。若是从组织层次上看,问题的关键应该不在于基层的老百姓,而在于中层的官吏。中层过于强势,则有诸侯叛乱和权臣篡位的隐患。中层过于脆弱,却又无法有效解决民变和难以承担起抵御外族入侵的大任。让中央政府担惊受怕的民变和外族入侵,则往往成为中层趁机坐大的机会点。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