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我最需要的职场常识书

書城自編碼: 209757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人在職場
作者: 陈玉新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403952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7-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35/234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6.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88.5
以爱为名的支配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87.9
《不会汇报工作,还敢拼职场》
+

HK$ 76.7
《发年终奖给你的老板》
+

HK$ 96.8
《像蚂蚁一样工作 像蝴蝶一样生活》
+

HK$ 85.6
《职业生涯规划》
內容簡介:
林语堂说过: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从不懂到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处于从学校到社会的转折点的年轻人就必然是一个懂和不懂的集合体。一方面自以为懂,另一方面却实在是不懂。
年轻人懂得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却不懂这些知识要经过变通才能够学以致用;懂得如何与同学、与师长、与家人相处,却不懂为人处世远没有想象简单。很多年轻人自以为懂了人生、懂了社会,而当他们遭遇到挫折的时候,才真正开始审视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
本书总结了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和最应该懂得的职场常识,辅以众多典型案例,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希望本书能帮助更多年轻人走好初入社会的第一段路。
關於作者:
陈玉新,河北人,目前职业为自由撰稿人,自大学毕业之后就专职进行社会行为的研究,对当代中国社会人群心理和行为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了解,尤其对于当代年轻人如何立身处世颇有些见解。从事自由撰稿几年来,曾经出版过多本关于立身处世的书籍,譬如《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等,深受市场的欢迎。
目錄
第一章通俗好用,一看就懂的人情世故
初入社会,最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位置
低调做人,但不浪费每一个露脸机会
不要着急当主角,一开始能当好配角就不错了
找个“太阳”照亮自己
人情是张信用卡,行走社会全靠它
人外有人,不要以为自己就是NO?1
有钱难买一声好,进入职场先学会“互捧”
要懂得为自己做“广告”
职场“智猪”,不做得利的小人也不当吃亏的好人
第二章想要依赖别人?靠自己才最实在
不要让自己永远停留在毕业前的幻想里
莫用别人的尺子量自己,初入社会要自信
现实不认可学历,态度才是第一位的
命运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别人的嘴里
心里有再多的苦,也要在脸上挂着微笑
如果你想站着什么都不做,那你必须站得很高
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被人“利用”也没什么

第三章改变不了命运,忍耐一下又何妨
慢一点别担心,到达目的地才是根本
冤家宜解不宜结,让耐性化解冲突
兜个圈子,不耽误你的成功
逞一时口舌之快,吃亏的还是自己
把底牌攥在手中是最保险的
小事当忍,大事当断
人在屋檐下,有时不妨低低头
凡事一定要在非我不可时才出场

第四章低调做人,初生牛犊别张扬
不会坐冷板凳的人,成为“球星”的几率也不会高
响水不开,开水不响,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
才华也是双刃剑,别伤到自己
为人处世别张扬,扮猪吃老虎是真本事
留三分余地给别人,就是留三分余地给自己
“弯”不是低头,而是一种弹性的生活方式
不到火候,不要崭露自己的锋芒
不做功高盖主被“诛杀”的冤大头
第五章宽容谦让,是成就自己的第一步
吃小亏才能获大利,这也是一种感情投资
放人一马,免得他孤注一掷
记着别人的好处,忘掉别人的坏处
千万别戳别人的痛处
律人宽己没出息,律己宽人成大事
能捧场时就捧场,即使不能捧场也别拆台
以责人之心责己,就能少犯错误
推功揽过,你的竞争对手也会敬你三分

第六章能方能圆,是职场人必备的素质
偶尔做一下“出气筒”又何妨
救人先要能保护自己,不做无谓牺牲的莽夫
春风得意别尽欢,小心你身边的失意人
“厚”脸皮往往是心理素质好的表现
不要排斥“功利性”朋友
角色做事,本色做人
该闭眼的时候就闭眼,学做办公室里的猫头鹰
面子一定要给足,多花点心思捧别人

第七章逢人只说三分话,察言观色看乾坤
逢场作戏背后留心,场面话可说不可信
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入乡随俗”的人最受欢迎
先学会听,再学会说
不是每个把你从“粪堆”里拉出来的人都是你的朋友
越成功就越要谨慎,得意忘形容易被捧杀
有圈子的地方就有潜规则,进入圈子先摸清其中的潜规则

第八章办公室有规矩,掌握这些让你左右逢源
装不懂,满足领导好为人师的心理
离领导的私人世界远一点没有害处
淡化功劳,把自己的光环让给领导
不要怠慢公司里默默无闻的小人物
不要鄙视拍马屁的同事,攀龙附凤是人的天性
在办公室里,你要参透老二的学问
宁可得罪十个君子,不可得罪一个小人

第九章切勿偏执,不是黑的,未必就是白的
听话不要只听一半
做人要真诚,不等于处世不变通
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别小看那些没有原则的人,他们才是真的聪明
不要轻易相信第一印象,它往往不可靠的

第十章讲点信用,人无信而不立
人无信而不立,信用是你重要的资产
不确定能否做到的事,先别着急把话说满
失信也不可怕,事后做好公关反而更能体现信誉
不计代价兑现诺言,让利取义能见奇效
你可以欺骗别人一时,但不能欺骗别人一世
在你一无所有之时,诚信就是你最大的资本
內容試閱
第一章通俗好用,一看就懂的人情世故
初入社会,最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位置
回想一下,当你要离开学校走入社会时,父母是否曾担心你会吃“不懂事”的亏,因而不厌其烦地大讲“人生道理”,恨不得将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全盘灌输给你。然而,对于父母的这份苦心,你是否非但不领情反而产生更加强烈的逆反心理——我又不是你们的傀儡!我要做自己!
其实,父母的苦心并没有错,只不过方式错了。在这一点上,台湾的很多父母就非常让我们心仪,他们不会不厌其烦地在孩子的耳边唠叨,而是购买一些读物给将要毕业的孩子,让孩子从书中自己去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而在这些读物中,蔡志忠先生的国学系列漫画自然就成了首选,不但父母们爱买,孩子也确实爱看。
说起蔡志忠来,很多人都知道他的漫画独成一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涵,兼具幽默、文化和教育为一体,在对人生的解析和对年轻人的指导上面独树一帜,因而成了很多年轻人了解社会,学会处世的宝典。而蔡先生的漫画为何会有如此的特质呢?其根本还在于蔡先生对于人生的亲身经历和切实感受。
在年仅十五岁的时候,本应该是读初中二年级的蔡志忠由于对漫画的痴迷,毅然选择了退学,离开老家彰化,孤身一人到台北“闯天下”。
要说蔡志忠的漫画水平,在他那个年龄段来说绝对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的,这也就造成了他有些恃才傲物,再加上年龄实在太小,因此在当时“高手如云”的台北漫画界几乎没人“赏他饭吃”,他几次求职于漫画社都被以各种理由为借口拒绝。
第一章通俗好用,一看就懂的人情世故这种无人认可的境遇让蔡志忠非常心酸,但好在心酸之余他并没有沉沦,他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做错了。经过长时间的冷静沉思之后,蔡志忠终于明白,是自己把起点定得太高了,没有看清自己当时应该处的位置。不错,自己是曾经赢得过一些青少年漫画比赛,也因此积攒了些“名声”,但这些名声并不能成为自己立身的本钱,因此像最初那样自视甚高是不对的,其实自己连漫画界的门槛还没迈进去呢!
在想明白问题的根源之后,蔡志忠开始沉下心来,一点一滴地解决面前的问题。他不再梦想着一步就出版自己的漫画集,而是以最低的要求进入了一家漫画公司,从最基础的脚本做起。由于自身优秀和工作扎实,蔡志忠一步步获得了同行的认可,终于在二十三岁那年,他进入了梦中的漫画殿堂——光启漫画社,成了一名美术设计,从此走上了自己的职业漫画家之路。
如同蔡先生一样,我们当中许多人在初入社会的时候都遇到过这样不被认可的困境。在困境中,很多人走向消沉抑或是极端,进而更加不为社会所融,而这也正好反衬了我们父母的担心实际上并非全无道理。
如何应对能力不为人认可的困境,已经成了决定我们能否走好人生道路的第一步。那么,我们要怎么走才能走得扎实呢?关键还在于心态。良好的心态是:在心理对自己的价值有一个准确的衡量,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只有如此,才能够预防因心态的失衡而使行为走向极端。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我们刚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没有谁不是把自己看做是注定成就一番大事业的英雄的。然而,等到看到了社会的真面目,为现实和自己心理的落差所震惊,猛然间一脚踩空便栽了一个大跟斗之后,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就会因此一蹶不振,从此沉沦下去成了现实的牺牲品。
其实,真正能够成就大事的人,应该是像蔡志忠一样的,知耻而后勇,明白自己与现实的差距,进而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从空想中把自己转变出来,迅速适应现实社会,如此才能够在现实中如鱼得水。
反观那些没有反思,不懂得正确认识自己的人,他们则会永远在错位的感觉中徘徊不前,最终就成了“不成熟”、“没有成长”的代名词。
佳明2010年毕业于重庆某重点高校,毕业后在家里的安排下进入了一家企业做白领。佳明是独生子,从小到大都被父母娇惯着。他的一切生活都是由家人安排的,因此也就养成了懒散、没有主动性、以自己为中心的毛病。
一转眼,佳明上班快两年了,然而却还没有一个公司员工应该有的状态。在单位和在家里一样,做事总是慢悠悠的。别人交代过的事,他就去做;而那些没人交代的事,即使在他的本分之内,他也从来不知道去做。
如果说只是工作态度的问题倒也罢了,更要命的是,在家里当惯了“皇帝”的佳明把这种习气也带到了工作当中。在办公室里他受不得一点委屈,有了错误永远是同事的不对,办什么事同事们都要让着他,即便对方是个女孩子一语不合也会遭致佳明的破口大骂。
这种情况多了,同事们便开始有意无意地排挤佳明,但由于佳明父母和公司领导之间的关系,佳明每次都能得到领导的维护,而他也因此变得更加骄纵。
有一天,佳明的顶头上司把他叫到办公室,一脸焦急地说:“佳明啊,你上班时间也不短了,为什么做事总是磨磨蹭蹭,又爱冲动?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听了上司这话,佳明认为上司对他有偏见,当即和上司吵了起来。谁知上司也不是省油的灯,一纸诉状告到了上层领导那里,要求解聘佳明,其他同事也前来配合,在群情激愤的情形下,领导终于不能再偏袒佳明了,这次佳明真的被解雇了。
佳明的错误在哪儿?就在于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以为公司和家里一样,任何人都应该以他为中心。结果非但自己的中心位置没稳住,还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排除在公司之外了。
蔡先生和佳明,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局,但却给了我们一样的启示:人贵有自知之明,站在自己应该站的位置上,才能走好人生道路的第一步。

【世故道理】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是年轻人最容易犯的错误,这也是年轻人总要走很多弯路才能适应社会的原因。如果我们在刚进入社会时就找准自己的位置,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低调做人,但不浪费每一个露脸机会
篮球飞人乔丹说过:“我不相信等待会有收获,无论任何事都必须主动出击来完成。”说这句话的背后,是有着切实的经历在支撑着乔丹的。
即使是第一轮第三顺位被选中进入联盟,乔丹在第一个赛季仍然保持着作为NBA菜鸟应有的低调。面对队中的一群老大哥,乔丹的上场时间和出手次数被压缩得非常厉害。在有限的时间里,乔丹没有发挥出他在大学联赛中的那股霸气,就这样一个赛季过去了,乔丹并没有给公牛队带来质的飞跃,教练与球迷也开始怀疑,这第三个顺位的选秀权是否用错了人。
这种情况让乔丹一度非常苦闷,他明白不是自己的错,是教练没有给够自己出场的时间和出手的机会。因此,在接下来的赛季中,乔丹决定不再闷头等教练的安排,而是主动出击,在有限的上场时间里减少传球次数,更多地由自己进攻。出手次数多了,乔丹的能力自然就体现出来了,就这样,我们熟悉的飞人传奇开始了,而公牛队也因乔丹的成功走进了一个冠军的循环。
年轻人容易恃才傲物,喜欢张扬个性,然而在社会中,恃才傲物、张扬个性又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因此,保持低调便成了一个年轻人初入社会的立身之本,在我们这个信奉中庸的社会中更是如此。
然而,社会的认可不在于我们有多低调而在于我们能否作出的成绩。因此,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在保持低调作风的同时还要明白,当有一个露脸的机会摆在你的面前,果断地把脸露出去也是必须的。
在《战国策》里,有这样一则典故:
秦军在长平一战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大敌当前,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要挑选二十个文武全才的门客一起去,结果挑来挑去只挑出十九个。这时有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门客站了出来,他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要求同行。平原君手下门客众多,这次挑选的十九个都是精明强干之士,一个默默无闻的人突然站了出来,让其他十九个门客非常吃惊,有些人竟不以为然地笑出了声音。平原君也对此颇为意外,然而出于礼貌,还是同意了这名叫做毛遂的门客的请求。
到了楚国,楚王对平原君摆起了架子,对出兵救赵的请求一再推脱。这时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
看到有人不守规矩,楚王非常恼火,质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紧退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
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不敢不让毛遂讲话。于是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与平原君和毛遂盟誓,派兵救赵。而此一番经历,让平原君很是钦佩毛遂的胆识,回赵后便待毛遂为上宾,平原君不止一次感叹说:“真没想到,我手下还藏着毛先生这样的英雄!”
在平原君游说楚国这则典故中,有两个相关的成语,“毛遂自荐”和“脱颖而出”。平原君养食客几千,毛遂是其中很不起眼的一个,可见其低调。然而,在有机会一展身手的时候,他却又能主动地站出来,不顾及其他食客的耻笑和平原君的怀疑,并最终帮助平原君游说成功。不但成为一时豪杰被平原君奉为上宾,并且名垂青史成为侠客的典范。
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要学就应该学毛遂这种做法: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低调可以成为我们处世的原则,但不能成为我们躲避的借口,与人争功固然不可,但唾手可得的荣誉却也不能将其放过。如此才能够让别人看到我们的价值,才不至于被当做一个庸碌之人为人所轻视。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进入单位已经五年了。这五年里他一直兢兢业业,从没有出过错,也没有抢过谁的风头。然而五年时间里,他却没有向上晋升哪怕一步。看着很多比他年龄小、贡献少的新人都一步步爬到了自己的头上,他陷入了深深的沮丧当中。
终于有一天,他再也耐不住这份煎熬了,他来到杭州的灵隐寺,拜访了寺里的住持。在住持面前,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请求住持能够祛除他的心魔,为他指出一条明路来。
住持听了年轻人的话,双手合掌说:“你是如何看待自己在公司中扮演的角色的?”
“我父亲为官几十年,他告诉我,人不能太露锋芒,保持低调才是人立身之本。我认为很有道理。”年轻人说。
住持笑了笑,拉着年轻人来到湖边的一艘快艇上,发动了快艇,缓慢地驶向湖心。在两人的快艇划破水面的同时,也有一搜快艇启动了,只不过不同于两人的缓慢前行,这艘快艇如离弦的箭一般,加大马力朝湖心直冲过去,不一会儿就把两人甩来老远了。不一会儿,这艘快艇风驰电掣般地迎面驶了回来,快艇上的人见住持的快艇一直很慢,便在他们旁边大声问:“和尚,开得这么慢是不是没油了?我有!”说完“绝尘”而去。住持对年轻人笑了笑说,“咱们回去吧!”说罢不等年轻人回答便调转船头,加大马力,快艇电掣般向前飞驰,几分钟就回到了码头。在码头,住持对年轻人说:“别人以为我慢固然不对,他们并不知道我的快艇是能开快的。但如果我不加大马力总这么慢慢地开,又有谁能知道我是可以加大马力的呢?”
听完住持的话,年轻人豁然开朗了,他向住持神鞠一躬,一改来时的萎靡不振,精神振奋地离开了灵隐寺。
其实,我们当中的很多人不都是和这年轻人一样吗?怕过分的高调太过显眼,但低调下来却失去了证明自己的机会。其实,低调和露脸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面,只要掌握好分寸,在不该露脸的时候不要张扬,在属于自己的机会面前勇敢站出去,就能够兼顾这两者。既给人以扎实稳重的印象,又让人看到你的能力与价值。
【世故道理】
没有能力还不低调,那叫做张扬;但如果有能力,那么在机会面前就不应该再保持低调,果断出手,将能力展示出来,这叫做当仁不让。不仅与张扬无关,还能够获得他人的青睐和认可。不要着急当主角,一开始能当好配角就不错了
在1990年央视春晚上,著名小品演员陈佩斯和朱时茂为观众表演了一个非常精彩的节目,名为《主角与配角》。在节目中,扮演配角的陈佩斯不甘心总是为主角朱时茂搭戏,进而提出由自己出演主角。陈佩斯耍尽各种小聪明最终如愿以偿成为主角,但成了主角之后却又改不了配角的习气,最终闹了个大笑话。
在我们生活中,也时刻发生着这种做主角和做配角的问题。人人都想成为主角,站在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然而我们知道,“红花”总是少的,它旁边的“绿叶”却是多的,成为主角的道路十分艰难,有时还需要运气,因此,配角也就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宿命”。
作为配角,对于一个成熟的中年人来说或许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经得多,见得广,心态会比较平和,然而对于刚进入社会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正准备成就一番事业的年轻人来说,配角的身份则不是那么容易接受得了的。所谓年少轻狂,很多年轻人在刚刚进入社会的时候都或多或少会有些好高骛远的情绪,想一下子成为主角;然而,限于年龄等多方面因素,大多数年轻人却被分配到了配角的“岗位”上,这也就使得很多年轻人都会对自己的境遇非常不满。于是,想方设法成为主角,这样一来就出现了陈佩斯那样的问题。只是陈佩斯的情况出现在小品中,结局也不过只是个笑话,但很多年轻人在现实中出现这个问题,其结果就不仅仅是个笑话那么简单了。
林怀宇从小就热爱文字工作,大学毕业后如愿以偿的进入了一家杂志社,成了一名编辑。为此林怀宇兴奋不已,并立下了宏伟的志向,要大展宏图。
然而,等到了工作岗位上,林怀宇却顿时大失所望,因为他实际要做的工作并不是他想象的文字创作,而是给老编辑打下手,还要经常帮社里跑出版公司、联系作者、接待客户,甚至给人订火车票。“这哪里是文字创作,完全就是打杂嘛!”林怀宇抱怨道。
有了这样的抱怨,就会有极端的情绪产生,渐渐地林怀宇开始消极怠工起来,很多工作都不好好完成,一门心思地想着偷懒,结果经常被领导训斥。终于,这一次因为没有按时完成领导交代下来的任务,林怀宇又被领导叫到了办公室。面对暴风雨般的斥责,林怀宇一时没耐住兴致,居然当面和领导顶撞了起来,结果被领导辞退了。直到离开杂志社,林怀宇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一份心仪已久的工作,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林怀宇倍感沮丧,从此对文字创作失去了热情。
问题出在哪里?就出在林怀宇的心态上,太想成为主角,太想一口吃个胖子,结果非但没抢到主角的位置,连配角的角色都被剥夺了。其实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林怀宇听从领导的安排,扎扎实实从基础工作做起,未必没有成为主角的那一天。林怀宇现在为给老编辑打下手而愤愤不平,然而那些老编辑不也是从为其他老编辑打杂开始,一步步熬到今天这个位置的吗?
因此,作为一个初涉世事的年轻人,应该能够沉得住气。我们要懂得,配角其实是成为主角必经的道路。如果连配角的工作都做不好,又有谁能够放心让你担任主角呢?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在配角的工作上稳扎稳打,把配角工作做得天衣无缝,那其实就是在为我们的主角之路积蓄能量。等到有一天,成为主角的机会摆在面前时,我们才能够迅速抓住,并立即“入戏”。
1996年的某天,当效力于西甲俱乐部巴塞罗那的“外星人”罗纳尔多在比赛中进球时,巴塞罗那的教练席跃起一群教练与替补球员,主教练罗布森高举双臂庆祝。然而世人没有注意到,在罗布森旁边还有一个兴高采烈的年轻人,此人就是今天名震世界、家喻户晓的“狂人”穆里尼奥。
穆里尼奥,这个今天足球世界当之无愧的主角,其成功之路其实也是从作为配角开始的。担任老罗布森的翻译和助理教练,担任范加尔的助理教练,穆里尼奥的教练生涯早期几乎都是在从事辅助工作。然而,也正是这样配角的经历,让穆里尼奥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耐性,另一方面也从作为主角的名帅身上积累了足够多的执教经验,这些经历和知识财富对于穆里尼奥非常重要,在后来,当一个成为主角的机会(执教葡超波尔图队)出现在他面前时,穆里尼奥正是靠着这些宝贵的财富抓住了它,并一步步走向了今天的巅峰。
我们试想,如果穆里尼奥一开始好高骛远,不甘心做老罗布森的助手会怎样呢?结果必然是被赶出巴塞罗那俱乐部,而之后的学习机会、经验积累也就完全谈不上了。这样一来,即便此后他运气好能够碰上执教某支球队的机会,但能否取得今天的成绩则完全成为未知数了。
因此,作为年轻人,不要怕成为配角,相反应该利用能够靠近主角的配角机会,多向主角学习。只有如此,才不荒废配角的经历,才有可能最终取代主角,超越主角。
当然,对于会做配角的年轻人来说,配角工作也绝不是得过且过、默默无闻,须知熬资历除了能带来年龄的增长之外,任何成长都是取得不了的。如何做好配角的工作,关键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年轻人要克制住自己的出头冲动。年轻人在控制情绪的方面可能比较差,因此难免有情不自禁地想要表现出自己优势的冲动。然而我们要知道,主角的戏自然要由主角来演,你这么冒冒失失地表现自己其实是“抢戏”行为,是很容易遭到主角记恨和报复的。
其次,要积极配合主角的工作。“戏”不是由一个人演成的,配角自然也是“戏”的重要组成。然而你却不能因此就产生“自重”心理,一不如愿就以不配合的行为要挟主角。须知如果不配合的话,主角随时可能把你替换掉。如果不想林怀宇的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你就要积极地配合主角的工作。
最后,要注意向主角学习。主角之所以成为主角,自然有其独到之处,这也就给了你学习的空间。只有不断向主角学习,你才有可能提高自己。须知,就算你想成为主角,你也要先有主角的本事。
【世故道理】
暂时不能成为主角,你就先当好配角。一方面锻炼自己,一方面打动主角。谁都喜欢能干又不争功的年轻人,这无疑也会在主角的心中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这样做既得到了人情,又得到了进步,而这不正是初入社会最需要的东西吗?找个“太阳”照亮自己
不知道读者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同样的一款落地灯,如果我们将其摆在奢侈品专卖店中,和那些价格不菲的奢侈品放在一起,人们就会下意识抬高它的价值,多看几眼甚至会认为它是什么艺术品;而当我们将其拿到地摊上,和那些批发的鞋袜放在一起,那它恐怕就不会吸引到多少目光了,一般人只会拿它当做一个照明工具,甚至会嫌它碍手。
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也存在。当你一无名二无利,而身边围绕的也是一些无名小卒时,你是很难会营造出有价值的人脉圈的;然而,当你的身边站着一个大人物时,那么情况就不同了,他会使你突然间变得引人注目起来,人际交往也会因此而变得顺理起来。尽管你还是一样的你,但你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却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了解到这种微妙的现象,聪明的人就寻找到了一条促进自己人际交往的捷径,那就是找一个大人物做自己的招牌,利用他的光芒来“照亮”自己。曾经有这样一个幽默故事:
小吴是某机关单位的一个小职员,学历一般、资历一般、工作能力也很一般,然而与如此一般的“硬件”相反,小吴在单位中的“软件”可是非常的过硬。上到领导,下到同事,每个人都对小吴客客气气。这自然让小吴在单位中混得如鱼得水,没几年时间就混上了副科长。要知道和他同一批进来的那些人,很多还没有转正呢。
为什么小吴会有如此好的人际关系呢?原因要从两年前新局长到任说起。新局长到任不久,小吴非要让局长到自己家吃饭。局长哪里看得起他一个小职员,但几番推过,最后实在拗不过小吴的热情,于是便敷衍地答应了。
在小吴家,小吴夫妇热情地招待了局长。吃饭前,局长和小吴在客厅里闲聊。聊天时局长在小吴的墙上不经意间发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小吴挽着胳膊站在一个人的旁边,两个人的表情非常亲密,像是亲戚一样。
这一发现令局长顿时出了一身冷汗,原来照片上的另外一个人是省里的某厅级干部。难道小吴竟然和厅长认识?吴局长于是拐弯抹角地打探了起来。三说两说,小吴说出了“实情”。照片上这个厅长是自己的亲舅舅,但是舅舅非常低调,告诫过小吴不要向人透露两个人的关系,但没想到局长还是发现了,于是请求局长别出去宣扬。
局长自然不会宣扬,但却记在了心里。从此以后便对小吴换了一个态度,平时说话客客气气,有功必赏有过不罚,单位有什么好事都紧着小吴先来。看到局长如此,其他同事自然会揣测小吴和局长有什么关系,于是纷纷巴结小吴,再加上小吴本来就很会为人处世,因此才有了如此好的人脉关系。
小吴的故事很好地为我们说明了“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个道理。每个人都希望能和“大人物”攀上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大人物”的家里总是门庭若市的缘故了。
看懂人情世故,利用人情世故的弱点,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应该学小吴那样,找一个能够照亮自己的“太阳”,这样才不至于被别人忽视。其实,在历史上,还真有像小吴一样的人,比如晚清官场,就有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为人刚正不阿,从不为亲人“开小灶”谋私利,因此名重一时,死后还以清名载入史册。然而,如此刚直的左宗棠,却也有过一次被人当“大树”的经历。
左宗棠年轻时有个好友,两人关系非常要好。好友有个儿子叫做黄兰阶。黄兰阶本是福建候补知县,但因为一没钱二没关系多年也没候到实缺,于是便想起了父亲的故交,当朝重臣左宗棠了。
黄兰阶跑到北京来找左宗棠,左宗棠一见故人之子十分高兴,当即下令款待。然而当黄兰阶提出想让他写推荐信给福建总督时,左宗棠却顿时拉长了脸,碍于面子无法赶黄兰阶走,但从此以后也不怎么见他面了。
吃了闭门羹的黄兰阶非常沮丧,他不好意思在左府待下去,就准备回乡。回乡之前,黄兰阶无事到琉璃厂散心。在一家小店里,他见到老板正在临摹大家的字画,可巧临摹的正是左宗棠的字体,于是他心中一动想出一条妙计。他让店主写了一把扇子,落了款,大摇大摆地回了福州。
回到福州之后,他买通关节得到了总督的召见。在总督的客厅,他大摇大摆地扇起了扇子。总督见他这幅摸样很是奇怪,便问:“都立秋了,老兄为何还拿扇子摇个不停?”
此时,黄兰阶把扇子一晃,洋洋得意地说:“不瞒大人说,外边天气并不太热,只是我这柄扇是此次进京,左宗棠大人亲送的,所以舍不得放手。”
总督吃了一惊,赶忙把扇子接过来仔细端详,看到确系左宗棠的手迹,暗中心惊:“不想这姓黄的有这么个大后台”,于是大笔一挥,给了黄兰阶一个七品知县,没过三年,又将其提拔为五品道台了。
一把假扇子,黄兰阶换了个官运亨通,这买卖做得实在是划算。这扇子有多大的作用吗?没有!起作用的是扇子背后的人,这就是“借光”和“沾光”的道理了。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不能浪费身边的“光源”,寻找一切机会让他们的光照亮我们,如此,才不失为一个谙熟人情世故的人。
那么有人会问,我们却哪儿寻找这种“光源”呢?有人也会沮丧,我的身边根本就没有一个“大人物”可以依靠。其实不然,只要是地位比我们高,能力比我们强,潜力比我们大的人,都能够成为我们“借光”的“大人物”,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你能不能发现。一般来说,能够为我们所用的“大人物”有三类:
第一:家世背景显赫的人。对于这类人,我们看中的是他的家室,而利用的也是他的家室。但这也正是局限所在。一来家世背景不可能保证一辈子,而来如果他本人品行不端、能力不行,反而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影响。
第二:功成名就的人。对于这类人,我们除了能够获得他们在名气方面的“赞助”之外,还能获得他们实在的帮助,因此对于他们我们一定是要抓牢的。
第三:有上升潜力的人。对于这类人,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投资,虽然眼下没有收获,但一旦他们飞黄腾达之后,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收益是要远远超过前两者的。试问,有几个皇帝的玩伴是普通人呢?因此对于他们,我们也是一定要重视的。

【世故道理】
背靠大树好乘凉,人际交往中的“大树”总是拥有最广阔的人脉。既然我们还不是“大树”,就要努力站在“大树”的边上,借它的光来吸取养分。相信在“大树”的影响下,有一天我们也是能够成为“大树”的。
人情是张信用卡,行走社会全靠它
2010年贺岁档,一部名为《七十二家租客》的电影风靡两岸三地,取得了可以媲美周星驰《长江七号》的票房佳绩,导演兼表演曾志伟也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部《七十二家租客》原是翻拍20世纪70年代的著名电影《七十二家房客》,剧本和故事情节新意不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票房,关键在于电影中的全明星阵容。
袁咏仪、林峰、黄宗泽、谢天华、林雪、钟嘉欣、胡杏儿、李灿森……一大批香港一线演员倾情加盟,而剧中和曾志伟演对手戏的男配角,居然是歌王张学友。一百七十多人的全明星豪华阵容,电影想不火都难。而对于如何能够邀请到如此众多的明星大腕,曾志伟坦言,靠的是刷自己的人情信用卡。
曾志伟说:“很多人接到我的电话,当即就答应来拍,根本就没问,到底演几天?演什么角色?有多少钱?出来混,都是要还的。我在香港演艺圈混了二十多年,我现在在刷自己的信用卡。以前,我也帮别人刷过卡,现在有的人是来还的。”
曾志伟说得不错,人情就如同信用卡一样,你往里面加注资本,等自己需要帮助的那一天,自然就能够从中取出丰厚的“利息”来。刚出道时,曾志伟没少帮朋友忙,只要是别人有需要,无论是莫逆之交还是仅仅慕名认识,曾志伟都会不遗余力地帮别人出把力,而且从不问有多少回报。
在20世纪90年代时,已经小有名气的曾志伟最多一年曾出影过几十次,其中大多数都是友情客串。虽然拿不到什么钱,却为曾志伟的人情信用卡里面加注了足够多的资本。这些人情资本,在今天得到了回报。
年轻人初入社会,就如同一个公司新成立一样,一切都是空白。什么都要靠着一天天的进步,一点点的积累。我们看到,在走出校门时,大家没有什么分别,然而几十年后,有些人如鱼得水、朋友遍天下;有些人则步履维艰、举目无亲人。造成这个截然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人情的积累做得是否足够好,人情的信用卡维护得是否足够精心。
因此,作为一个年轻人,你就应该用心看待自己的人情信用卡。在平时里多存一些人情,只有多存才能多取。而且我们要知道,人情投资存得越久,红利也就越丰厚。他现在对你的鼎力相助,可能就是因为十年前你对他的施以援手。
我们看到,那些在社会上“吃得开”的人,无不是喜欢平时在“人情银行”里多存一些的人。等他们遇到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不用说话,身边就会有曾经受益于他们的人挺身而出,上门来帮助他。
钱钟书是华人文化圈中有名的大家,其著名小说《围城》更是广受赞誉。因此在上个世纪,有不少导演登门拜访钱先生,意图将其《围城》拍成影视作品,但却遭到了先生的一一拒绝。然而,1990年,女导演黄蜀芹却得到了钱先生的许可,他将《围城》的电视剧版权授予了黄导。一时间业内羡慕、极度、惊叹声纷至沓来。黄导为何能够得到钱先生的青睐呢?其原因还要从几十年前说起。
钱钟书出身书香门第,一生虽然平淡,但也很少波折。然而在困居上海写《围城》的时候,也曾陷入过窘迫。那是钱先生并无主业,因此家中全无进项,只好辞退了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所谓“卷袖围裙为口忙”。
那时,先生的学术文稿没有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里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但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巧,这时黄蜀芹导演的父亲黄佐临导演排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这才使钱先生一家渡过了难关。没想到老父亲在几十年前积攒的人情,最终给女儿带来了丰厚的“红利”。黄蜀芹导演凭借《围城》一剧一举囊括“金鹰奖”、“飞天奖”最佳导演,从而迈入了知名导演的行列。
黄佐临导演肯定没想到,自己当初的随手帮忙,能够成就今天的一段佳话,然而世事就是如此。年轻人应该明白一点,行走世上,有因必有果,明天你得到他人什么样回报,关键即在于你今天如何对待他人。如果你想在今后的道路中频繁从人情信用卡中“提现”,那就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存钱”。
进入职场,面对新同事是打成一片还是敬而远之?初入社会,对于不喜欢的人是客客气气还是怒目而视?从短时间来看,这两者之间并不会造成多么不同的后果,但几年、十几年的时间积累下来,却会造成截然不同的人情积累。这就如同一个平日里准时还款和一个经常透支信用额度的人,在处理一笔款项上可能没有什么不同,但几年下来信用额度却会有天壤之别。

【世故道理】
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情就是如此,你积累,你就能够提取;你透支,你最终就会失去。我们每个人出门都会带张信用卡傍身,以备不时之需。行走于社会之上、人生之中,所遇到的问题要更加复杂,如果没有一张信用额度足够高的人情信用卡傍身的话,你人生之路的坎坷就可想而知了。
人外有人,不要以为自己就是NO?1

在将要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之前,我们的师长总会教导我们说“为人不可太张扬,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人有闯劲、有胆识,这是好事情,然而如果狂妄过了头,胆识和闯劲变成了自视甚高、目空一切,做出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进而有了唯我独尊的想法,这可就变好事为坏事了。

2012年3月30日,北京金隅男篮在五棵松万事达中心体育馆举办的CBA职业联赛总决赛第五次比赛中击败了CBA霸主广东宏远男篮,从而以总比分4:1淘汰了宏远队,将2011至2012赛季CBA总冠军收入囊中,一时间京城球迷为之欢呼雀跃。在球队获胜之后,全场一万多球迷共同喊起了一个口号——MVP(最有价值球员),将其送给球队夺冠的第一功臣,美国外援史蒂芬?马布里。

对于MVP这一称谓,马布里可以说当之无愧。一个赛季下来,无论是场上表现、场下训练,抑或是从事公益活动,马布里都堪称是职业球员的典范。尤其他在更衣室里表现出的组织能力和面对对手与媒体时的谦虚,更是为他带来了一个形象的称谓——马政委。然而要知道,今天这个谦虚、低调的马政委,在年轻的时候却有过一段坎坷的经历,而造成他坎坷青春的正是他目中无人的性格和唯我独尊的脾气。

“基德无疑是个伟大的控卫,但是我坚信自己是NBA最好的控球后卫,所以这样的比较没有意义。艾弗森也是个好球员,但是他出手太多了,如果我有那么多出手机会,我的得分不会比他少,但是我会更多地组织进攻。”这是刚进入NBA时马布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言论。基德和艾弗森都是当时联盟顶尖的控卫,马布里居然将他们一笔带过,可见当时的他狂妄到了何种地步。

然而,狂妄的言语背后也要有切实的成绩作为支撑,在这一点上,马布里便没有了说服力。虽然在比赛中他个人时有突出的表现,但篮球毕竟是团队活动,靠一个人的能力是办不成大事的。在纽约几年,马布里都没有带领球队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绩,他比肩基德、艾弗森的大话一时成了笑柄。

更关键的是,狂傲的性格让马布里目空一切,他不服从球队管理、蔑视主教练权威、与队友不和,这样的行为让马布里和球队的关系越弄越僵,最终,他离开了纽约尼克斯。然而换了球队,马布里仍然没有改掉他目空一切的习惯,这导致他与转会的每一家球队都关系恶劣,最终他被“赶”出了NBA。

在离开NBA以后,马布里曾一度沉沦,然而在沉沦中,他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最终他变得谦逊了起来,改掉了目空一切的毛病。而此时,命运之神又向其伸出了橄榄枝。他来到了中国,并在这片土地上取得了梦寐以求的成绩。更很重要的是,在这份成绩的背后,是球迷对他由衷的尊敬和喜爱,因为他高超的球技,也因为他谦逊的作风。
俗话说,老要癫狂少要稳。我们看到,无数像马布里这样的少年却因为轻狂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更有人因此一蹶不振,从此再也没有做出过任何成绩。是他们的能力不行吗?不是!是因为他们太过狂妄了。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谦逊永远是一个良好的美德。虽然西方人性格相对开放直接一些,但从马布里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开放的西方,过分的狂妄也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也许有的年轻人会说:“狂妄是因为我有狂妄的资本!”然而真实的情况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与人的社会中,很多时候,成就一番事业需要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能力。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忙,一个人是很难成事的。而对于一个狂妄过分的人来说,想要在社会中积攒一定的人脉,想要在危难之际找些人来帮助就是十分困难的了。狂妄必定伤人,而伤人的人是不太可能有人愿意帮助的,别人不在你背后搞鬼、看你的笑话就不错了!
我们必须明白,学会谦虚待人、低调接物,这是一个年轻人在进入社会前必学的一课,只有学好了这一课,才能帮助你迅速找准在社会中的位置,帮你在人前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弗兰克和理查是好朋友,从大学毕业之后两人合伙成立了一家开发软件小公司。一年之后,两个人开发的一款软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名誉和金钱蜂拥而至,两人成为小有名气的青年成功人士。
成功之后,两个人面对公众媒体的机会就多了起来。然而在公开场合,两个人的表现却截然不同。每每面对镜头,弗兰克总是表现的十分谦虚,将所有功劳都归功于理查,对同行企业也总是少有褒贬,多说好话;但理查却不然,总是面对记者侃侃而谈,不是吹嘘自己厉害就是贬低同行无能。这样久而久之,公众对于两个人的看法就有了天壤之别。
在大家的眼里,弗兰克是一个低调而务实的人,而理查虽然也很有本事,但太过目中无人,因此不好相处。所以,但凡是来公司谈合作的人,都希望能够和弗兰克交流,而尽量躲避理查。就这样,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弗兰尔已经在业内积攒了良好的人脉,而理查却像一个浑身长刺的刺猬一样,无论到哪里都不受人待见。而此时,两人开发的软件早已过时,公司也入不敷出,只好分道扬镳。散伙之后,弗兰克靠着自己三年来积攒的人脉迅速实现了东山再起,而理查却一蹶不振,每日借酒浇愁,怨天尤人。
俗话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一个年轻人有没有本事不是自己说了算的,要拿出来让人肯定才行。对于一个谦虚的年轻人来说,大家是乐于承认他的能力的,但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而招致别人不满的话,那么即使他有本事,也是很难受到认可的!

【世故道理】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个世界上没有超人。即便你确实在某方面突出,但有些领域你也是不如别人的,你不可能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混。因此对于一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远比骄傲的自恋要重要得多。
有钱难买一声好,进入职场先学会“互捧”

嘴不饶人,这是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犯的错误,年轻人总有些倔强的性格,即便是面对自己的好朋友,也经常会在嘴上争锋较劲,更不要说对于其他人了。

你说你厉害,我就必然说我更厉害;你坚持你的观点,我就非要把它驳倒,这种事情在年轻人中间比比皆是。如果是在课堂上、宿舍中聊天,那么此类问题无伤大雅,然而步入社会之后,尤其是在职场中,嘴上争锋可是要吃大亏的。对于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收敛一下自己嘴上的功夫,逢人多说些好话,尤其是奉承话,对于自己的职业前途是至关重要的。

要知道,无论是私企还是机关,没有几个人为你说好话是不行的。那么如何让别人为你说好话呢?关键在于你先开口捧别人。你恭维别人,别人自然就会恭维你。如此实现良性的“互捧”,一来一去之间,你良好的职场人脉也就建立起来了。
小刘在一家大公司担任部门经理的秘书,每个月都要陪同部门经理去总部向总经理汇报工作。总经理是个自视甚高的人,平时在公司中总喜欢出个规章、定个制度,凡事也都喜欢装“大明白”,总是对各种问题发表看法,但有些看法却实在是不敢恭维!
这一次,在办公室里,总经理拿起一本书稿给部门经理道:“我最近看了很多商务的东西,对此有些心得,现在写成了一本书,你拿去好好读读,领会一下我的经验!”
接过书稿,部门经理称赞道:“看这厚厚的一本经验,我可真得好好向您学习。如果您不是出来经商,而是在大学里专门研究经营管理,我相信您一定会成为商务管理的专家,会有更加突出的成果问世。”
听了部门经理的话,总经理哈哈大笑,这可乐坏了一旁的小刘,心想部门经理者马屁拍的可真够响的,但转念一想说两句好话也不算什么,还能让总经理高兴,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也插话道:“是啊!总经理您不知道,第一次见到您时我就曾误会过,还以为您是哪个学校的教授呢?看您这份求知的劲头和研究的精神,您可真称得上是一位儒商。有空您可得多指导指导我们下边的员工,让我们也跟着您一起进步!”
总经理听了小刘的话,更是喜上眉梢,冲着部门经理说道:“你这秘书叫什么名字啊?小伙子一看就机灵,又这么好学,前途无量啊!有空多带他来上面走走,让他和总部的人多认识认识!”
一句恭维的话,不但让小刘在总经理面前留下了好印象,还打通了一条直通总部的道路,以后的升迁就指日可待了。由此我们可见,在职场中学会捧人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
然而,有人会认为在职场上恭维别人显得太假,是虚伪的表现,因此对此非常的不屑。有这种观点的年轻人很多,也可以理解,毕竟年轻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种清高的心态。
但是,恭维别人,尤其是在职场上的恭维话,却并非是虚伪的表现。要知道,在人与人交往的时候,说好话是不可避免的,就比如我们祝福别人“长命百岁”,但别人未必就会真的活到一百岁,只不过是个客套话而已,但对方听了之后却会悠然升起一股暖意。职场上个恭维话也是如此,既能让对方听了舒心,又能为自己换来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恭维话也不是怎么说都可以的,捧别人同样也是需要技巧的,不是一味溜须拍马就能把职场混得如鱼得水。有些重要的职场捧人原则,我们是必须掌握的。
第一,职场恭维要看对象,恭维话要因人而异。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恭维的话别忙着出口,说话之前要先看看对方的情况,比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句文绉绉的恭维话送给只有小学文化的上司,非但起不到什么效果,反而会让上司认为你讽刺他,这就得不偿失了。
第二,职场恭维要掌握好时机。兵书上说行兵打仗要相机而动,说话也同样要遵循这一原则。当你发现对方有值得恭维的地方,就要及时大胆地恭维,千万不要错过时机。若不合时机地恭维,只能南辕北辙,结果就会事与愿违。同时还要记住:当你的朋友发现他自己的某种不足而正想改正时,你却对他的这种不足之处大加赞赏,绝对不会令你的朋友满意。“朋友有劝善规过之谊”的古训,也是交际中的一个准则。
第三,职场恭维要掌握分寸,不要弄巧成拙。不切实际的评价其实是一种讽刺。使用过多的华丽词藻、过度的恭维、空洞的奉承,只能使对方感到不舒服,不自在,甚至难堪、肉麻,结果令人厌恶,适得其反。违心地迎合、奉承和讨好也有损于自己的人格。假如你对一位字写得比较漂亮的同事说:“您的字真是世界第一,堪比宋徽宗的瘦金体!”那结果只能使其难堪。但如果你换句话说:“您写的字的确神形兼备!”你的同事一定会感到高兴,说不定还会眉飞色舞地向你介绍一番他练字的经过和经验。
混迹职场,个人能力固然是第一位的,然而在看过很多有能力却遭人排挤的例子之后,相信读者对于职场人脉的重要性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职场中,良好的人脉有时比能力更重要。而恭维别人,好话不离口就是帮助你构建良好职场人脉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说没有恭维别人就未必没有好的人脉,但恭维话是如此的低成本又如此的有效果,那么我们就何乐而不为呢。

【世故道理】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人人都爱听恭维话,人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好评。在职场上尤其如此,作为一个新人,多说几句好话能够帮你迅速融入团队,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要懂得为自己做“广告”
如果统计年轻人进入社会头几年最愿意抱怨的问题,“怀才不遇”绝对是排名榜首的。每个进入社会的年轻人都梦想着成就一番事业,然而等到了现实中才发觉,自己的雄心壮志竟无处安放,空有一身本领无处施展,由此便产生了“怀才不遇”的想法,变得越来越沮丧。有些人甚至因此对自己产生怀疑,最终沉沦下去一事无成。
“怀才不遇”是令人痛苦的,每个年轻人都想要避免。因此,当我提出怀才不遇更多的是年轻人自己造成的这一观点时,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接受,然而事实就是如此。
“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韩愈的一番至理名言。既然伯乐是稀缺资源,那么自认为千里马的年轻人就应该主动去寻找伯乐,而不是等待伯乐来寻找自己。一个年轻人再有才华,如果不展示出来,也不可能为伯乐所赏识,因此我们才说,如果你是一个有志向的年轻人,当身处“怀才不遇”这种尴尬境地的时候,你所要做的不是抱怨,不是沮丧,而是尽量展示出自己的能力。有的时候,赔本赚吆喝为自己打一打“广告”也是不错的手段。
只要一提起皮尔?卡丹,相信没有人会不知道。它是世界最知名的服装品牌之一,被誉为法兰西民族的标志。它机构齐全,拥有自己的银行、码头、工厂,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贯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策略。目前,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生产皮尔?卡丹产品,它在至少185个国家设有5000多家商店,这一“帝国”在全世界大约有18万名职员。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作为品牌的创始人,皮尔?卡丹先生的成功之路是从赔本赚吆喝,给自己做广告开始的。
皮尔?卡丹出生在意大利,小学都没毕业就同父母来到了法国。18岁时,皮尔?卡丹又离开家只身来到巴黎闯天下。当时,身无分文的他想要在巴黎安身立命就必须有一个职业。这时他看上了一家裁缝店,想要成为裁缝店的学徒,但无论是年龄还是学历都成阻挡他的难题。此时皮尔?卡丹灵机一动,从一个意大利醉汉手中购买了一张意大利某著名裁缝的名片,对裁缝店老板谎称自己曾在这个裁缝手下做过事。一看是大师的学徒,裁缝店老板欣然雇佣了他。而等到发现卡丹对裁缝实际一无所知时,老板已不好意思再赶他走了。就这样,皮尔?卡丹靠一张买来的名片开启了自己的服装设计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经济走上了复兴之路,皮尔?卡丹此时也正值年轻,因此离开了裁缝店,想要建立自己的事业。然而此时一无名气,二无资本的他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时装界站住脚,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是,困难阻挡不了皮尔?卡丹,他又拿出自己那套赔钱做广告的本领。他找到当时的著名演员让?马雷,免费为他设计了十二套服装,只是要求当有人问到服装设计者时要马雷说出自己的名字。对于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马雷自然一口答应,殊不知这正中了皮尔?卡丹的“圈套”。原来,马雷对皮尔?卡丹设计的服装非常心仪,因此在很多公开场合以至于影片中都将其穿着在身上,而随着马雷影片的公映,就等于为皮尔?卡丹的服装做了广告。
果不其然,随着马雷的电影票房一路飙升,皮尔?卡丹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街头裁缝一跃而成了法国最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他的事业也就此迈向了成功。
试想如果不是花钱为自己买了一张名片,皮尔?卡丹的服装之路恐怕在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结束了;而如果不是免费为马雷设计服装,皮尔?卡丹可能最终也不过是个二流的服装设计师,不为大众所接受。
能够成为服装设计大师,并为今天偌大的皮尔?卡丹奠定下坚实的基础,皮尔?卡丹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能力再强,如果不是这两个契机让他进入服装界、为大众所熟知所追捧,他恐怕也不会有如此的成绩。
因此我们必须要说,在很多时候,主动一点给自己做广告,哪怕付出一定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尤其对于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一没经验,二没成绩,三没贵人引荐,如果再不通过宣传自己给自己创造出一点名气来,那么你的成功恐怕就只能寄托在运气上面了。
2006年时,著名的哈佛商学院曾有两位助理教授向即将毕业的学生布置过这样一道课堂作业:两位老师先要学生重新阅读。过去以来所有学过的营销理论与知识,加以融会贯通,再以“自己”为商品,把自己卖出去。
如何让自己成为“抢手货”呢?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但归根结蒂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先让社会知道有自己这个人的存在。
从哈佛的课堂作业中我们可见,对于自我宣传的必要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因此,作为即将走进或者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为自己做广告将自己推销出去,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的。

【世故道理】
我们生活在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名气大远比质量好要重要得多。因此我们看到,很多企业不惜血本地做广告就是因为只有有了名气,商品的质量才能为人所关注,否则即便质量再好而无人问津也是白费力气。这一点对我们年轻人的启发不可谓不大!
职场“智猪”,不做得利的小人也不当吃亏的好人
在经济学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名词叫做“智猪博弈”。其内容是:在某只猪圈里,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猪圈的一端有一个食物槽,而另一头则安装着一个控制猪食供应的踏板。只要将踏板踏下就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掉进槽里。但是,无论是大猪还是小猪,跑去踩踏板就会有一定的体力消耗,消耗的体力大致需要两个单位的食物来补充。当食物掉下来时,如果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比率是9∶1;大小猪同时到槽边,吃到食物的比率则变成了7∶3;而如果小猪先到槽边,那么吃到的食物比率则为6∶4。当这样的情况出现时,如果小猪足够聪明,那么它就会选择等待,等大猪去踩踏板。
为什么要先讲这个经济学名词呢?我就是想告诉读者,在我们刚一进入社会时,我们的处境就如同这小猪一样。很多时候,我们的努力反而是为别人做嫁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学得聪明一点,不要跑去“踏踏板”,而是选择“搭顺风车”,尽量去借大猪的光。
然而,很多年轻人不懂得这一点,认为自己年轻就应该多干一些,以便给人留下好的印象。诸如进入一家公司,对同事是有求必应,甚至还经常帮同事完成他们的工作。久而久之,老好人的名声确实留下了,但细细思量却会发现,自己的收获和付出完全不成正比,自己很多努力,都成了别人的功劳,空忙活一场,除了一个虚假的好名声什么也没留下。
大家可能还记得,郭冬临曾经表演过一个名为《有事儿您说话》的小品。在小品中,郭冬临扮演的郭子就是一个不懂得做“小猪”,一心做老好人的职场新人。
郭子发现,无论职位多高的人在买火车票的问题上都很困难,所以大家认为能在别人买不到车票的情况下搞到票的人很有本事,于是便想通过帮人买火车票给大家留下好感。
其实,郭子在火车站没有熟人,但为了表明自己有能力,他硬是对别人说在火车票售完后依然能搞到票。结果,很多同事请他帮忙买票。他是有求必应,答应了别人,自己就只好半夜三更去排队买票。结果托他买票的人越来越多,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有时他不得不自己贴钱去票贩子那里买高价票。到最后,当他的爱人把实情向对方说了之后,对方非但不相信,还认为他有意推脱。郭子白忙了一场,最后连老好人都差点没当成。
我们想一想,同事买不到火车票,这个郭子有什么关系?但他却非要逞能,结果把自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这就是初入社会不懂得人情世故的问题了。
我们要知道,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伸出援手是对的,但前提必须是别人有求于我们而不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帮这样的忙一来不会给自己造成麻烦,二来会让对方感激在心。
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主动去表现,那就成了跑去“踏踏板”的“傻猪”。非但给自己找来了麻烦,还会让对方觉得你这是应当应分的,连感情收获都得不到。
赵刚去年七月从学校毕业,通过应聘进入了一家咨询公司,成了最底层开发客户的员工。一年时间做下来,赵刚形容自己是巨石下的小草,拼命挺直身子,在公司里挣扎活命,但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赵刚有如此的苦恼,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做成的客户,汇报到老板那里都变成顶头上司的业绩。顶头上司原本是凭借骄人的工作经历被招进公司直接做客户总监,仅比赵刚早进公司两个多月。据说客户总监在赵刚进公司前的业绩平平,赵刚进公司后,才有了点“高歌猛进”的意味,而老板完全不知道这其中赵刚的成绩。赵刚与朋友们说起这些事,最常用的一个词是“郁闷”。如果不是就业形势不乐观,赵刚可能已经开始寻找下家公司了,可是现在他却只能忍耐,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类似赵刚这样的情况在职场上有很多,然而大多数都发生在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身上。为什么如此呢?原因就在于新人有干劲,希望通过自己的表现获得认可,但却没有看清职场上的结构,最后成了“为他人做嫁衣”的老好人。在一些公司内,甚至专门有这样的老员工,他们就是利用新人这种心态,几句好话笼络新人为自己卖命,让他们成为自己事业的垫脚石。对于此类情况,我们是一定要多加防范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自己成为吃力不讨好的大猪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步做法:
首先,在心里要有个清醒的认识,明白什么是自己的分内事,什么事自己的分外事。对分内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好,对分外的事则不用那么尽心,即便是有余力去做,也要摆好姿态,不能在人心里留下爱做分外事的常态,否则就可能把分外事做成分内事。
其次,改变做老好人的情愫,对别人的请求该拒绝的也得拒绝。尤其是那些无理的要求,即便自己能做到,也要坚决的拒绝。不要因为怕伤感情就忍气吞声,要知道,对方第一次提出无理要求时你拒接是对方的理亏,但如果第一次你不拒绝,等到有一天受不了之后再拒绝,那可就完全是你的理亏了。
最后,帮助他人是必要的,但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也要把姿态做出来,要让对方明白你是在帮他而不是“闲着没事儿”。只有如此,才能够让对方领情,否则的话,就会让对方产生搭顺风车的心态。不但不领你的情,说不定还会在背后骂你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