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医临床思维方法

書城自編碼: 211709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醫學中医
作者: 鲁兆麟
國際書號(ISBN): 9787530439258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8-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00/224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3.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缺席者的历史:以色列十个遗失的部落
《 缺席者的历史:以色列十个遗失的部落 》

售價:HK$ 93.6
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 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

售價:HK$ 95.8
美索不达米亚神话
《 美索不达米亚神话 》

售價:HK$ 83.8
别害怕吵架:教孩子在冲突中学会正向沟通
《 别害怕吵架:教孩子在冲突中学会正向沟通 》

售價:HK$ 58.8
这个甜甜圈不能卖:奇思妙想爆笑绘本(全2册)
《 这个甜甜圈不能卖:奇思妙想爆笑绘本(全2册) 》

售價:HK$ 95.8
生活中的民法典实用全书:应知应懂的法律常识
《 生活中的民法典实用全书:应知应懂的法律常识 》

售價:HK$ 106.8
饲渊
《 饲渊 》

售價:HK$ 47.8
现金为王:把利润留下来,把成本降下去
《 现金为王:把利润留下来,把成本降下去 》

售價:HK$ 82.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3.8
《 图解舌诊:伸伸舌头百病消 》
+

HK$ 46.3
《 深层针灸.四十年针灸临证实录.华夏中医论坛丛书(第三辑) 》
+

HK$ 65.0
《 草医堂临证传薪 》
+

HK$ 127.2
《 中医医案学 》
+

HK$ 172.3
《 中医医案学 》
編輯推薦:
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医医案学创始人鲁兆麟教授以历代名医医案为基础,详细讲解中医临床思维方法,使广大读者真切掌握中医临证思路。
內容簡介:
本书从大量历代名老中医成功医案中精选了64位名医的170个典型案例编辑而成。本书以独特的临床思维方法为主线,并以具有代表性和一定诊疗难度的真实病例辅助说明,使读者对中医临床思维的理解更加透彻。
本书是一部对中医方法学,尤其是临床方法学有着深度探讨的研究型著作,对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性意义。
關於作者:
鲁兆麟,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中医学家。1942年出生于中医世家,其父鲁春溥承受家传,师从于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鲁兆麟幼承庭训,亦立志于中医事业,于1959年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后师从中医泰斗任应秋教授,致力于中医各家学说和中医文献学研究,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药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各家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高等教育学会中医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会理事长等职务,主编高等中医药院校协编教材《中医各家学说》,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各家学说专论》,与王永炎院士共同主编《中医内科学》高级参考书等。
作为我国中医医案学研究的创始人,主编了《二续名医类案》《中医医案学》,为中医医案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錄
第一章阴阳分析辨证思维方法
 一、阴阳总纲法
 二、阴阳层析法
 三、阴阳错杂分析法侣
第二章五行制约辨证思维方法
 一、五行归类性思维
 二、五行制约的思维模式
 三、五行相关性潜在思维
 四、五行相关性创新思维
第三章知常达变辨证思维方法
 一、以正常人为常,达病人之变
 二、以诊断一般疾病规律之常,达不同季节、不同
 地域之变
 三、以诊治疾病一般规律之常,达具体病人特异性
 之变
 四、以方剂治疗一般规律之常,达随证加减之变
第四章运动传变辨证思维方法
 一、纵向传变
 二、横向传变
 三、特异性传变
第五章整体联系辨证思维方法
 一、人体整体联系法
 二、人与自然环境联系法
 ……
第十一章 继承与创新辩证思维方法
附录
內容試閱
一、阴阳总纲法
疾病是千变万化的,病人的症状、体征随着每个人的个体差异、病情轻重会表现不一,再加上有些病人病情复杂,均增加了临床诊治的难度。医者在临床的千头万绪之中,如何很好地把握病情,可从古今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总结方法。其中概括性最高的方法即为阴阳总纲法,也就是将某一种疾病从阴阳总体划分,把握疾病的本质、主流和趋向,使诊断和治疗不为局部、个别的症状表现所干扰,这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整体思维的一种方法。例如,古人已经把黄疸病总结为阴黄、阳黄两大类,把水肿病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把脱证分为亡阴、亡阳两大方面等等。而于治疗时,抢救脱证则有回阳、救阴两大法则等等,均是阴阳总纲法的具体体现。而古今医家于临床中更结合个人经验,灵活运用该法。阴阳总纲法中医临床思维的重要法则之一。
案一
严某,男,56岁,农民,住山西曲沃县史村公社。就诊日期为1975年11月6日。先患头晕,继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白昏暗,口角流涎,左半身瘫痪,四肢不温,口眼?斜。先送县医院救治,不见好转,人劝其转送稷山县医院扎头皮针。经两日针刺,牙关松动,仍呈半昏迷状态,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减弱,诊断为脑出血。医院病房来请会诊,诊得脉浮细而弦,舌淡苔薄。元阳虚损,盛阴闭塞清窍之候。先用辛温开窍法,以细辛一钱煎汤化开苏合香丸一钱,灌服。3小时内灌两次,下午3点左右,逐渐苏醒,并有饥饿感。随即疏豨莶至阳汤,重用川附片为三钱、红花为二钱,以其阳虚诸证颇著,而又偏于左半身也。连续进本方十一剂,约两星期,基本恢复正常,惟行动时左侧尚有沉滞感而已。
豨莶至阳汤,以治中风的阳虚证,方药为:
九制豨莶草一两黄芪三钱天南星二钱白附子二钱川附片二钱
川芎一钱红花一钱细辛五分防风二钱牛膝二钱僵蚕一钱苏木二钱
(《任应秋论医集》)
案二
陈某,男,50岁,某中学教员,初诊日期1973年2月4日。二十天前刚睡一觉醒来,想翻动身体,即觉手足不灵活,勉强从右侧翻到左侧,可是再想翻回来就不行了,旋即口角?斜,说话吃力,发音不清,舌头运动不自然,手足左侧正常,右半呈弛缓性瘫痪,经铁道医院诊断为脑血栓形成,住院半月,疗效不显,嘱其服中药治疗。诊得脉弦细而数,舌质红,苔薄少津,胸闷心烦,咽干思饮,小便色深。阴虚热亢,内风暗动,经脉血滞之候。即疏豨莶至阴汤,减当归为一钱,去黄柏,加连翘、栀子、花粉各三钱。服三剂,烦热退,语言清,口角?斜也有改善,是心经之热已退,而经脉中瘀滞之血热,尚未清彻也。复于方中去连翘、栀子,加橘络二钱、广地龙一钱,连进十四剂,瘫痪恢复,手足运动正常。惟舌质尚红,脉弦细,阴虚尚待继续滋养,改用六味地黄丸加知母四钱,连服十剂,完全康复。
豨莶至阴汤,以治中风的阴虚证,方药为:
制豨莶一两干地黄三钱盐知母四钱当归三钱枸杞子三钱炒赤芍四钱龟甲二钱牛膝二钱甘菊花三钱郁金三钱丹参三钱黄柏一钱
(《任应秋论医集》)
任应秋教授于中风病的辨证治疗,并不以《金匮要略》提出的中经、中腑、中脏来辨治,亦不以风、火、痰、瘀、虚五大病机来辨治中风,而是将以上内容,运用阴阳总纲分析法,综合于一起,分为阴虚与阳虚两大类型。凡阴虚证多见头晕耳鸣、目眩少寐,突然发生舌强言謇,口眼?斜,半身不遂,两手握固,肢体强直,时或抽搐,面赤身热,烦躁不宁,尿闭便秘,甚至突然昏迷、言语失利等。治疗时任老制豨莶至阴汤以治疗,重在养阴平肝,清热以熄风。凡阳虚证多见突然口眼?斜,皮肤麻木,言语失利,口角流涎,半身不遂,甚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目合口张,肢凉汗出,呼吸微弱等。任老将中风之风、火、痰、瘀、虚五大病机,以虚为纲。二方中或用地黄、枸杞补其阴,或用黄芪、附子助其阳。二方之中,又均有豨莶草通络熄风,且或用川芎、红花、苏木,或用赤芍、当归、丹参以活血祛瘀,通络熄风。方中有用南星、白附子、僵蚕以温化固痰,有用知母、黄柏、菊花等以坚阴清热。概而言之,仍未离风、火、痰、瘀、虚五大病机而用药,然任老确以阴阳为总纲加以划分。严案证见面白唇暗,口角流涎,四肢不温等一派虚寒之象,故诊为元阳虚损、盛阴闭塞清窍之候,以辛温开窍之法治其标,用苏合香丸开窍醒神,而后以豨莶至阳汤温阳化痰、活血通络,服用11剂基本痊愈。陈案证见咽干思饮,胸闷心烦,小便色深,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等一派阴虚火旺之象,故诊为阴虚热亢、内风暗动,用豨莶至阴汤养阴清热、清血通络,前后服用14剂而取效。以上病案,中医于临床运用分别阴阳作为诊断疾病的总纲,正体现中医临床的整体思维方法。
案三
杨某,男,31岁,1973年3月,病已廿日。始因微感风寒,身热头痛,连进某医方药十余剂,每剂皆以苦寒凉下并重加犀角、羚羊角、黄连等,愈进愈剧,犹不自反,殆至危在旦夕,始延误诊视。斯时病者目赤,唇肿而焦,赤足露身,烦躁不眠,神昏谵语,身热似火,渴喜滚汤水饮,小便短赤,大便数日未解,食物不进,脉浮虚欲散。此乃风寒误治之变证,外虽呈一派热象,是为假热,内则寒冷已极,是为真寒。设若确系阳证,内热熏蒸,应见大渴饮冷,岂有尚喜滚饮乎?况脉来虚浮欲散,是为元阳有将脱之兆,苦寒凉下,不可再服。惟有大剂回阳收纳,或可挽回生机。病象如此,甚为危笃,急宜破阴回阳,收敛浮越,拟白通汤加上肉桂主之。处方:附片60g(开水先煮透),干姜60g,上肉桂10g(研末泡水兑入),葱白4茎。
拟方之后,病家畏惧姜、附,是晚无人主持,未敢煎药。次日又急来延诊,仍执前方不变,并告以先用上肉桂泡水试服之,若能耐受,则照方煎服,舍此别无良法。病家乃以上肉桂水与之服,服后,旋即呕吐涎痰少许,人事稍清,自云内心爽快,遂进上方。服一剂,病情有减,即出现恶寒肢冷之象,午后再诊,身热约退一二,已不作烦躁谵语之状,且得入寐片刻,乃以四逆汤加上肉桂主之。处方:附片100g(开水先煎透),干姜36g,甘草12g,上肉桂10g(研末,泡水兑入)。服后身热退去四五,脉象略有神,小便色赤而长,能略进稀粥。再进则热退七八,大便始通,色黑而硬。惟咳嗽多痰,痰中常有血色。病家另延数医诊视,皆云热证,处方总不离苦寒凉下之法,由于先前所误之鉴,又未敢轻试。其后因病者吃梨一个,当晚忽然发狂打人,身热大作,有如前状。又急邀吴诊治,始言吃梨之事。视之,舌白苔滑,仍喜滚饮。此阳神尚虚,阴寒未净,急需扶阳犹恐不及,反与滋阴清凉之水果,又增里寒,病遂加重。即告之禁食生酸水果冷物及清凉苦寒之药为幸。仍主以大剂回阳祛寒之剂治之。照第二方加倍分量,并加茯苓30g、半夏16g、北细辛4g,早晚各服一剂,共连服六剂。三日后再诊,身热已不作,咳嗽已止,饮食增加,小便淡黄而长,大便转黄而溏,又照方去半夏、细辛,加砂仁、白术、北芪,每日一剂,连服十余剂,诸病俱愈,其后体健胜于前。
(《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
案四
马某,男,30岁,1920年3月患瘟疫已七八日,延吴诊视,见其张目仰卧,烦躁谵语,头汗如洗,问其所苦,不能答。脉象沉伏欲绝,四肢厥冷,遍身肤冷,唇焦齿枯,舌干苔黑,起刺如铁钉,口臭气粗。以手试之则觉口气蒸手。小便短赤点滴,大便燥结已数日未通。查其前服之方,系以羌活、紫苏、荆芥、薄荷、山楂、神曲、枳实、厚朴、栀子、黄连、升麻、麻黄及葛根诸药连服四剂。辛散发表过甚,真阴被劫,疫邪内壅,与阳明燥气相合,复感少阴君火,热化太过,逼其真阴外越,遂成此热深厥亦深阳极似阴证。苟不急为扑火,待至真阴灼尽,必殆无救。拟方:大黄九钱(泡水兑入),生石膏一两,枳实五钱,厚朴五钱,芒硝三钱,知母四钱,生地二两,黄连三钱。服一剂,病情如故。服二剂,大便始通,连下恶臭酱黑粪便,臭不可当,其后口津略生。又照原方再服第三剂,大便始渐黄而溏,舌苔稍润,惟舌中部黑苔钉刺仍硬。然唇齿已不枯焦,略识人事,始知其证,索饮而渴,能进食稀粥少许,照前方去枳实、厚朴,加天冬、麦冬各五钱,沙参七钱,生地四钱,甘草三钱,将大黄分量减半,连进四剂后,人事清醒,津液回生,苔皮渐退而唇舌已润。惟仍喜冷饮,继以生脉散加味养阴生津而清余热。处方:人参五钱,寸冬五钱,当归三钱,生地五钱,杭菊五钱,五味子一钱,生石膏三钱,黄连一钱半,甘草二钱,连进三剂而愈。
(《吴佩衡医案》)
两案均为吴佩衡先生临床验案。吴佩衡先生为已故云南名医,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尤其对阴证、阳证的辨析确有独到之处。病案三、四均为危重病案。前者一派热象表现,如目赤唇焦,赤足露身,烦躁不眠,神昏谵语,身热似火,小便短赤,大便数日未解等均属之。一般见以上诸证,多诊断为热证无疑。然病人又有渴饮滚烫之水,脉象浮虚,病起于感受风寒之后,又服用大量苦寒之剂而罔效。据此,吴老医生分析为内真寒而外假热的阴极似阳之证,其由于阴寒已极,元阳欲脱,浮越于外,故见有大量阳热之假象,而渴饮滚烫之水,脉浮虚才是其真实之证。故选用白通汤加肉桂,一派温热之品,前后十余剂而病愈。后者虽有脉象沉伏欲绝,遍身肤冷,四肢厥冷等阴寒之象,然同时有舌干苔黑、口臭气粗,口气蒸手,小便短赤,大便数日未通,唇焦齿枯等里热炽盛之象。吴老根据该病系大量服用辛散解表之剂所致,且有大量里热炽盛之象,分析其病机在于热化太过,阴液大伤,阳盛过极,格阴于外,此火极似水之象。故以大承气与白虎汤合方,去其炽热,急救其阴。二剂后大便得通,病有转机,再服数剂养阴清热之剂而愈。从此两案分析,体会到历代名医在临床思维过程中,十分重视从总体上分辨阴阳,尤其注重对大量临床病证表现的综合分析判断,去伪存真,分辨真假,不被假象所迷惑,分清阴证、阳证,大胆遣方用药,方能动手取效。
案五
滑伯仁治一妇,暑月身冷自汗,口干烦躁、欲卧泥水中,伯仁诊其脉,浮而数,沉而豁然虚散,曰:《素问》云,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此为阴盛格阳,得之饮食生冷,坐卧风露。煎真武汤冷饮之,一进汗止,再进烦躁去,三进平复如初。
(《名医类案?伤寒》)
案六
滑伯仁治一人病伤寒,他医皆以为痉证,当进附子,持论未决。伯仁切其脉,两手沉实而滑,四末觉微清,以灯烛之,遍体皆赤斑,舌上苔黑而燥如芒刺,身大热,神恍惚,多谵妄语。滑曰:此始以表不得解,邪气入里,里热极甚,若投附必死。乃以小柴胡剂,益以知母、石膏饮之,终夕三进。次日以大承气汤下之,调理兼旬而安。
(《名医类案?伤寒》)
滑伯仁,名寿,元代著名医家。病案五、六均为滑氏诊治的伤寒病案,病案五虽有口干烦躁,欲卧泥水中之热象,然其脉沉而虚散,属阳气大虚、浮取脉数,说明虚阳在表,且病得之饮食生冷,坐卧风露,寒邪伤阳,此必阳气大虚,虚阳浮越之证。故以温热之药冷服,危重病证,古代名医首先把握阴证、阳证之分辨,能够透过假象,抓住其本质,舍证从脉,数服而愈。病案六病人因伤寒而至痉,痉病出自《金匮要略》,当以四肢拘急、角弓反张诸象为主证。盖寒主收引,寒邪可致筋脉拘急而致痉,故诸医认为当用附子,以温经祛寒而正痉。滑氏十分重视阴证、阳证的辨析,见其脉沉实而滑,盖滑为阳脉,又见身有赤斑,舌苔焦黑燥而起刺,身热谵语,一派阳证表现,则据《金匮要略》痉有刚、柔之分,此乃里热极甚之阳热病证,不当以痉均为寒来认识。故选用外疏热于表,内泻热于里,以小柴胡加知母、石膏疏少阳阳明之热,以大承气汤泻热以救阴,邪热得去,阴液得复,筋脉自得其养,痉病因之而愈。此案亦表现出古代医家临床诊病首辨阴阳,以此为纲,故能动手取效,效如桴鼓。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