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HK$
67.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HK$
67.1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HK$
62.7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HK$
110.9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HK$
121.0
《
清洁
》
售價:HK$
65.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HK$
77.3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HK$
53.8
|
編輯推薦: |
味道是一种奇妙的东西,你是否也曾因为面包的香气而寻路走到某家小店?你是否也曾因为在异乡人家吃到一道菜,突然想起小时候妈妈做过同样的菜肴?你是否因为流连曾吃过一次的美食,而穿街走巷、不惜体力去寻找?美食的味道是我们难以抵御的味道,美食的味道是我们念念不忘的味道……美食除了给人以独特享受外,还很好地展现了当时、当地的文化与习俗。
乾州锅盔是唐朝时修陵民工在服役中发明的;西安羊肉泡馍因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而闻名,也曾被国民党将领杨虎城将军用来拉选票;北京烤鸭还曾让美国修正食品管理法……
冬至这天,我国北方大多吃饺子和馄饨,江南大多吃汤圆。据说这饺子是张仲景舍药救人而创制的,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为了继承并发扬我国美食的文化特色,尤其是保持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特色,我国已经将一些美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为了让忙于奔波的人们领略到中华美食的文化魅力,传承中华美食文化,感受到璀璨的华夏文明,我们推出了这本《美食的百味故事》。
|
內容簡介: |
全书精选近百种中华经典美食进行论述,避开了单纯谈吃的一贯做法,推陈出新,掌故逸事,更是信手拈来,令读者朋友大开眼界,掩卷凝思,回味无穷。
本书以生动朴实的语言,简单生动地讲述了菜肴的制作过程及奇绝技术,配以各色美味佳肴,让读者垂涎欲滴,更是详尽介绍了中国菜肴的美食趣闻,其涉猎美食溯源、传说、典故等诸多方面,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如,有的美食其命名缘于纪念某人或某事,有的美食制作方法因歪打正着而出名,有的美食因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而闻名……
美食不单单是“美味”的代名词,它更是时代的产物,代表着某些人或事,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遗存。饱览此书,犹如畅游浩瀚的中华美食文化长河。
通读此书,你不仅看到古人在不损害其营养的情况下,如何应用极其普通的五谷杂粮创造出令人拍案叫绝的各色美食,还能看到瓜果蔬菜如何精工细作,满足着人们不同的口味,更有让人垂涎欲滴的鱼类海产制成的各色珍馐佳肴,各种烹煮工艺的飞禽走兽作为下饭美味……
这样,席间就不仅仅是单纯地品尝美食了,更是品味南北大地、河流陆地的历史文化。该书是心灵和美味的交流,文化和历史的追述。让我们透过飘香的美味,穿越时代的年轮,跟随着美食的脉搏跳动,感受美食背后丰盈的故事。
|
目錄:
|
五谷杂粮书写平凡生活
饺子
原是治病的“娇耳”
又名扁食
年糕
让人躲过“年”关
伍子胥留惠后人
元宵
为纪念“平吕”而设元宵节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月饼
思念亲人吃月饼
月饼的“地下工作”
腊八粥
纪念佛祖的苦行
懒惰的教训
馓子
寒食节的吃食
比秀色更可餐
锅盖面
面和锅盖一起煮
夫妻因面喜重逢
岐山臊子面
杀蛟龙的庆功面
新媳妇的考验
兰州拉面
闻香下马,知味停车
为何面里总有萝卜片
热干面
错有错着,发现美食
传到郑州,走向全国
桂林米粉
鱼须鱼肚的替代品
不仅美味还可延年益寿
川北凉粉
咸丰为吃凉粉偷出宫
取法借鉴,精益求精
牛羊肉泡馍
因宋太祖而出名
曾被用来拉选票
驴肉火烧
原是马肉火烧
形象的别名—“蛤蟆吞蜜”
艾窝窝
宫中常用的美食
让香妃开口吃饭
三不粘
媳妇巧解婆婆刁难
孝敬老父的菜肴
都一处烧卖
乾隆特赐匾额
报复老板,适得其反
狗不理包子
狗子卖包不理人
袁世凯送给慈禧的贡品
耳朵眼炸糕
刘记炸糕美名扬
为何要叫耳朵眼
乾州锅盔
艰苦条件下的智慧发明
博望锅盔同样有名
合肥大麻饼
朱元璋称之“得胜饼”
因李鸿章而出名
貂蝉豆腐
只见豆腐,不见泥鳅
柔弱貂蝉巧诛董卓
八宝豆腐
治好皇帝的厌食症
被敲竹杠的御赐配方
虎皮毛豆腐
明太祖的必备佳肴
陈毅将军一吃难忘
臭豆腐
名俗味臭却让太后都迷
闻着臭,吃着香
高碑店豆腐丝
好水才能做出好豆腐
不怕颠簸的豆腐
瓜果蔬菜展示多彩社会
拔丝地瓜
王少三大展厨艺
拔丝地瓜也拔牙
开水白菜
邓小平最爱川白菜
总理宴请日本人
护国菜
宋少帝南逃避难
是甘薯还是野菜
八宝素菜
聪明的厨师
名胜古刹别峰寺
太极芋泥
戚家军断粮食山芋
林则徐教训外国人
洪山菜薹
恋人化作红菜薹
黎元洪试种红菜薹
都督建塔镇妖魔
罕参炖飞龙
努尔哈赤的妙计
人间能吃到龙肉
洛阳燕菜
武则天赐名假燕菜
洛阳名厨秀手艺
枸杞炖银耳
张良明哲保身
房杜大义凛然
酿金钱发菜
沙漠中的救命草
财源广进的饭庄
烧南北
失误成就的美食
孟宗哭竹生笋
奇香的口蘑
醋芹
爱吃醋的魏征
史上吃醋的名人
诗礼银杏
衍圣公诗礼话银杏
孔子教子学诗学礼
孔尚任诗礼堂讲经
汴梁西瓜
刘秀遇险西瓜救命
西瓜的老家在哪里
热冬果
魏征梨膏医母
兰州城市雕塑
朱品斋梨膏糖
珍果荔枝
善心结出的善果
宴会上的珍果
新疆哈密瓜
酋长试种哈密瓜
聪明的太监
宁波雪里红
雪姑娘救驾
康王恩将仇报
水产海鲜讲述美味故事
松鼠鳜鱼
专诸献鱼杀吴王
乾隆大闹松鹤楼
西湖醋鱼
西子湖畔叔嫂情深
皇帝盛赞宋嫂鱼羹
美食天堂楼外楼
清蒸武昌鱼
毛主席巧用典故
清蒸武昌鱼
王安石辨识武昌鱼
冬瓜鳖裙羹
神奇的药效
冬瓜鳖裙羹的传说
皮条鳝鱼
拱垮地界的坏蛋
朱知县巧断公案
五柳鱼
诗圣与五柳鱼
诗情禅意五柳鱼
银鱼炒蛋
孟姜女的眼泪
张果老怒施仙术
四星望月
四星望月的由来
不一样的风景线
彭城鱼丸
秦始皇酷爱吃鱼
康有为题联改菜名
蜚声厨坛的“氽鱼丸”
湟源干板鱼
干板鱼医好隋炀帝
塞外“小北京”
馋人的干板鱼
剁椒鱼头
与清代文人黄宗宪有关的菜品
剁椒原是舶来品
鸡泥桃花鱼
为昭君送行的鱼
濒危的桃花鱼
鱼头豆腐
乾隆讨食农家饭
乾隆赏钱题“皇饭儿”
羊方藏鱼
“鲜”是怎样诞生的
厨行的祖师爷
有话不该对妻说
湛香鱼片
救驾有功的鱼片
大西北风味
白汁胖鳜
鲁班援建黄鹤楼
吕洞宾的仙鹤传说
鲤鱼跳龙门
渴望成龙的鲤鱼
宋江题诗浔阳楼
拆烩鲢鱼头
吝啬的财主做鲢鱼头
巧语骗工匠
黄焖鱼翅
誉满京城谭家菜
张大千思恋美味
龙井虾仁
乾隆偷茶做佳肴
千年龙井茶宴
虾仁锅巴
天下第一名菜
苏菜的传奇人生
全家福
菜品来源之乾隆南巡说
菜品来源之焚书坑儒说
飞禽走兽谱就百态人生
套四宝
儿媳比拼创出来的名菜
制作技术奇绝
北京烤鸭
挂炉烤鸭法的发明
周总理的“烤鸭外交”
曾让美国修正食品管理法的美食
德州扒鸡
煮过火,烧鸡变扒鸡
康熙赞为神州一奇
叫花鸡
叫花们的发明
金口一开,改称富贵鸡
盐焗鸡
盐工的营养餐
乌龙事件造出新吃法
三杯鸡
材料简单味却美
为了纪念英雄文天祥
宫保鸡丁
不要认为是宫爆鸡丁
丁宝桢智杀安德海
佛跳墙
香得引动“佛”跳墙
娇惯媳妇的傻瓜做法
腊味合蒸
一道菜改变人生
天时地利造出好腊味
绩溪一品锅
御赐美名一品锅
胡适的拿手好菜
红烧狮子头
隋炀帝的刁钻要求
周总理最爱吃的菜
千张肉
宰相发明的名菜
御厨改良,重焕光彩
东坡肉
创制于徐州
完善于黄州
名扬于杭州
锅包肉
“锅包肉”的“国际关系”
创制者郑兴文“败家求艺”
水晶肴肉
人间美味胜过天宫玉食
为了小小肴肉建酒楼
天福号酱肘子
软烂如泥,味压江南
备受皇家喜爱
精益求精的制作态度
北京炒肝儿
废物利用做炒肝儿
制作考究才能卖得好
葫芦头
药王的回报
不仅好吃还能治病
沛县鼋汁狗肉
源自秦末樊哙
狗肉为何上不了席面
涮羊肉
心急也能吃上美味
涮羊肉的头牌—东来顺
灯影牛肉
巴山蜀水长,灯影牛肉香
因此发家致富
|
內容試閱:
|
兰州拉面
兰州拉面是兰州最具特色的大众化小吃,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为标准。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凭借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
◎闻香下马,知味停车
兰州拉面是兰州最具特色的大众化小吃。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是回族人马保子于1915年始创的。当时马保子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他在家里制成了热锅牛肉面,肩挑着在城里沿街叫卖。后来,他又把煮过牛、羊肝的汤兑入牛肉面,其香扑鼻,大家都喜欢他的牛肉面,因为不仅面好吃,而且汤水突出一个“清”字。等攒够了钱,他就开了自己的牛肉面店。不用沿街叫卖了,他就想着推出免费的“进店一碗汤”,客人进得门来,伙计就马上端上一碗香热的牛肉汤请客人喝,醒胃可口。马保子的清汤牛肉面名气也越来越大,马保子经营到1925年,由其子马杰三接管经营。
马杰三继续在“清”字上下工夫,不断改进牛肉拉面,直到后来名震各方,被赠予“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美誉。识别兰州拉面的正宗与否,要:一看有没有进店免费一碗汤,正宗必有汤赠,那牛羊肝的汤是明目的,西北人多目光如炬,显然与喝此汤有关;二看牛肉拉面的汤是否清,汤浊就不是正宗了。现在很多地方赠汤环节已省略了。
◎为何面里总有萝卜片
正宗的兰州拉面一定有白萝卜片,那为什么正宗的兰州拉面里面一定有白萝卜呢?这还得从《本草纲目》说起,《本草纲目》记载:“莱菔(萝卜)功同芜菁(大头菜),然力猛更出其右。断下方亦用根,烧熟入药。尤能制面毒。昔有‘婆罗门僧’东来,见食麦面者,惊云:此大热,何以食之。又见食中有莱菔,乃云:赖有此以解其性。自此相传,食面必啖莱菔。”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面食属于大热之品,但是萝卜尤其擅解面毒。曾经有个婆罗门僧人来到东土看见人们吃麦面,惊呼:麦面是大热之物,怎么能吃呢?又看见他们的饭食中有萝卜,才说:全靠萝卜来解麦面的热性。从此相传下来,吃麦面必须吃萝卜。于是,牛肉面里就总要有萝卜片了。
八宝素菜
“八宝素菜”是潮州素菜中的代表菜。该菜历史悠久,远在唐宋年间,潮汕一带地区已有人烹制类似“八宝素菜”一类的菜肴。“八宝素菜”用料讲究,它主要用莲子、香菇、干草菇、冬笋、发菜、大白菜、腐竹、栗子等八种植物性原料,经用上汤精心烹制而成。口感嫩滑、香味浓郁。该菜冠名“八宝”,可见潮汕人民对它的钟爱和珍视。
◎聪明的厨师
“八宝素菜”在长期演变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少关于它的生动传说。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流传于清代康熙年间的一则传说。据说当时曾在潮州府城开元寺举办一次厨师厨艺大比试,参加比试的均为在潮汕一带地区寺庙主理厨政的厨师。在比试中便有烹制“八宝素菜”这一项内容。
在参赛的众多厨师中,有一位在意溪镇别峰寺任主厨的厨师,此人十分聪明,他深谙“八宝素菜”是一道素菜,但素菜一定要荤做,一定要用肉类去炖。素和荤结合起来,味道便浓郁无比,否则便清淡无味。但这次比试是佛寺内的比试,比试时是绝对不能携带老母鸡、排骨、五花肉之类的东西进开元寺的。怎么办呢?这位厨师苦思良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比试的前一天,他在自家中先用老母鸡、排骨、五花肉熬了浓浓一锅汤,然后把一条洗干净的毛巾放进锅中煮,再把毛巾晾干。第二天比试的时候,他把这条毛巾搭在肩上,手提一竹篮,篮中盛着莲子、香菇、冬笋、白菜等原料,走向开元寺。开元寺把门的和尚检查了他篮中的东西,没有发现违禁的物品,便放他进去了。
在开始烹制“八宝素菜”的时候,这位厨师先把肩上的毛巾放进锅中煮了片刻,让毛巾中的肉味全溶解到锅中,再把毛巾取出,然后放入其他的材料小火慢炖。结果这位厨师烹制的这道“八宝素菜”口感滑腻,清香无比,毫无悬念地获得了第一名。
“素菜荤做”是烹制潮州素菜的关键,从这一传说,我们可以看到在历史上潮汕人民很早就掌握了烹制潮州菜的规律。
◎名胜古刹别峰寺
一座老房子,风雨飘摇了几百年,如今香火依旧缭绕。说是老房子,其实是一座庙宇,明清的建筑风格,兀在青山绿水之间,周边少有人家。这里,清晨可以披朝霞,与鸟儿共鸣;黄昏可以沐余晖,听溪流淙淙地唱;明月夜可以与月儿倾诉衷肠,感受竹林与松涛的对语。那么春呢?山花烂漫,绿水缠绕,百鸟和鸣;而夏,则竹林掩映,鸡犬相闻,虫叫蛙鸣;及秋,天高云远,菊黄果熟,枫叶正红;至冬,白雪皑皑,晨钟暮鼓,宁静悠远。
这座庙宇名叫别峰寺,原名别峰庵。据史料记载,这是明朝宰相何如宠为侍奉老母所建。当年,何如宠在朝做官,老母病了,就告假回来陪侍。其母笃信佛教,又乐施善事,所以把住所也建造成了庵堂。清顺治四年(1647年)、道光四年(1824年)先后两次进行过修葺。时至今日,其厅堂内还仿佛能感受到当年香火的旺盛。清末诗人丘逢甲曾吟道:“好静寻山去,山中笑佛忙。”
几百年的沧桑已成过往云烟,及至当今,在清静淡泊之间,老房子更像一位端庄的老人,静穆在天地之间,慈祥的形象,让膜拜者无比爽心。
天福号酱肘子
天福号酱肘子是北京特色风味名食。它从二百年前创业至今盛名不减,令人称奇。它的肉皮酱紫油亮,鲜香四溢;肉食入口无油腻之感,回味长久,实在名不虚传。
◎软烂如泥,味压江南
远在清乾隆三年(1738年)的时候,一位姓刘的山东人来到北京,在西单牌楼旁边摆了个肉摊。刘老板有一手烹煮熟肉的好手艺。不久他结识了一位山西人,两个人合伙,一个出手艺,一个出钱,便在西单牌楼把角路东开设了“天福号”肉铺。开业不久,山西人因为不懂业务,就撤出了股份,天福号就由刘家独资经营了。一天,刘老板到市场进货,见旧货摊上有一块旧匾,上书“天福号”三个颜体楷书,笔锋苍劲有力,刘老板认为这匾有上天赐福之意,于是买回悬挂自家门楣之上。
据说,有一天,轮到刘老板的儿子看锅,他看着看着竟自睡着了。当他醒来一看,肉已塌烂锅中,只剩点稠汁,快要粘锅了。起出锅来,肉已软烂如泥。重新另做,已来不及了,又心疼本钱,没法子,只好把煮好的酱肘花放凉以后,绷在盘里(肘子放在盘里,涂以原汁,把肘子绷紧)。恰巧,这一天,有一位刑部的大官,来这里买酱肘子。回家一尝,觉得肉皮油亮,红中透紫,肥肉不腻,瘦肉不柴。不论是皮是肉,都那么熟烂香嫩,不咸不淡,味道绝佳。第二天,他又特意到天福号来,指名买这种酱肘花,并百般赞扬。自此,天福号就改用了这种煮法,由于火候到家,味道绝美,声名大振。有人给题了“味压江南”四个字。
◎备受皇家喜爱
据说当时慈禧特爱吃猪肉,有官员为讨她欢心,就向其推荐天福号的酱肘子,老佛爷尝过之后大加赞赏,就让天福号天天给宫里送肘子,还专门发了进宫的腰牌,也就是通行证,这样天福号的酱肘子便成了贡品。有史料记载,慈禧六十大寿的时候,筵席上各种菜肴丰盛齐备,只因缺了天福号酱肘子,御膳房就专门派人快马去取。
据说,天福号酱肘子在清宫内也备受后妃们的喜爱。光绪帝的瑾妃是个日以素食为膳的人,但对于酱肘子色、香、味的诱惑,却垂涎不已。她命膳房厨师随时为她准备好一盘酱猪肘,无论早、晚膳,什么时候想吃,就立即端上膳桌,瑾妃吃酱肘子几乎达到一日一食的地步。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末代皇帝溥仪向往西方生活,穿西装、吃洋饭,对清宫传统的食品不屑一顾,可是天福号酱肘子却是一个例外,尽管溥仪每天吃西餐不重样,俄式的、法式的、意大利式的等品种多样,天福号酱肘子却是西餐桌上必备的一道菜。据说1959年,溥仪被特赦后,第二天就骑自行车来西单天福号买酱肘子。
◎精益求精的制作态度
据老师傅回忆,做生意讲究一个“诚信”。如早年天福号做酱肘子选原料,只认****八县的黑毛猪,而且只用前肘。这种猪生长期为九至十二个月,天然喂养,肉瓷实、皮薄肉嫩,由于生长地水土好,营养也特别丰富。辅料的选用也非常精细,花椒、大料、桂皮、生姜等要新鲜整齐,产地固定。当然选用这样的原、辅料,价格要比别处的贵,但天福号从不含糊。在制作工艺上也是如此,绝不偷工。天福号的龙头产品酱肘子,制作工艺是非常复杂的,买来的肘子要经过水泡、去毛、剔骨、焯胚、码锅、酱制、出锅、掸汁等数道工序,历时六个多小时。过去人们想吃天福号酱肘子,排队购买,去晚了就买不到,即便是这样,天福号也绝不会为增加产量而缩短一分钟的制作时间。
如今“天福号”生产酱肘子的****八县的猪已找不到了,为了寻找符合做酱肘子的猪源,天福号派人跑了全国几十个省市,对肉源进行考察、筛选,最后确定四川内江地区、广元地区和北京顺义区为原料地。在工艺上天福号更是精益求精,产品宁缺毋滥。京城百姓逢年过节有吃酱肘子的习惯,所以一到年节酱肘子就供不应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