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HK$
85.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37.6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HK$
87.4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HK$
143.4
《
清俗纪闻
》
售價:HK$
98.6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188.2
|
編輯推薦: |
毛泽东居住的城南庄院子里,居然有人用晒被子来给敌人轰炸机引路;毛泽东居住的玉泉山门口,居然有带枪的刺客出现;毛泽东要去参加“七一”庆祝活动,“赛金豹”要行进行行刺;毛泽东访苏,潜伏在北京的万能电台把消息告诉了台湾……
一次次凶险的暗杀计划,都被英勇的铁拳内卫一一粉碎了。刺客是如何实施暗杀的,内卫又是如何与刺客斗智斗勇的,这些曾经都是高度机密,这本书将为读者一一解密
|
內容簡介: |
建国前后,在战场上一败涂地的蒋介石,准备用暗杀与破坏来挽救败局。一时间,敌特猖獗,他们阴谋要暗杀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还有人要轰炸天安门,在罗瑞卿、李克农等人的领导下,中央警卫部队、公安部中央纵队、便衣警卫大队、纠察大队和各地刑侦部门,一起组成共和国的铁拳内卫,他们凭借着机智与勇敢,重拳出击,陆续侦破“计兆祥潜伏电台案”、“七一”暗杀、炮轰天安门等重大暗杀和破坏行动,有力地保障了中央领导人的安全,捍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
關於作者: |
郑丹石,原名郑明武,安徽利辛人,出生于商人家庭,虽然大学读了工商管理,但毕业后却和文字打上了交道。现为新锐青年作家,主要关注历史军事和推理文学,作品以幽默、调侃的语言风格,独特、深邃的见解而引发关注,目前已经出版《美国不可说的秘密》《捍卫蒋介石的敢死卫队》《葬送在蒋介石手下的特种部队》等多部作品。
|
目錄:
|
第一章 护卫进京
01. 来自城南庄天空的危险
02. 卫士架着毛泽东离开
03. 司务长刘从文是个特务
04. 城南庄潜伏了三个特务
05. 西柏坡警卫班子调整
06. 傅作义提出“围魏救赵”
07. 国民党偷袭计划破灭
08. 第一支便衣卫队成立
09. 军管会下令抓捕张荫梧
10. 北平反特第一案成功
11. 中央临时驻地选址香山
12. 第二○七师奉命进驻北平
13. 香山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14. 中共中央顺利进入北平
第二章 建国前夕
01. 傅作义警卫团冲击香山
02. 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成立
03. 国民党特务唐尧被捕
04. “七一”杀手要行刺主席
05. 侦查科的“攻”“守”计划
06. 特务“赛金豹”的犯罪史
07. 特务崔铎躲在屋内不出来
08. “七一”行刺计划失败
09. 擦汗动作让特务暴露
10. 王以才欲炸毛主席车队
第三章 访苏路上
01. 一个令毛人凤兴奋的消息
02. 周恩来指出斗争形势变化
03. 两部积极做好安全保卫
04. 列车上人不知主席在车上
05. 毛泽东批示限期破案
06. 发现特务计小姐住址
07. 计小姐身份终于确定
08. 对计采楠的全方位调查
09. 跟踪其实是件苦差事
10. 新出现的计旭又是谁
11. 首次近距离接触当事人
12. 这个计旭就是计兆祥
13. 两路人马锁定计兆祥
14. 毛人凤和布莱德的阴谋
15. 170多名潜伏特务落网
16. 万能潜伏电台案犯落网
17. 计兆祥是如何做特务的
18. 审讯人员的两个疑问
19. 一个略有疑问的结尾
第四章 炮轰天安门
01. 罪魁李安东的劣迹史
02. 间谍苦苦等待的理由
03. 华盛顿同意炮轰计划
04. 凌乱材料难住侦查人员
05. 陈教授提供了重要信息
06. 北京市局侦讯处的贡献
07. 悠扬舞曲中传递阴谋
08. 王恩崇提供信息被怀疑
09. 被小姨子美色俘获的同志
10. 程娜姐妹愿意为我所用
11. 一封令人震惊的快件
12. 李安东一伙全部落网
第五章 “赛狸猫”落网
01. 爆炸案引出了一名特务
02. 段云鹏的经历让公安吃惊
03. 境外特务机构的疯狂
04. 少吾放弃调查杨特务
05. 北京市局的意见被否决
06. 釜底抽薪和网开一面
07. 秘静轩供出来的秘密
08. 成功却又失望的审讯
09. 两个嫌疑人进入视野
10. 魏金山心中堡垒瓦解
11. 段云鹏第一次进京详情
12. 敌特倒贴钱开展工作
13. 魏金山的坚持和动摇
14. 彭真、罗瑞卿批示抓捕
15. 突击审讯却毫无进展
16. 天津市局的审讯结果
17. 姓程的“大鱼”现身
18. 组长程沛然的踌躇满志
19. 程沛然没有制造出炸弹
20. “五一”活动顺利举行
21. 陈龙指示要活猫不要死猫
22. 钓“大鱼”先营造“活水”
23. 段云鹏被“黄牛”涮了
24. “飞贼”段云鹏被抓获
25. 段云鹏团伙全部落网
第六章 上海暗杀
01. 收到来自公安部的提醒
02. 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
03. 制定“撒网捕鱼”计划
04. 费尽心思的潜入方式
05. 侦查人员决定主动出击
06. 一次略有遗憾的见面
07. 高积云同意配合破案
08. 高积云智擒匪首刘全德
09. 还有一个女特务漏网
10. 潜伏特务的悲惨生活
11. 女特务因政审而暴露
12. “南北双杰”之一来上海
13. 朱山猿玩起“拖”字诀
14. 一个神秘客人的忠告
15. 朱山猿走了一步臭棋
16. 朱山猿亲自摸进团长家
17. 朱山猿的又一步臭棋
18. 沈武意外见到朱山猿
19. 侦查员决定引蛇出洞
20. 大特务朱山猿伏法
21. “萤火虫行动”启动
22. 江边浮尸与奇怪掌柜
23. 两件怪事背后的秘密
24. 封企曾的又一昏招
25. 封企曾再折一“大将”
26. 一个奇怪的卖冰棍妇女
27. “萤火虫行动”失败
第七章 破获“空袭”眼睛
01. 苏联代表团上海历险
02. 通过排查寻找吴思源
03. 一个奇怪的瓷器店
04. 出现了两个罗炳乾
05. 罗炳乾一伙全部落网
06. 处决罗炳乾大快人心
第八章 羊城擒凶
01. 黄强武的两个暗杀方案
02. 又一暗杀团伙被抓捕
03. 毛泽东关注叶剑英安危
04. 叶剑英不同意取消庆典
05. 敌特赵一帆究竟在哪里
06. 香港传来赵一帆消息
07. 刘毖果断下令向船开炮
第九章 保卫总理
01. 毛人凤制定“01”行动
02. 从香港转机消息泄露
03. 保密局拉人入伙的手段
04. “地下局长”的最新指示
05. 罗青长传达总理的指示
06. 炸弹被成功带进机场
07. 代表团飞机命运已定
08. 15具尸体安葬八宝山
09. 李克农提供的重要证据
10. 泼水节上两警卫惊魂
11. 俩特务向周恩来打招呼
12. 总理鲜为人知的美女替身
13. 一封来自暗杀队的检举信
14. 陈毅说人人都是警卫员
第十章 湘江计划
01. 特务机关“金边组”成立
02. 肖广在训练中就已暴露
03. 肖家父子愿意为我所用
04. 肖家父子获特务信任
05. 特务制定两个暗杀方案
06. 毛泽东批示“按期访问”
07. 破解密信获得重要情报
08. “湘江计划”被彻底粉碎
09. 中国主席用生命送来友谊
后记
主要参考资料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护卫进京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毛泽东离开陕北,开始向华北进发,目的地直指北平。毛泽东的华北之行一路上非常不太平,在城南村,司令部小食堂的司务长居然是国民党特务,他提供情报,引来国民党飞机轰炸毛泽东的住所;在西柏坡,国民党利用冀中兵力空虚,企图偷袭中共中央所在地;在毛泽东即将入驻的香山,便衣队居然发现了手榴弹……进京路上,毛泽东到底经历了哪些危险?毛泽东的铁拳内卫又是如何一次次粉碎敌人阴谋的呢?
01. 来自城南庄天空的危险
1948年春天,随着革命形势的需要,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离开奋斗了十三年的陕北,横渡黄河,开始向华北前进。
此时,虽然解放军已经转入到战略反攻阶段,但是国民党政权依然有很强大的实力。大批国民党特务潜伏在解放区内,他们接受蒋介石、毛人凤等人的指挥,随时准备实施暗杀、爆炸等破坏活动。
敌人特务的大量存在,决定了毛泽东等人的华北之行一定不会太平。很快,当毛泽东一行到达城南庄的时候,一个惊人的暗杀阴谋出现了。
城南庄是河北省阜平县城南20里的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小山村。说它普通,因为这种小山村在华北随处可见。说它不平凡,是因为当时华北地区军事指挥中枢——晋察冀军区机关就设在这里。
1948年4月13日,毛泽东一行到达城南庄,被安排住进了军区负责人聂荣臻所住的两间房子。随着毛泽东的到来,国民党特务也把目光聚焦到了这里。
于是,城南庄这个看似宁静的小山村,立即开始充斥着浓浓的杀意。
5月18日清晨,早早就已经起床的聂荣臻,突然接到军区司令部的报告,敌机在沙河一带活动。
这件事还没有引起聂荣臻的多大注意,毕竟战争年代发现敌机是很正常的。但是不多久,城南庄后面的山顶上突然响起了防空警报声,飞机的隆隆声也越来越响。
自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搬到城南庄以来,聂荣臻一直非常重视安全保密工作,并把首长安全保卫工作放到首位。所以听到飞机声,聂荣臻赶紧跑到院子里,抬头一看,一架国民党飞机在城南庄上空盘旋侦查。
聂荣臻立即意识到,不好,国民党飞机可能是针对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而来的。
和聂荣臻一样听到防空警报的还有毛泽东的警卫阎长林、李银桥等人。卫士们的紧张程度丝毫不亚于聂荣臻,因为他们知道,城南庄和延安的情况不同。在延安,大家住的是窑洞,石头砌的,非常厚实,而城南庄住的是平房,在抵御空袭方面,城南庄明显不足。
还有一个严重的情况是,在延安时,只要敌机一进入陕甘宁边区,延安就会提前接到电话,并做好准备。而城南庄这个地方距离北平、保定很近,敌机来得很快,让阎长林、李银桥这些警卫来不及准备。
更为要命的是,毛泽东在城南庄的住处距离防空洞有100多米的距离,一旦撤离不及时,后果非常严重。
正当警卫们非常焦急的时候,天空又传来一阵轰鸣,声音很沉重,不多时卫士们已经看清那是两架国民党的B-25轰炸机。
情况已经非常紧急,但是李银桥等人却只能在毛泽东的住房外干着急。因为毛泽东常常工作到深夜,工作产生的兴奋和脑疲劳使他的睡眠很不好,常常要借助安眠药睡觉。
这次毛泽东也是借助安眠药,刚刚睡下不久,李银桥等人既担心吵醒毛泽东,使毛泽东发火,又从内心不忍心打扰毛泽东的休息。
正在卫士们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聂荣臻派范秘书来和卫士们商量,大家认为这三架飞机是提前来侦查的。所以大家决定暂不叫醒毛泽东,而是先让卫士们做好一切防空的准备工作,把人员组织好,把担架放在门口。一旦敌机来轰炸,就立即抬上毛泽东往防空洞跑。
果然,三架飞机在城南庄上空盘旋了一下,就向东北方向飞走了。卫士们判断,三架飞机完成侦查任务以后,很快就会有轰炸机过来轰炸城南庄。
那么敌机发现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住处了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警卫们明白,毛泽东所住的晋察冀军区大院处于城南庄东边的一片空地上,一排整齐的平房绝不像一般民房,所以侦察机很容易判断出毛泽东的住处。
毛泽东的住处被敌机盯上了!情况非常危险!
警卫阎长林立即把卫士做了临时分工,有的卫士留在门口,注视着天空;有的卫士从毛泽东住房的门口往防空洞那里跑,他们在测试跑完这段距离需要多长时间。
阎长林带领卫士跑了一趟,看了看表,用了两分多钟。阎长林推测,如果抬着毛泽东跑,大概三分多钟的时间就够了。
吃早饭的时候到了,有人来喊卫士们轮流去吃饭,但是没有一个警卫愿意离开,因为来自天空的危险随时会降临!
02. 卫士架着毛泽东离开
焦急而又紧张的等候是最让人揪心的,幸好卫士们焦虑的守候并没有持续多久。
大约8点多钟,城南庄北山上的防空警报再次响起。阎长林明白,上次是侦察机,这次一定是国民党的轰炸机来了!
不能再等了,阎长林、李银桥等人立即冲到毛泽东的床边,一边大声喊叫,一边把毛泽东从床上扶了起来。
正在沉睡的毛泽东被叫醒以后,有些不耐烦地说:“什么事情嘛?”
这时聂荣臻也来了,他对毛泽东说:“主席,敌人飞机要来轰炸,请你快到防空洞去。”
毛泽东却非常镇静,并很风趣地说:“不要紧,没什么了不起!无非是投下一点钢铁,正好打几把锄头开荒。”
李银桥紧张地说:“主席,刚才有三架敌人侦察机刚走。现在又响起了警报声,一定是敌人的轰炸机来了,我们还是赶紧去防空洞吧!”
毛泽东依然不急不慢地说:“给我点支烟吸。”这也是他的习惯,起床后先抽上一支烟。
阎长林着急地说:“主席,现在真的来不及吸烟了!”
看着毛泽东还没有动的意思,聂荣臻、阎长林等人意识到,应该立即“按彭老总说的办”!
所谓“按彭老总说的办”是指,在撤离延安时,彭德怀曾经对阎长林说:“关键时候,在危急情况下,不管主席同不同意,你们把他架起来就跑,到安全地方再讲道理,主席会原谅你们的。”
现在正是彭德怀所说的“危急情况下”,聂荣臻立即让卫士取来担架。担架取来后,聂荣臻给身边的参谋长赵尔陆递了个眼色,两个人便把毛泽东扶上了担架。
聂荣臻和赵尔陆抬起担架就走,在场的警卫人员也立即行动起来,七手八脚地接过了担架,一溜小跑向房后的防空洞冲去。
没跑多久,敌机就投下炸弹在大院爆炸了,升起了滚滚的浓烟。
一见看到敌机丢了炸弹,警卫们立即丢下担架,架着毛泽东跑。也许是感到被警卫们架着不舒服,毛泽东大声说:“放开我!不着急,它轰炸的目标是房子。我们现在出了院子就安全了!”
阎长林、李银桥这些平时最听毛泽东话的警卫,此刻也不能听毛泽东的这个意见了,他们只顾架着他继续跑。
一旁的聂荣臻司令员也在不停地催促:“ 快呀!敌机又丢炸弹了!”
快到防空洞的洞口时,又听到了一声巨响,又一枚威力很大的炸弹爆炸了。
警卫们快跑几步,终于到了防空洞的洞口。在洞口,毛泽东笑着对聂荣臻说:“看,我一来敌机就把你的大院炸了。”
聂荣臻这个时候可顾不上开玩笑,他催促说:“主席,还是快到防空洞里去吧。”
毛泽东却不以为然地说:“等一等。在这里保险,飞机的炸弹炸不到这里。在这里看飞机丢炸弹最清楚。”
聂荣臻急了,他大声说:“主席,你必须离开这里,我要对你的安全负责!”
直到这时,毛泽东才转身进入了防空洞。
过了一会儿,轰隆隆的飞机声逐渐远去了,大家再次走出防空洞发现,这次敌机轰炸城南庄,一共投了五枚炸弹。一枚落到驻地的东南,一枚落到房后山坡上没爆炸,一枚正落到小院里爆炸了。其余的两枚炸弹落到了离驻地较远的地方。
更为惊险的是,小院里别的房子倒没怎么受到影响。但是,毛泽东住的那两间房子却破坏严重:门窗的玻璃被震碎了,房里的两个暖水瓶,被飞进去的弹片炸碎了;就连刚买来的一些鸡蛋,也被弹片崩了个稀烂。
看到这些,聂荣臻、阎长林、李银桥等人都开始后怕和庆幸起来,如果不是刚才当机立断,把毛泽东架走,事情的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03. 司务长刘从文是个特务
城南庄只是河北的一个小山村,居然招引国民党飞机前来轰炸,而且轰炸位置如此精确,这件事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他就是叶运高。
叶运高是个老公安了,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任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公安局局长,陕甘宁边区保安处第三科科长。此时,他担任的是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
因为职责所在,再加上多年养成的敏锐嗅觉,所以叶运高很快意识到,军区机关里可能潜伏有国民党特务。
此后发生的事情,更加证明了叶运高的想法,那就是在敌机第一次轰炸完城南庄后的接连几天,不断有敌机来城南庄,进行有目的的扫射和轰炸。
叶运高立即找到聂荣臻司令员,报告了自己的想法。聂荣臻当时也感到敌机对城南庄的准确轰炸十分可疑,他立即指示叶运高秘密展开调查。
领到聂荣臻的命令后,叶运高立即召集保卫人员和地方公安分头侦查。按照一贯的侦查思路,叶运高强调有三点:
一、凡驻在石家庄一带,尤其是驻在平山、阜平一带的部队,都要对所属人员立即进行严格审查;
二、对部队驻地周围的敌情、社会情况要进行深入的调查摸底;
三、审查及调查情况每周汇报一次,发现可疑迹象立即报告。
按照叶运高的这三点指示,一张军民联合调查的大网很快全面铺开。
叶运高的调查指示几乎涵盖了敌特可能出现的所有领域,按说按照这个要求展开调查,应该会很快有结果的。
然而,叶运高失望了,调查的结果很快汇报上来:
“部队内部审查情况正常。”
“驻地社会情况调查无异常迹象。”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敌机对城南庄的持续轰炸只是偶然的?叶运高陷入了沉思。
思考了很久,叶运高认为敌机的轰炸绝不会是偶然。城南庄一带必然有敌特存在,一定是自己的侦查出了盲点。但是盲点出现在哪里呢?
就在叶运高一筹莫展的时候,我情报部门截获了一封敌特电报。通过这份电报,叶运高知道,城南庄一带有敌特存在那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只要敌特确实存在,就一定要挖出来。叶运高带着办案人员,再一次详细审查了各种报告。突然,叶运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到目前为止,侦查对象一直针对的是外围,却并没有对首长身边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
有些办案人员表示了怀疑:“首长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和社会调查的,而且他们纪律严格,怎么会成为国民党的特务呢?”
叶运高说:“人是会变化的,这些人工作和生活在首长身边,知道的秘密也很多,因为这些老蒋保密局的特务也会挖空心思,去接近和拉拢首长身边的工作人员的。”
当然,叶运高心里也清楚,去调查首长身边工作人员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好做,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漫无目的地去调查不仅难以调查出什么结果来,反而容易打草惊蛇。
再难也要调查。按照这一思路,调查逐渐展开了。就在这时,叶运高又得到消息,军区司令部小食堂的司务长刘从文十分可疑。
接到这个报告后,叶运高立即指示,慎重行事,一方面立即调查刘从文的档案,另一方面立即派人到刘从文的家乡进行调查。
很快,两路人马的调查结果汇集到了叶运高面前,种种迹象表明,刘从文确实有重大敌特嫌疑。
同时,附近的保定、大同相继解放,我军从敌人没有来得及销毁的敌特档案中,也发现了刘从文确实是个特务。
在征得聂荣臻司令员的同意后,叶运高立即命人秘密拘捕了刘从文,并对其进行突击审问。但刘从文拒不交待,百般抵赖。经过连续两昼夜的审讯,案情仍然毫无进展。
经过认真的思考之后,叶运高决定亲自参加审讯。紧张的审讯开始了,看着眼前耷拉着脑袋的刘从文,叶运高厉声喝道:“把双手伸出来。”
对于叶运高的这个要求,刘从文有些茫然,他惊恐地望着眼前威严的叶运高,然后惶惑地伸出双手。
叶运高说道:“刘从文,你好好看看自己这双手,上面长满了老茧,你凭着这勤劳的双手本可以自食其力,本可以为国家、为人民做出很大的贡献。可现在,这双手上已经沾满了许多兄弟姐妹、苦难同胞的鲜血!你知道吗?”
刘从文头垂得更低了。叶运高意识到这个攻心战取得了成效,他继续说道:“你小时候家破人亡,跟着母亲四处要饭,这是谁的罪过?现在你家有了地、分了房,这又是谁的功劳?你父亲长期卧床,奄奄一息,又是谁治好了你父亲的病?共产党对你恩重如山,你却以怨报德,你良心何在……”
叶运高这些深情的话,很快攻克了刘从文内心的堡垒。痛哭流涕的刘从文和盘托出了自己所知道的城南庄敌特详情。
04. 城南庄潜伏了三个特务
据刘从文交待,原来几年前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管理处在城南庄附近的王快镇办了一家名为“大丰”的烟厂,司令部管理处的干事孟宪德担任了烟厂负责人。
烟厂负责人经常要与外界打交道,接触的人比较多,各种信息知道的也比较多,因为这个原因,孟宪德很快被国民党保密局特务刘其昌盯上。
国民党特务在拉拢、策反方面很有一套,经过简单接触,刘其昌就发现孟宪德这个人对金钱、美女兴趣很大。刘其昌投其所好,很快就把孟宪德发展成为了国民党特务。
孟宪德投靠国民党保密局后,非常卖力,他很快学会了发报技术,并且搞到一部电台,把电台安置在烟厂仓库里的阁楼上。
如果仅有孟宪德这个烟厂负责人被收买策反,那问题还不可怕,因为孟宪德凭借烟厂负责人的便利,确实能够获得一些信息,但是他能够获得的真正价值大的信息却不多。
此时,孟宪德把目光瞄向了一个人,那就是常来这里为首长拿烟的军区司令部小食堂的司务长刘从文。
司令部内部纪律很严,要拉司令部的一个司务长下水,似乎难度很大。但孟宪德很快发现,刘从文有一个爱好,那就是一遇到年轻女孩,刘从文总爱和她们聊天。
对于有种种爱好的人,太好对付了。和当初刘其昌策反孟宪德一样,孟宪德也投其所好,用了一个化名游玉香的漂亮女特务,顺利“俘获”了刘从文。
孟宪德、刘从文和游玉香很快被国民党保密局委任为谍报员,利用工作之便获得各种信息,并随时向保密局提供情报。
本来三个人是打算对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的聂荣臻等人下手的,当时孟宪德已经把毒药交给了刘从文,叫他把毒药放在聂荣臻司令员等军区首长的饭菜里。但当时刘从文因为怕被发现,就没有敢下毒手。
4月13日,毛泽东等人的突然到来,令刘从文三人非常兴奋,因为他们发现立大功的机会到了。如果能够暗杀掉毛泽东,那比暗杀聂荣臻的功劳大多了。
因为自己是司务长,所以利用下毒实施暗杀,无疑是最省事的办法。然而,刘从文很快失望了,因为聂荣臻对毛泽东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视,他指定了专人给毛泽东和江青做饭,并采取了其他一些安全保卫措施,这让刘从文一时难以下手。
既然自己难以下手,机会又不可轻易失去,所以刘从文立即和孟宪德商议。孟宪德通过电报和保定国民党保密局联系,很快消息又传递到保密局北平特务站和南京保密局。
对于保密局来说,如果能够暗杀掉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这无疑是一件非常大的战果。于是他们立即指示保定方面,出动飞机对城南庄进行轰炸。
因为军区司令部内有了刘从文作为内应,这就为准确轰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国民党特务机关指示刘从文,在飞机到来时,给飞行员指出毛泽东和中央首长当晚休息的房间,以便于准确轰炸。
这个任务可不好完成,当时刘从文又没有先进通话设备,自己在地上,飞行员在天空,如果用火把等方式,肯定会被毛泽东的那些警卫发现。
用什么方法好呢?最后,刘从文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晒被子。轰炸是在早晨进行的,刘从文在当天早晨提前把被子拿到院子里去晒,别人也没有想到这居然是刘从文给敌人飞机的信号。
侦察机飞到城南庄上空后,很容易发现城南庄的一个院子里,早早地把被子拿出来晒了,发现了这个信号以后,侦察机飞走了。很快,轰炸机来了,对准了晒被子的院子投下了几颗炸弹。
案情明白之后,公安人员迅速行动,立即抓获了同案的孟宪德。经聂荣臻批准,在公审大会之后,立即枪毙了孟宪德、刘从文这两个罪大恶极的特务分子。
但是城南庄三个特务中的另一个女特务游玉香,却一直没有抓到。也许,“游玉香”这个名字本来就不是这个美丽的国民党保密局女特务的本名,所以她最后的生死去留,后人根本无法考证。
05. 西柏坡警卫班子调整
城南庄遇险之后,当天晚上毛泽东和随从人员就转移到了花山村。在花山村住了9天之后,5月27日,毛泽东一行乘坐吉普车,直奔有“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之称的西柏坡而去。
西柏坡原名“柏卜”,1935年当地一个教书先生将“卜”
改为“坡”,又因为和东柏坡相对,故名“西柏坡”。西柏坡只是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普通村庄,中共中央为何会把这里选择为指挥所呢?
这是因为从地理角度来讲,这里交通便利,可以很方便和各个解放区联络;从安全角度来讲,这个村庄居民少,山后又有一座小山,便于保密和防空;从容纳能力角度来说,西柏坡当时许多房子被鬼子烧掉了,但基础很好,便于快速建设起来,提供给中央办公和居住;从政治角度来说,这里属于老革命根据地,群众基础较好。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早在1947年5月时,以刘少奇、朱德为首的中央工委就已经到达这里。毛泽东一行到达这里后,中央的五大书记再次聚集在了一起。
在西柏坡,中央领导人的警卫班子进行调整,成立警卫处,汪东兴担任警卫处长。汪东兴是江西省弋阳县人,早年曾经参加过长征,解放战争时期,他在任中央直属队司令部副参谋长职位时,开始转任毛泽东的贴身警卫。
在此后的很多年里,汪东兴一直在警卫部门担任领导职务,为保卫领导人的安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新成立警卫处下设警卫科,由李树槐任科长,毛崇横任指导员。李树槐算是一个资深警卫了,从1936年起,他就开始在陕甘宁边区红一方面军司令部任机要员、警卫员。抗战开始后,他历任八路军总部警卫班长、警卫排长、朱德总司令卫士长。
1943年至1945年,李树槐还先后被授予“警卫英雄”、“特等劳动模范”,并出席了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
在西柏坡时,除了成立警卫处外,中央的五位书记每人都配了一个警卫班。这几个警卫班组成了一个警卫排,排长由阎长林担任。
阎长林从1946年开始,被选调到毛泽东身边担任警卫排长、卫士长。所以在西柏坡时,他虽然是五个警卫班的警卫排排长,但是他并不过问其他警卫班的事情,只管毛泽东的警卫班。
负责保卫毛泽东安全的警卫班班长是张瑞岐、武象廷,警卫班的警卫有杨战京、李凤华、金悟森、孙勇、王振海、王全喜、张保金等人。
这个警卫班属于武装警卫,此外,毛泽东身边还有几个生活卫士,如李银桥、马武义等,他们主要负责毛泽东的饮食起居之类的工作。
尽管西柏坡一带的群众基础好,尽管阎长林等警卫人员的保卫工作做得很出色,但是毕竟当时的战争还没有结束,毕竟西柏坡只是一个小村庄,所以毛泽东在这里遇到一些意外情况,也是在所难免的。
一天晚上,毛泽东乘车回西柏坡时,途中经过东柏坡。就在这时,突然有人向毛泽东乘坐的汽车扔土块。
土块没有砸坏汽车,也没有伤到人,随行的警卫人员也没有找到扔土块的人,但是警卫人员并没有就此放弃。这是因为警卫分析,这种行为应该不是一般百姓做的,而是坏人搞破坏。
所以警卫立即责成当地公安部门,认真查处这个案子。但是公安部门查了很久,也没有能够查到投扔土块的人。
扔土块自然不会危及到毛泽东的安全,但是接下来的一件事,不仅威胁到毛泽东,还威胁到整个中央机关的安全,这件事就是傅作义提出的“偷袭石家庄”。
06. 傅作义提出“围魏救赵”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东北野战军主力直取咽喉之地——锦州。到了10月下旬,辽沈战役已经取得关键性的胜利,解放军已经占领了锦州、长春等地,解放东北全境指日可待。
眼看国民党部队在东北一败涂地,10月21日,蒋介石飞抵北平,与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会商解救东北之计。
傅作义对蒋介石说:“目前,中共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在山西,第三兵团在绥远,冀中兵力必然空虚,我们可组织一支快速机动部队,突击石家庄,威胁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此为‘围魏救赵’之计,运用得好就能够牵制东北野战军。”
根据当时的形势,傅作义的这招“围魏救赵”非常可行。从北平到石家庄只有300公里,其中北平至保定这一段的铁路,当时还掌握在国民党手中。而从保定到石家庄只有100多公里。所以国民党部队如果快速行军,三天之内就可以抵达石家庄。
此时,我军华北野战军主力远在平绥线,要赶到石家庄支援,至少需要4天的时间。石家庄内留守部队数量有限,沿途地方部队和当地民兵,也很难阻止国民党正规部队的偷袭。
所以傅作义的如意算盘是,一旦偷袭得手,最好的结果是,可以端掉共产党总部,活捉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到时各个战区的解放军就会陷入群龙无首、各自为战的境地。
即使这个目标达不到,至少可以打乱解放军战略部署,配合辽西兵团夺回锦州,也可缓解共军对太原、归绥的围攻。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蒋介石对傅作义提出的这个“围魏救赵”的计划非常认同,并叮嘱傅作义:“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要让共军提前知道了消息。兵贵神速,越快越好!”
两天后,也就是10月23日,华北“剿总”司令部门前,岗哨林立,戒备森严。从早上7点开始,一辆辆轿车、美式吉普车接踵而至,一批国民党高级将领匆匆下车,陆续走进了司令部大门。
很明显,这次会议就是为了安排“围魏救赵”计划的。遵照蒋介石的指示,傅作义首先下达了偷袭石家庄的作战任务和部队编制的命令,任命九十四军军长,也是大特务郑介民的胞弟郑挺锋为总指挥,骑四师师长刘春芳、新二军暂三十二师师长刘化南为副总指挥,率3个军、10个师、1个旅共10万兵力,分偷袭、策应两个梯队,从平涿地区沿平汉线及两侧,兵分三路秘密向南开进。
偷袭部队打着“援晋兵团”的旗号,刘春芳的骑兵师和鄂友三的骑兵旅佯称打通保平线,在保定集结后进袭西柏坡;郑挺锋率主力部队向石家庄进攻,以掩护骑兵部队偷袭西柏坡;以傅系王牌主力郭景云部和蒋系袁朴部,由张家口南下保定,随时准备策应。
偷袭部队中北平方面的部队24日从河北涿县出发,27日各个部队全部集结保定,28日拂晓发动偷袭。
从做出部署,到发动偷袭,时间只有5天,而敌我力量对比又悬殊,一旦傅作义的这个偷袭计划得逞,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古人云:“君不密失其国,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了解解放战争历史的人都知道,傅作义的这个偷袭计划,后来并没有取得成功,失败的原因就是保密工作没有做好。
10月24日,也就是傅作义做出偷袭部署的第二天,我方一名地下情报人员就获悉了傅作义的这个计划。
也就在这时,战争的主动权发生了逆转。
07. 国民党偷袭计划破灭
提前获知国民党偷袭计划的是我地下党员刘时平。按照蒋介石的指示,偷袭计划是严格保密的。这个刘时平究竟是什么人?他是怎么知道国民党的偷袭计划的呢?
刘时平原名刘光兴,1915年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李公朴在昆明被暗杀时,刘时平前往上海,传出了这条新闻,并使题为《李公朴先生惨遭暗杀》的通讯得以在《文汇报》上发表。
这件事之后,刘时平开始进入北平报界,先后在《北平纪事报》、《益世报》任记者和采访部主任。在这期间,刘时平又率先报道“沈崇事件”,揭露美国兵在中国的暴行,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当时傅作义的骑兵第十二旅就在涿州驻扎,旅长鄂友三是刘时平的同学兼老乡,两个人关系非常密切。
23日那天,华北“剿总”司令部召开了部署偷袭计划的秘密会议,事后,我方情报人员只知道有这次会议,但是会议内容是什么,我方情报人员却无法搞清楚。
当时任华北局城工部部长的刘仁,知道鄂友三参加了这次会议,而且刘仁也知道刘时平和鄂友三的关系很好。所以在当天上午,刘仁就指示刘时平通过鄂友三,尽快搞清楚这次秘密会议的内容。
就这样,刘时平带着这个使命,来到了鄂友三家。
老同学见面自然是非常亲热,当天晚上鄂友三还叫上国防部特别站站长兼“剿总”爆破大队长杜长城,一起和刘时平喝酒。
刘时平酒量很好,这次又是有目的而来,所以没过多久,鄂友三已经是醉意绵绵了。这个时候,他哪里还记得傅作义多次强调的保密纪律,迷迷糊糊之中,就把傅作义打算偷袭石家庄、爆破大队已在西直门车站装车待命等情报,告诉了刘时平。
听到这个情报,刘时平非常吃惊,但他也不知道这个情报的真假。第二天凌晨,在鄂友三还在昏睡的时候,刘时平偷偷离开了鄂友三家,并匆匆向西直门火车站赶去。
利用自己是记者的身份,刘时平通过了军警的盘查,进入到了站内。车站内人喧马叫,站台上还有军人们往来匆匆,各种军事物资、车辆、马匹不断地被装进列车。刘时平立即明白,鄂友三所说的偷袭计划果然是真的。
应该让中央尽快知道个情报!刘时平快速弄清部队番号、列车的方向和开动时间后,就匆匆离开了车站,向北平地下党学委负责人李炳泉汇报。
最后,这份情报到了城工部长刘仁的手里,刘仁又报告了华北军区司令部,华北军区司令部十万火急地通过电波,把情报报告给了西柏坡。
时间非常紧急,为了应对国民党的这次偷袭,中央立即作出决策:
一方面,中央急调部队回援石家庄,组织地方部队及民兵全部动员起来,部署在铁路公路两侧,迟滞敌人行进。当时接到周恩来的命令,就连西柏坡的警卫都投入到了紧张的战时训练。
另一方面,毛泽东亲自为新华社写了《蒋傅匪军突击石家庄》等三则电讯,对敌军阴谋予以政治上的及时揭露。
听到广播播出了这三篇电讯之后,蒋介石、傅作义十分惊慌,他们不知道军事机密是如何泄漏的,更不知道是否该按原计划行动。
接着,偷袭部队的先头部队刚出保定,就遭到我地方部队的阻击。于是,这个偷袭部队产生了一个认识,那就是共军已经针对偷袭计划做好了充分准备。
由于这种心理的影响,其他各部有的龟缩不前,有的退回原地。就这样,敌人偷袭石家庄和西柏坡的阴谋,很快就破灭了。
事后看来,国民党的这次偷袭计划之所以会失败,一是因为我地下党员提前获得了这一情报,并快速地把情报汇报给了中共中央,这就为中共中央提早准备赢得了时间。
二是中共中央决策迅速,尤其是毛泽东的那三篇通讯稿,确实给国民党将领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影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毛泽东三篇文稿退重兵”后来也成为美谈。
08. 第一支便衣卫队成立
从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党中央、毛泽东在西柏坡指挥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上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平津战役接近尾声的时候,中共中央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搬迁到北平。随着北平即将解放,中央搬迁到北平的军事障碍已经解除,但是其他障碍还存在。
长期负责中共中央情报和安全保卫工作的李克农明白,刚刚解放的北平城,社会治安非常不好。
解放前,北平是国民党统治华北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社会情况非常复杂。当时在北平,有国民党保密局北平站、“剿总”二处、阎锡山的特务系统等多个国民党特务组织,特务人数近万人。
华北地区陆续被解放时,华北一带的特务纷纷涌进北平。同时,国民党保密局、绥靖总队,又在北平安插了大量潜伏特务,北平的特务人数又增加了不少。
此外,北平曾经被日军占领八年,日本特务非常猖獗。日军被赶跑后,美国情报部门搜罗日本特务组织,支援国民党打内战。北平解放时,部分外国间谍留在了北平。
除了这些专业的特务人员之外,刚刚解放的北平还有下野的军阀、失意的政客、蛰伏的汉奸,有官僚,有封建把头,有恶霸惯匪,有小偷地痞流氓,还有战败后的散兵游勇。
有这些人员的大量存在,北平的治安状况可想而知。平时天一黑,家家门户紧闭,街头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早在1948年时,李克农就向周恩来提出建议:希望尽快组建一支有力的便衣保卫队,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后,以适应大城市保卫党中央和中央领导人的工作。
在得到周恩来的同意之后,1948年11月的一天,李克农找到了中央警备团手枪连连长高富有。
李克农告诉高富有,北平即将解放,党中央、解放军总部和毛主席,都要迁到北平办公。但是北平社会治安很差,情况复杂,和我们长期奋战的农村大不相同,所以在北平既要有公开的保卫人员,还需要另一种隐蔽形式的保卫人员。为此,中央决定组织一支150人的便衣卫队,由高富有任队长,焦万有任指导员。
此次谈话之后,享有“中南海第一支便衣卫队”、“领袖身边特殊卫队”等称呼的这支便衣卫队,开始正式组建。
按照周恩来、李克农的构想,这支虽然只有150人的卫队,实际上是要为保卫领袖安全发挥大作用的,所以卫队成员必须要精中求精。
队长高富有、指导员焦万有,都是长期在中央警备团做保卫工作,有着非常丰富的保卫工作经验。
而副指导员沈平的工作经历更特殊,他曾经在承德、张家口等城市,做过党的地下工作,有着丰富的在隐蔽战线斗争的经验。
很明显,这个卫队的领导成员中,既有拥有保卫战线工作经验的,又有拥有隐蔽战线工作经验的,他们的组合无疑是个非常有效率的组合。
卫队负责人如此,卫队的普通成员也如此。这支便衣卫队的来源,一部分是中央警备团战士和石家庄华北军政大学学员,一部分则是由中央社会部挑选出来的有丰富地下工作经验的干部。
便衣卫队成立之初,建制是三个区队,十二个分队。为了工作需要,在这十二个分队中,还有一个女生分队。
便衣卫队成立之后,他们被集中到中央社会部所在的河北省平山县西黄泥村,进行一段时间的集训。我党在隐蔽战线工作的资深人员李克农、罗青长、沈平等人,都曾来这里给便衣卫队成员授课。
经过3个多月的集训,原定的训练计划还没有完成,此时中央已经决定将在1949年3月迁往北平。在这种情况下,便衣卫队不得不提前结束集训。
3月8日清晨,一支由150人组成的队伍,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附近的西黄泥村口的开阔地上,整装待发。这支队伍就是新成立的便衣卫队,他们即将迁往北平,担负起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的神圣使命。
09. 军管会下令抓捕张荫梧
中央即将迁入北平,我党负责情报和安全保卫的相关部门,一方面在组建便衣卫队担负保卫任务,一方面还不忘对北平城内的危险分子进行严厉打击。
1949年1月31日,古都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傅作义将军的部队到指定的位置接受改编,北平国民党政府向以叶剑英同志为主任的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移交,而北平警察局也被我党接管。
北平已经掌握在人民政权手中,但是长期在情报部门工作的同志却知道,此时的北平依然还不太平。
这是因为就在北平解放前夕,蒋介石带着特务头子郑介民飞抵北平。他们一面设法阻止傅作义与我党的和平谈判,一面在北平布置地下秘密组织,并委任张荫梧为“华北敌后游击总队总司令”,企图让张荫梧继续和解放军周旋。
这个张荫梧究竟是什么人,居然能够如此受蒋介石器重呢?
张荫梧,河北博野人。他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后投靠晋军阎锡山,并迅速成为师长。在与奉系军阀张作霖作战时,张荫梧带领部队直接追击到北平。阎锡山于是任命张荫梧为北平市长、北平警备司令。
冯、阎在中原大战之后,阎锡山退回山西。张荫梧就回到河北,成为老家博野“四存小学”校长。次年,张荫梧在北平府右街建立了一所“四存中学”。
抗战时期,张荫梧在河北创建“河北民军”,并和共产党有一定的联系。1938年,张荫梧受到陈诚召见,被任命为河北省三青团总干事。
从此以后,张荫梧公开反对共产党反对八路军,千方百计地挑起国共摩擦,在蒋介石的指令下,不断进攻八路军。他也因此赢来“摩擦专家”的称号。
解放战争时期,张荫梧被委任为平汉路护路司令,但是却无兵无权。直到1948年,张荫梧在北平被傅作义任命为上将参议,仍是一个闲职。
辽沈战役结束之后,傅作义的平、津、张一线处在危险之中,此时一直渴望权力的张荫梧,忽然有了一个让自己东山再起的幻想。
1948年11月,张荫梧组织了一个有20多人的委员会。张荫梧对大家说,中国有两个统治者——共产党和国民党,现在国民党政府要倒了。这样就有了一个机会,各种各样反共的人,尤其是带兵的人,会在各个真空地带活动起来。世界格局以美苏对立为主,一旦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些反共分子将联合起来,将会成为中国的主人。
张荫梧这些话后的潜台词就是,自己将成为国家的主人的主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张荫梧又联络了一些国民党地方团队和辽沈战役中被击溃的部队。
不过,张荫梧联络的这些人,在平津外围战中,天天被围歼,逐渐化为散兵游勇,所以张荫梧成为“主人的主人”的想法,不过是纸上谈兵。
但是,张荫梧在他控制的四存中学内,确实拥有不少的枪支和军用电台。这倒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问题。
蒋介石深知张荫梧的权力欲极强,他正是利用这一点,在北平解放前夕,重用张荫梧,目的就是让张荫梧积极反共。
解放军围困北平的时候,张荫梧认为,傅作义没有很大的毅力和魄力,他妄图取代傅在北平及华北的地位,与共产党顽抗到底。
张荫梧还把希望寄托在美国方面,他偷偷与美国特务联络,并炮制了1000多张《致杜鲁门呼吁书》,要求美国以“实际行动”援助他们。
1949年1月下旬,听到傅作义将军接受我党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的消息后,张荫梧以“民众自救会”名义,在报上发表声明:“停止活动,立即解散。”
张荫梧真的停止反共阴谋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北平市军管会认为,张荫梧所组织的“华北敌后游击策动委员会”,实际上是一个企图阴谋暴动的反动的武装组织。为此,北平市军管会指示北平市公安局,通过内线敦促张荫梧交出全部武器和人员名单。但张荫梧对此却一直未予理睬。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即将进入北平,张荫梧一贯反共,手中还拥有枪支,他的存在无疑会对中央领导人的安全构成威胁。
为此,根据中央指示,北平市军管会下令给北平市公安局,对张荫梧及其所组织的“策动委员会”,应予果断歼灭,并迅速逮捕极端政治危险分子张荫梧。
10. 北平反特第一案成功
此时北平已经解放,直接抓捕张荫梧是非常容易的,但比较麻烦的是,张荫梧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又是北平“知名人士”。
北平是和平解放的,解放之初北平还有不少其他国民党将领,如果现在突然抓捕张荫梧,可能会引起其他国民党将领恐慌。他们可能怀疑共产党言而无信,并进而转向去同情张荫梧等人。
商议之后,北平市公安局决定先礼后兵,智擒张荫梧。要智擒张荫梧,首先要了解张荫梧行踪。
这个问题自然也难不住北平市公安局的侦查人员,早在北平解放前,我方就有两个地下党走到了张荫梧的身边。
一个是北平市公安局刑侦处的王某。当时王某刚从锦州转到北平做地下工作不久,就在报纸上发现张荫梧组织了“华北民众自救会”。王某谎称自己是国民党的一个团长,在山海关还有一团人马,遂取得了张荫梧第九纵队司令金明甫的信任,并成为第九纵队参谋长。
就这样,王某潜入到了张荫梧一伙之中。张荫梧一有行动,王某就立即把情报报告给北平市公安局。
我党的另一个地下人员是刘光人。北平解放前,我党在北平市内的地下工作者主要隶属于三个系统,即李克农领导的中央社会部、刘仁领导的华北城工部和军队系统。刘光人就是隶属于社会部的地下工作者。
当时刘光人的对外身份是《平民日报》首席记者,《平民日报》是当时国民党北平机关报,所以很少有人怀疑刘光人这个首席记者有问题。
加之,刘光人也是河北人,并曾在四存中学读书。张荫梧对刘光人更无怀疑,每次有重要会议召开时,张荫梧还会把刘光人叫来,一起参加会议。
在做出智擒张荫梧的决定后,北平市公安局先让刘光人看看张荫梧是否在家。刘光人到了张荫梧家后,发现张荫梧正在办公室里。刘光人和张荫梧简单聊了几句之后,就找了个借口,匆匆离开了。
刘光人告诉北平市公安局侦查员,张荫梧在家。没过多久,北平市公安局的侦查人员任远等人,穿着军服,以北平军管会叶剑英主任的代表身份,来到张荫梧家。
任远告诉张荫梧门房的人:“我是北平军管会主任叶剑英的代表,现在邀请张先生参加会议,共商北平市治安大计。”
在北平解放之初,张荫梧就认为共产党缺乏管理城市的经验,到时还要依赖自己出面帮忙。现在听说叶剑英派人来请自己,张荫梧非常高兴,他换了一身整齐的服装,急忙来到大门口。
见到张荫梧之后,任远再次表达了叶剑英主任“邀请张荫梧的共谋国事”的想法。张荫梧没有丝毫怀疑,非常兴奋地坐上了北平市公安局开来的汽车。
汽车开出不久,张荫梧就发现了问题。当时北平军管会在东交民巷,而汽车却向西安门大街方向的草岚子开去。草岚子原来是国民党军统特务机关办公所在地,同时这里也有个草岚子监狱,是专门关押政治犯的地方。
发现汽车方向不对后,张荫梧只是诧异了一下,却没有任何办法。就这样,一贯反共的张荫梧被抓捕了。
抓捕张荫梧很顺利,抓捕张荫梧的手下人员的工作进行得也很顺利。这是因为,此前刘光人参加张荫梧举办的会议时,刘光人经常找张荫梧的手下聊天。
张荫梧手下的这些人都知道刘光人是《平民日报》的记者,所以很喜欢和刘光人聊天,并留下家庭住址、电话,希望刘光人有时间到他们家去玩。通过这种方式,刘光人不仅掌握了张荫梧手下人员的名字,还知道了他们的家庭住址。
从2月15日晚至16日凌晨7时,北平市公安局根据刘光人提供的这个可靠信息,很快地把刘光人的手下干将,全部抓捕归案。
同时,北平市公安局还搜查了张荫梧经常活动的天主教堂,从这里搜出了几挺机枪、步枪、手枪及子弹,还有电台等。
张荫梧入狱后不久,即发现其患有胃癌,于当年5月27日病死。
张荫梧案被认为是我党进入北平后的第一例反敌特案件,通过这个案件,我方公安、情报、保卫人员明白,北平虽然和平解放,但是依然不太平。国民党在北平留下的“地雷”,随时都可能会给新生的人民政权带来破坏。
11. 中央临时驻地选址香山
和张荫梧这样公开的敌人相比,那些隐藏在北平市各个角落的潜伏特务,才是真正可怕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这些特务藏身在哪里,也不知道他们会在何时、通过何种方式实施各种破坏活动。
此时,中央已经决定将在1949年3月迁入北平。这是党中央第三次大搬迁,也是有重要标志意义的一次搬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党中央十分重视,毛泽东曾说:“党中央进北平,这是一桩大事,政治意义十分重大,一定要计划和组织好。”
1月18日,当北平和平解放的谈判还在进行时,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就指派中共中央直属供给部副部长范离,专门前往北平,提前勘察中央领导人进入北平后的驻地。
到达北平后,范离四处奔波,多方考察,最后范离认为中央领导人的临时驻地可以选址在风景优美的香山。
范离把自己的初步意向汇报给了时任北平市市长的叶剑英,叶剑英对范离的这个意见深表赞同。
不久,杨尚昆来到周恩来办公室,汇报中央搬迁的部署情况。听完杨尚昆的汇报后,周恩来告诉杨尚昆:“中央已有大致意向,时间大约是下月中旬。中央意见是让克农先去北平,各部门究竟先走多少人,还有待商定。”
此次谈话之后,为了确保迁入北平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中共中央成立了由周恩来主管、杨尚昆和曾山具体负责的“转移委员会”。
不久之后,赴北平进行勘察的范离返回西柏坡,他将在北平的勘察情况向“转移委员会”作了汇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