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3.8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0.6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7.4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6.1
《
周易
》
售價:HK$
44.6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7.2
《
乾隆制造
》
售價:HK$
87.4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HK$
304.4
編輯推薦:
《寻路美国——当中国记者遇见真实美利坚》是社科文化类读物,作者王槊以在美国生活的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美国。并引发读者对于美国梦更深刻的思考——我们在谈论美国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什么?文章不美化,不拔高,不歪曲,真实客观的让读者近距离平视美国,并反观中国。作为一名有中国特色的新闻记者,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犀利的语言,观察、评论美国这个所谓的“理想社会”,并通过自己对于所到之处、所见所闻与中国社会的对比,打破一部分中国人脑海中被美化的美国,还原真实美利坚,重塑新生代的美国梦。文章行文流畅、趣味横生、发人深省、充满阅读快感。
內容簡介:
《寻路美国——当中国记者遇见真实美利坚》,一位带有中国特色的新闻记者,毅然辞职,背上行囊,开始170天寻路美国之行,穿过美国的繁华城市和清冷小镇、体会美国社会的危险和温暖……
用自己亲眼所见和亲身所感还原一个与中国不同却也相同的美国。
關於作者:
王槊,媒体人,“在路上”精神践行者,曾供职于中国新闻社、《大众软件》杂志等单位。2009年辞去工作,赴美开始半年的旅行生活,就此经历写成《寻路美国——当中国记者遇见真实美利坚》。
目錄 :
自序
序章 来美国吧!
第一章 鸡飞狗跳办签证
第二章 旅程磕磕绊绊
第三章 大达拉斯的第一天
第四章 得州传说
第五章 车轮滚滚
第六章 最难的是生活
第七章 上学记
第八章 劳动节的第一次旅行
第九章 巡警,及列克星顿大婶
第十章 疯狂的卖场和山寨国会
第十一章 东北人要去纽约
第十二章 纽约大冒险
第十三章 单骑走费城
第十四章 没错,这座小城市就是华盛顿
第十五章 差点儿到不了波士顿
第十六章 Home, sweet home
第十七章 搬家,看球,去旅行
第十八章 风雪西行路
第十九章 66号公路,冰风峡谷
第二十章 原罪之城
第二十一章 死亡谷?归途
后记
內容試閱 :
在我们争先恐后地忙着推倒历史建筑然后盖起花园洋房的时候:在我们把政府大院和高校用层层高墙围起来的时候;在我们怀抱五千年的文明史,却唯恐落人半步地宣称与国际接轨,拼命西化的时候——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发达,最没有资格谈论历史的国家,却把自己那点短暂的过去小心翼翼地圈圈点点,一再放大,试图向世人证明自己并非履历一片空白的草莽之辈。
列宁说,忘记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在疯狂的都市化进程过后,我们生活中留有历史痕迹的东西还有多少?我们连带着点儿过去记忆的景致都找不回来,又是否真的知道历史究竟是何物?美国人上街可以穿牛仔靴,戴牛仔帽,日本人上街可以穿和服,踩木屐,连屡屡被我们鄙视的韩国人也有自己可以穿上街的民族服饰——可是我们有什么?西装?皮鞋?冲锋衣?登山靴?这些东西有哪一样是源自中国,可以代表中国文化的?我们讽刺美国人没有过去,嘲笑日本人穿和服是披床单背枕头,鄙视韩国人攫取我们的历史,但我们自己传承了什么,保留了什么,又抢回了什么?人家的历史是活的,是走在街上融在心里,是植根于整个社会和文化之中的。而我们的历史却是锁在博物馆里,印在教科书上,供后人瞻仰遗容用的。有句话叫英雄不问出处,让人不问过去,只看明天。可一个人如果真的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连自己来自何方都不清楚,他又如何去认知世界,如何能被称作英雄?
第十章 疯狂的卖场和山寨国会
我突然在想,在这个国家生活的人们如果独自行走在公路上,会不会觉得很孤独寂寞?这个所谓最发达的国家,其实不过是用一条条公路连接起来的加油站和旅馆。汽车是人的躯壳,人是汽车的灵魂,灵魂和躯壳一起在各个油站和旅馆之间里游荡,停留,补充养分,再重新上路。
第十章 疯狂的卖场和山寨国会
实际上,要说比较国民素质,谁也不见得比谁能高出几个百分点。在任何国家任何环境里,没了严苛的制度和一丝不苟的执法者把门,社会秩序都会混乱不堪。我最见不得的,就是不少中国人说起国民素质来动辄便拿美国或是其他发达国家说事儿,把个美国说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般,中国人自己却成了一文不值、尚未启智开化的野蛮人。我敢说这些人或者从未到过美国,脑中所有关于美国的印象和概念全盘来自周围那些同样未必去过美国的人的以讹传讹;或者就是花了个万儿八千跟着旅行团在美国指定的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突出的区域转了两转,回国后便像取到真经一般,逢人便夸美国人民如何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美国社会如何如何先进,俨然自己已经成了见过世面的Mr.
Know it all(万事通)。
第十三章 单骑走费城
我把自己前面写过的文字看了一遍又一遍,发现自己花了不少工夫在记录日常琐事上。事实上,比起介绍美国的历史,或是描述风景名胜,我更喜欢记录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对我来说,历史和景物是共有的记忆,在大部分人的有生之年里发生变化的概率实在不大,而且每个人都能通过各种方式——书本、影像、搜索引擎或是道听途说来从各种角度了解这些东西。可日常发生的琐事不一样。它们是所有典型事例的非典型体现,能让一个人相对更深刻地了解这个国家的内里机制是怎么运作,普通人是怎么生活的。一个国家不是由历史、风景和政治家组成的,普通老百姓和每天日夜相伴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它的灵魂所在。
我们早已习惯于为那些别人写就的历史揪心或掉泪,在别人发现的风景前叹为观止,拍照留念,却忽略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宁可相信别人的笔,也不肯相信自己的心。我并不在乎别人是否认同我的价值观,是否同意我对这个国家的看法,我也不会代替别人思考,替别人给出答案。我早就说过,我不是专家,不懂章法,这也不是本美国生活指南。我只是个纯粹的半路出家者,机缘巧合来到这里,一不小心收获了这辈子最好的一次爱情,也顺路在各种各样的琐事里饱览了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我在这里所做的一切,就是在讲述我的故事,或者说,我们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