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HK$
65.0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HK$
96.3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HK$
291.2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HK$
177.0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HK$
109.8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HK$
76.2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7.4
|
內容簡介: |
本书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物理化学实验,对物理化学课程进行整合。具体体现在:根据实验数据处理要求,选择性地介绍数据处理软件Matlab、Origin等的操作,并进行上机练习;选用了部分有计算机数据接口的仪器,而对于大部分常规仪器,则是引出电信号,通过A/D采集卡实现计算机采集数据;开发了《物理化学实验计算机全过程管理系统》,在系统中完成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形成实验报告,评价实验报告,有效杜绝了学生个性数据和抄袭报告的现象;对于基础性实验,淘汰了部分落后的检测手段,对部分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加入了计算化学实验;本书还安排了大量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试图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本书是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信息化改革的尝试,内容新颖,覆盖面广。层次上,考虑了对不同能力学生的不同要求,合理安排了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脉络分明,相得益彰。
本书可作为广大理工科院校开设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的研究开发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和处理实验数据时参考。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1 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2 物理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
1.3 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习题
第2章 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基础
2.1 Matlab处理实验数据
2.2 Origin和Excel处理物理化学实验数据举例
2.3 计算机采集实验数据
2.4 《物理化学实验计算机过程管理系统》介绍
第3章 基础性实验
3.1 热力学实验
3.2 动力学实验
3.3 电化学实验
3.4 表面化学实验
3.5 结构化学实验
3.6 计算化学实验
第4章 综合性实验
实验31 温度滴定法测定弱酸的离解热
实验32 甲酸盐氧化动力学的研究
实验33 温度、酸度对化学振荡反应的影响电位法
实验34 α.吡啶甲酸对硝基苯酚酯水解的热力学常数和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实验35 苯分子共振能的测定
实验36 取代基效应
实验37 药物有效期的测定
实验38 市场矿泉水中钙离子含量的测定
实验39 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实验40 电势.pH曲线的测定
实验41 酶催化蔗糖转化反应
实验42 GC.ECD法测定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
实验43 植物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表征及含量测定
实验44 酪氨酸酶的提取及其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
第5章 设计性实验
5.1 开设设计性实验的意义
5.2 完成设计性实验的一般步骤
附录 1Matlab常用函数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第二版前言
本书第一版出版以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同时物理化学实验技术手段也在不断进步,相对于第一版,本次修订主要做了以下调整和更新。
1?原《物理化学实验计算机过程管理系统》不能在新版Windows操作系统上使用,现对《物理化学实验计算机过程管理系统》进行重新编写和编译,可以在新版Windows操作系统上实验。
2?根据物理化学实验技术的改进,对部分物理化学实验进行修正和更新。
3?根据高等学校化学教学改革的需求,增加了一些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内容以及有机和分析化学与物理化学实验交叉综合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
4?由于计算化学的快速发展,本教材中加入了关于计算化学软件Gaussian的介绍和计算化学实验。
本书适用于本科院校化学及相关专业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及参考。
本书由张元勤、刘凡和唐典勇整体策划和审定,唐典勇和胡建平编写了绪论、计算化学、结构实验和有关数表,吕申壮编写了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基础,所有物理化学部分的基础实验由唐典勇、刘凡完成。参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部分编写工作的有张元勤、刘凡、唐典勇、胡建平、孙国锋。
本教材虽然在第一版基础上整理和修订,但由于编者的水平和经验有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望同行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以使本教材能够得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乐山师范学院化学学院的领导、同事和学生近几年来以各种方式对本教材撰写工作给予关心、支持和参与,我们借此机会,向所有关心、支持和鼓励我们完成本教材并得以正式出版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还由衷地感谢化学工业出版社有关的同志,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是本教材得以顺利出版的重要因素之一。
编著者
2013年7月
于乐山师范学院
第一版前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科学严谨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各校同仁虽做了不少工作,但仍然滞后于其他领域,主要表现在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比较原始和落后,也少有计算机对实验教学的过程管理。我们从这一问题入手,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对物理化学实验课程进行整合,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考虑经典的基本技能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适当组合,力图使学生在接受基本实验操作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更好地达到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相对于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教材,本教材突出了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入Matlab进行实验数据处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已是必然趋势。针对化学专业(也包含其他理科专业)有关信息技术课程的滞后、不足和脱节,为克服手工处理数据时运算量大、随意性大等弊端,在有关数据处理教学中,引入了目前广泛使用的工程计算和数据分析软件Matlab。虽然很多现有教材都附有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程序(Basic),但大多数学生理解困难,实际使用效果也不理想。相对而言,Matlab易学、易用、简捷、直观,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Matlab功能强大,但系统地学习需要不少时间。我们根据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有选择地介绍有关实验数据处理的操作命令。学生只要掌握不多的命令,再经过上机练习和实验后数据处理实践,可以达到逐步掌握的目标。
在有关实验中我们给出了相应的Matlab数据处理程序,以供使用和参考。
二、实验数据自动采集
对实验手段和内容进行改进,着重于实验信息采集自动化。我们选用了部分有计算机数据接口的仪器,而对于大部分情况,则是从常用实验仪器、设备中引出电信号,通过AD采集卡在计算机中接收数据。我们设计了“无纸记录仪”,可完成多个实验的计算机联机数据采集,有效地保证了数据客观性,也为计算机处理数据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因此,本教材中也简要介绍了计算机数据采集技术的基础知识,介绍了部分仪器信号引出的方法。
三、《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计算机全过程管理系统》
为更好地达到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我们开发了《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计算机全过程管理系统》,在实验设备与计算机联机完成实验数据采集的基础上,通过人、机交互,使学生在系统中完成实验操作、参与数据的处理及误差分析等工作,最终形成实验报告。系统还包括了实验报告的评价,实现对实验教学的全过程管理。该系统应用于实验,有效地杜绝了学生修改数据,抄袭报告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计算机做实验不利于学生的基础训练”的问题。
对于基础性实验,我们仍借鉴多数教材的内容,也淘汰了一些落后的检测手段,对部分实验内容进行了整合。为达到培养学生基本数据处理能力和运用先进信息技术能力的目标,从数据收集和处理方面选择实验时,分为三种类型:
(1)完全的手工记录和处理的实验:主要考虑数据获取和处理比较简单的实验;
(2)手工记录或用计算机采集数据,用Matlab处理数据:针对处理时运算量较大、需要图形方式处理数据的实验;
(3)完全采用计算机全过程管理:主要对数据要求连续记录,需要较复杂处理,或需要从图形获取数据等的实验。
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是新形势下对实验教学的客观要求,在本书中,我们结合自身的科研工作和其他资料,安排了部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给学生以内容或方法上的综合练习,力图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书适用于本科院校化学及相关专业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及参考。
本书由张元勤、黄允中整体策划和审阅,舒元悌和刘文明编写了绪论、结构实验和有关数表,黄允中编写了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基础,所有物理化学部分的基础实验由黄允中、刘凡完成。参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部分编写工作的有张元勤、黄允中、刘凡、刘静、成英。
本书原作为补充教材在乐山师范学院化学系试用过三届,虽经整理和修订,但由于我们的水平和经验有限,错误和考虑不周之处在所难免,恳望同行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以使我们的教材能够得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我院党委书记罗加云教授、院长谭辉旭教授、副院长杨胜宽教授和实验设备处处长崔汉容副教授多次亲临关心、鼓励和指导我们的工作,化学系的领导、同事和学生近几年来以各种方式对本教材撰写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参与。我们借此机会,向所有关心、支持和鼓励我们完成本教材并得以正式出版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还由衷地感谢化学工业出版社和有关的同志,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是本教材得以顺利出版的重要因素之一。
编者
2003年4月
于乐山师范学院梅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