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HK$
55.8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HK$
77.3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HK$
89.4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HK$
87.4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HK$
188.2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HK$
132.2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HK$
72.8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HK$
99.7
|
內容簡介: |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三为循环法》是以一种全新的、实用的、多元化的角度来编写的。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三为循环法》共分9章,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为循环法”概述;“三为循环法”研究背景;“三为循环法”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相关概念界定;“三为循环法”的基本思想;准实验研究;“三为循环法”个人篇;“三为循环法”问答篇;“三为循环法”巡回演讲篇。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三为循环法》注重管理的可操作性,强调实用性,对“三为循环法”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深入探讨,并设计了相应的实训练习,结合生活实例进行了跨章节、同章节的“三为循环法”综合应用实例训练。
读完本书,所学即所得,真正会在管理水平上有质的提高。
本书在教学模式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本书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全体师生、企事业单位及社会读者群,是教师培训、进修、提升自我修养的佳选。
|
目錄:
|
第1章“三为循环法”概述
1.1技能目标
1.2“三为循环法”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1.3“三为循环法”的发展
1.4“三为循环法”的应用
1.5应用案例
1.6技能训练
1.7技能达标
1.8课后习题
第2章“三为循环法”研究背景
2.1技能目标
2.2目前学校形势发展
2.3技工学校的学生现状
2.4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
2.5老子
2.6循环
2.7借鉴及创新
2.8应用案例
2.9技能训练
2.10技能达标
2.11课后习题
第3章“三为循环法”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3.1技能目标
3.2“三为循环法”研究目标
3.3“三为循环法”研究内容
3.4“三为循环法”研究方法
3.5应用案例
3.6技能训练
3.7技能达标
3.8课后习题
第4章相关概念界走
4.1管理
4.2班级
4.3班级管理
4.4班级管理能力
4.5应用案例
4.6技能训练
4.7技能达标
4.8课后习题
第5章“三为循环法”的基本思想
5.1“三为循环法”的理念
5.2“三为循环法”的班级管理流程图
5.3“三为循环法”的优势
……
第6章准实验研究
第7章“三为循环法”个人篇
第8章“三为循环法”问答篇
第9章“三为循环法法”巡回演讲篇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粗暴谩骂型
此类型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基本特征:在位但错位。
具体而言:
在班级建设上,基本他一人说了算,惟其马首是瞻,无民主商量的余地,工作方式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不容许打折或更改,推行“强权政治”、“铁腕政策”。
在课堂教学上,这类教师的课堂上,纪律维持有力,一般无捣蛋、大声喧哗的违纪行为,常常是全场“鸦雀无声”,但气氛紧张,学生心惊胆战,如履薄冰。
对于犯错学生:奉行“强权即真理”,对学生实行大面积“严打”。常在大庭广众之下,不由分说,劈头盖脸,大声训斥,不留颜面。在强大攻势面前,学生大都只能乖乖“缴械投降”,无力反抗、争辩,接受处罚,其处罚之严厉,用学生的话说就是一一统统打入十八层地狱。
·得理不饶人型
此类型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基本特征:在位但移位。
具体而言:
在班级建设上:认真负责、开明,听得进学生意见,只要言之成理,便支持、采纳。所带的班集体凝聚力强,团队协作气氛好,班风正派,个别捣蛋分子常是“过街老鼠”。
在课堂教学上:对纪律尤为看重,认可教师应当认真备课、学生理当专心听讲的信条。在纪律保障的前提下,课上得轻松、活泼,满怀激情和成就感,一旦有学生触犯纪律,往往会中途“停车”,加以训诫,一一讲道理、摆事实,其势犹如排山倒海,课往往以一节思品课而告终。
对于犯错学生:坚持“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的信仰。在大道理、真事实面前,学生大多只有低头认错的份儿,此时班主任会显得比平时更为通情达理,但当个别“顽固分子”穷理狡辩时,班主任会勃然大怒,易做出出格的过激举动。
·情绪急躁型
此类型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基本特征:在位不能到位。
具体而言:
对于犯错学生:急火攻心,“恨铁不成钢”,常不问青红皂白,训斥学生。对于学生的过失易大发雷霆,大行“快刀斩乱麻”之风,对问题的处理简单化,常以双方各打五十大板了事。
在班级建设上:急于求成,期望班级发展一步到位,渴望班级的“罗马大厦”一天建成,出现班集体建设的“大跃进”现象,盲目追求“多”、“快”、“好”、“省”。其中:
“多”:多来几次班会、多定几条班纪、多几次思想教育等等。这是一种对班级建设数量的追求,我们必须仔细考察数量背后的意义、目标及实效,班级建设应从单纯叠加的“粗放型”发展转向依靠质量提升的“集约型”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