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卖道理不如讲事例,钻石法则教你快速构思演讲内容

書城自編碼: 223591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口才/演讲/辩论
作者: 樊荣强
國際書號(ISBN): 9787212058838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1-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210/18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4.2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图解昆虫学
《 图解昆虫学 》

售價:HK$ 572.7
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典藏本)
《 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典藏本) 》

售價:HK$ 147.2
淮南子的思想世界
《 淮南子的思想世界 》

售價:HK$ 78.2
汉阙漫漫隐官道 : 东汉二百年政争与兵事
《 汉阙漫漫隐官道 : 东汉二百年政争与兵事 》

售價:HK$ 227.7
甲骨文丛书·魏玛共和国:1918~1933
《 甲骨文丛书·魏玛共和国:1918~1933 》

售價:HK$ 194.4
中文版Photoshop数码照片处理全视频实践228例(溢彩版)
《 中文版Photoshop数码照片处理全视频实践228例(溢彩版) 》

售價:HK$ 135.7
一木倒,万物生:树的第二次生命
《 一木倒,万物生:树的第二次生命 》

售價:HK$ 62.1
大乔小乔
《 大乔小乔 》

售價:HK$ 67.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6.6
《我比谁都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
+

HK$ 70.3
《再见,或再也不见之后》
+

HK$ 66.6
《有没有人对你说晚安》
+

HK$ 66.6
《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
+

HK$ 64.8
《内在有激情,外在要从容》
+

HK$ 48.6
《做个有本事任性的女人》
編輯推薦:
卖道理不如讲事例,钻石法则教你快速构思演讲内容;
地球缩小不如舌头延长,问题链思维帮你激活大脑,舌战群儒;
千言万语不如一语中的,莲花六技帮你妙语连珠,瞬间吸引听众!
內容簡介:
本书从自信、表现、经验、知识、思维及词汇六个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当众讲话应该具备的能力。作者结合多少年培训经验首创当众讲话“钻石法则”、“莲花六技” 、“问题链思维”、“口才导图”等操作性极强的讲话技术,这些方法能够使读者在短时间内提高当众讲话的技术,成为讲话达人。
關於作者:
樊荣强,男,职业培训师,财经作家,营销与管理顾问。重庆经理人当众讲话口才培训中心首席培训师。樊荣强老师长期致力于当众讲话口才技术的研究与培训,2009年获中华讲师网首届“全球华人讲师500强”称号。首创当众讲话“钻石法则”、“莲花六技” 、“问题链思维”、“口才导图”等操作性极强的讲话技术。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心态与情绪
一、为什么我们需要讲话?
1.用讲话建立自我与世界的关系
2.练口才其实就是练心
3.讲好话必备的15种人生态度
二、为什么害怕当众讲话?
1.日常交流与正式讲话的区别
2.当众讲话的主要特点
3.害怕当众讲话七大原因
4.人类精神世界解读:为什么我们怕出丑?
三、突破恐惧的训练方法
1.了解自己的问题
2.培养讲话的冲动与习惯
3.积极的心理暗示
4.走出并不断突破舒适区
5.当众发言,大声讲话
四、情绪及表情的控制
1.临场掌握情绪的技巧
2.情绪与表情的区别
3.情绪的维度与表情的分类
4.表情在当众讲话时的运用
第二章听众与目的
一、了解听众的特性
1.性格群体
2.职业群体
3.地位群体
4.年龄群体
二、讲话前的准备
1.确定你的演讲目的
2.精心设计和准备讲稿
3.必须清楚的若干具体问题
三、影响与改变听众的方法
1.自我解析与角色设计
2.当众讲话风格与形象设计
3.接近听众的若干现场技巧
4.赢得掌声的方法与技巧
5.改变听众的六种方法
第三章 声音与肢体
一、声音语言的三大标准
1.表意准确
2.语句精炼
3.通俗平易
二、语感的建立与养成
1.节奏与张力
2.正确的发声
3.停顿、重音与语速
4.克服不好的习惯
三、眼睛看哪里
1.眼睛要自信、有神采
2.眼睛要与听众交流
3.眼睛要学会讲话
三、四肢的表现
1.首语的运用
2.手语的运用
3.整个身体的控制
4.模仿秀
5.检查身体语言的毛病
第四章 思维与语言
一、激活思路的“问题链思维”
1.思考就是“提问—回答”
2.问题的种类
3.问题的起点
4.问答的模式
二、思维向语言的转换
1.养成下结论的习惯
2.下结论的基本方法
3.结论的形式:原理式、状态式、定义式
4.15个必备的结论句式
三、突破思维局限
1.思维的“五度”
2.联想模式:连结、转结、跳跃
3.突破思维局限的练习
四、丰富语言的其他方法
1.举例
2.比较
3.假设
第五章结构与章法
一、即兴讲话的“钻石法则”
1.即兴当众讲话是一种基本功
2.为何当众讲话思路不清晰
3.用“钻石法则”构思当众讲话
4.“钻石法则”的变化
二、立题:一个带问号的句子
1.什么是立题
2.立题的作用
3.从结论讲起
4.立题的类型
三、如何进行“三点式”分解
1.为什么要分成三点?
2.简单实用的“三最法”
3.三点式分解的选择与运用
4.“三点式”分解五种方法
四、当众讲话的开头与结尾
1.开头的基本要求
2.三种基本的开头方法
3.讲话一定要有结尾
五、复述与讲稿记忆
1.培养听话的能力
2.掌握复述的技巧
內容試閱
前言
一、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讲话这个话题,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同爱情一样,只要有人存在,就会存在讲话的问题。人与人之间必须通过讲话这种最古老而且最基本的沟通方式,来实现彼此的连接、融合与争斗。
然而,虽然我们每个人从娘胎里降临人世起就开始呀呀学语,但讲话仍然是我们身边许多人的一大困扰,尤其是当众讲话。
基于一些很偶然的原因,我于2008年3月起,在重庆率先开办经理人当众讲话口才培训课程,一下子就招收了不少的学员来参加培训,他们当中有企业的老板、中高层管理人员、营销经理,也有银行经理、执业会计师、律师、大学教授和医生等专业人士,还有公务员和大学生。他们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害怕当众讲话,当然也还有讲话思路不清、缺乏激情、没有话讲、没有说服力等等问题。
我将自己多年当众讲话的经验所总结研究的成果,结合在政府、传媒、商界的经历,向学员们进行传授与培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朋友们与学员们的鼓励下,于是我着手写作这本书。至于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具体的理由,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希望帮助更多的不敢于不善于当众讲话的人解除痛苦。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种追求。虽然我不是个传统文人,但我的身上也具有这方面的一些特质。我总是相信,如果我自己对于社会、人生有某种独特的认知的话,一定要让更多的人来分享,将知识与智慧与人分享,那不仅可以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而且也能够让更多的人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
说实话,害怕和不善于当众讲话,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这种痛苦如果不在有生之年解除,那可谓终生遗憾,所谓生活的幸福指数将大大降低。
我敢自信地断言,我自己在当众讲话方面的心得、经验、技巧、方法,如果被你所接受和掌握,一定能够帮助你在与人交往与沟通的过程中,帮助你取得更大的成功,给你的人生带来更多的快乐,更大的幸福!
其次,我要写这本书,也是要表示对当下书店里汗牛充栋的各类口才方面的书籍的不满。
我的学员们,以及其他很多觉得自己口才不行的人,我相信都买过一本甚至十几本提高口才的书。但绝大多数人都觉得看书用处不大。原因何在呢?一方面,因为口才是能力而不是知识,不是通过看书就可能提升;另一方面,因为绝大多数的书讲的都是所谓“讲话的艺术”,而不是“讲话的技术”。
我曾经问过我的学员,你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写作,但自认为文章写得还行甚至不错的人请举手,举手的人只是少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写作课从来都是把大家当成作家来培养,而没有教我们最基本的“写作技术”,所以十几年的写作课都白学了。
口才方面的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打个比喻来说,我们大多数人是没有掌握当众讲话的基本套路,而那些书则要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演说家。
因此,我写的这本书,是要教各位最基本的当众讲话套路,也就是技术。就是要让你学会站在众人面前,任何话题都能够即兴开口往下讲,而且讲得挺有条理,并且让人觉得你挺有水平。
第三个原因,是我想编写一个属于自己的,而且比较个性化的教材。
自我开始从事当众讲话口才培训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将当众讲话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当然,我知道,这个想法要变成现实,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我只是抱着一种希望,发出一种呼吁罢了。
于是乎,我自己则按照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写一本不规范的教材,其实也就是一本讲义。作为一个教材,我想这本书是很不系统的,而且可能完全不像大学教授们所编写的那种教材。但我深信自己所写的这个书,由于出自于自己实战经验的总结,以及对语商学的研究,在帮助有需要的人们提升自己当众讲话能力上,必定大受欢迎。因为当你阅读或使用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困扰了你多年的当众讲话问题,原来要解决起来是多么的简单、容易。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成功的当众讲话需要什么条件?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那么,当众讲话需要什么呢?需要六块基石,你站在众人面前讲话时,必须有以下六块基石垫在脚底下:
                 
第一块基石是自信。讲话人表现从容自如,能够面对一大群人的自信心,不恐惧,不过度紧张。
自信是根本,如果没有自信,你根本没法站在众人面前,站在高出听众的讲台上,而且你根本不敢看着台下的人,更不敢与他们或专注、或散漫、或热情、或挑剔、或友好、或敌对的眼神对光。只有你具备了基本的自信,你才可以发表当众讲话,才可能把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以一种自如、轻松、有效的方式表达出来,传递出来。
第二块基石是表现。讲话其实是一种表演,怎么说永远都比说什么重要。声音、表情、体语有感染力,生动活泼,收放自如。
第三块基石是经验。通过反复练习而获得的讲话方式、方法、套路,是你讲话的载体。经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各种大型或小型、严肃或轻松、庄重或娱乐的会场上当众讲话临场的气氛体验与掌控,一是对在不同场合下讲话套路运用的体验。
第四块基石是知识。讲话要做到讲话有观点,有内容,有深度,就要有知识。包括从哲学到专业知识,到新闻轶事,到生活常识,到娱乐八卦,以及独特的视角与判断力。有知识不等于有好口才,但没有知识,不可能有好口才。
第五块基石是思维。口头话语是思维的外化,思维是信息处理器。我们人类收到外部的信息之后,经过思维的处理,才能经由嘴巴讲出来。如果这思维的处理能力强而且快,那么,讲出来的话就可能有水平。
第六块基石是词汇。讲话需要丰富的词汇,包括描写事物的各种基本词语、重要的成语、专业术语,做到脱口而出,而且表达准确。
虽然练好当众讲话需要以上六大基石,但本书并没有包括全部的相关内容,仅仅是一些基础的东西,即主要讲述了当众讲话的一些勉强可以称为理论的一些道理与方法。在我的课堂上,也主要是训练自信、表现、经验和一部分的思维。而作为一个商业社会的经理人员,知识与词汇则靠一生的积累。所以,当众讲话时所必须掌握的部分素材,诸如概念、词汇、诗词、典故、法则一类的东西,本书就没有能够包括。
三、如何使用这本书?
这个部分各位在读本书的正文前,一定要认真地看明白,不然就不能达成你自己的目的,无法提高你自己的讲话水平。
书有好多种,读法也不同。口才方面的书,大多不是拿来看的,而是拿来对照着练习的。本书我把它称为《樊荣强的讲话技术》,就是要让大家首先把口才当成一门技术来练习。
我总是把口才看成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知识。如果你把口才当成一门知识,那就大错特错了。掌握一门知识与掌握一种能力,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我最喜欢拿讲话能力与游泳和开车这两种能力比较。我问过我所有的学生,你们学习游泳与开车,究竟读过《游泳基础理论》或《驾驶宝典》没有?答案很清楚,没有一个人看过,也没有人像学数学、哲学、营销等课程一样,坐在教室里听教授专门讲过。那么,游泳与开车是怎么学会的呢?就是直接下水与上车,通过体验而掌握的。虽然有人指导过,但根本上讲,这两种能力的获得,完全是靠自己的一点悟性加上反复的练习。如果你只是读书,就算你把《游泳基础理论》或《驾驶宝典》倒背如流,从来不下水或上车练习的话,你永远都不会游泳与开车。
要想提高当众讲话的能力,我认为必须做到“三悟”:一是感悟,二是体悟,三是觉悟。这“三悟”既是训练当众讲话能力的三个阶段,也是当众讲话能力的三种境界,更是使用本书的方法:
首先说说“感悟”。
什么是感悟?就是你必须对当众讲话的一些基本的道理与方法、套路有所认知,你至少要明白为何自己当众讲话会害怕?明白如何去克服一些心理障碍?明白当众讲话的开头与结尾的方法有哪些?明白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思路清晰?明白如何让你的讲话真正地打动听众?明白为什么你看上去挺能讲的但听众就是不买你的账……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叫感悟。
如何做到感悟?必须把本书的全部内容都认真地读完,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搞懂。说实话,现在人们读书已经不那么认真了,因为有了互联网,人们读书的方法都像走马观花,只要看了,哪管它是否真的明白。别的书这么看我不敢说行不行,但你如果想提高讲话能力,这么来看本书,我敢告诉你,绝对不行。
再说下“体悟”。
讲话能力是通过体验而获得并提升,体悟就很关键。所谓体悟,就是要让你在当众讲话的时候,对自己身体的表现甚至表演都要有经验,有控制。比如声音、眼神、表情、手势、姿态等等,都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以达成有效配合讲话内容的需要。身体的表现力一定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演讲者,而这个部分通常被很多的讲话人所忽略。
最后谈谈“觉悟”。
什么才是觉悟?还是拿开车的状态来说吧。刚学开车的人,任何一个动作都需要大脑下达明确的指令才会去做,即使如此还总是在紧急情况下手忙脚乱甚至出大事。但是,真的会开车之后,可用“人车合一”四个字来形容,做任何动作都不需要大脑下达指令了,只要看到前面的车红灯一亮,你就会松油门踩刹车,想都不用想。这就叫觉悟。当众讲话也是这样,开始练习的时候,不管是身体语言的练习,还是一些讲话套路的练习,先都要有明确的意识引路。然而,到了一定的时候,一切都会变得像条件反射一样,不仅反应很快,而且效果也非常好。
讲完“三悟”之后,再给大家针对如何使用本书,提几点具体的建议与要求:
第一,本书你一定要认真的从头到尾读完,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弄明白为止。这是一本需要精读的书,而绝不可以只是泛泛而读。
第二,部分章节布置了一些练习项目,你必须坚持去练习。大家一定要记住,这本书是一个练习指导手册,只是读完不能起多大的作用。神经科学家兼音乐家丹尼尔?列维丁研究发现,任何领域要想获得世界大师级的精通水准,需要练习10000个小时。记住:练习,练习,再练习。
第三,为了让你能够掌握更多的讲话素材,我在网站上为大家提供了丰富而实用的素材,包括许多重要的法则、词汇、典故、概念、名言、诗词等等。我的网站是http:www.ww1ww.net。你有空的时候就去下载、研习吧,尤其是那些词汇与诗词,一定要把肌肉练到自然为止,从而保证做到脱口而出。
第四,坚持。做不到的话,那就不要指望别的什么了。
30%内容连载:
第一章 心态与情绪
讲话不能光是卖嘴皮子,一定要有思想的、精神的东西作为根本的支撑。探讨我们的心态与情绪,就是希望大家反省一下自我的内心世界,明白为什么我们需要讲话,为什么又害怕当众讲话,为什么我们当众讲话时通常都处于一种不完全受控的状态..。
一、为什么我们需要讲话?
我们为什么需要讲话?为什么想讲话?这些问题大家想过吗?
不管我们的话讲得怎么样,我们从娘胎里生出来,就一直在讲着话。但是我们中还有太多的人,从来没有认真想过为什么我们需要讲话。
也许有人会说,讲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需求,讲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满意或者不满意,讲话是为了赢得自己的机会,讲话是为了征服与战胜别人……这些答案对吗?是全部的答案吗?如果你想练习口才的话,请你跟我一起来想一想上述问题吧。
1.用讲话建立自我与世界的关系
据说,有一位来自中国香港的大学教授,到大陆的一些大学去交流讲学,后来得出一个结论:“大陆的大学非常爱讲哲学。”他的理由是,比如进一个大学的校门,门口的保安就会问三个哲学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这三个问题,真不是简单的哲学问题,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与处理好的“我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诗人艾青在《光的赞歌》里曾经如此吟唱:“人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尘,恒河岸边的一颗细沙。”他把人看得极其的渺小。但是他并不是一种虚无主义的自我放弃,而是一种理性的自我认知。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身处于一个矛盾的境地:一方面,我们活在一个别人为中心的世界;另一方面,我们也活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用手机来打比喻,前一种情形是,你的名字与号码存储在别人手机的通讯录里;后一种情形就是,你的手机通讯录里,存储着别人的名字与号码。
(1)以别人为中心的世界
在以别人为中心的世界里,我们只是别人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当我说出这句话时,你不要认为,我这是一种悲观的态度。我说的是一种事实,一种人生的真实状态。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无视别人的存在,而且,我们还必须在别人的世界里生存,在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空间里,为别人的棋局扮演或大或小,或重要或不重要的角色。
如果你现在的名片上,有几个身份,也许你当下就是以那几种身价,嵌入到了别人的世界里。
我们百度一下“马云”,就可以查到他现在的主要身份——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阿里巴巴公司主席和非执行董事、软银集团董事、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下工商咨询委员会会员、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北京华夏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当然,马云的身份远不止这些,这些也只是几个商业方面的身份。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除了前面几个他可以充当主角外,其他的都只是配角而已。在现实世界中,马云不可能永远是主角,很多时候,他也只是配角。
我们每个人的真实生存状态,何尝又不是如此?
(2)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
有个笑话说,一个小孩问自己的爸爸:“是先有你,还是先有我呢?”“当然是先有爸爸,后有你呀。”“不对,是先有我之后,你才当了爸爸的!”这个小孩子的说法,就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味。
除了我们活在别人的世界之外,其实,世界也是以你为中心的,而全世界的人都是你的配角,你周围的一切,都是你已经拥有和即将拥有的资源。
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不是由别人决定的,而是你自己。以婚姻为例,你想拥有什么样的婚姻?要由你自己来决定,而不是你的老公或老婆。当你明白婚姻是自己的,你是自己婚姻之船的舵手。就如同一部戏,你是导演,其他的任何人包括你的老公或老婆都是演员,他们必须配合你,协助你完成这部戏达到你想要的效果,才可以陪你一直走到人生的彼岸,不好的不配合你的演员,自然,请他们出局就对了。
工作也是如此。太多的人有一种不正确的打工心态,也就是把自己仅仅看成是在“为别人打工”,而不是“别人在为自己打工”,把自己当成一个“事业中心”,周围的人包括老板、经理、同事、客户、朋友等,都是在你的整合调度之下,为你设定的事业目标提供支持与帮助。
每个人都必须理解这一人生之真谛!
(3)讲话是怎么发生作用的
不论你如何定义自己的生命或人生,每个人都必须生活在与别
人的关系之中,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失去了与
他人的关系,我们就无法生存。
每一个人要想与我们身处的世界发生与建立关系,必须通过语言来进行,必须通过讲话来实现。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阿里巴巴的老板马云对日本软银公司的老板孙正义说:“和您这样的聪明人讲话,不需要多讲,所以我也没有准备商业计划书。”他的确没有多讲,他只讲了6分钟,而就是这6分钟,他就让孙正义拿出2000万美元给他,算下来每秒钟值5万多美元。
讲话又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呢?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式:1)呈现自我人的存在,有些是外显的,如相貌、举止、着装、情绪等;但
更多的是内隐的,如知识、情感、能力、意志、需求等,很大程度上都需要通过讲话来表达呈现。即便是那些外显的自我,也需要通过讲话来解释与说明。总之,我们可以通过讲话来呈现自我,让别人更深更全面地了解自己。
2)迎合需求
人的价值不在于你自己拥有什么,而在于你对于别人有什么用?也就是你有什么交换价值。我们都知道,客户之所以向我们的公司支付金钱,就是因为公司向客户提供了使他们满意的价值,迎合了客户的需求,所以他们愿意用货币来交换,让我们公司不断得到发展。我们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讲话来把自己的价值呈现于人前,并符合别人的需求。
3)改变别人
为什么我们会说“理解万岁”?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总是有矛盾、对立、误会、冷漠、拒绝、排斥、打击、伤害……需要我们去改变,否则,我们永远就只能处在一个不属于我们的世界里。我们要不断地跟身边的人讲话,改变他们,让他们理解我们,至少是理解我们多一点,从而让我们嵌入到别人的世界,或者让别人嵌入到我们的世界,最终令我们自己过得更好。
2.练口才其实就是练心
我在口才培训的过程中,经常给学生讲一句话:“练口才其实是练心!”练心,练的是什么心呢?练的是爱心、信心、有控制的心。
(1)练爱心
有爱心,就是爱己、爱人、爱社会、爱生活、爱大自然、爱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爱因斯坦说:“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如今,很多人都已经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面对别人的困难,他们毫无感觉;对于别人的帮助,他们受之坦然。我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爱心,等于是没有生活的激情,他就没有改善自己、成就自己的欲望。
我做口才培训,并不只是要教给大家一些讲话的技巧,而是引导大家去完善自己的人格。好口才是我们期望的一种结果,而练习
口才也只是实现人格完善的一种手段。我坚信,一个人想练口才,必先有爱心,否则,就没有表达的欲望。
(2)练信心
其次是练“信心”。如果你只有欲望,没有胆量去表达自己,争取机会,命运之神也不会垂青于你。自信不单是当众讲话的需要,要是你没有自信,你的整个人生也将黯然无光。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心,不要说讲话,就是活着,对他来讲都是一场苦难。
伟大的人类心灵导师卡耐基,刚开始从事口才培训的时候,也只是把重点放在口才技巧的传授上。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后来他发现,前来接受口才训练的学员,固然存在着讲话技巧不足、经验缺乏等问题,但这些都是表面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他们缺乏自信,缺乏对生活的激情。在他们的内心,感受到的自己,是一个生命力严重不足的人。于是,卡耐基开始从心灵潜能激发与自信心塑造的角度进行口才训练,从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3)练有控制的心
有控制的心,也就是讲话要有思路、有条理性、有逻辑性。讲话需要条理,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太多的人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写文章,你可以控制,可以推敲,可以调整;而讲话,声音在空气当中飘,思绪像雪花一样飞舞,很多的人都难于驾驭,确保条理性。
有些人讲话,犹如水库决堤,洪水泛滥,横扫农田村庄,完全没有条理性,听众可能不知所云,如坠入迷雾之中。而有些人讲话,就像科学灌溉,沟渠修得很规范,水想要流到哪里,就流到哪里;而他的讲话,有观点、有重点、有取舍、有强调。听众听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3.讲好话必备的15种人生态度
常言道:言为心声。与人交流和沟通,态度是最关键的。
不管你是否有意识,你的态度都会在你的身体语言与口语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传达给对方或更多的听众。
以我的认知和理解,讲好话应具有以下15种基本的人生态度:
(1)真诚:真实诚恳、信守承诺
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从心底感动他人而最终获得他人的信任。
真诚在内心就是纯净无染,表现于外就是真实不虚、率真自然;如此则心怀坦荡正直无私。因此,真诚就像阳光雨露般,能温暖人心,净化心灵。
与真诚相伴的是信用。真诚的人信守承诺,勇于承担,不逢场作戏,不虚与委蛇。没有惺惺作态,没有虚情假义,没有逃避推脱,更没有奸诈坑害。
也许有人会问:在商场上利益与真诚真的可以并存吗?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在单个的生意谈判时,你不可以没有策略地把自己的底牌直接打出去,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真诚地与对方交流,并达成合作,促成双赢。
(2)激情:狂热的生命冲动
与激情相关的词汇是热情、热爱、狂热。激情是生命力的一种巅峰表现。
生活的本质是平淡无奇的,但要让生活的过程变得丰富多彩,需要激情与创意。一个人拥有激情,就能战胜一切,就能达到目的。
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创造,多由激情引发。大众与精英、凡人与伟人都可能拥有激情。生活、工作、学习、创业都需要激情,如果没有激情,生活不仅没有意义,而且不可能达到你所预期的某种高度、某种境界。
(3)宽容:原谅,饶恕,不予以计较追究
生活需要宽容。因为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每个人都会有失败。
误解、谩骂、忘恩负义,都不去计较,其实就是一种宽容的智
慧。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宽容别人,就等于送给了自己
一份神奇的礼物。
宽容是一种博大精深的境界和意境,是人的涵养,它是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为人的胸怀。只有宽容地看待人生和体谅他人时,我们才可以获取一个放松、自在的人生,才能生活在欢乐与友爱之中。
(4)善良:纯真温厚,没有恶意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他认为,“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
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
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
(5)责任:分内应做的事情
什么是责任?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
责任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观追求;是自律,也是他
律。一切追求文明和进步的人们,应该基于自己的良知、信念、觉
悟,自觉自愿地履行责任。
(6)坚持:坚定不移,意志力的完美表现
每天都吃饭不叫坚持,每天都不吃饭那才叫坚持。坚持是成功的代名词。生活中,我们不是缺少目标,而是缺少坚持。
历史上那些成大功、立大业的人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不轻易为“拒绝”打败,不达成他们的理想、目标、心愿就绝不罢休。
有了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没有坚持,就注定失败。
(7)智慧:俯仰天地,洞察人心
有智慧的人看得更深远,更透彻,比芸芸众生活得明白,能正确看待人生、面对现实、懂得取舍。
当然,东方人所理解的智慧主要指“计谋权术”,西方人所理解的智慧则主要是“发明创造”。而我们今天所需要的智慧,是二者的融合。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智慧;人情练达,世事洞明,也是智慧。
(8)创新:生命有创造力
创新,意味着身边有许多人认为你不现实,你在做梦,你完全是异想天开。
创新是人的才能的最高表现形式。纵观历史,每一位取得卓越成就的人,无不是敢于创新的人。第一个用鲜花来比喻少女的人,被誉为天才,第二个则被讥为庸才,第三个就被斥为蠢材。为什么?因为后来者不懂得创新。
创新是一种极其宝贵的精神,它要求你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因循守旧,至少要有一种怀疑、质疑的态度,另辟蹊径、超越他人。
(9)礼貌:个人修为涵养
人的潜意识里可能都渴求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于是产生了礼貌。礼貌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它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很多的问题。礼貌不用花钱,却能赢得一切。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讲求礼貌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今天的商业社会里,传统的礼仪文化不断被人们发掘出来并光大发扬。在商务活动中,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讲求语言的表达手段和技巧。满足需求,让客户感到受益;礼貌热情,让客户感受尊重;贬己敬人,给客户留足“面子”。礼貌不失为商务人士获得成功的一把金钥匙。
(10)自律:遵循法度,自加约束
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有规定不愿执行,有规矩不想遵守。一些硬性的规定在西方国家里被严格遵守着,但到了什么都“有特色”的国度,很轻易地就被打破了。
约束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主要是指法律、法规、纪律和各种管理制度。另一种是内在的,主要是指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如信仰、理想、原则、荣辱评价、利害分析等。
一个人如果只有外在的约束,他可以进步,也能成功,但那总是有限度的。如果再加上内在的约束,也就是自律,变被动为主动,他的进步与成功才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11)谦卑:谦虚,不自高自大
谦卑是一种姿态,谦卑是一种睿智,是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谦卑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是一种人际交往的准则和仪式,更可内化为一种人生态度。它显示了一种宽广的胸怀,也不在势高一等的人的面前畏缩。正是因为许多人无法真正理解它的含义,所以才变得虚荣、自负。
谦卑要求我们不断地自责自省。那些冷漠傲慢的成功者很容易遭受人们的冷眼及突然的失败,而那些表现出谦卑和爱心的成功者则得到人们加倍的尊敬和爱戴,并因此获得持续不断的成功。懂得谦卑的人,必将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大智若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谦卑做人,努力精进。不要认为谦卑是愚蠢的行为,要知道,真正的有修养的人、有文化的人、功成名就的人是最谦卑的。
(12)个性:鲜明的、特立独行精神面貌
什么叫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
个性一词通常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名词,正如前面所用。另一种则是形容词,比如称某某人“很有个性”。说实话,我们身边的许多人,因为传统文化的约束,因为教育体制的偏差,都变得很没有个性,看上去缺少激情、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显得过份内敛,不懂彰显个性。
一般来说,鲜明的、特立独行的个性容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平淡的个性则很难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你需要什么样的个性呢?
(13)学习:不断超越自我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习是动物和人与环境保持平衡、维持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也是适应环境的手段。人类的学习需要个人的自觉行动,积极参与,主动获取;吸收的内容可以是知识、技能,也可以是智慧。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优化人的心理素质,提升人的创新能力。
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对企业提出了严峻挑战,现代人工作价值取向的转变,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当代社会主流理念,都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冒险:挑战生命潜能
冒险精神并不等于莽撞。真正的冒险者行动有明确的目的性,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愿意承担责任。为了达到目标,勇于承担风险。竞争使他感到兴奋,面对残酷的竞争,他毫无惧色。这种性格的人总在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是否已做好准备,在充满危机与挑战的情况下承担领导责任。”
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对任何危险的事物都不会感到恐惧,即使偶尔有,他们最终也能战胜这种心理,重新投入战斗。他们不会因为担心对肉体和生命的威胁放弃追求,而是会接受挑战,充满信心地迎着危险和困难勇往直前。
(15)感恩:积极地面对人生
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情!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的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你的赠予。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
感恩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
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二、为什么害怕当众讲话?
讲话似乎谁都会,对于成年人来说,已经讲了几十年,似乎并不是多大的问题,可是当众讲话却令许多经理人伤脑筋。
据某些心理学家的意见,这个世界上,怕当众讲话的人,多过怕死的人。为什么呢?按照我的理解,如果一个当众讲话出了丑的话,他还得活着,那是一件多么丢人的事啊;而人死了,就一了百了,无所谓的。这就是因为我们所说的:“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
大家要记住一个事实:世界上没有一点都不胆怯、恐惧和害羞的人。恐惧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
1、日常交流与正式讲话的区别
跟同事、朋友和家长在一起聊天,话题部是源源不断。但是,为什么一到正式场合,就变得头脑空白,说不出话来呢?
国外有位学者专门研究过聊天与正式场合谈话的各自特征,在此我列举出来,不仅有助于我们认清区别,也有助于我们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1)聊天的特征
日常生活与工作当中的讲话与聊天,尤其是闲聊,都是轻松的话题,让人感到放松,没有约束,也不需要担心,基本特征如下:
1)你处于较主动状态,也就是,你有话就说,没话就可以不说;
2)聊天的主题未必连贯;
3)话题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都是随意的,没人强求;
4)大家可以说各自喜欢与熟悉的话题;
5)不必注意自己的语法是否不当;
6)语法错误也是可以的;
7)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来交流;
8)可以没有条理,只要大家把意思理解就行;
9)可以没有逻辑性,过一会儿再说起刚才说过的话题;
10)用隐语、符号或身体语言来表达也可以;
11)适当的粗话或不礼貌的语言,只要对方关系特殊,也可以接受;
12)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记录你的讲话。
(2)正式场合讲话的特征
正式场合的讲话,一般需要花大力气准备,除非你有很强大的即兴讲话能力。而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来不及准备,或者即使准备了,自己并不满意,于是说话前往往没有把握,这样就容易导致紧张和恐惧。正式讲话的主要特征如下:
1)先得注意讨论的事情为何;
2)要依照某些规定与约定来发表意见;
3)不能随自己高兴任意发言,也不能没完没了;
4)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把话说完;
5)尽量把话以简洁、准确的方式说出来;
6)不能使用方言和其他更多人不能理解的俗语、暗语等;
7)要防止话语中包含的意思有歧义引起误解;
8)如果有人反驳与质疑时,能够补充或加以说明;
9)有时候,你的讲话会被记录下来,并“文字化”或“印刷化”;
10)不能有含糊不清的语言;
11)不可以说不实的传言或笑话;
12)不负责的说法不能传播。
2、当众讲话的主要特点
害怕当众讲话,有心理有因素,也是客观的因素。客观的因素是什么?就是与日常的交流比较起来,当众讲话确实难度系数高了许多。
有些人说,我写文章挺好的,可是当众讲话就不行了。有些人说,平时与人说话,自我感觉也良好,但一上台讲话,就感到很难驾驭了。
下面我为大家分析一下当众讲话的三个特点:
(1)当众讲话是单向的
与三两个人在一起站立或坐着、你一言我一语式的互动交流谈话比起来,当众讲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单向的。除了在讲话过程中,你主动与听众来几个提问式的互动。
在这种单向的交流中,你有两大难题要解决:
一是你不知道听众在想什么。你无法像平时交谈那样,及时地获取听众的反馈。你甚至不确定人们是不是确实听到了你发言,并了解你的思想。如果此时,有人起身离开,有人在听电话,有人在打瞌睡,有人拿冷眼瞧你,你心里面一定有受挫的感觉,甚至会发慌,弄得你思绪混乱。
二是你必须自己把条理弄清楚。互动交流时,你可以没有条理,只要对方清楚就行,他可能帮你理清思路;你想表达的意思没说清楚,你可以颠来倒去讲,讲到明白为止;也不必有明确的时间限制,5分钟讲不清楚,你可以讲10分钟,除非人家马上还有急事而中止。
(2)当众讲话是即时的
与写作比较起来,当众讲话是一种即时的表达方式。写文章你可以深思熟虑再下笔;下笔之后不满意,还可以修改、重写;你记忆模糊的材料,可以到书本或者网上去查找确定;你不懂得的许多概念也可以现学现用,纳入你的写作之中。
但是,讲话则不同。首先你不可能有多的时间去准备,包括构思、搜集素材、理清观点,等等,你完全依靠过去的知识积累,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针对某个话题组织一篇腹稿,还要马上讲出来;甚至很多时候,你还得边讲边想,边想边讲。
其次,即时性的当众讲话,还要求你不能中断思路、中断讲话。如果你忘了词,想不起一些重要的话语、数据、人名,以及事情的来龙去脉,甚至你完全无话可说,而你又没有经验圆场、过渡,就会出现非常难堪的场面。
(3)当众讲话是一对多的
人与人相对时,都会感受到对方的力量,不管对方的力量大与小。因此,一旦上到台上,站着讲话时,由“一对一”变成了“一对多”,很多人就会出现不知所云、大脑空白、思路枯竭的现象。因为站在台上时,你有一种被无数双眼睛聚焦的感觉,产生一种聚焦恐惧。这时我们的整个身体暴露在众人面前,有一种力量的强烈对比,甚至较量。如果你内心不够强大,气场不足,而且台下坐着你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些人物,你一定会感到自己一个人很渺小,你不能征服他们,甚至不能对抗他们,那么就很容易产生恐惧。
3、害怕当众讲话七大原因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你自己害怕当众讲话的原因吧。也许原因是单一的,也许是多重的。不论如何,首先能够发现和认识到原因,你就向超越恐惧迈出了一大步。害怕当众讲话的原因主要有七个:
(1)自卑情结
自卑感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是个人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感。然而,正如阿德勒所论证的那样,自卑感也是一种激励因素,对个人和社会均有利,并能导致个性的改善。不过,沉重的自卑感构成自卑情结,可以使人垮掉,使人心灰意懒,无所事事,逃避现实,远离公众。
自卑感太强的人没有自信站在很多人面前讲话,而因为表现的不完美,更令他们把当众讲话当成送他上断头台。
(2)性格害羞
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社会中的害羞人群比例达到30%这一惊人比例。目光四处游移、脸红、耸肩、坐立不安这些生理反应,都是害羞的典型表现。对害羞的人而言,这种感受是痛苦的,是不想再次经历却又无法回避的,同时又是难以解释的。当大多数人都和谐地融于社会交往中,害羞者似乎就成了异类。
其实,害羞是一种正常反应。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安于现状,对新事物感到紧张恐惧;在探寻未知世界的过程中,有人勇往直前,也有人最终退缩。容易害羞的人往往性格内向,但性格内向的人却未必都会害羞。
(3)追求完美
完美主义者对事物的要求都是很严格和严谨的,什么都想它规规矩矩的,错一点也不行,例如鞋子没有摆正啊,书没排好啊,衣服揉成一堆了啊,一定要弄好了心里才舒服,不然心里就象有一个疙瘩似的,老不安宁。追求完美是人类的一个基本特质,但是,追求完美如果过头了,就被认为有心理疾病。
当众讲话是一种不能修改、校正的过程,每一次讲话都是一次性的。因此,如果有什么差错,对追求完美的人来讲,都会把它当成一次灾难,摧毁了他们辛苦建立起来的自认为完美的公众形象。避免这种灾难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逃避当众讲话。
(4)目的颤抖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目的,但是,如果总是担心得不到,担心得到太少,担心会失去,于是,做事时反倒可能不那么用心,可能不那么执着,可能令人反感。
当众讲话的成功与否,也关乎自己的名声、形象、面子、机会,甚至影响着自己的利益、地位等等,尤其是某些时候,台下坐着非常重要的人物,讲话关系重大,就会担心讲话失败、表现失常。表面上看是逃避,内心里其实是害怕。这就叫目的颤抖。
(5)不良心结
人在未成年之前,会遇到学习与处世的压力、情绪的管理、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的交锋等问题,一旦得不到来自成人世界的支持与肯定,就会出现心理问题,留下心结。比如,有的人小的时候本来爱说话,但是由于家教太严,或者转换学校,或者遭遇同学排斥,从此就变得不爱说话。
成年之后踏入社会,工作与生活之中,总有不如意的时候,一次尴尬、挫折、打击、冷遇、拒绝、都可能给你敏感的心造成伤害,留下心结,所谓“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之后,你最大的可能就是选择逃避。
(6)缺少锻炼
不少人认为自己害怕当众讲话是因为没有天赋,其实仅仅是缺少锻炼而已。
绝大部分人从小学到初中到大学,都没有上过专门的“讲话课”,课堂上也没有机会锻炼讲话。踏入社会之后,又经常选择放弃或逃避,依然没有得到锻炼,从此我们的讲话能力更为受限,甚至开始怀疑天生就不行。
当众讲话是一种能力,必须通过专门的锻炼,获得相应的方法、技巧,而且在各种场合运用自如。如果缺少锻炼,再加上自卑、害羞等因素,害怕当众讲话当然是难免的。
(7)缺乏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害怕当众讲话除了心理因素之外,缺乏知识的积累、素材的掌握、技巧的熟练程度都可能有很大的影响。有的人,胆子够大,上台在众人面前参与游戏节目还行,但是要他当众讲话就怕了,因为他没有掌握讲话的开头方法,经常词不达意或者找不到合适的词而卡壳;因为不懂得构思的技巧,条理混乱、颠三倒四,等等,都可能让他对当众讲话产生恐惧。
4、人类精神世界解读:为什么我们怕出丑?
害怕当众讲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怕出丑。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大家面前。
下面,我将通过五种有益于我们自省的心理学与社会学理论,解读一下我们的内心世界,让大家彻底明白,为什么我们怕出丑。
(1)病理解读:社交恐惧症理论
有些人讨厌面对人群或是害怕面对人群,他们不只是觉得害羞、不好意思,而是对自己以外的世界有着强烈的不安感和排斥感。这种对社交生活和群体的不适应而产生的焦虑和社交障碍称作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又名社交焦虑症、见人恐怖症,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个性上的内向、害羞,与社交恐惧症是不一样的。社交恐惧症的患者通常对群体的看法都是很负面的,除了几个亲近的人之外,他们很难和外界沟通,这些人无法主动走出自我的世界,也不愿意加入人群。这些人在人多的地方会觉得不舒服,担心别人注意他们、担心被批评、担心自己格格不入。他们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别人观察。
社交恐惧症通常起病于青少年期。青少年渴望友谊,希望广交朋友,但有些青少年一到具体交往时,如找人交谈,或者别人与自己打交道,就出现了恐惧反应,神经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这就是社交恐惧症。它往往会恶化,严重者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把自己孤立起来,对日常工作学习造成极大的妨碍。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因心理紧张造成的心因性疾病,只要积极治疗,经过训练是可以治愈的。
(2)功能解读:自卑与超越理论
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说:所有的人都是自卑的,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对自卑的超越。
自卑,就是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瞧不起自己,自己不如人的感觉,担心自己笨拙,对自己价值的怀疑,是一种人格上的缺陷,一种失去平衡的行为状态。自卑常常会以一种消极防御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嫉妒、猜疑、羞怯、孤僻、迁怒、自欺欺人、焦虑紧张、不安等。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人对成功的追求,其实就是希望通过成功来不断消除内心的自卑感。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因为不断地失败而变得极度自卑,最后患上“自卑情结”;也有人走向另一极,通过对成功不择手段地追求,而变得极度自信,但这种被称为“优越情结”的状态其实只是对内心自卑的掩饰。极度自卑自然不妥,但适度的自卑却能够给人带来行动的勇气和动力。
那么,什么是具体的超越自卑的方法呢?
首先,我们要敢于坦然地承认自卑。当我们了解全世界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之后,我们不妨坦然地承认,进而深入地反省、观察、研究我们的自卑。
其次,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自卑,不要胡乱比较,错误比较。其实,自卑与导致、引发自卑的某些事实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关系最大的是比较。如果你自认为不如别人,这其中就包含着无数的比较,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
最后,千万不要用错了标准。我们自认为不如别人,可是你又想过没有,“自己不如别人”的那个“别人”是谁呢?实际上,并没有“别人”的通用标准。只有在自己身上发现特质、独一、不同性,相信自己有其独特性,才可以找到内心的安全感。
(3)认知解读:认知不协调理论
认知不协调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心理学理论。它非常清楚地从认知的层面,解释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心理平衡机制,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害怕当众讲话。
心理学家列昂?费斯廷格认为,人们为了自己内心平静与和谐,常于认识中去寻求一致性,但是不协调作为认知关系中的一种,必然导致心理上的不和谐。而心理上的不和谐对于个人构造自己内心世界是有影响和效力的,所以常常推动人们去重新建构自己的认知,去根除一切搅扰。
在这种理论中,认知的含义十分广泛,可以是任何一种观念,包括知识、思想、态度、信念;也可以是对行为或事物的意识或知觉。
费斯廷格认为,认知不协调一经出现,就会激发机体处于紧张状态,使人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在这种情况下,人的避免焦虑、肯定自我、保持认知协调的倾向会推动人设法减轻或避免这种不协调状态,恢复心理的平衡。
减轻和消除不协调的方式通常有三种:第一是改变或否定认知因素中的一个。第二是改变一方或双方的重要性或强度。第三是在不协调的两个元素之间加入一个或多个能弥补二者距离的新认知元素,使原来不符合推理原则的两个认知元素通过新的认知元素构成合理、协调的联系。
(4)需求解读: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所提出。它与认知不协调理论的不同在于,它从人的基本需求层面解释人的行为动力。
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
1)生理的需求。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等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
2)安全的需求。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3)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又称社交需求。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情、爱情与亲情的需要;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
4)尊重的需求。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5)自我实现的需要。也称为高峰体验。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
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5)结构解读:本我、自我、超我理论
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弗洛伊德作人格结构分析时所提出的概念。提到弗洛伊德的这个理论,我是想告诉大家,大多数人的自我都遭遇严重的压迫。弗洛伊德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发现了人的潜意识,并据此解释清楚了人的非理性行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世界分为三个部分:
1)本我(id)。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就像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追求满足。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
2)自我(ego)。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许还有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东西。自我又像一个受气包,处在“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
3)超我(superego)。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完美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产生于自我对于父母、老师或其他权威的劝告、威胁、警告或惩罚的顺从或抑制,从而反映出了父母的良心和社会准则。
(6)互动解读:镜中我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创立的镜中我理论,非常有效的说明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与机制,而我要强调的是,过份强烈的自我意识可能导致过度的自卑、自闭,或者完美主义。
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一个人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不断体味他人的姿态意味,并从他人的观点中看到自身。他们想象着他人如何评价自己——从中获得自我的形象、自我的感觉、自我的态度。他人的姿态就如同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并衡量自己。正如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看待并衡量其他事物一样。
当然,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其基本形成之后,也还在不断的调整过程之中,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我们作为成年人,自我意识也总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变化。
三、突破恐惧的训练方法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你如果希望征服你的听众,首先你要征服自己内心的恐惧。
如果你害怕当众讲话怎么办?方法就是练习当众讲话。这话看上去有点奇怪,其实就是告诉你,你只有正确地面对当众讲话,积极地实践当众讲话,最后你才能成功地当众讲话。事实上,一个人如果性格过于内向,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性格的话,最好的方法也就是借助当众讲话。
当众讲话需要自信,必须突破恐惧的心理,从练习的角度,以下几种方法与项目是必须完成的。
1、了解自己的问题
古希腊德尔斐神殿有一句铭文:“人啊,认识你自己!”。千百年来,我们人类最大的盲区就是自己。我们自卑,但我们可能不承认;我们承认自卑,可能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症结所在;我们找到了真正的症结所在,可能我们并不愿意或者敢于用行动去改变它。
当你要开始练习当众讲话之前,一定要对下列问题给出答案:
1)我害怕当众讲话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2)我是否经历过非常难堪的当众讲话失败?
3)我为当众讲话作出过哪些努力?
4)这些努力足够吗?
2、培养讲话的冲动与习惯
恐惧是你自设的陷阱,想像的恐惧是最危险的陷阱。当众讲话如果总是给你带来恐惧的话,那就用冲动与习惯来战胜它们,战胜恐惧的最好方法就是体验恐惧。
习惯成自然。如果你过去不习惯面对公众或陌生人讲话,那你从现在开始,常常接触而逐渐适应,就会习惯甚至变成一种冲动,一有机会你就有一种讲话的冲动,想表现一番。
冲动是魔鬼,更是天使。冲动是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可以让你勇敢地体验当众讲话的恐惧。
练口才,你必须大胆一次!喜欢沉默寡言的人,没有讲话冲动的人,你能指望在某一天突然开声,成为一个雄辩滔滔的演讲家吗?因此,你要把握当众讲话的机会,一有机会,决不放过。正所谓: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3、积极的心理暗示
莎士比亚说过:“一个人往往因为遇事畏缩的缘故而失去了成功的机会!”畏缩的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不良的心理暗示。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的能力,注意控制并消除一些消极的心理暗示。
法国心理学家希恩?德玛指出,人的自信来源于未来的自己!是的,也许我现在不行,但我相信将来一定行甚至很行。这就是一种最好的心理暗示。
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自信心的提升来说非常有效,可以帮助我们释放不良情绪,不求完美,给自己减压,更加轻松、积极地面对练习。积极性暗示的七种基本方法如下:
(1)抬头走路法
走路的姿势也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懒惰的姿势和缓慢步伐,能滋长人的消极思想;而改变走路的姿势和速度可以改变心态。平时你从未意识到这一点吧?你过去是这样走路的吗?从现在开始,行走时抬头、挺胸,步子迈得有弹性。
(2)座右铭与喊口号法
你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怎样暗示自己。给你的潜意识一些积极暗示的话,只要你坚持一个月的大声练习,相信你渐渐会成为一个非常健康、成功、自信的人!
今日的暗示,就是明日的你。因此,写下几句激励自己的话在笔记本扉页上,贴在你的写字台前,压在你桌子的玻璃下面,不断地提醒,或者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大声喊出来。总之,我们应该学会把振奋人心的口号喊给自己!以下的口号供你参考:
我一定要成功
我一定能成功
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
成功一定是属于我的
我是最棒的
我的生命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我拥有无与伦比的自信和魅力
我拥有伟大的思想
我拥有超强的行动力
我每一天都很幸运
我可以拥有一切
我热爱生活,爱身边所有的人
我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3)扩大优点法
有人之所以有自卑感,是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光看到自己的缺点。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看不到,只能说你没有发现。你现在要做的是,不但设法发现它,还得设法扩大它。即使是微小的优点,一天反复思索几遍,也能使你感觉到优点多于缺点。
(4)淡化消极因素法
所谓淡化消极因素,就是设法缩小消极面。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人被不安和自卑情绪困扰得痛苦不堪,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他们将极小的失败或恐惧扩大化了,扩大到了生活的整体。
(5)不说消极语言法
消极语言是一种消极暗示。这种话说多了,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使人意志消沉,失去自信,一事无成。比如:
我天生口才就不行。
反正我认为不行,毕竟是不行的。
总之,我是无能为力了。
我毕竟比不上他。
总之,我注定是要失败的。
以上这些话都是一些全面否定自己的话,一旦开口,使得本来可以做好的事,也就做不好了。
(6)赞美他人法
赞美他人,是一种积极的暗示,而且不仅给他人积极的暗示,同时也给了自己积极的暗示。因为,在赞美他人时,你看到了他人的长处,发现了他人的优点,说明他人的长处、优点也进入了你的心灵,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暗示。同时,你赞美他人时,他人必定高兴,给你一个笑脸,这也是一个积极性暗示。
(7)转移暗示法
对于自己而言,可避免运用消极的暗示。但他人对你进行消极暗示,你就得运用转移暗示,将别人对自己的消极暗示,转化为积极暗示。
4、走出并不断突破舒适区
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然而,显眼的时候,往往让我们感到不舒适。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舒适区,这个舒适区就是你自己感到自在的一个位置与自己的姿态。
许多人不敢站在显眼的地方,因为他们害怕那一双双审视、质疑、否定、嘲弄、傲慢的眼睛,那些眼神让我们严重地感到不舒适,不自在。
一方面,在会场或者别的公众场合,有的人喜欢选择后排或边缘的位置,如果让他站在前列,或坐在前排,或站在主席台上,他会感觉浑身不舒服,所以大多数的人选择位置的时候,都会以自己感到舒适为原则。
另一方面,人们对自己身体的状态也总是在寻找一种舒适感。四肢的动作与摆放的位置,总是以舒适为原则,如果把手当众高高地举起,或者在公众面前进行某种滑稽的表演,许多人都极不适应;坐在主席台上,他们也习惯性的把身体躲在台子背后;如果站立,他们则习惯于把手抱在怀里,或背在身后,或揣进裤包里。
然而,我们大多数的人躲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其实是一种逃避的选择,一旦稍一离开舒适区,他就极度的恐惧,不适应,没有办法讲话,失去对情绪、肢体与思路的掌控力。
我强烈地建议大家,要自觉地走出日常的舒适区,或者说要不断地拓展扩大自己舒适区的范围,让自己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在任何的场合都能够做到收放自如,而没有不舒适的感觉。以下一些方法有助于你拓展自己的舒适区:
(1)让自己成为公众焦点
在公共场合,让自己处于比较明显的位置,不要淹没在人群里,而要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除非安全或者休息的需要,不要坐在边缘与后排座位。试着在你乘坐公共汽车时,在较空的车厢里,在众目睦睦之下,来回走走;或是当你步入一个大会场时,有意从前排与中间的过道穿过,并选前排的座位坐下,走的时候,不要低头,而要适当的环顾四周,只要不过份影响现场氛围就行。
(2)到公众场所进行表演
其实,我们太多的人,不是害怕当众讲话,而是他害怕在公众面前露脸,说得极端一点,即使不让他讲话,就只是让他站在公众面前,他已经浑身不自在了。
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找一个人多又可以摆地摊的地方,试着吆喝叫卖。如果可能,你也可以到公园、游乐场、地下通道、广场等人多的地方,大胆地进行演讲、唱歌、讲笑话或其他技能的表演与展示,你不要有任何的畏惧心理,表演时也可以比较夸张、滑稽,让你体会一种超越与控制感。
(3)注视着跟你讲话的人
缺乏自信的人,跟别人讲话时,眼睛会逃避,尤其在双方眼睛相遇时,会马上收回、低下或者望向别的地方。从现在开始,你要时刻提醒自己,抬起双眼,正视对方,不要害怕别人的眼神,不要眼睛与人一接触就游离。也许你会发现,与同事、领导等谈话时,只要你稍微坚持半秒钟,对方就可能败下阵来,收回眼神,那时,你会从心底升腾起一种自信、征服的快感。
(4)争取论坛提问机会
经常去参加一些公共论坛,不仅可以学习到不少新的知识,而且在那种场合的最后,一般都可能有现场答问环节。机会来的时候,你要大胆地举手,站起来向主讲人提出问题。提问的时候,可以先环视一下会场,大声地讲出你的意见与问题。这种练习是实战性质的,对你自信心的提升极有帮助。
5、当众发言,大声讲话
自卑的人,缺少自信的人,讲话总是像蚊子嗡嗡叫一样,细小、含糊、急促。孩子打针时为什么要大声哭叫,因为可以转移疼痛。大声讲话情同此理,也可以转移和消除内心的紧张感。因此你必须要习惯性地大声说话,不仅让人听得明白,你也就得不再紧张。
当众发言是克服羞怯心理、增强人的自信心、提升热忱的有效突破口。这种办法可以说是克服自卑的最有效的办法。想一想,你的自卑心理是否多次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应明白:当众讲话,谁都会害怕,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你不要放过每次当众发言的机会,而且,你从现在开始,当众讲话时,一定要把嗓门张大,音量比过去提高一倍。
而在平时,也需要练习下大声讲话的感觉,以下几种方法是可用的。
(1)模仿领袖讲话
大声地模仿学习领袖人物讲话,比比气势——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正式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奥运会开幕式上,胡锦涛讲话:“我宣布: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
(2)大声讲故事
在生活中的各种场合,如餐桌上,对朋友、同学大声地讲述自己为什么害怕当众讲话?或者讲一些你刚学会的笑话,刚看来的新闻故事,等等。
(3)大声朗诵
自己在家里或人少的地方,坚持一个月,大声地朗读一篇文章或诗歌。文章不能太短,持续10分钟左右。如果你的声音偏小,试着将声音提高,自己应当感到与前不同。
四、情绪及表情的控制
人们对现实环境和事物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以及所采取的态度,就是通常所说的感情,其经常有意无意地通过面部表情显露出来。因此,表情在面对面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就成为心灵的屏幕,能够辅助有声语言传递信息,沟通人们的感情。
1、临场掌握情绪的技巧
在正式场合发表当众讲话,首先要能掌控情绪,其次掌控声音,然后掌控肢体,最后才能掌控思路。不少人练习口才,一上台就希望自己讲话的思路受控,但发现自己很难做到,又不知原因何在,甚至怀疑自己永远都不可能练好口才。其实,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做到前面所讲第一步——掌控情绪。
要能够彻底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建立强大的自信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建立自信是一个过程,而且,我们每个人不可能等到具备了无限强大的自信才去讲话,也就是说,当我们只有两分自信、只有五分自信、只有八分自信时,也需要讲话,而不是具有十分自信时才讲话。
回到现实,当我们还不够自信时,当众讲话的情绪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控。如何让我们适当地情绪受控,表现得好一些呢?我们不妨采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来解决。
所谓心理暗示,就是通过语言与非语言(表情、手势、动作、环境)手段使人不自觉地接受某种观点、信念、态度或行为模式影响,从而产生心理或行为的相应变化的过程。紧张与恐惧来源于我们对外在的事物与环境,有不可知或不可控的感受。而心理暗示则可以让我们屏蔽掉部分的不可知,或者获得部分的可控感。
以下一些心理暗示方法,可能对你掌握自己临场情绪比较有用:
(1)语言暗示
有个笑话说:一个美女去考驾照,她表现得很紧张。坐旁边的考官说,你别紧张。她说,我不紧张。但是握住方向盘的手还是抖得很厉害。考官再安慰她别紧张,美女回答说,我真的不紧张,我朋友说过,就当旁边坐了一只狗就行了。
这就是一种语言心理暗示。我们中国最熟悉的就是“阿Q精神”,也即“精神胜利法”,对于当众讲话时的紧张情绪而言,是一种最佳的自我安慰法。
我们可以自己寻找到一些可以让自己心理变得平静一点的话语,牢记在心,上台讲话时经常念叨,挂在嘴上。而以下这些话语,可以作为你语言心理暗示的参考——
我一定可以讲好
我参加过樊老师的培训
我上一次都讲得很好
其他人也很紧张
我并不是最差的
台下坐着的都是些石头、傻子
你们来讲,肯定比我更差劲
听众们都欠了我的债
(2)肢体活动
按某些心理学家的意见,人的情绪是对不良生理反应的感受所引起的。也就是说,如果你当众讲话时感到紧张与恐惧,是因为你感受到生理上的变化,比如:手脚发抖、脸红脖子粗、背心冒汗、身体僵硬,这些都可能引起你的紧张情绪,因为你担心被观众看出来,让自己很没面子,破坏了你的形象。
所以,让自己的肢体受控,也是情绪受控的重要方面,当你在当众讲话时,只要你的肢体变得自然协调一点,你的紧张感就会消除很多很多。除了平时要通过本书第四章关于肢体语言的练习项目,增加自己肢体的协调性与弹性之外,在当众讲话的现场,以下几个建议,可以让肢体动作来缓解你的紧张感:
1)当你手里没有麦克风时,绝不能没有手势,或者只是在腰部以下偶尔有小幅动作。应当把手抬起来,在胸前比划,而这样,既可让避免双手闲着的无所适从,也可以起到一种自我保护的暗示作用。
2)当你面前有一个演讲台,你可以把手放在上面,但是,不能把身体靠得太近,也不能用双手一直撑着台子,从头到尾都不松开。有时候,你可以单手扶着台子边缘,另一只手举起来做点手势。关键是,你的手势要有变化,不能只有一个动作。
3)当你手里没有麦克风,面前也没有演讲台,而现场的主题也不容许有太多的肢体动作,你可以在左手或右手的手心,捏着一个小纸团,这样可以让你的注意力稍微转移到那里,如同抓住个可救命的稻草一般,心里的紧张感会缓解许多。
4)如果你所讲话的内容允许,比如是在一个轻松的场合,你可以让自己的手势夸张一点,挥动的幅度大一些;甚至配合讲话的内容,加上些弯腰、抬腿等动作,这样也会缓解紧张感。
5)在台子上移动你的位置,不要一直站在一个地方,那样不仅身体会很累,而且会让你越来越感到紧张。在台上前后左右移动,有些“胜似闲庭漫步”的状态,你也可以让自己心情放松。
6)保护微笑的表情。随时要注意自己在台上是什么表情,如果你拉长了一张脸,自己也会让听众拉长脸,而你恰恰就看到那些拉长的脸,这种脸你喜欢吗?当然不喜欢,而且会让你自己更加紧张。
(3)声音转移
你见过小孩子打针吧。没有几个小孩生病打针不疼不叫的。为什么小孩打针时会夸张地大声地哭叫?原因就在于,一方面可能是拒绝和排斥打针,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哭叫来转移疼痛。
其实,我们成年人也会通过大声喊叫来转移、缓解和消除紧张情绪。当你遇到坏人的时候,你可能会大声喊叫;当你路过坟地时,你可能会唱起歌曲;当你突然遭到木棒的敲打,你可能会惨叫一声……因此,我们可以在当众讲话的时候,通过声音来转移我们的情绪压力。
1)讲话时尽可能提高嗓门。要让你的声音充满了整个会场,一方面可以消除会场里的杂音,让所有的人更集中精神,另一方面,也因为你大声讲话,让你的身体变得热血沸腾,就不容易体会到身体的发抖,甚至消除了发抖。
2)让声音充满激情。除非是内容与主题上的必要,千万不要用低沉、阴冷的声音讲话,那样会让会场中的空气变得紧张起来,而反过来,会让你自己感到越来越紧张,甚至有点透不过气来。
3)不要用过快的语速讲话。过慢容易制造紧张空气,过快则会导致你的思路跟不上,或者舌头打结,从而让你难堪。把每一句话说清楚了,再说下一句,不紧不慢,才显得从容自如,不会给自己添麻烦。
(4)获得支持
在讲话过程中,争取获得现场听众的支持,也可以缓解紧张与恐惧。有很多人,在自己感到有些紧张的时候,他可能会对听众说:“不好意思,我有点紧张。”这就是在寻求听众的支持。因为,当他讲出这话后,如果是小型会场,就会有听众告诉他:“你没有啊!你挺好啊!”如果是大型会场,通常就有人会报以掌声,既是对他坦诚的肯定,也是对他精神上的支持!
如果你想表现得更自然一点,当你说“我有点紧张”之后,还加上一句:“请大家给点掌声支持一下我好吗?”通常情况下,听众都会用掌声回报你,让你在极度紧张的困境当中,逃过一劫。
获得支持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抬眼看听众。有许多人因为紧张而不敢拿自己的眼睛看着台下的听众,以为这样可以减少压力。其实不然,听众的眼神,虽然有些是不友好的,但也总是有些人天生就对人友善,不管你讲得如何,他们都会很热情地望着你,微笑地看着你,还不断地点头,向你表示支持。所以,你不妨看着台下那些友善与热情的眼睛,你会觉得——我其实并不是自己想像的那么糟糕!
2、情绪与表情的区别
情绪是从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中产生的主观体验,也就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得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比如:喜是手舞足蹈,怒则咬牙切齿,忧会茶饭不思,悲将痛心疾首,等等。
内在的情绪在面部的反应称为表情,也就是说,表情是指人们表现在面部的思想感情。不论种族、国籍、肤色、年龄、宗教信仰、政治态度、经济状况、学历水平,都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复杂、丰富的面部表情。我们通过人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和内心变化。因此,人的面部通常被看做人的灵魂的一面镜子。人类复杂的表情变化都是在头部的眉、眼、嘴、鼻以及颜面肌肉的变化等体现出来的,它是人体中最富有表情、最生动的部位。
3、情绪的维度与表情的分类
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两极性。以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的观点来看,情绪包括了以下三个维度:
愉快——不愉快
紧张——放松
激动——平静
了解这个维度学说,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表情运用的控制,在当众讲话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通过表情来传达相关的内容。
表情则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大家不妨试着对镜练习这些表情:
忧:苦恼、涕哭、过失、失落
悲:忧郁、担心、悲哀、丧胆、绝望
喜:欢笑、喜悦、高兴、情爱、柔情
思:反省、默想、思考、期待
怒:怨恨、愤怒、敌视、恼怒
傲:侮辱、轻蔑、厌恶、傲慢
惊:惊异、惊愕、恐怖、震骇
愧:惭愧、羞耻、谦虚、赧颜
庄:尊敬、庄重、景仰、皈依
谐:嬉笑、搞怪、诙谐、滑稽
4、表情在当众讲话时的运用
脸部表情会带给听众极其深刻的印象。紧张、疲劳、喜悦、焦虑等情绪无不清楚地表露在脸上,这是很难藉由本人的意志来加以控制的。内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总觉缺乏自信,老是畏畏缩缩,讲话就很容易变得欠缺说服力。
微笑与平和是脸部表情的核心。脸部表情运用时要适时、适事、适情、适度,切忌呆滞麻木、情不由衷、晦涩不明与矫揉造作。控制脸部表情的方法如下:
(1)不可垂头
人一旦“垂头”就会有“丧气”之感,而且如果视线不能与听众接触,就难以吸引听众的注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体传递信息最有效的器官。人的喜、怒、哀、乐等深层心理情感都会从眼神的微妙变化中反映出来,而且能表达最细微、最精妙的差异。双目生辉,炯炯有神,是心情愉快、充满信心的反映;相反,双眉紧锁、目光无神、游离不定或不敢正视对方,都会使听众觉得你无能。
(2)保持热情
真正的热情是由内而外的,我们要用意志来提高自己心灵的温度。当众讲话时,你一定要保持热情,而且把热情写在脸上,一定要让自己表现得激情四射,因为听众的态度需要你的热情来激活。
(3)缓慢说话
语速过快容易导致紧张,面部表情失控。说话速度一旦缓慢,情绪即可稳定,脸部表情也得以放松,全身上下也能够为之泰然自若起来。
(4)真诚微笑
要习惯恰当的微笑。微笑是一种良性的脸部表情,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自信的标志,礼貌的象征,涵养的外化,情感的体现。演讲中,微笑象征性格开朗与温和,可以建立融洽气氛,消除听众抵触情绪,可以激发感情,缓解矛盾。
笑要随内容感情变化而变化,有兴奋喜悦的笑,有冷嘲热讽的笑。既要注意用自己的“笑容”去表达内容,感染听众,也要保证笑的价值,该笑则笑,不笑则止。下列场合可运用微笑技法:
1)表达赞美、歌颂等感情色彩时应微笑。此时要博得别人笑,自己首先要笑。
2)上台与下台时应微笑。这样可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把良好的形象留在听众心中。
3)面对听众提问时送上一缕微笑是无声的赞美与鼓励。
4)肯定或否定听众的一些言行时,可以配合点头或摇头,脸挂微笑。
5)面对喧闹的听众,演讲者可略停顿,同时脸挂微笑是一种含蓄的批评与指责。
6)表达一些与微笑不相背的情感时可微笑。
(5)恰当配合
当众讲话需要生动的脸部表情,不要板着一张面孔,除非内容上的必要。表情一定要与所讲内容恰当地配合,虽以微笑为主,但是也要注意,不能从头到尾一味微笑,尤其是不该笑时更不能笑。表达悲痛、思考、痛苦、愤怒、失望、讨厌、懊悔、批评、争论等负面情绪时不能微笑。
另外,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太激动甚至要哭时,就暂时停下来吧。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