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3.8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0.6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7.4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6.1
《
周易
》
售價:HK$
44.6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7.2
《
乾隆制造
》
售價:HK$
87.4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HK$
304.4
|
編輯推薦: |
1.《中庸全鉴》原文根据权威版本核定,辅以通俗易懂的译文,使读者全面领略这部儒家经典之作的哲学思想之美。
2.全书双色印刷,采用80克胶版纸,配以大量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精美图片。
3.在一版的畅销基础上全新修订而成,内容更精到,文字更洗练,装帧更典雅,适合广大国学爱好者阅读及收藏。
|
內容簡介: |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传统文化之“经学”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虽然是《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最富意蕴、最具理论和最见气象的著作,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洞见。
本书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化理解《中庸》这一传世经典所包含的智慧。
|
關於作者: |
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迟双明,笔名东篱子,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郸市人。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曾在邯郸钢铁公司任子弟中学教师、《邯钢报》编辑等,现任北京鸿图巨基公司总编。主要作品有:《首席执行官》、《诸葛亮日记》、《边读边悟菜根谭》、《听李叔同讲禅机得潇洒人生》、《读史有学问全集》等。
|
目錄:
|
第一章 天命:天地之化本于中和
◎ 1秉承天命,天人合一
◎ 2道不可离,君子慎独
◎ 3要有“三省吾身”的态度
◎ 4中、和是一切的根本
第二章 时中: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 1做个坚守道德的君子
◎ 2反中庸者是可怕的
◎ 3去除内心的肆无忌惮
第三章 鲜能:人生在世,都是有欲望的
◎ 1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 2孔子的中庸思想
◎ 3人的欲望永远都不能满足
◎ 4必须克服褊狭的劣根性
第四章 行明:既无过之,亦无不及
◎ 1万事都要讲究一个“度”
◎ 2物壮则老,过犹不及
◎ 3适度才是正确的选择
◎ 4骄矜者无知,自知者智慧
第五章 践行:积极实践
◎ 1中庸不是用来研究的
◎ 2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 3学以致用方显真智慧
第六章 大知:大智慧者执两用中
◎ 1执两用中是杰出的领导艺术
◎ 2隐恶扬善,律人安人
◎ 3扬长避短,以扬为主
◎ 4多征询下属的意见
第七章 予知:聪明反被聪明误
◎ 1聪明并不等于高明
◎ 2不要显得比别人聪明
◎ 3鸡蛋不必硬碰石头
第八章 服膺:中庸之道,服膺弗失
◎ 1践行中庸需要内在的自觉性
◎ 2时刻不放弃追求的目标
◎ 3认识到错误就立即改正
第九章 可均:白刃可蹈,中庸难得
◎ 1中庸是极致性的标准
◎ 2中庸之道与对症下药
第十章 问强:精神力量的强最重要
◎ 1宽柔以教,不报无道
◎ 2暴力不是明智的选择
◎ 3与人为善,和而不流
◎ 4坚持原则,保持气节
第十一章 素隐:遵道而行,依乎中庸
◎ 1欺世盗名者不得善终
◎ 2半途而废者难以成功
◎ 3不争不斗,不喜不厌
第十二章 费隐:君子之道费而隐
◎ 1中庸之道既易又难
◎ 2努力摆脱一知半解
第十三章 不远:君子之行,安然守正
◎ 1道不远人,远人非道
◎ 2以尊重人的原则去治理人
◎ 3忠恕之道与中庸之道
◎ 4庸德之行,庸言之谨
◎ 5做人做事要收敛一些
第十四章 素位:素位而行,反求其身
◎ 1是什么角色就做好什么事
◎ 2安守本分方得安享终生
◎ 3上不陵下,下不援上
◎ 4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 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第十五章 行远: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 1有谦乃有容,有容方成广
◎ 2认识自我,切忌虚夸
第十六章 鬼神:道体物不可遗
◎ 1道是无所不在的
◎ 2内心的“诚”是关键
第十七章 大德:大德者必受命
◎ 1德行是一切伦理的基础
◎ 2高贵的品德是一种财富
◎ 3修德可以养生增寿
第十八章 无忧:中庸而行,可以无忧
◎ 1中庸道德价值的评判
◎ 2对自己的修养和作为要谨慎
◎ 3按礼制服丧也是孝道的体现
第十九章 达孝:礼法制度是治国之本
◎ 1用“孝”字影响别人
◎ 2善于继承前人的志向
◎ 3“礼”是不能错乱的
◎ 4把“礼”上升为政治的合法性
第二十章 问政:治国理政的方法和原则
◎ 1为政之要,在于得人
◎ 2以自身的德行感召人才
◎ 3治国之道,以仁为本
◎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5勤奋必能通向成功
第二十一章 诚明:自诚明,自明诚
◎ 1诚是儒学的奠基性观念
◎ 2诚和明是互相联系的
◎ 3“自诚明”与“自明诚”
第二十二章 至诚:用至诚之心赢得至忠
◎ 1君使臣以诚,臣事君以忠
◎ 2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对方
第二十三章 致曲:真诚之人能化育万物
◎ 1致曲的修养之道
◎ 2由局部达到整体的诚
第二十四章 前知:至诚者可预知未来
◎ 1诚的最高境界有如神灵
◎ 2先知来自于自身的修炼
第二十五章 自成:诚者自成,合内外之道
◎ 1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
◎ 2至诚必然是仁德
◎ 3诚者能够成就自己
◎ 4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
第二十六章 无息:至诚是没有止息的
◎ 1追求至诚永远不停止
◎ 2博大高明,悠远长久
◎ 3至诚的三种情形
第二十七章 明哲:明达智慧,进退自如
◎ 1修养德行,适应圣人之道
◎ 2达到圣人之道的具体途径
◎ 3明哲保身,方能进退自如
◎ 4等待适当的时机再行动
第二十八章 自用:愚贱不可自以为是
◎ 1自以为是者总与失败同行
◎ 2刚愎自用会导致悲惨的结局
◎ 3独断专行,必铸苦果
◎ 4孔子为何要遵从周礼
第二十九章 取信: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 1把王道推行到天下
◎ 2民信是最强的凝聚力
◎ 3要成为良好的榜样
◎ 4身体力行,为不言之教
◎ 5以品格魅力感召天下
第三十章 敦化:至圣之德广大如天
◎ 1孔子祖述尧舜的脉络
◎ 2孔子祖述尧舜的内容
◎ 3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第三十一章 至圣:能“配天”的领导艺术
◎ 1居上者要“临之以庄”
◎ 2宽裕温柔,容纳万物
◎ 3培养宽宏大量的胸怀
◎ 4仪表言行要显得精明强干
第三十二章 天德:天下唯有德者居之
◎ 1至诚之道的功用
◎ 2“诚”是天人合一的联结点
第三十三章 德化:弘扬德行的最高境界
◎ 1君子之道不可急功近利
◎ 2把民众培养成有德的君子
◎ 3含而不露比暴跳如雷更有效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原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一章天命:天地之化本于中和
【译释】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循着内在的诚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驾驭本性的道,是时刻不能离开的;那些可以离开的束缚,都不能称之为道。所以,君子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君子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对喜怒哀乐能按应有状态掌握,无所偏倚,这就叫“中”。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有所节制,这就叫“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1秉承天命,天人合一
《中庸》开宗明义,肯定:“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提出“性”、“道”、“教”三项,用以解释“道”的渊源。作者认为:上天以阴阳五行的道理来交付给人,人类运用这些道理来修成诚的美德,这就叫做“性”,人有了性之后,做事遵循它,这就叫做“道”。圣人应当运用“道”去约束民众,对他们的行为加以限制,使做事过分的人回撤,使做事不及的人前进,这就叫做“教”。在作者看来,先有“性”,后有“道”,再有“教”,“性”、“道”、“教”三者是相承的,在逻辑上有着前因后果的联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以说是“天人合一”理论产生的一个源头。这三句话是《中庸》的开端。理解这个开端是我们进入《中庸》的关键。
在这里,“天命之谓性”就是说,人类起源是天之所造,是天的一部分,他所含有的特殊性即人性,是与他的知识(生来就有,区别于动物的天性)联系在一起的。人本身就是一个“仁”。这个“仁”,以他的知识为特征,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萌发的种子,就是“天人合一”的理念。
这里“天命”中所谓的“天”并不是现代人自然意义的“天”。这个“天”,是具有人格意义的至上神。在儒家看来,人自降生之日起,就必须听从“天命”,在“天命”中完成自己,成就每个人异于禽兽的本性,完成“天命”的赋予。
在《中庸》里,“天命”是内在于人的,它不是以外在于人的姿态为人立则,向人提供某种规范,而是直接进入人心形成人性,给人以命令。在这一传输过程中,给令者是“天”,而受令者则是人,人性直接秉承“天命”而来,而“天命”是每个人得以成就人性的直接原因。在这一思想中,人必须完成“天”所赋予之“命”,因为这正是人异于禽兽能成为人之处,亦即人性的成就之基。《中庸》这一思想后来为孟子及宋明儒陆王学派所继承。孟子道性善,曰求放心,陆王曰心即理,便是这一思想的延续与发展。
钱穆先生在一次名为《中国人的思想总纲》的学术文化讲座中,曾这样解释《中庸》开卷的三句话:
“四书里《中庸》的第一句,就说‘天命之谓性’。天命赋予你的,就是人之禀赋,这就叫做‘性’。人受了此‘性’,就在人之内有了一份天,即是说人生之内就见有天命,这不就是通天人了吗?所以中国人特别看重‘性’字。我此次来讲中国的国民性,就是这意思。为什么你的‘性’这样,他的‘性’那样;中国人的国民‘性’这样,西洋人又不这样。这需要拿天时气候、山川地理、历史传习等种种,会合起来讲。简单说来,这即是所谓‘天命’。天在哪里?就在我本身,就在我的‘性’。我的性格,就是天的一部分,我们人就代表着天了。可是一个人只能代表天的小小一部分。你是一女子,便是天性之阴;你是一男子,便是天性之阳。人分阴阳,天亦分阴阳,如昼夜寒暑等。中国的阴阳家便喜欢从这里讲。此处不详说。”
“现在讲到《中庸》第二句:‘率性之谓道。’‘性’可以讲是天性、人性,‘道’亦可讲是天道、人道。率,遵循义。遵循你的天性而发出的,便是人生大道,亦可说是自然大道。饥思食,渴思饮,寒思衣,倦思睡,都是率性,即都是道。违背人性,就非道。魏晋清谈讲坦白,讲直率,把你的内心坦白直率地表现出来,这就偏于道家义。儒家言遵循,工夫便要细密些。但儒道两家还是一义,都是通天人。或许一个种田人比一个读书人更能近于道家言的率性,而一个读书人则需要懂得儒家言的率性。所以儒家要讲修身,而道家在此则不多讲。换言之,道家重在讲自然,儒家则更注重讲人文。率性之谓道,亦即天人合一。”
“现在再讲第三句,‘修道之谓教’。人道需包括天地及社会人群,故需随时随群而修。周公所讲的道,孔子出来修,以下仍需不断有人起来修,此便是‘修道之谓教’。亦即是司马迁所谓通古今之变。有变便需有修。但尽有修,还是这一道……修道之‘修’,有修明义,有修正义。周公讲的道,孔子起来修正,又继续有孟子、董仲舒起来把孔子之道修明修正。另一面说,庄子、老子亦来修正孔子之教。所以《中庸》开始的三句话,实是含义无穷。”
的确如此。这三句话听起来简单,但是它的含义却极为深奥。它不是针对现象界所作的描述,而是基于长远的传统与独到的见识,对于人性的本质所作的论断。这是一种信念,但它不是没有根据的信念,这种信念不是由经验归纳而得,但却可以用来说明人的主要经验。换言之,人之所以构成如此的人类世界,既要求分辨善恶,又要求行善避恶,好像真有一种命令在其中主导,其原因正是《中庸》所要说明的。
2道不可离,君子慎独
慎独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
作者强调,对于这伟大的天道,君子即使在众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也要谨慎儆戒,不可以有一时的疏忽大意;即便在众人听不见的地方,也是一样。这样,无论是在人前,还是在人后,存向善之心而努力自修的君子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德行的修养,而不可以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否则,是不会在德行的修养上有真正的进步的。
这个世界由道、理、义在规范制约着,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归根结底,“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没有什么东西比隐讳的东西更容易被呈现出来被人看见,有些人将自己的凶悍愚蠢藏起来,以为别人看不见,其实是藏不住的,反而因为隐藏而更加凸显出来。“莫见乎隐”,没有什么比所隐藏起来的那些东西更能够显现出来,有人认为很多事情很小,见小利去拿小利,那你今后可能见大利去拿大利,最后可能窃国。“莫显乎微”的意思就是说,极其细微的东西,都会呈现出来,逃不过众人的眼睛。
所以君子一定要谨慎,自己独处的时刻不做坏事,能严于律己,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庸》讲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心灵之“诚”。“诚”的对立面就是本能之“欲”。一个人的私心太多私欲太大,就会处处为了自己去贪婪争斗,就会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中庸》告诫人们,要放弃一些东西,不要做加法,而要做减法。减法就是把自己心中想得到的一切物质的、欲望的、权力名誉的东西放弃丢掉,这样才会成为一个诚实规矩、内心坦荡的人。
儒家的这种自我道德修养,一直是两千多年来历朝历代知识分子奉行的道德法典,说之者极多,真正能践之者甚少。其中有三个人的事迹比较突出:
其一,东汉时被誉为“关西夫子”的清官杨震。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一个叫王密的人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朝廷接受了杨震的举荐,委任王密为昌邑今山东金乡县令。王密对杨震十分感激,他私下拜会杨震,执意送上10两黄金以表谢意,并低声说:“黑夜里,无人知道,您就放心地收下吧!”杨震脸色阴沉,斥责道:“你送黄金给我,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自古以来,君子慎独,哪能以为无人知道,就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呢?”一席话,说得王密羞愧难当,他急忙起身谢罪,收起金子走了。
其二,元初的许衡。据明宋濂等撰《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字仲平,河南泌阳县人,任过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监祭酒,领太史院事,为中央最高级的学官。他是元代三大理学家之一。他早年“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菜茹,处之泰然”。他“尝暑中过河阳,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仍坚决不吃无主之梨。后来,他“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他一生清廉自守,堪为楷模。
其三,清朝雍正年间的叶存仁。他先后在很多地方做官,历时三十余载。一次,在他离任时,僚属们派船送行,然而船只迟迟不启程,直到明月高挂才见划来一叶小舟。原来是僚属为他送来临别馈赠,为避人耳目,特地深夜送来。他们以为叶存仁平时不收受礼物,是怕别人知晓惹出麻烦,而此刻夜深人静,四周无人,肯定会收下。叶存仁看到此番情景,即兴写诗一首:“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随后将礼物“完璧归赵”了。
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杨震、许衡和叶存仁,他们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坚持操守,自觉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他们的高洁言行,是值得继承发扬的。
现代社会也一样,我们一定不要以为“不睹”、“不闻”而放纵自己。一般来讲,在公开场合,一些人能够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会做出有违法律、有悖道德规范的事。但是,在非公众场合,特别是面对金钱、美色等各种诱惑,有些意志薄弱者可能会不善“慎独”,做出违法乱纪的事,并自认为“没有人知道”,“不要紧的”。分析现在查处的一些腐败分子的蜕变过程,可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从不“慎独”开始的。
一个人做坏事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个因素所致,就像人生病一样,是人本身的抵抗力、免疫力下降和遭到外界风寒雨湿的侵蚀所致。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患病,有的人则不患病,那是因为人的抵抗力、免疫力不相同。因而现在人们都十分注意自己的身体锻炼,为的就是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我们加强“慎独”修养,就如同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免疫力,以抗拒疾病的侵扰一样。“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行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加强“慎独”修养,谨慎个人行为,就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在独处时也要做到表里如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