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4.6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HK$
134.2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HK$
109.8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HK$
44.7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HK$
112.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HK$
201.6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編輯推薦: |
本书集典型案例、新闻作品和作者采写体会于一体,是一部采写实践与新闻理论相结合的专著。无论对于新闻院校的师生,还是广大新闻采编工作者、基层通讯员,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內容簡介: |
独家新闻是当前各媒体竞争的一把“利器”,也是媒体记者梦寐以求的报道内容。如何发现独家新闻、怎样通过策划放大独家新闻的轰动效应,独家新闻幕后还有哪些未闻的“新闻”……本书不是新闻作品集,也不是纯新闻理论研究,而是一部集典型案例、新闻作品和作者采写体会于一体、采写实践与新闻理论相结合的专著。
本书作者长期工作在新闻一线,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曾发现并报道了一批有影响的独家新闻,不仅如此,作者在书中披露了大量深具启发性的独家新闻“台前幕后”,同时,作者还结合独家新闻采写实践,在加强新闻创新、策划独家报道、引导舆论、服务读者需求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无论对于新闻院校的师生,还是广大新闻采编工作者、基层通讯员,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關於作者: |
田宜龙,河南日报时政要闻采访部副主任,主任记者,河南省青联委员。
|
目錄:
|
序 寻找独家新闻
多问句话问出的独家新闻
——“冷杉之死”事件报道前后
难忘的历史沉甸甸的责任
——郑州“鬼子照”事件报道启示
孜孜求证还原真相
——为“豫花”正名的前前后后
穷追不舍做独家
——《我省紧急搜堵“加拿大一枝黄花”》采写印象
补救出来的头版头条
——《两院院士盛赞我省“小麦经济”》采写点滴
“盯”出来的独家新闻
——《三门峡水库存废之争有定论》采写手记
体验出来的独家新闻
——《本报记者首次全程体验飞机增雨》采写记
时刻保持好奇之心
——《超级杂交稻生产在我省获重大突破》采写札记
活用背景材料挖独家
——“拯救北方最后的古竹园”报道随想
旧纸堆里捡来的独家新闻
——《河南一年“流失”10个化肥厂》采写经过
一篇“解读”出来的独家力作
——《解读河南“新农村”》出炉记
暗访出来的独家新闻
——《惠农政策缘何难落实?》采访记
深度调查出独家
——《“农村能源革命”缘何“短命”?》采写回顾
亮出人物典型的独特个性
——《我愿是骆驼》采写札记
小题材写出“独家新闻”的秘密
——《麦客的一天》采写印象
以独特视角寻独家
——《农民工:技能改变命运》采写琐记
夜宿山村写独家-
——《红崖村的变迁及其背后故事》采写札记
公开的内参
——《食用仙人掌刺伤了谁?》采写记
独家新闻青睐有准备的人
——《回良玉副总理谈河南农业》采写启示
典型经验报道的一次有益探索
——《探访河南劳务品牌》系列报道解析
节假日里觅独家
——“记者回乡说‘三忧’”采写感悟
拉长事件新闻报道链
——“河南小伙杭州救人”报道前后
穿越历史时空写独家
——《探索“中原崛起”之路》报道手记
跳出文山会海抓独家
——《理性看待GDP增长15%》会议新闻采写感思
落地新闻的独家处理
——黄河防洪规划、海棠台风等报道处理感悟
透过数字寻独家
——从《转移支付,撬动区域均衡发展》报道说起
脚底板下出独家
——走基层采访札记
与名家对话采独家
——人物专访采写感想
抓准问题写独家
——“我省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系列述评”采写心得
做有思想的时政记者
——《我省持续推进省部战略合作》采写回眸
跋 新闻,在路上
|
內容試閱:
|
寻找独家新闻
独家新闻具有独特魅力
科技改变一切,科技超乎想像。
当纸质媒体自叹不如广播、电视传播速度之快时,互联网、手机、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又将它们统统甩在了后面。“移动媒体比互联网快,互联网比广播电视传播快,电视新闻比报纸新闻快”,新闻的发生由以天计算的“新近”,已经变为论分读秒的“正在”。
“特别是网络新闻的时效性、丰富性、公开性、交互性和畅通性,使我们的传统媒体难以望其项背。”上海市新闻学会名誉会长、新民晚报社原总编辑丁法章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和以互联网(含博客、微博)、手机、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共存融合的全媒体时代,一个媒体占有新闻资源多寡,尤其是捕捉独家新闻能力的强弱,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其舆论引导力、社会影响力的大小和在读者心目中位置的高低。
无论是传统媒体独霸天下的过去时代,还是新媒体气势如虹的当今时代,独家新闻都具有独特魅力,成为媒体竞争、争夺眼球的一把“利器”。
在“大兵压境”、“兵临城下”的情势下,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难道只按兵不动,甘拜下风?答案是否定的。
作为党委和政府的喉舌,作为我国新闻战线的主力军,党报要发挥其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就要在重大事件中有党报记者的身影,在重大政策问题上有党报记者的声音,率先抢占舆论的制高点,在覆盖范围内的舆论场中“挂帅”当“主角”,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尽管当前独家享用重大信息的难度越来越大,独家发布重大新闻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党报等传统媒体还是要发挥其拥有的党政机关资源优势,改变
“等、靠、要”坐等上门的思想,增强“独家”意识,积极主动出击,善于发现和挖掘独家新闻,尽可能形成党报的相对优势和报纸品牌,让潜在和分散的读者群体向党报汇集。
市场经济下,党报要想在纷繁竞争中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就必须加大对独家新闻的报道力度,鼓励记者多抓、多写独家新闻,提高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独家新闻就是“独特的发现”
何谓独家新闻?《新闻学大辞典》解释为:“由一家新闻机构向外界发布的新闻。”《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定义为:“只一家媒体报道或一家媒体率先报道的新闻。”
在传播手段日益发达,新闻竞争趋向白热化的新形势下,一家媒体想垄断独家信息的难度越来越大,独家新闻的含义也已发生了变化,正在从时效抢先、事实播报的独家更多转向思想深度、价值发现的独家。
媒体向读者提供有用新闻和信息,是其本质属性。过去我们常常认为,抢新闻只是都市报、商业电台及网站等媒体的事情,党报等传统媒体要以稳为主,不应去抢新闻、出风头。这样一来,党报发出来的新闻要么慢半拍没时效、要么四平八稳没价值。你失去了读者,自然号召力、影响力、引导力就大打折扣了。
2004年河南日报改版时,提出了“权威媒体、政经大报、高端互动、关注民生”的办报理念,要求记者在同城新闻媒体竞争中善于打胜仗,做到重大新闻不漏发。作为跑线和时政的记者,我要求自己做个有心人,对每天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情始终多份好奇心。跑行业战线记者,除了跑会议,拿材料外,还要将新闻触角伸向社会方方面面,保持新闻灵敏。一旦发现新闻线索就要立即主动出击,抢抓时效,用独家的东西影响读者,不让重大新闻从身边溜走,力争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取得主动。
2004年10月21日中午下班后,我照例浏览一眼网络,突然一个题目跃入我的视线:《“豫花”到底怎么了?》。凭着职业敏感,我意识到“这可能与河南某种产品有关”。打开后发现:湖北一媒体因将面粉过氧化苯甲酰(俗称增白剂)含量的国家标准搞错,称“豫花”面粉超标有毒,使产品惨遭封杀,还株连河南其他品牌面粉,并给社会造成了极大恐慌。但我同时也发现,这事关河南产品形象、乃至河南形象的事件,河南媒体竟没有一家报道……
我如获至宝,在请示部门领导后当晚赶到始发地进行调查采访。10月23日,河南日报在一版和二版分别推出了《省外媒体报道不实产品遭“封杀”
豫鄂权威机构为“豫花”面粉正名》和《河南面粉湖北蒙冤——“豫花”牌“有毒面粉”事件真相调查》两篇报道,在全省第一次就“豫花”事件发出了河南媒体的声音,引起了社会更为广泛的关注,维护了河南产品的形象。后来许多媒体和网站都开设专题,开展了“舆论传播误区”与“河南形象”社会大讨论。
独家新闻要注重时效。有一天下午,采访完省植物学会理事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叶永忠,我准备离开时听他说了一句“石人山冷杉,死了很多,很可惜的!”我当即就展开采访,并拿到了他和考察组刚刚完成的对“活化石”石人山冷杉之死原因的调查报告。很快,河南日报二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醒目地推出了报道《旅游开发过度结恶果
活化石——石人山冷杉发生大面积死亡》,报道不仅被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转载,引起轰动,接着新华社播发通稿,海内外媒体纷纷对此事给予关注。这篇报道后来荣获河南日报年度精品奖。
学会积累线索,增强“独家”预见性。在新闻采写中,你可能会从有关方面或者其他地方获知一些有用的线索,甚至可以说具备独家新闻的要素,但当时报道条件不成熟,或者说报道了也激不起浪花。怎么办?先将这些线索放到储备库里,我称之为线索“保鲜冰箱”里,或像鱼一样养起来,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但是,你不可一“放”了之,必须随时跟踪关注事物的发展或事件的进展,增强适时报道的预见性,增加独家报道的可能性,以便再次拿出来能当“炸弹”引爆或者说它仍是“活蹦乱跳”的大活鱼。
有一段时间,号称“中国第一坝”的三门峡大坝,因渭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在豫、陕两省之间引发“存废之争”,且一直受世人关注。一些媒体常常围绕“是保留还是炸毁”的问题,反复炒作。我也一直关注事态的发展,因为结果不明了,如果还去报道“争论”,就有“炒剩饭”的嫌疑了。2004年12月,我获悉许多专家正在进行潼关高程控制及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的课题研究,并有了初步方案。我还从课题组成员那里获悉,三门峡水库“存废之争”已经基本明朗化——不拆大坝,继续蓄水发电。我开始投入采访,由于是敏感问题,害怕影响两省关系,采访中,主管部门黄委会主要负责人均不表态。宣传部门也建议我“最好再放放”。如果当时报道将是很勉强的,于是我干脆选择放一放。这样,我首次报道计划“流产”了。
不过,我是放而不弃,而是继续关注,并加强三门峡水库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为有机会打赢胜仗积累“炮弹”。我相信,一旦寻到报道机会,它仍将是一条很好的独家新闻。随后,我经常找机会和有关专家接触,通通电话,聊上几句,询问一下事情进展。他们为我的执著所打动,表示一有机会尽可能帮我搞好此事报道。半年后的2005年4月28日,我在参加黄河防汛工作会时,听到了时任黄委会主任李国英在会议上的表态:黄河防总将采取一切措施降低潼关高程,严格三门峡水库调度运用,汛限水位305米……这意味着争论已久的三门峡水库有了定论:不拆!将采取新的运用方式。我眼睛一亮,机会来了,立马展开采访。过去一直不支持我报道此事的黄委会宣传处负责同志,也帮我积极协调采访人员,核实相关情况。我很快写出了《三门峡水库存废之争有定论》的报道。报道出来后,新华社、全国各大网站、省外媒体亦纷纷予以转载、报道,有的还打出组合专题报道。
正是我时刻保持着强烈的独家意识,大大增强了自己发现、捕捉新闻的能力。从2004年至2011年,本人每年见报稿一直保持在300多篇左右,最多一年见报稿达400多篇,单月56篇,其中很多稿件被评为河南日报精品奖,有10多篇稿件获得了河南新闻奖、全国党报好新闻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