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4.6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33.8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99.7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HK$
210.6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6.1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7.3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HK$
99.7
|
內容簡介: |
公共物品是人类公共利益的载体,是满足社会公 共需要、实现社会共 同利益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急剧 转型期,伴随整个社 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公众对公共物品需求的层次与 特征等方面都发生了 质的变化,越来越注重公共物品的质量。事实上,随 着社会公众对公共物 品需求的多样性、复合性的发展,公共物品供给模式 也在不断处于嬗变之 中,公共物品的单一供给正被混合供给取代,供给主 体的单一性正朝着多 主体、多中心方向发展。
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可分为政府组织、企业和非营 利组织三大部门。随 着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非营利组织逐步开始加入 公共物品供给的行列 中来,并被视为面对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失灵和市 场失灵的一种有益补 充,其被定位为“以志愿求公益”,其作用是面向社 会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承担一些政府和企业都无法充分 实现的社会职责。而 且,非营利组织自身的贴近基层、灵活创新、效率公 平相结合的优势也使 其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的实现提供了依据。随着社会 发展,政府权力逐渐 回归社会,非营利组织会不断壮大,其涉及的领域也 越来越广泛。非营利 组织在中国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明显。
基于政府、市场、非 营利组织供给公共物品具有各自特点与优势,在它们 之间建立一种协调机 制尤为重要。借鉴公共管理学的“公益人”、“道德 人”理论假设,冷功业的《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 供给研究》 提出了较有特色的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模式,强调公民 应被关注,并作为主 体纳入公共物品供给模式之中,构成“政府一市场一 社会一公民”多元 供给模式。公民的主要职责就是利益需求表达,政府 、市场、非营利组织 在尊重公民权利基础上,三者形成互动供给。非营利 组织与政府、市场是 分工、合作、互补与伙伴关系,而不是替代、对抗关 系。
本书结合中国实践,分析了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 物品的机制,指出公 益型NPO和互益型NPO应该提供不同的公共物品,起源 于政府的NPO、 起源于市场的NPO、起源于社会的NPO、市场与政府结 合型NPO、社会 与政府结合型NPO也应分别满足不同性质的公共利益 ,供给不同的公共 物品。
|
關於作者: |
冷功业,男,1970年生,山东临清人。山东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聊城大学商学院副教授。1992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现聊城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山东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税收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1年7月进入山东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财税理论与政策、税收筹划、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在《经济日报》理论版、《中国财经信息资料》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财政学》、《财政与金融》、《中国税制》、《经济法》等教材4部。曾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横向课题多项。现主持聊城大学校级重点课题1项,主研国家社会基金项目1项。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西方国家关于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文献综述
二 中国关于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
二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
三 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
四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本书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本书的结构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一 本书的创新
二 本书的不足
第二章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基本理论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公共物品的概念和分类
二 公共物品供给的概念界定
三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
四 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和公共物品供给主体
第二节 公共物品志愿供给的形式和模型分析
一 公共物品志愿供给的含义和形式
二 公共物品志愿供给的模型分析
第三节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必要性分析
一 仁慈型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效率分析
——一个基准模型
二 经济人假设下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效率分析
第四节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可行性分析
一 基于公益人假设的解释
二 基于非营利组织优势的解释
三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解释
第三章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机制与风险
第一节 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机制
一 人类社会的运行机制
二 公共物品的多元供给机制
第二节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机制
一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机制的类型
二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机制的特点
三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机制的实现
第三节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具体方式
一 非营利组织独立提供公共物品
二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合作提供公共物品
三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合作提供公共物品
四 非营利组织对提供公共物品的政府及企业的监督
五 非营利组织在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沟通协调
第四节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缺陷及风险分析
一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缺陷
二 非营利组织供给准公共物品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第五节 政府促进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功能
一 政府在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中的功能
二 政府促进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功能实现的措施
第四章 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践考察
第一节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
一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概况
二 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第二节 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主要领域
一 中国非营利组织活动领域的统计分析
二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及其作用
三 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主要方式
第三节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分类体系
一 根据非营利组织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划分
二 根据非营利组织的组织性质划分
三 根据非营利组织起源的不同划分
第四节 中国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物品的机制分析
一 社会公益的类型及其提供主体
二 公益型NP0与互益型NPO的公共物品供给
三 从起源的不同考察非营利组织的公共物品供给
第五节 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阻力和障碍分析
一 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阻力和障碍的表现
二 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阻力和障碍的成因
第五章 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中国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物品的实证分析
——以福利彩票为例
一 中国福利彩票融资的现状
二 影响中国彩票发行量的主要因素的实证分析
三 中国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公共物品供给的概况
第二节 中国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物品的实证分析
——以环境保护为例
一 中国ENPO的基本情况
二 中国ENPO行动的价值含义:公益与私益的对立
三 市场经济条件下ENPO的资金问题
第六章 发达国家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践考察
第一节 美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践
一 美国非营利组织的概况及其特点
二 美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概况
三 美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模式的运作方式
四 美国非营利组织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中扮演的角色
第二节 英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践
一 英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
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特点
第三节 德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践
第四节 日本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践
一 日本非营利组织的概况
二 日本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 韩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实践
第六节 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经验与启示
一 中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不同特点
二 发达国家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经验
三 发达国家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有关启示
第七章 构建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模式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构建公共物品多元供给的新格局
一 构建中国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模式的原则
二 转变政府职能,拓展非营利组织发展空间
三 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第二节 强化政府在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物品过程中的作用
一 管理非营利组织事务,塑造共同价值
二 构建非营利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分权式管理
三 培育非营利组织从业人员,改善准公共物品供给质量
四 推行项目管理,建立新型的监督评价机制和经验分享机制
五 明确非营利组织自身使命,努力实现管理创新
六 构筑科学透明的运行机制,提高非营利组织公信度
七 扩大非营利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节 以“多元互动关系”指导中国事业单位改革
一 行政执行类事业单位改革
二 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
三 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
第四节 改革和完善非营利组织监管的法律、政策和体制
一 改革现行的非营利组织的登记许可制度
二 改革现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管理的体制
三 理顺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体制
四 政府要对非营利组织实行分类指导和规划
五 健全非营利组织行为方式和运行机制
六 建立和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法规体系
第五节 配套改革措施
一 大力发展中介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
二 倡导社会主义价值观,增强公民“回报社会”的意识
三 促进公共物品的公众协作供给
四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五 优化税收制度设计
六 完善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