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HK$
143.4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99.7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4.6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33.8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99.7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HK$
210.6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6.1
|
編輯推薦: |
一部军事院校的兵学圣典
一部行之有效、生生不息的管理哲学
一部既有战略高度又有战术实效的商道真经
德国汉学家胜雅律赞之:三十六计并不纯是中国的东西,而是具有全球价值。
|
內容簡介: |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本书原汁原味地记载、翻译并注释了《三十六计》的原典,同时对每一条计策在军事、商业、生活等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运用故事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让读者既能愉悦领略《三十六计》的魅力,也能灵活使用《三十六计》中的精髓要义。
|
關於作者: |
秋羽,古文学者,喜研传统文化,对人生和生命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对传统文化涉猎颇深,文字简练,说理透彻。
|
目錄:
|
第一套 胜战计
003第一计 瞒天过海
010第二计 围魏救赵
017第三计 借刀杀人
024第四计 以逸待劳
030第五计 趁火打劫
036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047第七计 无中生有
054第八计 暗度陈仓
061第九计 隔岸观火
069第十计 笑里藏刀
076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083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
093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100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106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112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119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125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
135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142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149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155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161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166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175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182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188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196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203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210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221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227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234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241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248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254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
內容試閱:
|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
原典
备周①则意怠②,常见则不疑。阴在阳③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④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⑤,非谋士⑥之所为也。如:开皇九年,大举伐陈。先是弼⑦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历阳,大列旗帜,营幕蔽野。陈人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既而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及若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⑧也。因袭南徐州,拔⑨之。
注释
①备周:防备过于森严,周密。
②意怠:意志松懈。
③阴、阳:阴,指机密。阳,指公开。
④背时:指不合适的时候。
⑤愚俗之行:意思是愚蠢、庸俗的行为。愚俗:愚蠢,庸俗之意。
⑥谋士:指善于谋略之人。
⑦弼:指贺若弼,隋朝著名将领。
⑧陈人弗之觉:陈国人一点也没感觉到。
⑨拔:攻下,攻占之意。
译文
做事时防备过于森严,则很容易使人懈怠大意;对于经常见的事物,则很可能忽略其可疑的地方。机密常蕴含在公开的事物内部,而不是与公开的事物相对立。公开程度越大的行为,越有可能在其中隐藏隐秘的意图。
隐秘的计谋不能在不合适的时候或隐秘的地方进行。夜晚盗窃,在曲折的偏巷中杀人,都是极为庸俗和愚蠢的行为,这不是善谋略之人会做的事。
如:开皇九年(589年),大隋发兵讨伐陈国。行动之前,大隋派大将贺若弼统领江防,每次下达命令的时候,都将军队集中在历阳,然后插上旗帜,搭好营帐。陈国人发现这些,以为大隋的军队前来攻打,于是便集中所有兵马准备作战,不久后知道这只是大隋军队正在调防,便下令撤兵。后来又多次发生这种情况,陈国人便习以为常,放松了警惕。待贺若弼领军渡过长江之时,陈国人竟一点也不知道。于是大隋军队攻占了徐州。
解析
公元557年,陈霸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建都,定国号为“陈”。公元589年,隋朝欲大举进攻陈国,命吴州总管贺若弼为先行部队,先渡长江,为后续作战打好基础。贺若弼临行前,隋文帝杨坚曾交代他:“要从广陵(今江苏扬州)渡过长江,袭击陈朝守军,为大隋朝劲旅攻克陈朝都城建康铺平道路。长江天险,强攻不是上策,须以巧渡为宜。”
而后,贺若弼带军驻扎广陵。实际上,他早已准备好制作精良的大船,但是,他并没有将这些大船暴露于众人的视线之中,而是将它们藏了起来。反而令部下弄来五六十只破旧的小船,直接将其放置于营地不远处。陈国前来探听虚实的兵卒看到这些小船便回去禀报:“隋朝大多时候生于内陆,不会造船,只有几十只破旧小船,根本无法渡过长江。”国君听闻此消息,非常放心。
随后,贺若弼开始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他都将三军调集在历阳(今安徽省和县一带),令众将士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声势之浩大令陈国大惊。于是,陈国立刻调兵遣将,准备应对隋军的进攻。但是,隋军并没有攻打过来。他们随后了解到,这只是隋朝在进行部队调防。如此几次“假进攻”,陈国对隋朝声势浩大的演练已习以为常,变得稀松懈怠。甚至,当贺若弼真的带领军队进行渡江演习时,陈国也毫无反应,认为这也不过是隋朝的调防训练中的一次而已。
贺若弼见时机成熟,便下令渡长江、攻陈国。隋朝军队已兵临城下,陈国将士却毫无察觉,更有甚者喝得伶仃大醉,睡得无知无觉。一时间,隋军势如破竹,一举攻下了陈国京口(今江苏镇江),生擒陈朝将领。贺若弼使用的正是“瞒天过海”之妙计。
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重在一个“瞒”字。瞒,就是隐瞒,不让他人得知真实情况,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缓兵之计。在战场上,蒙蔽敌人,做战争伪装,以便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但隐瞒对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双方对峙的战争局面中。双方在密切探查和预测对方动静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地布局迷惑对方。也就是说,一场战争的胜利,关乎人马的多少、强弱,关乎战略的布局,关乎天时地利人和,但更重要的是关乎瞒天过海的手段,谁的手段更高一筹,战争的主动权就掌握在谁手里。比如,我有十万兵马,却让对方得到只有五万兵马的假消息,那么对方便会对这场较量做出错误的战略布局,陷于失利。
不过,问题在于如何才能让对方相信这个错误的消息呢?这就涉及“瞒”的技巧。瞒得过大功告成,瞒不过反而容易弄巧成拙,让对方提高警惕。所以,在“瞒”的技巧方面,一定要下足功夫,精心布局。第一重要的是,要给对方制造一个假象,目的是要迷惑对方,混淆视听,转移其注意力。所以这个假象一定要在明面上做文章,你要做得一本正经、正大光明,一直做到让对方不得不下功夫,将全部精力放在这件事上,这样不管对方有没有相信,总之其注意力已经被成功转移了。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这时就该实施第二步,就是私底下秘密地实施真实的意图,从而达到瞒天过海的目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伍子胥在逃亡途中要过韶关,但楚国国君在韶关设了防,到处张贴着他的画像,急得他一夜白了头。此时,一位好心人帮了伍子胥一个大忙,他找到一个跟伍子胥长相相像的人,让那人去过关,果然被关卡盘查的守卫逮了起来。同时,伍子胥则趁着慌乱过了韶关。当楚国国君发现被抓的人根本不是伍子胥时,伍子胥早已经瞒天过海,安全抵达了吴国。
计谋往往隐藏在故意暴露给敌人的假象中,敌人所看到的表面现象和它所隐含着的动机往往是融合统一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就像伍子胥过韶关这件事,真假伍子胥同一时间过关,当人们把视线都集中在假的身上时,是最容易让敌人疏忽大意的时候。这时,真的伍子胥便能堂而皇之地过关了。这就是此计所说的含意,在毫无遮掩的表面现象内,蕴藏着非常隐秘的谋略。这就告诉施计人,一定要注意一点,如果想要实施隐秘难测的计谋,那么一定不要在阴暗偏僻的角落里。
可以说,在战争中,谁更能隐藏好自己的战略意图,谁就将赢得更多获得胜利的机会。其实,商场如战场。20世纪中叶,在美国被誉为土木建筑大王的比达·吉威特,经营了一家以他的名字吉威特命名的公司,但是人们对他这家公司所经营的内容一无所知,就算有媒体想对这家公司做些说明介绍,也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当有记者不厌其烦地追问他这一问题时,吉威特只是堂而皇之地回答:“即使公司非常著名,它所承建的工程不见得就能相对地增加,有关本公司的经营内容,无可奉告。”吉威特的这一公开宣布反而引来了投资者更大的兴趣。吉威特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于是他们甘愿冒险将自己的钱投资在吉威特那里,跟他一起进行秘密游戏,却不过问他要干什么。吉威特就是抓住了人们这一猎奇心理,有时候越是透明化的东西越是让人小心谨慎,越是让人捉摸不定越是能引起人们的探寻欲望。就这样,这位称霸土木建筑业的大王,在悄无声息之下,已经将他事业的领域拓展到了煤矿、畜牧、保险、出版、电视行业,甚至是新闻界上。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世上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很难辨别,有的人把假的当成真的,也会把真的当作假的。当然,这里的真和假的改变有很多层面,不是单纯的一个真和一个假。不管战场上,还是生活上,不管是商业竞争,还是情感归宿,世上每件事都有一个真和假的甄别。
唐代有一位禅师说过,人生有三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们可以将第一重认为是一种纯真,就像刚出世的婴儿,看什么就是什么,此就是此,彼就是彼。第二重,我们可以看成是一种辩证,这时的山与水已经成为一对矛盾统一的整体,没有山的水不是水,没有水的山不是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矛盾又统一。第三重,应该是一种顿悟。人生如果总停留在第二层,那么就会陷入虚无,陷于消极,甚至迷失自我,自己到底是自己还是他人,既然真中有假,假中有真,那么究竟是真还是假呢?当你陷入这种思索时,如果达不到第三重的顿悟境界,这种思索就会无穷无尽。这时,顿悟是一种救赎,山还是那座山,有它自己的独立性,水还是那个水,有它自己的客观性。尽管万物一体,天人合一,但我还是我,真还是真。此时,就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计谋在于人心。古人总结瞒天过海之计,是教我们去诈,但这个诈应该是兵不厌诈,是在战争时期兵家惯常的手段。在日常生活中,这一计更多的是在启发我们如何去更清醒地认识自己,辨别他人,通过第二重境界,最终达到第三重境界,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到去伪存真,在林林总总、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中,为真心留得一丝青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