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宗教与美国社会(第十辑):宗教与美国政治和外交

書城自編碼: 249863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徐以骅
國際書號(ISBN): 9787802327900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09/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19.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复杂心智:在变动时代重启人类天赋能力
《 复杂心智:在变动时代重启人类天赋能力 》

售價:HK$ 59.8
图像工程(第5版)
《 图像工程(第5版) 》

售價:HK$ 457.7
权力制衡:罗马宪法对近代西欧宪制的影响
《 权力制衡:罗马宪法对近代西欧宪制的影响 》

售價:HK$ 89.7
间谍大师:情报、技术与以色列商业创新
《 间谍大师:情报、技术与以色列商业创新 》

售價:HK$ 90.9
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现代性:一九三零年代上海、东京及巴黎的浪荡子、漫游者与译者
《 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现代性:一九三零年代上海、东京及巴黎的浪荡子、漫游者与译者 》

售價:HK$ 78.2
孤独与相遇的社会学
《 孤独与相遇的社会学 》

售價:HK$ 59.8
精微植物艺术表现技法大全
《 精微植物艺术表现技法大全 》

售價:HK$ 227.7
坦克行动:一名装甲部队指挥官的战争(1944年至1945年)
《 坦克行动:一名装甲部队指挥官的战争(1944年至1945年) 》

售價:HK$ 114.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92.0
《温家宝地质笔记(精装)》
+

HK$ 97.5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6)——“一带一路”:战略对接与》
+

HK$ 235.9
《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
+

HK$ 233.2
《邓小平时代(傅高义先生十年倾力之作,数次获奖)》
編輯推薦:
本书主要刊登了国内外学者对宗教与美国政治和外交以及当代国际宗教问题的研究成果。
內容簡介:
宗教是美国传统价值观的主要载体和美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美国宗教研究对美国研究和中美关系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宗教与美国社会》丛书旨在全方位地探讨宗教在美国历史、内政、外交和社会文化中的作用,以及宗教因素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影响。本辑主要刊登国内外学者对宗教与美国政治和外交以及当代国际宗教问题的研究成果。
關於作者:
徐以骅,上海嘉定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宗教系哲学博士,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组评审专家、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工作专家库特聘专家等职;担任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上海市政协委员。研究方向包括宗教与国际关系、宗教与中国社会、中国基督教史、美国宗教等,在国内外发表数十部(篇)学术论著。创办并主编学术丛刊《宗教与美国社会》、《基督教学术》、《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论丛》以及《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和对外战略论丛》。
目錄
◆美国基督宗教与当代美国移民政策涂怡超
◆政策变迁中的议题演化与策略调适
——基于美国“反进化论”政策的
变迁过程董阳李婧茹汪伟良
◆宗教与医疗在美国司法实践中的争议与评析
——以基于宗教原因的抗拒医疗
为分析对象刘祎李珍
◆论冷战初期美苏宗教外交战略及其差异
——基于美苏档案的解读贾付强
◆马克·吐温的宗教观王传顺
◆从教派冲突的视角看美国在伊拉克的
困局潜旭明
◆伊斯兰朝觐对国际卫生安全的
影响钮松徐敏丹
◆缅甸的宗教间张力和应对局限章远
◆试论当前主权国家体系的
“现代性困境”王首贞
◆跨国政经互动中宗教影响宗教性跨国公司初探
——基于摩门教和伊斯兰教企业的
两个案例杜旭赟
宗教与美国社会目录◆宗教文化视角下的靖国神社
问题辨析王盈
◆卢梭的公民宗教思想及其现代意蕴武瑞娟
◆灵魂之剑,信仰之盾
——美国战争与外交中的宗教
\[英\]安德鲁·普雷斯顿
(AndrewPreston)著、罗辉译
◆美国是一个世俗社会吗?
\[美\]肯尼斯·D沃尔德(KennethWald)、
阿利森·卡尔洪—布朗(AllisonCalhounBrown)著徐以骅译
◆作者简介
美国基督宗教与当代美国
移民政策
內容試閱
潜旭明[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伊拉克的地缘宗教格局、政治生态、战后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及其困境。当前伊拉克基本呈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三足鼎立之势。美国主导的联邦制没有给伊拉克带来稳定,反而使伊拉克国内局势混乱不堪,教派和民族之间原有的矛盾加剧,社会成员间的分裂也有所扩大,地方政府的权力得到加强,ISIS的发展壮大使局势更加恶化。美国的伊拉克政策有很大缺陷限,其深层结构性难题正在逐渐显露。一、伊拉克的地缘宗教格局伊拉克的国土面积为43505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3331万,League of Arab State,Arab Countries,Figures and Indicators,Fourth Edition,2013,p73其中阿拉伯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8%,库尔德人约占15%—20%,其余为土耳其人,亚美尼亚人,亚述人,犹太人和伊朗人等。伊斯兰教为国教,全国95%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中什叶派穆斯林占全国总人数的60%、逊尼派穆斯林占33%。CIA publications,Coalition Provisional Authority,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Stanley Foundation,BBC,and other news organizationshttp:wwwpbsorgwgbhpagesfrontlineshowsbeyondetcmaphtml(登录时间:2014年9月5日)。宗教与美国社会从教派冲突的视角看美国在伊拉克的困局逊尼派和什叶派是伊斯兰教的两大派别,双方主要分歧由来已久,主要集中在关于哈里发的合法性和对《古兰经》的解释上。伊拉克的什叶派过去长期遭排斥打击,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战后美国在伊强力推行“美式民主”,扶植伊什叶派借机上台执政,什叶派在伊政坛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后,向逊尼派清算过去老帐,两派的新仇旧恨一并爆发。美军违反伊斯兰教规的行为,特别是虐囚和无辜屠杀伊无辜百姓事件频频曝光,又进一步激化了伊拉克局势持续动荡,教派冲突有增无减。民族、教派矛盾激化,各种血腥爆炸事件,特别是针对平民百姓和清真寺的爆炸事件频发,暴力活动恶性循环。教派冲突造成社会动荡、家庭分裂、宗教清洗、暴力杀人事件频发。杨洪林:《浅析伊拉克战后的教派之争》,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第5期,第29页。从宗教地理分布来说,伊拉克南部是什叶派,主张泛伊斯兰主义;中部是逊尼派,坚持阿拉伯民族主义;北部是库尔德人,有强烈的独立的倾向。萨达姆被推翻后,伊拉克基本呈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三足鼎立之势。美国“大中东民主化”战略使伊拉克长期压抑的教派矛盾得以释放,教派矛盾成为伊拉克国家整合的结构性难题。韩志斌:《伊拉克教派冲突与美国的战略困境》,载《亚非纵横》,2006年第3期,第32页。总的来看,伊拉克地缘宗教格局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什叶派迅速崛起,成为伊政坛中最主要执政力量。由于萨达姆政权残酷镇压、迫害什叶派领导人,在萨达姆时期,什叶派领导人被迫流亡国外。战后什叶派回国参政,成为伊议会和政府中的主导力量。什叶派希望加强中央政府的集权,强化伊斯兰教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希望在伊南部地区实行区域自治,掌控国家的各种资源。刘月琴:《移交主权后的伊拉克》,载《西亚非洲》,2004年第5期,第31页。但什叶派内部派系众多,相互牵制,由于多年被排斥在权力中心之外,缺乏治国理政的经验和人才。第二,逊尼派虽然丧失执政地位,但不甘心其政治作用被弱化。萨达姆被推翻后,逊尼派成了被打压的主要对象。为维护权益,多数逊尼派组织愿意参与伊政治进程,不甘心被边缘化。但逊尼派组织众多,派系林立,群龙无首,没有什叶派那样具有能号令全国的宗教权威机构,也缺乏像什叶派西斯塔尼那样有权威的宗教精神领袖,因此难以形成统一的立场。逊尼派中的激进极端势力坚持武装对抗,逊尼派聚居较集中的安巴尔和摩苏尔等省是恐怖暴力活动的高发区。杨洪林:《浅析伊拉克战后的教派之争》,第30页。第三,库尔德人政治影响不断扩大,崛起成为伊政坛中第二大政治力量,库尔德自治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Wang Bo,“The Political Perspective of the Iraqi Kurds after US Military Retreat,”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In Asia,20102,p1库尔德人口约为360—480万,占伊拉克总人口的15—20%,Iraqi Kurds,http:wwwpbsorgwgbhpagesfrontlineshowsbeyondetcpop_kurdhtml(登录时间:2014年9月5日)。大部分属逊尼派,与阿拉伯逊尼派和什叶派都有着良好关系,能在两派中发挥重要平衡作用。库尔德人在对付恐怖暴力活动、恢复国家安全稳定方面与什叶派有共同利益,但不希望什叶派力量过于强大。库尔德人以北部自治区为依托,拥兵自重。他们近期的政治目标是支持在伊建立联邦制,巩固已享有的高度区域自治,进而扩大在全国政治、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为谋求独立创造有利条件。杨洪林:《浅析伊拉克战后的教派之争》,第30页。萨达姆统治的瓦解,催化了伊拉克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几个世纪的矛盾,并使之进一步恶化,这一矛盾蔓延到中东其他地区。例如,真主党不单单让以色列感到头疼,同样对中东地区的逊尼派阿拉伯政权构成了巨大挑战。伊朗和真主党的结盟将结束几千年来逊尼派统治中东地区的局面。Nasr,Vali,“Old blood feud drives the Mideasts new power play,”Los Angeles Times,Aug27,2006伊拉克什叶派上台后,国内发生的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恶斗、报复和仇杀弥漫于整个社会,加剧了社会的恐怖和混乱气氛,教派之争演变为中东问题的新焦点。由于什叶派身份的认同感,美国等国家将伊拉克什叶派政治与伊朗力量的崛起必然地联系在了一起,教派之争的外溢效应波及整个中东地区。刘月琴:《伊拉克战后的政治及社会变化》,载《亚非纵横》,2008年第5期,第48页。二、战后伊拉克的政治生态伊拉克国内两派的冲突实际上还是伊拉克教派矛盾导致政治认同缺失的客观反应。正由于伊拉克政治认同不统一,使得国家整合文化力量涣散,难以建立一个达成共识、代表全民的民主政府,其主要特点是常常在互相有主要利益和价值冲突的教派间结成软弱的联合政府,其客观后果是在民主的政治生态中,很难找到一个众望所归的民主精英。这种异质宗教文化和观念导致美国在伊拉克政治重建步履维艰。韩志斌:《伊拉克教派冲突与美国的战略困境》,第33页。以萨达姆为首的伊拉克复兴党政权被推翻后,中央集权体制终结,伊拉克建立起联邦制。2004年3月,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通过了《过渡时期国家行政法》,也就是战后伊拉克的临时宪法,该法规定伊拉克为联邦制,实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权制。王龙琴:《背景资料:伊拉克临时宪法》,新华网,2004年06月28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40628content_1551702htm(登录时间:2014年9月5日)。2005年10月,伊拉克永久宪法获得全民公决通过,宪法规定,伊拉克是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联邦制国家,政治制度是议会代表制;总统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总理负责国家总体政策的执行,兼任武装力量的总司令。地方政府拥有广泛的自治权力,宪法承认库尔德地区的现有权力。中石油伊拉克公司编译:《伊拉克宪法》,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网站,http:iqmofcomgovcnarticleddfgtzzhch20130120130100003665shtml(登录时间:2014年9月5日)。2005年12月,伊拉克举行了正式国民议会选举。为了保障各省在新议会中的最低席位,选举采用了省级比例代表制度。受这一政策鼓励,包括逊尼派在内的伊拉克各派势力广泛参与了此次选举,约700万选民参加了投票。最终选举结果是什叶派的“伊拉克团结联盟”获得了128个席位,“库尔德政党联盟”获得53个席位,逊尼派的“伊斯兰共识阵线”获得44个席位,逊尼派的“全国对话”阵线获得11个席位,什叶派的“伊拉克民族团结阵线”获得了25个席位。大选结束后,库尔德人塔拉巴尼继任总统,逊尼派马哈茂德·马什哈达尼任议长,什叶派人士马利基出任政府总理。Kenneth Katzman,Iraq:Elections,Government,and Constitution,CRS Report for Congress,Order Code RS21968,June 15,2006,ppCRS 5-62010年3月,伊拉克举行了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此次大选采用“开放名单”制度,选民可以投票支持“开放名单”中的任何一个候选人,这项制度增加了选举的代表性和透明度,民众参与大选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共有1900万选民参加此次大选,投票率为624%。《伊拉克公布大选投票率为62%》,2010年3月9日,http:news xinhuanetcomworld20100309content_13128584htm(登录时间:2014年9月5日)。根据公布的大选结果,阿拉维领导“伊拉克名单”获得了91个席位,马利基领导的“法制国家联盟”得到89个席位,什叶派领袖哈基姆领导的“伊拉克国家联盟”获得70个席位,塔拉巴尼领导的“库尔德斯坦联盟”获得43个席位,剩余32个席位被其他小党派瓜分。马学清:《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政党政治的重建及发展》,《当代世界》,2014年第3期,第73页。大选结束后,为了争夺组阁权力,各党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伊拉克名单”以91票的优势获得了优先组阁权,但是根据宪法要求,“伊拉克名单”必须与其他政党合作使其票数达到163张才能实现组阁。为了夺回组阁权,“法治国家联盟”和“伊拉克国家联盟”宣布联合,以共同拥有的159个席位向“伊拉克名单”发起挑战。“伊拉克名单”则联合一些较小的什叶派政党展开反击。由于参与竞争的各方对总理职位的人选分歧严重,导致新一届政府迟迟难以组建。直到2010年12月21日,伊拉克国民议会表决通过了马利基提交的新一届内阁名单,并批准马利基继续担任政府总理,才结束了伊拉克长达9个月“无人看管”的局面。《伊拉克结束九个月“无人看管”》,人民网,2010年12月23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1223c_12908901htm(登录时间:2014年9月5日)。库尔德领袖塔拉巴尼继续任总统,什叶派领袖阿拉维掌控国家战略政策委员会,逊尼派领袖奴贾伊菲担任国民议会议长,政府29位部长职位分别为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士担任。马学清:《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政党政治的重建及发展》,第74页。从中央集权制到联邦制,伊拉克政治权力分解为三元结构,联邦制包括什叶派、逊尼派、库尔德人三大部分组成,国家最高权力由三大派按照人口比例分享,这种结构性变化明显削弱了国家综合实力。由于各地方政府享有实权,减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整体操控、运作能力。伊拉克宪法规定,地方政府拥有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权利;地区政府可以按照需要的方式实行管理,并有权建立地区“安全组织”,如警察部队、治安部队和卫队等。地区政府在不违反国家宪法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区法律,确立行政权力机构以及行使这些权力的机制;宪法承认库尔德地区作为一个联邦地区现有的权力,各地方政府享有地方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可以独立决定地区事务。库尔德地方政府事实上早已独立行事,什叶派也在南方9省区域内积极谋取自治权。由此可见,联邦制从法律上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限。刘月琴:《伊拉克战后的政治及社会变化》,第48页。联邦制没有给伊拉克带来稳定,反而使伊拉克国内局势混乱不堪。一方面教派和民族之间原有的矛盾加剧,社会成员间的分裂也有所扩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权力得到加强。库尔德人在高度自治的前提下,更加独立于中央政府,从而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实权。伊拉克战争后,联邦制的实施给予了民族分裂活动以合法性,助长了库尔德人的民族独立意识。在伊拉克实施联邦制,导致地方势力坐大,库尔德民族区域自治逐步演变为独立的政治实体。民族矛盾变得更加尖锐和复杂,实现民族和解之路越发艰难,联邦制下国家的凝聚力减弱。刘月琴:《伊拉克战后的政治及社会变化》,第47页。逊尼派和什叶派以及库尔德人之间为重新分配权力而展开了新一轮的斗争,但从整体看,伊拉克政府掌握着实力逐渐增强的安全部队,基本掌控着国内的安全局势。围绕2014年4月大选,各方势力进行着明争暗斗。2013年4月,伊拉克举行了省级议会选举,共有12个省参加了此次选举,约8000多名候选人竞争12个省级议会的378个席位。根据伊拉克独立高等选举委员会发布的结果,总理马利基领导的“法治国家联盟”在12个省级议会共378个席位中占97个席位,排名第一,巩固了其在什叶派政党的地位,梁有昶、张淑惠:《伊拉克安巴尔和尼尼微两省举行省级议会选举》,中国日报网,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30620content_9371326html(登录时间:2014年9月5日)。有助于该联盟在2014年大选中取得优势地位。战后形成的以民族和教派为基础的政党制度以及权力分配格局,造成了伊拉克社会的严重分裂。马学清:《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政党政治的重建及发展》,第74页。2014年4月的国民议会选举中马利基领导“法治国家联盟”赢得最多席位。伊拉克宪法规定,议会最大党团有权提名下届总理。然而,由包括“法治国家联盟”在内的多个什叶派党团组建而成的拥有超过半数议会席位的大党团“全国联盟”却提名阿巴迪出任新总理。新一届国民议会在7月15日和24日分别选举逊尼派议员朱布里和库尔德族议员马苏姆担任议长和总统。8月11日,马苏姆总统指任阿巴迪为总理。这一举动引发马利基的强烈不满和抗议,拒绝承认新总理人选阿巴迪,于杰飞:《总理将总统告上法庭》,载《光明日报》2014年8月13日,第8版。并将特种部队部署到包括绿区在内的巴格达各敏感区域。美国总统奥巴马对新总理阿巴迪表示支持,并呼吁伊拉克领导人实现和平交接。President Obamas statement on Iraq,Stars and Stripes,August 11,2014http:wwwstripescomnewspresidentobamasstatementoniraqaugust1120141297802(登录时间:2014年8月27日)。沙特、伊朗等多个国家也表示支持阿巴迪为总理。这让马利基的处境更加孤立。马利基已决定放弃寻求连任,并转而支持总统马苏姆日前指派的候任总理阿巴迪。2014年9月8日,伊拉克新总理阿巴迪宣誓就职,伊拉克国民议会表决通过了他提交的新内阁名单,马利基、阿拉维和努贾伊菲被任命为副总统,库尔德人泽巴里、世俗逊尼派穆斯林穆拉克以及什叶派伊斯兰教徒阿拉吉被任命为副总理。阿巴迪通过把什叶派、逊尼派、库尔德人共同纳入联合政府体系,弥合国家的教派分歧,以共同应对“伊斯兰国”。《伊拉克新总理内阁名单获通过马利基任副总统》,《观察者》网站,http:wwwguanchacnThirdWorld2014_09_10_265586shtml。(登录时间:2014年11月9日)总的来看,伊拉克国内政治面临民族、教派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库尔德人要求民族独立、自治的声音增强,民族分离倾向增强的严峻局面,原因主要是国家政治体制改变成以民族、教派区域自治为基础的联邦制。刘月琴:《伊拉克战后的政治及社会变化》,第48页。三、ISIS对伊拉克局势的影响及走向随着什叶派在伊拉克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地位的上升,中东逊尼派激进势力开始抬头。教派冲突的影响已溢出伊拉克国境,他们以不同的面貌活跃在中东各地,其中包括“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逊尼派抵抗运动、阿富汗的塔利班残余势力,乃至巴勒斯坦的某些抵抗组织等等。他们的势力也在不断加强。2003年伊拉克战争催生了ISIS的前身(“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AQI)),多年来该组织制造上万起恐怖事件。2006年10月,该组织宣布成立“伊拉克伊斯兰国”(ISI)。2011年底美军撤出了伊拉克后,伊安全局势开始不断恶化。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伊拉克西邻叙利亚很快陷入危机,并从2012年始爆发内战,且愈演愈烈,不断外溢。进入2013年以来,伊拉克又爆发了一系列暴力恐怖事件,2013年4月,“伊拉克伊斯兰国”与叙利亚反对派武装“胜利阵线”合并,成立“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或ISIL),MEMRI,ISI Confirms That alNusra Is Its Extension in Syria,on April 8,2013,http:wwwmemrijttmorgcontentenreporthtm?report=7119(登录时间:2014年9月5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