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HK$
88.5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1.8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7.3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39.2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09.8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HK$
67.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0.9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78.2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将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发展经济学教材,在介绍基本理论和政策的同时,强调应用性和启发性。
特别是,以中国经济发展为主要线索对发展经济学的方方面面做了确认和对照。本书讲述了发达国家曾经的发展经验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希望通过历史的和现实的数据和事实,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发展的过程、特征以及原因和条件。作为发展经济学教材,书中首次加入了“服务业”和“经济发展的挫折和失败”的内容,以及其他一些作者的思考和体会。
本书适合于经济类和管理类大学本科生作为教材或参考书,也适合于在职人员,包括政府工作人员,作为了解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工具书。
本书配有课件,下载地址: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
|
關於作者: |
1955年出生于辽宁沈阳。早年插过队,当过工人,上过技校。1983年毕业于大连外语学院日语系。1986—1988年在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公派留学日本一桥大学,师从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南亮进,1999年获得一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日期间,曾任东京都立大学经济学部助教和一桥大学商学部副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专业: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中国经济、日本经济。
著作:《近代日本的技术创新》,(日本)风行社,2003年。
|
目錄:
|
第1篇 理论和经验
第 1 章 何谓经济发展 | 003
1. 引言003
2. 经济发展的概念004
3. 经济发展的过程和特征010
4. 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原因021
5. 结语028
第 2 章 经济发展的经验 | 030
1. 引言030
2. 几个相关概念032
3.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037
4.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040
5. 结语046
第 3 章 经济发展的理论 | 048
1. 引言048
2. 经济增长理论049
3. 两部门发展理论057
4. 其他发展理论060
5. 结语062
第2篇 过程和特征
第 4 章 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化 | 067
第1部分 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变化067
1. 引言067
2. 世界人口的增长068
3. 人口增长的原因和结果072
4. 人口转变过程073
5. 人口年龄结构079
6. 结语082
第2部分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化083
1. 引言083
2. 建国前的人口变化084
3. 建国后的人口转变085
4. 中国的人口政策086
5. 中国的人口结构088
6. 结语089
第 5 章 农业的发展 | 091
第1部分 农业的发展和作用091
1. 引言091
2. 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092
3. 农业的作用095
4. 各国农业的发展097
5. 农业的技术进步099
6. 结语102
第2部分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农业103
1. 引言103
2. 建国前的农业发展104
3. 建国后的农业发展107
4.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11
5. 结语112
第 6 章 工业的发展 | 114
第1部分 工业的发展和转型114
1. 引言114
2. 工业化的过程和特征115
3. 工业的结构变化119
4. 结语120
第2部分 中国的工业发展121
1. 引言121
2. 建国前的工业发展122
3. 建国后的工业发展126
4. 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32
5. 结语133
第 7 章 服务业的发展 | 135
第1部分 服务业的发展和意义135
1. 引言135
2. 服务业的定位和内涵136
3. 服务业的发展和变化139
4. 结语144
第2部分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145
1. 引言145
2. 建国前的服务业145
3. 建国后的服务业147
4. 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50
5. 结语151
第 8 章 城市化和劳动力流动 | 153
第1部分 城市化和就业结构153
1. 引言153
2. 城市化和就业结构154
3. 劳动力流动和非正规就业161
4. 剩余劳动力和“刘易斯转折点”164
5. 结语165
第2部分 中国的城市化和劳动力流动166
1. 引言166
2. 建国前的城市化和劳动力流动167
3. 建国后的城市化和劳动力流动170
4. 户籍制度和计划生育政策的理论解释173
5. 结语174
第 9 章 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 | 176
第1部分 收入分配的理论和政策176
1. 引言176
2. 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 177
3. 贫困问题184
4. 结语187
第2部分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188
1. 引言188
2. 建国前的收入分配189
3. 建国后的收入分配191
4. 贫困问题194
5. 结语195
第3篇 条件和原因
第 10 章 自然资源:发展和环境 | 199
第1部分 资源和环境199
1. 引言199
2. 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200
3. 经济发展和环境恶化204
4. 环境经济学207
5. 结语209
第2部分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210
1. 引言210
2. 建国前的资源和环境211
3. 建国后的资源利用213
4. 建国后的环境问题215
5. 结语216
第 11 章 资本形成:储蓄和投资 | 218
第1部分 储蓄和投资218
1. 引言218
2. 经济发展和资本形成219
3. 储蓄和投资229
4. 结语233
第2部分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资本形成234
1. 引言234
2. 建国前的资本形成235
3. 建国后的资本形成237
4. 投资资金的筹集240
5. 结语241
第 12 章 人力资源:健康和教育 | 243
第1部分 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243
1. 引言243
2. 经济发展和教育244
3. 经济发展和健康250
4. 结语255
第2部分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255
1. 引言255
2.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教育256
3.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健康260
4. 结语263
第 13 章 技术进步:从模仿到创新 | 265
第1部分 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265
1. 引言265
2. 技术进步的本质和经验266
3. 技术引进和扩散268
4. 技术创新270
5. 结语272
第2部分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273
1. 引言273
2. 建国前的技术进步273
3. 建国后的技术进步276
4.“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278
5. 结语279
第 14 章 制度建设:市场和政府 | 281
第1部分 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281
1. 引言281
2. 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282
3. 市场和政府、效率和公平284
4. 政府的干预和国有企业286
5. 结语288
第2部分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289
1. 引言289
2. 制度建设289
3. 政府和市场291
4. 国有企业293
5. 结语294
第 15 章 发展战略:外贸和外资 | 296
第1部分 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296
1. 引言296
2. 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297
3. 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300
4. 经济发展和引进外资302
5. 结语303
第2部分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304
1. 引言304
2. 建国前的国际贸易和外资305
3. 建国后的国际贸易308
4. 引进外资的功罪312
5. 结语313
第4篇 启示和展望
第 16 章 经济发展的挫折和失败 | 319
第1部分 经济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319
1. 引言319
2. 经济发展的挫折和失败:经验320
3. 经济发展的挫折和失败:原因326
4. 经济发展和经济周期328
5. 结语333
第2部分 中国经济发展的挫折和失误333
1. 引言333
2. 建国前的挫折和失败334
3. 建国后的挫折和失误335
4. 经济发展和经济周期337
5. 结语340
第 17 章 其他重要问题和未来展望 | 342
1. 引言342
2. 地理、文化和经济发展343
3. 经济发展的成果346
4. 经济发展的弊端349
5. 经济发展的前景351
6. 结语354
参考文献 | 357
|
內容試閱:
|
这是位于河北迁安的一个巨大的矿坑,这里是我国四大铁矿基地之一,素有“铁迁安”之称。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埋藏浅,易于露天开采。铁矿石主要供应京津唐钢铁基地。自1968年起,挖掘了不过40年的迁安水厂铁矿,10亿吨的储量所剩无几。
这是位于东北的另一个大坑。自1958年开采的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曾经以亚洲第一矿著称。海州煤矿在50多年的开采之后,只留下了这个方圆8平方公里、350米深的亚洲第一大坑,横亘在阜新的地表,曾经的辉煌只留在了这些邮票、人民币上。
这里是甘肃白银,以产铜、金、银、铝、铅、锌而闻名,当地地方志记载:凤凰山下,日出斗金。上个世纪50年代,2万吨炸药炸掉了连绵数百里的七个山头,爆破震惊世界,由此拉开了白银开发建设的序幕。今天,这里的矿山已经关闭了80%。
目前,我国共有煤炭、森工、石油、金属等各类资源型城市118个,其中煤炭城市63座、有色金属城市12座、黑色冶金城市8座、石油城市9座。2008年,12个城市成为我国第一批资源枯竭城市。2009年,又有32个城市被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阜新、白银,这一个个资源型城市,昔日曾经是我国经济版图上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如今,他们的光彩在慢慢地黯淡下去。不仅仅是这些资源型城市,一些经济大市也面临着另外一种资源困境。北京市的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世界水平的130,北京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缺水的大城市之一。
——CCTV2《国情备忘录》第5集:资源扫描解说词
第1部分资源和环境
1. 引言
经济发展一定需要自然资源,没有资源就不可能生产和消费更多的产品,也不可能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就拿衣食住行来说,穿衣需要棉花或羊毛作为原料,吃饭需要粮食和其他副食品的供给,住房需要木材或钢筋水泥作为建筑材料,出行需要各种交通工具,而汽车、火车、飞机、轮船都需要钢铁等资源进行加工才能完成。再看工农业生产,那就更是一种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循环了。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资源,土地是否肥沃直接关系到产出的高低,土地适合种植哪些作物也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南方适合种植水稻,北方适合种植小麦,沙土地适合种植根茎作物,如红薯、马铃薯、葡萄,草原适合放牧,湖泊适合养鱼。工业更是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不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都如此,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化工、机械、电器、电子、纺织、木材、皮革、家具、造纸、印刷、医药、工艺品、食品、烟草、玻璃、陶瓷,如此种种都需要各类原材料。至于服务业,并不直接使用自然资源,更多的是利用由自然资源制成的产品,如汽车、电脑、文具。服务业包罗万象,有些服务业也离不开资源,住宿需要旅馆,教育需要教学设施,医院需要医疗器械。
总之,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如果没有或者缺乏都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或苦难。不过,自然资源并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唯一要素,更不是充分条件,还有更加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力资源。如果一国自然资源丰富,当然是好事,也具备了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然而大量事实证明,很多国家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中东和非洲,但是经济发展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经济发展的其他必要条件,尤其是人力资源第12章。相反,很多严重缺乏自然资源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却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
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另一个重要话题是环境恶化问题。经济发展是不是一定会出现环境恶化呢?答案是清楚的。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环境恶化,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会提高,治理环境的能力也会提高,因此环境恶化的状况会得到控制和改善,这个过程也被称为关于环境的“倒U型假说”。根据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这种环境的倒U型假说比起收入分配的倒U型来更加准确一些。如前所述,各国收入分配倒U型的后半段不尽一致,一些国家实现了收入差距的缩小,而另一些国家则没有缩小,甚至还有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国家的收入分配差距依然很大的情况第9章。但是在环境污染和破坏方面,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实现了改善和下降,这是值得关注的一点。
总之,对于经济发展来说,自然资源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就会极大地促进发展,使用不当就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至少是浪费。值得指出的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人类利用和控制自然资源的能力和效率都在提高。今天的资源利用率与200年前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以及100年前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相比,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曾经的蒸汽机变成了内燃机和电动机,曾经的电子管变成了晶体管,曾经的天然橡胶变成了合成橡胶,曾经的砍伐木材变成了合成材料。
随着环境恶化的扩散,人们对于环境和健康的关注度也在增加。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离不开这个地球,而地球是全人类的家园,不是哪个国家自己的事情,需要取得共识,共同应对环境问题。不过,各国的发展水平不同,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也不同,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而越是不发达的国家,这种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意识也越差,造成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可能性就越大。如何更好地将发达国家开发的治理环境和利用环境的技术传播到发展中国家,恐怕是一个重要课题。
2. 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
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近代以来人类的经济发展是依赖大量开发资源实现的。从早期的殖民时代到产业革命,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到当今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都能证明这一点。而且,从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进步的特征也能看出一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特征是蒸汽机和纺织机,蒸汽机的制作需要钢铁,钢铁的原材料是铁矿石,而蒸汽机的运作需要煤炭,铁矿石和煤炭都是自然资源。纺织机早期是木制的,后来是铁制的,木制的使用木材为原材料,铁制的使用铸铁,而纺织机和纺纱机工作时使用的或者是棉花或者是羊毛或者是麻,这些也都是自然资源。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更多,包括电力、内燃机、铁路和通讯等。电力是现代工业不可缺少的动力源泉,是继蒸汽革命之后的重要动力技术进步。蒸汽机主要使用煤炭作为原料,而电力在早期也需要煤炭,后来逐渐使用石油,再后来又有了核能发电,当然还包括水力发电。这里,不论哪一种原材料也都是自然资源,石油是当今最重要的能源。水利资源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不仅人类的生存需要水,而且农业需要水,很多工业也都需要大量使用水,如发电、化工、染织、造纸。
第三次工业革命内容更丰富,主要包括半导体、计算机、原子能、太空、生物等领域。半导体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尤其在节能环保方面贡献更加突出,它不仅体积小而且效率高,有了半导体革命才有可能实现后来的多种技术进步,如航天技术。我们设想,如果没有半导体技术,即使火箭技术发展再好,由于卫星或飞船的重量问题,也会更多地使用材料和原料。计算机技术不仅实现了高速化,而且实现了小型化,这都节省了资源和能源,使用的材料更少,耗费的能源也更少。
总之,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进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节省了资源和能源。也就是说,这些技术进步在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节约资源和能源,注重“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问题。本来,如何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如何节省资源、加强环保是一对矛盾。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和能源的使用,而使用这些资源和能源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如何使两者协调起来,是当今和今后人们更加关注的重要问题。不过至今为止,我们还不能说取得了多大进步,依然是优先发展经济而将资源和环境问题放在后面。
下面,观察一下各国使用资源的情况,图10.11-4显示了部分国家的发电量,从中能够看出,几乎看不出哪个国家的发电量是下降的,都是上升的。发电或者水利或者火力或者原子能或者风力还有太阳能等,这当中以火力为主,而火力或使用煤炭或使用石油。煤炭也好,石油也好,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