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分析的力量

書城自編碼: 250762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经济通俗读物
作者: 张寅
國際書號(ISBN): 9787508648729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1-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72.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美丽的地球:高山(呈现世界70余座宏伟高山,感受世界的起伏)
《 美丽的地球:高山(呈现世界70余座宏伟高山,感受世界的起伏) 》

售價:HK$ 112.7
下一个风口: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科创投资逻辑
《 下一个风口: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科创投资逻辑 》

售價:HK$ 80.4
傻钱:社交浪潮与散户革命
《 傻钱:社交浪潮与散户革命 》

售價:HK$ 78.2
猎头高情商沟通实务
《 猎头高情商沟通实务 》

售價:HK$ 56.4
桃花夭夭,灼一世芳华:古代蕙心女子的诗情词韵
《 桃花夭夭,灼一世芳华:古代蕙心女子的诗情词韵 》

售價:HK$ 48.3
生活在低处
《 生活在低处 》

售價:HK$ 64.4
长颈鹿与少年(全球销量超过50万册。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
《 长颈鹿与少年(全球销量超过50万册。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 》

售價:HK$ 57.4
近代早期海洋文化史
《 近代早期海洋文化史 》

售價:HK$ 112.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4.8
《万达工作法》
+

HK$ 90.7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
+

HK$ 127.7
《高盛帝国》
+

HK$ 138.8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

HK$ 90.7
《纯粹经济学:王福重经济学十九讲》
+

HK$ 92.5
《情报分析心理学(情报与反情报丛书005)》
編輯推薦:
顶尖信息分析高手张寅,详解大数据时代信息分析与决策之道。
中国第一本数据和情报信息分析方法论著作,全流程信息分析实战手册,从不确定性中获取商业机会和决策依据的必读书。
內容簡介:
没有经过甄别的信息不是有价值的信息,没有经过分析的数据不是有价值的数据。作者居中国经济分析一线20余年,具有全球视野,深谙中国特色与国情,本书在揭开中国信息分析行业神秘面纱的同时,提供了系统全面的信息分析方法,带领人们穿过信息表面的迷障,读懂信息,直抵本质与真相。
關於作者:
张寅,资深企业咨询顾问。1962年生,早年就职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国际钢铁投资公司等处,现为北京虎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员、主要合伙人。从事商业经济分析20余年,曾长期担任《经济观察报》“蓝筹地产”评委,同时以嘉宾身份活跃在《经济半小时》《对手》《全民相对论》等电视栏目。曾出版《纳斯达克之雄:新经济19家领潮企业》。
目錄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真相世界的“捉鬼者”

他们是谁

职业特质与边界

性别差异下的分析者

个体分析与集体分析比较

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捉鬼者”

专业素养与职业心态



第二章 未经分析的信息没有价值

怎样才是好分析

还原真相的思维训练

预测是一门技术

宏观把握和细节观察

博弈分析的力量

确认信息缺陷



第三章 分析背后的冷技巧

真相数据挑战

信息的反常流动分析

信息的周期性现象

变异和递减

博弈与套利

应对中国特色



第四章 如何做出正确的预测

信息“噪声”

事件中的“情绪场”

信息盲点与选择性失明

识别人为陷阱

信息源的评估



第五章 分析者的自我修养

切忌预设立场

摆脱镜像思维

分析视角阳光化

多元化看问题

情绪自控力



第六章 分析能力的进阶与提升

自学能力是核心竞争力

好判断来自好问题

思维和逻辑顺逆性的运用

信息辨别中的追问意识

研究美国经济是最好的自修功课

金融危机是积累知识的最佳契机



第七章 分析工具的应用

如何面对事件信息

分析事件信息的步骤

历史资料的梳理与罗列

重视草根数据

善用图表工具

自建信息资料库



第八章 预测的艺术

“情景假设”与“兵棋推演”

影响因素的权重变化

大概率与小概率事件

主动与被动信息相互印证

构建证据与证据链

动机与利益,困境和危机

分析中的推理、联想与类比

时间轴线与空间维度



第九章 相关性与因果性关系分析

市场信息调查

企业访问调研

撰写分析报告

建立客户关系

媒体应对策略

信息分析中的法律问题



第十章 分析者的解答

国际视野

社会洞察

经济体验

金融追踪

行业分析

企业探秘
內容試閱
构建证据与证据链
在掌握了基本经济分析方法后,对于一个专业分析者,进一步提高自身分析能力和扩展分析思路是非常有益的。比如有的时候,经济分析可以看作是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一些刑事侦查思维和工作程序,近来也被不断地运用到经济信息分析当中,尤其是在做经济事件和市场事件分析时。
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博士提到破案有四个关键点:物证、人证、资料库、运气。其实,分析和解读经济事件信息,也需要具备这四点。物证可以对应经济数据、政策法规等信息(证据);人证可以对应事件相关者行为、讲话、发言、参访等信息(证人);资料库可以对应数据库、(历史)文件资料库、(人物)背景资料库,以及相关(经济、行业、法规)知识(做比对之用);运气(所有元素在时间上契合和共振)应该从两方面理解:一个是获得线索有的时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同时具备;另一个是客观和外部世界对分析者分析结果的认同。
运气是无法预知、无法度量、可遇不可求的,它反映了分析结论能否兑现的不确定性。前三者所占成分越多,运气所占的比重就越少,前三者所占成分越少,运气占的比重就越大。任何分析者都不可能是在掌握“全信息”的情况下做出分析,因此得出准确的分析结论确实需要运气。刑事侦查思维模式中能够为经济分析所借鉴的方法:一个是建立证据链,另一个是证据之间的比对。
证据链是按照时间序列、人物出场序列和发生地点序列,构建一个互为因果关系的链条,是把已经发现的证据,按照一种符合逻辑的关系组接起来,来探求或还原事件的真相,从中发现问题和相互矛盾之处。
经济的下行或上行预测,不管其信息是来自哪里,都需要证据佐证,并且这个证据不能是来自单一方面(尤其强势一方),而且证据之间要进行比对和互证。体现经济趋势的证据链,往往是由多条行业之间关联度比较大(即所说的上下游行业)的证据组合构成的。证据是为核实信息真伪存在的,证据链是为找到事件原因存在的。寻找证据是分析者的目标,建立证据链是分析者发现问题的关键。构建经济事件信息证据分为资料证据(收集)和现场证据(采访)。构建经济事件信息证据链就是将已经发现的资料证据和现场证据按照时间序列、人物序列和地点序列连接起来。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对证据链进行有逻辑的连接,然后得出结论或判断。但是作为分析者,都会有共同的人性弱点和利益取舍。也就是说,有的判断,并非完全根据证据,甚至出现选择性采用证据的情况,这与分析者当时的心态有关。这种心态有时是分析者身体原因造成的;有时是外界各种人为压力造成的;有时则完全是因为分析者自身心理状态——分析者有的时候将想象中的景象、处境和预期,当作现实证据并以此“演绎”证据链条。
相关证据越多当然对分析者得出结论越为重要,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获得的证据是非常少的,并且大多是不连贯的,很难构成完整的证据链,还需要寻找新的证据给予回答或补充。但现实是,客户对于分析结论,都有个固定的时间要求(所谓的破案期限),因此限于时间,最终的所谓结论,在分析过程中并非都是科学、严谨的,而带有一定的猜测或推理成分,这是分析中比较“艺术”的部分,有稍许“赌博”色彩。
一般而言,多次判断和预测准确,会带给分析者更大的自信心,让他们更为大胆地去碰运气,而忽视证据与证据链这样的分析细节。其结果是分析者的分析艺术成分加大,而结论的风险性也加大。
分析的力量来自对思维的长期训练和实践,而不是仅仅依靠分析中艺术部分的灵光一闪。自信是在自我修正中不断强化的,而不能在“自我陶醉”中无限膨胀。在证据面前,我们应该谨慎,在证据链面前,我们要聪明;证据让我们的结论有的放矢,证据链让我们的结论无法颠覆。
动机与利益,困境和危机
信息内容本身包括表面内容和潜在内容两个部分,信息表面内容经常引起一种“信息感觉”,这是一种条件反射似的比较情绪化的反应(激烈或不激烈与信息内容刺激程度有关),是普通人观察信息经常有的感觉。但是职业分析者需要的是信息警觉而不是信息感觉。这种警觉首先就是与信息内容保持感情距离,放弃同情心,提高洞察力。其次,是运用专业思维方式对信息的表面内容和潜在内容进行综合信息透视。
信息内容经常会让信息感觉中的同情心泛起,这是信息内容与阅读者的心理真实形成了共振。但是这种情感共鸣,如果是信息发布者事先设计的,那么这种心理真实就并非实际真实。
作为职业分析者,必须与信息保持距离,才能客观地进行信息透视。至于社会上存在专门的信息内容鼓噪者和传播者并不奇怪,这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分工,只是职业不同而已,不能简单地做好与坏的评论,因为存在就有其存在的原因。职业分析者是信息透视者,不是信息传播者。
职业分析者对信息内容的透视,首先要尽可能地涵盖表面内容和潜在内容,在收集信息上做到“穷尽”,即所谓信息的“穷尽法则”。这是防止出现信息遗漏和信息盲点造成判断偏差的关键。但实际情况是,信息不可能被穷尽,总会有遗漏、有不可知的东西存在。对信息内容穷尽收集,可以看作是一种职业态度。其次对信息内容和信息发布者,以及信息内容所涉及的当事者,要从以下四个角度去做信息透视,即动机、利益、困境、危机四个角度。
所谓动机,是指信息发布者和信息相关者的行为(行动)原因;所谓利益,是指信息当事者的目的和诉求所在;所谓困境,是指当事者所处环境的困厄所在;所谓危机,是指当事者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所在。解读当事者的动机、利益、困境和危机,就是解读信息潜在内容。大多数信息当事者,是不会公开告诉信息阅读者潜在内容的,而是引导阅读者相信,或将注意力放在信息表面内容上。这是客观规律。
信息透视当事者的动机、利益、困境和危机,并不是简单地对当事者的“扒粪”行动,让当事者当面出丑,而是彻底地理解当事者。如果当事者是一个很强、很有智慧的人,把动机、利益、困境和危机都处理得非常到位,那么信息潜在内容就会隐藏得非常深。如果职业分析者能够做到“理解”和“透析”,那必然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以更为睿智的思维去解读。好的信息透视是距离(直线)、空间(环境)、经验(案例)、知识(通用和特定)的综合体现。
“动机”与“利益”这两个词汇本身并无褒义和贬义之分,凡事都有动机,都涉及利益,它们不是黑暗和险恶的代名词。由于社会复杂性的存在,一旦提到动机和利益,大多数的人都是给予负面评价。特别是如果一个社会,出现了明显阶层分化,那么如果谈到动机和利益,一般人都会投以“仇视”的眼光。普通人对动机和利益情绪化地“贴标签”并不意外,但是职业分析者如果也这么做,就是缺乏职业性的表现。职业分析就是要摒弃贴标签的思维方式,要揭示当事者的真实动机和利益诉求,这样才能弄清楚这些动机和利益诉求会对他人造成怎样的影响;才能说明这个动机,从公众立场来说感受如何,或者是其中的赢家与输家、受益者和受损者,以及之间的比例情况。
困境和危机是一组敏感词汇。如果把它放在社会强势一方,会带来相当大风险。特别是在一个缺乏公众参与和监督的社会更是如此。对强势一方,分析者不敢从这样的角度进行分析;对弱势一方,分析者则是不忍采取这样的角度。这是分析困境中的分析困境。因此,大多数时间里,分析者只能采取非公开发表意见的方式,进行困境和危机分析,在小范围里进行观点的分享和交流。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议论当事者动机和利益时非常大胆,而讨论他们的困境和危机时却非常低调甚至懦弱的状况?因为指出动机和利益这其实是一种抗争之举,属于被动型。因为当事者的动机和利益诉求,可能危及其他人的利益,只要危及了他人利益,那么必然就会有反弹,哪怕它是社会最弱势群体,也会有本能反应。而指出他人的困境和危机,则属于进攻型,并且威胁到了当事者的“面子”,而如果当事者是强势一方,那么必然会遭到强烈反击、压制和报复。
处于困境和危机中的人,都会本能地做掩饰或寻求突围,甚至转嫁困境。而动机和利益经过打扮或伪装后,人们就公开地去追求。信息透视就是把一切掩饰去掉,把一切化妆擦掉,把支离破碎的信息拼接、黏合起来,把信息后面的信息挖掘、提取出来,把信息起点和终点,乃至整个过程完整揭示出来。职业分析者不做信息背书者,只做信息透视者。
构建证据与证据链
在掌握了基本经济分析方法后,对于一个专业分析者,进一步提高自身分析能力和扩展分析思路是非常有益的。比如有的时候,经济分析可以看作是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一些刑事侦查思维和工作程序,近来也被不断地运用到经济信息分析当中,尤其是在做经济事件和市场事件分析时。
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博士提到破案有四个关键点:物证、人证、资料库、运气。其实,分析和解读经济事件信息,也需要具备这四点。物证可以对应经济数据、政策法规等信息(证据);人证可以对应事件相关者行为、讲话、发言、参访等信息(证人);资料库可以对应数据库、(历史)文件资料库、(人物)背景资料库,以及相关(经济、行业、法规)知识(做比对之用);运气(所有元素在时间上契合和共振)应该从两方面理解:一个是获得线索有的时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同时具备;另一个是客观和外部世界对分析者分析结果的认同。
运气是无法预知、无法度量、可遇不可求的,它反映了分析结论能否兑现的不确定性。前三者所占成分越多,运气所占的比重就越少,前三者所占成分越少,运气占的比重就越大。任何分析者都不可能是在掌握“全信息”的情况下做出分析,因此得出准确的分析结论确实需要运气。刑事侦查思维模式中能够为经济分析所借鉴的方法:一个是建立证据链,另一个是证据之间的比对。
证据链是按照时间序列、人物出场序列和发生地点序列,构建一个互为因果关系的链条,是把已经发现的证据,按照一种符合逻辑的关系组接起来,来探求或还原事件的真相,从中发现问题和相互矛盾之处。
经济的下行或上行预测,不管其信息是来自哪里,都需要证据佐证,并且这个证据不能是来自单一方面(尤其强势一方),而且证据之间要进行比对和互证。体现经济趋势的证据链,往往是由多条行业之间关联度比较大(即所说的上下游行业)的证据组合构成的。证据是为核实信息真伪存在的,证据链是为找到事件原因存在的。寻找证据是分析者的目标,建立证据链是分析者发现问题的关键。构建经济事件信息证据分为资料证据(收集)和现场证据(采访)。构建经济事件信息证据链就是将已经发现的资料证据和现场证据按照时间序列、人物序列和地点序列连接起来。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对证据链进行有逻辑的连接,然后得出结论或判断。但是作为分析者,都会有共同的人性弱点和利益取舍。也就是说,有的判断,并非完全根据证据,甚至出现选择性采用证据的情况,这与分析者当时的心态有关。这种心态有时是分析者身体原因造成的;有时是外界各种人为压力造成的;有时则完全是因为分析者自身心理状态——分析者有的时候将想象中的景象、处境和预期,当作现实证据并以此“演绎”证据链条。
相关证据越多当然对分析者得出结论越为重要,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获得的证据是非常少的,并且大多是不连贯的,很难构成完整的证据链,还需要寻找新的证据给予回答或补充。但现实是,客户对于分析结论,都有个固定的时间要求(所谓的破案期限),因此限于时间,最终的所谓结论,在分析过程中并非都是科学、严谨的,而带有一定的猜测或推理成分,这是分析中比较“艺术”的部分,有稍许“赌博”色彩。
一般而言,多次判断和预测准确,会带给分析者更大的自信心,让他们更为大胆地去碰运气,而忽视证据与证据链这样的分析细节。其结果是分析者的分析艺术成分加大,而结论的风险性也加大。
分析的力量来自对思维的长期训练和实践,而不是仅仅依靠分析中艺术部分的灵光一闪。自信是在自我修正中不断强化的,而不能在“自我陶醉”中无限膨胀。在证据面前,我们应该谨慎,在证据链面前,我们要聪明;证据让我们的结论有的放矢,证据链让我们的结论无法颠覆。
动机与利益,困境和危机
信息内容本身包括表面内容和潜在内容两个部分,信息表面内容经常引起一种“信息感觉”,这是一种条件反射似的比较情绪化的反应(激烈或不激烈与信息内容刺激程度有关),是普通人观察信息经常有的感觉。但是职业分析者需要的是信息警觉而不是信息感觉。这种警觉首先就是与信息内容保持感情距离,放弃同情心,提高洞察力。其次,是运用专业思维方式对信息的表面内容和潜在内容进行综合信息透视。
信息内容经常会让信息感觉中的同情心泛起,这是信息内容与阅读者的心理真实形成了共振。但是这种情感共鸣,如果是信息发布者事先设计的,那么这种心理真实就并非实际真实。
作为职业分析者,必须与信息保持距离,才能客观地进行信息透视。至于社会上存在专门的信息内容鼓噪者和传播者并不奇怪,这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分工,只是职业不同而已,不能简单地做好与坏的评论,因为存在就有其存在的原因。职业分析者是信息透视者,不是信息传播者。
职业分析者对信息内容的透视,首先要尽可能地涵盖表面内容和潜在内容,在收集信息上做到“穷尽”,即所谓信息的“穷尽法则”。这是防止出现信息遗漏和信息盲点造成判断偏差的关键。但实际情况是,信息不可能被穷尽,总会有遗漏、有不可知的东西存在。对信息内容穷尽收集,可以看作是一种职业态度。其次对信息内容和信息发布者,以及信息内容所涉及的当事者,要从以下四个角度去做信息透视,即动机、利益、困境、危机四个角度。
所谓动机,是指信息发布者和信息相关者的行为(行动)原因;所谓利益,是指信息当事者的目的和诉求所在;所谓困境,是指当事者所处环境的困厄所在;所谓危机,是指当事者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所在。解读当事者的动机、利益、困境和危机,就是解读信息潜在内容。大多数信息当事者,是不会公开告诉信息阅读者潜在内容的,而是引导阅读者相信,或将注意力放在信息表面内容上。这是客观规律。
信息透视当事者的动机、利益、困境和危机,并不是简单地对当事者的“扒粪”行动,让当事者当面出丑,而是彻底地理解当事者。如果当事者是一个很强、很有智慧的人,把动机、利益、困境和危机都处理得非常到位,那么信息潜在内容就会隐藏得非常深。如果职业分析者能够做到“理解”和“透析”,那必然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以更为睿智的思维去解读。好的信息透视是距离(直线)、空间(环境)、经验(案例)、知识(通用和特定)的综合体现。
“动机”与“利益”这两个词汇本身并无褒义和贬义之分,凡事都有动机,都涉及利益,它们不是黑暗和险恶的代名词。由于社会复杂性的存在,一旦提到动机和利益,大多数的人都是给予负面评价。特别是如果一个社会,出现了明显阶层分化,那么如果谈到动机和利益,一般人都会投以“仇视”的眼光。普通人对动机和利益情绪化地“贴标签”并不意外,但是职业分析者如果也这么做,就是缺乏职业性的表现。职业分析就是要摒弃贴标签的思维方式,要揭示当事者的真实动机和利益诉求,这样才能弄清楚这些动机和利益诉求会对他人造成怎样的影响;才能说明这个动机,从公众立场来说感受如何,或者是其中的赢家与输家、受益者和受损者,以及之间的比例情况。
困境和危机是一组敏感词汇。如果把它放在社会强势一方,会带来相当大风险。特别是在一个缺乏公众参与和监督的社会更是如此。对强势一方,分析者不敢从这样的角度进行分析;对弱势一方,分析者则是不忍采取这样的角度。这是分析困境中的分析困境。因此,大多数时间里,分析者只能采取非公开发表意见的方式,进行困境和危机分析,在小范围里进行观点的分享和交流。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议论当事者动机和利益时非常大胆,而讨论他们的困境和危机时却非常低调甚至懦弱的状况?因为指出动机和利益这其实是一种抗争之举,属于被动型。因为当事者的动机和利益诉求,可能危及其他人的利益,只要危及了他人利益,那么必然就会有反弹,哪怕它是社会最弱势群体,也会有本能反应。而指出他人的困境和危机,则属于进攻型,并且威胁到了当事者的“面子”,而如果当事者是强势一方,那么必然会遭到强烈反击、压制和报复。
处于困境和危机中的人,都会本能地做掩饰或寻求突围,甚至转嫁困境。而动机和利益经过打扮或伪装后,人们就公开地去追求。信息透视就是把一切掩饰去掉,把一切化妆擦掉,把支离破碎的信息拼接、黏合起来,把信息后面的信息挖掘、提取出来,把信息起点和终点,乃至整个过程完整揭示出来。职业分析者不做信息背书者,只做信息透视者。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