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HK$
62.7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HK$
58.2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HK$
524.2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HK$
221.8
《
耕读史
》
售價:HK$
109.8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HK$
12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HK$
72.8
|
內容簡介: |
《低碳能源论》共分为9章。第1章绪论。重点阐述了低碳能源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概况。第2章中国低碳能源的发展。回顾了我国能源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低碳能源发展现状,探讨了低碳能源发展的必要性、低碳能源发展方向等问题。第3章低碳能源与环境、经济的关系。重点分析了低碳能源与环境的关系、低碳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4章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型机制。重点分析了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机制,探讨了改革财税政策的作用机理、价格体系改革的作用机理、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调整能源结构的作用机理及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等。笫5章低碳能源发展战略。重点探讨了低碳能源战略思路与目标、低碳能源生产战略、低碳消费战略、低碳城市战略。第6章低碳能源发展的路径选择。重点探讨了能源生产低碳转型、能源消费低碳转型、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路径。第7章低碳能源开发。重点探讨了水能开发、风能开发、太阳能开发、生物质能开发、海洋能开发、地热能开发与氢能开发等问题。第8章低碳能源应用。主要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等方面探讨了低碳技术应用与低碳生活的倡导。第9章低碳能源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主要探讨了低碳能源法律体系、低碳能源管理和监管体制构建,研究了低碳能源运行的市场机制,提出了低碳能源发展的政策建议。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2章 中国低碳能源的发展
2.1 中国能源发展历程
2.2 中国低碳能源发展现状
2.3 低碳能源发展的必要性
2.4 低碳能源发展方向
第3章 低碳能源与环境、经济的关系
3.1 低碳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3.2 低碳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4章 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型机制
4.1 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机制分析
4.2 改革财税政策的作用机理
4.3 价格体系改革的作用机理
4.4 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
4.5 调整能源结构的作用机理
4.6 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
第5章 低碳能源发展战略
5.1 低碳能源战略思路与目标
5.2 低碳生产战略
5.3 低碳消费战略
5.4 低碳城市战略
第6章 低碳能源发展的路径选择
6.1 能源生产低碳转型路径
6.2 能源消费低碳转型路径
6.3 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路径
第7章 低碳能源开发
7.1 水能开发
7.2 风能开发
7.3 太阳能开发
7.4 生物质能开发
7.5 海洋能开发
7.6 地热能开发
7.7 氢能开发
第8章 低碳能源应用
8.1 低碳建筑
8.2 低碳交通
8.3 低碳生活
第9章 低碳能源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
9.1 低碳能源法律体系
9.2 低碳能源管理和监管体制
9.3 低碳能源运行的市场机制
9.4 低碳能源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低碳能源论》: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而煤炭仍是中国的主体能源,2011年,煤炭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7%和70%以上。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这种能源结构对中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都提出了严峻挑战,煤炭是80%以上环境生态主要污染源。。因此,需要改变煤炭行业高耗能、高污染、高温室气体排放的发展现状,加大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力度,扩大煤炭清洁利用领域的对外开放,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产业化,使煤炭行业真正走上低碳化道路。石油和天然气是仅次于煤炭的利用能源,燃烧过程中也会排放污染物,但相对煤炭,其污染物排放量大大减少,尤其是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具有热值高、燃烧效率高、碳排放量小等特点。加大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对实施低碳能源战略是一种重要的选择(杨光等,2011)。
5.2.4淘汰落后产能
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发布的《2013—2015年中国低碳经济投资分析及趋势预测报告》指出,落后产能生产过剩、造成巨大浪费,而且其物耗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生产安全没有保障,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一个重要表现,对资源也是掠夺性、破坏性地开采,是导致中国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国高耗能产业持续扩张,优质能源更加依赖进口,能源平衡形式面临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压力,形势不容乐观。同时,全球变暖进一步明显,我国面临着实际限排和限期减排压力(孙迎鑫等,2010)。因此,只有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削减高耗能行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同时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着力发展高效低耗产业,才能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方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