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HK$
87.4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HK$
50.4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99.7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78.2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5.9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66.6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3.8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0.6
|
編輯推薦: |
地球上丰富的自然资源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财富,但这是有限的一份财富。到底地球上有哪些资源?它们又该如何发掘、如何保护呢?《大地为我们敲响的警钟》为你详尽讲述人类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密切关系。
★★★ 重磅推荐:
★探索大自然的四季走进大自然丛书
★初中趣味数学数学天才从这里起步丛书
★傅雷家书 名家推荐 青少年必读丛书
★朱自清散文集 名家推荐 青少年必读丛书
|
內容簡介: |
荒漠是气候的产物,它出现的区域具有强烈的自然地带性,它的出现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现代气候条件下也不可能大范围转变,只能 在绿洲外围建设防护体系防止沙漠扩展和在个别工业基地通过灌溉建立人 工植被系统。“改造沙漠”、“人进沙退”之类的口号是不科学的。在不能解 决水源的情况下,提出过于宏伟的治沙蓝图是不切合实际的。
|
目錄:
|
地球的“黄斑”——沙漠
土地的荒漠化
人类的觉悟
从沙漠到荒漠
“人造”沙漠
草原是如何变成沙漠的
沙漠侵蚀着城市
逐渐缩小的绿洲
沙漠里的绿洲
绿洲中的水危机
人与绿洲的发展或消亡的关系
干渴的土地
被侵蚀的土地
非洲大旱灾
人类的思索
环境问题与难民潮
环境问题引发的暴力冲突
“人造”盐漠和盐沙尘暴
水土流失
什么是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如何形成的
水土流失的类型
严重的水土流失——黄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土壤退化
土地资源的概念
什么是土壤退化
全球土壤退化概况
我国土壤退化状况
土壤酸碱度
土壤酸化
土壤碱化
土壤污染
什么是土壤污染
污染物的类型有哪些
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
土壤的污染源
土壤污染的防治
中国土壤污染的特点
土地:人类的家底
遗失的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消失在荒漠
楼兰古城在沙漠中消失
埋藏在沙漠里的故事
“黑城”和“白城”
翻耕出的沙漠化土地
草原在消失
大自然的报复
沙尘暴的肆虐
现代荒漠化的故事
加拿大南部草原的沙尘暴
前苏联开垦荒地的教训
北美黑风暴
世界水危机
水危机概述
各种类型的地下水
超采地下水对人类的危害
开采地下水的主要方式——井
沿海地面下沉
水资源的利用现状
世界水资源及其发展趋势
世界性水资源的忧患
|
內容試閱:
|
对荒漠化最简单的说法是:“荒漠化是原非荒漠的土地演变为荒漠的过程。”这种既不追求原因,又不需划定时间界线和区域范围的概念当然简单,但是,这样定义荒漠化,荒漠化土地不就可以和荒漠画等号了吗?“荒漠化”这个词汇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公约》采取的荒漠化定义是:“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这一定义对荒漠化形成的因素、时间和地域范畴作了限定,有重要的意义。但对形成因素、形成时间和地域范畴,国内外专家还存在不小的分歧。
《公约》所提到的产生荒漠化的两大因素是并列、缺一不可的,还是可以由一种因素造成,即是否可以把“和”换成“或”,这一字之差是有关荒漠化概念争论的最大焦点。
对荒漠化这段成因文字表述,后一种理解是一部分主要从事第四纪地质研究,研究地质时期全球变化的学者所理解的荒漠化成因。
气候变化因素不是今天才有的。自地球形成,地球上有了空气、水和土地,气候就没有停止过干和湿、冷和热的变化。远的不说,仅300万年来的第四纪,地球就经历了多次冰期和间冰期,干冷和湿热变化。所以,如果单单只追究气候变干旱因素,把荒漠的形成过程和荒漠化过程看做同一回事,谈成因与不谈成因也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绝大多数从事荒漠化研究的学者所理解的荒漠化形成因素同时归咎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并且荒漠化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为的问题,它的成因是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压力太大。气候变化^干旱是荒漠化的背景条件,使情况更加恶劣。
虽然是一字之差,却差之百万年和百万里。首先,按气候变化为主因论者所理解的荒漠化开始时间,如果从青藏高原大幅度隆升算起的话为200多万年;如果把亚热带信风型荒漠的形成算做荒漠化过程,那么包括我国荒漠的形成时代应推到7000万1亿年前。而人类文明只能推演到50007000年前。人类文字对荒漠化记载只有4000年。
中国的荒漠化史一般认为应从2000年前开始。仅我国地质历史时期风沙活动形成的沙漠、戈壁、风蚀地有128.3万平方千米,而历史时期形成的荒漠化土地只有81.3万平方千米(风蚀荒漠化土地37.1万平方千米,水蚀荒漠化土地17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形成的荒漠化土地6丨5万平方千米如果把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荒漠都算做荒漠化土地,则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了1.5倍还要多。
荒漠是气候的产物,它出现的区域具有强烈的自然地带性,它的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现代气候条件下也不可能大范围转变,只能在绿洲外围建设防护体系防止沙漠扩展和在个别工业基地通过灌溉建立人工植被系统。“改造沙漠”、“人进沙退”之类的口号是不科学的。在不能解决水源的情况下,提出过于宏伟的治沙蓝图是不切合实际的。
而荒漠化土地则是人过度利用土地的结果,在现在气候条件下,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可以得到自然恢复,在人为作用施加的正面影响可以使荒漠化土地得到治理,并且荒漠化土地可以适度开发。因此,荒漠和荒漠化土地在防治方针上也有方向性的区别。
荒漠化土地和荒漠的分布区域也不同,我国荒漠集中分布在西北极端干旱区域的盆地和阿拉善高原,而荒漠化强烈发生的区域是半干旱草原地区和西北干旱绿洲外围。
荒漠可以因组成物质有石质荒漠(石漠〕、砾质荒漠(砾漠〉、沙质荒漠(沙漠〉、泥质荒漠泥溴》、盐质荒漠(盐漠〉之分,荒漠化也可因变化的趋向分作沙质荒漠化、石漠化(在这里指南方石灰岩地区干裸石林景观的发展和北方沙岩或泥岩地区丹霞地貌景观的发展〉、水蚀劣地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盐漠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