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HK$
89.4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HK$
67.2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HK$
78.4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HK$
67.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HK$
76.2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HK$
89.5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HK$
58.2
|
編輯推薦: |
本书主要内容为浙江省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优秀论文汇编,汇集了浙江省高职研究会一等奖论文。主要包括:高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路径及运行模式探讨、高职院校“双师”机制存在问题本质的研究、高职工科类专业学生工程项目实施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产业驱动及优化策略、高职院校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和探索等内容。
|
目錄:
|
**章 课堂创新教学的产生背景
**节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一、创新的概念及本质
二、创新乃强身立国之本
三、各国政府聚焦教育创新
第二节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
一、创新教育的定义及发展历史
二、让教育回归人文关怀
三、让课堂重新焕发生命活力
第三节 课堂创新教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动力
一、课堂创新教学与素质教育精神一致
二、课堂创新教学的实施现状
三、课堂创新教学是从根本上解决新课改问题的核心
第二章 课堂创新教学的基本理念
**节 一切应以学生发展为本
一、平等关系——沟通交流的基础
二、主人意识——急需凸显的理念
三、人文制度——有效管理的准绳
四、个性差异——学生发展的本质
五、责任意识——人格完善的平台
第二节 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
第三节 注重探索多元的学习方式
一、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二、充分的自主学习
三、适当的探究学习
四、有效的合作学习
第四节 创新型教学呼唤创新型教师
一、富有饱满的教育激情
二、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
三、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四、掌握科学的育人艺术
五、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
六、加快自身的专业成长
第五节 课堂教学创新离不开学校文化创新
一、校长使命:文化的守望与续写
二、韩国学校:掠过传统文化声息
第三章 课堂创新教学的目标与原则
**节 创新性课堂教学目标
第二节 创新性课堂教学原则
一、主动发展原则
二、建构性学习原则
三、合作互动原则
四、多样化原则
五、学科性原则
第四章 课堂创新教学的模式构建
**节 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多层次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有意义的接受教学模式——知识是创新的基石
二、引导尝试教学模式——创新必经之路
三、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的*终归宿
第三节 学科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学科创新教学模式1——“自主发现”的阅读教学模式
学科创新教学模式2——交际作文教学模式
学科创新教学模式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学科创新教学模式4——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模式
第五章 课堂创新教学的实施策略
**节 创新性课堂教学的策略举隅
一、营造宽松环境教学策略
二、反思质疑教学策略
三、出声思维教学策略
四、大胆想象教学策略
五、猜想与假设教学策略
六、“动手做”教学策略
七、延缓评价教学策略
八、脑力激荡教学策略
第二节 多元化学习方式的整合策略
一、多元化学习方式研究的四个基本观点
二、多元化学习方式整合的三条有效策略
第三节 学科创新性教与学的实践探索
01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研究/李慧梅
02 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过程/楼月华
03 个性化学习让阅读课堂“活”起来/徐华君
04 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的实践与思考/吕华莹
05 小学科学课中采用“做中学”的实践与探索/章岚
06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儿童CorelDraw电脑绘画教学初探/吴立文
07 自主性小学作文教学探索/曹爱卫
08 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幻想与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黄才灯
09 小学低段作文教学创新案例与分析/金丽春
10 “反弹琵琶”,“弹”出新意——创新作文教学个案/徐华君
第六章 课堂创新教学的评价体系
**节 创新性课堂教学评价概述
一、评价的目的及功能
二、评价的方法与内容
第二节 学科创新教学评价的实践探索
01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使用评价性语言/夏小平
02 小学一年级学生美术作业诊断性评价/叶振东
03 优化小学英语课外作业形式的有益尝试/诸葛雪琴
04 快乐作业——新课改下对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尝试/李慧梅
05 小学语文专题作业评价初探/张国良
06 变换评改形式,提高写作水平/张国良
07 网络环境下美术多元化评价的要素分析/吴立文
第七章 课堂创新教学的研究成效
一、学校办学声誉和办学品位得到了提高,逐步走出了一条科研兴校之路
二、更新了教师观念,改进了教育的方法,使全体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
四、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