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HK$
135.7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2.8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HK$
12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2.1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9.4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7.7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5.7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HK$
79.4
|
編輯推薦: |
江苏省法制办倾力打造,900个实用问答,18个版块,涵盖政府法制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海量内容之下,是全面的分类,详尽的问答。本书能够为政府法制工作者提供全面、细致的工作指导,是所有政府工作人员、法制工作者不可多得的必备书籍。
|
內容簡介: |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作出了系列部署,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新征程。法治建设的新形势,为政府法制工作、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政府法制机构工作人员,必须主动地适应法治建设新常态,全面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才能承担起应当承担的职责,当好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中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市、县政府及其部门包括省级机关的法制机构大都比较薄弱,法制人员的数量还比较少,法制机构的编制、人员素质与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还不相适应。此外,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法治观念也亟待提升。
本书为一本政府法制工作的工具书,一方面,为法制人员答疑释惑、提供工作便利,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包括领导干部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政府法制工作、依法行政工作,熟悉相关法律知识。
|
關於作者: |
于爱荣
江苏金坛人,博士学位,研究员,江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江苏省仲裁学会会长。曾主持多项法学理论与实务研究重大课题,先后主编或与人合著的学术著作十余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
目錄:
|
第一章 政府立法
1. 政府立法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 法律优先原则对政府立法有哪些要求?
3. 我国的政府立法体制是如何规定的?
4. 我国的政府立法有哪些类型?
5. 什么是职权立法?
6. 什么是授权立法?
7. 什么是执行性立法?
8. 什么是创制性立法?
9. 政府立法应符合哪些基本程序?
10. 政府立法如何做到依法立法?
11. 政府立法如何做到民主立法?
12. 政府立法如何做到科学立法?
13. 哪些事项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专属立法权范围?
14. 何种情形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将只能制定法律的事项授权给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如何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1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如何管理国务院授权立法?
17. 行政法规可以使用哪些名称?
18. 行政法规文本如何标号?
19. 行政法规可以对哪些事项进行立法?
20. 如何编制行政法规立法计划?
21. 行政法规起草工作如何进行?
22. 起草行政法规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23. 行政法规起草工作完成后,起草部门如何报送国务院法制机构进行审查?
24. 起草部门向国务院报送行政法规草案送审稿时,如何履行签署程序?
25. 国务院法制机构如何审查行政法规草案送审稿?
26. 国务院法制机构在哪些情形下可以缓办行政法规草案送审稿或者退回起草部门?
27. 何种情况下审查行政法规草案送审稿可以举行听证会?
28. 国务院有关部门对行政法规草案送审稿有不同意见时如何处理?
29. 行政法规需要经由何种程序决定?
30. 行政法规如何签署公布?
31. 行政法规如何公告?
32. 行政法规何时施行?
33. 行政法规如何备案?
34. 行政法规如何解释?
35. 规章可以用哪些名称?
36. 哪些政府部门可以制定部门规章?
37. 部门规章可以规定哪些事项?
38. 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如何立法?
39. 需要制定部门规章的如何报请立项?
40. 部门规章如何起草?
41. 部门规章能否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42. 部门规章能否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43. 部门规章如何签署、公布和公告?
44. 可以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主体有哪些?
45. 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依据是什么?
46. 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规定哪些事项?
47. 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其他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何时获得规章制定权?
48. 需要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如何报请立项?
49. 在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在实施满两年后如何处理?
50. 地方政府规章如何起草?
51. 制定规章如何组织听证?
52. 政府法制机构对规章草案送审稿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审查?
53. 政府法制机构如何组织召开立法协调会?
54. 政府法制机构在什么情形下可以缓办规章草案送审稿或者将规章草案送审稿退回?
55. 规章草案说明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56. 规章需要经过何种程序决定?
57. 规章如何签署公布?
58. 地方政府规章如何公告?
59. 规章何时施行?
60. 规章备案工作由哪个部门负责?
61. 规章备案工作如何进行?
62. 国务院法制机构如何对报送备案的法规、规章进行审查?
63. 对超越权限,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规定不适当的规章如何处理?
64. 对不依法报送规章备案的如何处理?
65. 哪些情形下制定的规章无效?
66. 如何对规章进行解释?
67. 如何对规章进行清理?
68. 如何比较行政法规与规章之间的效力?
69. 如何比较地方性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的效力?
70. 如何比较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之间的效力?
71. 如何比较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的效力?
72. 同一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时如何适用?
73. 同一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规章,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时如何适用?
74. 在何种情况下行政法规、规章可以溯及既往?
75. 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如何处理?
76.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不一致时如何处理?
77. 地方政府规章与部门规章不一致时如何处理?
78. 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时如何处理?
79. 行政法规、规章在何种情形下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80. 权力机关如何撤销政府立法?
81. 行政机关如何改变或者撤销政府立法?
82. 如何对政府立法进行后评估?
83.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哪些种类的行政处罚?
84. 部门规章可以设定哪些种类的行政处罚?
85. 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设定哪些种类的行政处罚?
86. 行政法规、规章设定行政处罚应当遵循哪些规定?
87. 地方政府规章对公民设定罚款的限额是多少?
88. 地方政府规章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设定罚款的限额是多少?
89. 行政法规如何设定行政许可?
90. 地方政府规章是否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91. 部门规章是否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92. 行政法规、规章设定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哪些规定?
93. 行政法规、规章规定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哪些规定?
94. 如何对设定的行政许可进行后评估?
95.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哪些种类的行政强制措施?
96. 规章是否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97. 法律规定特定事项由行政法规规定具体管理措施时,行政法规是否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98. 起草行政法规草案如何设定行政强制?
99. 行政法规是否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执行?
100.如何对设定的行政强制进行后评估?
第二章 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
101.什么是规范性文件?
102.规范性文件可以使用哪些名称?
103.哪些主体可以制定规范性文件?
104.规范性文件调整何种类型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05.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106.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可以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吗?
107.法律、法规、规章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规范性文件可以重复规定吗?
108.规范性文件可以分章、节吗?
109. 制定规范性文件,是否需要编制年度计划?
110. 制定规范性文件一般应当经过哪些程序?
111. 行政机关起草规范性文件,需要公众参与吗?
112. 制定机关的法制机构如何审核规范性文件草案送审稿?
113. 制定机关的法制机构审核规范性文件草案送审稿应当遵循哪些程序?
114. 规范性文件“三统一”是指哪三个统一?
115. 规范性文件的施行日期应当如何规定?
116. 规范性文件应当如何发布?
117. 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的法律依据和最新要求有哪些?
118.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119.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向哪个机关报送备案?
120.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备规范性文件有哪些基本要求?
121.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向哪个机关报送备案?
122.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向哪个机关报送备案?
123. 作为部门管理机构的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向哪个机关报送备案?
124. 垂直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向哪个机关报送备案?
125. 联合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备案责任主体如何确定?
126. 规范性文件备案监督关系,具体由谁确定?
127. 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有何时间要求?
128. 备案监督机关的哪个部门具体承担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
129. 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130. 提交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制定说明应当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规范要求?
131. 规范性文件备案登记有哪几种方式?
132. 年度规范性文件目录是否应当报送备案监督机关?
133. 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应当审查哪些事项?
134.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中,是否需要有关部门出具意见?
135. 违法或者不当的规范性文件如何处理?
136. 备案审查中发现规范性文件之间存在冲突如何处理?
137.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规范性文件提出审查建议,应当如何处理?
138. 制定机关不按规定要求报备规范性文件,应当如何处理?
139. 制定机关拒不纠正、拖延纠正规范性文件存在问题,应当承担哪些责任?
140. 什么是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
141. 规范性文件应当多长时间清理一次?
142. 规范性文件实施后,何种情形下应当即时清理?
143. 清理规范性文件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144. 清理规范性文件应当符合哪些标准?
145. 何种情形下规范性文件应予废止?
146. 何种情形下规范性文件应当宣布失效?
147. 何种情形下规范性文件应予修改?
148. 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吗?
149. 哪些情形下需要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后评估?
150. 可以针对规范性文件设定的某一项具体制度,开展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吗?
151. 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152. 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应当把握哪些标准?
153. 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154. 规范性文件后评估的实施方式有哪些?
155. 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完成后,是否应当形成后评估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156. 规范性文件制定卷宗是什么?
157. 规范性文件制定卷宗应当包含哪些材料?
158. 规范性文件制定卷宗立卷归档有哪些基本要求?
159. 规范性文件制定卷宗由谁制作?
160. 规范性文件制定卷宗应当如何保管?
第三章 重大行政决策
161. 什么是重大行政决策?
162. 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依据有哪些?
163. 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包括哪些?
164. 如何确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165. 重大行政决策包括哪些法定程序?
166.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如何启动?
167. 什么是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
168. 如何处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中公开征求的意见?
169. 什么是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制度?
170. 什么是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
171. 什么是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
172. 什么是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制度?
173.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是否都要听证?
174. 什么是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
175. 什么是重大行政决策过错责任追究机制?
176. 重大行政决策监督工作如何开展?
17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建立重大行政决策问责制度有哪些要求?
178. 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的创新性工作制度机制主要有哪些?
第四章 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179. 为什么要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180. 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181. 如何实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182. 政府法律顾问如何聘任?
183. 政府法律顾问应当具备什么基本条件?
184. 政府法律顾问的工作职责范围是什么?
185. 政府法律顾问在聘任期间享有哪些权利?
186. 政府法律顾问在聘任期间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187. 政府法律顾问如何提供法律服务?
188. 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经费如何保障?
189. 政府法律顾问在哪些情形下应当予以解聘?
190. 如何加强对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五章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91. 什么是行政审批、行政许可?两者是否同一概念?
192.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的总体情况如何?
193. 党的十八大决定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出了哪些要求?
19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哪些总体部署?
195. 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196. 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97. 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98. 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国务院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情况如何?
199. 国务院对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200. 国务院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有哪些总体要求?
201. 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如何规范审批行为?
202. 如何优化投资建设领域行政审批流程?
203. 如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204. 如何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205. 商事制度改革主要内容有哪些?
206. 如何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207. 如何开展非行政许可审批清理?
208. 地方政府在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09. 地方政府在取消下放行政审批权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
210. 什么是行政权力清单制度?
211. 什么是行政权力事项?
212. 行政权力如何分类?
213. 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要遵循哪些原则?
214. 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215. 如何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制度?
216. 采取哪些处理方式对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
217. 如何实现省、市、县三级行政权力事项的统一规范?
218. 行政权力的行使主体应如何界定?
219. 什么是行政权力行使状态?
220. 如何划分权力行使层级?
221. 纳入清单编制范围的行政权力事项是如何确定的?
222. 不列入清单的行政权力事项的情形有哪些?
223. 行政权力事项具体内容的编制应遵循哪些基本规范?
224. 各类行政权力事项的编制有什么具体要求?
225. 行政权力事项编码是如何规范统一的?
226. 行政权力事项编码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227. 行政权力事项的运行流程有哪些要求?
228. 如何对行政权力清单进行动态管理?
229. 责任清单与权力清单有何联系和区别?
230. 编制责任清单应遵循哪些原则?
231. 哪些部门纳入编制责任清单的范围?
232. 责任清单包括哪些内容?
第六章 行政执法
233. 什么是行政执法?
234. 什么是行政执法主体?
235. 行政执法主体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236. 什么是授权行政执法?
237. 什么是委托行政执法?
238. 授权行政执法与委托行政执法有哪些区别?
239. 行政机关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是否具有处罚主体资格?
240. 什么是行政执法依据?
241. 行政执法依据的适用规则有哪些?
242. 什么是行政执法管辖?
243. 什么是行政执法程序?
244. 什么是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
245. 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有哪些基本要求?
246. 行政执法文书主要有哪些类型?
247. 什么是重大行政执法决定?
248. 什么是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249. 什么是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备案制度?
250. 什么是柔性执法方式?
251. 什么是全程说理式执法?
252. 什么是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制度?
253. 什么是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254. 什么是行政执法全程记录制度?
255. 什么是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制度?
256. 什么是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
257. 行政执法人员申领行政执法证件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258. 什么是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制度?
259. 行政执法风纪主要有哪些规定?
260. 行政执法人员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61. 什么是行政许可?
262.如何认定行政许可?
263.哪些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264.哪些事项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
265.法律可以设定哪些行政许可?
266.行政法规可以设定哪些行政许可?
267.国务院决定可以设定哪些行政许可?
268.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哪些行政许可?
269.省级政府规章可以设定哪些行政许可?
270.规范性文件是否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271.设定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哪些实体性规则?
272.设定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哪些程序性规则?
273.如何理解行政许可的规定权?
274.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有哪些?
275.行政许可的一般程序有哪些基本规定?
276.行政许可的听证程序有哪些基本规定?
277.行政许可的特别程序有哪些基本规定?
278.什么是行政处罚?
279.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280.法律可以设定哪些行政处罚?
281.行政法规可以设定哪些行政处罚?
282.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哪些行政处罚?
283.规章可以设定哪些行政处罚?
284.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有哪些?
285.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有哪些基本规定?
286.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有哪些基本规定?
287.什么是罚缴分离制度?
288.什么是行政强制?
289.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有哪些?
290.行政强制设定权有哪些基本内容?
291.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有哪些?
292.行政机关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293.哪些机关、组织可以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294.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循哪些具体程序要求?
295.行政执法机关强制执行程序的一般规定有哪些内容?
296.什么情况下行政执法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97.行政执法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有哪些?
298.什么是行政征收?
299.什么是行政征用?
300.什么是行政给付?
301.什么是行政确认?
302.什么是行政奖励?
303.什么是行政裁决?
第七章 行政执法监督
304. 什么是行政执法监督?
305. 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有哪些主要作用?
306. 行政执法监督有哪些分类?
307. 行政执法监督有哪些内容?
308. 什么是违法行政行为?
309. 什么叫行政不作为?
310. 什么是行政不履职?
311. 什么叫行政乱作为?
312. 行政执法监督有哪些方式?
313. 行政执法监督的机构有哪些?
314. 政府及其部门法制机构在行政执法监督方面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315. 什么是行政执法责任制?
316. 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有哪些要求?
317. 什么是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
318. 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内容主要有哪些?
319. 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方式主要有哪些?
320. 什么是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
321. 行政执法责任制追究范围是什么?
322. 行政执法责任的承担主体有哪些?
323. 对行政执法部门执法责任的追究方式有哪些?
324. 对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责任的追究方式有哪些?
325. 什么是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
326. 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27. 行政许可案卷评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28. 行政强制案卷评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29. 对行政执法案卷形式评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30. 怎样进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备案审查?
331. 什么是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
332. 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监督内容主要有哪些?
333. 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有哪些?
334. 行政执法监督程序有哪些基本规定?
335. 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有哪些主要文书?
336. 什么是《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
337. 什么是《行政执法监督决定书》?
338. 政府法制机构如何处理行政执法案件投诉举报?
第八章 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339. 什么是行政执法体制?
340. 什么是行政执法机制?
341. 行政执法体制与行政执法机制之间有什么区别?
342. 我国现行行政执法体制有哪些不足?
343. 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44. 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345. 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46. 什么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347.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48. 为什么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
349.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具体程序有哪些规定?
350. 目前开展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351. 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在城市管理领域以外的其他行政管理领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吗?
352. 如何申报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
353.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方案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354. 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应当坚持哪些原则?
355. 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应当重点把握好哪些方面?
356. 什么是综合执法?
357. 目前重点在哪些领域推行综合执法?
358. 综合执法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有哪些区别?
359. 什么是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
360.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61.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应当坚持哪些原则?
362. 如何申报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作?
363. 目前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如何组织实施?
364. 集中行使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与集中办理行政许可的行政服务中心有哪些区别?
365. 什么是联合执法?
366. 联合执法有哪些特点?
367. 实施联合执法一般由谁来启动?
368. 联合执法与集中执法有何区别?
369. 联合执法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有何区别?
370. 联合执法与综合执法有何区别?
371. 联合执法有哪些原则?
372. 联合执法有哪些基本要求?
373. 执法重心下移有哪些基本要求?
374. 执法重心下移对现行的执法体制机制有哪些要求?
第九章 两法衔接工作
375. 什么是两法衔接?
376. 两法衔接工作的重要性有哪些?
377. 两法衔接机制的内涵是什么?
378. 如何加强对两法衔接工作的组织领导?
379. 两法衔接中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职责主要有哪些?
380. 两法衔接工作中检察机关的工作职责主要有哪些?
381. 两法衔接工作中公安机关的工作职责主要有哪些?
382. 行政执法机关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应当如何处理?
383. 行政执法机关应向公安机关移送哪些材料?
384. 行政执法机关在移送案件时已作出或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分别应如何处理?
385. 行政执法机关对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案件应移交哪些材料?
386. 行政执法机关认为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未立案的,应当如何处理?
387. 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在两法衔接工作中,发现国家工作人员涉嫌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违纪违法线索的如何处理?
388. 公安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的管辖问题,应当如何区分处理?
389. 公安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的立案问题,应当如何区分处理?
390. 两法衔接联席会议制度如何建立和运作?
391. 什么是两法衔接联络员制度?
392. 什么是两法衔接咨询制度?
393. 什么是两法衔接办案情况通报机制?
394. 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如何建设?
395. 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如何运行?
第十章 行政指导
396. 什么是行政指导?
397. 行政指导制度是何时兴起的?
398. 行政指导是否符合依法行政原则?
399. 行政指导属于什么性质的行政行为?
400. 行政指导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401. 行政指导有哪些特征?
402. 行政指导有哪些功能?
403. 行政指导有哪些基本类型?
404. 什么是规制性行政指导?
405. 什么是调整性行政指导?
406. 什么是助成性行政指导?
407. 什么是合作性行政指导?
408. 实施行政指导有何意义?
409. 行政指导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如何?
410. 开展行政指导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411. 行政指导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12. 如何理解行政指导的合法性原则?
413. 如何理解行政指导的正当性原则?
414. 如何理解行政指导的必要性原则?
415. 如何理解行政指导的平等原则?
416. 如何理解行政指导的公开原则?
417. 如何理解行政指导的诚实信用原则?
418. 如何理解行政指导的及时灵活原则?
419. 如何理解行政指导的自愿选择原则?
420. 开展行政指导的主体有哪些?
421. 行政指导主要适用于哪些情形?
422. 开展行政指导主要有哪些方式?
423. 开展行政指导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424. 实施行政指导有哪些法律依据?
425. 如何区分行政指导与行政领导?
426. 如何区分行政指导与行政命令?
427. 如何区分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
428. 如何区分行政指导与政府宏观调控?
429. 如何区分行政指导与行政奖励?
430. 如何正确处理行政指导和行政处罚的关系?
431. 如何正确处理行政指导和行政许可的关系?
432. 规范性文件中的指导性条款是不是行政指导?
433. 责令行为是不是行政指导?
434. 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指导行为是否属于行政指导?
435. 行政机关可以主动对相对人实施行政指导吗?
436. 相对人如何申请行政机关开展行政指导?
437. 行政机关实施重大行政指导在程序上有何特殊规定?
438. 行政指导事项涉及专业性、技术性问题的,行政机关应当如何处理?
439. 何种情形下行政机关应当终止行政指导?
440. 哪些人可以申请参加行政指导听证?
441. 行政指导需要制作行政指导文书吗?
442. 开展行政指导工作需要制作案卷吗?
443. 应从哪些方面对行政指导工作进行监督?
444. 开展行政指导监督工作的方式有哪些?
445. 行政指导评估的对象和范围有哪些?
446. 如何开展行政指导工作的评估?
447.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指导后未兑现承诺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448. 行政机关实施了错误的行政指导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449. 行政机关实施了违法的行政指导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450. 行政机关以行政指导为名、行行政命令之实损害相对方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451. 行政指导中受指导方如何承担法律责任?
452. 受指导方认为指导方的指导有错误时应当怎么办?
453. 受指导方接受指导利益受损时可否申请国家赔偿?
454. 受指导方利益受损时可以要求指导方予以补偿吗?
455. 对行政指导行为不服能否申请行政复议?
456. 对行政指导行为不服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一章 政府信息公开
457. 什么是政府信息?
458. 政府信息公开采取什么样的管理体制?
459. 谁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
460.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具体职责有哪些?
461. 政府信息公开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462. 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哪些信息?
463.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重点公开哪些信息?
464.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还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465.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重点公开哪些政府信息?
466.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467.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由谁负责公开?
468.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在多少个工作日内公开?
469. 怎样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目录?
470.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否申请获取政府信息?
471.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形式有哪些?
472.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内容有哪些?
473. 行政机关对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如何答复?
474. 行政机关对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应在多长期限内予以答复?
475.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提供哪些政府信息时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证明文件?
476.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行政机关提供的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时应当如何处理?
477. 行政机关对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以什么形式公开?
478. 哪些政府信息属于依法不予公开的范围?
479. 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信息应当如何征求第三方意见?
480. 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的收费要求是什么?
481. 行政机关收取政府信息公开费用的标准由哪些机关制定?
482. 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公民确有经济困难的如何处理?
483. 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公民存在阅读困难或者视听障碍的如何处理?
484.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开政府信息活动是否适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485. 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如何执行?
486. 行政机关应当在何时公布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487. 年度报告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488. 政府信息公开考核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89. 行政机关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哪些情形应进行问责?
490. 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追责方式有哪些?
491. 如何建立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
492. 如何开展政府信息保密审查工作?
493. 对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处理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494. 对于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哪些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495. 政府信息公开类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496. 哪些情形的政府信息公开类行政复议案件可以合并审理?
497. 哪些政府信息公开类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的范围?
498. 哪些政府信息公开类案件属于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范围?
499. 政府信息公开类诉讼案件中的被告如何确定?
500. 政府信息公开类诉讼案件中,哪些情形下应当以在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上署名的机关为被告?
501. 政府信息公开类诉讼案件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进行举证和说明的情形有哪些?
502. 政府信息公开类诉讼案件中,被告已经履行法定告知或者说明理由义务当事人仍然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的情形有哪些?
第十二章 行政复议
503. 什么是行政复议?
504. 如何正确理解《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含义?
505. 行政复议有哪些功能?
506. 如何理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信访之间的关系?
507.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508. 如何理解行政复议全面审查原则?
509. 行政复议机关如何遵循合法原则?
510. 行政复议机关如何遵循公正原则?
511. 行政复议机关如何遵循公开原则?
512. 行政复议机关如何遵循及时原则?
513. 行政复议机关如何遵循便民原则?
514. 行政复议的范围有哪些?
515. 哪些行政行为可以被申请行政复议?
516. 根据行政复议法及相关规定,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事项主要有哪些?
517. 交通事故认定是否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518. 公证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519. 行政机关执行上级行政机关决定对外部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520. 行政机关协助执行法院的判决、裁定的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521. 如何理解《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有关问题的批复》?
522. 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处理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523. 人事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职称评定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524. 行政奖励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525. 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和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主要情形有哪些?
526. 行政协议是否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527. 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诉、检举、控告的处理或不处理的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528. 法律法规授权行政机关制定实施细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否以该行政机关未制定实施细则为由提出行政复议?
529. 行政复议机关将规范性文件转送有权机关处理,有权机关迟迟不作答复,该不答复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530. 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规定不属于行政诉讼范围的行政行为是否也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531. 行政复议中止、终止、告知书、补正通知书等程序性处理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532. 如何理解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行为以及其他处理行为?
533. 申请人在行政复议中要求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534. 申请人在行政复议中提出对规范性文件审查的期限如何确定?
535. 申请人在行政复议中可以要求对哪些规范性文件一并提出审查?
536. 认定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情形主要有哪些?
537. 行政复议申请的期限如何确定?
538. 如何认定申请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时间?
539. 对于行政不作为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如何计算申请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时间?
540. 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未履行行政复议权利告知义务或者进行错误告知的,有什么法律后果?
541. 人民法院裁决应当“复议前置”,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时已超过期限的,应当如何处理?
542. 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行政复议权利,能否补充告知?
543. 影响行政复议期限的不可抗力或正当理由主要有哪些情形?
544. 因行政机关过错造成申请人超过行政复议期限的,是否属于影响行政复议期限的正当理由?
545. 如何确定行政机关依申请履行法定职责的期限?
546. 如何全面理解行政复议不予受理的行政监督?
547. 上级行政机关直接受理应当由下级行政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548. 什么是行政复议机关?
549. 如何确定行政复议机关?
550. 什么是行政复议机构?
551. 行政复议机构有哪些职责?
552. 申请人同时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如何处理?
553. 对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当向哪个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554. 对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当向哪个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555. 如何确定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的行政复议机关?
556. 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时的领导责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557. 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法定职责中的支持责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558. 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法定职责中的保障责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559. 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法定职责中的亲自履行责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560. 行政复议机构如何督促行政复议决定的履行?
561. 什么是行政复议申请人?
562. 行政复议申请人具有哪些特征?
563. 如何理解行政复议代表人制度?
564. 行政复议申请人有哪些权利?
565. 行政复议申请人有哪义务?
566. 行政复议申请人的举证义务有哪些?
567. 行政复议申请中,申请人举证不能时应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568. 股份制企业中的哪些主体可以以企业名义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569. 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相对人死亡或终止的,如何确定行政复议申请人?
570. 什么是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571. 行政复议被申请人具有哪些特征?
572. 如何确定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573. 对省以下垂直领导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如何确定行政复议机关?
574. 可以成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行政机关主要有哪些特征?
575. 可以成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组织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主要包括哪些?
576. 如何理解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也可以成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577. 对于经批准的具体行政行为,如何确定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578. 行政机关设立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或其他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如何确定被申请人?
579. 可以成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组织职能调整或被撤销,如何确定被申请人?
580. 行政复议被申请人有哪些权利?
581. 行政复议被申请人有哪些义务?
582. 什么是行政复议第三人?
583. 行政复议第三人包括哪些情形?
584. 行政复议第三人如何参加行政复议?
585. 什么是行政复议代理人?
586. 行政复议代理人包括哪些类型?
587. 什么是行政复议申请?
588. 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589. 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有哪几种方式?
590. 行政复议申请书应载明哪些内容?
591. 行政复议的书面申请方式有哪些?
592. 口头申请行政复议,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593. 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后又撤诉的,能否再申请行政复议?
594. 同一具体行政行为涉及众多当事人,部分当事人选择行政诉讼,部分当事人选择行政复议,应当如何处理?
595. 行政复议机构审理案件组成人员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596. 如何进行行政复议受理审查?
597. 行政复议申请审查后如何处理?
598. 行政复议申请的转送期间是否计入案件审理期限?
599. 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对有两个以上行政复议机关有权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向哪一个行政复议机关转送?
600. 申请人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时错列被申请人的,应当如何处理?
601. 行政复议申请不明确或材料不齐备时如何处理?
602. 什么是行政复议审理,有哪几种方式?
603. 实地调查核实证据应注意哪些问题?
604. 行政复议审理中,如何理解行政复议人员的调查取证职权?
605. 行政复议过程中,行政复议机关依职权调查取证权受到哪些限制?
606. 行政复议审理前需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607. 行政复议审理的范围有哪些?
608. 被申请人未依法提交答复、证据、依据的法律后果?
609. 行政复议审理的依据有哪些?
610. 什么是行政复议审理期限,包括哪几种情况?
611. 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须具备哪些条件?
612. 申请人提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哪些情形下不应准许?
613. 申请人撤回申请后,能否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申请行政复议?
614. 行政复议中止情形有哪些?
615. 行政复议终止情形有哪些?
616. 什么是行政复议听证?
617. 哪些案件应当举行行政复议听证?
618. 行政复议听证应当遵循什么程序?
619. 行政复议期间当事人申请鉴定的,鉴定费用应由谁承担?
620. 什么是行政复议决定?
621. 行政复议决定书应包括哪些内容?
622. 行政复议决定有哪些种类?
623. 如何全面理解禁止行政复议不利变更制度?
624. 行政复议维持决定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625. 行政复议撤销决定适用哪些情形?
626. 驳回行政复议申请决定适用的情形有哪些?
627. 如何全面理解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行政复议决定?
628. 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最终裁决主要包括哪些情形?
629. 行政复议机关发现本机关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确有错误,能否自行纠正?
630. 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是否可以收集证据?
631. 行政复议审理中,如何保障申请人、第三人行政复议阅卷权?
632. 哪些情形下行政复议申请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赔偿?
633. 行政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逾期不作出复议决定,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634. 在何种情况下,行政复议决定应同时决定国家赔偿相关内容?
635. 如果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时没有提出赔偿请求,行政复议机关是否可以主动决定赔偿?
636. 行政复议决定何时生效,其法律效力如何体现?
637. 当事人不服行政复议决定应如何行使救济权利?
638. 申请人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时应如何处理?
639. 如何理解和执行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制度?
640. 什么是行政复议意见书和行政复议建议书?
641. 行政复议意见书和行政复议建议书有何区别?
642. 什么是行政复议文书?
643. 行政复议有哪些文书种类?
644. 行政复议文书包含哪些要素?
645. 行政复议文书编号有哪些要求?
646. 行政复议文书的处理程序及签发权限有哪些规定?
647. 行政复议文书由哪些部分构成?
648. 行政复议文书有何制作规范要求?
649. 行政复议法律文书的送达方式有哪些?
650. 行政复议案件档案包含哪些内容?
651. 行政复议案件归档应符合哪些原则和要求?
652. 行政复议案件材料归档有何顺序要求?
653. 行政复议案件档案的保管期限及其划分标准是什么?
654. 行政复议档案利用范围及条件有何要求?
655. 行政复议的期间应当如何计算?
656. 什么是行政复议调解、和解?
657. 行政复议当事人能否就已经生效的行政复议调解书或和解协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58. 为何要推进行政复议改革?
659. 行政复议改革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660. 如何全面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
661. 如何理解专职行政复议人员资格制度?
662. 上级行政复议机构对下级行政复议工作的监督指导主要有哪些方式?
663. 行政复议指导和监督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64. 为什么要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
665. 设立行政复议委员会须遵循哪些原则?
666. 行政复议委员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667. 当前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的主要模式有哪几种?
668. 什么是全部集中模式?
669. 什么是部分集中模式?
670. 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效?
第十三章 行政应诉
671. 什么是行政应诉?
672.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包括哪些?
673. 行政诉讼法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哪些权利?
674.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有哪些?
675. 哪些事项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676. 为什么刑事司法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677. 为什么调解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678. 为什么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679. 为什么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680. 为什么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681. 为什么依据信访条例所作的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682. 哪些行政诉讼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法院管辖?
683. 如何判断受案法院是否对行政诉讼案件有管辖权?
684. 如何确定行政诉讼的起诉人是否具有原告资格?
685. 行政机关在什么情形下会当行政诉讼案件的被告?
686. 行政复议机关在什么情形下会成为被告?
687. 如何判断本行政机关是否应当被列为行政诉讼案件的被告?
688. 常见的行政诉讼第三人有哪些?
689. 哪些行政行为应当先行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才能提起行政诉讼?
690. 一般行政诉讼案件的起诉期限是多长?
691. 对经行政复议案件的起诉期限是多长?
692. 不履行法定职责案件的起诉期限如何计算?
693.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包括哪些?
694. 行政诉讼中原告承担哪些举证责任?
695. 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承担哪些举证责任?
696. 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不举证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697. 行政机关在诉讼过程中收集证据有哪些限制?
698. 行政机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延期举证?
699. 行政机关能否在诉讼中补充证据?
700. 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701. 行政机关应当如何进行答辩?
702. 如何制作证据和依据清单?
703. 行政机关提交答辩状的期限是多长?
704. 行政机关开庭前应当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705. 行政机关如何参加出庭应诉工作?
706. 行政机关在庭审时如何进行质证?
707. 行政机关在庭审中如何进行法庭辩论?
708. 行政诉讼合法性审查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09. 法院是否对行政行为的合理性进行审查?
710. 行政行为明显不当如何认定?
711. 是否可以直接对规范性文件提起诉讼?
712. 启动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程序需具备哪些条件?
713. 对哪些规范性文件可以进行司法审查?
714. 人民法院经过审查后是否可以直接判定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效力?
715. 行政诉讼案件上诉期限是多长?
716. 行政诉讼法对行政应诉工作有哪些要求?
717. 如何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第十四章 行政调解
718. 什么是行政调解?
719. 为什么要开展行政调解?
720. 行政调解的工作机制是什么?
721. 行政调解有哪些功能?
722. 行政调解有哪些工作原则?
723. 行政调解的范围包括哪些?
724. 哪些事项不属于行政调解范围?
725. 行政机关对行政调解的管辖如何划分?
726. 行政机关对行政调解管辖权发生争议时如何处理?
727. 行政调解的程序有哪些基本规定?
728. 当事人如何申请启动行政调解?
729. 行政机关对哪些纠纷可以主动开展行政调解?
730. 行政调解的当事人有哪些权利?
731. 行政调解的当事人有哪些义务?
732. 行政调解的当事人是否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调解?
733. 行政调解是否收费?
734. 行政调解工作有哪些基本制度?
735. 行政调解统计报告制度有什么要求?
736. 行政调解公开运行制度有什么要求?
737. 行政调解信息宣传制度有什么要求?
738. 行政调解员制度有什么要求?
739. 行政调解回避制度有什么要求?
740. 行政调解机关收到行政调解申请如何处理?
741. 什么是“大调解”工作机制?
742. 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743. 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744. 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人民调解如何互相衔接?
745. 当事人达成行政调解协议是否需要制作调解协议书?
746. 制作行政调解协议书有哪些要求?
747. 行政调解是否有期限要求?
748. 当事人如不能达成行政调解协议时应当如何处理?
749. 行政机关如何送达行政调解协议?
750. 当事人如何向人民法院申请对行政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
751. 当事人如何履行行政调解协议?
752. 行政机关如何督促当事人履行行政调解协议?
753.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行政调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如何寻求救济?
第十五章 行政机关合同管理
754. 什么是行政机关的合同?
755. 行政协议的常见种类有哪些?
756. 行政机关订立的民商事合同常见种类有哪些?
757. 行政机关合同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758. 行政机关在行政协议中的主体地位与普通民商事合同中的主体地位有什么区别?
759. 因履行行政协议引发的争议一般可通过哪些途径解决?
760. 行政机关订立的合同由谁起草?
761. 行政机关管理合同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762. 行政机关订立合同前应如何对合同相对方的情况进行核实?
763. 行政机关的合同在起草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事项?
764. 行政机关订立的哪些类型合同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765. 行政机关的合同风险评估的结果应如何运用?
766. 行政机关的合同出现履行风险的,应如何处理?
767. 行政机关合同合法性审查的概念是什么?
768. 行政机关合同合法性审查的主体是谁?
769. 行政机关合同合法性审查包括哪些材料?
770. 行政机关合同合法性审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771. 行政机关如何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书?
772. 合同起草机关对合法性审查意见书有异议的,如何处理?
773. 行政机关合同签订后如何进行备案?
774. 行政机关合同签订后如何进行档案管理?
775. 政府法制机构在行政机关合同管理中的工作职责有哪些?
776. 行政机关合同签订履行中涉及哪些责任?
第十六章 行政赔偿
777. 什么是行政赔偿?
778. 行政赔偿应符合哪些条件?
779. 不予行政赔偿的情形有哪些?
780. 我国行政赔偿分为哪几种途径?
781. 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须具备哪些条件?
782. 单独请求行政赔偿的程序?
783. 一并提起行政赔偿请求有哪些特点?
784. 行政赔偿请求人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785. 如何确定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786. 对哪些侵犯人身权的行为可以请求行政赔偿?
787. 对哪些侵犯财产权的行为可以请求行政赔偿?
788. 行政赔偿请求人是否可以同时提出多项赔偿请求?
789. 行政赔偿请求权的时效如何计算?
790. 我国行政赔偿的方式有哪些?
791. 如何确定行政赔偿的标准?
792. 行政赔偿在什么情形下可进行追偿?
793. 行政补偿和行政赔偿的区别是什么?
第十七章 依法行政推进工作
794. 什么是依法行政?
795. 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796. 依法行政的本质是什么?
797.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798. 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799. 如何理解“合法行政”的要求?
800. 如何理解“合理行政”的要求?
801. 如何理解“程序正当”的要求?
802. 如何理解“高效便民”的要求?
|
內容試閱:
|
地方政府在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为了系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地方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各地在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1推进简政放权,建立权力清单。江苏省大力推行五张权力清单: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全面梳理政府职权,建立政府行政权力清单;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探索投资审批“负面清单”管理;清理项目资金,建立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减少收费项目,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浙江省实行“政府权力清单、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责任清单”四张权力清单制度。
2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打造政务服务平台。江苏省着力打造网上办事大厅和实体大厅“线上线下、虚实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将网上平台建设成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效能监察等为一体的网上办理大厅,实现对权力运行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在实体大厅全面实行省级行政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探索推进政务服务中心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体化管理模式。
3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大审批制度改革力度。2014年,上海市为加强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制定了《上海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管理办法》、《上海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上海市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上海市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上海市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细则2014年本》、《上海市政府备案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上海市政府审批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7个文件。为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办法》政府规章,制定了行政审批标准,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浙江省对“零土地”技改项目实行审批目录清单管理制度,对于清单以外的项目,企业向经信部门立项备案后,可同时向节能、消防、环保、建设规划、安监、气象等部门办理承诺验收手续。宿迁市在全国首推资格资质去行政化改革,率先开展先照后证、并联审批和“四证照一体”改革,搭建全国首个证照联动监管平台。
行政复议机关如何遵循便民原则?
便民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行政复议机关在受理、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时要尽可能方便申请人行使行政复议权,节省当事人复议成本。不得以任何手段和方法,阻碍或干扰行政管理相对人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或增加其经济负担。《行政复议法》在制度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便民原则,尽可能为申请人提供方便。主要体现在:
1为行政管理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提供良好的条件。行政复议机关要为当事人前来申请复议和查阅材料提供必要的条件,如设立专门的接待室,并耐心接待对前来申请或咨询的行政相对人;对找错了行政复议机关的申请人,应当告知其有权受理的机关。法律规定负有转送义务的行政复议机关不得推诿职责,及时接受申请人的行政复议申请并按规定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
2在行政复议申请方式上,除书面申请外,还可以口头申请行政复议,对于口头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人员应当做好记录,并交由申请人确认。有条件的行政复议机构,还可以接受申请人以电子邮件方式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
3在行政复议的方式上,实行以书面审查为主。行政复议机关应当集中精力审查被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是否清楚,内容是否适当等,原则上不能代替被申请人调查取证。被申请人的具体行政行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或者提供不出必需的事实和证据材料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决定予以撤销、确认违法或者责令履行。
4对于案情简单、法律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快审快结,提高行政复议效率。
5对于被申请人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给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即使申请人没有提出行政赔偿请求,行政复议机关在作出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同时,应当依法一并责令被申请人依法给予行政复议申请人相应的赔偿。
6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