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耕读史
》
售價:HK$
109.8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英] 罗宾·洛夫莱斯 [德]雅纳·蒙乔 [波兰] 雅库布·诺沃萨德
》
售價:HK$
12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HK$
72.8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HK$
110.9
《
真需求
》
售價:HK$
110.9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HK$
50.4
|
編輯推薦: |
◎关于本书
全世界*伟大的爱情小说之一,也是*受欢迎的名著之一,英国著名作家、戏剧家毛姆将其列入世界十大小说。
◎关于傲慢先生和偏见小姐
纵使时光荏苒两百余载,达西和伊丽莎白身上的特质,仍为读者所喜爱、所探讨。或许读懂了他们,也就懂得了你的内心肯定有着某种火焰,把你和其他人区别开来。
◎关于作者简奥斯丁
奥斯丁是一个脱离了男人依然活得有趣的女人。她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房间里有书、有纸、有笔。女性身份或多或少会成为人生的局限,但她没有埋没自己的才华。
◎关于译者孙致礼
孙致礼先生的译文句子精炼,文风轻快,将原著中的幽默语句、人物心理的挣扎状态等精准呈现,分寸拿捏恰到好处。在他的30余部译作中,唯独奥斯丁的长篇小说一应俱全。
|
內容簡介: |
达西富有而潇洒,高傲冷漠,代表傲慢;伊丽莎白机灵且睿智,任性直率,代表偏见。傲慢让别人无法爱上我,偏见让我无法爱上别人。因此爱情在两人之间忽隐忽现、步履维艰。但伊丽莎白*终了解了达西的真正为人,达西也因为伊丽莎白改变了傲慢的态度,二人*终跨越门第终成眷属。
小说不仅情节动人,且语言文字充满了机智的英式幽默,饱满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的乡镇风光令人沉迷与陶醉。这是一部到现在仍为绝大多数人喜欢的婚恋小说,出版两百年而历久弥新,影响依然深远。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简奥斯丁(17751817),十九世纪英国小说家,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文学家之一。家道小康,初恋夭折,终身未婚。受父亲影响,奥斯丁热爱阅读,二十岁左右开始写作。
她善于工笔细描,抒写美丽的夜晚可以一字不提月亮;她坚持自己的格调,只为大众写平凡的琐事,尤其是绅士和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她是英国的骄傲,其头像被印制在新版10英镑纸币上,被誉为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代表作品有《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六部长篇小说。
译者简介
孙致礼,中国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译作,尤其是他翻译的包括《傲慢与偏见》在内的奥斯丁的全部六部长篇小说,在我国翻译界和广大读者心中享有极高的威望和知名度。
|
目錄:
|
引言1
第一卷
第一章2
第二章5
第三章8
第四章12
第五章15
第六章18
第七章24
第八章30
第九章36
第十章41
第十一章47
第十二章52
第十三章54
第十四章58
第十五章61
第十六章65
第十七章73
第十八章76
第十九章88
第二十章92
第二十一章96
第二十二章101
第二十三章105
第二卷
第一章110
第二章115
第三章119
第四章125
第五章129
第六章133
第七章139
第八章142
第九章14
第十章150
第十一章155
第十二章160
第十三章167
第十四章172
第十五章176
第十六章179
第十七章183
第十八章187
第十九章193
第三卷
第一章199
第二章210
第三章215
第四章219
第五章22
第六章237
第七章242
第八章248
第九章253
第十章258
第十一章266
第十二章274
第十三章278
第十四章284
第十五章291
第十六章295
第十七章301
第十八章307
第十九章312
|
內容試閱:
|
美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认为:最近一百多年以来,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①
威尔逊此言绝非过甚其辞。奥斯丁所著六部小说,经过二百年的检验,受到一代代读者的交口称赞,部部堪称上乘之作。尤其是这部脍炙人口的《傲慢与偏见》,实属世界文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难怪毛姆将其列入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
简奥斯丁生于1775年,卒于1817年。其间,英国小说正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过渡时期。18世纪上半叶,英国文坛涌现了菲尔丁、理查森、斯特恩、斯摩菜特四位现实主义小说大师,但是到了70年代,这些小说大师都已离开人世,接踵而起的是以范妮伯尼为代表的感伤派小说,和以拉德克利夫夫人为代表的哥特传奇小说。这些作品虽然风靡一时,但是终因带有明显的感伤、神奇色彩,而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由于有这种作品充斥市场,英国小说自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头十年,四十年间没有产生任何重要作品。1811年至1818年,奥斯丁先后发表了《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5、《诺桑觉寺》1818、《劝导》1818六部小说。这些小说以其理性的光芒照出了感伤、哥特小说的矫揉造作,使之失去容身之地,从而为英国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小说高潮的到来扫清了道路。
《傲慢与偏见》属于作者的前期作品。初稿写于1。796年10月至1797年8月,取名《初次印象》。1797年11月,作者的父亲乔治奥斯丁将其推荐给伦敦出版人卡德尔,对方因为正热衷于出版拉德克利夫夫人的哥特小说,对别类作品毫无兴趣,便无情地回绝了。时隔十余年之后,作者对小说做了修订,以110镑的价格将版权卖给了出版人埃杰顿。1813年1月30日,《傲慢与偏见》终于问世。
与作者的其他五部小说一样,《傲慢与偏见》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然而,同其他作品不同的是,这部小说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主线,共计描写了四起姻缘,是作者最富于喜剧色彩,也最引人入胜的一部作品。
英国文艺批评家安塞布雷德利指出:简奥斯丁有两个明显的倾向,她是一个道德家和一个幽默家,这两个倾向经常搀混在一起,甚至是完全融合的。①显然,奥斯丁在本书中通过四起婚事的对照描写,提出了道德和行为的规范问题。
首先,作者明确划定了婚姻的好环标准。照奥斯丁看来,不幸的婚姻大致有两种情况:一像夏洛特和柯林斯那样,完全建立在经济基础上;二像莉迪亚和威克姆那样,纯粹建立在美貌和情欲的基础上。夏洛特本是个聪明女子,只因家里没有财产,人又长得不漂亮,到了二十七岁还是个老姑娘。她之所以答应嫁给笨伯柯林斯,只是为了能有个归宿,有个能确保她不致挨冻受饥的保险箱,婚后尝不到任何天伦之乐,她倒也无所谓。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妇女的可悲命运。莉迪亚是个轻狂女子,因为贪婪美貌和感情冲动的缘故,跟着威克姆私奔,后经达西搭救,两人才苟合成亲,但婚后不久即隋淡爱弛,男的常去城里寻欢作乐,女的躲到姐姐家里寻求慰藉。与夏洛特、莉迪亚相反,伊利莎白和简的婚事则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这是真正的美满姻缘。诚然,伊利莎白与达西也好,简与宾利也好,他们的结合并不排除经济和相貌方面的考虑,但是他们更注重对方的丽质美德,因而结婚以后,尽管在门第上还存在一定差异,夫妻却能情意融洽,恩爱弥笃。尤其是伊利莎白,她对达西先拒绝后接受,这充分说明:没有爱情可千万不能结婚。
其次,作者认为,恋爱婚姻既然是关系到终身幸福的大事,那就一定要严肃谨慎,切不可让表面现象蒙住眼睛。伊利莎白因为受到达西的怠慢,便对他产生了偏见,而当风度翩翩的威克姆向她献殷勤时,她便对他萌发了好感,直至听信他的无耻谰言,进一步加深了她对达西的偏见和憎恶。事实证明:初次印象是不可靠的,而偏见又比无知更可怕。
另外,作者还向我们表明,恋爱婚姻不仅是个个人问题,而且也是个社会问题。莉迪亚的私奔引起了全家人乃至所有亲友的惊恐,因为大家都明白,这件丑事假若酿成丑闻,不但会害得莉迪亚身败名裂,还会连累亲友们,特别是她的几个姐姐,将因此而很难找到体面的归宿。后来,多亏达西挽救,莉迪亚才没有一失足成千古恨。与此相反,伊莉莎白和简圆满出嫁之后,自然给另外两个妹妹带来了希望和机会。这就告诉我们:人们考虑婚姻大事,不能光顾自己,还要对亲友负责,对社会负责。
英国学者H沃尔波尔有句名言:这个世界,凭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凭感情来领会是个悲剧。①奥斯丁凭借理智来领会世界,创作了一部部描写世态人情的喜剧作品,这一部部喜剧作品犹如生活的一面面镜子,照出了世人的愚昧、盲目和自负。
书中有两个滑稽人物。贝内特太太是个智力贫乏、孤陋寡闻、喜怒无常的女人,因为嫁女心切,完全生活在一厢情愿的幻觉之中,每遇到一个有钱的单身汉,她便要将其视为自己某位女儿的合法财产。与贝内特太太不同,柯林斯牧师是个集自负和谦卑于一身的菱,汉,他一方面对贵族德布尔夫人自卑自贱,另一方面又对他人自命不凡,经常生活在妄自尊大的幻觉之中。他到朗伯恩,准备施恩式地娶贝内特家一个女儿为妻,借以弥补将来继承财产对其一家造成的损失。贝内特太太一听大喜,于是两位蠢人导演了一出笑剧。小说把两个蠢人刻画得惟妙惟肖。类似这种滑稽场面,在小说中俯拾皆是。
奥斯丁的讽刺艺术,不仅表现在某些人物的喜剧性格上,也不仅表现在众多情节的喜剧性处理上,而且还融汇在整个故事的反讽构思中,让现实对人们的主观臆想进行讽刺。男主角达西最初断定,贝内特家有那么多不利因素,几个女儿很难找到有地位的男人,可后来恰恰是他娶了伊莉莎白。而伊莉莎白呢,她曾发誓决不嫁给达西,可最后还是由她做了达西夫人。再看看那个不可一世的凯瑟琳德布尔夫人,为了阻止伊莉莎白与她外甥达西攀亲,她不辞辛劳,亲自出马,先是跑来威吓伊莉莎白,继而跑去训诫达西,殊不知正是她这次奔走为两位默默相恋的青年通了信息,促成了他们的美满结合。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就在这几位智者受到现实嘲笑的同时,书中那位最可笑的愚人贝内特太太,最后却被证明是最正确的。她认为: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种荒谬与真理的滑稽转化,尽管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是非观念,但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索。
对话,是文学创作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和基本手段。奥斯丁在创造人物对话时,一方面注意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又善于利用说话人、听话人、读者在动机和理解上的差异,制造多层次语调,致使她的对话具有既鲜明生动、富有个性,又含意丰富、耐人寻味两大特色。例如第一卷第十章,达西趁宾利小姐弹起一支苏格兰小曲的当儿,邀请伊莉莎白跳舞:贝内特小姐,你是不是很想抓住这个机会跳一曲里尔舞?达西这话说得虽然有些傲慢很想抓住四个字足以表明这一点,但他主观上还是想讨好伊莉莎白。可是伊莉莎白听起来却不以为然。她认为里尔舞是一种乡土舞,达西请她跳这种舞,是想蔑视她的低级趣味,于是正颜厉色地说道:我压根儿不想跳里尔舞现在,你是好样的就蔑视我吧。达西回答了一声:实在不敢。这句答话可能做出多层解释:伊莉莎白仅仅看作对方是在献殷勤,宾利小姐可能理解成想结良缘的表示,而读者只要多读几段便会发现,达西心里可能在想:这位迷人的小姐着实厉害,我这次只得认输,以后可得谨慎从事。类似这种微妙的对话,在小说里还有很多。
奥斯丁在《诺桑觉寺》第一卷第五章,曾用饱含激情的语言赞扬了新小说:总而言之,只是这样一些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智慧的伟力得到了最充分的施展,因而,对人性的最透彻的理解,对其千姿百态的恰如其分的描述,四处洋溢的机智幽默,所有这一切都用最精湛的语言展现出来。其实,若用这段话来概括《傲慢与偏见》,倒是再恰当不过,因为该书的确运用最精湛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最透彻的理解,四处洋溢着机智幽默,令人感到光彩夺目.情嘏盎然。
第一章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这条真理还真够深入人心的,每逢这样的单身汉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的人家尽管对他的心思想法一无所知,却把他视为自己某一个女儿的合法财产。
亲爱的贝内特先生,一天,贝内特太太对丈夫说道,你有没有听说内瑟菲尔德庄园终于租出去啦?
贝内特先生回答说没有。
的确租出去啦,太太说道,朗太太刚刚来过,她把这事一五一十地全告诉我了。
贝内特先生没有理睬。
难道你不想知道是谁租去的吗?太太不耐烦地嚷道。
既然你想告诉我,我听听也无妨。
这句话足以逗引太太讲下去了。
哦,亲爱的,你应该知道,朗太太说内瑟菲尔德让英格兰北部的一个阔少爷租去了;说他星期一那天乘坐一辆驷马马车来看房子,看得非常中意,当下就和莫里斯先生讲妥了;说他打算赶在米迦勒节以前搬进新居,下周末以前打发几个用人先住进来。
他姓什么?
宾利。
成家了还是单身?
哦!单身,亲爱的,千真万确!一个有钱的单身汉,每年有四五千镑的收入。真是女儿们的好福气!
这是怎么说?跟女儿们有什么关系?
亲爱的贝内特先生,太太答道,你怎么这么令人讨厌!告诉你吧,我在琢磨他娶她们中的一个做太太呢。
他搬到这里就是为了这个打算?
打算!胡扯,你怎么能这么说话!他兴许会看中她们中的哪一个,因此,他一来你就得去拜访他。
我看没有那个必要。你带着女儿们去就行啦,要不你索性打发她们自己去,这样或许更好些,因为你的姿色并不亚于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你一去,宾利先生倒作兴看中你呢。
亲爱的,你太抬举我啦。我以前确实有过美貌的时候,不过现在却不敢硬充有什么出众的地方了。一个女人家有了五个成年的女儿,就不该对自己的美貌再转什么念头了。
这么说来,女人家对自己的美貌也转不了多久的念头啦。
不过,亲爱的,宾利先生一搬到这里,你可真得去见见他。
告诉你吧,这事我可不能答应。
可你要为女儿们着想呀。请你想一想,她们谁要是嫁给他,那会是多好的一门亲事啊。卢卡斯爵士夫妇打定主意要去,还不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你知道,他们通常是不去拜访新搬来的邻居的。你真应该去一次,要不然,我们母女就没法去见他了。按英国当时的习俗,拜访新迁来的邻居,先得由家中男主人登门拜访之后,女眷才可以去走访。
你实在多虑了。宾利先生一定会很高兴见到你的。我可以写封信叫你带去,就说他随便想娶我哪位女儿,我都会欣然同意。不过,我要为小莉齐莉齐系二女儿伊丽莎白的昵称,伊莱扎也是她的昵称。美言两句。
我希望你别做这种事。莉齐丝毫不比别的女儿强。我敢说,论长相,她没有简一半漂亮;论脾气,她没有莉迪亚一半好。可你总是偏爱她。
她们哪一个也没有多少好称道的,贝内特先生答道,她们像别人家的姑娘一样,一个个又傻又蠢,倒是莉齐比几个姐妹伶俐些。
贝内特先生,你怎么能这样糟蹋自己的孩子?你就喜欢气我,压根儿不体谅我那脆弱的神经。
你错怪我了,亲爱的。我非常尊重你的神经。它们是我的老朋友啦。至少在这二十年里,我总是听见你郑重其事地说起它们。
唉!你不知道我受多大的罪。
我希望你会好起来,亲眼看见好多每年有四千镑收入的阔少爷搬到这一带。
既然你不肯去拜访,即使搬来二十个,那对我们又有什么用。
放心吧,亲爱的,等到搬来二十个,我一定去挨个拜访。
贝内特先生是个古怪人,一方面乖觉诙谐,好挖苦人,另一方面又不苟言笑,变幻莫测,他太太积二十三年之经验,还摸不透他的性格。这位太太的心性就不那么难以捉摸了。她是个智力贫乏、孤陋寡闻、喜怒无常的女人。一碰到不称心的事情,就自以为神经架不住。她人生的大事,是把女儿们嫁出去;她人生的快慰,是访亲拜友和打听消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