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HK$
77.3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HK$
80.6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HK$
109.8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HK$
109.8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HK$
67.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HK$
87.4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1. 《不积:一种知止的人生态度》倡导一种全新的理念——不积。不积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态度,是在生活所需之外,不贪求、不占有。不积,是恰到好处的生活,是极简主义的要义,也是断舍离的根本。
2. 《不积:一种知止的人生态度》的作者培莲净乐,由入世而出世,历经生死、看破红尘,因而对生活、对人生有大智慧、大洞见。
3. 《不积:一种知止的人生态度》颠覆了很多的思维定式:
◆人脉不是靠积累的,而是德行的相互吸引。
◆一个不积的人,他的慈悲比那些拿出很多、散发很多、给予很多、贡献很多的人都要广大得多。
◆很多时候,我们去拼搏、奋斗、巧取、豪夺,并不是因为需要,而是因为想要。
◆我们哭泣,或者不哭泣;发呆,或者不发呆;忧伤,或者不忧伤;悲痛,或者不悲痛;愤怒,或者不愤怒,情绪都在。所以,面对情绪,既不要压抑,也不要发泄,而是观察。——了解它因何而起、它发生时的状态、它的性质。
◆童话作家没有告诉我们王子和公主是如何幸福的,因为幸福只是一种可能。——王子可能发现了公主的娇蛮,公主可能发现了王子的跋扈,他们可能会像绝大多数夫妻那样相互指责、攻击,也许身份与修养不会让他们大打出手,他们可能
|
內容簡介: |
别人买多了、吃多了、说多了,我们很容易脱口而出“你够了!”可为什么对自己我们很难说“够了”?我们一再被告知,只有积得够多才能过得更好,可在积了够多的房子、车子、票子之后,我们为什么还在“更多”的路上疲于奔命?
生活有太多的困惑,答案就在:不积。
所谓不积,就是生活必需之外不贪求、不占有多余的一切,过恰到好处的生活。不积,是极简主义的要义,更是断舍离的根本。
这是一本全面阐述不积生活的人生哲思小书,会让你生活得更简洁、更自在、更有品位。
|
關於作者: |
培莲净乐,女,1980年出生。原名葛云紫。出版有《香火》《吃什么你就是什么》等。2012年于浙江天目山出家,之后游历于斯里兰卡、菲律宾等国,关注自他内在的觉知与灵修。
|
目錄:
|
对自己说“够了”
——什么是积
我们一生积了什么
——积的内容
为什么拼了命也要去积
——积的本质
千万不要“等将来”
——积的类型
人生应该如何取舍
——积少成多
拖延症因为积习难改
——积重难返
积是一种病
——积忧成疾
好未来,积不到
——处心积虑
不积,是心的自由
——积的心态
胜了又能怎样
——求胜之心
为什么非要比较
——比较之心
多就是富有?
——虚荣之心
爱一个人就是为他而积?
——以爱之名
好的人生积不到
——积的危害
积,使多少人丧失了尊严
——积恶余殃
积,换来的不过是心力交瘁
——百害无利
不积,是恰到好处
——积的体现
我们要变得贪得无厌吗?
——物质之积
积累知识就是博学吗?
——知识之积
积的人脉真能帮到我们吗?
——人脉之积
经验越多越好吗?
——经验之积
不要积压坏情绪
——情绪之积
没有什么值得积
——积的后果
恶习都是慢慢养成的
——积习成常
因积而疾,得不偿失
——积劳成疾
不积,是品位生活
——不积的利益
不是什么都多多益善
——恰好为佳
物尽其用才对得起物
——不为物役
不积是慈悲
——无挂无碍
不积,不累
——自在闲适
从未有过,何来割舍
——如何不积
最美不过放下
——不与自己为敌
过好这辈子
——在呼吸间生活
我们什么都不缺
——不为世事障碍
|
內容試閱:
|
◆胜了又能怎样
——求胜之心
我们想比别人好、比别人强,在各个方面都超过别人。那样的话,就会有一种短暂的满足感,就会认为自己赢了。可在这个世上,有一条潜在的规律:欲速则不达。越是想赢,越有可能失败。失败了的我们,通常会将希望寄托于下一代,像押宝一样,把赌注押到孩子的身上。
我们总是一再地告诉自己,也告诉别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我们给孩子报很多的辅导班,甚至在辅导班之外,还请了家教,逼迫孩子每天抄写、背诵、积累很多的知识。
孩子是父母欲望的牺牲品,父母又何尝不是自己欲望的牺牲品呢?父母要求自己出类拔萃,并为此丧失了太多,却从未反思,仍然要求孩子也是出类拔萃的。这真的很奇怪,出类拔萃的感觉为什么那么美好?失败的感觉为什么让我们无法忍受?
获胜本身,有时能带来兴奋的感觉,在那一刻,我们觉得自己成了一个王,一个高高在上的、备受众人瞩目和拥戴的英雄。每个人都在支持和赞美我们,他们鼓掌、欢呼、呐喊,送给我们鲜花、拥抱、热烈的吻。我们被采访、拍照、录像,甚至被请到学校、电视台作演讲,我们成了名人。除此之外呢?商家看上了我们的名气,给了大笔的钱,请我们为他们的产品代言。想想就很好,我们获得了金钱、名声、地位、人脉、关系,同时,还获得了更多的机遇,甚至友谊和爱情。
成功的时候,全世界都在关注我们,以我们为荣。而当我们默默无闻时,生活有可能会平凡而寂寞,甚至没有人以我们为耻,我们成了透明人,仿佛被全世界视而不见。这种感觉与滋味,对于一个求胜欲很强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
胜利让人兴奋,然而兴奋并不能持久。不只是兴奋不能持久,任何的感觉都一样,都一定会变。就像花开了,会谢;潮起了,会落。不管兴奋、开心、高兴到怎样的程度,很快地,这种感觉会像火一样渐渐地灭掉,我们将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失落感。
为了避免失落感,我们不得不追求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不得不让自己再度成为一个焦点人物,说白了,也就是不得不再度去积。
每天,从睁开双眼开始,我们就盘算与谋划着将在这一天积到多少的东西。我们上班、见客户、谈判、应酬,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不得空闲。我们没有时间关心父母、爱人、儿女,甚至没有时间关心自己。即便困了,我们也不会停歇,累了,就喝很浓的茶,或者很浓的咖啡,强迫自己不去休息。
为了积,我们付出了太多的体力、脑力、心力,甚至将整个身心都投了进去。为了积到更多,我们总是用欲望的鞭子不停地抽打自己。这样的辛苦,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是,我们可能会积到金钱、地位、名声,可这真的值得吗?
很多人都尽可能地力争上游,尽可能地追求第一。然而,第一只有一个,也正因为如此,它显得那么珍贵,如果每个人都想得第一,竞争是难免的,也是残酷的,会让人一直处在一种紧张、不安、恐慌的状态里面。
据说,十只犬中才能产生一只獒,獒是最终的胜利者,是那个第一,也是那个唯一。可是,这个产生獒的方式,听起来就十分残酷,简直让人毛骨悚然。人们把十只都有潜力成为獒的犬关在一起,不给它们食物。为了生存,它们兽性大发,相互撕咬,希望对方成为自己的食物。想想看,结果会怎样呢?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没有其他的可能。为了产生一只獒,九只犬必须牺牲掉,在惨烈的搏斗中,它们成了獒的美餐,獒是唯一的胜利者。我们想要成为第一,又有什么不同呢?你可能会说,区别太大了,起码,我们真的没有把对方吃掉。我们真的没有把对方吃掉吗?我们已经吃掉了对方,只是,换了一种看起来比较文明的方式罢了。
很多人告诉我们,环境越是恶劣、复杂,求胜的欲望就越强烈。在混乱与失序之中,隐藏着更多绝好的机会,不然人们也不会说,乱世出英雄。社会给我们灌输的,似乎总是弱肉强食的思想。人们一再地强调,在危机四伏的世界里面,在恶劣的环境当中,争夺一切才是生存的唯一法则。只有成为强者,才能达成所有的愿望和理想,不然,将会被社会所淘汰、抛弃,从而生活在一种缺乏保障、劣质的环境中。如果我们不够努力与强大,就会沦为一个弱者,就会被人奴役与厌弃。
恐怕没有人甘心做一个弱者,也没有人敢做一个弱者。做弱者,比做强者要难得多,需要拿出更多的勇气,不然,弱者不是被强者欺压而死,也会因羞愧而死。
如果内心持续着求胜的欲望,我们怎么可能是平静柔软、善良友好的呢?我们需要理智到残酷、清醒到冷血,才有可能达到目的。为了达到目的,我们不会管对方的死活,对方是我们的敌手,只有他输,我们才能赢,他输得越悲惨,我们赢得越开心。看看吧,我们的心,被训练得多么坚硬。
我们积体力、技术、能量、名声,然后期望在下一次的比赛与决战中击败所有的对手。我们依赖着这短暂的胜利支撑着自己,它几乎是我们活下去的全部动力。我们难道没有掉进一个陷阱吗?一个一直驱动、逼迫着我们朝着一个又一个虚妄目标前进的陷阱,而我们居然把它称作成功!
其实,求胜欲是我们的积习之一,或者说,几乎成了人类的本能,它不需要被激发,就能够自我彰显。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下的教育中,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在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胜欲。他们认为求胜欲是孩子学习道路上强大的精神动力,如果缺乏这个动力,孩子就不会上进,也很难考得高分。一些教育方面的专家也一再地告诉我们,要把孩子的求胜欲尽可能地激发出来,并加以利用,这才是保证孩子取得成功的关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