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39.2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09.8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HK$
67.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0.9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HK$
77.3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78.2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HK$
77.3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HK$
143.4
|
編輯推薦: |
《读者·乡土人文版》十五年典藏精选.怀旧卷:日久他乡成故乡,既有游子恋家的不舍与思念,又有对家乡美食的细腻描写,谱写了众多知名作家笔下质朴感人的乡土风情和人文风貌,带领读者一起品味乡间*纯正的舌尖美食,走进魂牵梦绕的乡土风景,挖掘传统文化的乡土内涵。精品美文,感情真挚,耐人寻味。读者美文,汇聚精神甘露,点滴真情感动至善人心。本书汇集了读者乡土人文杂志十五年中**精华的人气篇章,将给您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
內容簡介: |
《读者·乡土人文版》十五年典藏精选.怀旧卷:日久他乡成故乡,荟萃读者乡土人文版季度美文佳作,以自然细腻的笔触,描绘游子刻骨铭心的乡土记忆,抒写国人挥之不去的乡土情结,刻画故乡清新质朴的乡土风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乡土内涵。融乡情、亲情、感悟、旅食、民居、地理、地方人文和现实关注于一体,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现乡土中国——一个真实、美丽、传奇、质朴的家园。精品美文,感情真挚,耐人寻味。
|
關於作者: |
《读者·乡土人文版》——读者的地方人文第一读本。由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创刊于2000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自然细腻的笔触,描绘游子刻骨铭心的故土记忆,抒写国人挥之不去的田园情结,刻画乡野清新质朴的人文风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融乡情、亲情、感悟、旅食、民居、地理、地方人文和现实关注于一体,全方位地向读者们展现华夏地方人文之厚重与缤纷。
|
目錄:
|
[ 第一辑 ]站在旧时光里的门
人是有命运的————流 沙 002
半生缘————清 浅 005
饥荒年代的尊严————梁文道 008
并不幸福的童年————邢小群 010
打工者博物馆,不只是为了陈列————任 春 013
生活就是一个七天接一个七天————马 德 019
那个想见你最后一面的人————闫五中 022
山村里的故事————郭永明 024
那些我们藏在心底的话————侯拥华 028
父亲的茶盘母亲的酒————刘世河 030
区区一块钱————张劲辉 034
一条河的斑斓————王剑冰 037
父爱如海————陈 勤 043
那些乡间的事物————贾维秀 047
默守三十年的善良————古保祥 050
童年的西服————家 辉 052
母亲的肥棉裤————白雪松 054
不把悲伤留给别人————王兴全 057
带根的流浪————王丹枫 060
站在旧时光里的门————许俊文 063
在你的背上,不慌不忙地被爱———小径稀红 066
“懦弱”的爱————岑 桑 072
厚厚一沓老情书————周海亮 077
新棉袄————蒋雯丽 079
1958年的羊肉汤————孙方友 082
[ 第二辑 ]在最美时节遇见你
天境祁连————白 英 086
沈阳人:说话做事都像演小品————赵 宇 090
阿勒泰的金秋————刘新海 095
趣话香港人的禁忌————林长华 100
丹青婺源————白落梅 102
醉游绍兴不忍归————杨 韬 106
江南有佳面————潘敬平 109
山东大鼓————鲁先圣 112
天津方言与城市性格————谭汝为 115
如果在西藏,一个吃货————小 宽 120
南京的鳞爪———匪我思存 125
上海面————林特特 129
岱崮,在最美时节遇见你————萧 蕙 131
徽州民居:无处安放的古建筑————Sun Yunfan Leah
Thompson 134
长沙里手,怎一个“策”字了得————徐志频 138
闲话海口————崽 崽 141
叩拜塔里木河————曾祥书 144
打个“飞的”去元阳————尼 洋 147
[ 第三辑 ]那个炊烟不再升起的村庄
百花深处的石头房————秦湄毳 154
北京话————陆 昕 156
趣说北京的动物地名————张壮年 王林绪 160
北京爷————陆 昕 163
城市面孔乡下心————张 鸣 167
清朝的旗人与今日的北京人————马建农 169
六 爷————石新荣 172
我亲爱的,刘老太太————夏丫头 176
乡间男女————凸 凹 182
为童稚降下的雪————鲍尔吉·原野 185
太远的那个村子我还是没有去过————崔士学 191
每份尊严都值得尊重————汤小小 194
主 见————林特特 196
地 气————王钊林 199
那个炊烟不再升起的村庄————罗芹仙 202
请让我再叫你一声“爸”————巩仙梨 205
夏老师————愚 石 210
日久他乡成故乡————朱国勇 214
追赶一棵树————豆春明 216
儿子一样的父亲————毛甲申 219
树是村庄的历史————李星涛 222
内心没有方向,去哪里都是“逃离”————古 典 225
城市之门————查一路 228
[ 第四辑 ]一花香,一世界
繁华深处的街巷————葛水平 232
众人挠头皆为油————钟洁玲 235
一花香,一世界———独孤西门 238
喝 茶————梁实秋 240
品茶,是一种意境————陈利生 243
茶缘,一个从容不惊的过客————白落梅 246
永定土楼,天上落下的“飞碟”————李建忠 249
民国那些妾————余华林 253
二十七瓶黄泥咸鸭蛋————张秀芝 257
回族菜里的老时光———凉月满天 259
在查古村过藏历新年————马丽华 262
昆山“奥灶面”————钟 穗 267
中国古音乐的活化石————浪客剑心 270
茶的情趣————霍建瀛 273
姥姥的旧时光————刘子轩 278
老爷的酒人生————彭晓兰 281
中国地名传奇————王晓清 莫方华 284
乡村伸出的触角————戴永瑞 290
灵渠:宁静的力量————刘 军 292
|
內容試閱:
|
日久他乡成故乡
文_朱国勇
故乡,是一只受伤的兽,在每个游子的心头,噙着泪水,夜夜沉沉地低吼。
苍茫的江淮大地上,丘陵起伏。在一个不起眼的山坳下,瑟缩着我小小的村庄。
这就是我的村庄,我祖父的村庄,我曾祖父的村庄。村里有几十户人家,沿公路两旁都是新盖的楼房。往村里走,就是一座座青砖黑瓦的老房子,宁静,安详。
村后,是一处小小的山丘。正是初夏时节,山草茂密而修长。行走其间,我的脚步轻缓而虔诚。或许,某一个不知名的土堆下,就躺着我的先人。那些坟头的碑文早已斑驳,我试图从那些模糊的碑文中,找到我知道的一两位先人的名字,但转了一大圈,花了许多时间,依旧徒然。
故乡,其实是一种情绪,源于人类千百年来的孤独感。即便这个让我祖父梦牵魂萦的、被我称为“故乡”的小村庄,对于村里人来说,我仍然是个陌生人。提到我,村子里无人知晓。说到祖父,人们也是一脸茫然。终于,找到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老人说:“嗯,是有这么一个人。”他看着我,指着远处说:“就在那边,原来,有你家的三间房子。”顺着老人的手指望去,一大片的荒草萋萋。
祖父壮年出游,在千里外的一个陌生城市扎根发芽,先后育有一子一女。50多年间,他从未回来过。记得小时候,一到腊月,总有那么几天,祖父会立在窗前流泪。奶奶说:“你祖父想家了。”那时,我总想不明白,祖父怎么还有另外一个家呢?它在哪儿呢?腊月三十,祖父是要祭祖的。上菜、斟酒、跪拜……程序一道接着一道,丝毫不乱。祖父一边做着,还会一边念叨着先人的名字。
故乡于我,是流于表面的。于祖父,却是浸入了骨髓。近些年,每当思念起故乡,祖父不再流泪,只是静静地立在门口,遥遥地看着南方。那份宁静与悠远,反而让家人们更加伤感。
今年,祖父的身体更加虚弱了。他嘱咐我,一定要回来看看。于是我来了,站在这个让祖父魂牵梦萦的村庄。可是,我又茫然了。故乡于我,其实早已陌生。看着远处几个朝我张望的大婶,一种无所依傍的感觉忽然从心底涌起。是啊,除了走走看看,又能怎样呢?
除了安慰了一种情绪,故乡于我,真的已一无所有。在心中挥挥手,还是走吧。
回去后,我把所见所闻仔细地说给祖父听。祖父听了,很是欣慰。我拍的一些照片,祖父也看得津津有味。那天晚上,祖父写了一幅字,笔墨淋漓的7个大字:日久他乡成故乡。祖父兴致很高,让我张罗着给挂在墙上。
那些天,祖父的心情一直很好,晨练时,也显得精神焕发。那个关于故乡的心债,他终于释然了。
是啊,日久他乡成故乡!故乡固然是一种悠远的思绪,但是几十年的他乡生活,朝朝暮暮、点点滴滴累积起来,他乡也成了故乡。
城市之门
文_查一路
闲散的光阴里,我去过许多城市。有些城市,一进入就找到了归属感,喜欢它,想住下来,哪怕一住多年;而另一些城市,置身其间却格格不入,一心想着逃离。南方的一位朋友在一座城市居住了十几年,仍然感觉自己是过客,梦里尽是故乡的山河。
看来,融入一座城,未必是空间上的进入,而是意愿的首肯和心灵的融汇。我一直以为,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扇隐秘的门,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它会朝你轰然开启。同时,它像一本书,需要寻找到一种阅读的方式,才可以渐入佳境。
今年夏天去北京,天坛公园的古柏一瞬间就将我的心击中。我触摸它们的时候,这座城的历史瞬间在我眼前生动起来。我感慨树的生命力如此旺盛——有些树一半死了,另一半仍然活着,枝繁叶茂,给人内心以深深的震撼。因为它们,这个城市林立的高楼与通衢大道没有遮蔽过去,现代化没有遮蔽人性,相反赋予了它历久弥新的特质、个性与魅力。瞬间,我找到了进入它的城市之门。
去平遥古城的路上,我在猜想,这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浸淫其中,体味到了它营造的悠然古意。一个“古”字成为理解它的途径,古老的城墙与街坊,人头攒动的庙会,古玩、古籍与地方特产,乃至蓝天下青黑色的瓦棱,均可见其风貌与个性。在这里,由于没有云的遮挡,阳光像金箔一样贴在大地与古建筑的表面,风尾随行人在街道上徜徉,陶笛声隐隐约约。快节奏的生活被隔在城墙之外,时光慢了许多。
堆砌得越来越高的楼,拓展得越来越宽的街道,装饰得越来越豪华的火车站与商场,未必是人们的心灵之乡。如果它没有给人留下值得怀念与追逐的细节,没有一景一物带有人性体温的温暖与惬意,这样的城市,虽然华丽的光芒让人眩晕,但它的门始终是关闭的。甚至,进入它,却会离它越来越远。
有些城市已经在反思中转身了。广州市近日将中山四路原来设计为58米的高楼压低到30米,目的是使其更好地与周边的骑楼街相协调,以守住历史城区范围内新建筑的高度不超过30米的底线。
《旧约·出埃及记》中,记载先知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去寻找心中理想的城市之门,他们想抵达的是“流淌牛奶与蜜”的耶路撒冷。物质与精神的食粮都不可或缺,城市是人居住的,它的空气中需要流淌一种关怀,一种人生活的习惯,一种适于人的妥帖。或许微不足道,但却能开启人的心灵搭扣。适合人生活的空间和氛围,一旦进入它,即便有些凌乱和嘈杂,还是有一种鱼在水中的感受。朱光潜先生曾写到对某个城市的印象,他感慨地说:“那里所有的颜色和气味都很强烈,这些混乱而又秽浊的景象有如陈年牛酪和臭豆腐乳,在初次接触时自然不免惹起你的嫌恶,但是如果你尝惯了它的滋味,它对于你却有一种不可抵挡的引诱。”某种癖好,蕴含对生活趣味的隐喻和指向,可能不雅,却可以形成对某个城市的眷恋。
城市的风味和韵致,是人贴近它的理由。散文家黄裳先生走进成都,“觉得是走进晚唐诗句里来了”,大概这里的光与影、旋风与落叶、街道与建筑,构成了诱人深入的城市意境。我喜爱家乡的城市安庆,在我的记忆中,那个七八岁的男孩拽着妈妈的衣角,第一次羞怯而紧张地进城,街边草木葳蕤,梧桐树粗大,树叶在头顶片片生光,撑出片片阴凉,树下的大妈拍打着木箱叫卖奶油冰棍,甜蜜冰凉的感觉此后一直在撩拨我的心头。与故乡一别经年,我想在心中打开这座城时,那一瞬间的甜蜜被我当成了钥匙。
打开城市之门,无需古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木马。城市需要适应人,而非人需要适应城市。当城市也这么想的时候,它的大门已经朝着人的心灵轰然开启;而被它接纳的人,即便浪迹天涯,依然会对它深情回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