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城乡区域统筹发展道路选择

書城自編碼: 266139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各部門經濟
作者: 周文兴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456144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9-18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72/216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3.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近代史-大有文库丛书
《 中国近代史-大有文库丛书 》

售價:HK$ 40.3
打开孩子世界的100个心理游戏——温暖的艺术互动魔法    [美]艾丽卡·柯蒂斯
《 打开孩子世界的100个心理游戏——温暖的艺术互动魔法 [美]艾丽卡·柯蒂斯 》

售價:HK$ 135.7
2024出国留学蓝皮书
《 2024出国留学蓝皮书 》

售價:HK$ 79.4
中国南方木雕花板(全5册)
《 中国南方木雕花板(全5册) 》

售價:HK$ 687.7
中国二战史研究七十年(1950—2019)
《 中国二战史研究七十年(1950—2019) 》

售價:HK$ 667.0
摩梭仁者:东巴口述史
《 摩梭仁者:东巴口述史 》

售價:HK$ 135.7
趣话通信:6G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 趣话通信:6G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

售價:HK$ 90.9
不羁.完结篇
《 不羁.完结篇 》

售價:HK$ 60.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27.7
《工业4.0实战:装备制造业数字化之道》
+

HK$ 61.1
《服务的细节028:帝国酒店 恰到好处的服务》
+

HK$ 124.8
《农业发展:国际前景》
+

HK$ 127.4
《集装箱改变世界(修订版)(全球唯一一本集装箱商业史,比尔o盖》
+

HK$ 132.8
《电商运营(淘宝平台操作基础技能认证指定教材 淘宝大学编著 电》
+

HK$ 94.4
《完全餐饮店(与稻盛和夫齐名的日本管理大师吉田文和经典著作,从》
編輯推薦:
《城乡区域统筹发展道路选择——未来中国:从“滴灌”乡村走向现代生态产城体系》适合关心中国前景的国内外读者,尤其是经济学类(国民经济管理、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和环境经济等)、财政学类(财政学)、金融学类(投资学)、建筑类(城乡规划)和地理科学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等专业的高校师生、政府决策部门工作者,以及对国家和所在地区有使命感的国民阅读。
內容簡介:
中国将向何处去?这可能是不少人正在思考或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城乡区域统筹发展道路选择——未来中国:从“滴灌”乡村走向现代生态产城体系》写作的目的在于,紧扣城乡关系和地区关系两个侧面,为包容性增长范式构建一个有效分析框架并较为系统地回答诸多相关棘手难点、热点问题。核心内容包括包容性制度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理论、“近地城镇化”、田园城镇构想、区域(重庆)案例分析等。《城乡区域统筹发展道路选择——未来中国:从“滴灌”乡村走向现代生态产城体系》的一大特色是引入公理化方法并确定了三条公设。
目錄
目录
**章绪论:有必要创立多层次区域分析方法1
**节本书写作目的和意义1
第二节本书应用方法2
第三节本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2
第二章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构想7
**节城乡二元结构面临新冲击8
第二节经济发展三大阶段划分10
第三节正视时空外部性:兼顾长远蓝图和邻里关系15
参考文献17
第三章第二次改革:包容性制度建构与反哺-创新型经济增长18
**节制度?反哺与创新关系19
第二节包容性制度:顶层设计法则与创新方向22
第三节人力资本不可分性?内生增长与取消城乡户籍划分后的疑难32
参考文献37
第四章收入地区差距变动及空间政策启迪38
**节省级地区差距变动:基于区际教育均等化的理论预测38
第二节意外成就:人力资本均等化与空间经济收敛40
第三节β收敛和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效应:空间计量检验43
第四节启迪:通过人力资本迈向空间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46
参考献48
第五章联动缩小双差距:顶层设计及分层次跨区界统筹城乡发展理论50
**节多层次区域统筹城乡路径讨论51
第二节基于联动缩小“双差距”的顶层设计办法53
第三节阳光地带?缺水山区与内需城镇化55
第四节分形区域发展原理:大地理空间与大城乡共同渐进一体化方法59参考献64
第六章“近地城镇化在劳动力自由迁徙与家庭常住地选择之间65
**节“中国梦”的土地约束与理想城镇化66
第二节农村偏向与统筹城乡增量式改革69
第三节通过迈向“近地城镇化”协调城乡关系73
参考文献79
第七章生活质量?城乡用地矛盾缓解预期与发展模式转型80
**节为什么要立足于追求生活质量?81
第二节城乡用地矛盾及其相关严肃问题呼唤发展模式大转型85
第三节城乡用地矛盾缓解乃至消除:预期效应与田园城镇构想88
第四节大城市组团化与软硬创新环境改善92
参考文献97
第八章规模报酬递增与区域性统筹城乡试验:重庆案例剖析98
**节省级城乡统筹试验:做大“蛋糕”与分享“蛋糕”能否并行?98
第二节克鲁格曼式规模扩张现象:对统筹城乡发展影响的利弊分析101
第三节区域公共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检验及其他105
第四节战略:通过“小城镇舒适化”渐进式迈向“近地城镇化”111参考献116第九章省级与县级区域中间层次:渝东北渝东南生态涵养保护发展策略探析118
**节对历史沿革和相关生态养护经验追根溯源119
第二节战略规划方法与战略构想124
第三节生态经济发展多通路齐头并进组合路径135
参考献142
第十章县域层次统筹城乡发展策略:以开县为例143
**节在充满希望中谋求发展144
第二节问题与出路147
第十一章未来:从“滴灌”乡村走向现代生态产城体系150
**节在“灌溉”中“惠农”150
第二节区城试验:公平分享能促增长151
第三节从谋求人口红利到培育生态红利152
后记155
內容試閱
**章
绪论:有必要创立多层次区域分析方法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
本书是在多个课题基础上,在我们自己创立的多层次区域分析方法基础上,重新系统地写作完成的,这其中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包容性增长范式下多层次区域统筹城乡发展道路研究”课题为核心内容。其他相关课题成果刚好可以巧妙地融入我们的多层次区域分析框架,本书与课题报告具有高度一致性,但相比之下,本书内容要丰富得多。我们在有意无意中创立了多层次区域分析方法,并且发现这个方法具有非凡的魅力。简单地说,该方法以超脱的多重视角来一并审视不同区域层次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而不是单一地站在某一个具体层面来进行分析,**限度地避免了偏颇,结论会更加真实有效。例如,有时候,对于国家而言棘手的问题,对某一个区域来说可能不是大问题;反过来,某个区域某时期面临的大难题,可以借助国家层面来解决。*终,不同层级之间,同一层级的不同区域之间,都可以通过相互配合来共同服务于我国的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目标,实现帕累托改进。改革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单一角度层次看问题,就有可能出现苏轼所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窘境,因而必须从多层次多视角看待问题和现象。
**节本书写作目的和意义
本书的基本目标是寻求**统筹城乡发展路径,高级目标是探索中国未来发展道路选择。目的和独特之处在于:**,针对中国所面临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双重巨大难题,建立一种更为经济的、能一并缩减这两大差距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严格按照包容性增长思路进行探索;第三,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层级之间和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为欠发达地区寻求新的发展动力;第四,充分考虑不同区域层级内的有差别的城乡关系,为因地制宜地进行城镇化提供学术依据。鉴于此,其意义在于,有望为从农业社会成功地转型为公民社会提供有效的经济学学术依据和参考政策建议。
第二节本书应用方法
我们采用三条公设——这样的公设并非人人都愿意接受,但是,在中国经济学专业领域,相信一定有一个学术群体能够全部或部分地接受我们提出的三条公设。这三条公设是:**,劳动力结构升级是一个被引致过程,且其速度并非越快越好;第二,城镇大小定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或自由定义的;第三,土地本身可以有价格,乃至创造财富,但其本身没有价值。这三条公设各自独立,相互兼容。
第三节本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一、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未来我国发展阶段构想;包容性制度构建;多层次区域统筹城乡的分析框架;多层次之全国层面为缩减城乡差距与缩减地区差距是否及应如何一并进行,如何协调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供需矛盾,新型城镇化道路究竟应该如何进行,取消城乡户籍制度后,如何重新对待乡村,等等;多层次之省级层面案例为全国**省级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重庆案例分析;多层次之功能区层面副省级层面案例为渝东北渝东南生态涵养保护发展与城乡统筹路径对接构想;多层次之县域层面为以三峡库区移民大县——开县为案例。
二、重要观点
是否是重要观点,严格来说是需要读者来评判的。全书有不少原创观点,这里仅提及部分重要观点,以便读者更为快捷地把握笔者的写作风格。本书创立了分层次跨区界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城乡统筹需要区分广义城乡统筹和狭义城乡统筹,且二者并行不悖,相互支撑,建议考虑在以后的官方文件中对此明确加以区分。不加区分的城乡统筹容易进入“误区”,如有意无意地偏向土地城镇化而不是人的城镇化。一方面,需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落户城镇提供前后一致的理论依据,无疑,引入广义城乡统筹概念就比较合适,城乡相互有利,这是现代化大趋势,但也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另一方面,由于大城市容纳空间有限,且有足够的进入门槛,故需要及时、直接地加强狭义层次的城乡统筹,以避免乡村凋敝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过度、过快流失。保护农户基本利益,通过“公司+农户”等多元方式,稳定或提升农业产出水平,降低低收入农户生存风险,同时强化初级农产品质量或食品源头安全,是非常紧迫的任务。
第二,建议将“近地城镇化”列为我国城镇建设总目标。狭义城乡统筹主要在于给予“三农”直接帮助,包括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支持,而广义城乡统筹的方向则在于有效地进行城镇化,总目标应是“近地城镇化”。学术界一直有“大城市化”和“就地城镇化”之争,两种观点都涉及不少著名人士。实际上,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都失之偏颇。在不过多考虑“城市病”的前提下,大城市对人口和劳动力有先天吸引力,但门槛较高,故不必刻意或者过度推动,除非承接地有足够能力和积极性正式接纳外来人口,至少需要采取渐进方式;而“就地城镇化”对于多数落后地区来说不太现实,成本太高,缺乏集聚效应,同样需要慎重对待。相比之下,“近地城镇化”能够也应该成为我国推进城镇建设或城镇化的总目标,这无论对促进广义城乡统筹还是狭义城乡统筹,都会有积极引领作用。其现实可行性比较强——2008年全球性金融风暴之后,不少内陆地区正在沿此方向前进,有助于解决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例如,既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出路,又便于尽可能就近维护农业基础,以较低用工成本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内迁,维护我国产业国际比较优势,延续人口红利,同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等等。“近地城镇化”有助于引导资金投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其中的农村,有利于扩大内需,值得深入挖掘。迈向“近地城镇化”目标的一条重要通路是“小城镇舒适化”。
第三,通过“屋顶农业”与“田园城镇”建设,一并确保农业安全与城镇化质量。这样,未来既可以为农地“休耕”提供机遇,又可以缓和城乡建设预期用地与土地供给不足的矛盾,避免房地产价格大起大落,降低宏观经济大幅度波动风险。毫无疑问,不少房屋屋顶可以用来种植蔬菜,但实际上,大量屋顶并未被利用。从纯粹算术关系看,假如屋顶都能被用于种植农作物,则不会因为城镇化而减少耕地如果考虑到区位效应,有效耕地甚至能增多。当然,大量占用耕地的高尔夫球场等除外。城市房地产价格往往有若干综合因素在推波助澜,但通常被认为影响房价上涨的**因素——城镇化中的建设用地的稀缺性,就未必会继续起决定性作用,或者可以得到一定弱化。当然,屋顶面积有限,“屋顶农业”也不至于让房地产市场衰退。然而,上述假设过于纯粹,未必会被人们普遍接受。尽管如此,考虑到千百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农地使用化肥、农药已经过度,一些废弃工厂的毒地也需要“问诊”,不少农地需要休养生息——“休耕”,故适度的“屋顶农业”就会很快变得有鲜活的现实意义,需要国人逐步接受。退一步讲,延续这样的思路,一些城市公园也未必不能种植一定有机农作物,如种植一片油菜田四川美术学院院内就有这样的例证,还能在春天为市民提供难得的公共景观。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类比例子是,尽管人人都不希望战争,但大家都不会反对一些高速公路拥有军用飞机起降功能,但平时高速公路依然几乎都为民用。从这个意义上看,倡议“屋顶农业”和“田园城镇”是合理的,至少不会产生负面作用,即使难以大规模展开,但也相当于释放一种积极“信号”,这可以看成是创造一种新型的改革型宏观调控策略。建议在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特别是中小城镇。当然,相关技术问题还有待探讨。
第四,公平化人力资本教育及其公平对于做大蛋糕和缩小真实收入分配差距有决定性影响,这对广义城乡统筹和狭义城乡统筹都是一个巨大福音,建议将12年制义务教育尽早提上议事日程,至少需要鼓励展开这方面的学术讨论。或者,由中央财政支持,率先对更多贫困地区农村普遍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本课题组选择了一个新视角——人力资本,重新看待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奇迹”的主要原因。我们选择以1977年恢复高考为新的逻辑起点,进而将后来的渐进式市场化和扩大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等看做被逼过程或者说是内生过程。事实上,伴随知识和知识分子重新受到高度重视,思想得到极大解放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与西方经济学大师罗默1986年提出的内生技术进步处于同一时期,对于后来经济高速增长及其能持续三十多年,几乎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用1978~2008年的面板区域数据和严格的空间计量经济方法测算证实,我国人力资本居民受教育程度在省级区域空间上呈收敛现象,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水平和增长率均严格呈现正相关,是若干变量中,除沿海虚拟变量之外,**能通过不同时间段和多种计量模型检验的关键变量。我们还发现,总体来看,以实际人口数目即常住人口数目而不是户籍人口数目做分母,修正后的省级人均生产总值呈现出空间收敛现象——地区间相对差距不是扩大了而是缩小了。有趣的是,由于人力资本在空间上呈收敛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考恢复及随后的义务教育制度等的建立,实际经济收敛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人力资本的持久经济效应及其自身空间均等化的直接结果。这些发现非常重要,对现实决策亦可有重要参考价值。一个印证例子是,中央*近已决定对南疆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这类决策必将会对南疆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建议对类似政策继续强化和拓展,预计将会同时有助于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缩减,且有助于长期性稳增长,更有助于社会稳定,其长期回报难以估量。
第五,培育“慢城”应是多元城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慢城”是一个新概念,值得关注,且“慢城”也有可能为新时期我国深化改革提供意想不到的“新场所”,如果需要的话,建议在这方面进行初步的顶层设计。*近十多年来,“慢城”正在欧洲地区兴起,其城镇规模比较小,有严格的城市污水生态处理系统标准等。在“慢城”,不需要快餐及快餐文化,食物消费来源于当地农产品,城内交通工具通常是电瓶车或自行车,或者对汽车限速。在“慢城”,学校的节奏也可以很慢,通常称之为“慢校”。据悉,中国已有个别小城镇被意大利有关认定机构承认为“慢城”。全盘照搬所谓国际标准或许是不太理智的,但引入“慢城”理念来审视中国城镇化道路,则一定会有诸多启发。首先,一些传统小城镇可以直接升级或者改造成为“慢城”或者类似的城镇,可吸引大都市游客和海外游客,带动当地发展,有助于推进城镇化,这在大都市工作和生活节奏过快、不少人精神负担过重背景下,反而有市场需求,故风险也比较低。其次,或许更有意义的是,中国历来大一统思想比较深,有其优越性,但也容易千人一面,而“慢城文化”或许能提供一种新的渐进式改革机会。例如,如果以“慢城”中“慢校”的名义,某一所小学在一周内只安排四天上课,另一天进行娱乐或其他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和做木工等科普或手工活动,则反而有助于素质教育或教育质量提升,家长也不必一定为孩子将来升学和谋生过多操心;或者,鼓励新建或迁入一所中小规模的公立或私立大学,实行6年制本科当然,学生也可申请4年毕业,但学业总量不减,只是校方可为学生求学提供更宽松的时间期限,**有自由转学机会,其中新增两年的学费可以更高且不再提供助学贷款,主要靠学生自己打工赚取,锻炼能力。当然,具体方案有待进一步探讨,但这类“慢城”会对有这方面偏好的人群有足够吸引力,这无疑有助于更容易和更灵活地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许多在其他地方做不到或者难以做到的改革措施,在“慢城”就很有可能会相对比较容易,改革或许就能够从“啃硬骨头”变成“品软骨头”。慢与快实际上是一个辩证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确实可行的话,培育中国特色的“慢城”很可能也是为了另一种“快”,即加快深化改革步伐: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发展中进一步深化改革。
第六,国家规划要充分考虑局部地方利益;而地方性区域战略规划则要充分考虑服务范围更广的周边地区,这也正是“多层次区域分析框架”的突出优势。
通常,有关国家规划主要考虑国家整体利益,这是必然的,也是应该的。然而,这类规划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地方的难处,特别是对于欠发达地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都应该得到兼顾,而不应为了一方利益而刻意牺牲另一方利益。不但如此,就统筹城乡发展而言,国家要充分帮助省级乃至其以下区域层次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