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HK$
162.3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HK$
54.9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HK$
50.4
|
編輯推薦: |
《足迹、遗迹、心迹——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员手记汇编》适合于从事历史、考古、文物工作的人员及相关院校师生和爱好者阅读与参考。
|
內容簡介: |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文化资源调查,河北省近800名普查队员用五年的时间在全省18.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了拉网式调查,成果丰硕。五年的艰苦工作,对每一位普查队员都是一次难得的身心历练,酸甜苦辣尽在其中。《足迹、遗迹、心迹——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员手记汇编》收录了队员手记见闻与感想40篇,诗歌与散文12篇,思考与论述21篇,以期真实记录队员普查足迹、分享队员发现遗迹的快乐,领略队员初见文物时精彩的思想火花。
|
目錄:
|
见闻与感想篇
邯郸普查短章刘朴(003)
我是村里的老党员李沐心(009)
苦并快乐着——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一天任云飞(012)
独臂大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随笔王建伟(015)
学电脑徐建中(018)
转点檀平川(020)
田野中的白发人——记蠡县文物保护所退休干部李佩刚辛俊良(024)
我们的向导老王李蕾(027)
北戴河庆源当杂记闫宗学(029)
一名文物普查队员的工作体会崔伟丽(031)
古泜水畔戴永州(035)
走进张北——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张北县文物复查随感董向英(037)
武强文物普查随笔张雷(041)
曲阳古碑买卖记杜鲜明(043)
“疯冢”调查侯崇智(046)
北齐造像碑发现之旅高伟(049)
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有感韩新月(052)
蔚县三普随笔贾晓(054)
文物普查苦中蕴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随笔金江霞(056)
蚂蚱的行为孙京利(058)
小苇子沟村西遗址发现记侯崇智(060)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抚宁县文物管理所所长赵子英赵玉辉(063)
怀来县文物普查见闻李鼎元(067)
踏遍沟坑总是情——石家庄市文物普查随记李志荣(070)
新乐普查经历梁晓丽(072)
冷屋子与白菜——普查日记两则李国强(074)
燕南风雪行刘铯(077)
我与文物结姻缘——写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刘琪(082)
坚持就是胜利——马家窝铺南梁遗址、红树沟王八盖遗址发现经过檀平川(086)
枣强县张秀屯乡文物普查随笔杨永旺(089)
寒冷的一天吕光远(091)
草原普查印象侯崇智(093)
安国文物普查感受刘倩(096)
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随笔苑永涛(098)
光耀港城,华彩乐章——记耀华玻璃厂张超(100)
鸭地部落李沐心(102)
邯郸文物普查日记郑志利(106)
冯家山石庙调查记赵全明(110)
毛主席率中央机关进驻河北的**站——西下关朱金龙(113)
文物普查娘子军——记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廊坊支队付艳华(117)
诗歌与散文篇
寻找家园——致文物普查工作者夏文峰(123)
文物普查诗歌五首刘朴(125)
考古是什么梁纪想(127)
不悔的追寻——记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心路历程李现云(129)
冬季田野普查有感戴永州(133)
谒姜女庙冯颖(134)
文物普查行记柴立波(136)
青花瓷片李沐心(137)
七律 五花城冯颖(140)
帝都寻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侧记许茂生(141)
访临漳邺墟感怀二首赵宏海(144)
我爱宣化古城墙王鹏(145)
思考与论述篇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河北模式毛保中(149)
“三普”资料整理的几点体会夏文峰(156)
关于文物普查专题展的思考冯立新(161)
河北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与思考冯立新(164)
文物普查感悟与思考张少飞(172)
古村落变迁初探赵振伟(176)
文物普查成果保护迫在眉睫夏文峰(180)
同城市改造赛跑——石家庄市区文物普查有感张雷(183)
追溯先人足迹,探寻古代文明——承德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纪实刘子龙(187)
浅谈第三次文物普查对清西陵加强保护管理的作用李军(192)
武烈河寻古遐思——武烈河下游地区先秦遗址调查有感魏曙光(197)
阜平县三官东沟村晋察冀边区印刷局旧址小考朱金龙(202)
郑翁宝塔毁于何时?——来自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发现崔艳君文王明奎棰拓(205)
田野文物复查工作的几点体会李明琴郑淑霞(208)
涞水县汉前考古简述刘学深(212)
曲阳县文物复查工作体会吕兴娟(216)
漫话贞节牌坊——赴深州文物普查随笔石守仁(219)
文物普查随感王彦捷(224)
晋察冀日报社旧址与**部《毛泽东选集》朱金龙(226)
美丽的港口诉说百年的故事张超(230)
相邻二村庄文武两举人夏文峰(234)
|
內容試閱:
|
见闻与感想篇
邯郸普查短章
刘朴
一、誓师
偌大的会议室里,几十双眼睛盯着主席台,那上面坐着的,除了河北省政府、省文物局的领导,还有国家文物局的专家。经过10天的专业培训,首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员今天就要结业了。我们几十名普查队员统一着装,神情兴奋又激动。
在会议室门口,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刘智敏拉了拉我的衣袖,轻声说:“准备好了吗?不要紧张。”过一会儿,我就要作为队员代表上台表决心,面对这样的场面,怎么能不紧张呢?
领导讲话,大会总结,交接队旗后,我大步走到台前,面对几十双眼睛。坐在下面的,除了我的同事、队友,还有诸多新闻媒体的记者,一时间,我想起了这十天里学的课程,想起了培训班上各位老师的谆谆教导,想起了自20世纪70年代我参加的历次文物普查,一种自豪与兴奋感油然而生。我代表大家向领导表了决心,并随兴诌了打油诗一首:“良辰美景好时光,春华秋实蕴芬芳。文物普查显身手,明朝事业更辉煌。”会议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不平常的十天啊,我们肩负着领导的期望,肩负着时代的重托,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文件,学习了各种相关规范,学习了与文物普查紧密联系的考古知识。每天,我们这些来自河北省各地年龄大小不一的学员,紧盯着多媒体屏幕,细听着老师们的讲解,恨不得将每个字每句话都印在脑海里。与以往的历次文物普查都不一样,这次从软件到硬件可都是全新的呀,所以要求我们这些要到**线参加野外调查的队员都要真正地提高认识,提升本领,以适应新形势的新需要。我看着身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心想也许自己是“**老头”了,可是在吃饭的时候,我见到了保定市文物研究所的杨永贺先生,他已经57岁了,比我还大。记得参加第二次文物普查的时候,他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当时他把保定市徐水县出土的一些旧石器装在玻璃瓶里展示给大家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互相勉励:“能参加这样高规格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太难得了!趁咱们的身体条件还好,得好好出把力。”于是我们这“**老头”和“第二老头”分别担任两个队的队长,被派到了两个县。
简短的仪式结束后,挂着大红横幅的两辆大轿车已经停在院子里。大家和领导合影、握手,之后在许多双眼睛的注视下登车,出发。我们的目的地是邯郸。车子出发了,我们将身子探出车窗,挥着手,大声喊着:“领导放心,我们会交上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的!”前面等待着我们的,是什么样的征程呢?
二、来到马家庄
我们到了邯郸没站脚,就被各县文物保管所的人接走。我们队和另外两个队到了武安市,只住了一夜,熟悉了一下当地文物情况,就被市文保所的车送到西南方的马家庄乡。
一路上我都在激动。说起文物普查,我可是不陌生。1976年秋天,我从乡下调到县文化馆,做的**项工作就是文物普查。尽管后来由于工作需要改做文学创作,可是8年后担任了文物保管所的所长,就正儿八经地做起了文物工作,这一做就是近30年,被省局领导称为“资深所长”。这些年,我参加了省里、市里组织的多次文物普查,被戏称为“文物普查专业户”。记得1990年秋天在香河县参加文物普查,当地文保所一位同志的母亲是小学校长,那天在他们家,校长问我:“你这么大岁数,也和他们一样跑呀?”那年我37岁,时间过去了17年,我仍然活跃在文物普查的**线,这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啊!
我们住在乡政府所在地(村名叫宋家井)一位村民家里。第二天一早,我出去散步,登上一个小山坡,发现了白地黑花瓷片——这可是典型的磁州窑瓷片啊!我大为兴奋:旗开得胜!于是又捡了一大把瓷片、陶片,装到标本袋里,乐颠颠地带回了住地。啊,这处遗址文物可真丰富。
更多的发现接踵而来。真难想象,这里的古街道和古建筑保存得那么好。**天,我们就调查了八座古庙,而且庙里都有碑。虽然那庙不起眼,碑刻却极为规整。还有那被岁月磨得光滑的石板街,雕刻精细古色古香的门楼,让人目不睱接。那印满历史沧桑的石板街,中间是平整光滑的石板,两侧是立起来的栏板,沿着高低不平的街巷,通向历史的久远。走在这样的石板路上,真像走进了历史深处。我想起一些影视剧里的场景,这是多好的外景地呀。还有那些保存完好的院落、门楼,精美的砖雕,美丽的屋脊,屋檐下的斗栱,尤其是北方少见的屋门两侧小小的砖龛天地庙,简直是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还有村内各巷口的券洞、阁楼,下层是砖券或石券,上面有精美厚重的匾额;上方则是或新或旧的庙宇。那斑驳的石阶、幽深的券洞述说着历史。我的手不够使了,眼睛不够使了,思想也跟不上趟了。感谢文物普查,让我见识这么好的东西。
三、转身的时刻
这一天到了前龙村。这也是我们在马家庄乡的*后一天。真没想到,这个面积不大的小乡,新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竟达140处,主要是一些有价值的古代庙宇、碑刻和传统民居。
调查了村里的古建筑后大家往沟外走。忽然见对面的山崖上有一个岩洞,砌着石墙,石墙上方有一个方孔。这会不会是崖墓呢?但那岩洞很高,地势陡峭,很难近距离观察。我不顾别人劝阻,攀着岩缝一点一点向上爬,还差三四米的高度,无论如何也上不去了。此时我的上下左右全是悬崖。我面向崖壁,慢慢下撤。忽然,“哗啦”一声,左脚踩着的那块岩石竟然活动了,重心失衡,我一下子向悬崖下坠去!此时我的大脑里一片空白,涌上来的只有两个字:“完了 ”
幸运的是,悬崖边上的一棵荆棘把我挡住了,如果没有它,下方就是十多米的崖壁,后果不堪设想。我只是崴了脚,瘫坐在悬崖边上。我在庆幸的同时,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情况:我在坠落的时候,竟然来了一个180°的转弯,变成了背对悬崖面向蓝天。难道这是一种本能吗?我相信人们在生死关头是具有这种“转身”的本能的——面对更加复杂和充满危险的情况。
按照原计划,我们要调查住地旁边的**峰——跑马岭。听房东老宋说,那山顶上有好多早年的瓷片,人们上去放牧、打柴,还捡到过铁箭头。我现在受伤了,大家都劝我在家休息,但是对于我这个爬惯了山的人,我岂可放过这机会?于是我一瘸一拐地跟在几位后面,登上了山顶。啊,果然,不但有大量瓷片,还有石墙的墙垣、圆形的祭祀坑,这真是一处重要的金元时期遗址。
如果此时返回,还不觉得累,可是我看着远方的山头,非要再看个究竟,于是大家越走越远,后来竟然走散了,我和向导老张沿着悬崖边上的一条窄窄的路走过去,打算从那下山。我的脚时不时地疼一下,提醒我是个伤员。老张有恐高症,看着悬崖下方,战战兢兢。我们好不容易走到尽头,却发现那是一条死路,本来是牧羊人设计的一个羊圈,此处三面悬崖,一道宽宽的崖壁,下有一个窟窿,正好可以让羊们在里面避雨遮风。而这条仅容一羊的崖路,只要挡上一抱葛针,就严严实实地把羊圈在里面——羊不会抱开葛针走掉,因为羊不是人。这羊圈简直巧妙极了。糟糕的是我们必须转身,别无他路。当我痛苦不堪地回到住地时,已是夜幕降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