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HK$
1127.0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HK$
1725.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HK$
57.3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HK$
56.4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77.8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207.0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HK$
78.2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HK$
147.2
|
內容簡介: |
《交往与交换的场域:云南边境地区集市文化》主要内容包括:延续民族交往的纽带、推动多元民族文化的交融互动、促进边疆社会经济的发展、集市中的族群交往、集市中的商品流动、集市共同体的形成、凸显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价值等。
|
目錄:
|
导言
——集市概说
一、何为集市
二、交换与集市的起源
第一章 国境线上的交换时空
一、集市依附的边境生境
二、边境生境对集市文化的影响
第二章 边境集市的历史、传统与记忆
一、边境地区传统集市类型、场期及交换媒介
二、历史上边境地区的商品买卖与交流
三、沉淀在历史记忆中的边境集市
第三章 昔日喧闹的延续——边境地区的城镇集市
一、边境市镇具象——孟定、腾冲、片马、河口
二、集市中的人流和物流
三、连接边境两侧的“街”
第四章 跨越边界的交换——边境口岸与集市贸易
一、从边民互市到口岸贸易
一、国门“旁的摊位”
三、口岸小镇掠影
第五章 色彩交汇的舞台——边境地区的节日与集市
一、节庆中的集市贸易
二、边境节日集市的新变化
三、节日集市中所凸显的文化与社会意义
第六章 边境集市与村落共同体的建构——基于陇川县陇把镇的调查
一、陇川集市的形成与发展
二、集市中的族群交往
三、集市中的商品流动
四、集市共同体的形成
第七章 结语——流动的集市文化时空
一、延续民族交往的纽带
二、推动多元民族文化的交融互动
三、促进边疆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凸显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交往与交换的场域:云南边境地区集市文化》:
3.产地型集市
产地型集市是指以物产所在地形成的集市。云南边境地区物产丰富,盛产茶叶、烟草、木材、香料、药材、矿物、畜牧产品以及民族手工艺品等。如清代在滇西徼外的波龙银厂兴盛后,当地“商贾云集,比屋列肆俨一大镇”,这里已成为中缅人民交换贸易的场所。清军到此后,“夷民成相率来观,以米、粮、腌鱼、盐、烟等物至营货卖。”滇南的茂隆银厂也一度成为当地的交换贸易中心。
位于云南普洱地区的普洱茶市场也是产地型集市的典型代表。《普洱府志》记载:“普洱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日攸乐,二日革登,三日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蛮专,六日慢撒,周八百里,人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茶叶贸易的发展,带动茶叶加工、日用百货、土杂副食、人马店、饮食业等行业的兴起,成了以茶叶为主的销售市场网络。出现了“蛮民杂居,以茶为市……蓄藏衣食仰给茶山……夷汉杂居,男女交易,士农乐业,盐茶通商”的景象。
4.集散地型集市
集散地型集市通常距离产地较近,多在交通便利之处,便于物资的聚集与分散,为客商提供各种服务。如中越边境的富州,其在早年,“富州邻村烟户稀少,杂粮无多,惟米为大宗,因销口甚微,由各家自行舂卖,故无米市与杂粮市之囤积也。”后来,盐的运销使富州县顿时成了商贾云集之地,伴随着盐的运销各种服务行业也日渐兴盛,富州城“商铺林立,商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不胜繁荣”,富州县城一改往日萧瑟的景象,成为中越边境云南段上一座新兴的市镇。
5.行政中心型集市
在我国西南边境地区,历史上的行政中心大体上有两个基本类型:一是土司土目的衙署所在,包括历史上一些地方性政权或国家所形成的行政中心;二是中央政府或朝廷派遣的官吏在西南各地所设的衙门所在地。行政中心地带,一般均拥有一定数量、规模的常住人口,并且各类人员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使其成为人群经常聚集的地带,从而为进行商品交换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场所。集市随之兴起,有不少还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和流通的中心。
行政中心设立集市,通常具有人口集中、方便管理(收取税金和各种管理费)、行政与经济功能相结合等特点,对各类商贩和依托集市进行各种交换和消费的周边乡民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而大部分的县、区、乡、社所在地等行政中心均开设有集市。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集市,多设于各级行政中心,如怒江怒族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县,在历史上,这里是被称为“蛮烟瘴雨”的“边夷之地”。及至明代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实行土司制度以后,经明、清两个朝代,历时300余年,才形成蛮云、老窝、六库三个集市,其余集市都是在1923年泸水设治后才逐步设置起来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