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深度学习详解
》
售價:HK$
114.8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HK$
45.8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HK$
66.7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
編輯推薦: |
一个民族的崛起,不在外在高度,而在内在高度。中华民族要崛起,首先不在经济,而在精神。拥有五千年历史及“华夏人”光荣称谓的中华民族,具有怎样的精神血脉与特质?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民族是不是一个有血性的民族?曾经创造“汉唐雄风”的他们,何以一度被视为“精神病夫”?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过“华夏魂”和“汉魂”存在?那里面到底含没含过“铁”和“血”?几起几落的“华夏魂”,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找回高贵的精神血脉、注入现代新鲜血液,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核心动力?本书带你探寻答案。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杂文说史手法,节点叙事、画龙点睛,通过放大史实细节,寻迹华夏人的精神源头、特质及演变轨迹,探寻中华民族的精神出路。从而为广大读者奉上一部耳目一新的华夏魂心史:一个民族不能陷入狭隘民族主义泥沼,但没有民族精神的强盛与新生,则难以实现真正的崛起,也很难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尊崇与敬重。
|
關於作者: |
程万军,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历史学者,1968年出生于内蒙古库伦旗, 199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外文系,现居北京。长期在中央媒体担任评论员、首席编辑、主编、总编等工作,曾任湖南电视台《湖湘讲堂》主讲人、新浪“网上大讲堂”主讲嘉宾,新浪、搜狐、凤凰、网易“文史名博”,今日头条、搜狐自媒体平台专栏作家。现为司法部《法律与生活》杂志社官网执行总编,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文史版》主讲人。著有《逆淘汰》《谁主东洋》,以及电视系列讲座《明朝开国第一大案》《东林沉浮》等。
|
目錄:
|
第一章华夏人的血原本很荣耀 1
知耻的义士——孟尝君门客的自杀事件 2
殉道的武士——刺客荆轲的“武士道” 5
持剑的文人——苏秦孔子也会武 9
不屈的贵族——“罪臣”屈原有尊严的流放生活 12
阳刚的君主——赵武灵王的血色“西服” 15
先秦何以造就“第一纪华夏人” 17
第二章大汉有魂初长成 21
初生前夜:西方海伦之战与东方和亲马队 21
横空出世——“犯汉必诛”,逆袭生就“铁血汉魂” 25
“第二纪华夏人”的精神特质 29
第三章华夏魂的两脉运行 33
铁血之风 ——胡人怕曹操什么 33
怀柔之范——诸葛亮之“心外无刀” 36
正统汉魂:当他们纪念诸葛亮时,他们在纪念什么 39
第四章中原“乳糜血” 43
中原“乳糜血”:司马氏开启华夏“极乐世界” 43
士人精疲肌无力, “魏晋风流”究可哀 46
糜血引胡屠——华夏民族的第一次亡种危机 50
第五章华夏魂“鲜”补 53
华夏魂“鲜”补:李世民的鲜卑血统与精神血脉 53
领袖国气质:阿帝国横扫西亚,唐中国出手扶弱 61
新汉族:取塞外精悍之血,注中原颓废之躯 63
揭开游牧民族与汉民族的“补血”疑团 66
第六章华夏“失血” 69
华夏“失血”——赵宋不算精神账 69
莫学汉儿之弱——契丹国君看扁宋版汉人 72
驯服与雌化——《七侠五义》《杨门女将》里的宋风 76
从称雄到图存——岳飞之死与汉魂拐点 82
第二次亡种危机——崖山送走“第二纪华夏人” 86
第七章华血东渡 91
汉血宝刹——华夏禅师笑对蒙古刀 91
莫烦恼——无学祖元禅补日本武士道 95
四渡东水——古中国“博导”们的赴日潮 99
血驻东瀛——散落日本的“中土”之刚 101
第八章华夏魂南留 105
天朝以北血色淡,从来南方多死战 105
川人不屈——蒙古大汗毙命钓鱼城 107
铁血红巾起安徽:我等堂堂男子汉,岂为胡虏做马牛 112
第九章败血帝国 117
第三次亡种危机——近代中国出现“历史最美王朝”? 128
清版汉人——奴隶品格之集大成 131
东亚病夫——第三纪华夏人“清至谷底” 133
第十章新武之光 137
武士归来——“刺清”史汉子的精神成长史 137
当一个受压民族出现不怕死男儿,生机随现 142
华夏魂再生——中国留日生的铁血革命 144
刚柔并济——民国的“先秦男”与“汉唐女” 146
中华辟地,莫忘“新武精神”之功 149
第十一章一盘散沙 153
旧人领路——袁某人的“精神底色” 153
内耗凶猛:总统府里,六“土皇”之全武行 157
窝里斗之殇——上海公园,向湖心撒尿的麻民 160
难得汉魂一道光:无敌黄埔军,北伐一统新国府 162
是什么让华夏民族时现“一盘散沙” 164
第十二章此消彼长 167
此消彼长:数量剧增散羊群,刺胀了狼外婆的胃 167
第十三章 “一流汉奸”何其多 169
精卫投日不填海 169
“一流汉奸”何其多 173
中国历史上多汉奸的另类原因 177
第十四章激活 181
四渡“亡种难”:史上最强外敌,五十年不能征服中国 181
历史不可比:新中华反征服之“五大精神利器 ” 184
满血复活:世界目睹“一个从未见过的中国” 185
东方第一强:汉魂胜和魂,第三纪华夏人环球大雪耻 191
得而复失: 贪腐潮摧毁复兴梦,徒留世纪长考 196
新信仰集团的崛起:共产党人来时的路 198
大结语不信华夏魂不回 203
古血脉之脉:泱泱华夏,高贵精神今何在 203
新血源之寻:千族之魂可三分,华夏魂向哪山行 206
|
內容試閱:
|
说到中国人,我们知道有个广义的民族称谓: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包含56个民族,主体是汉民族。
提及汉民族,自古以来有个更荣耀的称谓:华夏人。
那么“华夏”这两个字作何解呢?
成于东汉、中国最早的大字典《说文解字》如是说:华,荣也。夏,中国之人也。所谓“华夏”的正解应该是:荣耀的中国人。
为什么汉民族会得到“华夏”——如此赞誉性的民族称谓?
首先,这和人口数量无关,今天的汉族普遍自称“炎黄子孙”,而黄帝和炎帝就像后来的一些游牧民族的先祖一样,只是两个部落的首领,也就是说,汉民族原本也就是两个部落融合而成,人口能有多少呢?
那么,既然与人口数量无关,“华夏人”的光荣称谓究竟与何有关呢?应该说,这与悠久的历史有些关系。
黄帝和炎帝虽然统一了华夏部落,但并没有建国,华夏首个王朝、首个“国父”均无关炎黄。美国著名史学家麦克尼尔的《世界史》记载:夏,中国第一个王朝,建于公元前21世纪,创建者就是在历史上因为治水而留下佳话的禹。
但这只是解释了“夏”的来源——就像后来的秦人、汉人、唐人、宋人一样,是“国号”延续的称谓。而“华”的生命力更长久,至今海外还以此统称中国人,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华夏人曾经拥有的不仅是悠久的历史,而且在那悠久当中,还有着与生俱来的光荣。
这份光荣是什么?不是人口的数量,也不仅仅是祖先的年龄,而是影响人口质量的华夏文明。
那是一种什么血脉?
大家先来看看先秦的华夏人是怎样一种精神状态。
知耻的义士——孟尝君门客的自杀事件
孟尝君在薜,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
——《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战国时期的齐国王室贵族,本名田文,孟尝君是他的号。虽然他系齐国贵胄,但却不单给齐国干活。这是先秦政治的一大时代特点:因为多元,所以竞争。谁重用我,我给谁做事,站在谁的角度考虑问题。孟尝君做过齐、秦、魏三国相国,在历史上并未留下什么惊天伟业,但却留下了礼贤下士、热情好客的千古佳话。他养了很多“士”,这些“士”,有尊严的叫法是门客,直白的叫法是食客。
有一次,孟尝君接待一批新来的门客,和他们一起吃晚饭,饭端上来后,有人故意把房中灯火弄暗了,就餐者之间看不清对方碗里是什么盖饭。如此,惹得其中一个门客大为不满,大概他的碗里,鱼香肉丝都没盖,也就是一些油麦菜,他认为主人吃的肯定和他不一样,一定吃得比他好,这是对门客的侮辱。于是,摔下筷子走人,不吃了。孟尝君端着自己的饭碗追上他,说:你看看咱们吃得一样不。门客一看,和自己碗里的饭菜一模一样,素菜淡饭。于是这个门客羞愧难当,当众拔出随身佩剑,自刎谢罪。
史书在叙述这起事件时,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盛赞孟尝君的“仗义”上,孟尝君仗义,待客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诚然。但真正付出代价的,是那个食客。历史忘记了他的名字,而我却以为他是真正的义士,践行了华夏人的第一贵族精神:耻感文化。
因为伙食问题错怪了主人,这能是多大点儿的事?当时这位门客有多种选择,比如默默离开,或者简单地说句抱歉,甚至像一些“任性”的门客那样,向孟尝君撒娇,要吃要喝。但他却毅然选择自杀,与其说这是一种轻生,不如说这是精神贵族的凛然。
据史书描述,孟尝君门下有食客三千,大多是些无用的闲人,所以 “鸡鸣狗盗”之徒竟是其中的佼佼者,你学鸡叫学得像,能钻狗洞偷东西,都算是拥有一技之长,可以安心吃闲饭。
且看孟尝君门客所谓的“才艺表演”。公元前299年,秦昭王召孟尝君为相,但是不久又变了脸。因为秦昭王手下幕僚说了孟尝君的坏话:你把一个齐国王室宗亲,拿到我国坐第二把交椅,这不是引狼入室吗?孟尝君保不齐是齐国卧底。
听了属下这番话的秦昭王,态度大变,说翻脸就翻脸,他把座上宾孟尝君罢了相,还软禁起来,弄不好要杀他。孟尝君虽然仗义,但也有求生本能,于是求人解救自己。中间人找到了秦昭王最宠信的女人幸姬那里。幸姬传话,说可以救他,但要孟尝君的一件宝贝作为酬劳。什么宝贝呢?狐白裘。孟尝君一听要此大衣,头皮发麻,因为他已经送人了。送谁了?送秦昭王了。看来这秦昭王宠爱的女人不止幸姬一个,这个大衣没给幸姬,幸姬或许压根儿没见过这件大衣,因为传说而艳羡,以此要挟。怎么办呢?既然一件大衣可以救自己一命,那么也别管什么“不吃窝边草”的道理了,偷回来吧,让谁偷呢?这时他随行的食客就发挥作用了,有一个食客擅长偷鸡摸狗,于是深夜里扮狗钻入秦宫库房,盗出了那宝贝大衣,将它送给幸姬。这女人得了大衣,欣然到了秦昭王床前吹了枕头风,不知这女人是穿着大衣来的,还是没穿这件大衣,反正没有穿帮,秦昭王与这女人欢乐得一塌糊涂,糊里糊涂地释放了孟尝君。
然而,出了秦宫的孟尝君并未完全脱离险境。他必须逃出秦国国境才算安全。祖国齐国在秦国东面,于是孟尝君一路东窜,来到函谷关,结果运气不好,关城门了,一时出不去。守关有法,规定鸡鸣才开门放人通行。一旦等天亮,反复无常的秦昭王派兵追赶,一切就来不及了。怎么办?又一位随行食客发挥特长了,学鸡打鸣。他学大公鸡叫,而且人家学的是鸡大王,一叫而百鸡齐鸣,于是此食客一叫,方圆几十里的鸡立刻响应,在鸡鸣声中城门大开。孟尝君迅速出关,逃过一劫。
故事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鸡鸣狗盗”之徒的原意了。在孟尝君那里,它并不是个贬义词。而我重述这个故事意在强调,我不相信这个不惧死的食客,连“鸡鸣狗盗”的技术都没有,他的自杀之举,就是表明他不想做个无耻的闲人,在主人疲软的饭桌前“赖活”。
知耻的义士——这是我对这位自杀门客的评价。而这种知耻的义士,大多出现于中国的先秦历史中。先秦之后,孟尝君常有,而像自杀的门客那样,以生命践行耻感文化的义士却不多见了。
那么,这耻感文化为什么在先秦最盛呢?
因为此间华夏,推崇“以礼治天下”,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礼仪之邦”。而“礼”发端于“羞耻心”,“无礼”就是“无耻”。所以,中国的耻感文化就成型于此时。中国耻感文化的诞生标志,系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一句名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管仲所言的“四维”,虽然“礼”排第一,但是有识之士多以“耻”为重,比如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曾言:“四者之中,耻尤为要。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有人之所以能做种种不干净的事,就源于没有羞耻心。
所以“四维文化”亦可称“耻感文化”。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政治的关系。任何民族的精神构造,都往往是政治作用的产物。什么是政治?简单地说,那就是世人的生活处境。故此,纵观中国五千年文明史,“耻感文化”最盛时代,当然首属政治上推崇“礼治天下”的先秦春秋战国。而先秦之后,虽然统治者对“四维文化”也是“曲不离口”,但因为“礼治天下”的政治氛围已不复存在,“力治天下”的屠夫、流氓成为政坛主角,所以华夏大地耻感渐淡,为“一碗饭”而下跪者越来越多,为“一碗饭”的尊严而不惧一死者,却越来越少。
殉道的武士——刺客荆轲的“武士道”
提及“武士”及“武士道”,很多人以为那是日本的专利,且不是什么好东西。尤其现代很多中国人,因为军国主义日本的侵华历史,将“武士道”视为“洪水猛兽”,或嗤之以鼻,或避之不及。
其实,那是“恨屋及乌”,甚至“送人之美”了。
“武士道”不是日本专利,未被军国利用的“武士道”,也不是洪水猛兽,而恰恰是武士的美德。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有武士,还有武士道。
什么是武士?“武”很好解释,武术。而“士”就有高贵的含义。仅仅会武术,算不上“士”,充其量叫“武人”,在日本他们叫“浪人”。
所以,“会武”而有“道”的人才配叫“武士”。
这个“道”就是信仰,就是武士道。
先秦的中国,王室贵胄都有养“士”的习惯。那么,这些“士”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就是“效忠主人的门客”。《东周列国志》的“前言”称:“养士风气,始于春秋,盛于战国。”先秦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封建制,土地分封,是诸侯和贵族的天下,底层人士想往高处走,当“门客”做“士”是一条很现实的出路。
当时华夏已经形成后来“日本式”的武士阶层,顶层一个周天子——相当于日本的虚君天皇;上层是一群诸侯贵族——相当于日本各藩藩主和大家族;中层是“士”——“士”对诸侯贵族负责,不必效忠大君主。如此就形成“多元”信念与信仰:只要在周天子脚下的诸侯国之间流动,就没有“叛国”的概念,“士”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去寻找“名主”,一旦找到,好好效忠就是。
我们知道,后来日本的武士道,就是基本沿承了中国春秋战国的“士之信仰”。在天皇这个虚君的名义统治下,对幕府主人的效忠感成为“武士信仰”。这种效忠感可以超越任何信仰,成为“大德”,凌驾于其他道德观念之上。
就武士道的践行而言,无论是中国的武士史,还是日本的武士史,都是跟刺客史相连的。在中国先秦,最有名的武士就是刺秦的荆轲。
荆轲无疑是东方武士的骨灰级人物。
查看史料可知,作为战国燕国太子丹的门客,荆轲的功夫几乎不值一提,《史记》称荆轲“好读书击剑”,只是爱好并非擅长击剑。在太子丹面前,有一次他与别人论剑,言语激怒了对方,对方“怒而目之”,要和他拼剑,荆轲却躲了。
虽然荆轲的剑术不见高明,但其大名却能显赫于中国武士谱之中。靠的什么?有人说因为他刺的人名气太大,那可是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他沾光了,这种理解相当庸俗。在我看来,荆轲不因武功传世,也不因秦始皇留名,而在于他恪守的“道”,是名副其实的
“正宗武士道”。
当年,荆轲深受燕国太子丹之恩,太子丹把荆轲当上宾,把自己的车马给荆轲坐,拿自己的饭食、衣服让荆轲一起享用。其实,这就是有朝一日要荆轲拿命来感恩。荆轲不傻,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欣然接受,“士为知己者死”。公元前227年,太子丹终于亮出底牌:让荆轲当刺客,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刺杀秦王。为了让秦王相信,太子丹让荆轲带上燕国区域地图(表示割地给秦),还顺便带了一个秦国追杀的叛将首级,假意进献秦王。明明知道一去难返,但荆轲毅然应允,义无反顾。临行时太子丹和一些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边送别荆轲。荆轲非常洒脱地给大家唱了一首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首歌,酣畅淋漓,荡气回肠。是一个武士的殉道心声──虽然你现在让我去做的事,凶多吉少,没有胜算,但我答应你,义无反顾。我此去成功还是失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担当,接下来这个任务非完成不可,不能完成就以死相报。决不能无信不义,辱没我武士的名声。
这就是武士道的一大精髓:重名轻死。
一个殉道的武士会有怎样的表现?他与“只会武术的人”有什么区别?
接下来荆轲和他的助手秦舞阳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这个秦舞阳是太子丹找来的,做荆轲的副手。太子丹为什么选中秦舞阳呢?《史记·刺客列传》记载:“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这个秦舞阳是个少年杀手,他杀人时,人们都不敢用正眼看。
太子丹以为,秦舞阳与荆轲是匹配的,殊不知,此人武而无道,并非“大勇”之士。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在咸阳宫接见荆轲。
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和秦舞阳,一人托着地图,一人端着首级,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
秦国朝堂刀光闪烁,武甲林立。秦舞阳一见这威武场面,不由得战栗起来,浑身抖个不停。 朝堂君臣一见使者举止反常,不禁感到怀疑。
此时荆轲的表现如何呢?
史记描述: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当时的情景是:荆轲回过头来,看了秦舞阳一眼,见他果然瑟瑟发抖,于是笑着对秦王说:“北方偏远地区来的小伙儿,没见过世面,让大王见笑了,大王不要责怪他,让我来完成使者的使命吧。”
在天下最威严之地,一个是抑制不住地浑身发抖,另一个是若无其事地谈笑风生,武人与武士的区别已经显现鲜明。
后来发生的一切我们都很清楚,秦舞阳在这场刺杀的最后关键阶段,靠边站了,成为一个废人,两个杀手合击变成了一人孤胆深入。荆轲一往无前,先献首级,然后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走上台阶献给秦王。秦王将地图全都打开时,“图穷匕乃现”,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于是荆轲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袖子,右手挥匕向秦王胸口直刺过去。
我们知道,荆轲要刺的这个秦王嬴政,就是后来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嬴政。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无论从外形还是性情上,他更像是一匹狼。所以,我们看秦始皇画像,加上史学家对他的形体描述,可知秦始皇从身体而言,绝对不是软柿子,一个刺客未必能制服他。
会武的人都“善假于物”,先秦人峨冠博带,衣袖宽大,始皇帝的袖子更宽大,他充分利用了这一点,用一个转身,把被抓住的袖子挣断。随后跃到宝座后面的屏风处,与荆轲躲猫猫。之后,又绕着柱子跑,始终让荆轲逮不着。
就在两个人像走马灯似的转悠间,朝堂卫兵冲上来,荆轲不得不分心,嬴政转守为攻,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是使出浑身气力,将匕首抛向秦王。但已是强弩之末,秦王闪身躲过,毫发未损。随后,卫兵一拥而上,将荆轲乱刀砍死。
而此时台阶下的那个秦舞阳,表现如何?他只是呆呆看着这一切发生。在卫兵对荆轲动手之际,台下卫兵也不费吹灰之力将其砍杀。
本来,荆轲的刺杀设计是二鬼拍门,两刺客围攻。两人一个拿地图,另一个拿首级,同时上去献给秦王,然后匕首露出时,一个抱住秦王,另一个持匕就捅。试想一下,如果秦舞阳表现得和荆轲一样,从容、勇敢,真的抱住秦王,荆轲就是挥刀乱捅,秦王也未必能逃过这一劫,秦王恐将定格为秦王,就没有后来的始皇帝,中国的历史或许就将重写了。
在回顾这段惊心动魄的刺杀事件中,人们总不免有这样的疑问:在刀枪丛中,为什么荆轲可以谈笑风生,而秦舞阳却惊慌失措?
很多人认同荆轲的说法,是“见没见过世面”的结果,其实那也只是荆轲临场“托词”,真正起作用的不是世面,而是信仰,是道。
没有信仰的秦舞阳,只是个会武的市井流氓。这样的市井人物,有小勇无大勇,敢于私斗,怯于公斗。而荆轲体现的,无疑是大义之勇,这才是武士道的真谛。
“忠诚至上”“以武为本”“重名轻死”——此乃武士道三大立身之本。这原是先秦中国武士的“道”之精髓,后来浸入日本人的血液中,变为日本国民的普遍伦理。所以,说武士道立于先秦远播海外绝非诳语,此系先秦武士的高贵品质。当年,武士荆轲与其说是搞刺杀,不如说他是殉道而去。有道且敢于殉道,这是华夏武士光耀先秦的不朽标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