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99.7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0.9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2.7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8.2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編輯推薦: |
现代人总是太多欲望,无止尽地向外奔跑和追逐,却忘了回看自己,遗忘了本源。对于身忙、心盲、意茫的现代人来说,体验本源生活,也许才是**的养生方式。本书作者倡导一种还源式生活,让身、心、灵、性重新找回自己的节奏,回归*本源的状态;让精神返璞归真,达至天人合一的境界;让人生回归自然本态。
|
內容簡介: |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亚健康盛行,人们希望身体回归健康,生活回归最自然的本态。所以,现时国学禅修、文化艺术、健康养生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和重视。古曰:世未有无源之流,无根之木;澄其源而流自长,灌其根而枝茂盛,自然之理也。故善为医者,必先治本。
心闲逸,源自然,汇心智,净空心灵,让生命返复到原始的最佳状态,则内外心安,自然健康。萃取传统养生精华、凝聚五行能量甘露。
健康是人的根本,也是事业的根基,作者倡导一种还源式生活,这也是现代生活需要倡导的一种健康的源生活方式:让我们的身、心、灵、性重新找回自己的节奏,回归到最本源的状态,让人生回归自然本态。
本书引经据典,从源文化的渊源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帮我们深入理解了古典哲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五源能量”的理念,将佛家、道家、儒家文化进行融合,阐述五种能量对人与自然、对养生、对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渗透力和教育意义,对中华传统智慧智慧运用于现代生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關於作者: |
李宗兴,从事家具、房地产、实业投资三十五年,资深设计师、市场经纪人、企业家、实业家、画家,心源网络创富平台、心源之旅大健康服务产业、中华心源文化艺术养生协会创建人,中山市慈善总会永久名誉会长;现任宝艺集团董事长。
多年来,他以实业之兴为己任,实干创业;1989年创办宝艺实业有限公司,1999年在中山市神湾镇建造了第一家三星级酒店,2003年开始投资房地产,2008年投资大健康产业心源之旅项目,2013年打造心源网络信息创富平台。
他是自然哲学的爱好者,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他是科学逻辑、人性本源的体察者,勤于思考,乐于分享。
他对释、道、儒和易学传统学说有独特见解和深刻体悟,爱好打坐、禅修、作画、作诗;将自己数十年的悉心观察、耳闻目睹之感悟付诸笔墨,与同行者共享人生哲学,引导后来者修行幸福。
|
目錄:
|
前言……………………………………………………………………… 1
上 篇
第一章 心源 3
一、源文化——心与源 ……………………………………………… 3
二、养心与调心 ……………………………………………………… 7
三、《心经》——治心的智慧 ………………………………………… 11
第二章 人与自然 18
一、道法自然 ………………………………………………………… 18
1.敬孝感恩法则…………………………………………………… 20
2.心应法则………………………………………………………… 23
3.吸引力承诺法则………………………………………………… 25
4.升阳存阴法则…………………………………………………… 27
5.内持力修行与念力……………………………………………… 30
二、天人合一是生命科学 ……………………………………………… 34
三、和谐之道 …………………………………………………………… 37
1.自然之殇………………………………………………………… 37
2.少欲知足,和谐之道…………………………………………… 39
3.杀生与素食……………………………………………………… 41
第三章 五源能量 44
一、五源能量论 ………………………………………………………… 44
二、五源能量——智慧的本源及现实映象………………………… 51
(一)清净的易能量 ………………………………………………… 51
1.开启易学智慧,回归传统……………………………………… 51
2.谋略经商………………………………………………………… 58
3.天时、地利、人和——时代战略……………………………… 64
(二)充盈的合能量 ………………………………………………… 69
1.资源整合,共创价值…………………………………………… 69
2.人人参与、经家创富、源生联盟……………………………… 72
(三)利贞的生能量 ………………………………………………… 76
1.五源核心修炼…………………………………………………… 76
2.领导者的智慧…………………………………………………… 83
3.专注力与坚持力………………………………………………… 88
4.执行力与成本控制力…………………………………………… 89
(四)宁心的养能量 ………………………………………………… 92
1.艺术禅生活……………………………………………………… 92
2.趣味人生………………………………………………………… 96
3.齐家的智慧……………………………………………………… 101
4.五源养生治未病………………………………………………… 105
5.音乐的源能量…………………………………………………… 108
(五)心源的游能量 ……………………………………………… 111
1.心源山水文化之旅…………………………………………… 111
2.回归本源,自然健康…………………………………………… 115
下 篇
第四章 环境的能量 123
时空方位·本源能量与健康 ………………………………………… 125
(一)八种本源能量的床向、灶向养生调理 ……………………… 126
1.东四能量………………………………………………………… 126
2.西四能量………………………………………………………… 135
(二)本源能量合婚 ………………………………………………… 144
八种本源能量合婚详解 ……………………………………………… 147
第五章 内在的能量 160
一、五方四季能量养生概说 ……………………………………… 163
二、五行本源能量在出生季节地域的平色、不及、太过 …………… 165
1.四季出生甲乙木的平色、不及、太过状态…………………… 165
2.四季丙丁火平色、不及、太过状态…………………………… 171
3.戊己土各季节平色不及太过状态……………………………… 177
4.庚辛金在各季节平色、不及、太过状态……………………… 183
5.壬癸水各季的平色、不及、太过状态………………………… 188
第六章 本源的能量 195
天纪元·五行本源能量 …………………………………………… 197
第七章 自愈的能量 217
一、心源五觉养生论 ……………………………………………… 220
二、心源五觉养生法 ……………………………………………… 222
1.清净修身………………………………………………………… 222
2.觉茶练气………………………………………………………… 224
3.闻香守元功(八段锦)………………………………………… 224
4.宇宙之音、心空冥想…………………………………………… 228
5.回归本源、自然健康…………………………………………… 229
三、心源无极八卦养生功 ………………………………………… 230
1.无极八卦养生功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养生防身……………… 230
2.无极八卦掌的养生功能………………………………………… 230
3.无极八卦掌的蹚泥步…………………………………………… 232
4.无极八卦掌的八种掌法………………………………………… 233
四、心源金刚养生功 ……………………………………………… 238
五、心源五行七星桩 ……………………………………………… 245
1.心源五行七星桩的作用………………………………………… 245
2.功法和动作要领………………………………………………… 246
六、心源十三环功养生律动操 …………………………………… 250
1.心源十三环功养生律动操特点………………………………… 251
2.功法步骤………………………………………………………… 251
3.心源十三环功养生律动操歌诀………………………………… 260
七、心源睡眠养生法 ……………………………………………… 260
1.理法……………………………………………………………… 261
2.功法……………………………………………………………… 261
八、释门练功十势法 ……………………………………………… 262
九、少林寺秘传内外损伤主方 …………………………………… 267
附 录 271
(一) 宝艺集团心源之旅大健康产业与億心源品牌 …………… 271
(二) 心源之旅大健康产业 ……………………………………… 271
(三) “心源”品牌 ………………………………………………… 272
(二)億心源的内容及使用 ………………………………………… 272
(三) 作者感悟诗作
……………………………………………… 276
参考文献……………………………………………………………… 287
后记………………………………………………………………… 288
|
內容試閱:
|
五源能量,追溯智慧本源,以还原健康生活、倡导健康源文化为核心,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致力于打造人类健康生活,共同创业发展,创造传奇经典。
“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 ”(《六祖坛经》偈颂)智慧统摄六度万行,而心乃智慧之源,智慧乃治心良药,是开悟世间万物的通道。佛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虚空不可思量,世间万物像时间、像物理世界一样,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中,永无停歇,必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才是世间万物生息不灭的真理。智慧是形而上的道体,是宇宙万有的本源;智慧是悟道,是明心见性所悟的那个道体;悟道就是见到那个道体的空性。心源是世间万物和人与事的气象,智慧和内心文化魅力是气象,气象的源头是人心,而人心气象把清净上善的智慧作为本源。
感悟源自人的社会知识及自身的经验积累,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禀赋各异,但如果遇事能反观内心、静心思考,则可明白事理,日积月累就能在瞬间感受到生命历程中的欢愉与磅礴。
五于形,源于能,色亦空,核于心。世间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究其根本,皆由五源滋养而繁衍生息,此一循环是为其源。万般变化均处于平衡之态,人亦当如此,让身、心、灵、性重新找回自己的节奏,回归最本源的状态,使身心平衡,方是健康之道。让淡泊和宁静浸润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似湖中之莲,梵唱袅袅,心境悠悠,一如莲花,于空灵之界悄然盛放,令人游走于浮华世界的浮躁之心即刻沉静下来,回归生命本初的自然状态,让精神返璞归真,达至天人合一的境界。
我们的祖先,通过对天地的观察研究认识到,世上万物皆为天地所生,天地是有灵性的生命体。天、地、日、月、星辰的变化,古人是用象、数来观察分析的。变化会产生能量,从而揭示了源于万物的能量规律。古人观察到:天上有水、有火,地上有土、有木、有金,共五种能量;有东、西、南、北、中五个主要方位;有春、夏、秋、冬四季;万物有生、老、病、死的规律……从而发现了天地变化所产生的五行相互作用、相生相克的基本法则,如此也认识了五源能量之要。
自然界万物变化奇妙无穷,鼓能量创造、化育万物之功,赋予禽兽草木各种形状,独有作为天地之子的人类成为世上万物的异秀之灵。大自然创生了人类,人演绎着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为道。追本溯源,让身心回归自然本态、回归本源、自然,方能健康安泰。
核为心,能为源,心为智慧之源,心源文化以保护、传承、体验灿烂精深的中华五千年文化为纲,以儒、释、道精神为核心,于受想行识中令人们体验古人的经验智慧。如佛家的五种心灵力量:信、念、进(精进)、定、慧;兵家的天、地、道、将、法;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伦五常、五色、五气等法宝,皆深入人心。我们以智慧之心来领受古人的文化精华,与时俱进,活用传统文化,将“五源能量”应用在现代生活、经营管理中,首创性地提出:
*清净的易能量
“天得一以清。”应用易学的能量管理智慧,回归传统经营,追溯智慧本源,返源健康生活。
*充盈的合能量
“谷得一以盈。 ”“合”者,进行产业融合、资源整合,资本合生运营,“合”则充盈。
*利贞的生能量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贞”是安定,“利贞”是
优秀的团队管理和领导力;“万物得一以生”,是生生不息的管理智慧。
*宁心的养能量
“地得一以宁。”宁心即安详,养生必先养心、安心,
故倡导智慧本源养生、五源能量养生。
*心灵的游能量
“神得一以灵。”心源之旅,是心灵的源能量。在大自然中体验和谐共生,返璞归真,让身、心、灵回归自然本态。
此“五源能量”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生活相融合,提升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境界,达到修身养性、回归传统智慧本源的目标。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以“心源”和“人与自然”为开篇,揭示了心力的五种法则和修持,因为它是五源能量的源头,阐述了五源能量在做人(养生)、做事(心态)、做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作用和应用。下篇主要阐述五源能量在健康养生方面的应用,包括环境的能量(风水)、内在的能量(命理)、本源的能量(五方四季养生)、自愈的能量(养生功法),最后以能量(光明)的传递做结尾,说明传播和分享是最大的善与功德。
感恩我的传道授业恩师们,他们是我的精神力量,也是传统文化的传薪者!在此感谢众多的有识之士,能给予斧正、分享与交流。
第一章 心 源
世间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究其根本,万般变化皆处于平衡之中,人亦应当如此,让身、心、灵、性重新找回自己的节奏,回归到最本源的状态;让精神返璞归真,高度契合,顺随天人合一的理念。
一、源文化——心与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相传,很久以前,天地相连,混沌未开。人类始祖盘古手持一把巨斧开天辟地,并将身体交予自然,肉身为山脉大地,血液为江河,汗流为雨泽,万物由此而生,且以之为滋养,繁衍生息,后又复归于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此一循环,是为源。人亦如此,从源开始,回归于源,达至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境界。
东方的盘古开天辟地神话与人类的文明相伴而生。所有的文明都伴随着神话,神话即是人类文明的起源。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神话已无法满足人类求知的欲望,进而产生了哲学。
从先古的神话论到古代杰出的哲学思想,人类用自己非凡的智慧和想象力解答着关于宇宙、人生的诸多问题。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可谓是万物起源论的先导者。《老子》一书中曾记载,“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有一个东西浑然自成 ,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 ,寂静而空虚 ,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而永不停息 ,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 ,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可见,万事万物都有其根源,不会凭空存在,亦不会凭空消失。作者注)
历史长河绵延不断,流转至今,世界上存在或曾经存在的生物何止兆万!然而追本溯源,其来源不过一个最初的细胞!由小小一团有机物,发展至今日硕大无朋的生命体系,最初的本源该是何等的精华!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自古以来,万事万物蓬勃发展,如同树的枝丫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肆意生长,最后,茂则茂矣,然而末端的枝节却过于远离树干,即远离源。远离提供自己养料的根源,外表即使再华美,终必衰也、朽也。若想重获生命力,更好地出发,须回到最初的源头汲取养分,即回归本源。
回归源,即回归朴实、回归原初。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治国的措施阐述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观念,其中“朴”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可见“朴”是道之本,人之性,物之情。道家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在《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中也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的说法。意思是说远古的人,懂得天地之间的运行道理,即是阴阳谐和,每个人的命运皆有定数,所以行事都不与天地的正常运行道理相违背。遵循正确的养生方法,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过度操劳,凡此就能使肉体与精神协调一致,而尽终天年。可见,回归质朴,追求本真,是流传千年的
智慧。
◎水——万物根本
人类和自然本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千百年来,大自然养育了人类,使人类不断发展,生生不息。人类的母亲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她地大物博,蕴含丰富的宝藏,她还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唯一存在液态水的行星。水,是人在地球上最不可或缺的物质。
“天一生水,水生万物。 ”《易经》中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的,称为五行说。五行不断地运动变化,创造出这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因此世间万物都带有这五种元素的内在气质。
五行的顺序为: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所以自天以下首先是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如此循环往复相生万物。同时,五行相生相克,相互融合,又相互制约,在融合与制约中微妙地保持着平衡。
人与水也是如此,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既是人生命延续的根本,也是能使生命终止的因素之一。对于水,要顺流而导之,才能使之不害人反为人所用,发挥无限的威力。
水无色无味,又至柔至刚,从来只往低处流,遇宽则宽,遇窄则窄,顺流则速,逆流则阻,这柔软的物质冥冥中也遵循着道,即顺其自然之道。水仿佛是世间最弱的物质,但是当它无限积累,却能冲破世间最强的壁垒。它的运动代表力量、温顺、包容,它的颜色代表纯洁、明澈、无为。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认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
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此一胸怀与品格正是人所需要并心向往之的。
水由高至低,历遍山川,流向大海,大海并非是终点。海水继而被太阳蒸发升入空中,变成云雾,随转流动,有时飘扬万里,又回到山顶,继而循环往复这一过程,想来就似婉转画圆。
◎圆是一种平衡
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太极图浑然天成,蕴藏着天地至理;秀丽园林中石门为圆,大方圆满;中国人为人处世追求圆润,滴水不漏,八面玲珑。圆几乎可以用来解释、适应所有事物。圆也象征着国人对“月满人团圆”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的期盼和不懈追求。不管是修炼为人处世,还是提升个人境界,都应该包罗万象,而只有圆方能体现其中韵味。
同时,圆浸透着中华民族先民最朴素的哲学:圆则满,满则圆,心有圆满便安宁不争,便以和为贵,便能取道中庸,便不会因极端而失衡。圆的道并不完全体现在它的形状,它代表着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平衡。
平衡是宇宙中一切运动的精髓,平衡是物质运动的重要形式,平衡也是生命存在的根本条件。然而,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衡,万事万物都只是在相对的平衡中维系存在和坚持发展。人生也没有绝对的平衡,平衡往往来自我们内心的调节,心平,则万事平。
◎形于色,色于情,净亦空,源于心
从远古的神话故事到古代的哲学思想,我们一直在找寻着人类的根源,而源的本质是智慧,是中华民族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和发展的、具有悠久历史、内涵博大精深的优良文化经典。
《易经》《道德经》等中国古代哲学典籍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而是“智慧”,它解读的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智慧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对自然和社会的解读方式。智慧源于生活,源于流传千年的传统文化,特别是释、道、儒三大主流支柱,进而建立了传统的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思想体系,指引着中华民族的振兴与发展。
世间万物像时间、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驻,处在不停的变化发展中。必须透过现象方能看到本质,这是世间万物生息不灭的真理。智慧是形而上的道体,是宇宙万有的本源。心源是世间万物和人与事的气象,智慧和内在的文化魅力是气象,气象的源头就是人心,人心气象把清净上善的智慧作为本源。
“形于色,色于情,净亦空,源于心”,用心的智慧与禅理才能打造源文化思想圭臬。大千世界精彩无比,用心灵的眼睛观察、体验世界色彩;用大脑的意念感悟世间的形态,明解“形、色、情、理”在精神世界意识转变的空无之理,启发众人知识和智慧本源;用平常心对待世间万物,不执着于苦痛,不偏执于名利金钱;用忏愧之心待人,用感恩之心付出,用欢喜之心受苦,用慈悲心祷祝,用无着心处事,用智慧心领悟。唯智慧知万法不离自性,唯智慧知自性之本来清净,唯智慧知自性之本不生灭,唯智慧知自性之本来具足,唯智慧知自性之本无动摇,唯智慧知自性之能生万物……
世间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究其根本,万般变化皆处于平衡之态,人也应当如此。主张身心兼顾,让身心平衡,方是健康之道。让淡泊和宁静浸润身体每一个细胞,回归生命最本初的美好状态。上下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滋养、孕育了我们,人们的生活无不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它一直存在于国人的精神髓核中。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忽视了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潜意识中的民族社会价值观和思想道德体系渐趋空白,我们必须要重新拾起这种古老却富含真理的思想和精神,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追求其“源”的本质,将“源文化”根植在内心深处。
二、养心与调心
◎养生重在养心
健康离不开养生,而养生之要便是安心、养心。有调查表明,人类疾病大部分与不良的心态、恶劣的情绪有关。这说明,心态和情绪对人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养生,重在静心、修德、定神。《黄帝内经》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说明过激的情绪容易给人的身体带来危害。《黄帝内经》中还有一句话叫“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这里的“主”,就是指心脏。心掌控人的情绪,所以,心绪必须要稳定、平和,人才会长命百岁。
静心的最高境界便是乐心,使自己保持乐观心态,学会调整自己的思维、情感、情绪、意念,以便达到放松的状态。《黄帝内经》所说的“恬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
心态的平和犹如心脏需要保持均匀的跳动频率,心脏跳动的频率骤然加快或减慢与情绪带给人心态上的起伏一样是有危害的。有的人过分念旧,整日无病呻吟,思想总是滞留在过去的事情上,缅怀感伤,以至于对现实的生活失去兴趣,感受不到当下的美好。有的人虚荣攀比,总觉得诸事不如人意,抱怨上天不公,嫉妒他人所拥有,导致自己悲观丧气,甚至罹患抑郁症。还有一部分人心态消极,总是情绪低沉,总是感觉自己被人漠视、被人遗忘,以致对外部世界变得心灰意冷,慵懒颓废,摧毁了自己对生活的热情与渴望。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悲惨结局,无一不与她的性格相关。先天多愁多病之身、一天三顿不离药,但是只要悉心调养,还是会得到良好的控制和痊愈,然而黛玉生性敏感多疑、多愁善感,花瓣自然的枯萎和凋落都会使其落泪,足见心态的消极与低沉。最后,她为情所困,病情加重,含泪而终。与其说黛玉是因病而死,不如说是她的悲观心态、悲悯情绪,令她无心顾忌病情,更别说悉心休养了,任凭病情发展,到最后无法控制,气绝身亡。
由此可见,安心对养生是多么的重要。而养心首先要静心,情绪对行为、心态影响莫大,一个人如果终日被不良情绪所困扰,难免忧郁成疾,百病丛生,说不良情绪是疾病的催化剂丝毫不夸张,要想减少不良情绪,就要学会静心、养心。
◎养心必修德
古语说,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由此可知,养心必修德,以好的品德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才会给人带来愉悦和幸福。重视道德修养的人,他们的生活可能平凡、平静,但一定有一种超然脱俗之感。但凡能让人为之动心、烦心的无不与名利得失密切相关,许多人心难安静便与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要养心,必修德。尤其是在光怪陆离、物欲横流的当下世界,只有看淡束缚自身的名利枷锁,不为名利得失所绑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到心外无物,才能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一个怎样的人才算有德之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应该有谦虚低调的态度、宁静淡泊的心境,正直、纯朴、友善、真诚,襟怀坦荡、志存高远,不被私利羁绊,不被物欲左右,心态平和,情绪稳定……儒家认为“德”包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德就是品德,遵循某种原则,有所得于心。“心地无非,利他无我就是德”,有“德”追求的是一种互帮互助、互利互长的境界,不仅要利己,还要利他、利自然。利他、利自然也是利己之前提。
荀子说“有德则乐,乐则能久”,有德行修养之人面对生活中发生的种种问题,更能坦然、平和,也更能获得快乐和满足。当人活得快乐而满足、懂得感恩的时候,自然也更加健康,寿命也更久长。
相反,德行卑劣者往往多病寿短。巴西一位学者经过三十年研究发现,有贪污受贿罪行的人,因为内心得不到安宁和淡然,常常为名利而担惊受怕,癌症、心脏病、脑出血发病率远远高于正常人群。可见,道德修养不仅是品质的要求,而且是健康生活的必需。
◎养神能定心
定神,有气定神闲之意。顾名思义:气即“元气”,“神”则是俗话所说的“魂儿”,通常用这两个词来描述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气定神闲便是元气充足稳定的状态,如此魂儿也会悠闲地待在体内原处,这是一种悠然自在的心境和状态。
《黄帝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对人的精神的重要性。神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称,神的得失便是生命状态的体现。元气充足的人,常常会被描述为面色红润,也正是因为体内的神得到蓄养,而体现在外在的皮肤表面。人们常常用失魂落魄、元神出窍、心不在焉来形容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则导致做事不专心、寝食不安、生活状态萎靡等等,种种现象都是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的因素。
如何才能使自己元气充足、神魂安定呢?正所谓闭目养神,闭目不仅仅是指要把眼睛闭上,更重要的是让心不受到外界的干扰,消除一切杂念,用意念臆想使自己到达放松身心的美景,渐渐进入忘我状态,即会觉得情绪安定、心神平定,负面情绪逐渐抛至脑后,甚至慢慢消失。现代人夜不能寐、失眠焦虑的不在少数,多是因为家庭、事业等造成巨大的生活压力,而内心又找不到释放的出口。再比如,很多人身体消瘦,胃口不佳,去医院也查不出原因,这正是由于精神被其他事物牵绊无法抽离,主神得不到修养安定,身体状况和脏器自然也会罢工。这些情况都非常适合用闭目养神的方式来放松和安神。
◎调节内心,改变自己
苹果电脑创始人乔布斯的办公室有两百多平方米,里面几乎什么都没有,房中间有一个坐垫,是用来打坐的。乔布斯养成每天禅修的习惯已经多年,在决策前,他会先闭目静坐,然后叫下属将相关产品设计一一放到垫子的周围,然后他觉得心定下来的时候,直觉会非常清晰、敏锐,此时决定选择哪个放弃哪个。
乔布斯终其一生,都是在实践他的一句话:“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
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里我们不讨论唯心或唯物,其实六祖是在强调认知事物时我们“心”的参与非常重要!
人是认识事物的主体,离开了人心,客体就无法被认知。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好像什么都不缺,唯独心灵。如何安心已是当代心理学家正在考虑的重要问题。接受或者调整自己的内心认识、感受、思维方向等,在当下略感迷惘的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研究表明,现时流行的高血压、亚健康等症疾,多是因为情绪问题长久没有得到解决而致;而低血压跟沮丧、消沉、忧伤、失败、失意感等有很大关系。不少减肥成功者给出的秘诀就是:“当自己内心需要说‘我一定能减肥,而且我可以轻松地减肥’的暗示与胃结合起来时,奇迹就发生了。”跟自己的内心进行沟通,在减肥的过程中,不必刻意地关注饮食,也不再做高强度的运动,只是自己跟自己内心的相处更和谐了。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想掌握自己心的方向,必须先了解自己的内心,认知自己。人人都知道身体出了问题去医院看医生,医生对症下药,病情就会好转、痊愈。而情绪、心态出了问题,却没有医生可以为你医治,唯有自己才清楚其根本原因。问题和苦难是无法逃避的,只有正视痛苦,观察痛苦,找到原因和由来,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才能认知自己。
其实,很多事都在于一个“心”字。佛教里讲“一切唯心,万法唯识”,如今很多心理学与宗教结合的原因也在于此。只要调适好自己的内心,一切皆有可能改变!
三、《心经》——治心的智慧
受释随朗师傅的教导和影响,我自幼就习读《心经》《金刚经》等治心的智慧读本,领会《金刚经》中的“三心不可得”,并以此降服其心,告诫自己要舍得、放下。在多年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中我认识到,《心经》是治国的方略,也是管理的方略。“观自在到彼岸”不是口诵,必须心行,专注承诺的工作法则,掌握并遵循规律来实施企业管理。在生活和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学习古人的智慧,传承释、道、儒的思想精华,追本溯源,清静智慧。
◎“心力”的作用
世界是普遍联系着的,多数事物在客观上是因为人们的心愿而改变或实现的。如果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各自创造条件促成心愿;结婚以后如果一方变心,就会导致分手解散的趋向;两人都变心,就会离婚。这就是一种“心”的作用。
不仅仅局限于个人,世间的事物实际上多是由很多人的“心力”共同促成的。比如,一个团体的创立就是因为大家有共同的志向,一个公司是由几个有共同目标的合伙人经过协商成立的。这样所组成的团体、公司的“心”才能心念专一,才能完善经营,从而吸引更多的有志及同心之人参与进来。如果一个公司的内部人员都在互相猜忌、互相提防,那么就会导致公司的“心”左右矛盾,无法凝神聚气,公司自然就会垮掉,这也是“心”的作用。
◎治心是难题
儒家实现“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是“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重点强调的就是首先要“治心”!治心是人生的一大课题、一大难题。古语说“心猿意马”,这个“心”就像猴子、像盗贼。明代理学家王阳明也曾感叹:“擒山中之贼易,擒心中之贼难。”
所谓“治国易,治家难”,历史上著名的将相可以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可是回到家里,有时候连和妻子、儿女都没有办法相处。有的人治家很好,可是自己内心的贪、瞋、痴、邪等念头却没有办法控制,常常为了心里的七情六欲而苦恼。
佛教说:“所谓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所以我们要有方法来对治我们的心,不要让它“乱跑”。关于如何治心,古时有两个方面的理念,一是从身心和谐、精神安逸、心性自由的角度讲治心,主要是怡情养性的问题;二是从仁义道德的角度讲,即孟子所提倡的“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从古至今,有许多关于治心的著作。北宋的苏洵在兵法著述《权书》中说:“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曾国藩也曾著有《治心十三篇》,用以修身养性。
对治心的方法阐述得最为透彻、全面的,当以《心经》为首,而无出其右者。《心经》,叙述的就是我们的内心。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就事生情生烦恼,妄念转正心清净。心有一切有,心无一切无;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诸法性如是,一切唯心造。智慧乃治心良药,是开悟世间万物的通道。
◎打破“自我”的执着
有件事是很可悲的,就是我们常常把“自我”看得太重。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执着于“自己很差”的观点,有这样的观点就等于自己先把自己打败了,很难再获得进步、改变。
治心的理念,首先就是要学习将“自我”的执着打破,因为“自我”是空性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即是教我们通过现象看本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心,不仅仅影响身体健康,也对我们的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现代社会,人要面对各种人际关系的危机,如与家人、朋友、恋人、同事等等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矛盾、纠纷、争执、嫉妒……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心迷失了方向,灵魂找不到归宿,我们没有一个正确良好的心态来面对身边的人与事。
◎观自在
我们的心,是吸引一切事物来到我们身边的源头。
就像大山,你对它说什么,它便对你说什么。你对它诉说苦恼,它同样回复你苦恼;你对它诉说欢乐,它同样回复你欢乐。生活也一样,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上,快乐或是苦恼,取决于我们的内心。
比如,在生活中,当感到身体不舒服、心情烦闷时,有些人不会去联想自己是不是生病了,而是会想是不是有人想要害他,心中很是生气……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尝试实践“治心的智慧”。
治心的智慧让我们调适好自己的内心,就是《心经》开篇的一句:观自在。我们要观察自己的身体:身体有没有感冒?感冒从哪里来?可能受风寒了,我昨天被寒风吹到了,是寒气侵入;或可能是流感病毒侵入?找到原因,然后找到药物和康复的对治方法。
接下来,我们再从因缘角度观察:万物因缘而生,都是因缘聚散的问题。疾病会因为我们对身体的执着,而使疾病与身体的结合力增强,所以会病得更厉害;但是,当我们观察自己的身体是“空性”的时候,就会发现疾病好像变得比较没有粘合力,而疾病对抗我们身体的作用力也会减弱。
试想,当我们越紧张,血液中的毒素会越多;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思想放松,身体放松,把皮肤松开、把骨骼松开,放松到与虚空没有两样,这时会发觉,当整个人松开时,身体的感觉就舒服多了。
我们实践治心的智慧,观察疾病的来源,思考疾病与身体结合的原因,知道没有常驻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当我们了解了种种“缘起性空”的时候,就愈能放空,就能观察得更清楚,这就是治心的智慧。
治心的智慧可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衣食住行。如果我们要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希望增加与上级、客户之间的因缘,这时,没有“我执”的见地就会派上用场。我们与上级、客户相处时,态度变得和蔼,不那么容易受到外境的影响。我们会发现,自己与上级、客户的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做事的效率与各方面的能力也随之增长。
我们应以治心的智慧改变自己的行为,用治心的智慧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智慧的区别
人和人之间本质的区别是什么?人们常说,人自出生就是不平等的:遗传基因、家庭背景、从母体接受的营养成分的多少、后天的教养方式、饮食结构、接受的教育,诸多我们不能左右的生存条件……这些看似都是造成人与人之间区别的因素,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人心智慧。
什么是智慧呢?规律的集合即智慧。
宇宙所有物质的源起与存在来自一股能量,这股能量让众生聚合在一起,彼此相互影响并产生振动,陆续展示出各种能量,智者从中发现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慈悲,诚心诚意地对他人的苦感同身受。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敌人也是你的一部分。这种敬孝天地的能量,会转化人的命运。
练就慈悲之心,需要一种心灵的平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无欲无求、超越自然一直是人追求的境界,洁身自好、修身养性,是人修炼的目标。静坐冥一心,万缘不想,以能无思无虑,无念无欲,以至外无其物,内无其心,心能清虚则明,心能静寂则定。人在定中,无思无虑,无欲无念,自然天清地宁,神明在躬。
平和愉悦,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心性要清静安闲,排除杂念妄想,外界的事物不能扰乱内心,那么情志就可以得到适当养护。人养性一世,就能体验到自然之道。
正是因为每个人掌握规律的方式不同,获得的智慧多少不同,形成了完全不同的个体,因此,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智慧的区别。
在西方,“学习型组织”的提出者、《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的著名理念就是:“三流管理者学习管理知识,二流管理者学习管理技巧,一流管理者修炼管理心智。”管理心智就是怎样治心。
企业管理者之间也有智慧的差异,不同的企业家有不同的价值观、处事方式、管理办法,在管理的思想上也不尽相同,有的企业家喜好“以人文本”,有的企业家提倡“创新为本”,正是因为这种理念上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管理方式,因为行为的不一样而使得执行结果也各异。
◎《心经》的管理智慧
古代有以“无为而治”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用管理;现代有“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本质,就是对人心的管理、对心智的管理。
《心经》是佛教经典之一,篇幅简短但蕴藏了丰富的哲理与智慧。心的体性是唯明唯知,具有原始自然之光明。《心经》,是实践治心智慧的原典。实践《心经》的管理智慧,把《心经》看作一个企业的全部细胞,来剖析企业的每一个小小细胞。
“观自在”,是《心经》的总纲,是观照;是企业的缘起,企业的初心,也是企业治心的智慧来源。
“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企业的愿景、目标。对待事、物、人,不以自我为出发点,完全、彻底、客观、宏观地去认知、理解、处理问题,得出圆满的结果。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我们以“空”来观察世间一切事物,不一味追求不实的东西,应反观自己的内心,发掘自性智慧,树立一个新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度一切苦厄”,是企业精神。摒弃烦恼,从苦中解脱,找寻自我价值。这是一种愿景,也是一种境界。
“般若”,是企业的核心产品。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微妙智慧。其意义深于智慧,更高于智慧。
“舍利子,诸法空相”,是企业的利益观。“诸法”指一切法,“空相”不是指空,更不是指有,乃是空所显的真实相,“相”指意义。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是企业的行为准则。“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无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清净;“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尘,“无色声香味触法”,是要除去污染和遮盖,回归清净的管理本质。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是企业的管理观。“无明”不了解现象的真实性,糊涂愚痴,阻碍了真理的通达。
“远离颠倒梦想”,是企业的执行观。破除了迷惑的障碍、无明的障碍和烦恼的障碍。
“大神咒、大明咒”,是企业的领导力。这是最神奇、最光明、最上等的咒语,能够破除一切黑暗愚痴,能去除一切苦。
“无智亦无得”,是企业的绩效管理。“无智慧便无所得”,若以自我为中心,那么所获得的知识、观念都是有漏智的。只有去除“以自我为中心”,才能够真正有所得。
“心无挂碍”,是企业的服务观。突破心的烦恼和障碍。“无有恐怖”,是企业的创新观。跨越烦恼与畏惧,大步奋进向前。“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是企业的宣传口号。超越自我,不断努力,到达彼岸,达至人生的理想境界。
《心经》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慈悲,为我们的事业、管理带来新启示,它启发我们如何合理、高效地处理日常事务,与现代管理的发展方向相一致;经中蕴含的缘起性空的治心智慧和以心为本的精神,是我们注重治心的文化经营理念。
第二章 人与自然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其普遍规律,人也服从于这种普遍规律。阴阳相互作用、相互变化的规律就是性命之理,是自然界与人类应共同遵循的规律。
一、道法自然
大自然生生不绝,变化无穷。它鼓动元气使天地交融,孕育万物,并赋予万物各种形质。而唯独人类,成为万物的秀异之灵。大自然创生人类,人类演绎着自然。在理解人类与自然间的联系和规律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天地”的结构。
我们的先祖通过对天地的观察研究得出结论:世界上万物都是天地所生、天地所造,天地是一个大生命体。古人用象、数、性的方法研究天地这个巨大生命体。
经过观察分析,古人认识到天地的大象有太阳、月亮和大地(地球 ,小象有无数的星辰。大象是产生阴阳现象的根本原因,也是天地变化的主要原因。
天地之象的符号叫作卦,卦者挂也,因为天地之象太丰富,所以用符号代替。卦由三个爻组成,分别代表太阳、月亮和大地。但是天地(即太阳、月亮和大地)又是不停运动、变化的。因此,古人用八个卦来代表变化的天地之基本象。象是客观存在的,通过观察就可以知道。天地之数如何获得呢?数必须进行测量和计算才能得到。那么古人又是怎样测量计算出天地之数的呢?
这与河图和洛书有关。
《周易》讲:“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几千年来,人们都认为河图和洛书非常神秘。河图是天地之象相合时天地之数的方位图,洛书是天地之象错落在极点时天地之数的方位图。这就是说,天地之象始终是相合—错落—相合—错落周而复始地运行着,这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转动产生的自然现象。因此河图就是夏至那一时刻天地之象数图,洛书就是冬至那一时刻天地之象数图。
河图和洛书上的数就是天地的基本全数,这些数是人类最早产生的科学理论成果,也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依据之一。没有这些数就没有生命科学理论体系的产生,它们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天地是变化的,有变化就会产生相互的作用。古人们观察到,天上有火有水,地上有土有木有金,有东西南北中五个主要方位,有春夏秋冬季节周而复始的交替变化规律,有万物生老病死的发展变化法则,还有一物降一物难分强弱的现象,等等。通过分析研究,最终发现了天地变化产生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基本法则,从而认识了天地之性。
在对天地的象、数、性的研究中,产生了天干、地支的历法系统,并形成了主要研究象数变化的学科体系——《易经》。天地之数有十个,称为天干,天干显示太阳与大地的作用关系。地球与月亮之数有十二个,即每年十二个月,称为地支,地支显示月亮与大地的作用关系。天干的顺序数与天地之十个数对应,天干和地支配合显示太阳、月亮与大地相互作用的关系,再配合二十四节气等季节变化,显示天地的变化对万物的作用。而象数的变化就是天地的变化,天地就是时空。《易经》就是时空变化的研究学,里面充满了智慧,因为它符合古人“道法自然”的朴素观念。
在历史的长河中,泱泱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生息、发展总结出了一套极其重要的规律方法,并得以实践和印证,我们称之为法则。这些法则是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五源能量流动的平衡定律,也是五源能量作用于人与自然的体现。
1.敬孝感恩法则
早年,我离开原来打工的宝华工厂自己创业时,宝华工厂的老板支持了我一年的订单,帮助我在创业最艰难的初期打下基础,这才有我的今天,至今我在内心深处仍然非常感恩我的这个启蒙老板。当然,这些都缘于我在宝华工厂工作时的勤恳和有始有终的做人原则,即便是到了离开的最后一天,我也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当时我在写字楼上班,从来都是最先来最后走的一个,这得益于父母从小培养了我任劳任怨的精神。正是因为这种舍得付出,让我感悟到付出必有回报,回报也必须有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让生命更加丰富的方法
许多人原本可以用各种方式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好,但却仍生活在贫穷之中,只因他们缺少了感恩。如果无法感激目前所拥有的一切,你就不可能为你的生命带来更多福报。原因何在?因为当你没有生发、心存感激之情时,你的思想和感受多是负面的。这些感受都无法把你想要的带给你,不论它们是嫉妒、愤恨、不满或是“不够”的情绪,都只会把你不想要的送还给你。这些负面情绪阻断了属于你的“好事”的通路,所以,学着感激你现在所拥有的。当你开始思想着生命中值得感恩的一切,你会感到惊讶,你会知道能让你感恩的事竟然多到数不完。你必须先做起来,法则会接收到这些感恩的思想,并带给你更多、更美好的事物。这样,你才会被锁定在感恩的频率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才会慢慢聚拢在你的周围。
感恩,是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的方法。
◎改过,恭敬就出来了
曾国藩曾说:“慎独者心安,主敬者身强。”意指只有自己一人时也不能违法违纪,心里就安稳;时刻注意尊重别人,自身就强大。恭敬心,是人心之原态、强身之要义、礼仪之大本。何为敬?心中无物即是敬。面对一件事,倘若心猿意马,那就是对这件事的不敬。心中常不敬,说明心力不够,神思散乱。心乃一身之君主,心君妄动,身体安能强健?古人修身,强调的是性命双修,既能涵养素质,又可强身健体。养生之本,在于养心。平时多在“恭敬”上下工夫,久而久之必能收束精神,强壮身心。察觉到自己有慢心,就赶快忏悔,对治“我慢”的就是“恭敬心”。
培养恭敬心,先要对经典有诚敬之心。例如我们读《弟子规》,如果觉得“这玩意儿有什么可敬的,就这一本书,一千零八十个字,教孩子的,也不难”,恭敬心就出不来。而如果一心深入,长时熏修,花上两年的时间,天天念想《弟子规》、读《弟子规》、做《弟子规》,当读过几百遍的时候,你会发现诚敬就出来了。这就是“改过,恭敬就出来了”。把自私自利放下,这个时候你再看《弟子规》,你那爱它的心油然生起。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改变了人生,改变了心态,改变了生活。
◎生命的延续
佛法讲,有一分恭敬心,就能消除一分业障,有十分恭敬心,就能消除十分业障;消一分业障,就能增长一分福德和智慧,消十分业障,就能增长十分福德和智慧,今生马上就能有善报,不用等到来世。
敬天、敬地,孝敬父母,感恩万物。人类在传承下一代的同时,不仅是给子女以生命,更应该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根植于他们的心中。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古代人尤其注重对子女的孝顺心的培养,以孝敬父母长辈为基础,一个人能够做到孝顺,便表明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才可以惠及许许多多的人。
父母对于每个人都具有非凡的意义,他们是我们生命的给予者。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心中有孝,才能感悟充满孝心的世界。心中有孝,才会善待这个世界。孝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发自内心地关爱赋予我们生命的人,这种爱,在我们的身上将会得到延续。
进行感恩教育,使孝道一代代延续下去,同时也能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感恩可以让你得到更多
如果在喝咖啡之前,你对咖啡说:“谢谢你,我爱你。”据说,如此咖啡就没有副作用了。在喝咖啡的时候,要怀有欢喜心,要敬重它,等于我们在加持这杯咖啡,这样咖啡中就有了我们的微妙心意。
《达摩四论》中提到:修行人摘花,或者砍树,都要先有仪式,感谢这花草树木。《草原狼导师》一书中的印第安人砍树前也要先祈祷,感恩这树。菩萨吃肉,作吃子想,感恩忏悔,并超度之。万物皆有灵性。要致敬,要感恩,要满怀感恩地吃喝,要感恩地呼吸。在细微处都要感恩。吃饭时,恭敬这碗饭,感谢这碗饭来之不易,这就是感恩。
救贫教富,是现今社会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一方面救助贫苦之人,同时也教育富有者如何回馈社会。慈济基金会创办人证严法师说:“要感恩接受我们济助的人,让我们有机会行善。”
为什么呢?我们说:穷人的存在,是给我们创造机会让我们去帮助他们,是为了教会富人献出爱心、学会幸福。即使受了委屈、受到伤害,也要学着感恩,因为懂得感恩,才会知道自己其实得到了多少……
敬爱是慈悲的源泉,是吸收天地灵气的通道,是助我们成功的源泉。用敬爱之心孝敬父母、关爱兄弟朋友,才是做人的阳关大道。只有懂得感激万事万物,才能得到它们(宇宙)的帮助,从而提升自己的能量,到达智慧的彼岸。
2.心应法则
◎心心相应的科学验证
经论中常常说到的“帝网千珠”,也叫“因陀罗网”,说的是帝释天的宫殿中有一种用宝珠结成的网,一颗颗宝珠的光,互相辉映,一重一重,无有穷尽。这种由宝珠所结成的网,就叫作“因陀罗网”,也叫作“帝网”。
这个珠网的特点是,每一颗珠子中能显现所有珠子的影像,重重叠叠,无穷无尽,类似于无数个镜子互相对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科技日报》,2015年 3月 5日)。说的是在微观世界中,有两个共同来源的微观粒子,即使隔着太阳系,只要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发生变化,另一个粒子的状态立即会发生相应变化,如同一对有“心灵感应”的双胞胎,这就是被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称作“幽灵般超距离作用”的“量子纠缠”。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实现,靠的就是神奇的“量子纠缠”现象,具有纠缠特性的两个量子,通过特定的“时空隧道”,不需要任何介质就可以实现信息乃至物质的精确传输。
上面的例子从宗教和科学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天地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法则——心心相印。
在古希腊传说中,相爱的情侣都会将戒指套在对方的中指上,因为他们相信那儿有一根血管直通心脏,戒指的意思就是:心心相印!心心相印可以简单理解为:在事先没有知会的情况下,两者间的行为、想法一致,心意相同,感情一致,彼此可以用心体会,进行心灵交流。
这也与共鸣有关,也就是说,系统在特定频率下接收到的能量比平常更多。任何的振动(包括电磁波)都有各自最偏好的频率,称为“共振频率”。振动的物体“听到”或接收到不同的振动频率时,对其他频率无感应,只对自己的共振频率起反应。这有点像妈妈总是能在一大群学童里立刻分辨出自己孩子的声音的现象。我们内耳的不同部分亦会对不同的声音频率起共振,甚至海洋也有共振现象,潮汐时从湾口卷向陆地再折回的每一道波浪都是同步起伏的,从而形成滔天的海浪。一旦以相同频律共振,互相拽引的事物就会发出比原来更强烈的信号,这种情形最常见于乐器:当各种乐器以“同相频率”演奏时,声音最为洪亮。
所以,频率的共振证明了,某些环境和某些心理状态会让我们的念力变得更有秩序,也更有力,而这些状态可以通过训练获得。注意力、信念、动机和慈悲心都是念力有效运作的重要前提。
◎感应和相互影响的事物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甚至还会与规律完全反。一个微小的变化便可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佛教把“业”分为“共业”和“不共业”。比如,有共同感受到的生活环境,如大家都生活在中国,一样的天时;在同一个地方,呼吸一样的空气;刮台风的时候,大家都一样遭殃;这就是共业。大家共同生活的环境,譬如说交通混乱,环境喧闹,社会不安定,这都是共业的结果。
共业取决于共同的行为,或者叫相似的行为,或是利益相关的行为。我们的生活、命运都会受到共业的影响。
比如蝴蝶效应(也叫拓扑学连锁反应),是 20世纪 70年代美国的气象学家罗伦兹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提出的。他说,亚马逊热带雨林里的一只蝴蝶在扇动翅膀,也许两周后就会引发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罗伦兹认定: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
古人也认为,微小的改变会对未来有很大影响。古人说:“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就像一滴很小的水滴,如果是从雪山上向下滚动,它就会越滚越大。
从心心相印法则到蝴蝶效应都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是息息相通、相互影响的,也是相互感应的,人们主要是感应慈悲和清净上善的智慧。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心心相印不仅仅是“相应”、“感应”的法则,还可以延伸到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
将心比心,是中国文化中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理念。宋代理学家朱熹说:“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意即要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彼此心平气和。
如果每个人都能在守好自己本位的同时,多多给予他人关爱和理解,那么,快乐和希望就会像阳光一样照亮并温暖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在与人交流时能够将心比心,相信我们的人生道路就会是一片光明。将心比心,要遵循的原则是“广结善缘,断诸恶缘,自净其意,付诸行动”。将心比心就是理解和包容,理解与包容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准则。
换位思考是人类经过长期博弈、付出惨重代价后总结出的黄金法则。没有人是一个孤岛,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左手去伤右手,我们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和果。克鲁泡特金在《互助论》一书中证明:只有互助性强的生物群才能生存,对人类而言,换位思考是互助的前提。
做事前先进行一下换位思考,通过换位思考产生同理心,才能找到对方的需求,更好地理解别人并帮助别人,进而让自己的付出有个好的着力点。
3.吸引力承诺法则
◎连接宇宙的秘密
承诺与祈福,是人内心的密语(类似咒语),是和宇宙能量频率的对接。当你内心发出的能量愈强,与你对接的能量也会愈强,你保持着同一样的承诺,对宇宙能量的吸引力也会不断,这就是内持的念力。它是连接宇宙的神圣力量与秘径,也是吸收宇宙万物的愿力与功德的快速路径。
我们做事要有西天取经的决心,做每件事,只要经过精心计划,就既可以圆满物质上的成就,又能净化意识、提升心灵力。心灵世界的吸引力,让人们在这个物质世界去探索宇宙更高的意识空间。
祈福和承诺是净化心灵的圣药,可以让身心得到“宇宙能量”的滋养,提升“智慧能量”的层次,同时也积累慈悲的能量。通过每天虔心的祈福,可以让工作、生活进一步成功。
透过这些使命必达、心口合一的承诺,可下载宇宙智慧的能量来治愈并超越生命中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和苦难。得到宇宙力量的无限加持,有赖于内持力修行,心识意念增强,让梦想成真。
人生需要物质层次的追求,也需要心灵层次的崇高理想;追求物质需要人的优秀能力和认真努力,而追寻心灵的成长净化则须提升自己的深层意识能量,让心更接近生命真源,究竟真理。
◎爱的法则
有一条法则在掌管“爱”,如果想驾驭爱的正面力量,改变你的人生,一定要先了解这个宇宙间最强大的法则——吸引力法则。它是美好的愿望,内心的向往,追求的目标与神的祷告,是内心的承诺与目标达成的关系。
吸引力法则就是爱的法则,两者是一样的宇宙规律。
通俗地讲,吸引力法则说的就是“同类相吸”,它对生命的意义简单说就是:你给予的,就是你将会得到的。在生命中,你给出去的是什么,收回来的就会是什么。根据吸引力法则,你会把你给出去的事物再吸引回来,无论那是什么。
每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牛顿
就如同地心引力不需要实践一样,地球上所有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被地心引力影响。吸引力法则也是如此。
◎得到你想要的
用心创造的法则具有两个面向:一面是思维;一面则是坚持或信念,也可以说是承诺。当你念想着某样东西,开始期待或相信它会出现在你的体验中,你就站在了绝佳的位置,可以接收到你想要的。不论你要与不要,你想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的思维充满力量,是吸引力强大的磁石,不断吸引类似的思维。当你专注于某个思维,就开始吸引类似的思维。
许愿不花钱不费力,只要你抱持虔诚的心。试试看!人生一定会有大转变!
这个秘密就是吸引力法则。
有的人常说,为什么我总是这么不顺 ?为什么幸运总是光顾别人 ?答案就是:起因于你。你的思想、你的情感、你的行为使你如此。
宇宙中的万物都有能量,能量就是一种振动频率。不同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振动频率不同,相同频率的能量波互相吸引。
对于宇宙来说:凡是你所想的,就是你要的!凡是你所说的,就是你要的!凡是你所做的,就是你要的!你就是宇宙的主人。这个宇宙从不质疑你的承诺,它总是在说:“你的愿望,就是给我的承诺!”
我创业多年没有回过家乡,缘于我做出的一个承诺:我对自己说,如果要回去,也要开着车荣归故里。为了兑现这个承诺,我努力工作,现在这个目标早已实现。只要你对自己做出承诺,就能得到你想要的。
这个秘密就是吸引力承诺法则!
4.升阳存阴法则
◎阴阳平衡是生命的根本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人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维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古人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传统的阴阳观告诉我们,万物都是相对的,阴阳不是独立存在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盛则阳衰,阴消则阳长。绝对的存在是不存在的,没有意义;相对的存在有意义,却是虚无。这就是无极生太极,绝对生相对,混沌生阴阳。
既然阴阳是属性,那阴阳宇宙也各有阴阳,不会单一存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万物必然以三因二而存在,所以生生不息,无穷无尽。
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阴阳平衡则人健康、有神;阴阳失衡人就会患病、早衰,甚至死亡。所以我们养生的宗旨就是维系生命的阴阳平衡。
人身就是一太极,肉体和精神,一阴一阳相结合,趋于稳定。
人如何才能平衡呢?若肉体及精神都以低级频率存在,即都处于阴性的状态,必然趋于不平衡。肉体影响精神,精神反过来影响肉体的健康,必然会增加疾病的发生率,进而影响寿命。
所以,我们应有一颗向善、正面、阳性的心,即乐观积极的心态,才能稳定健康,一生平安。这是宇宙秩序自然法则。
对于宇宙来说,唯有爱才是真理,因为爱是阳性的、正面的代表。所以,《圣经》说人是堕落的灵,犯了罪,唯有救赎忏悔了才能得救。也就是说堕落之灵以堕落的心存在必然会死,唯有以正面的爱才能使之平衡并回升。
从养生来看,阳气不足,必然会导致连人身这一频率的肉身都没了。修行者正是以修心、以洁净肉身为基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