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33.8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99.7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HK$
210.6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6.1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7.3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HK$
99.7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HK$
62.7
|
編輯推薦: |
本书十分接“地气”,所反映和探讨的问题都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作者不仅提出问题,指出问题的原因,而且以大量的课例举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对一线教师如何备课、听课、上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参考性。书中所体现的实践性语文教研的价值取向,很值得教师学习。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位基层语文教研员所写的关于如何上对的、有用的、学生喜欢的语文课的思考与实践的文章的结集。作者直面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以“如何正确、深刻地解读文本”为抓手,以“如何上有用的语文课”为核心,来阐述其具有人文情怀的教学主张——“上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全书论述丰富而精彩,其理论性渗透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对中学语文教学很有启示参照意义。
|
關於作者: |
李明哲,山东省鱼台县语文教研员。在《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等专业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其中,20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7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收录。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多次获省市“优秀教研员”“优秀教师”称号。编写著作4部。
|
目錄:
|
序一一片痴心在语文刘恩樵1
序二赋到沧桑句便工王君4
自序做一片思想的绿叶8
第一编上“对”的语文课
01让理性之光照亮语文——关于“理性语文”的对话
02“罗马”在哪里?——由美国母语教材想到的
03跟着“伴娘”跑了——例谈阅读教学拓展的边界问题
04家长进课堂之后……——关于《献给母亲的歌》课例研讨的对话
05辨字句于毫发之间——在比较中品味语言
06迷失在学科的丛林——警惕说明文教学的去语文化
第二编上有用的语文课
07拜读《都江堰》问道余秋雨——《都江堰》教学案例
08学习—质疑—重构——《斑羚飞渡》教学案例
09写鬼写妖高人一等——《狼》教学案例
10以学生的言语发展为基点——《王几何》教学案例
11那一只受伤的“羚羊”——《羚羊木雕》教学案例
12晴空一鹤先生骨——《陋室铭》教学片段
13永远的丑小鸭永远的安徒生——《丑小鸭》教学实录
第三编“准确”读赏文本
14怎一个“忍”字了得——解读胡适《我的母亲》
15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倾听《老王》细微的声响
16一片痴心在雪湖——重读《湖心亭看雪》
17此情可待成追忆——《背影》备课札记
18怎样看待“渔人”?——《桃花源记》备课札记
19怎一个“不”字了得!——《五柳先生传》赏析
20夫唐雎之刺秦王也……——《唐雎不辱使命》备课札记
21短文四篇——读《芦花荡》《贝壳》《荷叶》《秋思》
22真实的历史生动的叙说——学生习作与点评一则
第四编优化设计方案
23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关于《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的对话
24寻求教学内容的合宜与到位——《背影》说课稿述评
25贴地而行深文浅教——《社戏》教学设计与点评
26是“败坏”,还是“成全”?——《项链》教学设计
27诗意,让课堂如此美丽——诗歌教学课例研讨(节选)
附我认识的老李
行走在专业求索之路上
|
內容試閱:
|
自序
做一片思想的绿叶——求真求简求实
“教书”一词偏重内容,偏轻对象。“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而我们在备课和上课的时候却常常忘记或者忽视学生的感受和存在,一味炮制我们自己得意的“绣花鞋”,甚至是“小鞋”。这是“目中无人”的语文课。在我看来,评价一堂课的优劣,最有说服力的应该是学生的感受。一堂语文课,如果学生不喜欢,肯定不能说是一堂好课。当然,单从学生喜好的角度去衡量语文课未必不是肤浅的,但是,“学生喜欢”,这应该是评价语文课的一项不可或缺的硬指标。语文课首先应该做到让学生喜欢,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去学,从而才有可能把语文学好。因此,上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做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一直是我不懈追求的目标。
金庸《神雕侠侣》“剑魔”独孤求败的“剑冢”中并列着三柄长剑,下面的石上分别刻着:“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拈花亦能为剑,折草当能作刀,不需“花招”耀眼,无剑胜有剑,无招胜有招,这是武学修为的至高境界,也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语文课若能达到此等境界,学生又焉能不喜欢?知易行难,这需要终生的修炼,“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这样几种基本能力:一是文本阅读能力;二是课程内容开发能力;三是活动策划能力;四是教学反思能力。我们教学一篇课文之前,首先应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是什么?这就是文本阅读;教什么?这就是课程内容开发;怎么教?这就是活动策划。其次,教后还应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样?这就是教学反思。
那么,如何上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呢?
“准确”读赏文本
这是关于“是什么”的问题。
一个不独立思考的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能独立思考的学生的。文本解读,在教学设计之先。自己尚未读出个子丑寅卯来,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教师自己先读好了书,之后才谈得上如何教学生去读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本研读能力是语文教学能力的根本。
文本研读上,首先要求准,也即求真,读出文本应有之义。
非文学作品,意义基本上是固定的,不存在“见仁见智”方面的问题。“文学作品教学有两种价值取向,一种是教‘解读’,主要解决学生‘懂不懂’的问题,一种是教‘鉴赏’,主要解决学生‘喜欢不喜欢’的问题”。(李海林语)
就“解读”来说,“诗无达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存在着“作者意义”“文本意义”“读者意义”多重性意义和多元解读的问题。要准确解读出文本最优的“圣解”,还实属不易,那就尽量去贴近它,解读要到位,而不能曲解歪解错解。就“鉴赏”来说,应该教“你喜欢不喜欢这个文本、你喜欢文本的什么地方、文本的这个地方为什么好”(李海林语)。鉴赏的基础是文本解读。
鉴赏与批判,是我对待教科书选文截然相反的两种基本态度。
鉴赏意味着“肯定”“接受”“欣赏”“赞美”等,这是对待“经典”“定篇”应取的态度。
语文教育担负着不可推卸的文化传承的任务,而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已经使这个基本的教育目的异化,甚至变成了集体无意识。对待教科书中人类文化的优秀之作、经典之作,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地应该思考如何传承的问题。
“批判”意味着“推翻”“批驳”“否定”等。当然,批判只是其中一种方式,不是阅读教学的常态。
事实上,语文教科书选进了一些并不优秀的作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具有批判精神和人道情怀,善于对教材进行反思,思考语文教学中人的发展的问题,秉持质疑精神处理教材。切不可一味将其当作不可非议的“经典”和“定篇”鉴赏。
可能有不好的“选文”,但没有不好的“课文”。作品不完美,没关系。怎么用,这才是我们应该着力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无论是“定篇”,还是“例文”“样本”“用件”,说到底“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教师要独具慧眼和匠心,努力选择一个角度,琢磨着怎样引导学生揭示其瑕疵、疏漏、缺陷和败笔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教材”,使之更好地为语文学习服务。
如,《宋定伯捉鬼》,鬼无伤人心,而人有害鬼意。宋定伯装神弄鬼,诡计多端,一再欺骗鬼,极其伪诈。而鬼哪里知道宋定伯的险恶用心,坦言相告,泄露了天机,结果遭到宋定伯那个小人的暗算。“化为一羊”,而不是恶狼,极具讥讽之味。这篇文章鬼话连篇,真正要捉的恐怕是人心中的鬼。教学本文,不妨尝试批判性阅读的教学策略。
无论怎样的奇思妙想,无论怎样的与众不同,课教到最后,靠的是底蕴,最根本的还是对文本的研读。要力求有所突破,锲入文本最深处的真。深读难,深教更难。教师在备课上应深度研读,在教学上应适度教学。即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关系,无须赘言。
如,《珍珠鸟》,教参主题就错了。“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只有那一对父母级别的珍珠鸟也和“我”亲近了,才能得出这个结论。
文本解读靠的是硬碰硬的真功夫,除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自我修炼基本功,短时间里很难得到提升。离开教参能独立读懂课文的基本意思,甚至还有自己的创见,教学设计则水到渠成。而要具备这种深厚的内功修为,老师首先要做个“读书人”。老师自己先读好了书,老师自己先把文章写好了,学生才会服你,之后才谈得上如何教学生去读书和写作。
上“对”的语文课
这是关于“教什么”的问题。
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把语文课上“对”,也即求真。方向远比方法重要。
这看似不是一个问题,却恰恰是语文教学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因为这是关于课程内容开发的问题。语文教师守住本分很不容易。比如,我就听过不少这样的课,在短短的一节课的时间里,掌声响起来了,歌声唱起来了,音乐响起来了,画面动起来了……而真语文却躲在角落暗自哂笑。平淡和质朴才更有味道。穿靴戴帽,太闹、太花哨,这是不正常的语文课。外在的活动越多,离“语文”就会越远。语文课还是要用“语文”的方法去教,语文课上应该主要做“语文”的事。如果绕过了语言文字,语文课一定变味。
如,一个老师上《苏州园林》,学生学的不是《苏州园林》这一“文”,而主要是“苏州园林”这一事物了。这堂课跟着课文内容跑了。
王荣生教授说,“在原则上,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应该是语文课‘好课’的底线”(《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语文学习》,2005年第6期)。正是由于我们对“教什么”没有正确的把握与定位,导致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出现比较大的偏差,从而影响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要让一棵树长得高大繁茂,应该在根部下工夫,朝着枝叶使劲,这是忽略了根本!“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它是“语文”的“根”,是保证教学内容合宜和有效的前提。
像美国的母语课程,具体到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都作出了明确、详实、全面的规定。而我们的母语课程,没有确切地告诉我们具体的文本该教什么。我即语文,教师其实就是课程本身。那么,我们可以试着独立开发点课程内容,这也是一项很富有创造意义的工作。如果一个语文教师的文化学养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想让学生不喜欢他的课都做不到。
优化设计方案
这是关于“怎么教”的问题。
想明白了“教什么”后,“怎么教”也同样重要。教学设计上,要讲究方法的灵活新颖独特。简约,无疑是较为有效的途径。
一个好点子激活搅动一堂课。好的设计是一堂好课的前提。语文教师应该设计某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语文活动,以达到教学目标。大道至简。教学设计上我更崇尚简约。要努力“简”下来,再“减”下来。“不蔓不枝”,切中肯綮,简约、实用,才是大境界。大境界需大智慧。当然,简约不是简单,而是与厚重统一。比如,删繁就简法,就是以一个主题问题为抓手,以一种语文活动为支架,撑起整个学习过程的。当然,要做到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这就要求我们的活动设计要有“创意”。
如,学习《孤独之旅》,我就让学生替杜小康写放鸭日记。这个活动可以以写促读,以读带写。为了替杜小康写放鸭日记,学生对课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故事脉络都要作整体的了解和清晰的把握。因为是第一人称,景物和细节的描写都要作调整,而且学生可以在心理描写方面有所发挥。这样一来,学生就非得认真地阅读和品味原文不可。
方法很简单,但真的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以简驭繁,这样的方法就是语文教学的点金术。
这类的设计,学习任务是挺艰深的,但也正是因为有挑战性,才有了更大的创造空间。哪些语文素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即使有难度也要设计、要训练,不会因为有难度而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有这个主心骨。
我以为,最好的设计,是淡化设计——不是没有设计,而是设计在心中,让人看不出设计的痕迹。
上“有用”的语文课
这是关于“怎么样”的问题。
讲求实用和实效。反躬自问:我每天都有可以教给学生的新东西吗?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关键是要让学生感觉到上你的课“有用”。
任过高密一中校长的李希贵做过这样一件事:到寒假期末考试的时候,他让正在读初一的儿子李大伟和正在读初四的内侄女王庆铃一起参加了当时的高三语文考试。卷子是混装在高三的卷子中批阅的,批出来的结果是:高三全年级的平均分是845分,初一的李大伟考了82分,初四的王庆铃考了85分。
据李希贵介绍,这两个孩子都经过大量的阅读积累,有着提高语文修养所必需的丰富的语言材料的积淀。
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自身的语文功底也多是自己读书读来的。语文课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到底有多大的作用,语文教师的存在到底又有何意义?这是我们应该着力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所以,今天我做语文老师,我常常想:我凭什么教我的学生?我上的这一节语文课对学生有什么用?我教的语文比学生自学能好在什么地方?如果教与不教没有什么差别,我这个语文老师不是没有用了吗?这就要求我们要回答好四个问题:学生现在在哪里?要把学生带到哪里?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如何确信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
就拿阅读教学来说,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料”,有“干货”,靠自己的力量,能够把问题说深说透说活说实,努力带给学生可学的内容,有学生在原生态的自然阅读状态下学不到的内容。教师首先得是一座富矿,能吸引和点燃学生,唤醒学生的思维。不然,学生觉得上前和上后并无多少不同,上不上无所谓,语文教师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只有把课上“实”了,上“有意思”了,学生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学生厌学也就在所难免了。
如,我教《羚羊木雕》,根本没有按照教科书“研讨与练习”(你如果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么处理?就这一场家庭矛盾冲突的是非展开辩论)这种架空语文的要求实施教学,而是拿来原文和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在比较中切实进行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收获实实在在,受益匪浅。
以学论教,这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则。
新、活、深、实。有趣、有用。学生在场,学生在前。这样的语文课,学生焉有厌学之理?
目前大家关注最多的是“怎么教”的问题,其实这算是比较肤浅的、操作层面的小道上的东西。只问“怎么教”,而不是去思考“为什么”“教什么”,这是一种思维的缺席。“怎么教”服务于“教什么”,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内容。实际上,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语文教学的精髓并不在于教学形式,形式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醉心于各种教学形式,只在教法上玩弄花样,反而会丢掉语文教学最本真的东西。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超越语文教学的第一重境界。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中境界,远胜诸般机心巧妙的招数。要想提得起语文教学的“重剑”,进而参悟“无剑”之道,向纯粹的技巧类追求作别,那就从上述这几个方面做起吧。十年磨一剑。板凳甘坐十年冷。没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笃定,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定,就不会领略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无限风光。
语文教学有多难,语文教学就有多美。
这本小书中的文章,大多在专业刊物发表过,选入本书时大都作了修正。自己的文字,得失寸心知。这些文字很难说成熟,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思考,其实我现在的思考也很肤浅和幼稚。我深感力有未逮,学有所缺。这些文字记录了我蹒跚跋涉的过程和对语文的思考。我愿是一片思想的绿叶,无论我吸进的是什么成分,都希望呼出氧气。如果朋友们能从这些粗劣朴拙的文字中有所感悟,对自己的教学有所补益的话,那对我来说,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是为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