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HK$
78.2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9.7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HK$
147.2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HK$
87.4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HK$
55.8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HK$
79.4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HK$
91.8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HK$
89.7
|
內容簡介: |
《中华中医昆仑》是为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中医药专家编辑出版的传记丛书,是一套具有历史、学术、文化、实用和典藏等多重价值的精品力作,对于广大中医师坚定专业思想、传承中医精髓、提高医德医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本集记载了萧龙友的生平事迹,阐发了其学术思想、医术专长、医风医德和突出贡献。
|
關於作者: |
张镜源,山东海阳市人,现任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主任。曾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等职,曾在陈毅、万里、谭震林、叶飞、张彦五位领导身边做秘书工作。离休后,立志在有生之年为中医药事业做些有益之事。
|
目錄:
|
四诊合参尤重问
医须识药药应良
医史见解重溯源
医道古朴医风淳
中西汇参说病名
脉象卦象细钻研
单方验方简而廉
临床勤思疗效显
息翁今改不息翁
|
內容試閱:
|
萧龙友(18701960),原名方骏,字龙友,号息园、息翁、息公、蛰蛰公、玄玄老人,后以字行。1949年以后,改息翁为不息翁。著名中医学家、临床家、教育家,文史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学部委员(即今日之院士)。
萧龙友于1870年(清同治九年)农历正月十四生于四川省潼川府雅安县(今三台县)学署。时萧龙友之曾祖韵镵公任雅安县学教谕,四世同堂,一时传为佳话。韵镵公对萧龙友尤加钟爱,4岁亲授方名,要求颇严,课诵每至深夜。萧龙友8岁时,为便于学习,自创《音字经》一篇,博学强记。研习书法每至深夜,致使指螺为之深陷。时科举尚未废除,弱冠赴成都尊经书院读词章科,考试屡列前茅,自入庠后,誉满士林,问字之车,络绎于途。萧龙友究心医药,盖自幼年而然,族中有设药肆者,得暇即往访问,对于药之形态、气味、品种、真伪、炮炙、修合等等,无不详加研询。先世藏书甚富,尤多医籍,萧龙友于枕经籍史之余,辄加涉猎;继因母戴太夫人中年患血崩,萧龙友本为人子者知医之义,遂发愤读医书,遇有疑难之处,乃就地访问老辈,必得其解而后已。又以古代医经文字古奥,其用词造句,多与周秦诸子有触类旁通之处,乃采以经解经之法,旁搜博采,参酌诸子书,遇有会意处即作札记,积稿盈尺。惜庚子年毁于兵燹,然而其医学固已卓然成家。
1892年,川中疫疠流行,成都一地日死多人,街巷谈疫色变,一片凄凉,棺木售卖一空。很多医生惧怕传染,不予医治,甚至有闭门而不敢外出者。萧龙友目击心伤,乃与陈蕴生相约,提囊行医,济世救人,所活甚众,经验因以益丰。此萧龙友以医药服务人民之始。
1897年,28岁的萧龙友登光绪丁酉科拔贡,武英殿朝考得四川省第一名。文章书法,声誉鹊起。次年变法开始,改八股为策论,未能中式,旋派充镶蓝旗官学教习。当时正值八国联军攻破北京,慈禧、光绪仓皇出逃。萧龙友饱经忧患,曾被迫为洋人背粮,兼在琉璃厂卖字,以维持生计。迨和议事成,两宫返京,萧龙友教习亦期满,遂分发山东,先后任嘉祥、济阳、淄川知县,加知府衔。三地皆鲁中名郡,文风颇盛,经其励精图治,卓有成就。当时正值维新之际,推行新政,废科举,改学堂,山东省会议立高等学堂。萧龙友亲为厘定章程,兼任教习,同时以办理教案与外国神父作斗争而深得民心。在嘉祥任内,对地方文物古迹,多方保护,1905年曾重修县龙王庙,亲自撰文书丹摹勒上石立于庙内,今拓片尚有存者。萧龙友中年之后,笃好老庄之学。辛亥革命后,移居济南大明湖畔,以书画自娱。
1914年,奉调入京,历任财政、农商两部秘书、财政部经济调查局参事及农商部有奖实业债券局总办等职。公务之余,悬壶济世,辄见成效。当时,京中诸当事屡拟委以重任,均婉辞不就,其不容推却者,亦仅允备咨询。尝语诸当事曰:愿为良医,不为良相,方今欧风东渐,时流崇尚西学,中国医学有日趋湮没之势。龙友不揣,愿为此坠绪而努力。尔后,益加笃志于医学,盖斯时已决心以医为业,虽耗力折资,弗顾也。
1928年,国民政府南迁,萧龙友自感浮沉宦海数十年,于国于民无益,遂毅然弃官从医,于北京西城拓数弓之地,为诊病之所,正式悬壶。授徒传习,循循善诱,莳花种菜,亲自劳作,暇则染翰临池,赋诗作画,偶有余钱,则搜访金石书画及善本医籍加以考订。诊务之余,则与诸老友如邢端(冕之)、张伯驹(丛碧)、夏仁虎(枝巢)、张济新(瞻庐)等诗酒往还。而以活人日多,名乃愈重,有时甚至应邀赴津、沪等地出诊,被北京市民尊为四大名医之首。此后,历届中医考试,萧龙友皆被聘为考试委员。
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侵华,北平沦陷。萧龙友除诊务外,闭门谢客,日人求诊,亦托辞谢绝。榜其斋曰息园,自号息园医隐、蛰蛰公。尝与友朋曰:息者息于茫茫浊世之政治活动耳,至为医,至授徒,至莳花种菜,则方兴未艾,不在所息范围之内也。并请张大千、溥心畬、齐白石诸画家画息园医隐图多幅。惜多数失去,仅余白石老人所画一幅(此图现已捐赠中国中医科学院),并撰有《息园医隐记》一篇:人必无所显而后得为隐。余显乎哉?余志在医国,浮沉宦海数十年,于国事毫无济,即以名位论,不过一中大夫耳。况当叔季之世,并此亦不可得耶?四顾茫茫,行藏莫测。内人告余曰:子非深于医者乎?既不能显达,出所学以医国,何不隐居行其术以医人。倘能舍彼就此,我闻医亦大夫也,医虽小道,亦自利利他之道也。如果是,吾将与子偕隐而终老。余曰:诺。乃卷藏退密而业大夫之业,因自署为医隐焉。是为记。己卯(1939年)七十生日,于答谢友人诗中有年华虽暮心犹壮,世事无关耳自聋句。观此二语,既可括其8年蛰处之基本思想,又可见其坚贞不屈之精神。年华虽暮心犹壮,则又寓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意,为不息翁预下注脚也。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了余云岫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萧龙友万分愤慨,为培养后学、振兴中医,1930年6月,乃与孔伯华、施今墨、瞿文楼诸大夫创办北平国医学院(两年后,北平国医学院分而为二,萧、孔二氏主持北平国医学院,施今墨则主持华北国医学院)。乃阻力横生,教育部不予立案,卫生署不予承认,崇洋之辈,加以讥笑,舆论方面,不予支持。萧、孔二氏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倾囊维持,乃得延续至15年之久。其中虽备受当局之种种掣肘,仍勇往直前,未尝少懈,造就中医人才颇众,为中医之继承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任卫生部中医司副司长赵树屏乃萧龙友早年高足。目前在北京及全国医疗研究机构从事临床及研究工作者,又不乏国医学院之历届莘莘学子也。是年,任北平国医馆董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