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99.7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0.9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2.7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8.2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編輯推薦: |
本书从制度环境的角度来切入,分析在户籍管理制度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收入占比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作者通过将这一问题进行分解,分别从劳动力部门转移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户籍制度对不同劳动力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现有制度背景下劳动力部门转移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三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劳动收入占比逐渐下降是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现象,从这个角度上讲这可能是一种经济发展的必然。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收入远低于正常的市场价格,更低于农村转移劳动力对经济的贡献。因此,作者认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对劳动收入占比具有负向的影响作用,从一定程度上看,正是由于这一特殊人群的存在,已有研究在分析其他因素的影响力时其作用可能被夸大了。由此本书提出了在必然的趋势中更需要注意公平性的问题,即提出尽快建立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通过集体议价谈判等制度安排解决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合理增长问题等政策建议。
|
內容簡介: |
国民收入分配问题是最近十多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较多地探讨了劳动与资本收入分配不公在微观层面表现为城乡间、人群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却较少有对因为制度固化导致微观个体的收入差距拉大,进而影响到宏观层面的劳动收入占比的分析。本书从劳动力部门转移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户籍制度对不同劳动力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现有制度背景下劳动力部门转移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三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劳动收入占比逐渐下降是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现象。但在我国,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收入低于正常的市场价格,更低于他们的经济贡献。
|
關於作者: |
杨昕 1973年12月生,祖籍浙江宁波,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研究所,同年进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工作至今。在职期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人口变动、人口迁移及其社会经济影响方面的研究工作。
|
目錄:
|
目录
序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研究创新与价值
第二章 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占比的经典理论及实证研究
序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研究创新与价值
第二章 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占比的经典理论及实证研究
一、相关理论概念的界定
二、有关收入分配的经典理论回顾
三、国内外有关劳动收入占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四、小结和本书研究的思路
第三章 农村劳动力部门转移与劳动收入占比:理论基础与
前提假设
一、理论出发点
二、劳动收入占比理论分析的前提条件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劳动收入占比变动的理论解释
第四章 农村劳动力部门转移与劳动收入占比:实证研究
一、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动趋势
二、劳动收入占比的理论与实证分解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的实证分析
四、政策含义
第五章 农村转移劳动力身份转换滞后与收入决定
一、农村转移劳动力身份转换滞后与二元劳动力市场
二、农村转移劳动力身份转换滞后与收入决定的实证分析
三、农村转移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工资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政策含义
第六章 身份转换滞后情况下农村劳动力部门转移对劳动收入占比影响
一、我国劳动收入占比变动的体制机制背景
二、身份转换滞后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的理论分析
三、身份转换滞后情况下农村劳动力部门转移对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的实证分析
四、政策含义
第七章结论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政策含义
三、未来的关注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收起全部
|
內容試閱:
|
2011年我应邀在哈佛大学访问3个月。利用这个机会,我去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拜访了时任局长费尔德斯坦先生。我们自然聊到了中国经济问题。他问我一个问题,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为什么劳动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却只有45%,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于这个问题原来我思考不多,所以虽然也想了一些理由来解释,但是并没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
对于我国国民收入中劳动份额下降的现象,已有一些经济学研究从不同的视角作出自己的解释,如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在上述答案以外,本书是从一个新的视角,即在中国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下,农业劳动力向城市部门的就业转移以及他们身份转移的滞后来加以解释。身份转移的滞后意味着在他们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劳动报酬被人为地压低。本书作者的研究表明,在控制人力资本存量等收入决定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户籍可解释收入差异的一半以上。作者还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证明,来自农村的非户籍劳动力占总就业的比重不断增加,可成为国民收入中劳动的份额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可是在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劳动报酬决定中,还存在不少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消除这一因素的影响,中央已经明确要加快户籍城市化进程,在十三五期间,让大约2.5亿城镇流动人口中的1亿人获得城镇户籍。这个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但显然还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而不是我国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长期与最终目标。从长期来看,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消除城乡二元的制度安排,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和劳动保护与就业支持等公共服务领域,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全覆盖。
本书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劳动者身份转移滞后的视角对国民收入中劳动份额下降的问题作了创新性探索,是该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本书受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得以出版, 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我作为作者博士生学习期间的导师和多年的同事,谨以此序表示祝贺,同时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在这一领域引发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左学金
2016年1月2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