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周易
》
售價:HK$
44.6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7.2
《
乾隆制造
》
售價:HK$
87.4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HK$
304.4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16.2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6.7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HK$
98.6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5.0
|
內容簡介: |
为优化中央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公益研究活动,十一五期间国家设立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根据财政部、科技部的总体部署,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紧密围绕《规划纲要》和《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立足环境管理中的科技需求,积极开展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学研究。十一五以来,环境保护部组织实施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439项,涉及大气、水、生态、土壤、固废、核与辐射等领域,共有包括中央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地方环保科研单位和企业等几百家单位参与,逐步形成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良性竞争、共同发展的环保科技统一战线。目前,专项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技术方案,形成一批环境监测预警和监督管理技术体系,研发出一批与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履约、核与辐射安全相关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系列环境标准、指南和技术规范建议,为解决我国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中急需的成套技术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为广泛共享十一五以来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研究成果,及时总结项目组织管理经验,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出版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系列丛书。该丛书汇集了一批专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实用性,可以说是环境领域不可多得的资料文献。丛书的组织出版,在科技管理上也是一次很好的尝试,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尝试,能够进一步活跃环保科技的学术氛围,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
目錄:
|
第1章 研究背景、意义和技术路线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综述
1.1.2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把握好七大关系
1.1.3 不同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联系
1.1.4 中共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1.2.2 新形势下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需要进一步拓展与优化
1.2.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分类指导、分区推进
1.2.4 全面提升我国环境管理科技水平的现实需要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模式研究
2.1 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分析
2.1.1 自上而下的引力和自下而上的推力
2.1.2 生态支撑力、经济活力和文化协调力
2.2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模式识别
2.2.1 生态文明建设动力对比分析
2.2.2 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研究方法
2.2.3 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构建
2.3 理论模式与生态文明建设分区管理
2.3.1 经济优势型生态文明建设任务
2.3.2 生态优势型生态文明建设任务
2.3.3 综合发展型生态文明建设任务
第3章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分区研究
3.1 国内外生态分区研究概述
3.1.1 国外生态分区研究历程
3.1.2 国内生态分区研究进展
3.2 生态文明管理分区办法
3.2.1 自然、经济、社会基本状况评估方法
3.2.2 分区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3.3 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评估
3.3.1 自然服务度评估
3.3.2 经济发展度评估
3.3.3 社会和谐度评估
3.4 我国生态文明管理分区方案
3.4.1 省城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分区
3.4.2 市域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分区
第4章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
4.1 生态文明相关指标体系综述
4.1.1 现有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类型分析
4.1.2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尺度问题
4.1.3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技术进展
4.1.4 现有生态文明指标体系问题分析
4.2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分析与筛选
4.2.1 指标体系研究
4.2.2 指标库建立
4.2.3 生态文明指标特性分析
4.3 分级、分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4.3.1 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模式
4.3.2 分级、分区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3.3 分级、分区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4.3.4 生态文明分级、分区指标体系的特点
4.4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目标值研究
4.4.1 指标值现状分析
4.4.2 指标区域分析
4.4.3 指标的国际比较
4.4.4 指标值趋势与频率分析
4.4.5 指标目标值分析
第5章 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研究
5.1 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方法研究
5.1.1 绩效评价方法框架的设计
5.1.2 三维框架内涵
5.1.3 三维指数计算方法
5.1.4 指标体系权值确定
5.1.5 生态文明建设综合绩效表征
5.2 省级行政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研究
第6章 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案例研究
6.1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
6.1.1 江苏省县城生态文明建设分区方案
6.1.2 江苏省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
6.2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
6.2.1 贵州省县城生态文明建设分区方案
6.2.2 贵州省县城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
第7章 提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7.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存在的问题
7.1.1 生态经济
7.1.2 生态环境
7.1.3 生态文化
7.1.4 生态制度
7.1.5 生态人居
7.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途径与对策研究
7.2.1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7.2.2 促进资源节约,创新消费模式,实现低碳发展
7.2.3 加强政府主导,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永续发展
7.2.4 健全生态制度,树立核心价值,实现幸福发展
7.2.5 普及全民参与,促进科学传播,实现民主发展
7.3 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措施
7.3.1 组织保障
7.3.2 制度保障
7.3.3 资金保障
7.3.4 技术保障
7.3.5 舆论保障
7.3.6 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基于分区管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与绩效评估》:
在传统农学中,《吕氏春秋》也提出三才论,即:夫稼,为之者天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人也。是中国传统农业理论中最核心的思想。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国,靠天吃饭、靠地立身的思想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管子禁藏》说: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故风雨时,五谷实,草木美多,六畜蕃息,国富兵强。《管子富国篇》说: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汸汸如河海,暴暴如丘山。反之,如果上失天时,下失地利,中失人和就会天下熬然,若烧若焦。这些都是把三才论与生产实践和财富的创造直接联系起来的论述。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要处理好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关系。天、地、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历久弥新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对当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3)儒家思想生态哲学观
儒家生态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主旨是唤醒人们的道德自律,如孔子的爱人思想就是要求人们应该有宽广的胸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思想不仅要爱人,而且要爱物,人不仅不能破坏自然,而且在管理和利用自然资源时,应该使它们按各自固有的方式自由发展,并把自然保护作为爱物的落脚点,如《荀子》提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汗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尤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的爱物思想高度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荀子的论述包含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和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指出了自然资源是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的基础,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提出了种际公平的问题,这也是当今建设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
儒家传统思想还提出了尊重生命的生态伦理原则。天地是万物之母与天地合其德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认为万物相生是自然生态的自身功能,人自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也是天地的产物即自然的产物,人应该乐天知命,发挥德行的作用,约束自己与自然对抗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与自然生态和合而生生不息与合而生生日新。为了维持自然界的正常运转特别是生物的再生和可持续利用,儒家提出了一系列的禁止人类破坏自然和生态行为的主张,如禁止从根本上违背生态季节律的行为,以便维护生物的可持续性生存等。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该尊重生物生存权利,尊重自然界生物相互作用、优胜劣汰的权利,按照生物自主原则,尽量地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协调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