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HK$
162.3
|
內容簡介: |
《重新审视教育领导力》提出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请管理者们换个视角去审视那些日益增多的需改善事项,不把这些改善事项看作是需要改进的工作,而是从可转变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可改善事项。这一观念对于当前的教育管理来说是极具挑战的改变。
|
關於作者: |
胡卫,上海教科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等职,先后承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教育部、民进中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上海市的大量研究项目。
|
目錄:
|
译者序 1
1. 转型所需的领导力
2. 领导与创新
3. 领导与民主
4. 道德领导力
5. 领导与人际关系
6. 领导力和精神力量
7. 身为知识分子的领导者
8. 引领学习型组织
9. 领导力发展与个人效能
10. 转型策略
后记
|
內容試閱:
|
此书是一本关于领导力的书。
让我颇感兴趣的是,这本书的内容与教育有关,其中有两个关键词让我们耳熟能详:一个是有关转型,另一个是关于改革。教育领域针对转型或改革的单独研究和讨论,每一天都在我们身边轰轰烈烈地进行,但是将这几个点穿成一条线,螺旋推进、娓娓道来的著述,则实不多见。
尤其是书中所列的事实和作者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与我们今日的现状是何其相似!因此,我决意将该书翻译成中文,和大家分享。
作者系英国人,他认为在目前的英国,学校教育也已面临严峻挑战,不论内容、形式,亦或是结果。教育模式需要的已不再是逐步进行的小幅度改进了,替代它的则应是彻头彻尾的转型,而且这种转型既有必要性,又有十足的紧迫性。作者认为一百多年前,学校教育为工业革命培养了数量庞大的生产力大军,为之前无法受教育的人提供了受教育的权利,诚然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产物。但是,教育模式由于套用了工厂的模式,具备了很多工厂才有的特点,并一直持续至今,在现在这个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社会,在周遭环境每日都在发生显著变化的今天,它一成不变的坚守却显得不再适应,跟不上脚步,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
教育转型势在必然,转型需要引领,引领则需要领导力,领导力说到底就是有合适的人来进行合适的引领。因此,作者深入地对领导力这个概念做了剖析,指出了其与创新、民主、人际交流、精神力量等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品味。几千年前,
我们的先人就谈到了要格物、致知,更要正心、修身,尤其要内外兼修,但是却没有将它们与领导力建立关联;几十年前我们不鼓吹英雄主义或制造精英分子;十几年前我们开始讨论管理,但是谈的主要是Manager(经理人),而非Lead(领导)或Leader(领导者),而且话题大多集中在工商业领域而非教育领域;几年前我们知道知情志三者缺一不可,但是我们却没有具体挖掘领导力能否以及如何细分和培养;到了现在,我们自己的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传统的自上而下和修补式的教育改革已然难以奏效,加上信息扑面而至,社会变化万千,我们的教育事业,我们的教育改革,它们需要具备何种思想和能力的校长、教师和决策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领导者,我们是合格的领导者吗?等等,诸如此类问题,浮出水面。
作为教育领导者,身为知识分子,头脑中该有怎样的智慧,精神中该有怎样的狂狷,心灵中该有何种的情感,在为学子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为同事塑造舒心的工作环境的同时,我们自身的学习与进步又进行得如何?阅读此书,相信会给我们或多或少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如果将目光再放至长远一些,几十年后的社会中坚力量,他们将具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他们将拥有什么样的技能?他们来自于什么样的教育环境?他们在这些过程中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和引领?谁来引领他们?是的,最终问题再次兜回到我们的肩上。我想,这是我们的责任,是正在翻看这本书的你的责任,也是我的责任。
将一本英国人的教育著作翻译成中文出版,也会很自然地牵出我们当前的教育国际化问题。众所周知,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受到政府、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问题趋同化敦促我们外来引进、民族传承、嫁接融合、交流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国际因素相激相荡、相辅相成。
回顾这些年我们的教育国际化探索,在摸索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在进行着自我调整和反思。外来引进与民族传承之间确有巨大的差异,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无数的共通。如这本书里,作者谈到了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批判和推进,你在读到的时候很可能就会联想到儒家《春秋》所言或是道家的观点;作者谈到反思的重要性时,你或许会认为吾日三省吾身言犹在耳;作者谈到学比教更加重要时,你可能会忆起《论语》中只有寥寥几个教字,但却有至少数十个学字;看到作者对情商的阐述和对戈尔曼的引用时,你可能会联想到七十年前我们的潘光旦先生就早已提出同样的三位一体论。这些,会让人莞尔一笑吗?是的,我们没有黑白对错,我们只是存在不同。正如我在2015年春天提交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上的提案中主张,教育国际化的探索,只有在国与国的交流和全球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过程中,将国内外教育的精粹加以融合,并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既能传承中国文化传统,又能和世界教育对话,这才是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力推动,也是对世界教育的贡献!
就个体而言,成为什么样的领导者,领导什么样的教育,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塑造什么样的明日社会,为往圣继什么样的绝学,为万世开什么样的太平,这些思考、任务,就落在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身上。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我时常想到这一点,也时常在心中对我们所有的教育领导者们,包括我自身,有所期冀:希望我们能够像书中所描述那样,内心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一个填充饱满的精神力蓄水池;希望我们能丰富人生,寻找真我,且永不间断自身的学习过程;希望我们能够主动地创新,勇敢地引领,最大程度发挥每个人的个人效能!
如果你愿意,请与我一起阅读此书吧。希望书中内容能点燃你胸中一丝火花,让我们一同反思和推进教育以及其中的领导力。
胡 卫
2015年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