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HK$
77.3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68.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99.7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88.5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
內容簡介: |
《谈古论今话教改:历史学教师教育教改论》主要包括历史教学的人文素质培养、爱国教育、创新教育、人格教育浅谈高校历史专业重点课程改革的思路、论高师地方史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以广西地方史教学为例、论士的精神与大学生人格修养、历史教学的技能培养、努力开辟提高高师学生动手能力的新渠道、师范生说课技能训练有效策略探讨以玉林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为例、现状、成因与对策:基于历史新课标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探析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等内容。
|
關於作者: |
袁名泽(1967年),湖南邵阳人,玉林师范学院政史学院副院长,教授。至今共主持或参与20余项不同级别的项目研究工作。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重庆大学学报》《科学经济社会》《学术论坛》《广西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近50篇,出版专著《道教农学思想发凡》《道教农学思想史纲要》两部,与人合著《民族关系与地方治理》。
|
目錄:
|
第一篇:历史教学的人文素质培养
爱国教育、创新教育、人格教育
浅谈高校历史专业重点课程改革的思路
论高师地方史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以广西地方史教学为例
论士的精神与大学生人格修养
第二篇:历史教学的技能培养
努力开辟提高高师学生动手能力的新渠道
师范生说课技能训练有效策略探讨
以玉林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为例
现状、成因与对策:基于历史新课标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探析
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
历史学(文化旅游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
应用能力培养导向下的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模块教学探究
第三篇:历史教学的评价体系与教材编写
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和目的
浅议历史中考改革及其发展趋势
关于高中课本中法战争的编写意见
由器及道
历史本科生培养指标的现代解析
地方院校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
玉林师范学院的个案分析
第四篇:历史教学模式探讨
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问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高校历史通识教学的瓶颈与对策
第五篇:专门史教学
试论中国历史地理教学中古地图的识读与改绘
以上思州舆图为例
毒品安全教育与预防大学生涉毒措施
论科学史的教育价值
突出文明史的视角
高校世界古代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第六篇:历史国培教学花絮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谈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技能创新
改进历史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思考
试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历史课堂有效教学
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倡和鼓励学生质疑
浅析初中生对历史人物评述能力的培养
让历史课充满情趣
浅谈在历史课中培养学生前置性学习的好习惯
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与思考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探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初探
浅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历史
初中生历史学法指导
浅谈如何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浅论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之以人为本
论学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有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探寻
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实现历史课堂有效教学
新课程下如何让历史课堂更高效
历史课堂教学中多种学习情景的创设
历史地理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內容試閱:
|
2.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内驱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学生学会学习的主体性
思之端,学之端,问题意识是学习的基础,问题意识是创造的基础,陶行知说过,创造始于问题。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解决了问题后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这一过程是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体现,也是学生感受深刻、理解透彻的最好方法。我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会学习,要好问,李政道教授对自己的学生说过:最重要是要会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由此可见,提出问题应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教师而言,最基本的教学技能是善于启发学生提问。要启发学生提问,就要营造质疑问难的氛围。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不能轻易接受现成的结论。教师在课堂上要少给结论性的描述,多给思路,给学生留下产生问题的空间。其次,要尊重学生,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比较幼稚和不成熟,教师决不能因此嘲笑学生,尽量挖掘学生问题中的合理性,以激发其再次提出问题的勇气。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让其他同学去探究解决问题。学生不能解决的,教师予以指导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