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

書城自編碼: 290813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外国随笔
作者: 【法】安东尼·莱里斯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19790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60/50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42.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官商跃迁:中国古代政商关系简史
《 官商跃迁:中国古代政商关系简史 》

售價:HK$ 101.2
当代学术·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修订本)
《 当代学术·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修订本) 》

售價:HK$ 101.2
了不起的中国冠军:讲给孩子的奥运故事
《 了不起的中国冠军:讲给孩子的奥运故事 》

售價:HK$ 78.2
海外中国研究·北京的六分仪:中国历史中的全球潮流
《 海外中国研究·北京的六分仪:中国历史中的全球潮流 》

售價:HK$ 78.2
霍比特人(插图典藏版,150余幅精美全彩插图,原作地图首度汉化为简体中文,2024年全新译本)
《 霍比特人(插图典藏版,150余幅精美全彩插图,原作地图首度汉化为简体中文,2024年全新译本) 》

售價:HK$ 124.2
权力的文化与文化的权力:旧制度下的欧洲(1660—1789)
《 权力的文化与文化的权力:旧制度下的欧洲(1660—1789) 》

售價:HK$ 158.7
穿透估值:读懂估值中的共识与博弈
《 穿透估值:读懂估值中的共识与博弈 》

售價:HK$ 90.9
人设、流量与成交
《 人设、流量与成交 》

售價:HK$ 68.8

 

編輯推薦:
海明威的《巴黎是一场盛宴》代表了所有钟情于这个城市的人们想象中的巴黎:一座我们可以年纪轻轻、囊中空空地幸福相爱的城市。巴黎怎么可能成为一曲为生活、艺术、创造力和人与人之间友爱奏响的挽歌呢?
控诉恐怖袭击不是书的核心内容。这本书是一曲爱与亲情的咏叹调。
本书为读者描绘的,是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或已经经历或某天将要面对的失爱之痛。安东尼用他的笔,以一种融合了记者的冷静与诗人敏感的风格,解剖了这人类情感中难以接受的剧痛。
这本书因此也教会了我们如何直面失爱之痛我们无法医治死亡。我们满足于将它驯服。
內容簡介:
星期五晚上,你们偷走了一条出色的生命,我的生命之爱,我儿子的妈妈,但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
你们想要我害怕,想要我以怀疑之眼看待我的同胞们,想要我为安全而牺牲自由。你们输了
我知道她将陪伴我们今后的每一个日子,我们将在灵魂自由者的天堂里重逢,那是你们永远进不去的地方
我们只有两个人,我儿子和我,他刚满十七个月这个小男孩将以他的幸福和自由羞辱你们。因为,你们同样无法得到他的恨。

2015年11月13日晚上,安东尼莱里斯失去了他的妻子海莲娜 缪雅儿-莱里斯,她在巴黎恐怖袭击中遇难。面对失去爱人的难忍之痛,他只有一件武器:他的笔。如同那封透着希望与柔情的网文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在本书中,安东尼莱里斯向我们讲述生活在发生了这一切后应该如何继续。他向我们呈现的,是一个父亲与一个儿子之间受伤但温存的日常生活,一段震憾内心的见证。
關於作者:
莱里斯是一名记者,也是原法国新闻电台(France Info)和蓝色法国电台(France Bleu)文化专栏作者。《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是他的首本书。
內容試閱
译后记



我到处在找她。

那里还有人吗 ?
先生,您该做好最坏的打算。

那天早晨,打开国内出版社编辑发来的本书电子版,心被这句开场白骤然揪紧。
2015 年11 月13 日晚,巴黎突发有史以来最惨重的系列恐怖袭击,共有130 人丧生、413 人受伤。仅巴塔克兰音乐厅一处,在恐怖分子的冲锋枪扫射下,89 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其中就有本书作者安东尼的爱妻:海莲娜。
我是与这场袭击擦肩而过的人。因为临时工作安排,事发前一天我离开了巴黎。而恐怖袭击选择的场所,从餐馆酒吧到音乐厅,都在我的住所附近,无一不是我习惯光顾的地方。最近几年,由于巴黎年轻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作家的聚集,我所居住的这个街区正在成为巴黎的新蒙马特尔。居住和工作在这里的人们无论肤色和国籍,都有着一个共同爱好:乐于享受和分享生活。遇袭的酒吧餐馆正是大家聚会的首选之地。可以说,这场袭击是对巴黎生活方式的宣战。在我当时为国内媒体撰写的报道中,这样记录着事件发生后的第四天:

原本拥挤的街上空空荡荡,鸽子咕咕叫着横穿小街,有拿着鲜花的路人停下来看手机上的GPS,我知道他要找的地方,却张不开口。楼下以往坐满人的酒吧露台,现在被一条红白相间的封锁线保护着,血迹已被冲洗的地面水痕未干。每一个弹孔上都被人插上了一朵红玫瑰。一张纸条在风中摇晃:无尽悲痛,难以言表

这句开场白瞬间复苏了我的相关记忆,可这并非我心理不适的根源。它大声唤醒的,是蛰伏于我内心的对灾难突然降临的恐惧。
因深爱而时刻担忧失去、害怕面对这种失去的人们,都能体会到隐藏在灵魂深处的一种恐惧:某天,当永别没有丝毫预兆地闯入我们的生活。这种心被揪紧的感觉也反反复复出现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一个男人固执而悲伤地爱着他的亡妻与幼子,这温柔撞击着我的灵魂。




在命运尚未将他粗暴地丢进永别的黑洞之前,三十五岁的安东尼 莱里斯是一名普通已婚男子,电台文化记者。与他年龄相仿的妻子,职业为剧组化妆师。他们的儿子刚满十七个月。这也是两人的唯一一个孩子,十多年爱情的结晶。像所有隐约望到中年模糊轮廓的男人,安东尼或许打算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儿子出生后不久,他辞掉工作,希望能够多些时间陪伴妻子和孩子,尽享天伦之乐的同时,开始着手实现他的作家梦。
可是 ,恐怖分子夺走了他的珍宝。
2015 年11 月16 日,海莲娜遇难后第三天,安东尼的Facebook 上悄然出现一小段以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为标题的文字:

星期五晚上,你们偷走了一条出色的生命,我的生命之爱,我儿子的妈妈,但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我不会以仇恨来满足你们。这正是你们想要得到的,但是,以愤怒回应仇恨,就是向同样造就了今日之你们的愚昧认输。你们想要我害怕,想要我以怀疑之眼看待我的同胞们,想要我为安全而牺牲自由。你们输了。你们的这个对手还在继续。

那时的法国举国沉浸在震惊、恐慌与愤怒中,人们迫切渴望英雄的出现,他们的灵魂需要指引。安东尼的这篇短文旋即在网上被迅速转发,被感动的人们在字里行间读到了光明,读到了未来的曙光。他在一夜间成了法国人心目中的勇士。
媒体或许曾经试图将他塑造成一个具有民众安慰剂效果的法国英雄,但安东尼始终无意接受这顶桂冠。从远处旁观事物时,人们总觉得那些从困厄中幸存下来的人是英雄。我知道我并不是英雄。命运降临到我头上,就是这么回事。
他宁愿保持低调的隐退状态,谨慎地维护着自己真实活着的权利。自从2016 年1 月30 日上传了一张没有任何文字说明的自拍照后,他再没有更新自己的Facebook
安东尼的Facebook 如同一份见证历史的档案,从此封存在了2015年11月16日。
今年四月份,他的第一本书面世。在这本标题仍为《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的书中,安东尼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一对从此独自醒来,没有了那颗他们曾发誓效忠的星星的帮助的父子受伤但温柔的日常生活:我要让他的耳朵靠在我的胸口,听到对他叙述忧伤的我自己的声音。
这本书出版后即售罄一空,各种不同语言译本也纷纷面世。
命运最终令他成为作家,但却是以他最不情愿的方式我本希望自己的第一本书成为一个历史,但绝不是我自己的历史。
在翻译本书和修订译稿的过程中,我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联系他。他原本同意接受面访,最后仅通过法国出版社转来邮件,回答了有关翻译方面的几个问题。
或许他的悲伤尚未被时间治愈,我的工作在他的眼里,仍然是亵渎忧伤的繁文缛节,他仍是那个爱着,而非曾经爱过海莲娜的安东尼普鲁斯特说,并不是因为他们死了,所以我们对他们的感情就削弱,而是因为我们自己也死了。




对安东尼而言,以愤怒回应仇恨是一种愚蠢甚至怯懦的行为。有个可以泄愤的罪犯在手,是一扇敞开的门,一个躲闪痛苦的机会。罪行越严重,罪犯越理想,仇恨就越合理。人们以考虑他而回避考虑自己,以憎恶他而避免对自己生活的厌恶,人们为他的死而喜悦,从此不再对活着的人微笑。
他这种宁愿与忧伤独处、不针对恐怖主义进行直接分析与评论的态度,恰恰使得《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成为巴黎11.13恐怖袭击最宝贵的见证。因为,惨案发生后,震憾世界的不仅是恐怖分子手段的残忍,还有巴黎这个城市在灾难临头时迸发出的人文气质。
当晚的巴黎市民,纷纷赶到事发现场,敞开家门与心扉,在互联网上公开自己的电话号码和住址,全力帮助在袭击中受伤和无法回家的陌生人。在每个袭击地点,到处都贴满了我们不怕、吓不倒等纸条。害怕没有弥漫和控制生活在巴黎的人们的情绪。攫取了人们思维的是迷茫,没有人能够理解人类残杀可以到如此冷酷的境地。同样,还有愤怒。在音乐厅附近,有人这样写着:如果与朋友喝几杯,听音乐会和看球赛,这一切已成斗争,那么发抖去吧,恐怖分子。我们都经过超级训练!
海明威的《巴黎是一场盛宴》(Paris est une fte)代表了所有钟情于这个城市的人们想象中的巴黎:一座我们可以年纪轻轻、囊中空空地幸福相爱的城市。巴黎怎么可能成为一曲为生活、艺术、创造力和人与人之间友爱奏响的挽歌呢?
安东尼的这本书真实地体现了巴黎当时这种特殊的迷茫,一种虽未狭隘地将自己封闭在愤怒这一精神层面,但也有着某种看不透结局的迷茫情绪。
可是,《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能够跨越地域文化界限、在世界范围内感动读者的原因更在于:控诉恐怖袭击不是书的核心内容。这本书是一曲爱与亲情的咏叹调。
本书为读者描绘的,是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或已经经历或某天将要面对的失爱之痛。安东尼用他的笔,以一种融合了记者的冷静与诗人敏感的风格,解剖了这人类情感中最难以接受的剧痛。在失去至爱的时候,有人设法给自己寻找合理的解释从而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有人则将痛苦草草埋葬于心灵深处的禁区,从此不敢触碰。而安东尼的痛苦却游弋于两者之间。
或许是传承了光明之城巴黎的理性主义传统,面对爱妻已逝这一现状,他有时表现得相当理智。以旁观者的眼光分析自己的剧痛,他很快就明白了恐怖袭击不是自己的痛苦根源:原本也可能是一个蹩脚司机忘了踩刹车,一种恶性程度相对更高的癌症,一个原子弹,唯一重要的,是她已不在了。武器,子弹,暴力,这一切都不过是舞台上的布景,真正上演的,叫失去。
他知道,他的痛苦和他的历史终将被世人淡忘;即使是他本人,也终将与这彻骨的悲伤告别。他因此有一种记录的紧迫感: 这悲伤,犹如一段短暂的爱情,一段毁灭式的激情,它终将成为往事。我拥抱着它,将它紧紧揽在胸口。但我知道它已离我而去。
但他又不是理智至上的冷血人。他会把道理放在一边,他想投降,想爬到床底下躲起来,他放纵自己去细细体味灵魂每一缕忧伤的抽搐。
安东尼希望他的忧伤是纯粹的,超脱一切物质约束 。他以为如果有一天月亮消失了,那么大海会退潮,不让人们看到它在哭泣。风将停止飞舞。太阳再不想升起。他无法接受这个世界像被读取的计数器般继续运转。
本书所记录的幼儿园的妈妈们充满母爱的小菜罐、邻居和素不相识人们的关心、他苦心预备展示给众人的微笑,无不令人动容,但最直抵读者灵魂的,应该是他将恐惧与美好同时拒之门外的对个人痛苦的封闭。即使这样的封闭多少显得有些自私。
一个人在痛苦的时候,与社会的关系是充满矛盾的。他会既依赖来自外界的慰藉,又想以竭力逃避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安东尼没有掩饰这种人与社会之间微妙的摩擦。他甚至这样描述心理援助人员:我感觉他们想偷走我。他们要拿走我的痛苦,敷上配好的药膏,再给我时,痛苦已变质,没了诗意、美感,平淡无味。
所有没有选择、只能活着的人们无法用语言描绘的内心世界,被安东尼用他的笔和泪一点一滴地勾画出轮廓,这本书因此也教会了我们如何直面失爱之痛我们无法医治死亡。我们满足于将它驯服。




可是,走出失爱之痛需要多久?
书中没有答案。
这本书是否能够改变安东尼的人生?
谁也无法预测命运。
在最近一次接受的媒体采访中,他说:是时候该出去找工作了。我得养活我的儿子。




安东尼最近一次公开发表的文章是在法国《世界报》上,在今年7 月14 日法国尼斯遭袭后的第三天:

我再也无法忍受蜡烛的气味。它令我想呕吐。在尼斯、巴黎、奥兰多、伊斯坦布尔、布鲁塞尔,每个他们播下死亡之处,上演着同样的场景。同样的肖像被挂起。同样的鲜花被摆下。同样的蜡烛被点燃。而这刺鼻的蜡烛令我嘴里有血滴的味道。我原以为自己已没有足够的泪水。我原以为最坏的已过去。我原以为自己可以习以为常。我错了。每个新的恐怖袭击都让我泪流满面。他们曾经是男人、女人、孩子。他们曾经也有想法,有恐惧,有欲望,有生命。他们死了。而我们点燃蜡烛。要对抗全速行驶的卡车、填满积怨的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和随时可引发的爆炸物,一枝蜡烛的力量太微不足道。但是,它却比所有他们能够使用的武器更有威力。因为,假如有一天,别人的死令我们无动于衷,我们不再点燃蜡烛,那么我们就成了他们。我们不怕死。但要战胜死亡的恐惧,我们首先必须在生命面前因害怕而颤抖过。那么,让我们害怕死亡拥抱生命吧。次日,我在窗台上点燃了一枝蜡烛。今天它仍然燃烧着。它让我回忆起恐惧、憎恨与消沉的气味。它提醒我活着的迫切感。

巴黎是一场盛宴,因为有着像安东尼这样时刻准备赴宴的人。有紧迫感地拥抱自由与生命、享受爱与被爱:这是巴黎,也是安东尼和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共有的信念。

2016年8月25日,巴黎



残忍的一夜

梅尔维尔安静地睡着了,像平时他妈妈不在的时候那样。他知道爸爸唱起歌来不那么温柔,爱抚也不那么热烈,所以不会过分要求。为了自己不在她回来前睡着,我在看书。讲的是一个侦探小说家发现一个杀手小说家事实上并没有写那本令他想成为小说家的小说。绕来绕去,我发现杀手小说家其实根本没杀过一个人。虚张声势的一本书。我放在床头柜上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喂喂,一切都好吗?您在家里吗?
我不想被打搅。我讨厌这种没话找话的信息。
我没回答。
一切都好吗?

您在安全的地方吗?
为什么要说安全的地方?我放下书,赶紧踮着脚走到客厅。不能吵醒宝宝。我抓过摇控器,费了老长时间电视机才打开。法国体育场发生袭击事件。图像说明不了什么。我惦挂着海莲娜。得打电话告诉她小心点,最好叫辆出租车回家。可事情还不止于此。在体育场的过道里,有些人呆滞在屏幕上。我只能越过他们的面孔去寻找图像。他们显得惊惶失措。他们看到了一些我看不到的事物。我仍蒙在鼓中。接着,在屏幕下方滚动疾速的动态新闻突然静止不动了。无知就此终结。
巴塔克兰遇袭。
声音遁去。我只能听到自己胸膛里那颗想逃脱的心脏。这两个词语在我的脑袋里鸣荡着,仿佛永远不愿停止的回音。一秒如一年。一年的沉静占据了我的沙发。这应该是一个误会。我核对她去的是否就是那个地方。我有可能搞错或忘记了。
音乐会确实是在巴塔克兰。海莲娜在巴塔克兰。
图像遁去。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感觉到身体被一股电流击中。我想跑,想偷一辆车,想去找她。被急迫感烧灼是我大脑内仅存的感觉。只有行动才能平息它的火舌。但我动弹不得,因为梅尔维尔在旁边,我被困于此。被迫看着火势蔓延。我想狂吼。但是不可能。不能吵醒宝宝。我抓过手机。我得给她打电话,对她说话,听到她的声音。



你们得不到我的恨

星期五晚上,你们偷走了一条出色的生命,我的生命之爱,我儿子的妈妈,但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你们是谁,你们是已死的灵魂。如果你们为之盲目杀戮的那个上帝存在的话,我妻子身体里的每颗子弹该是他心中的一道伤口。
可是,我不会以仇恨来满足你们。这正是你们想要得到的,但是,以愤怒回应仇恨,就是向同样造就了今日之你们的愚昧认输。你们想要我害怕,想要我以怀疑之眼看待我的同胞们,想要我为安全而牺牲自由。你们输了。你们的这个对手还在继续。
今天上午我见到了她,在数日数夜的等待之后。她和那个星期五晚上出门时一样美丽,和十二年前我疯狂爱上她时一样美丽。当然,悲伤令我内心满目疮痍,在这点上我承认你们小胜,不过是暂时的。我知道她将陪伴我们今后的每一个日子,我们将在灵魂自由者的天堂里重逢,那是你们永远进不去的地方。
我们只有两个人,我儿子和我,但我们比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军队都强大。而且我也没有太多时间留给你们,我得去陪就要从午觉中醒来的儿子。他刚满十七个月,他马上就要像每天那样吃下午点心,然后我们要像每天那样一起玩,他的一生,这个小男孩将以他的幸福和自由羞辱你们。因为,你们同样无法得到他的恨。



梅尔维尔的信

葬礼之日。梅尔维尔太小了,不能陪我去。我独自一人面对悲伤的阴云。我不想说话,我已说得太多。于是我将我的词借给那个还不会说话的人,将我的声音借给那个还无法让人听到的人。我不再是我。我是他。

妈妈:

我用这些文字告诉你我爱你。我想你。是爸爸帮我写的,因为我还太小。你不用担心他,我会好好照顾他的。我带他去散步,我们玩小汽车,我们讲故事 ,我们一起洗澡,我们亲了又亲。这些和你在的时候不是一回事儿,但还过得去。他对我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但我看出来他很伤心。我也是的,我很伤心。
有一天晚上,我们在手机上看你的照片。我们也听了你的歌。我们哭了很长时间。爸爸说你再也不能回来看我了。他还说现在我们就是一个两人团队,一个探险家的团队。我喜欢这个主意,因为爸爸告诉我的时候带着一个真正的微笑。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每次他对我微笑的时候都好像在哭。
爸爸说我们可以自己解决问题,做不到的时候就想想你,因为你将会和我们在一起。他请你所有的朋友给我写一封信,等我长大以后再读。他对我说我们不是惟一爱过你的人,但没有人可以爱你胜过我们俩。他对我说小孩子在三岁以前是没有记忆的,但是和你度过的这十七个月决定了我的将来。
最近以来在我们的身边有不少的动荡与不安。我想这和爸爸有点关系,不过他不是故意的。有些女士在街上让我们停下来向我们问好,电话铃声响个不停,我还收到根本不认识的人寄来的礼物。我对他说不要紧,说你和从前一样爱我们,说你会原谅他的这一切。
我也要请你原谅我今天没有到场。你知道我不喜欢有很多大人物的地方。而且爸爸还说时间会很长,天气又冷。不过爸爸向我保证明天我们两个人一起来看你。
就这样吧,我紧紧地拥抱你,我迫不及待地等着见到你,明天,后天,还有以后的每一天。妈妈,我好想你。我爱你。

梅尔维尔


妈妈在那里

这一天关上家门的时候,便是把一种人生留在了我们身后。从此以后,这段人生将与我们形同陌路。一个我们不再居住的地方。一个我们感觉从未住过的地方。一个在内心深处的小房子,里面有我们熟悉的气味和养成的习惯,我们喜欢它,在那里我们感觉自在,但是,我们再也进不去了。
我们敲门,抓门,试着破门而入,可海莲娜独自一人被关在我们空荡荡的家中。钥匙在她手里,她被葬在蒙马特墓地第十区。
今天天气暖和,云朵散去,阳光倾注到墓地,仿佛从天空滴落的蜂蜜。昨天,落下的还是血。
冰冷的血击打出我们脚步的节奏,冲撞着簇挤在墓地林荫主道上的撑伞的人群。今天,葬礼仪式已经结束。我们朝着我们的新生活前行。
梅尔维尔拉着我的手,他刚及我的大腿高,却有股大人的神情。雨留下的一滩水洼让他玩得很开心。我的恐惧在他大声地用脚踩散的水中一点一点地被稀释了。玩耍是他的武器,下一件蠢事是他的目标,一个孩子是不会被大人的事情所困扰的。他的天真无辜是给我们以喘息的缓刑。
过了中央广场,往左转,坟墓就在那边。我们靠近。我们到了。我全部的生命就在我的脚下,在这几个平方米的石板、寒冷和泥浆之中。一生,如此微小。我把照片放在星星点点布满石板的白色花朵中间。宛若夜空中的一朵星云。一个没有月亮的黑夜。禁锢在小地窖内的她,不会再出现了。
妈妈在那里。
梅尔维尔突然放开了我的手。他在石板上爬着。压碎了抵抗不住他的坚定的玫瑰与百合。我怕他找她。他在这片遗憾丛林中继续着他的路径。
他抓到照片,拿起了照片。然后他向着我折返回来,拉起我的手。我知道他找到了她。
他要回去,马上就走,不能再等,带着妈妈和我们一起回家。我没有坚持。他要我抱。我把他抱紧在怀里。她和我们在一起。我们三人。我们将永远是三个人。
回去的时候,我路过水洼。在上面来了个单脚跳。他笑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