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情绪健康五部曲

書城自編碼: 293085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保健/養生健康百科
作者: [英]奥利弗·詹姆士 著,黄 金 卢 屹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32160938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0-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84/86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42.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0.6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HK$ 121.0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0.5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7.3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1.8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2.2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HK$ 77.3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編輯推薦:
生活轻哲学 书系:打开哲学与生活之间的链接,探讨生活中的重大议题!

阿兰德波顿联手当代思想家中的翘楚,追问人生的本质与意义,诚恳解答当下的问题:如何保持情绪的健康?如何看待健身?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积极地看待变老这回事?如何不被挫折所打倒?如何独处?

基于深刻的思考、广泛的调查,涉猎各人文学科哲学、文学、心理学、视觉艺术等,从中汲取养料,旁征博引,给人带来激励、鼓舞、滋养和安慰。
內容簡介:
所谓情绪健康,是对周遭事物的一种同步感知。你能快速、直接地感受这个世界,而不后知后觉。大多数人生来本是情绪健康的,但随着不断融入社会,各种情绪健康方面的问题就会开始日益彰显。本书作者的观点在于,人生在世,快乐幸福并非注定,但希望拥有更为健康的情绪却是人之常情。
情绪健康五部曲:
1. 培养敏锐的洞察力:通过反思过去,提高领悟自身思维、感受和行为方式的能力。
2. 塑造活在当下的自我意识: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及存在感,努力活在当下。
3. 建立顺畅、互动的人际关系:做到与人交往自在、得体且不乏自信,既不咄咄逼人,也不被动消极。
4. 在职场中保持本真:不要轻率趋附于流行的价值观,坚持自己笃信的原则,在工作中亦是如此。
5. 拥抱轻松愉悦、充满活力的生活:活泼、开心地去生活。
關於作者:
奥利弗詹姆士(Oliver James)原为儿科临床心理学家。自1988年起,他陆续从事作家、记者、主播、电视纪录片制片人、主持人等职业,著有畅销书《他们把你玩儿坏了》《富贵病》《开心的痴呆》及《办公室政治》。
目錄
概述:你的情绪健康吗? 1
1. 洞察力 13
2. 活在当下:自我意识 39
3. 保持顺畅、互动的人际关系 63
4. 在职场忠于自我、保持本真 85
5. 轻松、快乐地为人父母 117
结语:不畏挑战 140
作业:延伸阅读 159
图片鸣谢 171
附录:中英文名称对照 172
Notes 176
內容試閱
概述:你的情绪健康吗?
所谓情绪健康,是对周遭事物的一种同步感知。你能快速、直接地感受这个世界,而不后知后觉。套用外国体育评论员常说的一句话:你状态极佳。
生活于你而言,真实而不虚幻。你自我感觉良好,既不幻想成为他人,也能容忍他人与你的不同。你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知。
你有一贯的行为准则,知道如何甄别对错。在遭遇逆境时,
依然能够坚韧不拔、实事求是,并总能做出明智的判断。你善于洞察自己的行为动机,可以在出错前防微杜渐,或在意识到行为不当时及时更正。就好比撞过一次车,你会尽量避免重蹈覆辙:当发现交通灯由红变绿,或是察觉到前方有障碍物逼近时,能及时转动方向盘。这样的自我认知能够提升悟性,使你有能力做出选择和改变;这样的自我认知便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你能对他人的所思所想做出正确的判定。你善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而不我行我素。你既不会拒绝分享信息,也不会拒绝接受意见;既不强人所难,也不受制于人。
你随机应变,却又不迷失自我。当需要在某些社交或工作场合逢场作戏时,能在人前适度伪装而不失本真。你尽可能地在人前展现真实的自我,但在必要时也能左右逢源、八面玲珑。
你充满活力,总能令所到之处充满欢乐,既不会对某件事欣喜若狂,也不会为了忘记烦恼而让自己成为拼命三郎。你天生随性,乐于用快乐的方式处理事情。你童心未泯,认定我们应该享受而非忍受生活,不会让自己陷入不安、幼稚、贪婪或游戏人生的状态而无力自拔。
有时,你也会受到各种不良情绪的困扰,比如沮丧、愤怒、恐惧,你也会犯错。但正是因为拥有健康的情绪,你才能立足当下并发现自身的存在价值。也正因如此,无论处于顺境或逆境,你都能从容应对、张弛有度。
在你的影响下,人们通常变得更积极、更有活力、更开朗了。你的健康情绪和精神面貌使他们受益良多。虽然你并未委曲求全、刻意为之,但在社交和工作圈却被大家公认为不可多得的正能量之源。
各位读者朋友,你们遇到过这样的人吗?
你们没有,我也没有。
但以上种种就是我所定义的情绪健康。事实上,我们没有谁可以做到全天候、全方位地保持情绪健康。前面所提到的那些品质,我们大多只具备其中几点,也仅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拥有。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实现多方面的情绪健康,这种人在我们当中大概只占到5%10%。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逐步拥有更为健康的情绪。
情绪健康者的特征
情绪健康状况与个人智商、魅力、抱负或富有的程度无关。实际上,在很多领域,越有成就的人反而越有可能情绪不佳;而情绪良好者大多收入不高, 职位也不高, 与工作相比, 他们更注重家庭生活。
大多数人生来本是情绪健康的。比如,婴儿就拥有很好的自我感知力;多数幼儿也可以很好地感知自己,只要感到安全,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心。事实上,孩子们在这些方面为成年人做了很好的榜样,不过通常等他们到了上学的年纪(尤其在7
到9 岁期间),情绪健康方面的问题就会开始日益彰显。当他们面临融入集体的挑战以及与同伴竞争的压力时,情绪不良的状况就会愈发常见。
直到接近暮年,在经历各种沉重的打击之后,人们才开始逐渐恢复情绪健康。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所说,多数人只是存活于世,活出自我的寥寥无几。
我们也可以把情绪健康看作是与莎士比亚的《人生七阶》颇为相似的阶段性发展:人生而健康,直到最后一刻才又回归健康。在英国进行的三次精神疾病调查或许可以证实这一点。调查结果表明:16到24岁之间的青少年是遭受精神疾病的主要人群;24岁以后,
人们的精神问题会逐年递减,到老年时期患病率达到最低。因此,一旦平稳度过成年初期,获得情绪健康的几率便会逐年上升。
情绪健康的误区
我们不能把心情或理智作为判断情绪健康的依据,这一点需要牢记。情绪健康有别于精神健康。情绪健康者也可能偶尔头脑发昏或是感到沮丧,虽说这样的人为数不多。
情绪健康的判定取决于前文所描述的积极因素,而精神健康的判定则主要取决于一些消极因素,比如是否患有焦虑症或躁郁症等情绪波动较为极端的症状。虽然精神健康与情绪健康的人群几乎同样稀少,但用来衡量精神健康的标准,却大多从精神疾病这一消极因素出发。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斯对3000人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其中只有17%的人精神完全健康。这个精神完全健康的定义是:他们朝气蓬勃,无任何精神疾病的症状。
其实,在现代社会,尤其在目前城市化、工业化的背景下,情绪完全健康的成年人几乎不存在。即便真有所谓的情绪完全健康者,他们也只可能出现在诸如小村落和不事农耕的游牧部落之类的前工业化社会中。
我们不能将情绪健康与知足常乐或身心健康混为一谈,也不能将其与快乐相提并论。快乐往往稍纵即逝,那是一种类似在性爱、抽烟时所获得的快感,或是得知考试成绩优秀时所涌现出的满足感。大家要警惕兜售快乐的各路作者,因为那只不过是被用作心理慰藉的万金油。本书作者的观点在于,人生在世,快乐幸福并非注定,但希望拥有更为健康的情绪却是人之常情。
天生注定还是后天养成
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你和你的兄弟姐妹或下一代,在情绪健康方面有所不同?现代科学家们往往对此类问题三缄其口,因为情绪健康与基因的关系微乎甚微。
十二年来,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简称HGP)一直在大量招募患有相同病症(比如抑郁或亢奋)的受测者,并将他们与另外一批未患此类病症的人进行基因比对,结果发现两组受测者的基因差异极小。迄今为止,在几乎所有研究过的病症中,能够用基因差异作为解释的只占5%10%,甚至对于一些罕见、极端病例也不例外(例如有妄想或幻觉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科学家们在每个个体中观测的基因定位点达一百万个以上,然而研究结果表明,90%95%的组间差异(例如精神分裂症与非精神分裂症)是与基因无关的。鉴于所有最相关的遗传基因定位点已扫描完毕,目前看来,这极有可能就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最终定论。这个定论所具有的意义不容小觑:基因对情绪健康的影响或许从此便可忽略,因其影响因子仅有5%10%,对于多数病例甚至并无影响。所以,在关于情绪健康究竟是天生注定还是后天养成的辩论中,基因貌似丧失了发言权。也正因如此,关于导致情绪健康问题的各种讨论便在我们面前展开。
在发达国家,情绪健康被认为与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情绪健康的成年人大多有过以下一种或几种经历:第一种是在童年时期得到关爱,并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第二种是在童年遭受类似丧父或丧母等不幸之后,得到了及时的支持和悉心呵护,因此在日后面对类似不幸时,能将悲伤转化为优质情绪资本;第三种经历是在成年期遭遇严重的打击后开始对生命进行彻底的反思,从而顿悟人生、感恩生命;最后一种经历则是在灵修或疾病治疗方面有着极为深刻的体验。
如果你尚未有以上任何经历,不用灰心。我决不会违心地承诺,读完这本书你就能拥有超级健康的情绪,并且一劳永逸。正如我在前文所说,真正情绪健康的人少之又少,但我可以承诺,在正确的引导下,每个人都能拥有更为健康的情绪。在本书中,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拥有健康情绪的方法:
1. 培养敏锐的洞察力:通过反思过去,提高领悟自身思维、感受和行为方式的能力。
2. 塑造活在当下的自我意识: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及存在感,努力活在当下。
3. 建立顺畅、互动的人际关系:做到与人交往自在、得体且不乏自信,既不咄咄逼人,也不被动消极。
4. 在职场中保持本真:不要轻率趋附于流行的价值观,坚持自己笃信的原则,在工作中亦是如此。
5. 拥抱轻松愉悦、充满活力的生活:活泼、开心地去生活。
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并获得健康的情绪,我将通过不同的案例分析来展示做到以上几点的方法。同时,我也会谈到一些由婴儿和童年时期经历所带来的问题。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你就很有可能实现情绪健康。


2.活在当下:自我意识
有一位男生从小品学兼优、出类拔萃,上大学后也是如此。大二学期末的一天,他早上去考试,随后就失踪了。24小时后,有人发现他在街上四处游荡,完全迷失了方向。他不但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而且完全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二十年来,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极为错综复杂的虚假自我,无法洞悉有着真实需求的那个真正的自我。他不仅仅忘了自己姓甚名谁,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自己在世为人的身份定位。
身份感缺失,或者说自我意识薄弱,会使人很难面对真实的生活。如果不能对自己的身份进行准确定位,你便会趋于活在自我想象中,而这样的生活很容易带来伤害。你或许会玩世不恭地生活,尽管有时人们误以为这样的你开朗活泼;你或许会通过奋发努力、出人头地来满足自我并获得外界的认可;你或许还会凭空捏造存在的意义,因为生活于你而言本就亦真亦幻。为了逃避虚假自我所带来的空虚寂寞,你会刻意生活在亢奋和忙碌之中。在别人看来,你的生活激情昂扬,你的情绪健康向上,可事实上,这只是表面的假象。你只是隐藏了真实的自己,无法直面现实生活。
内在身份感
一个人之所以自我意识薄弱,是因为他在1岁前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当然,国籍、家庭背景和性别会赋予一个人社会身份感,但无论你相信与否,内在身份感的确与婴儿时期的人际关系有关。在1
岁前,婴儿尚不会言语,此时他们的感受基本由生理和本能需求决定。这一阶段的存在感很简单,可能只是在温饱和被关爱方面的体验。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便能感知爱意。在这个阶段,内在与外在的存在感、我和非我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婴儿在吸吮奶瓶或乳头时其实并没有乳汁的概念,只是出于本能去索取。在这个阶段,他们毫无自理能力甚至无法坐起,就更别提开口表达意愿了。
婴儿时期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完全建立在父母是否能理解的基础上。英国精神分析专家唐纳德维尼科特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婴儿。他的观点或许有道理。婴儿只有在需求得到满足时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随着需求一次次被满足,婴儿开始逐渐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而非被动接受父母的给予。通过这些感知,加上父母的笑容、呢喃和其他交流方式,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显现。婴儿与父母通过特有的沟通方式所建立的微妙纽带,是再细心的外人都无法给予的。这种亲密感也为他们日后的欢乐、真诚、活泼等品性打下了坚实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即使将来面对不测,也能维持较为健康的情绪。
乔治49岁,来自中国上海。2004年,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采访了该市40位居民,他是唯一一位早年由母亲亲自抚养的人。在上海,几乎每个小孩儿都由家中老人代为照看,或是送到托儿所。只有这样,年轻的妈妈们才能出去工作。而当时,乔治的母亲放弃工作在家照料儿子,对他呵护有加。这使他树立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并能很好地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他父亲嗜酒成性并且整日吊儿郎当,他母亲对这一行径恨之入骨。即便按照上世纪50年代中国穷人的家庭标准,他们都在贫困线以下,一家人常常忍饥挨饿。乔治上学时常常因为没有鞋穿、吃不起午饭而被同学嘲笑。尽管他母亲没有上过学,但却很看重读书学习,而他父亲却对此不屑一顾。
乔治19
岁时下乡插队劳动,需要挖掘灌溉沟渠、开垦农田。他和其他插队青年每天早上6点钟就离开宿舍,步行一小时到达工作地点,然后开始挖沟、挑土。他们都是城里人,不习惯重体力劳动。泥田里非常湿滑,而他们却常常要赤脚劳作,冬天时寒冷刺骨。他们从早一直劳作到午饭时间,吃完午饭接着再干,到下午5点左右才能迈着沉重的脚步返回住地。
虽说劳动十分辛苦,但乔治还是想方设法跟着收音机学英语,想法儿找小说来阅读。文革结束后他考上了大学,后来在商界取得了成功。虽说经历坎坷,但他表现出的健康情绪却令人赞叹。
他虽已年近五旬,头发却依然乌黑浓密,只有些许肚腩。他亲切、幽默、开朗,魅力十足。中国人通常喜怒不形于色,面部表情平淡,而乔治却像个大大咧咧的意大利人。他发表意见时挥舞双臂;讽刺文革时期一些荒唐事儿时发出女低音般咯咯的笑声;也有些时候脸上写满绝望,声音悲伤得像是歌剧男高音在哀挽死去的情人。他思想成熟,对中国社会和历史有着尖锐、独到的见解。我们见面时,他对我的想法十分好奇,我说话的时候也认真倾听。总之,我们一起用餐非常愉快。他谈笑风生,亲切友好,对生活充满激情。他的自我意识丰满充盈,心态乐观,能够坦然面对人生中的不幸。这一切都归功于母亲在早期对他的悉心呵护。若非如此,他或许也会难以承受生活的沉重。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