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HK$
87.4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HK$
76.2
《
云中记
》
售價:HK$
76.2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HK$
89.4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HK$
67.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0.7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HK$
132.2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7.0
|
編輯推薦: |
从三寸金莲到高跟鞋,从女子无才便是德到知识女性,从旧到新, 从家庭女性到职业女性,1915年由商务印书馆创刊的《妇女杂志》,引领女性思想变革潮流,记录中国女性启蒙之路。《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现代女性启蒙》是重返历史现场之作,在这里,聆听商务印书馆发出的时代之声,百年代际,余音不绝。
|
內容簡介: |
《妇女杂志》是商务印书馆早期出版的杂志,作为一本贯穿民国十七年历史的重要女性媒介,它清晰地呈现了这一时期女性的多重样态,提供了一个现代女性乃至两性关系重整的历史现场。本书将《妇女杂志》作为微观考察的对象,以其不同时期的显著特征为经,以每个时期女性话语为纬,再现了民国传媒视域中的女性身份的建构和女性形象的流变,意在管窥女性在日常生活启蒙、伦理道德重建以及个体生命感觉的苏醒中的一条女性启蒙之路,为纠缠在时代话语、民族叙事以及民族国家想象中女性话语提供了细节深描。
|
關於作者: |
王鑫,文学博士,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广播电视系主任。研究方向集中在媒介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媒介批评、影视艺术以及审美文化研究等方面。
|
目錄:
|
目录
引 言 1第一章 商务印书馆与《妇女杂志》 9第二章 《妇女杂志》传播的理论和现实语境 27第三章 启蒙与改良:微物新知与新贤妻良母 42第一节 改良时期《妇女杂志》的样貌 44第二节 微物新知女性日常生活的启蒙 51第三节 旧学女子向新贤妻良母的过渡 67第四节 杂而不越稳健务实的主编策略 85小 结 开蒙启智策略下的新家庭女性 93第四章 颠覆与重建:新性别伦理与新女性 95第一节 章锡琛主编时期的杂志转型 96第二节 新性道德讨论与贞操观转换中的性别结构调整 105第三节 新婚恋的悖论时髦的表象与守旧的内核 124第四节 家庭制度革新中的性别结构调整 144第五节 层叠的新女性符号 158小 结 新锐的蛊惑女性思想的拓界 171第五章 生活与都市化:新感觉经验与准摩登女性 172第一节 合时宜的编辑特色 173第二节 默化与细入征文中女性日常生活叙事与情感彰显 182第三节 新感觉经验广告和插图中的准摩登女性 200第四节 思想与器物层面的对峙一种矛盾的存在 216小 结 情感与新经验生活中的女性叙事 219第六章 《妇女杂志》的传播机制与话语空间构建 221第一节 编读互动通讯与编辑余录分析 222第二节 杂志的议程设置发刊词和征稿启事的分析 239第三节 异域女性的想象图像和翻译中的西方女性 247第四节 女性身份的模铸图书广告分析 253小 结 导师与学生男性编码的女性世界 263结 语 264参考文献 268附 表 277后 记 319
|
內容試閱:
|
序 言
眼前的这本著作,是王鑫在博士论文《〈妇女杂志〉研究关于中国现代女性话语的个案分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此次出版,增加了若干内容,突出了商务印书馆在中国近现代知识传播和思想启蒙中的重要地位,并新写了引言。读书往往先读引言,这篇富有诗性的引言,使我对作者刮目相看,以我对王鑫的了解,她的写作常常有两副笔墨:写散文时活泼生动,充满浪漫青春气息;待到进入理论著述,笔端就会凝重起来,思路的推进每每和坚硬的概念相关联,她着意于文章的理论气息,但有时却给读者设置了障碍。这回由引言而下,一改往日文风,写得既清通晓畅,同时又理论内涵和深度并重,使读者不费周折,就能领悟全书的内容。中国现代女性启蒙进程是个颇宏大的话题,无论从传统的变革或思想的觉悟,还是从政治制度的交替或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入手,都有着宽广的空间,空间的自由增加了选择和掌控的难度,王鑫只选取商务的《妇女杂志》做个案剖析,描述了民初到20世纪30年代有关女性话语建构和传播的情形,可谓找准了切入口。其实关注中国现代女权运动历程的研究课题在数量上颇为可观,将《妇女杂志》作为研究对象,也不乏其人,只是王鑫取媒介对女性身份的形塑以及女性形象的流变这样一个视角,将宏大的议题落到一个刊物的具体历程上,细密而扎实,避免了大言蹈空情形的出现。许多读者都知道陈独秀于1915 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一年后易名为《新青年》),却未必知道《妇女杂志》也于上海同年创办。《新青年》激荡风云,影响巨大。然而正是在同一个大语境中,有《新青年》,也必然有《妇女杂志》。《新青年》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决旧传统的罗网,而《妇女杂志》则在开启民智、倡导女学的改良之路上起步,并徐徐推进。说起女性主义,人们习惯以西方为参照,由于中国的女性主义不是由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出发,而是有着社会功能学的意味,因此起步伊始,就有别于西方的女权运动。基于此种认识,王鑫认为创办持续17 年之久的《妇女杂志》,至少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来讨论,即起始的启蒙与改良阶段,继而是颠覆与重建阶段,最后是生活与都市化阶段。作者敏锐地挑明,所谓女性话语并非一定来自女性自身,特别是起始阶段,基本由男性主导,一方面是倡导女学和微物新知,推进家庭改良,使妇女从旧传统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是社会对女性的别一种规训,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女性成为具有现代科学常识、持家方法和教育儿童新理念的、能相夫教子的新贤妻良母,这是男性为女性设定的进步路径。然而启蒙的进程一旦开启,女性解放的步伐便不会就此驻足。五四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女权主义等各种新思潮的蜂拥而入,都对中国的女权运动产生深刻影响,在一个革命的年代,改良为激进所取代乃势所必然,这就是本书所说的颠覆与重建阶段。这一阶段女性话语从新知进入新观层面,即女性关注自身在社会中的独立地位,女性不再仅仅是社会的辅助性成员,女性的解放、女性的婚恋自由、家庭革新等都是极有吸引力的议题,特别是有关妇女贞操观和新性道德等问题的探讨,掀起了激扬的波涛,成为最瞩目的焦点,也意味着对上千年旧传统旧道德的最激烈反叛。这也是《妇女杂志》最有感召力的阶段,作者告诉我们,该时期的杂志的销量由二三千猛增到一万多。王鑫概括的第三个阶段,即生活与都市化阶段,在今天看来,仍有不少启示意义。杂志力图成为妇女忠实的良伴或有趣味的软性读物,色彩也平和了不少,如作者所言,都市消费女性的形象开始显露,此前的激进也罢,改良也罢,渐渐为都市的商业力量所收编,这是历史的选择还是无奈?大都市生活和工商业的发展是互为因果的,同时对传媒有强大的吸附力,或者说传媒本身就是都市生活的粘合剂,它交替用新感觉经验和准摩登女性来做引导,开辟了都市日常生活的方向。其实《妇女杂志》自创办以来一直关注所谓的日常生活和家庭伦理,只是日常生活并非凝固不变,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形态是日常生活的大背景,再进一步,可以说日常生活之外无所谓社会生活。而作者以为,正是在该杂志的征文中,我们能探视到那个时代的日常生活中,女性独特的感觉的结构。虽然王鑫全书的中心是论述中国现代女性启蒙和女性话语形成和发展的若干个阶段,但是作者并非只停留在大的思想话语层面,而是从刊物的编辑策略,各种栏目的开辟,专号的发行,白话文的使用,编辑和读者的各种互动方式:如征文、通讯、编辑余录等,以及各种图书和妇女生活健身用品广告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考察,上述种种细节,其实就是微观的女性话语,话语不仅仅是思想的直接表达,它有时通过杂志的议程设置来体现,这就是无微不至的层面。而作为读者,我很有兴趣浏览杂志的书目推荐和各色广告,由此可以体会到当时社会的大语境,在妇女丛书、女子读物等图书广告中,我们能窥见该时期社会的思想潮流的走向,惊异于民国时期思想的开放多元(余生的前三十年之前还有这样一个三十年)!而那些妇女生活用品、化妆用品、健身广告的色彩斑驳,也最为感性地呈现了都市生活风貌,为今天的魔都生活勾勒了前史(我揣度今天的不少电视剧一进入那个年代的都市生活,都是以《妇女杂志》等杂志中的广告画面来设想场景的)。而一进入这些方面,王鑫的笔触也变得更加细腻灵动起来,除了显示其捕捉细节方面的敏锐,也表明在作者的研究视野中有对器物的关注,这其实也是有关思想和话语方面的研究者最可贵的品格。王鑫颇有诗人气质,时不时会在朋友圈里晒她韵味浓浓的诗作,我想倘若她当初没有走学术研究的道路,将是怎样的一个诗人?现实是她用诗情来灌浇学术之园,也有丰硕成果,令人欣慰! 蒋原伦 2016 年11 月于上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