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传媒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赴美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攻读跨文化传播专业并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跨文化视角下中英双语语言符号的运用以及影响(Do you speak English? Speech code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学术论文在全美传播学年会(NCA)及管理学年会(WAM)上均获收录。
目錄:
想
小美国人 3
语言是说出来的 7
现在还是将来 12
泛语言意识 19
多样化的双语模式 23
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28
工具时代 33
一点点民族志 39
听
We Talk about It! 45
听说的人生 53
XIV 我最想学的双语亲子课
谁是小柯柯? 63
宝宝的双语耳朵 72
情境之美 93
板块小结 103
说
做自己的发言人 109
Baby Language 127
第一个句子 137
Ways of Speaking 158
板块小结 177
读
Ten Little Fingers 181
宝宝请说不 203
唐诗是用来读的 211
从故事里走出来的公主 222
板块小结 239
女儿和女儿写的书(代跋) 241
內容試閱:
我告诉小柯柯我写了一本书,里面有她的故事。她对此表示好奇,因为我对于她来说,就是妈妈。写一本书,即使是一本有关她的书,也并不在妈妈 的工作范围之内。我向她解释说,这本书记录了她从出生到四岁学说话的故事, 同别的小朋友的妈妈分享,她对此表示满意。柯柯出生以后我挂一漏万地记下笔记,后来又断断续续整理成书。每天挤出的点滴时间很有限,最后完成书稿的时候柯柯已经五岁了。我时常问自己,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我想,归根到底,这本书记录的是我自己探索跨文化传播领域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对究竟什么是语言环境一直很好奇。这种好奇促使我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选择多语种语言环境作为我博士论文的研究课题。这种好奇心也鼓励我对柯柯的语言习得过程当中,格外注意柯柯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想知道这些观察到的有趣现象之后的为什么。但我收获的远远不止这些。因为在美国出生长大,柯柯学会的不仅仅是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更包含两种文化当中为人处世的同与不同。柯柯学会同周围的人相处,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每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都能找到中西方文化交织的印记。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书稿完成以后我回味柯柯学习说话的小小时刻, 心里装满甜蜜。柯柯最初想表达的情感,就是对爸爸妈妈的爱。她的眼神,她的手势和她用心的拥抱,是超越一切文化的爱的语言。成书过程当中我同很多妈妈都有交流。不管居住在哪里,我们有两条是相同的:其一,中文都是我们的母语;其二,我们都认可双语教育的价值。不同的地方在于,居住在中国的妈妈们,努力想为自己的宝宝打造一个双语环境,让孩子学会原汁原味的英文;而居住在美国的妈妈们,努力想为自己的宝宝在大英文环境下,打造一个扎实的中文小环境,让孩子将来长大以后中文水平不输英文。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想,听,说,读,分别涵盖小柯柯从刚出生到四岁之间,学习中文和英文的经历。四个板块之下又分为小章节,介绍柯柯语言习得的重要里程碑。四个板块并非线性分布,妈妈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来回阅读。如果几位妈妈都对此感兴趣,可以一同阅读,为彼此的宝宝们构筑一个共同的双语环境。我同柯柯的这本书希望能在两个方面对各位妈妈和宝宝有所帮助:其一是探索双语宝宝的成长经历,究竟从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是从新生儿开始,由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互动来激活,还是等宝宝四五岁之后可以去上课之后,由老师来激活?其二是讨论语言环境究竟是什么东西? 除了认字、发音、组词、造句,对于在中文大环境下长大的宝宝们,他们需要有什么样的经历,才能真正学会原汁原味的英文?对于在英文大环境下长大的宝宝们,他们需要接触什么样的内容,才能真正领会中文的美?我住在西雅图,属于第二种妈妈。因为柯柯在美国出生,她必然会在英语大环境当中长大,所以我在柯柯出生以前就稍微翻阅了一些婴儿语言习得的资料。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对双语宝宝语言习得的研究,大致采样都是从四五岁开始。新生儿到四岁之间的研究少而珍贵。这是因为新生儿各自分散在家中生活,邀请他们参加类似的语言习得测试是一个复杂而不可控的过程。小朋友开始上学以后,邀请他们参加测试研究相对容易一些。还有一个原因是在美国一切涉及儿童的测试都受到相当程度的保护, 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邀请婴幼儿参加测试要通过繁难而复杂的申请,对研究人员的资质和测试过程都有仔细的考量,此外研究员还要一一联络家长,鼓励家长带宝宝来到研究中心参加测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获得研究样本非常不容易,只有在这个领域全美领先的研究机构,获得国家专项研究基金的支持,才能够开展有价值的研究。一个例子是西雅图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派翠 莎? 库恩教授(Patricia Kuhl)教授在过去的二十年间领导华盛顿大学的人脑智能和认知科学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Learning and Brain Science)进行婴儿语言习得的研究。研究所新近获得国家研究基金,使用脑磁波描绘仪记录七至十一个月的新生儿脑部对一些简单音节,例如da 或者ta 的反应。库恩教授据此在2014 年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发表结论:婴儿在说第一个有意义的词(linguistic articulation)之前很久就开始为说话打下基础,而新生儿在出生到七个月这段时间内,拥有宝贵的世界公民(citizen of the world)体验, 能够分辨一切语言的发音。七个月之后,宝宝逐渐变成本国语言专家 (culturally-bounded listeners),对于不属于自己语言环境的发音,宝宝就不再留意分辨。了解到这些以后,我对第一个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如果妈妈们有意留心自己怀里宝宝的一颦一笑,不需要繁难的测试和巨额研究基金,就能够了解和支持宝宝学习语言的过程,这将是一件多么有价值的事情!双语宝宝的培育,从宝宝出生就可以开始,一点也不早。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彼得? 拉德福格教授(Peter Ladefoged)在2001 年对全世界已知的各种语言做出统计,人类的语言大致涵盖六百个辅音和两百个元音。我们对自己母语的辅音和元音不用说都可以非常精准地分辨,甚至能够辨别说同一种语言的不同口音,猜测对方是在什么地方长大的。对于不是自己母语的外语,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熟悉、辨识和模仿。了解到这些的时候,柯柯还是在我怀中的小小婴儿,我庆幸还来得及试一试如何在最大限度上延长柯柯的世界公民的体验, 对中文和英文的发音都能够熟练地辨识。我在听这个板块分享了很多我的经验以及积累下的失败的例子,希望对各位正在给宝宝磨双语耳朵 的妈妈们有所帮助。如果第一个问题是一个相对容易的决定,那么第二个问题就要稍微复杂一些。我认识的妈妈们都很珍惜双语环境的价值,也尽量在可能的范围之内为自己的宝宝构筑双语环境。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做法是参加各种全方位语言浸泡学习班。在中国的妈妈们安排孩子参加各种英语课程,在美国的妈妈们安排孩子参加各种中文课程。这些课程有长有短,学生的数量有多有少,学习的进度有快有慢,学习的内容有难有易。但是据我的观 察,这些课程有两个地方是相同的:其一是宝宝至少要到四岁左右,才能够坐在一个小组当中参加学习。那么之前怎么办?其二,是这些课程大多注重发音、造句和阅读,而真正的双语沟通能力远远超出这些知识的范畴。第一个缺陷似乎很好弥补:在宝宝四岁以前,妈妈在家里自己构筑双语环境,自己引导宝宝学习两种语言就可以了。第二个观察到的特征, 则涉及跨文化沟通领域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沟通方式(ways of speaking)。华盛顿大学的杰瑞? 菲利普森教授(Gerry Philipsen)依据自己多年来对多个语言社区(Speech Community)的研究,在前人基础上提出语言符号理论(Speech Codes Theory),指出沟通方式是一切语言和与其对应的文化之间的特殊纽带。特定的沟通方式,不仅标注人与人之间共同的文化血脉,也反映每个人背后特殊的文化基因。沟通方式这个概念涵盖一切能够表达意义的沟通行为:击鼓,静默,眼神,说话的方式和次序,都指向特殊的文化涵义,语法知识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宝宝需要怎样的经历才能真正学习到这些语法知识以外的沟通方式?这些中英文带来的沟通方式,它们相同在什么地方?不同在什么地方?它们分别代表怎样的文化思维和价值观?在理想的状态下,双语成长经历能够让宝宝在两种语言文化环境当中自如地来回穿梭,而妈妈们需要注意什么样的细节,才能精准地知晓宝宝在一步一步领略和掌握中文和英文背后的这些特定沟通 方式?柯柯两岁之后开始上幼儿园,有全英文的幼儿园,也有中英文的双语幼儿园。我在这本书的说这个板块分享了很多柯柯进入幼儿园之后,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之中领会这些沟通方式的细节,同时也加入了我自己的一些思考,同各位妈妈们分享。我在杰瑞? 菲利普森教授(Gerry Philipsen)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的研究课题,一个很有趣的发现是不同的人对语言习得有不同的态度,而中国人对学习英语有一种苦甜交织的心理。一方面觉得学习英语应该越早越好,才能真正纯正地道。另一方面又担心祖国的下一代如果过度注重英文,势必会放弃对中文以及中国文化的兴趣。前一种心态同当下的各种全方位浸泡式学习英语的夏令营或者英语学习课程不谋而合。这本书写成的时候,我们刚好回国在北京做短暂的停留,在我们居住的酒店对面,就有四五家类似的英语培训机构,我随手记录下这些花样百出的广告词:上美国幼儿园!360 度全方位浸泡!对于单纯学习英语的人群,构筑一个纯正的英语学习环境是非常有价值的。对于双语宝宝来说,我个人的担心是这样也许会屏蔽中文特有的美。中文的构词、音律以及同此相配搭的阅读习惯与英文完全不同。如何避免顾此失彼,是一个我一直在积极探索的目标。在这本书的读这个部分,我也准备和大家分享很多自己的思考。这本书记录的是柯柯从出生到四岁,在美国同时学习中文和英文的过程。在柯柯四岁的时候,她已经开始接触完整的故事。在一个迪士尼故事风靡全球的时代,柯柯对各种各样的公主故事是如何理解,又是如何内化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的,是一个我非常关心的问题。英国文化学派领军人物斯图尔特? 霍尔(Stuart Hall)曾经说过,一切生活的细节都可以仪式化, 这种仪式化反映个人对文化和社会的理解。福柯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认为儿童游戏的过程,是一个重要的仪式,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理解。顺着这个思路,柯柯如何理解这些迪士尼故事,对她将来如何理解生活、理解自己, 都会有深远的影响。迪士尼公主的范式有例可循:她们大多身材苗条,金发碧眼,等待王子前来拯救,为了爱情可以不顾一切。在美国有大量批判研究论证迪士尼公主的刻板形象对儿童的影响。 在读的这个部分,我特地加入一章,分享我同柯柯是如何阅读这些迪士尼公主故事的。柯柯四岁的时候我们送给柯柯一个平板电脑。我们特意推迟这一步, 是想多鼓励柯柯同我们进行口头的沟通交流。在一个全民形成电子阅读习惯的年代,鼓励柯柯锻炼传统的纸质媒体线性阅读能力,成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在书的末尾,读的最后一章,我记下一笔我同柯柯是如何在电子媒体和纸质媒体之间徘徊权衡的。这是一个还没有找到答案的难题,我还在继续探索。成书的时候,柯柯已经五岁半,她在两种语言之间穿梭的经历,又让我有的新的思考。希望这本书是一个开始,而不是一个结束。对任何一个妈妈来说,培育双语宝宝都是难忘的过程。希尔斯博士的亲密教育法 (Attachment Parenting)几十年来风靡全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教育法暗合发展心理学一直鼓励的观点:宝宝在幼年如果能同父母建立有力的情感纽带,成年以后就能够更自信地展开自己人生的每一步。我对培育双语宝宝的理解,归根到底是,这样能帮助宝宝和父母之间形成多重的情感纽带,透过不同的语言文化,表达共同的亲密感情。所以,这本书并不仅仅传递如何模仿某个发音或者学习某个语法知识点。这本书更多的是想和读者分享一个中文妈妈如何自己培育双语宝宝,让宝宝能够中英文自如切换,领略两种语言特殊的美,用两种语言书写宝宝和妈妈之间的爱。刘莉2016 年10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