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HK$
143.4
《
清俗纪闻
》
售價:HK$
98.6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188.2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HK$
65.0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HK$
96.3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HK$
291.2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HK$
177.0
|
內容簡介: |
收在《文字生涯五十年》这本书里的文字,是作 者沈晖从五十年来已发表及未见刊的二百多万字中遴 选的,虽然尚不能完全反映个人的写作全貌,但至少 有文见其人的作用,让读者知道作者在漫长的笔 墨生涯中,关注什么,有感而发写了什么,又表达了 什么,也就大致能了解我读书、写作的人生轨迹了。
全书九十多篇、四十余万言长短不等的文章,编辑为 苏雪林研究、我写苏雪林、师友往来、 随笔札记、旅踪留痕、故土情深、语 言文字与词典编纂及附录八个部分。
|
關於作者: |
沈晖,1944年生,1968年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
|
目錄:
|
弁言写在书前的话 辑一苏雪林研究 苏雪林先生早期创作管窥 论苏雪林与五四新文学 跨文化研究的鸿篇巨构论苏雪林教授的屈赋新探 苏雪林文坛上的一棵常青树《苏雪林文集》序 一双炯眼论今古,方寸灵台贮至文《苏雪林学术集》序 只容心里贮裱春《绿天雪林》编后 辑二我写苏雪林 苏雪林素描 李大钊与苏雪林的师生缘兼述呜呼苏梅论战始末 苏雪林与胡适 苏雪林与陈独秀的两面之缘 一代才女在安庆的青春岁月纪念苏雪林逝世十周年 苏雪林盛赞合肥三育女中 苏雪林解读民国时期大学招考国文试卷 19301931:苏雪林在安徽大学 1936年:苏雪林的芜湖之行 1938年汉口:苏雪林宴请邓颖超 文坛两姊妹雪林冰莹姊妹情 伤逝缅怀世纪老人苏雪林与冰心 苏雪林与杨绛一家的交往 琼林嘉卉,瑶苑奇葩苏雪林著文赋诗赞琼瑶 生时如虹,死时如雷苏雪林眼中的徐志摩 文坛佳话,有趣巧合漫话苏雪林与张爱玲 逝水浮云曾照影苏雪林与毛彦文 两件墨宝,一段深情萨镇冰赠苏雪林诗与联 相识相知四十年苏雪林与孙多慈以姊妹相称 《塔铃》发现记 重返故里,太平圆梦记一百○二岁文坛耆宿苏雪林故乡行 不灭的文学身影沉痛悼念苏雪林先生仙逝 从黄山太平走出的现代学术大家为苏雪林故居陈列馆揭幕而作 一尊铜像,一座丰碑 辑三师友往来 胸怀旷达藏诸佛,智慧光火照大千张佛千先生写真 别致拜年,喜气平添张佛千先生的贺年卡 儒雅平易的杨绛先生回忆与杨绛先生的书信交往 凌峰:我对安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文人的风骨刘枋逝世七周年祭 桐城才女张漱菡 清流笛韵成绝响敬悼赵清阁先生 写在《苏雪林与她的徽商家族》前面 战神蚩尤沈从文印第安人苗族麻姓读宋霖《蚩尤研究二题》 忆求学时代的几位老师 怀念,感恩回忆我在合肥一中的三年 写字者,写志也我所了解的潘申义 辑四随笔札记 从邮驿传书到机器分拣 携来金樽盛美酒,把袂共论谪仙诗1985马鞍山中日李白诗词研讨会散记 皖南山水醉李白 屈原与安徽的一段情缘解读《九章哀郢》中的陵阳 大千居士与安徽的因缘 心香一瓣祭朱湘 《学为人诗》胡适幼年的识字读本 由易中天想到蒋彝 捐赠与拍卖 回眸历史,虔诚祝福情寄伊拉克 我收藏的书信 从来佳茗似佳人品茗遐想 兰生幽谷有王者香 《绿天》我最珍爱的一本书 紫燕穿柳款款飞 漏泄春光有柳条 捕鼠记 辑五旅踪留痕 绿岛访绿漪拜谒百龄文坛寿星苏雪林 传统文化看台湾 徜徉在幽默大师的故居参观林语堂纪念图书馆 筠园探访邓丽君 把文化披在肩上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园散记 文化古城台南市 走在凯达格兰大道上 偷得浮生半日闲 兰溪江畔:苏雪林童年生活过的地方 法兰西之旅:寻访苏雪林的足迹 辑六故土情深 说一说我们安徽 我的故乡东大圩 我家的那头大牯牛 回忆外公朱林友 母亲的家常话 我家曾住南土街忆老城区旧街巷 旧时岁月,往日记忆住在西鼓楼巷的日子 坝上街的历史碎片洪武大移民的历史见证 沈约:合肥坝上街沈氏的远祖 合肥才女许燕珍 英年早逝的才女赵景淑 我与新安二十年 爱梧桐就是爱我们的城市 辑七语言文字与词典编纂 古音与合肥方言 合肥方言例释 扛锅铲去打盅 渐行渐远的合肥方言 常语的趣味解析 打字趣话 诗文中被误解的词语 洋文人汉籍与汉语回娘家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诗文典故初探 韩翊《宿石邑山中》鉴赏 范成大《碧瓦》鉴赏 武衍《柳枝词》鉴赏 三秀考辨兼论域外文化来华说 附录一 已惊老健苏梅在记沈晖及其《苏雪林选集》 板凳甘坐十年冷记苏雪林研究专家沈晖 皖籍奇女子苏雪林与沈晖先生的一段神交 书缘与乡情 那些书信,那些往事一一沈晖与苏雪林的往来故事 附录二 我研究苏雪林的始末 我的苏雪林研究著述一览
|
內容試閱:
|
爱梧桐就是爱我们的城市《合肥晚报》近日报道老城区六安路要进行改造 ,关于道路两边梧桐树的去留问题,在报上引起热烈 的讨论。笔者是住在六安路上四十多年的普通居民, 对人行道上的梧桐产生了浓厚的梧桐情结因 为我家五楼的阳台就紧靠人行道,梧桐树粗壮的枝干 与浓密的叶片,伸展在阳台的上空,既遮阴又挡尘, 陪伴我度过一个又一个寒暑,送走一个又一个晨昏。
尤其是当我写作或看书久了,走到阳台,那近在咫尺 苍翠欲滴的一片浓绿,立马让疲劳的双眼有一股清凉 如水的爽意。现在如果因道路改造,眼睁睁地看 着朝夕相处差不多半个世纪的一人才能合抱那么粗的 法梧,在电锯嚓、嚓、嚓声中,在万物复苏的 城春草木深的季节里,极其悲壮地地一排排倒 下,那是一幅多么令人心痛的场景啊!我记得诗哲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 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和树木都是自然的产儿 。既然人和树木都是自然的产儿,我们人类就有责任 去保护、培育,而不能任意破坏、砍伐与我们共生共 荣的每一棵树,因为它们都是与人融洽相处的鲜活的 生命。中国人常把故乡称为桑梓、槐里、杞梓,就是 以树木来代指生我养我的一方水土。试想一个村庄如 果没有大椿树、大柳树、大槐树,就会缺少历史的积 淀与沧桑,显得荒凉而没有生气。同样,一座城市如 果没有相当数量的乔木与古树,就会让人感到冷漠而 没有活力。
我们合肥芜湖路两边茂盛的梧桐树就曾让一位外 国友人赞不绝口。1997年夏天,我的一位学术界的朋 友墨尔本大学中文部研究民国女作家的孟华玲教 授与丈夫孔方正①来肥访问我,我去火车站接他们入 住安徽饭店。车子行驶到芜湖路上,顿时感到分外清 凉,道路两边高大的梧桐枝叶相接,浓荫蔽日,眼前 是一条绿意盎然的梧桐大道。这位蓝眼睛的女教授情 不自禁地夸道:真美妙,真美妙,我仿佛置身墨尔 本的梧桐大道。她在车中向我解释,他们居住的墨 尔本市,也有一条像芜湖路一样有着百年历史的梧桐 大道。澳洲朋友的这句话,是对合肥有着绿色长廊 、绿色隧道美誉的芜湖路上的梧桐发自内心的 由衷赞美。
我在合肥生活了六十多年,记得20世纪50年代, 除了芜湖路,还有长江路、宿州路、淮河路、胜利路 都栽种了法国梧桐。随着城市的扩张及道路的拓宽, 宿州路、淮河路、胜利路上的梧桐树逐渐被砍伐了 、消失了。前些年长江路拓宽改造,又砍伐了 许多梧桐,直到现在都还为人诟病。如果当年长江路 在道路拓宽前,有关部门能广泛听取专家建议,重视 普通老百姓的呼声,或许长江路的梧桐树就不会遭到 灭顶之灾,成为拓宽道路的牺牲品。如果当年的决策 者有保护城市绿化、保护梧桐的意识,那么现在的长 江路必将成为贯通合肥城市中心从东到西的又一条 梧桐大道。
城市建设理应以人为本。主政者不能为显示政绩 ,为显示城市的气派,不顾中小城市的客观环境,片 面地搞所谓的靓化工程与所谓的现代化大都市 建设。结果是道路越拓越宽,车子越来越多,车子 一多,路就堵,形成了恶性循环。而首当其冲是牺牲 了给人们带来绿荫的一排排行道树。现在每到高温的 夏日,我经过长江路,常常看到在长江路上购物或出 行的男女老少,在烈日的暴晒下用报纸或扇子遮着头 ,一脸无奈的苦相。
一个城市不能只片面地追求商业繁华,而忽视对 居住环境的人文关怀。已故的园林管理专家陈从周教 授,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全国城市绿化会议上。就 六朝古都南京从中山路至中山陵的百年梧桐被伐3038 棵一事,当着许多官员的面大声疾呼:你们南京人 真不要脸,连祖宗栽下的树都要砍!陈从周教授所 说的祖宗树,就是20世纪20年代栽种的民国大 树两万棵梧桐,那是当年从市区到中山陵为孙 中山奉安大典所栽。园林专家和植物学家经过测算, 南京被砍伐的3038棵巨柯梧桐所产生的氧气,可供 585万人南京人呼吸一年!一个城市的气质与修养, 与这个城市的树木多少及布局是有密切关系的。我们 可以在两三年内建一座现代化的大学城,但绝不可能 建成一个古木参天、出行自由、惬意优美的人居环境 。
合肥作为第一批国家园林城市,按照建设部新颁 布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我们在绿化覆盖率、人 均公共绿地占有率上,与其他绿化先进城市相比仍然 有差距。现有的城市绿树资源要特别珍惜,尤其是那 些百年以上的古树,要在保护、管理上花大力气,同 时还要在防治梧桐树老化与病虫害上加大投入。合肥 虽说是汉代就建城,但古树与乔木的数量极其有限, 与古城的地貌极不相配。孟子说:所谓故国者,乔 木之谓也。现在园林部门又要把老城区生长半个多 世纪的梧桐树砍掉,怎么能与合肥这座古城的名字相 符呢?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城市人口的增加,环境恶化正 在不断加剧,绿色环保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据美国 康奈尔大学环境保护系的最新研究表明,一棵生长五 十年的大树,它产生的氧气对大自然的调节、对环境 的贡献、对空气的净化等经济价值,约值五万美元。
合肥老城区的梧桐树已超过了五十年,它与城市共生 共荣。爱护梧桐,就是爱我们的城市,爱我们城市的 每一个人,乃至我们的后代子孙。
读者安徽大学沈晖 P399-4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