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体道

書城自編碼: 299891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李宇林
國際書號(ISBN): 9787508091136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76/58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13.1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HK$ 109.8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HK$ 65.0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0.4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HK$ 61.6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HK$ 44.6
未来特工局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HK$ 55.8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HK$ 54.9

 

編輯推薦:
1.本书是对《道纪》《通玄赞义》《南华新传》《玄纲论》《养真集》《坐忘论》等传统文化典籍的白话解读;
2.本书用道家经籍阐述道家思想,体现道学的思想内涵。
3.作者从人与自然、社会、家庭以及人本身的和谐层面论述道的理念,又从修齐治平的概念去体现道的内涵,目的是使人们返淳返朴,求证生命的本真,坐忘以求本、养真以合道,回归上古自然无为,清静恬淡。
內容簡介:
本书运用道家经籍阐述道家思想,重在体现道学的思想内涵,让人们认识关于道家论述道的概念。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天地自然万物的原动力、原始能量,它虽然无形无象、无色无味、无方无圆、无外无内、虚无空静,但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有。万有都是道的派生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道生之、德蓄之;道无为、德有为,有为又是在无为的基础之上,无为之为,并不是人为之妄为。德的有为在于顺应自然,辅助、协助而无私情私欲。也就是道生长万物而德蓄养万物,虽蓄养而不为己有、即行善而不求名利,助人而不彰显功德,完全是一种博爱、大爱。万物都是道的化生物,道对于他们是齐同的、统一的,顺应他们的本性去体现万物各自的姿态,顺其自然生生化化,无穷无尽。天地有道则风调雨顺,四季有序万物盛长,自然有道则万物繁茂,则人民食物丰厚,社会有道和谐而安宁,国家有道、则民富国强,万国来朝,家庭有道则父慈子孝、万事兴起,自身有道则血脉和顺阴阳有节,身强体键。
道学从研究天地自然的永生不变中,去觉悟到人类社会的变化,缘由,进一步认证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应根据遵循自然人类社会就可以繁荣昌盛,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家庭就可以和睦相处,自身就可以健康长寿。这与《易经》、《黄帝内经》倡导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阴阳和谐是同一理念。本书运用道家经籍阐述道家思想,重在体现道学的思想内涵,让人们认识关于道家论述道的概念。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天地自然万物的原动力、原始能量,它虽然无形无象、无色无味、无方无圆、无外无内、虚无空静,但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有。万有都是道的派生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道生之、德蓄之;道无为、德有为,有为又是在无为的基础之上,无为之为,并不是人为之妄为。德的有为在于顺应自然,辅助、协助而无私情私欲。也就是道生长万物而德蓄养万物,虽蓄养而不为己有、即行善而不求名利,助人而不彰显功德,完全是一种博爱、大爱。万物都是道的化生物,道对于他们是齐同的、统一的,顺应他们的本性去体现万物各自的姿态,顺其自然生生化化,无穷无尽。天地有道则风调雨顺,四季有序万物盛长,自然有道则万物繁茂,则人民食物丰厚,社会有道和谐而安宁,国家有道、则民富国强,万国来朝,家庭有道则父慈子孝、万事兴起,自身有道则血脉和顺阴阳有节,身强体键。
道学从研究天地自然的永生不变中,去觉悟到人类社会的变化,缘由,进一步认证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应根据遵循自然人类社会就可以繁荣昌盛,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家庭就可以和睦相处,自身就可以健康长寿。这与《易经》、《黄帝内经》倡导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阴阳和谐是同一理念。
人不能脱离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不能离开自然而独立存在,也不能离开社会家庭而独自生活。人与天地、自然万物的相通相应就说明了,一个人的个体只是万物中的一物而己。庄子说:我与天地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了万物相齐和谐统一的理念,而道家又是特别的珍爱生命,珍惜健康,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道教是尊生贵术的宗教,这是道教继承道家思想的缘由。珍爱生命,看重使人健康长寿的养生方术,倡导身心同治,心性与身体同样重要,是道家几千年来研究道德、以道德的理念指导医药养生的精神本质,也就是医学结合健康长寿的*秘诀。
从人与自然社会、家庭以及人本身的和谐层面,论述道的理念,又从修齐治平的概念去体现道的内涵,目的是使人们返淳返朴,求证生命的本真,坐忘以求本、养真以合道,回归上古自然无为,清静恬淡,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的原始生活状态。这或许是实现和谐、和平,回归自然的*好方法。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李宇林,河南南阳人,出生于中医世家。因早年仰慕道学前来北京白云观入道常住,后在中国道教学院学习,任白云观道医馆馆长。
住观除修道学之外,又研究易理、丹法、医道等等,在修与行期间,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进修现代中医药学,系统全面地研习医理、精究方药。曾出版《修道五十关》、《医道通仙》、《大道五行统论》等著作。
目錄


序一....................................... 1
序二....................................... 11
前言....................................... 20

第一篇 道纪................................... 1
先天....................................... 3
元始....................................... 3
开物....................................... 5
太上....................................... 6
三五....................................... 10
王伯....................................... 16
降生....................................... 20
授经....................................... 21
西游....................................... 22
原题....................................... 24
章句....................................... 25

第二篇 总叙道德............................... 27

第三篇 通玄赞义............................... 39
道原....................................... 41
精诚....................................... 51
持守....................................... 60
符言....................................... 90
道德....................................... 100
上德....................................... 109
微明....................................... 118
自然....................................... 128
下德....................................... 137
上仁....................................... 147
上义....................................... 156
上礼....................................... 165

第四篇 南华新传............................... 173
逍遥游..................................... 175
齐物论..................................... 178
养生主..................................... 184
人间世..................................... 185
德充符..................................... 192
大宗师..................................... 197
应帝王..................................... 204
天道....................................... 206
天运....................................... 213
刻意....................................... 217
缮性....................................... 220
秋水....................................... 223
至乐....................................... 229
达生....................................... 234
山木....................................... 239
田子方..................................... 245
知北游..................................... 251
庚桑楚..................................... 258
徐无鬼..................................... 266
则阳....................................... 276
外物....................................... 283
寓言....................................... 288
让王....................................... 292
盗跖....................................... 299
说剑....................................... 305
渔父....................................... 308
列御寇..................................... 311
天下....................................... 317

第五篇 大道论................................. 325
至道....................................... 327
至德....................................... 327
垂教....................................... 328
绝义....................................... 329
分别....................................... 329
远近....................................... 331
用道....................................... 331
二学....................................... 332
二病....................................... 332
师资....................................... 333
仁义....................................... 334
失道....................................... 335
心行....................................... 335
修道....................................... 337
保生....................................... 338
理国....................................... 339
二法....................................... 339
观修....................................... 340

第六篇 玄纲论................................. 341
道德....................................... 343
元气....................................... 343
真精....................................... 344
天禀....................................... 344
性情....................................... 344
超动静..................................... 345
同有无..................................... 345
化时俗..................................... 346
明本末..................................... 346
虚明合元................................... 347
以阳炼阴................................... 348
形动心静................................... 348
神清意平................................... 349
行清心贞................................... 349
真人为俦................................... 349
仁明贞静................................... 350
立功改过................................... 350
委心任运................................... 350
析凝滞凡................................... 351

第七篇 养真集................................. 355
道......................................... 357
理......................................... 358
天地....................................... 359
人生....................................... 360
老......................................... 361
病......................................... 362
死......................................... 363
苦......................................... 364
性命....................................... 365
心......................................... 366
情......................................... 367
思......................................... 368
念......................................... 369
好......................................... 369
身......................................... 370
脉......................................... 371
尘世....................................... 372
名利....................................... 372
色......................................... 373
事......................................... 374
物......................................... 375
我......................................... 375
假......................................... 376
魔......................................... 377
境......................................... 378
识......................................... 379
过......................................... 379
善......................................... 380
梦......................................... 381
鬼......................................... 382
神......................................... 382
气......................................... 383
精......................................... 384
教......................................... 385
学......................................... 386
知......................................... 386
行......................................... 387
言......................................... 388
省察....................................... 389
敬......................................... 390
克治....................................... 391
止......................................... 391
观......................................... 392
存养....................................... 393
戒......................................... 393
定......................................... 394
慧......................................... 395
诚......................................... 396
孝......................................... 397
德......................................... 398
仁......................................... 399
静......................................... 400
乐......................................... 401
太极....................................... 402
中......................................... 403
学圣....................................... 404
坎离....................................... 405
开关....................................... 405
就正....................................... 406

第八篇 坐忘论................................. 409
信敬....................................... 411
断缘....................................... 411
收心....................................... 413
简事....................................... 418
真观....................................... 419
泰定....................................... 422
得道....................................... 424
枢翼 426
內容試閱
序 一



大道不能彰显,世俗的教化就会衰败,天下人的思想就会因此而大乱。这个时候,自然就会生出圣贤之人,扶危救乱的方术就显现于世间,周代末期就是这个样子。圣人忧虑人民得不到良好的自然生活秩序,于是孔仲尼阐释上五代的文籍律令,想要拯扶当世的衰败;老子依据上古三皇的本质,用以救乱祛僻,他们的想法是一致的。大概仲尼的方术,表现在语言文辞上面,用语言来调治情感;老子的方术根本在于质朴,质朴就可以返还本性。性情的极致,即使是圣人也不能让它改变;文饰与质朴的不同,万世也不能使它统一。《易经》里说,彰显诸多仁爱,只是以文饰来教导人民,就是这个意思啊!用文饰辞藻教化劝导,就能彰显事迹、表白用心,所以能让人们轻易明白,轻易明白的事情再用文雅的言辞记述就详细。《易经》说,内藏诸多作用,以质朴作为教化劝导,就是这个意思。以质朴作为教化,其中的道理是很玄妙的,所以深奥而不可以认识;深奥而不可以认识的,往往都是妄自作为。只有老子的方术,以道为体,以名为用,从无为而治到无不为的境界,即与皇天同极。杨朱宗法老子的形体而又不能达到老子的高远,其结果只能让人理解他是贵身而贱物;庄周述说老子的运用,而又失于太过,所以庄周总是强调绝圣弃智;申韩有失老子所谓的名称,他们的弊病在于苛刻缴急;王何有失于老子所谓的道,而流行出的言语却是虚无放诞。这六个人都是老子的罪人。而且世人因此说老子的思想指向,终归不与孔仲尼相契合,所以诋毁老子的名誉说老子抛弃仁义、绝灭礼学,指责老子所谓的道只以清静虚无为用,这样的思想怎能治世呢?世人的迷茫已经很久远了。这样的名词就使得老子的思想饱受屈诬有千年之久,道德不能施行于当代,是有一定缘故的啊!况且老子原本于天地化生之道的开始,以此历陈古今的治乱变化,首先阐明道德,其次述说仁义,接着陈论礼乐的失误、刑政的苛烦,叙述他思想的指向,教导其所以然。其中秉持的要点根本在于情性回归原本的极致,所以他的大道开始于身心的修持,进而形似以家庭国事,以至于把道施行于天下,以此说明大道的完备性。有人说内容芜杂,没有头绪,岂不是有意玷污圣人吗?
过去伏羲画八卦,以论万物之情,穷究性命之理,顺应道德的和气;老子的思想同样是阐述开天辟地、万物化生的法则,根本在于阴阳二气,推演性命生化的极致,根源是道与德的奥妙,是和伏羲之论同根同源的。文王观察大易九六的变动,贵重阳刚,崇尚变化,其要在于中和;老子也观察大易七八的正理,达到柔和,持守清静,而以大统贯其中,这又和文王的宗旨相通。孔子祖述尧舜,以文王武王的思想理念作为宪章,教导人民施行仁义;老子也拟议伏羲,弥论黄帝,提倡天下施行道德的教化,这又与孔夫子在权衡上契合。这三位君子,又被称为圣人的极致。老子把他们的思想行为方式加以变通化合,研究变化达到穷极之处,探索精妙到了幽微之地,可以说是达到了极其神圣的地步了。王弼以为圣人是与大道之体相合的,如果说老子还未能体现出大道,那么阮籍之流只能称为上贤,至于说亚圣之人,大概等同于辅佐的后来继承者。老子经历世代的足迹,还不足以让岂能把加以称道吗?并不是这样吧?圣人在世,有事迹的,也有没事迹的,所以大道不能施行,朝廷屈身征召聘请,却让天下事务成为他内心的忧虑;也有隐藏踪迹,遁居山林,不以外物累身的。所以有事迹与无事迹都是行道,两者殊途而同归,这都是大道之行的义旨,两者的处世方法并不矛盾,也不相反。然而孔夫子之所以要出世行道、老子之所以要处世行道,老子之所以要沉默、孔夫子之所以要语言,大概是使用方法上运用屈与伸、隐与显的精妙不同罢了,王弼之流怎么能认识到呢?
司马迁统叙论述诸子百家,把道德作为首要,可以说是知道本末的人。班固作《古今人表》,把老子黜退至第三品位置,虽然他的名字可以黜退,但老子的道岂可以贬低?老子的道术被时代抛弃,已经很久了,都是因为以上这几个人的作为使其如此。何况孔夫子亲自拜见老子,感叹老子之道,称赞说:其犹龙乎!跟从老子请教礼义,没有不诚恳的,都记述在记传之中。后代之人不能通晓其中的大意,因此异端之说纷至,盖因记述的人不能穷究它的根源,所以非议的人不能穷尽,倘若这个传记再不记述的话,那么老子的宗旨就几乎要湮灭了。现在我们要阐释其中的意旨,彰显它的微义,让大道明明白白,并与各位古圣先贤的心意相合,若能体会其道,运用其名称,执古以御今,达到理想的正治如同翻转手掌一般。
庖丁解牛得养生之道,用志不分,道或有在。大制疏散,智慧虚伪,性情遗失,含生初损,于是有至真之人起来彰明至极的教化,唯独推崇原本的道德,大概是祖述自上古的典故遗闻,因此可以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庄周指示说,那是上古神农时期,人民极其质朴,空谷之精神完全而元真没有死亡的时代。列子号称黄帝的书籍,探究其中的微言大义,仿佛有玄妙的事物,只是恍恍惚惚,视听不能有所见有所闻,不是古不是今,或迎或随,谁能知道它们的头尾呢?错过它就不知道它的出处有多么的遥远。极致的珍宝秘藏在荆山,却不知道它的存在,如果一旦觉悟到,它就会不召自来;深渊的宝珠可以搜寻,象罔却能得到。轩辕华胥之国,唐尧姑射之山,都是极其快乐的游玩之地,于是达到泰定。曹参师承盖公,在齐做相国;孝文帝接受河上公的师承,成为汉室宗主。虽然他们所得比较浅显,尚且内心安乐而富庶。奈何世俗的学者都不认识大道的真切面目,只是看到其中的文辞有所不同。诗书的规迹,弄不清它的义旨,只是为皇王所宗法。所以一旦听到不尚贤,就说遗弃在野外不要回收;不贵重财货,就说抛在地上不要使用;说绝学无忧,等于是在养禽兽;说绝圣弃智,就无法可依,就是走向原始的洪荒世界。不知道灵台洞府之间,就好似清明的眼球一样,即使留有点滴些许尘屑也会蒙蔽神光,所以必须要做到善恶两方全都遗弃,才可以达到冲和虚静,专守其一;倘若此情难以定度,也可以使意志昏迷。深根固蒂以趋长生久视之门,同天下如华胥,见神人在姑射,即动即静,万物芸芸而归根,由混浊而澄清中冥冥而见晓,至人以静为鉴,实为学者的规范,清静为天下正。
孔子有志于行道,而道之缘由是无形无象的,只是依据于有形之德,以德作为立基的根本,根本确立道可化生,缘其渐进为义,岂能滞塞于德而不进行于道?这就好像路过它的门而不走进它的房内。如此有志于六艺,浮游在德的门外,以艺术作为道,把秽汁作为精华,以蠢浊为质朴,迟速为本性,端拱不动为无为,不食滋味为恬淡,来去适意为自然,休妻独寝为清静,如此之人不可以和他谈论极致的妙道。如《抱朴子》第八卷说:五千文虽出老子,然皆泛论较略耳,其中了不肯首尾全举其事,有何承按者也。大概他太多论述房中以及外丹黄白之术,拿着有所为去做事,将好利淫心去测度无为之道,因此不知道五千言中是否首尾不接,又何况那些还不及于他的人呢?又有把直接修炼轻举成道者称为上士,修道德的人作为其次,全身隐形变化,外物形象要在于心禁而称为妖幻。孔子不谈论怪力乱神,因为这些对于治国没什么意义。老子所说的长生久视,务在进道,而并不是专心取法长生。况且神仙中人居住在三山,没有脱离大地,跨凤朝帝也不能脱离上天,就是居住在天地之间浑浑噩噩地生活千万岁,也只是暂时把短暂的生活变得更长,报酬净尽还是要死的,如果不进行修道,与庄子说的大椿树有什么不同呢?这里并不是论说是非,只是唯恐阻滞神仙之术,不行修道之事。世间万类,唯有人为最贵,最贵之处在于不把衣食看得很重,唯有人可以明了生死,不因为尘缘而错过,一时身死将至,此事不是临期而设,或者会沉没在其他的路上,万劫千生也难得有此机遇。然而大道无言,借有言以显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所以语言可以存意,得意而忘言。如果以闻见觉察了解知道,始终难以觉悟,而世人多为文义所障蔽,因此难知其中义旨趋向。道德本无多事,直截易解,全人一见开发,闻言悟德,因德而见道。
凡言德者往往涉及孔氏之门,言大道虚寂又涉佛氏之旨,以儒释二教为证,撮道德合为一家,唯恐根纯福薄不能承顺其事,故有留形住世长生之术,又有保国安家久长之法,上有出离生死常存之妙。此身与古圣一般,但行之如此,唯以道德、仁孝、慈俭之风,常存无欲之心,久则民物淳淳,可再见尧舜之天。
《体道》以无为彰显功用、有为作为依恃的权衡,即是以有为明达无为,悟无为摒弃智慧,这是其中的道理。行德的以体道为其法则而且施于事务,这是行事之用。道德二字包含无所不至,所要陈述的阶梯次序,缘于道有浅深、德分内外,如果不明白阶梯,就会互相滋生诽谤。大道寂寞淡然至虚无形无名而不可言讲,书籍没有办法记述它,所以又说为太易。太易是尚未见到元气之时,太易有动方始见一气之初生,所以又称太初,老子指一炁,勉强命名说为道;孔子说,形而上者方为道;释氏陈述四谛也说是道。所以知道三教设教垂训总是完备于有为,若不从有开始,怎么知道无呢?明白无是因为有之故,明白无就是大道了,其中之义有浅有深。太易就是虚无之说,因为有动是有的初始,所以名叫太初;有气为有形的开始,所以称为太始;气形相合而生,即为刚柔的性质,所以称为太素;气形质已具备而未曾相分离之时,称为浑沌;浑沌既已离分,阴阳互为激荡,一元之气居于中间,万物化生,所以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圣人仰观俯察,体悟天之尊地之卑,运用它设为官长,而明确君王之道,奠立五常,百工行业,以正君臣、父子、夫妇的秩序,用以治理人事社会。大道无姓名无踪迹,无生无死,万物常存而不变易,无上尊高妙不可言。上德体无为为运用,以守一为法则,而治理天下万物,作功而不推辞,生育而不专有,作为而不依恃,功业有成而不居功,谦下知足而又不显见贤能,万物将被它们的行为所感化,所以没有败失之事,大概是因为施行无为而达到了无有不治的结果。
老子说:大道甚易知,甚易行,而人好径。所以他们出行的愈遥远,知道的就愈少。大道平常而容易,全在于不为而成,其中的要点都归于没有贪欲,没有贪欲就能清静,清静又成为天下之正治。老子不说药物,不说修仙,也不说白日如何升天,只是谈论道德,并非方家术士。
气若与形神合一,而且能把握阴阳的变化,就能寿与天地齐同,无有终止之时,这样的人称为真人。如果以持守于一为法则,而且统贯于万事,就可以游行于天地之间,视听到八方之外,这是彰显淳厚的德性而又保全于道的人,称为至人。其次的以阴阳为法则,依从于八风的道理,而又能处在天地的和气,内无嗔恚的心思,所以能够调节嗜欲,也可以度过百岁之寿,相比较来说,可以称为圣人。如果取法则于天地,仿效日月的运行,辨别罗列星辰的出没时序,明达天文,论述年岁运气,审察阴阳的逆与顺,又仿照律历,分判四时八节,这样的称为贤人。其次的遵循五常和百工行业的法度,称为君子。违背君子行为的称为小人。自真人以至于君子,不能离开一气阴阳人事,都称为有德。若对修德之士而言,一元之气以前,无为大道,即使是三贤十圣犹且生疑,何况是小人呢?五常与百工行业是修人伦之理,尚且不能在各行业中加入德性,大道必当自退屈隐,有什么可担忧的呢?人若从于德,必然有补于世,若使人迷情逐境,以酒色为奇货,障闭本心,埋没道德,行鸡鸣狗盗之事,丧失仁义,何异于拉人入于污秽之地,进入沟壑之中,无人伦之常理。为儒者不能驾驭先圣之道,遗留下淫词秽章于世,以蒙蔽愚俗的眼睛,这是违反先圣之道的欺诳之徒,诋毁诽谤自会昭昭,而且正真之言难以损坏,又何必畏惧嘲谑呢?今时崇尚奇怪之论,如河上公飞升,列子乘风而行,点石成金,整年不吃,脸红发黑,如此之类使人看了都会钦敬叹服。世人说舜居历山,象耕鸟耘,圣德感召。孔子叙书于舜说:圣德止于是矣。就好像是有了大的功业,而后上荐于天。孟子说:尧舜与人相同,而好事的人扩张了他们的怪诞,并非圣意如此啊!如汉文帝见河上公,河上公升入云端之中,离地面百余丈,并且和文帝言语。若能做到如此,这也是异能之术。这同样是好事的人,夸大其中的怪诞罢了。列子能做到上下四方六种和气合而为一,精神凝明,所以心凝形释,骨肉都融,可以随风往来东西南北,如同树叶干壳,竟然不自知是风乘我呢还是我乘风。这是内心达到了物我两忘、形神合一的境界了,又岂能是果然蹑空乘风飞行呢?乘风履空是轻举之术,点石成金是变化之术,全年不吃是断谷之术,红脸黑发是修养之术,都不是道德所致。修道德之士的,如列子居住郑国,也有种田的职业,子阳送给他粮食,列子不予接受,他的妻子拍打着心胸埋怨他甘受贫寒。可知列子家贫有妻有子,居住在郑国四十年,国君大夫看到他和普通人一个样子,这是适应了鄙陋风俗的人。修道德的人士,他们和众人相同的是外在的事务,不相同的都是内心的世界,俗人只取法于外在的境遇来论辩事理,怎么能知道其内心呢?如同《庄子》寓言:孔子见盗跖,盗跖拿世间的人情世故和他理论,所以难免有小人的诋毁。
五千余言,其要在于无欲二字,学习的人只要在心境上做到无欲,就是无上之道。然而无欲二字,其中意义极其深邃,所以老子首篇先言无欲,恐怕学习的人拿着无再说有,又恐滞于有又言到无,两者同称为玄,又恐执滞于玄,所以又将玄拂抹而去,这四种方法就是入道的门径。现今的学者,见说无欲,便在心上断念而求无欲之境,不想到断欲便是有欲,这种状态反而有病。若用心求法,想到心外有法,不知即心是法,法即是心,存意识在心,便是欲念,这是有病的说法。若令心凝然不动,如木人相似,澄定不动,这种办法在玄门为名,或有病或无病,四种说法若不除去,玄学无定性,无从依着。以上都因心有所趋向并为污染,不清不楚,所以作为病人,能在心上无此四病方为无欲。道为众妙之门,而书以言为筌,岂可执着于言辞而牵强附会曲意解说?学者只要无纤毫系念,心如朗日,常处空中,无有纤埃,光明普照,然后随方应事,如天起云,忽有还无,不留踪迹,无所住心,这样就叫德,可称为无取无舍,无凡无圣,无一法可修,无一行可得,所以又名平常心是道。又说: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学者到此,多自生疑,恐落于空,于是望崖而退,此非落空,就是无心之心。了得无心,唤作道人,道人在真人之上,大概真人存意识为学,所以在道人之下。
宋徽宗注《道德经》说: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心之所自得;道者亘万世而无弊,德者统一性而常存。老子生活在周之末世,处大道下降而德性衰败之时,所以著书九九八十一篇,以明道德之常理,而名其为经,用辞简约,意旨深远,学习的人应当静默深识而彻悟它的精神内涵。
万物莫不由之谓道。道作为一个品物,无处不在,也无所不通。天地为大,也未脱离它的内部;秋毫是小,因它而成体。充满域中的,什么能离开,什么不是缘于此道呢?何况是人?孟子说:道就好像是大路一样。道和道路之道是同一个字,大概因为人们所必须要出入的不能超出此道之外,这样说来,道是人们所共同要走的,我们就可以明白什么是道之在我之谓德。德性在人,有生命都可保全,有利有分都可充足,尚未成形的事物得以生成,不因外物就能修持,不因他人就能达到,完善自己就可以取得,还岂能有他求吗?杨子说:德以得之。造字的人以真心为德,大概所谓的德,并不是说要得到别人的什么,只是说自己有德罢了,就是说德是内心有所自得。况且道是无穷尽的,而德是可以修证的,唯有无尽之道经历古今而自然而然,并非受时令术数的拘执,它却始终是欣欣不能穷尽、不曾有终结的时候。经书里说,道是久远的,亘古今万世而没有蔽塞的,就是如此啊!唯有可以修证,所以即使扩充四方所有,使万物形象千变万化也不能改变,培育而且充养着的万有都未尝离于道。传里说:德是性的开端,充实此一德性就可以常存。道有升降,德有盛衰,时世方才得以治理,就可彰显出道隆德盛,到了末世,就会出现道降而德衰。正当周的末世,大道既已隐去而德又下衰,疏散而为百家的曲意说教,掩蔽为诸子的异论,各有所执,各有所当,不完全,不精粹,道术于是被天下人分裂。此时有一位老人,感念玄妙之道失落而不能流传下去,怜悯有生之民不能觉悟,所以就以清静作为宗旨,以无为作为根本,效法自然的极致,著书立说以阐明道德的常理,希望讽诵此书的人,能得见天地之道的完全内涵,以明古代圣人的大智慧,这就是他的书不同于诸子而成为经典的缘故。大概来说,凡经都有一定的体制,所以成为常经,如经星之经,亮丽于天而不动;又如纺织有经,足履机身而不改变。道德的常理,和这个道理没有不同,所以成为经典。观察其书的内容,概括众家之妙理,广阔浩大全都具备,而字数多不过五千余言,其中的字辞可以说是言简意赅。人们当年不能究察他的变化,终身也不能完成他的学业,他的义旨可以说是很深远的了。学习的人倘若不明缘由以探究他的深意,得意而又忘其言,就不能有所收获了,有话说:默而识之。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道德之常理,并不是言语听声所能该备的,并不是浅见之人所能揣测的。想要得到它,唯有心悟神解,才能自得于言意的表层。
关于《道德经》的注解,流行在世的已经有很多了,大都分章辨析句词,前后不能贯通,用智慧穿凿,用揣测去辩论,都是自以为是的学说,以至于微言奥义,昏暗而不能彰明,阴郁而不能阐发。阅览的人因多出歧路,莫衷一是,不知所向。所以要去其浮华归于纯真,阐道德之意义,玩味释解,心目洞开,可致平昔疑难,涣然冰释,内外混融,其义若贯串珠宝,超越常人之情万倍,大概不是世间学问所能比拟议论的。或许是高仙至人,愍念世道衰落蒙昧,于是披振发扬玄妙奥秘之大道。所谓道隐无有名姓,然而大道又善于给予万物并且成就万物。
事有万端,主义归于一个准则,教虽分三而鼎立,道理出自百家之言,都是体察古代传统而存论现代思潮,全都是为了遣祛邪僻而归入正道,做到标本贯彻,互说端倪,想证实是者之是,非者之非,白者之白,黑者之黑。淳风虽然有散,天道犹且相同,众位圣哲比肩相随,群贤耸立。孔子说过:不通顺的责备,我明白他的事端,没有规则的称呼,愈论愈繁,越整越乱,所以礼义崇尚大顺,易道贵于随机而变,上天既然无言,人还能随从什么欲妄呢?至于说造化之内,品物之中,虽然听任自然,而又各自遵循自我本性,百姓有所能的,圣人岂有所不识?百姓所为,圣人岂有所不解?何况是玄元妙旨,大道之精微,岂可以轻易言传,妄称得到至理?
太上道大而德宏,守约而施博,藏大用于无用之地,寓无不为于无为之中,超出太极之先而不称为远古,运行于万世之后而不称为现今。因而得到它高明的称为天,得到它博大厚实的方称为地,日月得到它用来代表光明,四时得到它用来错落有致地运行,山川得到它用来流畅耸立。洪流的,纤细的,高大的,低下的,飞行的,潜藏的,运动的,殖长的各自得到道的一气,而成为万物之一,比万物更为聪明灵秀的是人类。举例不能超出人类认识世界万物的范围,曲成万物之外,我们寻找它的缘故,而不得不强加名姓说道,不是圣人就不能有此道,不经过无的体验就不能承载此道。因此道难以闻听,因有经文而后才可以闻道;道难以看见,因有经文而后才可以看见。阅读此书的人,倘若有得于无为的思绪,就可以修身,可以齐家,可以安民,可以有举措而使天下太平,虽然这样说也只是粗浅的话题。《南华经》说:就是那尘垢秕糠,犹且可以陶铸。如果说性根命蒂,交摄互融,真空妙有,微言显说;险难的语言,凌励的层次,就是孤峰绝岸,达到滋味淡泊就是原酒美羹,若要澄彻内涵就是镜里之花,其中窈冥清朗犹如水中之月,可以默默地契合而不可以用语言明悟,可以用精神去过往而不可以寻找迹象去追求,若不是别具慧眼,与老君在寥廓惚恍间相见的人,就不能起到万分之一的影响。为老君弟子而不知老君之道,犹如终日饱食而不认识五谷,终夜照亮而不知灯光,岂止有负于自身,也有负于人生之遇。虽然如此,也不敢说得老君之元旨,只不过是与尊德乐道之士,一同玩味,同悟大道,若有功成行满,不亦乐乎。
伏羲书易剖露先天,老子著书全彰道德,这两人所著却是群经之祖,现今的学者未能通彻其义理,为什么呢?大概是不能得到真传罢了。诸家解释所见不同,各执一端,大概由于私意揣度,并非自己胸中流出,所以不能广而推之。在治道上有所收获的,执持于治道之说;在丹道上有所收获的,执持于丹道之说;在用兵机谋上有所受益的,执持于用兵机谋;在坐禅上有所受益的,执持于禅机的解说。或者只言理论不言事物,或只谈论事物而不谈论理法,至于说权变智谋、旁蹊曲径,就沦落为偏枯之地了,都有失于圣人本来的意愿,殊不知圣人著作经文之用心,立极于天地之先,表露于阴阳的运化。至于说天地覆载之间,一事一理,无所不具备,怎么能只执于一端而论说道理呢?
圣人把精神隐藏在寂静缄默之中,道就在冥杳恍惚之中,周流六虚而不能知道其所以然,交际应酬万变,哪能去窥测它的踪迹?即使一往一来也是自虚无而持守元本,一造一化自修证以获其真,又怎么用言语来辩论呢?圣人沉默而深思,群情至愚,一定等待引导而后才有行动,群性至昏,一定等到教诲之后才有觉悟,这就是说有言论就载于方书之中,垂训后世而不朽,以作为常善救人之意。到了千年之后,此道愈来愈遥远,先生的心意,愚昧的人不能领受,极其真切的言语,愚笨的人不能通达,何况我们老君的书,言语明了而道理深远,文辞近俗而义旨幽深,若不释解申义,不从庄子、文子及诸多道书之中去领悟,众人看它就如上天一样渺远而不能明晰。是为序。

李光富
2016年8月7日于中国道教协会


序 二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因其耳漫无轮,所以号称聃,是春秋时代楚国苦县人,在西周入仕做守藏室史的官职。当周景王时,孔夫子年近三十,曾经向老聃请教礼,其中的言语可在《礼记》中见到。对于孔夫子来说,他是老前辈了。曾经和孔夫子说:只论述义理并不去作为,哪里比得上我和彭祖呢?太史公说孔夫子做事比较严谨,也不是过头的话。等到孔夫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有一位叫周太史儋的曾经拜见秦献公,说到离合的数理。有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其实不是,儋与聃同音,传话的人以讹传讹。周朝政治衰落,老子西游,即将到散关,关令尹喜知道他是异人,勉强他留下来著书,于是著作上下篇五千余言,这才离去。其上下篇之中,虽然有章数,却和《系辞》上下之意相同。河上公分为八十一章,于是就说上经效法天道,天数奇,其章有三十七之数;下经效法地道,地数偶,其章共有四十四之数。严君平又分为七十二,说阴道八,阳道九,以八乘九得七十二,上篇四十,下篇三十二,当初并非本来旨意,于是逐章取名,全都不是原意了。唐玄宗改定章句,以上篇谈论道,下篇谈论德,也不是原意。现今传本大多有异有同,也有因为一个字而尽失一章意义的,认识原文的真实面目愈来愈困难了。大抵老子之书,其中言论都是借事物以讨论明晓大道,或者因为当时世间修习崇尚的不同,来晓谕其中的本义,然而阅读的人却不曾得到其中的道理,所以比较隐晦。庄子宗法于老子,他的语言又与老子不同,所以他的自序写到生死为主,都见于《天下》篇里,大多与佛书相合。如老子所谓:无为而自化,不争而善胜。伊川说:老子谷神一章最佳。文定说:老子五千言,如我无事、我好静、我有三宝,都是极致的语言。朱文公也说,汉文帝、曹参只得老子皮肤,王导、谢安何曾得老子妙处;又说伯夷微似老子,又说晋宋人多说庄老,未足尽庄老实处。然而前辈诸儒也未尝不与之相和应,只是用借喻之言加以指意,所以未免有所贬议。这是一宗不能完结的钦案,如果研究推寻得到道家的本初旨意,真所谓千载而下知道其解释的人,只要早晚遇到,就豁然开朗了。
《老子》与《易》的内涵没有两样,道与《易》都有太极之说,圣人的经典留存而不要辩论。《易经》先论乾坤,后论天之道,效天法地,所以儒道与天地同功。太易是尚未见到元气,道家以为是大道之初祖;无名天地之始,是论说先天之道;道法自然,是得了回归于无的妙处。噫!道德一经全都包括了。其中的玄,似无而有;又玄,似有而无。生物之天由此大著,自然之天隐然长存,说:太极中虚,谷神在焉。谷虚而且是善应和的,心神宁静所以机灵。性比于太极,就是物初始浑沦的泰定专一,无极是太极尚未有形的太虚之名,说:道论述的事物本身,十中有一就是太极,这都是极致的语言。闭门造车,出户合辙,是可以相信的。老君之道追溯到太初之先前,神游于浩瀚远古之上,身历有周之末世,天下的变化,有什么不能看到的,以此垂训千万世,这是何等的仁义之说!世人因此诋毁却未曾思想。大概道德以无极太极谈论,仁义礼智信以阴阳五行说话,所谓天地,圣人刍狗、民物,就是说不仁和六经论仁没有两种义旨,犹如上德上仁、失道失德、绝仁绝智等言论。这里由皇而帝,帝而王,道有升降,而伯氏假借仁、窃取义,超越于礼、开凿于智的所作所为罢了,原旨实际与此义契合。况且说为民司命,不知道有仁的滋生、礼的长养、义的成实,唯有智藏于是中,难道说这一年没有春夏秋而是常有冬季,这是它的宗旨吗?哎,天道的流行,世道的推移,只是前行而不能回还,这是自然的运势啊!变化而且通达它,在于人们自己,此经所以要作。其中说: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五常为信,五行属土,先天无极太极之道,万变不能改易,所谓诚实之意。
成为老氏学生的人,大都尊老而贬儒。列子、庄子二位特别尊崇他们的老师,甚至诋毁谴责尧舜。孔子因而把两者分门别类,所以儒生指责老氏为异教,孔老的学说于是分歧为二。然而老氏的教导,并非果真与儒学相矛盾。老氏说的道,超过有而使用无,集合虚以化为实,直接要改变圣贤智慧仁义成就素实质朴,世间儒生往往惊骇他们断然抛弃的言论,哪里知道他们矫正世俗而并非纯真呢?所以善于使用其中意旨如是西汉时期运用清静无为而得到天下大治,不善于遵循其轨迹的如西晋以清静虚无而灭亡。岂是必须松弛放纵准则规矩来改变所谓的道吗?篇中不只是以道学说道,而又以孔老比较,援引儒以明道学。老子之教似欲恢复原始结绳为记的时代,这是羲农远古之事,其中谷神之论祖述黄帝,其中崇尚无为类似舜,看重不伐不矜类似于禹,诸多微言妙旨与六经相合的,不下十分之一二。说孔老不是出自一理,我们是不能相信的。太史公所谓道家精神专一,采儒之善,岂非如此呀!
太史公记西都孝文时,人民乐业,年六七十翁嬉戏如小儿,太平盛世之际,犹可以想象,岂不是学习黄老、效法清静所致吗?汉代还不足以称道。老子之书大要言无为不争,这是古代帝王治世之事实,即使是商汤周武王尚且不能做到。正当周朝衰微,紫气度关向西而行,感慨时代变迁,记述了五千余言而后西行。其中言辞隐晦,旨义深邃,期望它能带来富民强国淳朴的社会风尚。此书流传之后,世间的刑名深刻之术和神化玄运之说,两者不能相为阐发却相互指责诋毁。有人断言说:这是探古史而作,用以论述伏羲轩辕尧舜的治世之道。大概老子职司藏室史,旧闻尚未遥远,垂衣结绳而治,鲜明就在目前。文籍没有不相信史料的,因古代史料有记载,就使人们容易相信他的真实性。班固论道家清虚自守,契合于尧的谦让。道源于自然,是效法自然,也是领受于自然之道,不知其名,安之曰道,而专以道而名家。
大抵老子说的道,以清静无为自然为宗旨,以虚明应物不阻滞为运用,以慈俭谦下不争为实行,以无欲无事不先于自然规律以开导人作为治政之法则。它对于治身治世来说已经达到极致了,如果使用起来远古的治世理念就可以恢复,因为它所起到的是对时世风俗崇尚文明倡导淳朴之风的作用,没有不因此流行通达的。老子的思想怀抱着纯素之大道,与时代达到和谐的极致,必然有感而后有应,若不得其时以推行此道于天下,大概可知时序理数就有所不通,或者始终不能达到契合。然而说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能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而且顾念着西方异域的风俗,那么他悯念当时而又忧虑后世的心思,为何如此这般呢?幸好此文不能流失,所以有西出函谷关时尹喜侍驾,东鲁孔夫子拜见有犹龙之叹,而且书籍与谈话的语言尚且存在。河上公、黄石公、乐臣公、盖公等等,大概能探究其中的宗旨,而体察他的境界,收敛运用于身,那么在我自身的天下已经和羲皇契合了。至于说大道所得到传授,就只有孝文帝是以国君的身份来接受,子房运用它来辅佐汉室,曹参用它来辅相齐国之政,果然能够在苛刻的秦室之后浚通一脉,噫!这岂不是征验吗?然而假使行进此道,施行起来,如上古羲皇时代,那么羲皇时代就可以再次出现了。或者有人看到此书词意内涵洪荒宽大,却不知道深入细察,不能得其旨义,只是在虚极静笃之时留存,体悟它,当作极其严肃、极其秘密之事,认为对于政治事务的根本在于放开松懈平淡自然,只是闷闷若昏的量度,而且已成为习惯、蒙蔽日久,反而会堕落到优游放荡、姑息养奸的地步,于是就有清虚不及使用的讥讽,所以不是经文中的境界。文中子说:清虚长而晋室混乱,并不是老子的罪过呀!白乐天说:元元皇帝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这也是确切实论啊!
苏文忠公轼,奉诏撰储祥宫碑,其中大略说:道家者流本出于黄帝老子,其道以清静无为为宗,以虚明应物为用,以俭慈不争为行,合于《易》何思何虑,《论语》仁者静、寿之说。自秦汉以来,始用方士言,乃有飞仙变化之术,黄庭大洞之法,木公金母之号,太极紫微之祀,下至于丹药、奇技、符篆、小数皆归于道家。尝窃论之,黄帝老子之道,本也;方士之言,末也,得其本而末自至。噫,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以至于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并不是两种本义。学习的人,如果能够得其一而融会贯通,那么所谓的杳冥之精、恍惚之妙,就会真切实际地昭然于守中抱一之中。而且玄牝之机、橐籥之用,难道不是道的所作所为吗?唯有深入研习自得其本义的人明白。
左仙翁葛玄说:老子体合于自然而然,生于太无之先,起乎无因,经历天地,终始不可称载,终乎无终,穷乎无穷,极乎无极,所以无极也。与大道而伦化,为天地而立根,布气于十方,抱道德之至纯,浩浩荡荡不可名也。焕乎其有文章,巍巍乎其有成功,渊乎其不可量,堂堂乎为神明之宗。三光持以朗照,天地禀以得生,乾坤运以吐精。高而无民,贵而无位,覆载无穷,是教八方诸天普弘。大道开辟以前,复下为国师,代代不休,人莫能知之,匠成万物不言我为玄之德也,故众圣所共尊,道尊德贵莫之命而常自然,唯老氏乎!周时复托神李母,剖左腋而生,生即皓然,号曰老子。老子之号因玄而出,在天地之先,无衰老之期,故曰老子。世人说老子应当始于周代,其实老子之号始于无数之劫,窈窈冥冥渺邈久远。社会道德衰败,大道不能施行,于是西游天下。关令尹喜说:大道将要隐藏吗?愿意为我著书吗?于是撰著五千文字,分道德二经。五千文字宣讲道德的本源,其大无所不包,其细无所不入,是天与人合一的自然经典。前辈有话说:精神专一,研习不止,就可以参透阴阳太极;崇尚至上,以此为乐,就可以契合玄妙,与真人同游。宁静无为与真人期合,就可以使众妙感通会合。内观形影,神气长存,体合道德,万神震伏,祸灭九阴,福生十方,安国家宁。谁能知道无为的文采?污毁它并不有辱,巧饰它并不有荣,挠动它不会混浊,澄湛它不会清澈,它是自然而然地应合大道,无穷无尽而恒常永久,所以知道恒常的就是明慧。大道是怎么作为呢?弘道全凭人们自己,经文精微玄妙,岂可不尊重呢?唯有道的人才把它当作宝贝。
有一位叫河上公的,不知道他的真名实姓,汉文帝时自己建了一个草庵,就住在渭河边上,经常研读老子《道德经》。文帝也爱好老子的语言,下诏命令诸位王公大臣以及各地州牧二千石以上可以参加朝廷直奏的各级官吏,都让他们学习《道德经》。其中有几句话文帝不得其解,天下人及官吏都没人能通晓它。侍郎说:渭河之滨有位河上公,常诵习老子。于是文帝就派遣信使到河上公的草庵询问他。河上公说:道的尊崇、德的可贵,并不是可以如此遥远地询问的。文帝即刻安排车驾,依照礼仪去向他请教。文帝说:普天之下,没有哪里不是君王的土地;在天下国土上生活的人,没有哪个不是君王的臣民。地域之中有四大,君王居有一切。您虽然有道行,但还是朕的臣民,不能自受委屈,如何可能高尚呢?我可以使人们富贵贫贱。话音刚落,不大一会儿,河上公即俯下身躯,两掌放在盘屈的腿上坐下来,仿佛一跃而起,冉冉升入虚空之中,如同祥云一样升起来,离地面一百多丈停在空中,虚静不久,屈身低头回答文帝说:我此时上不到天,中间不牵累到人,下不居住在地,我是什么样的臣民呢?陛下怎么能让我富贵贫贱呢?文帝这才觉悟到他是神仙中人,这时才下车辇向河上公稽首礼敬,说:我的德性不够,有愧于继承先皇的遗业;才能不堪大任,常常为此忧虑。虽然天下得以治理,但是处事依然奉行道德的法则。只是我内心蒙昧,对经文义旨大都不能明了,唯有承蒙有道之君子,恢弘怜悯,有心教我,这样一来我早晚就可以目睹到像太阳一样的阳光普照了。河上公授予文帝素书《老子道德经章句》二卷,对文帝说:熟悉研读这本书,所有疑问自然释解。我注释此经以来,有一千七百多年了,一共传了三个人,加上你有四人了,不要让德性不好的人看。文帝跪拜,接受经书,话说完,忽然不见河上公去了哪里。议论的人以为世上的人不能完全通晓经文的本义,文帝爱好老子之道,以精诚的心思感应,仰赖太上道君派遣神仙中人,特地下临教导,又唯恐文帝内心未曾纯信,所以显示神通变化,用来让文帝有所觉悟,好成就大道的本真。当时的人们因此称说河上公。
老子从上皇元年正月十二日丙午,太岁丁卯,下降为周室的老师,到无极元年,太岁癸丑五月壬午离开周室,西行度函谷关。关令尹喜宿命与道家契合,预先占卜看见紫云西迈,知是有道之人应当路过,于是斋戒烧香,想见有道之人。就在当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老子路过函谷关,尹喜急忙迎接,铺设礼仪,口称弟子。老子说:你本来就有这样的天分,做一个利济天下、传弘大道的人,你也是神仙中人。就在当月二十八日中,老子授予《太上道德经》,义同虚无,大无不包,细无不入,圣王不能尽通其义。
当社会人心不古,奸诈虚伪,本性质朴之风泯灭,社会混乱之时,老子著书立说,以阐明人类社会生生之理念。然而世风败坏的末世学者,蔽于前世的余绪,乱于诸子的怪异之论,智慧不足以明辨真伪,有的甚至用圣人的经文与杨墨之书相提并论。有一些读者虽然理义辨明,但分析不深,于是就索性高谈阔论,矫揉造作,离开原文理义甚远。现今世传王弼、张说两家经文互有得失,有害于理义之处各有不同。圣人之道是相同的,然而用语言解释起来却各有不同。然而世间儒生白白地拿他们的话来断章取义,以言语论说方面的异同来确定正确与否,因为他们不明道中本义,反而以为道相同一为非。《易经》里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说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的确是这样子啊!推演五行的差别,观察四时的变化,看他的行为,揣测他的志向,用以参照万物,就是圣人不说什么话,我们也是知道的。
所以大道好比年份,圣人好比时令。自从尧舜直到孔子,礼乐已然彰明,寄托着那些形名度数精神的运作明显地见证在制度行为之间,确定尊卑,分别贤否,用来对待天下之事,详查品物之多,可以说是兴盛啊!大概从时间上来说,比如夏天之后就是秋天,秋天就收敛它所离散的而统一起来,零落了万物的华丽,反而成了实质,就可以分辨万物的德性,以恢复其本性为常态,其志态安静,其行事简明,秋天岂能期待着返回到夏天吗?大概是因为将要成全岁运而使万物生成,对于这个时令来说,动物植物死亡的已经过半,然而岂不是自然的运化所致吗?这果然不是小智慧所能及的。秋天大概也不是年岁的终止,那么又有谁是年终呢?所以四时的变化,对于我们来说表现为幼、壮、老、死的过程。传里说终身顺其自然而不知有道的,就是这样子吗?学道而不以生死为念,那么还要学什么呢?朝闻道,夕死可矣!所谓道,就是贵在它能看透生死,若确实明白道德的精诚,而追溯它的归处,那么生死就尽善尽美了。
道原本至无,能化生妙有,运用至无之道,成妙有之功,唯有太上老君玄元皇帝啊!大道起始于有象之先前,尊崇为造化的源本,融合精神以至于到了亿劫开始分灵,天地覆载之中,养育万殊,陶冶庶品。由此三皇承受使命,崇尚遵奉淳朴和一之风;五帝雄握江域,逐渐散失无为纯朴之风。老君仍然历代降迹,随时应化,或为国师,或为宾友,授经传道,而教导当时之国君。自从唐虞禅让之初,世道交替沦丧的时候,举荐贤才于乡野,平四罪(共工、三苗、鲧、驩兜)在朝廷,崇尚贤能的事迹既已彰著,憎恨坏人坏事的行径又高举起来。朝廷虽然谦让和气,对外却仍有干戈之事;人情渐趋浇薄,大道的朴实已然离散。老君号称尹寿子,居住在黄河的北边,怜悯万物本性的迁变欺骗,唯恐纯真的宗风被欺凌代替,以为三皇的大体不足以使后王效法,五帝的常道不可以垂训后世,所以撮合重玄奥义,著述道德,想要彰明道是无为的,因德来显明道;德是有所运用的,因道以显明德。典立语言的资本使无言之道得以畅发,因循着理性的原本而弘扬玄妙的根本,作为理身治国的纲要。于是把至精至极的宗本传授给虞舜,并不是说要绝仁义、黜圣贤良智,而是在于抑制浇薄巧诈虚伪聪明的风气,想要使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看见朴素,怀抱诚实,泯默暗合于太素之和气,体道而复归元本,自然达到忠孝。世间儒生不明此理,认为老君之道是抛弃仁义、毁坏礼智,并不是树立教化的大方向。况且极致的仁合于天地之德,极致的义合于天地之宜,极致的乐合于天地的和气,极致的礼合于天地的节律,极致的智合于天地的辨析,极致的信合于天地的时令。弘扬淳朴的风尚,寻求一致的源头,成为世界大同的教化,混合极致的大道,归向仁寿之乡,本来就不在乎矫揉造作、巧饰虚伪的作风,然后再称为仁义等事。所以仲尼、亚圣都默不作声地要得到它,即是说毁肢体,黜聪明,遗弃形骸,舍去智慧,超然于万物之外,永远成为真人,这并不是微末之学、小小的儒生所能知道的。绵延夏、商、周、汉,经历过几千几百年之久,明耀得与日月齐光,巍峨得与乾坤同运。即使有百千家诠释,仍然褒扬极深,如甘醇而酌之不竭。如果施行于治国,刑罚搁置不用而社会太平;如果因之而修养身心,就可以保全精神而长生久视。
老子撰《道德经》,在内可以为葆身存性养寿之道,在外可行修齐治平之事,没有不完备的了。这就是所谓的内可为圣、外可为王的学问。写史书的人把它与诸子并列,在申韩之间,世人因而称它为黄老之学。至于说刑名的派别,就与道家的流派大相径庭了,不能说它们之间没有矛盾。大概因为周室衰落,王道式微,它垂范世人、拯救民俗的用意都蕴含其中了,并不是一本自我修持的书籍。然而曹参、盖公认为清静无为的理念对于治世有征验,他们运用的经义对于治理世道的理念相差不远,对于超脱世俗的教化由此而有极大的影响。有的人不弄清楚文章的深义和全面性,却一概地加以诋毁,认为是虚无怪诞的说教,这难道是能真正通晓道的人吗?古今的注疏有几百家,都是各执己见,而且一定是以辞句解释义理,概括统贯而已。假若理论不通,本义晦涩,辞句虽然工整也不足取法。
《道德经》是道家经典的祖经,以无为自然作为本体,以谦虚退让、慈悲俭朴作为运用,以至于修齐治平的道理无不具备。葛玄真人说:五千文实际是道德的本源,大到无所不包,细微到无所不入,是天人合一的自然经典。前人都说:老子五千文诚修身治国之纲领要道,济时救世的良方。由此而言,它并非只是道经的祖经,三教的各种经典,岂能离开它的本源而另有一种理论呢?

宫 婷
2016年8月8日


前 言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或字伯阳。按道家经籍所说,老子诞生于空无洞虚的先前,他的玄妙是出于自然的变化之中,而且常居住在天上,历代成为帝王的老师。这些传说都是六合之外的事情,不是从正史中来的语言,所以可以省略,不必加以议论。然而道家神话老子,也与道德二篇的内涵有一定关系,不只是简单的尊祖之风,更是体现了道家精神的实质。从经意中可以看出,道德包罗天地,纵贯古今,契合宇宙,生育万物,它的理念不分国度、种族、阶层、地域,人人可法,万有可遵,是天地人和谐的法宝,是人类安享太平、实现世界大同的最高指导思想。所以道家把老子的道说成是开天辟地的宗祖,因崇尚他的思想精神而如此地神话美化并不为过,更何况又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世界宗教元祖大都是如此,再者老子的智慧如神一般明,人们也必然尊奉老子如神明一样。道教经藉中有老子者,道也的话,就是直接把老子作为道的化身、道的代表、道的体现。举其中大概的话说:老子的母亲有感于大流星的光芒而有了娠孕的应兆,说李耳降生在商代,就在商的第十八代帝王名阳甲的第十七年,岁在庚申,寄胎托娠,经历八十一年,是太阳极致的九九之数,他的母亲经常在李树下漫步,而生老子。老子出生就白发苍苍,就能言语,因而指着李树说:这就是我的姓氏。又有说法是他父亲姓李,名无果;母亲尹氏,名益寿。正当商朝第二十二王,武丁的九年,岁在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出生。有人说老子身高八尺八寸,颜色微黄,眉毛光彩,额头宽广,两耳如聃,眼睛较大,牙齿稀疏,口唇方厚,前额有三五条横行通达的纹理,皎如日,渊如月,鼻梁有双骨,耳孔有三漏,足下踩踏着二个午字纹,手中攥有十个纹理。大概是因为禀受的元气极其清纯,而且接受的形质极其特别。他出生在楚国苦县濑乡曲仁里,涡水的南面。到了纣王二十一年丁卯之岁,居住在岐山的南面,西伯侯听说之后,诏聘为职司藏书的史官,武王攻克殷商之后转为柱下史,经历成王、康王时代,潜藏沉默,官卑秩少,在周室居住很久,看到周室衰败而辞官隐退。到了昭王二十五年癸丑之岁,五月二十九日壬午之辰,乘坐青牛拉的简易车辆,徐甲驾车,离开周都。关令尹喜是周朝的大夫,姓尹名喜字阳公,著书九篇,论述关于道德的理念,现传《西升经》即是。尹喜善于内观之学,观星望气,收纳餐服日精月华,隐藏德性,施行仁爱,当时的人们都不了解他。尹喜的姿态形体高大修长,文雅而且喜好典籍史书以及隐晦的谶纬之说,善于观测天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没有不洞晓明彻的,即使是鬼神的变化,也不能隐匿它们的情态。尹喜大度恢宏,不理会世俗的礼仪,慈爱俭朴损己利人,入朝就做了东宫的宾客朋友,出仕补缺函谷关令,每次仰望云天霄汉,就有飞升虚空的心思。老子还没有走到函谷关的时候,尹喜登上楼阁四方观望,看见东方有紫云向西移动,知道有真人应当路过,于是就严戒看守城门的官员,并且洒扫路道,焚烧清香,等待应兆的出现。到了七月十二日甲子之辰,老子一行走到关前,尹喜擎拳曲腿奉迎,邀请到客舍,侍奉洗漱。尹喜一并斋戒沐浴更衣,请问道妙,至十二月二十五日托疾辞退官身,二十八日领授道德二篇。尹喜叩头恳请,跟随老子西行流沙,老子说:你尚未得道,怎么能跟随我远走呢?况且流沙属于蛮夷之地,那里的风俗粗犷,难以教化,你有什么办法改变他们呢?你把大道的理念悉数领会,融会贯通,进入骨髓,这时精神通明全然保存,且能荡涤尘垢,静止念想,清心守一,行千日清斋,炼形入于妙境,之后可以到蜀郡青羊肆寻找我,怎么样呢?尹喜连连称谢。老子忽然之间腾飞空中,冉冉升入太虚,直至看不见。尹喜一直等到光影全都消失,才回到楼阁里休息。处在清静斋戒之中,屏绝童仆门吏。诵经三年,精思千日,心神凝固,形体释解,骨肉混融,不久就到了穷究数理、通达权变的境界,可以随着形体而任意改变迁移的奥妙,没有不能做到的了。于是他离开家乡,超然物外,笑遨云霞,即刻前往青羊肆,赶赴老子的约会。老子称尹喜为文始先生,一同西游到流沙之地。有人说:老子在周昭王时西出函谷关,教化引导西方胡人,一直到周幽王时才又回到中国华夏。所以孔子到周都恭谨地侍奉老子,向老子请教礼仪。老子说:你所说的,那个人和他的骨骸都已经腐朽了,唯独他的言语还在耳边回响,况且君子出山的时候就可以乘坐车驾,不然就只有和普通人一样出行。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深藏财物不彰显,表现出空虚无物一般,君子有高尚的德行,而他显现出来的表情却是和无所作为的愚人一样。去掉你那些骄傲的气象和太多的欲望以及你那似有资本的状态和迫切实现的志向,这都是对你的身心没有多大益处的。我所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话罢了。孔子离别老子之后,对他的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们为什么能飞翔;鱼,我知道它们为什么能游动;兽,我知道它们为什么能行走。走的可以用罔罟,游动的可以丝网捕捉,飞翔的可用箭簇射击。至于说龙,我就不能知道它为什么乘风云而上天了。我今天见了老子,认为他就是和龙一样的啊!这个时期,天下国家混乱,王道衰退,所以老子再一次西出函谷关。有人说老子有二百多岁,因为他修道所以有养生长寿之术。老子接受学问,从容成开始;又询问道理,请教了常枞,他们都是古代的隐君子。老子的儿子名叫宗,宗在魏国入仕为官,做了将军,还有封地在段干。宗的儿子名叫注,注的儿子名叫宫,宫的远室孙子名叫假,假在汉为官,侍奉汉文帝。假的儿子名叫解,解做了胶西王卬的太傅,解的家就在齐国。
有天地阴阳就有了道术,其实世间什么时候缺乏过有道术的人士呢?自从伏羲画八卦观天象以来,以至于尧舜禹三代,在世显名的修道之士,世世代代都有。论到老子,原本也是人中之仙灵,大概是得道之中尤其精妙的人。当时的人们看到他天长日久寿限无穷,又因为出生之后就头发皓白,所以称他叫老子。老就是尊称,子是对人的尊崇且通用的称号。人生受命之后自然有通神达变的,禀受的气质与常人不同,应该作为道主,所以能被天神所助、众仙依从。因此所出现的度世之法,如九转金丹、五金八石、玉醴金液、存真守元、思神历藏、行气炼形、消灾辟恶治鬼、养性绝谷、变化役使、教化戒律,都是老子时常所要救世的方术,没有不是极其高超的。还有治家治世都是大道之途,圣人茶后饭余的事情。老子恬淡无为,专心以长生为务,所以在周室很久,名位始终不被迁升。概因与物和光同尘,朴实自然,所贵重的是道,虚无应物变化,无为而为,故而著书说微妙难识,道成而去,这就是所说的博大真人啊。况且老子的子孙祭祀不停止,而且终升于玉京之山;庄子,鼓盆送妻而歌唱,也入侍于帝旁,都成为行道的宗师,使后世之人相信长生可以修学。老子被历代尊崇,供奉他的庙宇香烟不绝。到了唐乾封元年,高宗下诏赠老子为玄元皇帝,光宅元年太后诏赠尹氏为先天太后,所以唐以来称为圣祖。过去老子的著作称为道德二篇,现在称老子道德经,应当是关令尹喜授经之后的标题。所谓的道是恍惚暗晦难以言传的,仿佛有物混然生成,我们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道,又因为它通达而生育万物,所以训诂称为通,又称此道为蹈,就是道路之道的意思,因为道使人们佩服它的言语而去实践履行这种理念。道是受德所钦重的,有道的人必然就有德。德就是有所得到,内则有得于心,外则有得于物,有得而不丧失,所以物得就有生称为德,有德就必然内含着道,道与德相需而且不相分离,所以称为道德。经是常规法则,即是说它的道理有常规可以效法。又说经是书中最为尊称的名号,现在说《道经》上、《德经》下,就是上篇之首取自道可道,非常道,下篇之首取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后一种说法是随文生义,说道非德无以显,德非道无以明,道无为无形,所以居于化物之先;德有用有为,所以在生化之后。道衰而有德,德衰而有五常,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是明确道德是众行的首先,也是五常的根本,所以道经居于首先,德经在其次后。上下二卷,依法为两仪的生育;八十一章就好比是太阳,是阳性的极致之数。因此说上经阐明道大以效法天,下经阐明德性以效法地。天数奇,所以上经有三十七章;地数偶,所以下经有四十四章,这都是先贤的说法。此经以重玄为宗,以自然为体,道德为用,其要在于治身治国。治国如经文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治身如经文说,塞其兑,闭其门,谷神不死,少私寡欲。这是要旨,可以获得解释而言传。又如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大概是不容易解释而向人言传的。所以那些观看了经文,在他的屋檐走廊里行走的人,都以为是已经升堂入室了,等到研究精微深入思考,然后才知道对于道的觉悟只有秋毫的末端,万分尚未得其一。
《老子论》: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著书的目的在于传道,教化的目的在于拯救时弊,拯救时弊的方法不同,所以出处也有不同,轨迹既然有不同,所以立下的言语也有不同。若使后世之人在此有特别的观念,而且把孔老作为殊途同归的训导,假如通晓他们的道理,而且没有被时代所窒塞,领会到他们的精髓而又不被他们的轨迹所拘执,获得了他们的旨意而又不被他们的言辞所泥滞,那么诸位圣贤的书籍都可以相互参考使用。自从三代之后,圣王不再,天下都沉溺于文辞胜出的弊端,没有回归情性而恢复本初的质朴,道降而下,德性衰败,还没有比现在更为严重的了。老聃生于周室,以懦弱谦下表现自己,以虚无空静不毁伤万物为实际运用,所以他辞去藏守之职而隐退。关令尹喜请求著书,于是著作八十一章,以畅叙道德的宗旨,其中的言辞简约,其中的道理深远。以深厚为根本,以简约为经纪,以原本为精神,以枝末为粗俗,一定要使人民回返到上古百姓结绳记事的朴素时代而后才可以。他为了挽扶教化、拯救时弊,可以说是到了迫切并且极致的地步。不够幸运,后世之人看不见天地的全貌,不了解圣人的博大胸怀。儒士如司马迁,极为偏颇地认为:学儒的人排斥老学,学老学的排斥儒学,说什么道不同不相为谋。汉代扬雄说:断绝灭亡礼乐,我是不取法的。唐代韩愈说:坐井观天,他的远见是很小的。三位君子如出一辄,不知道圣人的用心。为什么这样的严重呢?大概是说:道好比岁月,圣人就是岁月中的时令,夏天以生长为功,秋天以收敛为德,一个是要万物荣华而蕃茂光鲜,一个是要万物凋零憔悴而回归原本,相互因循而岁月的功德就完成了。况且自从伏羲开始制作历法,直到尧舜,三代礼乐的制作已经极其完善了。正当老子的时代,礼仪文饰过度铺张美化,如果不收敛这些浮华而归于道德,圣人的功德怎么才能成就呢?其中的言辞有失道而后德,直到失义而后礼,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是说天下之人没有不遵循于道德而诋毁卑下礼仪的,假若把礼返归到仁义,仁义又复归于道德,对于治理天下来说,就可以说不用去作为了,所以排斥仁义礼智而且都以道德的理念著书立说,诏告天下后世。其中语言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大易之初始,只是浑沌而已,无形体可见,无气质可以命名,直到易有变化而成为一,才开始有了数字,从一变为七,七变为九。九是究的意思,于是从九又复归而为一,即是从所生直到又复回归的路程,如此的变化往复哪里能有穷尽呢?所以老子著书九九篇,以彰明阴阳消息祸福、倚伏天道往来、人事终始,没有不完备的。
孔子与老子同时代,都著书以垂训后世,使其思想不朽。孔子说:学而不厌。老子说:绝学无忧。孔子说:必也其圣乎!老子说:绝圣弃智。孔子贵重仁义,老子弃仁义;孔子举贤才,老子说:不尚贤。孔子说:智者不惑。老子说:以智治国,国之贼。他们的立言大概都相反,难道说这是他们故意相互乖逆背离的吗?大概孔子是以人们生活的常规为根据,又历经世事变迁而立道;老子却是明了道的原本,是为了拯救时弊,他们各自的趋势不得不如此。绝学就可以使已经放任的性命之情态打造为坐忘日损的妙境;绝圣就可以使人们安养性命之情而无惊惧愚昧,明彻污浊的心态;弃仁义就没有虚伪巧诈的私心,可使天下人不只是亲近自己的亲戚、爱护自己的子女,而是共同回归到博爱和大孝大慈上来;不尚贤就没有儒墨竞起之争,使天下之人没有浮夸、猎奇以及相互倾轧之心;以智治国,国之贼就是说人情浇薄诈伪多,而且智慧愈加困穷,哪里能比得上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呢?他们所立言不同的方面大都是如此。至于庄周的书籍,使用寓言十九,阐发明彻玄门宗旨,大多假借孔子老子相互问答加以说明,而篇内也记载了关于孔子问礼之事。老子说:我的话很容易知晓,很容易施行,天下之人没有不知道的,没有人不能施行的。万世之后,一旦遇到圣贤,即以老子的能知能行而成为清静无为之治,又因其言所发出的理念而成为博大之书,使四海还返于淳朴,道德不再荒废,还有什么比得上如此的幸运呢!
天地万物之一,会于圣人之心,明于圣人之言。观圣人之言,不察其从何方出,不因事物繁多而迷惑,即使事物众多而有万数之不同。按道的理念而言,道生于一,散离而为万数,岂能不知万数可归于一?这都是推崇根本穷究源头的学问,不去言讲。老子《道德经》宗旨的出处就是源于一而已。虽说有上经、下经,似是不能为一,但是何尝又不是一呢?说八十一章,说五千言,又似是不能为一,何尝又不是一呢?大概以天地万物的统一,寓意于上下经八十一章五千余言之中,使天下后世由于这个一而知道。一的理念广大浑沦,难以言说,所以用比拟来议论形容它。说它是有,却不能从语言中获得;说它是无,却又不能离开事物。在天地万物尚未形成之先前的状态就是一,已经混然蕴涵于其中,等到天地奠定尊卑位次,万物生育之后也是这个一,无所不在、无所不往:天地得一而成为天地,万物得一而成为万物,圣人得天地万物之一,开启天下后世之人的觉悟,大概都不是一言一论所能研究熟悉的。这就是老子道德五千言所要著作的缘由。
老子正当殷商的末期,怜悯世道衰微多由于文教之弊,于是想要恢复太古的纯朴厚载,所以畅述玄风,用以激荡流行的风俗。至于说轻忽蔑视仁义,摒弃斥责礼学,大概是因为不能过于直接就无以矫枉。仲尼因此钦服,而有犹龙之叹。唯有圣人才知晓圣人之心,才能说这样的话啊!关令尹喜目睹紫气的祥瑞,就认识到有真人要路过函谷关,虔诚叩请方才垂训极致的语言。议论的人都说五经浩瀚不如上下二篇的简约,的确是如此啊!庄周、列御寇敷畅阐发其宗旨,就好像是在苍茫的大海里鼓动波浪,在崇山峻岭寻找高峰,这只能说是在寻找别人的足迹,却不能体会到他人的真意,其要在于忘却言语而后才能认识到他所指出的归向。汉文景二帝寻求治道,崇尚清静,国家治理得以兴隆平安。又说:曹参宗法盖公的训导,足以知晓道德济世的验证,果然不是虚妄之言。可惜了晋朝,流行浮夸荒诞,王衍尚清谈反而坏了淳朴的风尚,阮籍猖狂放诞不经,又诋毁以正名分为中心的礼教,丧失了它的根本却在循守它的枝末,怎能不可叹可悲呢?又赖隋时的王仲淹,他深知其中的缘故,却以为崇尚虚玄时间太长,晋室才因此被削弱,这岂是老庄的过错吗?只是因为他们运用得不完善罢了。唐朝韩愈还讥讽说这是小仁义,好比是坐井观天,可悲呀!韩愈有文才而暗昧于道,也只是如聋盲在心,却不知道泰山雷霆可以惊惧他的耳朵而触动他的眼球,一句话如果说得不明智,就会使后世的君子们叹息和笑话。笃信的人,什么时期都有,各自随其觉悟为之注解,大概不下数十百家之多。
万物的来由都是源于道的化生,道之在我者德也。道妙无形变化不测,德可显现出有体有形,相同的都是德。从它不同的方面去观察,好像有两个名称;从它相同的方面去观察,其实是一致的。末学之人,谈论道的时候都不及于德,谈论德的同时言及于道,这就是道德分裂,看不到道德纯粹的全部的缘故。尤其在上圣当周之末世,感叹性命的烂漫,怜悯道德的衰微,著书九九篇以明玄远之妙本,言语不过五千,意义实贯于三教,内则修心养命,外则治国安民,为群书之首,万物之宗,大无不包,细无不入,其辞简约,其义深远。自有书籍以来,尚未有此经的玄妙,后世解经的很多,能得其全旨的极少,多随所见互有得失。通达于元性的,打造全神的妙道,然而对于命或有未尽其意;了达于命的,得养生的要诀,然而对于元性,或有未尽其意。岂知性命兼全、道德一致的道理呢!
庄子、列子、文子、庚桑子是老子的门人弟子,在周时都受到老子的亲身传授,通晓道德奥旨的,舍四子之外还有谁呢?现在看到的注解释义等,义多浮诞,去旨甚远。崇尚辞句的,多在谈论辩解体要上下功夫,善于说理的拘泥于身边的浅显事物,不明白它的宗旨所归,因此使大道隐蔽在小有浅显的成就里,把它关闭起来使人们不能打开,久受委屈却不能使它伸冤。所以天下之人从此没有不以空虚的本性为科律的,受邪说的惑乱,都不能使它返还到正道上来。不以俗事累心名利为务,回归自然天性,以恬淡为乐,因而探寻道德本义,求道家之源。

庄、列、文、庚四子各有撰著,阐发道德义旨可谓精详。其他诸子解说,纷纭肆辩,徒以笔舌为功,虚无为用,了无所执,又怎能与道家四子同日而语呢?今日之高人讲师略知玄关,尽谈空性之说,不能述说道之一二,又不能深究道义,只是曲义解说,以为有自得之功,而以此拯世之欲妄,救人之偏僻,叹圣人之道不能施行,仍恐有疑义迷惑,失其真义之旨,所以以道经释道德之义。本人道学浅薄却又不揣鄙陋,面对古文经义绞尽脑汁仍模棱两可,幸好有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注今译》,还有百度文库的《通玄》《南华》之译文,又参考道藏诸书,用《通玄》《南华》的义旨来彰明道德,《养真》《坐忘》以明道之原源宗本,以《体道》之名,以悟道德之本义,希望有益于道文化的传播,这是学道者的愿景啊!

以论述契合今人的智慧。过去论说老子之术的,只有太史公相近,为治稍得其道的,只有汉文帝罢了,至于其他皮传诡说,都不足取。





第三篇 通玄赞义



道 原
老子说:有一物混然生成,好似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已经存在,只是它无形无象,窈冥恍惚,寂静寥廓,平淡无奇,无声无息,无色无味,并不知道它的真名实姓,只不过我是勉强给它起个名,叫作道。这个名叫道的,它的高没有上限,它的深度也一样不可测量,然而它却能够把天地包裹,因为它所禀受的是空旷虚无而没有形质、没有气象,它的原始内涵自然、浑厚、深沉,源流不绝。它虚无至静,运用起来永远不会充盈。即使是混浊,也因为它的虚静而渐渐地澄清,使用起来它的能量却无穷无竭。它既没有时间的概念,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抚摸它竟然没有纤微的质地,它的性情是至简至易。从事则无所不能,无不合适,广大无边。把它放在寂静幽暗的地方,反而更能彰显出它的光明。看着它柔和弱小,不与人纷争的样子,然而它却始终不受挫折,显现出刚劲健运、不屈不挠的本性。它善于涵养隐藏展示出阴性的一面,昭示化育又表达出阳性的一面。阴精阳气合化而彰显出日月星辰的光彩,高山峻岭因为道而险峻,渊海川谷因为道而深邃,凶猛的野兽因为道的作用而奔跑行走,鸟鹊禽虫因为道而飞翔,水中鱼虾无不因为道而游弋,显示吉祥的凤凰也因道而展翅翱翔,天上星宿因道而有秩序地运转。世间有情有质的事物没有不因而灭亡的,而今唯有道者,因其无质、无情、无体、无形,看似虚无,却永存不朽。世间有职位而尊贵者,没有不退位而能长久不变的,唯有无位且低下的人,才能永远不被黜退而成就其尊大,争强好胜者也只能逞一时之勇,没有不被淘汰而最终生出失落悔恨之心的,唯有不争者之退让,而成就其无敌无憾之因果。
古代的三皇五帝,都是后人公认的有道明君,他们的行为体现着大道无为自然、虚静的本性,治国以中正和平为原则,不自尊高,不狂妄自大,不自以为是,不为个人名利。行谦让,处卑下,有公无私,有人无我,与自然同化,与百姓为一,德配天地,天下不因治理而民自然教化,他们只是因精神意识,与大自然的结合就可以使四方百姓各安其居,乐其俗,定其性。因为他们德合自然,治理通变顺和则天地之道不亏运滞之理,风雨不乖燥润之节,五行无克,六气自和。所以说圣明的人,他们的精神运动如同天一样清明而晴空万里,他们虚静的时候如同槁木一样,形神静止不动。他们的行为号令如同风雷,滋润如云雨,虽然万物生生化化无穷无尽,他们却始终执守着大道虚无自然与万物相契合,随事物而雕琢,应生活而浮沉,最终回归于质朴的天性。依附万物的自然属性,不压制,不助长,没有人为的因素去做事,一切合乎自然大道的体性,因其自为则无所不为,所以万物畅其性而我常无为,故与大道之性相合,把握自然规律,无为而为之,这是大道的内涵品德,恬淡愉悦没有矜持,这是大道内涵和谐的因素,所以万物异于形体而能各得其性而生化。大道使阴阳交泰和合,调节四时气候,使五行生克制化有度,润泽草木,滋涵金石,德泽广被,至坚斯洽,禽兽硕大,毫毛润泽,鸟卵不败,兽胎不,尽其生成之气。父无丧子之忧,兄无哭弟之哀,童子不孤,妇人不寡,虹霓不见,盗贼不行,这是三皇五帝含德之治啊!能使阴阳不愆,品物咸彰,与大道自然为邻,与民同化,不求得而名誉天下。有人说:在上古时代,质朴诚实纯正的风尚浓厚,所以五行之气没有太过与不及,四时之令风调雨顺,人们乐天知命而无忧,美其食,乐其俗,安其居,谦和柔顺,能活到天假之年,的确是圣明君主德治天下,因其所化而然。可以打个比喻来说:天下好比是人的形体,君主是这个形体里的心脏、主宰,心若烦乱,自然引动身躯生病,君主能虚怀若谷、至清至静,则国家安定,达到大治而人民安居乐业。然而三皇五帝生于淳朴的上古时代,可以运用自然之道使天下大治、万民归心,倘若不是使用自然之治,不按照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体性去办事,那么诱惑渐生,物性自然丧夫,今天依各自的自然性质去治理,就是当初德治的延伸,他的功德在于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依各自的体性,不彰显王者的功德,这叫作没有治理却达到了治理效果,大概这个治理并非是人为的管治,而是自然得到了治理。自然天道是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变化成就万物而不去主宰万物,因无心以生而生者自生,所以不据为己有,无心以化而万物自化自成,所以不去主宰。万物依恃于大道而生长,却不明白是道的功德,万物又因于大道而死亡,也不因此而怨恨大道,因为万物在生生死死之间没有喜爱和怨恶,所以也就不存在恩德和怨恨。天寒地冻的冬阴之季,着意于收藏蓄积,并不觉得有多么富有,春暖阳和万物发散,布施禀受生杀之气,也不见有多少缺失。恍恍惚惚,出入于有无之间,往来于变化之场,不可以片面去看他,恍惚之中他的作用不可穷尽,窈窈冥冥他的应用是没有形迹可寻的,深邃而通达,有感而后动,随刚柔而舒卷,应阴阳而消息。
老子说:大丈夫,恬静安然无思,淡泊镇定无虑,把上天当作房屋,把大地当作床铺,依四时为快马,以阴阳为车辆,行走之道无路不通,游行起来从不倦怠,出入的地方没有门户。把天当作盖子就没有不被覆盖的地方了,以大地为车辆就没有不被承载的了,以四时为马就没有不被使动的了,以阴阳来驾驭就没有不具备的了。所以说即使快马加鞭也不觉得摇晃,行驶再远也不因此劳累。四肢不动,只是精神意识在驰骋,则自然无所摇动,任适所为则不至劳怠。聪明智慧不因此而损伤却又能洞见天下的原因,是执着于大道之要,这样就可以观察无穷之地,六合洞然而皆通。所以说:形体和心性对事物的认识还不能对于一个方面完全了解,而精神与心性的外驰就能洞观天下事物。身心与道相合则洞察于一切,往来于无穷。天下万物万事不可以人力而为之,唯因自然之势而推论之,万物的变化不可用智慧来穷诘,只有拿一时不变的要义才会找到变化的玄机所在。所以圣明的人内修其天性自然的本质,而不彰显装饰其外在的形势,积精全神,畅达其性,不纵心悦目而系滞于外物,淡漠泰然,与物同性同化,无为却最终无所不为,弃我之治则同于万物之自治。所说无为的意思是不先于万物而为,无治的意思是不改变万物的自然天性而治,无不治的意思是顺物之性,物我相通和顺之义。老子说:用道的理念来治理天下国家的,等待事物来的时候要因循把握它的自然规律,事物有所萌芽的时候就要寻求其原因。万物的变化无不因道而适应,千百的事件都和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道的体性是虚无、平易、清静、柔弱、纯粹素朴,这几个方面代表道的形体。虚无的理念是没有阻碍,故能集蓄而为道的屋舍;平易的理念是没有装饰,朴素无化,任道而行,故为道之素颜;清静的理念是正大光明,故为道之镜鉴而可以照察;柔弱的理念是形体顺畅而通达,故为道之运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以弱者道之用。反者是大道自然变化的常态,反后天之识神归先天之元神,反后天之人情归先天之本性,故为道之常。柔,故不可以挫败,体现出道之刚;弱者故不可以战胜,体现出道之强;纯粹素朴体现出大道中正和平的特质而为道之主干。虚静的状态其中不需要承载,平和的状态其心中并没有牵累,嗜好欲望没有留存的地方,说明已经达到虚无之境了;没有爱好,没有憎恨,说明已经进入平和之境了;一心一意没有心动的变化,说明已经做到了清静;心无杂念,身不染尘,说明已经做到了纯粹。不因而忧虑,不因而快乐,这是养德的结果啊!至德之人乐天故而不忧,齐物故无乐。
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超脱世俗,顺应自然长寿的人,摒弃聪明而不用,开通七窍而不使,即使劳动也未尝过于劳累,以尽养生之道。他们从不因聪明而著书立说,却以朴素厚重而以此外饰,依平易恬淡之道,废弃点滴之智,与民无异故公而无私,日常专注于自己的修持,淡泊他们的需求,不诱导人使用才智,也不羡慕崇尚圣贤的功德,反而清除自己的嗜好欲望,舍弃自己的思虑,一心无二持守大道故可明察,没有所欲所求故而常有所得,所以人能以守持中和来应事接物,什么事情都不因此荒废,守持中和,集精全神,得于道果,则身外之事、事物之众,皆能顺物之情而理顺。得到中和的办法,首先要做到心正平和,则五脏安宁,气脉和顺,思虑平静,性情不被扰乱,筋骨刚劲有力,耳目聪明,视听顺达,如此一来,大道坦途离我们自身就不远了。道无处不在,不必云游参访,不必远途寻求。因迷惑而似懂非懂的人,往往到处参访,而明白的却得于自我的省悟。
老子说:善于养生修道的人认为,人事管理都是因事而济事,然而事情越来越多,没有消停之时,不如内治其心性,达到自然而然,则天下之人事都因而效法,如影之随形,各自端正性情和立身处事之法。所以老子说:我无所作为而民众自然被教化。圣明贤能的人,他们可贵的地方在于能忘掉权势地位,而又超乎寻常地快然自得,而且一旦到了自得其乐,那么天下之事没有不快然自得的了。即使在各个层面或方域处所,万物万事也因此得我之所得,内在精神层面的快然自得和外界事物之所得,都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境界,天下万事万物都有所得,这样一来就比世间尊贵的权势和地位更加尊贵。精神愉悦的人忘却财富和权势,而内心存在着和谐。富贵荣华的人有烦恼甚或被人驱使,他们怎能快乐呢?只有内心平和虚静无忧虑的人,才能快然自得其乐,他们将永远优游闲适于快乐的人生道路上。明白和看重自己的修为而快然自得,藐视天下而忘记身外之事,这就是已经接近修道了,所以老子说:达到虚心无为、淡然自得、无思无虑、持守清澈宁静的心境,与自然天道万物一样都处在这种虚静的状态之下,我们就可以内观省察静极复动、阴极必阳、物极必反的奥妙,发现自然生命萌动的快乐。天下芸芸众生,没有不最终还返到虚静的本来面目,这也是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的,所谓反者道之动的过程。所以心性至虚通畅的人,就是效法天道的变化,形体安静的人,即是效法地德的厚重。
大道是在自然而然地陶冶万物,然而又始终找不到道的真实形态,烧制陶器是有一定缘由的,然而能使它们改变自然的属性,并非是无为的,所以改变它们的整个过程显而易见。现在谈论大道以喻冶炼阴阳之炉火,看不到造物者的端倪,然而万物生生化化的生命也没有不延续的,没办法考究所使用的方法,怎样使万物生化,而生化也未尝不顺利,然而始与终的结果也并非完全一样。虚无寂静,静定不动,混然通达。身心妄动则自然损生发之机,唯其寂静泰然是为生化之本。具有深闳广大的载道之器,也不因而向外显示,些许豪强之心、光芒之意,也不因此内生。心胸不够宽广的人,就没有包涵天地万物之容量,而生出正反有无的思想,虽然没有出处的形迹可查,而内心总寄存着人我的两个方面。
诚心纯粹修道的人能够身体力行,依道的法则行事待物,所以他们能做到虚无、平易、清静、柔弱、纯粹、素朴,而不与世俗之心混淆。至上之德可以通达天下之道,所以这样的人才叫作真人。人是三才之一,性得纯和以合天下,此为真人之行为。真人以自己的修持为重,而以得天下为轻,贵于治身而贱于治人,不因为外物而丧失和气,不因为嗜欲而扰乱性情,隐其名姓,不欲显迹,功成名遂身退。上德而忘德故天下有道即隐,未能忘德而天下无道即彰,他们的作为最终是为了无所作为,他们做事的目的是最终无事可做,虚心顺物故所为皆通,任用才能而众物自济,怀天道,抱天心,体乎自然,无私无宰,嘘吸阴阳,吐故纳新,流五脏之秽滞,延六气之和爽,法于天地阴阳,调于四时寒暑,动静有节,起居有常,形体没有安适也没有劳苦,情志没有爱好也没有怨恶,万物都和我相同,哪里还有是与非呢?
形体被寒暑燥湿等外邪肆虐的人,身体终究遭受伤害,而且精神也会因此淤滞,这些外邪均为阴阳二气的太过和不及所致的邪毒。生活中人们都会不经意地感受到各种外邪,伤损与否与人的体质强弱有关。《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的精神智慧是以精诚而化,形体因气以有生,气和则神清,形劳则精耗,一旦犯寒暑之肆虐,则精气遂失其所依恃,所以形体有所穷屈,精神随而厌恶寒热之气。精神常因喜怒思虑而损伤的人,虽然精神不足,然则形体多为肥胖有余。阴阳不测之谓神,人的精神好坏,又与禀赋多少有关。经常能守持虚静,即使平素待人接物,也不会因此有过多的损伤,而那些心身为事物所役使的人,终究被外物所困,而生命有所尽。生命不息的原因是形神合一,相为依存。若常不停息地使它们疲惫,思虑念想驰骋于外,精神内耗于内,譬如大厦根基不固而突然倾覆。因此修道养生的人,心性精神相依相扶,而得于长生之域,他们的内心无所欲念,性情有所依靠,无欲就可以保养性情,心有所依归处,这是把心与性混合冥一的大义。所以精神依托的形体不因冰炭之肆虐而受害,形体依赖的精神也同样不因喜怒之情而挠乱,和平虚静两者相为既济,不因忧烦之气生,形体与精神各得其通达顺理,可因顺应自然阴阳的生化而始终,因其没有外物的挂念、牵缠的忧虑,魂魄意志必然安定虚静。所以修道养生的人,他们的睡眠无梦,醒来时也没有任何需要操心的事情。
孔子向老子问道,老子说:调整你的形体与外物同生共运,同屈共伸,不要对任何事物都有偏见,这样一来天地的自然和气就会到来,减少你的学知见识,不要研究那些规矩礼法,效法自然就会使你端正,精神智慧就即将赋予你,大德将因为你而美好,大道也因为你而来,你的精神将重获新生,不要询问是什么缘故。形体如同枯槁的木材,不要再有意雕饰它,心境如同熄灭的草木灰一样,再没有起灭之念,纯真朴实,不要妄动心思,因而逐渐心有所依归,恬淡虚无,思无所虑,心胸宽广,无所期待,四面八方明白通达,然而却不去挂念任何事物。
老子说:做事的方法,是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把握事物的变化时机而应接,变化是事物的滋生时机,而要知道时机是没有一定常规可循的,所以说,这里所说的道,虽然可以谈论,可以意会,但不可以言传身教,它不是一般的道理、规律、技能,可说可明。那些可以用名字称谓谈论的事情,并不是一成不变、永久存在的命名。图书是说明事物,用以记事、传播思想学问的,书的内容都容易了解熟悉和掌握,只是简约地把所知的东西著书立说,而且并不会因此而知常以达变。书籍只是记载了所知的东西,而可知可名的事物不只是用一个名字能记述的,所以并非书籍就能把所要知的东西全都写出来。多闻多识易扰乱心志,不如虚静不闻以守中和之道。
世俗的学问,大都是拿古代的经典、圣人的言行来晓喻人们待人处事的礼义法度,这些只是为人处事的表面装饰,用以区别所谓的贤愚,且诱导人们去仰慕先圣,反而丧失了人的自然本性。然而圣人创立学说的目的,是用来保全人的天性清纯,所以断绝这些文辞,达到无思无虑、无忧无疑的状态。断绝圣人所依赖的规则体制和智慧者的深划筹策,他们的行为都是引起事态动乱的原因,也是伤害生命本性的根源,断绝放弃是有利生机的百倍之功。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精神,法于天道的虚静,人的心性也因自然而虚静,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因感受外物而后扰动内心而动荡,动荡则迷惑本性、戕害生命,因外事到来而后有应,这是智慧的应变。有天性之本然,智慧又与外物的接洽,就必然生出好恶美丑来,智慧用来分辨事物而又滋生好憎之心,外物因感受而明白,出现美好与丑恶的分别,一旦内心感着,遂有分别之心,若不能够反观内察、一视同仁,则天理天道遂至泯灭。所以圣明贤智的人,不因人情世故而改变他的天性,外与万物同化而内又不失他的心性。故而通晓大道的人,回归于清静,探究物理的人,始终归于无为自然,反其性则与道通,无为乃可穷究万物,以恬淡虚静修养心智,以淡然冷漠含养神智,达到无思无虑无为自然,心与天道自然相合则精神与万化遨游而未尝相离于大道,顺乎人事接物以情,
是与世俗交流的处世之道。所以圣明贤智的人,不因为人事的变迁而改变其天性,不因人情的好恶而扰乱情志,不因事先谋划就很恰当,不因事说教就言必信、行必果,虚静澄彻,故不思虑而心明理得,不身体力行而事半功倍,功德自成。所以有道的人,因其不彰显自己的才能,即使他处在尊位,人们也不因此而看重他,他的才能超乎众人,走在前列,因其具有自然的品德,所以大家也不忌妒他。普天之下的人都赞誉他,奸诈虚伪或忠诚朴实的人都畏惧他的无私,因为他不与万物相争,所以没有敢于和他相争的。这是以怀柔虚静的心志使万物依附,因修道而使自己强大,谁还能和他比较品德呢?
老子说:若人恣情纵欲,迷失本性,他的行为就不可能放正,拿这样的心态去修身,只能使身体更加疲劳,行为更加污秽,若用他们治理国家,也只能是使人民劳累,使行政混乱。所以不明白修养大道的人,他们不懂人性需要返回到自然的天性来,不能与物理通达的就不能做到清静。推究人的本性,受之于天地,长久保持与物为一,就容易深明万物之理而与物同,与物同则忘却本来面目,即刻与万物之性相合。水性欲清而沙石污秽它们,人性欲平而嗜好欲望戕害它们,只有圣明贤智的修道者能忘物而反观内察,放弃嗜欲的事物,返还于清静,所以圣明的人感受自然之妙,万物万事不能役使劳累他。不拿世俗的欲望去扰乱他自身的和气,自然有恬愉之乐,内心无不忻悦,养生治身的心志不会因此而嗟叹感慨,所以他们忘却地位的尊高而同于民众,就不会因其位高而有危险,反之则与祸患等同,就会因其位高而倾覆。大道如此之妙,修养如此之好,即使愚笨的人也会称赞,普通的人明白了也会仰慕,然而只是谈论理论的人多,而在生活中使用它的人却很少,仰慕它的人多而实践它的人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众人都被事物牵缠而又心系于世俗生活之中。所以又说:我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感人的事迹,然而民众却被自然教化,我没有做增添百姓日常生产生活的事情,然而他们却自然富足,我因为爱好清静无为与自然万物同归于道,没有一定的法规教条束缚民众,而是任其天性自然而正,我没有情欲嗜好以扰乱民心,则民众自然归于纯朴之性。善守清静的人,天地之大德就降临给他了,在刚柔面前善于守持柔弱的人,就已经是在运用大道了。万物生于无,无生于道,虚无恬淡愉悦,是万物之始祖,这三者是无形迹可察的,虽然有三个名称,体会起来实际是一个意思,而这个一是没有形迹的,它只是代表了道生万物的运化过程。因为它无形迹,姑且称它叫一罢了,只是这个无形寄之在一,这个一从没有停止,它与天下万物相合,因一有所停止则涉及于形体恐因而成物,就不能与万类相为通合。一是生养万物之德,布德不已而万物无穷,故德之功用无有尽处。不因辛劳,也不用歇息,运用起来也不必勤恳,又因它无形可见,就不必用眼去看,无声可闻,也不必用耳去听,无中生有,没有形象而生出形象来,没有声响而五音自鸣,没有滋味而五味自生,没有颜色而五种颜色自然形成,所以说有生于无,实体出于虚无,故而道体虚无能生出形质声色味之类,万物莫不因此而生。音响的数目不超过五,五音的变化听之不尽,滋味的数目也不过五,而五味的变化是不能品尝尽的,颜色的数目也不超过五,而五色的变化是永远也不可能观察完的。从五音来说,宫音确定后,五音的标准就确定了;甘为味之主,甘味确定后,五味的标准也就成形了;白为颜色的根本,白色确定后,五色的标准也即成形了。对于大道来说,确立了一,万物就因此化生了。一就是无,不论数目的多少都从一始数,物之大小原本都生于无,追寻无之原本,可以得到天下形形色色的事物,专守其一就能得到千万个名称的本质,所以一是万物生养的根本。这样说来一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一的功能可以察于天地,不论远近都可通达,不分上下全然明白。它的内涵是敦厚纯朴,混然无有装饰,它的外象浑然重浊,与物和光同尘,即使混浊也会因其虚静而逐渐澄清,即使是有些缺损也会因其谦和而渐趋圆满。深广无涯如同水波荡漾,去来无情犹如天际浮云,似无而有,似亡而存。
老子说:万物的总体法则都源于看一个孔窍,百事的根本都出自一个法门,所以圣明的人一直以来循规蹈矩,依天道之轨辙,不因为事物的改变而失去常态。按法则测度它的曲直,曲是因其直故,直因其有常性。喜怒不节是修道养生的悲哀,忧愁伤感是不能自德的失落,好恶憎恨是内心执着之过,嗜好欲望是生命的累赘。人大怒易伤阴气,大喜易损阳气,阴阳二气不和则外薄之气干犯而致音声喑哑,精神散越则举止狂乱,忧愁悲伤焦躁则疾病已然形成。人们若能除去五个方面的致病因素,即刻精神和悦,神清气爽而心志明达,神智明达是得益于内在的清静。能够保持内心的清静,五脏的功能也必定正常,思虑念想也必定平和,耳聪目明,筋骨刚劲强壮,身躯屈伸舒展而不至酸重僵硬,精神旺盛而不匮乏,言行举止没有太过,也没有不足的时候。天下之事莫不柔弱于水,水的道理是柔弱不可极,其功用深不可测,长极无穷以至于能浮天,弥纶天涯以至于能载地,增加或减少其结果是不可估量的。上天为雨露,下地为润泽,万物无水不生,百事无水不济,润泽群生而无私好,泽及万物而不求报,富甲天下而仍然没有终极,德施百姓却始终不能耗尽。它运行的轨迹是难以揣测的,柔和微妙的却难以把握,打击它并不创伤,刺激它并无痕迹,斩杀它不见断裂,烧灼也不见被熏烤,随所往之曲直,体委顺而常全。它的锋利可以穿金石,势力强大可以沦没天地,有余与不足,任凭天下去取舍,虽与万物同其禀受,而无所谓分别先后,水气轻浮以同于天,形体润泽以同于地,禀天地之道、阴阳之和,具大道之至德。水之所以能成就至善的大德,是因为其姿态柔弱和谐、润泽滑利,所以老子说:天下的至柔,可以驰骋天下之至坚。没有它不能渗透攻坚的地方,这说明无物无象的东西是天下万物最大宗祖,万物各有其宗而大道能为万物之总,一切万类均由道生,故道称大,无形且无声,因无形声方能为万类玄妙之本。成为真人修道者,他们心性灵明而通达,与天地自然造化相合,精神纯真而无丝毫的私心杂念,无欲无为顺其自然变化,而成功德的轨迹并不显露,无心而物顺,虽不见其动而其效捷如神速。所以说:不可言传的大道,茫然无际,不用谈论的教化,广阔无边。玄远深妙的大德遇到事物不须教化禁令而移风易俗,因此玄妙的大道也在于无心之心而行。虚静能明察事物的源本,柔顺能把握事物的缘由,所以若能使心中清静至空虚无物则能穷究无穷之妙,探察无尽之奥,面对任何事物的扰乱而不被眩惑,有响即应而不终止。
老子说:得益于道之修养的人,心志和顺而柔弱,行事同济而坚强,内心虚静中不载物,中正和平,故应事接物没有过失,所谓柔弱和平得就像毳毛柔弱附体安静而不张扬,隐藏而不敢出,行为而不能使,于行藏之间无为无迹,恬淡安然而无所作为,行为动作而不失时候,所以说:尊贵的以低贱作为根本,尊高的以低下作为基础,处谦弱卑小而成就道德之高大。修心守中则能于中以制外,心得则万物得。柔弱是树立刚强的基础,就没有不能战胜的。应物变化,因时揆度不失时机而物不我害,想要刚健就必然持守柔弱,想要强大就必然行使弱小,积累柔和即便可以刚健,积累弱小即便可以强大,观察它所积累的情况,就可以明白是存是亡了。强大超过不如自己的或和自己相同的,就会有阻碍柔和的心志,超越了比自己还要柔和的,他的能力是不可限量的。所以说,兵力强大的就容易被消灭,木材粗大的就容易被砍伐,皮革强硬的就容易折裂,牙齿比舌头坚硬却首先脱落。所以说:柔弱是生命的主体,而坚强是死亡的标志。气以柔弱为和,形以坚强为病,何况于人事好恶,也是关系到利害的大事。行事首先倡导计谋的是穷困之路,后来动作的是通达之源。行使大道偶然的变化,先行者对后来者有限制,而后来者对先行者也有影响,有什么办法呢?修道者要诚心正意,虚静以应变动,观变而反静则后可以制先,制之在我,而不因人事之左右,所谓后来者把握时机,顺应时令而已。时机的变化,短暂不超过呼吸之间,当事物未变化的时候就制之,时机不应时候,事物已经有了变化,再去制之,形象已经生成了,时机已经错过。太阳东升西坠,月亮阴晴圆缺,时间不能和人同游,所以圣明的人,并不看重那些硕大的美玉,却重视分寸的光阴。时间难以得到却又很容易失去,所以圣明的养生家随时而修养,把握身体的状况而行事工作。守虚静之道,省察时机,拘持雌顺,因循着大道的法则而应物之变化。常处后而不先于人,柔和弱小以致清静,心平安然,渐超静定,功德广大,而不坚强好胜,有而若无,实而若虚,则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老子说:循规蹈矩、固执呆板的心态,隐藏于内即僵化而不够精粹。若因动而相济,用之不穷,即使虚怀朴素,又怀有智慧机巧,因而能清纯而不驳杂。精全神全,可以达到最终的应化,品行道德全备可以返还事物的本性,神德全于身,就不知道有多大多远的胸怀了。杀伐之心不在内心滋生,即使是饥饿的老虎,也可以去拉它的尾巴,更何况是本性善良的人类呢?内心虚空没有欲念,与天地造化清静相合和,即使是猛禽野兽有这般的境界,也不会有所感触而伤害他类。所以说:体验大道,能行持修养的,他们的心志闲适而精神运用不穷。以世俗常人的心志去行事,按常法去运用,将劳而无功。法规苛刻,刑律诛戮,不是建立长治久安的理念。《淮南子》说:规章律令繁杂芜多,并非能够达到遥远驾驭的方法。人心嗜好憎恨繁多,祸患自然与之相伴。所以古代圣明的君主因循社会人心的喜好,以施行法规教化,并非有意显示自己的能力;遵守禁令使民有知惧,并非设立以展示威权。所以修善的人往往是寻求事物的根本性质,即能胸怀博大,而遇事即做只是小成而已。能够持守即根本坚固,有所作为终究失败。任凭使用耳目去看去听的,劳伤心血且不能明白;用智慧思虑治理国政的,辛苦且无功。任用一个人的才能,难以做到治理。一个人的能力,还不足以治理三亩田宅;顺着天地之道自然之理,即使天下之大,也不用劳烦智慧和能力,而且万事万物自然和平而顺畅。听多则必然不聪,看多则必然目眩,禀受礼义不足的人又效法爱心不成,唯有推以诚心,可以感召天下而胸怀远大。志者往往有害于和气,喜怒相攻,譬如敌寇与仇恨,教条法令滋多是生民之害。所以说:民多智谋机巧,精美奇怪的物件泛滥,教条法令滋繁则强盗窃贼反而更多,去彼巧智之法令,取此朴素之无为,则天下之过咎灾殃就不再起来。所以说,用智谋治理国家的人,定然是国家的窃贼,不用智谋治国而顺从民心、合于民意,物得其性,是有益于国家的大德之人。无形的事物博大精深,使用起来没有方没有圆,也没有界限;有形的东西,如物品有界限而显得细小,无形不可揣测者为多,有形可见可数而为少。无形能制于物故而强胜,有形之物受其所制故而柔弱;无形恒久而不变故而坚实,有形迁变而为虚;有形的事物是自然所化,无形的事物是万物之原始;自然所化的成为有形之器,原始的化作虚静朴素;有形者散为器则可名而有声,无形者反之为道;名不可得而无声,有形之物出自无形之地;所以无形是有形的原始。广大淳厚为有名,有这样名声的是尊贵重要的事物;勤俭淡薄为无名,有这样无名的是低贱轻视的事物。广厚是世人看重的美名,俭薄是道家的清静品德,世人所重的事物是道家所遗弃的。圣明的人持守大道,行谦让、淡薄,自己认为这就是广厚的资材,胸怀大德不改初衷。殷实富贵是世人看重的名声,有名的原因是其尊贵宠爱;贫寒孤寡没有名声,没有名声的原因是他们卑下低贱。雄性的事物有名,有名的原因是它们彰显明耀;雌性的事物无名,无名的原因是它们隐晦拘谨。出人头地者有名,有名的原因是他们高贵贤能;安分守己者无名,无名的原因是他们甘居人下。有功即有名,无功即无名;世以有功为美,道以无名为德。有名产生于无名,无名是有名的开始;所谓身处谦让朴素之无名,自生尊高贵显之大称。上天的大道理是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互转化,这是天道的规律。所以圣明的人秉持大道,至虚守静以成其大德,因此他们有道即有德,有德即有功,有功即有名,有名即复又归于道。忘济世之名,复返于无为之道,无功之功而长久,忘名之名而无咎。王公贵族有功名,孤家寡人无功名,因此圣明的人自称孤家寡人。世有强济之功、光大之名,没有不是因为谦让自损而成其功名的,然而孤寡作为王公贵族的称谓,大概是因其谦让为人的根本吧?以济物之功,假借群生之名以为功,无名之道寄大人之成就以为名。上古时期,民众蒙昧不知事物机巧,淳朴之至,表里如一,形体与精神相合,言行一致,不修饰仪容,言谈举止质朴无华,衣着不饰文采,刀斧钝而无刃,跑起来欢呼雀跃,观看东西双目圆瞪,站在井边就舀水喝。耕田而自食,不向人布施,也不乞求他人,生活水平不因高低而有羡慕之心,也不因人我长短而论是非,民风淳朴,众人平等,生活随意,工作相同,简单易行,大家互助互爱。若假作庄重矜持以崇尚虚伪的事情,以扰乱正常的风俗教化,拿古代荆轲的慷慨侠义以迷惑众人,那么其后果只能是风俗分化,思想混乱,民众不能同心同德。所以圣明的君主不用这样治理国家,他们注重在治本的方面。
精 诚
老子说:天极其高远,地极其深厚,日月照临,星辰朗耀,阴阳气和,它们没有意识地去这样做,也不知其所以然,如同有一个主宰存在。万物各有其天然之道,只是能够使它们和谐顺利而不去破坏,那么事物的本性就各自显现而自然走向轨道。阴阳与四时的变化并非只是生养万物而已,雨露的下降也并非只是滋润草木。上天之大德使万物常生,不因其所好而自生。神明交感,阴阳合和,机感气合,万物乃生。修道养生的人把精神收藏于内,把神智栖息于心,虚静冥漠恬淡愉悦在于胸中,空廓虚静没有形质,寂默淡然而无声音。譬如官府没有事情可做,朝廷没有人迹可见,各有所为故而相安无事,无为之教而无需理政。世无隐居之士,人无外流之民,这样的治理与大道相合。心无为,事无私,故而世无劳无逸,无冤枉,无过刑,天下之人无不因此景仰圣人清静之德,效法其无欲之宗旨,德以顺成故远近皆化,只是推其诚心,施于天下,心诚则物有所应,所以说赏善罚恶,是为了施行政令,能够施行的原因是精诚而已。精者必良,诚者必应。
老子说:天上设置日月,布列星辰,弛张四时运化,和调阴阳消息。日月星辰之光,春夏秋冬四气没有懈怠的时候,都禀受大自然而独自运化,白天明亮,日光温暖万物,夜晚安静以休养生息,风气使万物清爽干燥,雨露又来滋养濡润万物。它们是如何使万物滋生的呢?并没有看到万物有所养育而万物自然生长。它们是如何使万物消灭的?并没有看到万物有所丧失而万物自然灭亡。无法揣测其中的根由,这就是神,变化的必然,这就是明,所以圣人如同神明一般。他们祈福也是如此,看不到他们做了什么而福自然就有了;他们除祸的时候仍然如此,看不到缘由祸患自然而然地消除了,考究不出些许缘由,察找却有祸福的实际之事,每天所行微不足道,岁月之后功德无量。时常寂寞无声,一旦语言则天下大动,这是无心感召之故,精诚所至,形气动于天,五色云涌,龙凤呈祥,甘淳似美酒的醴泉出现,五谷盛长,河水不因雨水而满溢,江海不因溪流而波涛汹涌。
违背自然规律,肆意践踏万物,就会星辰错度,日月互掩,时令乖乱,黑白颠倒,山体崩裂,川泽枯涸,冬天雷雨,夏日冰霜,这就是因为天人相应,天人相通,而灾难与祥瑞都因人为有所感应。所以说,国政败坏即将灭亡的时候,天象有变,世道惑乱,虹霓出现,有形之物互相牵连,精气侵薄,寒暑乖张,因此精神智慧之事不可以用机谋巧取,也不可以强力而为,至精至诚方是为治之本。所以胸怀大志的人,与天地之德相合,与日月的光明相合,与鬼神之灵性相合,与四时之月信相合,胸怀无心,无其私欲,拥抱地气,顺静厚重,谦让虚静,以定万机,涵养和气,驾驭群众,身在朝堂而令行四海,德泽万方,移风易俗,化民迁善。
老子说:所谓的人道,就是要保全本性的纯真,不损害身体。天鉴无私,至诚感之,则无不应。遭遇紧急困难,没有不因其诚而通,虽然没有完全顺应自然之化,这也是一时的收获。以精诚为宗旨,行事则无有不成,能够把生死等同看齐的,就不可以用死来胁迫他。修道养生的人,以天地为器官,以万物为胸怀,顺应自然造化,含养至和之气,知死生同域,未尝有死生的概念。精诚内著,外合人心,发自深省觉悟,本来不是用言语能表达的。内心虚静则万物顺理,身正则民效,老子所谓的行不言之教,他的用意茫无涯际。君为治化之道,臣为代终之者,损益同事,休戚同运,然而若异心滋生奸诈,使戾气上蒸神化之道,则不能上下相应,这就是不用语言的辩论和不用讲道理的道理。感召遥远的办法,就是行无为之道,身边附近的行无言无事之教。政教多方,赋役多事,则近者不安所务之业,远者不怀所务之心,所以天道无为不呼唤而自应,圣人无事不靠近即亲切,只有默默而行道的人,才有如此感受。因此圣明的君主,外却戎马之走,以肥农圃,内除奔流之欲,以养道德。端拱坐治而化驰远方,默运无迹而居陆能沉,天道无亲无疏、无私无情,故不涉及去就。能者有余,拙者不足,顺之者利,逆之者凶,能顺自然之理则动有余利在乎智虑之表,则无能而凶也。人君绝智巧以同和,持无私以应物,则可任其守天下也。
老子说:道德如同韦与革,道德寄存于有无之间,韦革发声在虚实之中,感则自应,求乃无方,心智是无法测量的,难道是耳目的视听能达到吗?因此圣明的贤人,如同明镜照物,过去的就过去了,未来的就不要预先思考它,应物而无私,存在与所得常在于胸中则失其妙用,心中无物故无失反而有得,与太和相通的,常在恍惚杳冥之中,如同醇酒醉卧而精神遨游于混茫之际,又似天地浑沌空洞虚寂,虽然恍然与物相接并无阻碍,这就是大通。这就是说不用世俗的恩情智慧,以不用之用而偶合千变万化之用。
老子说:过去黄帝治理天下,和调日月之运行,燮理阴阳二气,顺序四季之时令,矫正律历之数,分别男女之性,明白上下尊卑之位,使强不凌弱,众不欺少,让百姓都知道保养生命而不至夭折,年岁五谷丰登而无凶荒,官吏清廉而无私,上下和谐而没有忧患,法规律令简明而无阴暗,官场不用阿谀奉迎,耕田的人田畔互让,路不拾遗,市场不事先预定价格,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秩序良好。风调雨顺,日月星辰不失其度,五谷丰登,祥瑞频至,凤凰翔于庭院,麒麟游走于郊野,然而这仍然是有所作为之德的感应之变。伏羲氏做帝王的时代,生活不违背自然,寝卧则枕方石、睡绳床,秋物成实,冬物伏藏,反本还原。因此圣明的人,因循秋杀冬藏之令而成全孝复本之德。敬天爱民,燮理阴阳,德合太和,灾障不生,化民蒙昧,德同天地,则智谋巧诈自然消灭。
老子说,天体不能确定,日月没有承载之处;地域不定,草木无所立足。只有身心安静方能自正是非之理,所以有真人才有真知,舍弃世俗的妄见妄知,然后真知可见。他所依恃的还不明白,怎又能知道我所谓的知之并非是不知道呢?拿世俗之妄知,再去明白真知的话就太难了。所谓的真知就是没有是非之知,那么从世人是非之知又怎能做到真知?他们的确是不知啊!凭借聪明才智创造财富,厚泽惠民使人喜悦而快乐,这是仁心。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正上下之位,明亲疏之别,立存亡之危,承继绝世之人文,树立无后之血脉,这是义。封闭九窍,储藏精神,摒弃聪明,返回到无知无欲的境界,这是尽摄生保性的道理。茫然遨游于世俗之外,逍遥快乐于无事之域,随遇而适,得失不能累其心,患难不能改其志,顺阴阳之和,与物性而同得,这是德的作用。因此说:大道散失而为德,德满溢出而为仁义,仁义树立则道德荒废。行为脱离真诚纯粹,得物而道散,因此一切出于自然方有太上之德,而先立其德则所依之事就彰显,彰显就要保持下去。让他不骄傲自满的还没有,因此过错之原是由于仁义,而以仁义之教以治世,则诱惑羡慕之事必然大兴于世,自然之道无得之德,不就因此缺失了吗?
老子说:神识以鉴别事物,德以全备行为,神识忽越则言谈失实,德之流荡则行为亏真。内无精诚之主宰,则外之言行失真,不免自身被外物所役使。精神见识一旦越荡于外,则中无真情,如此终被外物所役使而不能自全。
精神有耗尽之时,而行为却没有穷极之地,所持守的不确定,而即外行于世俗之风,神识被物所役则精神因此有耗尽之时,若举措都依道之法则,怎能有穷极之时?以有限之精神,应诸多之事物,而胸无法则必然沉溺于俗务,所以圣明贤智修道养生的人,内修密炼而外不装饰仁义,明白人身关窍四肢之便,而游逸于精神之和,这是圣人之游啊!身体力行于修道的人,他自然而然的外像即刻以彰显出仁义的内涵来,保精而全神者则形骸自然安适,即为圣人之行。
老子说:真人出游的时候,行驶在极其空虚无碍之地,游心在虚无之中,不知所有,驰骋于无外之外,不知所累,行走在无门路之地,不知所由。听不到声响,看不到形象,不被世俗教条拘谨,不因世俗之事有所拖累。所以圣明贤能的修士,外行济世化民有为之事,内则涵德迁善而独善其身。只是那些所谓的贤人,做出让世人称道的高尚的行为、清纯的节操,性情外饰,使上下迷惑而羡慕,岂不是矫情造作、弄虚作假?而行使大道的圣明之人,对他们的作为不屑一顾。人们只要局限在世俗生活之中,必然形体和精神饱受拖累之苦,形体受礼法所拘而不能自主,精神因之耗费而智虑散失不足,甚则精神衰惫,形体过劳肢体困乏,既困又衰,必然危及生命的根本。能使我们受此拘谨的,必然是世俗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东西,而人生的天命也必然受此外物所役使而终其天年。
老子说:君主的思虑,不会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智慧也不会超越自然。使精神恬静,人民自然受其教化,胸怀着仁义诚实的心志行事,诚动于天,甘霖依时令而降,五谷蕃茂丰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官司职守,依时纳贡,司法公正,不严而自肃,法全简明,教化如神,法宽刑缓,囹圄空虚,天下同俗,民性安适,奸心不起,圣人治民大概是如此啊。
君主欲望没有极限,则臣下盗窃贪功而无让,人民贫苦则纷争起,智慧巧诈萌生则盗贼滋彰,上下相怨号令不行。水渊污浊,鱼不能游乐,而浅浮以求呼吸;政令烦苛则民不复安居乐业,因此苟且以滋生混乱;上多欲则下多诈伪,遂巧设诈伪以奉上欲;上扰挠则下不能安定;上多求则下交争,不治其本而救之其末,无异于凿渠以止流水,抱柴草以救大火。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修身与治国等同,不以道德为治而以刑法为政,这是增加祸乱的因素。因此,圣人为事简单易行,少则得多则惑之故。清静则天下正,不施恩惠而仁心已著,不用言语而诚信有加,民不争求而自然有得,无为而自然有成。顺其自然,保持纯真,用大道的理念,崇尚精诚则天下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修身则民正,内诚则外应。
老子说:精神灌注于身外之事,智慧思虑淘荡而散,精气神内耗荡散,必然神疲体倦,精神不支,形体不能健康。人以形体和气血的运动为基本生命现象,形体以藏储精气,气以安养神智,若每每以外物役使而动荡不止,则反而使精神以资智虑,而形体亏虚,生理机能逐渐衰败。神识的运用永远无边无际,而损伤的形体却有一定的时候。《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则殆矣。神全之人不出门就知道天下之事,不窥测窗外就明白天气的变化,以神气的变化就能感知万物之情,以精神观察万物之理,就必然有验证的。天地人三才之内,精诚即刻有感而通,不一定要假借门窗来窥测观察。精神被外物役使得越远,其人所知所觉所悟就越少,意即是精诚出自内心,神气即刻洞达于天下之事。
老子说:冬天里的阳光,夏日里的凉爽,万物的兴趋都喜爱,并且善于调节冷暖不至于使其太过和不及,年年岁岁四时八节未尝不是如此,这是大自然的阴阳消长感应所至,不召而来,不辞而往。阴阳之道窈窈冥冥,不知不觉其功自成,犹如四时八节之气机运化,气日新而人莫测其所由。等到用眼睛看见,再用语言发号施令,如此治政就太难了。
皋陶与尧、舜、禹并列为上古四圣,后世称为司法鼻祖,行事公正。皋陶不多言辞,言出必行,当时的天下因他而无冤狱和过枉的刑罚,是因为他的言语很珍贵。师旷是春秋时著名乐师,他生而无目,然而精于弹琴,为晋国的乐师。师旷分辨音律极强,也因此号称晋国无乱政,这是以精诚化为尊贵而用于见识的方面,不因目察的结果。不用语言发出号令,不用眼睛观察见识,这就是圣君明智者把他们尊为老师的缘故。推诚者不召而应,任能者不察而明,圣贤之君法于大道,选贤任能推诚而已。民众的感化,不是看他们说些什么,而是要看他们自己的实际行为。若人君好勇,即使没有斗争,而国家也因此多难,必定会逐渐有劫夺杀伤之乱;人君好色,不用放言提倡,而国家因此就有昏庸无道和糊涂妄为的事情,积习日久,必定多有因纵欲放荡而罹患祸难之事,这是上化于下自然而然的道理。所以说圣贤明智的人,精诚特别存守于内,爱好憎恶明显展示于外,说出的话都带着感情,发号施令都清楚明白,所以说:严刑峻法不足以移风易俗,杀戮也不足以禁止奸邪。内无精诚,法令不能行施于外,只有精神化为无形,精诚所至可为神明。精诚之所动,如同春气之生养万物,秋气之肃杀之令,精诚的感召,万物莫不顺应,犹若阴阳二气,四季之行,万物不因此有德怨好恶,一任自然之气化而行。所以颁布政令的人,如同射箭的弓弩手一样,发矢有毫末之分,中的就会有一丈左右的误差。若精诚有纤芥的困难,对于感受精诚的人来说,不也就很遥远了吗?所以管理者慎重地施行政令,被感化的结果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老子说:悬挂法令,置备赏罚,还不能够移风易俗,是没有怀抱诚心啊!所以说听到音声就知其风情,情动则声发,成文则善著。然而听音取声,察声即刻见志,志有怨畅则国风可知,观乐就知其风俗。音乐的功能是导政和民,乐律不杂以叙事物,然而有治有乱之所感,气候之所宜,则方域习俗因而可知,见其风俗即知民之所化。
怀抱纯真、效法精诚的人,可以感动天地,他的精神可以跨越世外,他的话说出来,人们即刻施行。精诚与自然之道相通,即使没有一句话,天下人民甚或幽暗鬼神、禽兽异类,怎能不和他相为感应呢!所以说,最高境界的教化是精神。老子说,大道无所作为,无为即是无有形迹,无有又是无有一定的方位所居止,无居又是无形而无所不在,无形又是虚而不动,不动又因其无言而绝名迹,无言又因其静而无声无形,名迹即无,影响岂有?无声无形的事物,看不见,听不到,这就是所谓的微妙,即是说体会起来幽微,运用起来玄妙,又可以称之为至神,即是说达到神一般的境界。只有大道善于给予万物并且成全万物,大道之体虚无寂静,真气绵绵,生化无方,无有穷竭,所以为天地的根本。大道本无形无象,无声无味,所以圣贤智明之人,勉强给它一个形容起一个名字,为的是让人能明白它的功用。第一个方面是形容天地万象,另一个方面是通达贯彻性命之理。天下之理,一言以蔽之,天地阴阳万物化生之道,均是大以小为本,多以少为始。天生人物,人物以天地之道为法则,以天地之德为品行,又以万物同类而相与资助。天地之功德至大,其阴阳之气势极为尊贵。天地虽以位置而定尊卑,万物虽因类而定贵贱,然则至德圣贤效法大道,功济万类,肃服寰海。以天地之道为法则,以天地之德为品行,而生养万物以类相资,成就大道的尊贵与高大之德,故圣人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德位配于天地,即动作运用等同于天地造化,即效法大道处于无为清静自然之中,使天下人物日用而不知。
老子说:功名生于人为的动作之中,振恤穷困,补救急难,本来就不免有仁义恩惠的虚名。名生则利起,除去危害的因素,自然就功成名遂。若世间无甚灾害,即使是圣哲贤才也无施展其德能之处。倘若天下都尊道以行德,则所谓的圣人之德又到哪里去展示呢?君臣父子,上下和睦,各尽其责,各守其分,那么即使是特殊的贤良之辈,也没有树立功德榜样的地方。所以说,那些有立德之迹,追循大道而行的至人,含养大德,怀抱大道,推行诚实于中,以正立身,虽然智慧思虑鉴别正反,然而只是类似梦中的话,而醒后也只能沉默无语。所以那些深居简出、不闻事理的人只是空想而已,而百姓任其自然而化,岂是天下碌碌无为之士,能比虚静沉默之道尊贵吗?老子说:大家谈论的道理现象事物,并非是永久不变的常道,可以命名的事物,并非是静态不变的常名,所以循道之人不去追求虚幻不实的东西,即使是写在竹简帛书上、镶刻在金石上,让它流传于后世的,也都是一些粗俗不堪的东西。功名书写在竹帛上,典律刊刻在金石上,都是有迹之功,并非是无为之道,比较地说,这样的诚信就有点粗俗了。古代三皇五帝,施政的方法不同而爱民治国的思想是一致的,最终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后代之学者不明治国之道的所在,只是敬信古圣之遗言,体察到用德治来教化,目的是要取得一定的效果而已。提这种意见的人,都是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
即使是博学多闻之徒,也不免混乱于治政;多闻礼义见多识广,只不过是刚好赶上时代的步伐,并非是达到治理的要妙。
老子说:用心专一,精神可化,神智通明,应化无方,但却不可以用语言去叙说它。俗语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行精诚之道,它的变化如响应声,而自然天下正矣。所以说:同时立下誓言,而独独看到信誉的,这是因为信誉已经在诚信之前了,这是诚信不分,诚信平素都重视的结果。同时施行政令,然而有的的确能按政令去施行,是因其诚信而民众自然去遵从。圣明贤达的人在上位,人民受其感化,因其信誉精诚在其施政之前,诚在令之外,所以他的教化如神明一样快速。上动而下不应的原因是诚实的态度不足。出生三个月的婴儿,岂知亲疏利害,然而慈母爱之弥笃的原因是相互交流感觉的结果,所以在施政上,百姓未必要有多明白,圣人也不必去彰扬自己,只是上下相为感应则自然和顺。所以只是用语言宣教,不能改变风俗,而用精诚之感召则天下皆受其教化,因其诚信而明理,这样没有不顺应他的言论的,因其精诚而公正没有不和他的用意相符的。忠信的意识已经蕴含于内,那么在外观上就能有感于他的忠信的行为来,这是儒家关于圣贤的教化,即所谓的感道内著则化功外应。贤为君子,圣指圣人,胸怀君子之能,而阐发圣人之教化。老子说:做儿子的甘愿为父而死,做臣子的甘愿为君上而死,难道要沽名钓誉于忠孝之名而赴君亲之难?然而恩义动感于中则自然有忘生殉节之事,君子怀仁义即使有忧伤也是自内心而感,圣人无私,君子居则正,所以虽处于幽暗之地而未尝恐惧,况且不负于事物,怎能愧对自己的影子呢?不要且顾眼前而不望后来,始终如一方是精诚之道,如同古代的圣贤一样,在上位则民乐其所治,在下则民慕羡其德,无私利他而不求名,所谓精诚之至,金石为开,无为而民自化,无事而民自安。
老子说:勇士一呼,三军全都避让,这是勇于出战的精诚所至。如果我说出的话,别人不能相为应和,我的用意别人不能领会,就是表达的精诚不够,还不能感化对方,倘若不用起身而天下得以匡正,说明心诚则自然物应,形正则自然归化。所以说通过言语去宣教没有结果的,端正形体和心志去感化就可以了。如果端正形体和心志仍然不能有结果,那么就自然是精诚的感化能够达到目的了。人的内心被感化了,那么他的行为自然有变化,如果人们只是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即思想情感和行为去处世,教化于人,则必然得到感召,同样是外在的表象,要想使对方在预期之内有所感召是不可能的,若不因精诚之道而能感化于人物,还从来没有过。
老子说:言论有根据、有宗旨,做事就有主次分寸,如果失去了它的宗旨和主次,就是说得天花乱坠、花言巧语,或者做事的方式多种多样,最终语言总会被驳倒,方法全失去效果。所以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即是说还不如沉默寡语,清静无为。班倕因其机械巧妙常常使操作的人有断指之害,自然造化的机巧无所作为,自然界依赖它成全而生化无穷。
老子说:圣人做事的方法,即使事情有所不同而顺应自然变化的道理是一致的,他们的结果不论是成功失败、安定或倾覆,都始终如一,其目的都是要有利于众人,所以古代秦、楚、燕、魏等地的歌舞、风俗、传闻、异事,人人都能为此而快乐,即使是蛮荒偏远之地的哭声,虽然风俗声调不同而众人也都一样因此哀伤。歌舞本来就是让人们娱乐的,哭泣是因哀伤而发,精诚孕育中而感应发于外,所以不论在任何地域或场所都可以因感而发。歌唱与哭泣是得与失的征验,治理与教育的道理是顺其天性的都快乐,抑制其天性的都悲伤,而且人们埋怨与欢畅的缘由,没有不是君上的所为而有感的。圣人的内心日夜都不忘怎样去有利于众人,他恩泽的地方实在是很遥远啊!
老子说:人之身体须无为而治,心性静定则身安无事,费心劳神过度使形体疲惫,就会有所损伤,此有为必然损伤无为的涵养,然而内心期望要达到无为,必然在未达无为之时,就会人为地有所要求,有所要求则并非出于自然,不出于自然必然还是有为。所以说:为了无为而要做无为之事,就不能做到真正的无为。反过来说,不能做到无为的人,也就不可能有所作为,就是说既然失去了自己淡泊宁静的心性,怎能去静定明智地治理事物呢?人的精神需要虚寂才能保全,有思虑言语就会伤害无言静定之时的精神,虽然无言,然而视听思虑仍然耗损内在的精神。人的思虑,心情内存于胸中,几乎无时无刻没有不思虑,以此而言,人的精神也无时无刻不因此思虑而有损伤。
文子说:功名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去实现。过去南荣畴以为圣贤之道在我这里已经丢失了,觉得羞耻,就去拜访老子,希望能领受一言片语的教诲。后来南荣畴精神爽朗、神思敏捷,所有的困惑都化为乌有,经常辛勤劳动,并不怎么吃饭,后来胃口大开,如同享用珍肴美味一般,抱德怀道心智高超,从此以后他的聪颖明悟远达于四海,名望承传于后代,智慧通达天地万物,明可察于秋毫,全社会都称赞他,直到现在仍然有人谈起他,这就是所谓名望可以通过努力而立的典范。所以说:耕田的人不勤劳则粮仓不能储满,官员不勤于理政则诚心不足而不精于事,文武百官不努力于事务则功业不成,王侯懈怠则后世无名,存诚而强学则修道成而功业就。
具有高深道德修养、超脱世俗并且顺应自然长寿的人,他们常隐居而随社会生活浮沉,譬如雷霆下潜隐而不发,不见其踪迹,得其时而济世利民,积行而累功,进升与退隐,入世与出世,没有些许困扰,万事通于时变,合于物理,应物应时,无所不通。所谓的至人,他们精诚内含,德泽流布四方,遇到对天下有利的事物定然喜而不忘;看到对天下有害的事物,内心不安得如同有所丧失。
俗话说:以百姓的忧虑为忧虑的,百姓也以他的忧虑为忧虑,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百姓也以他的快乐为快乐。所以说,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虑为忧虑,如此而不称王于天下的,从来还没有过。至人的处世方法因感以内诚,故始而不可揣测,最后又绝其踪迹,故终而不可及,常处于清心寡欲的状态,故而可立于不倾覆之地。以厚德为宗旨,如同积累粮仓永远不能穷尽,以自足为乐,德流不竭,利于万物而顺于自然,虚怀若谷,上善若水,打开心德之门,不去作为而不可有成,不去寻求而不可苟得,不祛除骄傲盈满就不可能长久,不去身体力行就不可能有回天之功。政简莫不心悦以化,而烦苛之政反此而为。
世人所谓的大丈夫,内心强大而处事明白,内强如天地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处明如日月的光耀,天地无所不覆载,日月无所不照明,大人以善心善行昭示民众,不改变他的初衷,不更改他的常态,天下听他号令,如同草木从风一样,风吹而自然草木动,以道而立德则善行可以昭示,因时而顺性则号令可以施行。
持 守
天地尚未有形象之时,恍恍惚惚,昏昏默默,窈窈冥冥,即老子说: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黄帝内经》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中天。又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太虚元气寂然清澄,重浊之气下沉而为地,清轻精微之气上浮而为天,天清地浊,天为清阳地为浊阴,天地分判,阴阳化分,气有滞躁,数有终始,故而四时成立。精纯之气化为人类,烦杂之气生为虫兽,所以说天地之间人为至贵,人有至灵之名,而虫兽只为众生之庶类。天地万物都禀受阴阳刚柔相为成制而化生,刚为阳之性,柔为阴之体,二气推迁变化而万物成。
精神原本于天阳之清气,禀轻清者因虚空而通达,筋骨躯体根植于大地,禀重浊者系于沉滞。人的精神为阳之气上行于天,骨骸为重浊的阴质而返还于大地,然而我们将要去哪里呢?自然界中万事万物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无穷无尽的生生化化,是天地阴阳变化的自然规律,有生有化是天道的永恒法则,所以万物的滋生由繁茂而茁壮,是因为精神与形体的合一,等到它们蜕化之时则悄然无声,回归于原本,其来也非我所愿,其去也非我所想,那么我的愿望、要求、好恶,凭借什么依托呢?我们来来去去的那个门,就是我们生生化化的路径啊!所以说古代圣明贤智的人,他们的处事方法是效法天地顺应自然规律,为人处事不拘泥于世俗偏见,也不会被世情所迷惑,一切效法于天道自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以顺应上天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做事,以顺应大地厚德载物的淳朴为人。保养着形体,固守着精神,使它们不至于疲惫,法天阳之空虚至清,体地阴之厚重至德,把阴阳的消长变化作为生活的大纲,以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时变化作为生活的经纪,阴阳与四时即是生化之道。
上天之阳气,清静光明,大地安定宁静,这是自然万物赖以生存的所在,若万物违背清静安宁的环境就会过早死亡,顺应这种环境就会永生,天地也是因为有安静的品德而长久的,何况是天地所生的众物呢,能因为躁动不安而求永存吗?所以养生家说,清静恬淡就是保养精神的好办法。老子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大道是无声、无色、无臭、无味、无形、无象、无名、无姓、无情、无欲、至虚、至无的,然而它却能生育天地,长养万物,运行日月这就说明了道的久长是源于虚无之中,人若安定虚无内涵,即刻滋养精神,就是在效法上天的清静、淡漠,而人们学道养生的宗旨也在于本心的至虚至无。
人的精神属于阳性的一面,类似于天阳之气,肌肉骨骼属于阴质的一面,禀受着和大地一样的性能,最重要的是形体与精神的合一,阴质和阳气的依存混溶。《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为天地未形之前,即有道生,而道至虚至静,至虚至无,亦为混元一炁,无形无象,无色无味,无声无臭,寂然静默,即为道生之一。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静极而动,静为阴,动为阳,静极而动,是为物极而返,静动阴阳之化生,即是一生二,是为阴阳二炁。时空的推移是在不停地运化,随着阴阳之炁的堆积,从量变到质变,属于清阳的那些阳炁轻浮上为天,属静阴的那些阴质凝重下降为地,天炁地炁既立,而居于天地中的冲和之炁为人为物,即为三生万物。三才即立,而阴阳布化,四时分判,五行制化,万物化生,品类日新。然而万物既顺生于天地阴阳,就依赖于阴阳,内涵着阴阳,禀受于阴阳,覆载于阴阳,而阴阳之冲和之气,以为生化之本,生化之本就是道之源。
人既然出生于天地阴阳四时五行变化的天地自然中,就一定也是受此变化之气而有此形神合一之体。而人的生成过程是阳精阴血交合结聚之始,第一个月,外形如脂膏;第二个月,血气通行脉络畅达;第三个月,肌肉筋骨内脏未坚实,只是胚胎阶段;第四个月,微有胎形状貌;第五个月,筋膜成,筋骨肉脉相为连属,以通达经气,脉络坚实,肌肉连缀关节;第六个月,精血凝结,而骨髓成实;第七个月,五脏经脉骨筋肉全,九窍已通,是为完人;第八个月,肢体已可自主运动;第九个月,自主运动次数逐渐增加;第十个月,形体充实,内脏完坚,瓜熟蒂落,自然出生。肝的精血滋养眼睛,肝开窍于目;肾的精气通于耳,可使耳聪;脾的营养上输于舌,可使舌知味;肺气上通于鼻窍,可使呼吸顺、辨香臭;胆的精气上灌注于口腔,可使受纳之口正常,这是内在脏腑与外在七窍相通应的情况。外面看到的是表,内在相应的是里,四肢九窍之表与五脏六腑之里息息相关,由里达表,由外知里,这是因为人体的经脉气血为贯注通应相联属的关系。道家修养和《黄帝内经》理论相通,都认为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身是一个小天地,内合天地之道,与外面自然界的大天地相通应,人的头脑圆形法于天之圆,人的两足方形象于地之方。一年之中分春夏秋冬四个时令,四个时令又与五味、五行、五色、五方通应,又与八卦九宫、星属分野相合。阴阳流行为三百六十日,人身有四肢和外在九窍,周身三百六十骨节,均象法于天道自然。天有风雨寒暑,人有取与喜怒,风散之雨施之,此为取与之象;寒主杀,暑主和,此为喜怒之象。胆者果敢勇威之象而似云,肺主气,皓素之象,脾者靡动之象而似风,肾者阴泽之象而似雨,肝者将军之官,震怒之象而似雷,人身之官窍一与天地相参应,而心是这一切感受变化的主宰,也类似于天地造化的本根机巧,其他的肢体脏腑都随之有所感应,则天地一理,天人相应的情况,可触类旁通。然而心脉本与舌窍相连属,不受外邪侵害,则始终将无所牵缠,所以心为全身之主宰。
人的耳目似天上的日月之象,人身的气血又似天地间之风雨之象。日月差度不按常规运行则薄蚀昏暗蒙昧无光,风雨不依天地之运化,不按时令而来,就会毁伤五谷致使人畜生灾,人之一身若食饮不节,起居无常,不法阴阳,不合术数,则与天地之灾难无异,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天上的木火土金水五星所布,各有一定分野,天时与人事交互感应,所以各国地区一有失德则天象变现于上,而必然受灾于下,这就是人与天地相应之征验。
前面谈到,人的眼睛与日月相参,血气与风雨相应,气机悖乱则飘风不时,血脉沉滞又如雨至不以期,视听没有节制就如同日月有差度,大概这都是人与自然相应的事情,也都是寻常的道理。
天地自然的阴阳之气,至大至宏,尚且还要有休止有行度,按时节约它们的光华,珍爱它们的无休无竭的能量,人的耳目何以能够长期无休止无节制地视听呢?有限的精神怎么能够长期驰骋而能不疲乏呢?
天地之广大以至于找不到它的边际,日月的光辉无处不照临,尚且还要以特有的亏欠缺蚀不足,节约它的精化,一寒一暑作为永恒不变的规则,岂不也是为了爱其神明,更何况是居住在很有限的地方而精神不及的人类,怎能使用无有节制呢?所以说善于摄养的人,保守内在的精神,而不因为外用而有多大的损失。
人的气血充盈可表现为肌肤的荣化,五脏是储藏精神的,如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只有内藏的精血充足,外在才能显示出神明之体征来。气血专一内养而不外用,则胸腹内外表里充实,自然嗜欲不生。大凡人的喜怒之情,表现于外在的颜色,勇敢与怯懦变见于喘息之声,均是气血外露损耗的征象,这样对比就容易明了损伤与补益的不同,所以阴血不因为心情志趣而逆乱,则肌肤骨髓充实完坚,阳气不因外物所扰,就可以做到清心寡欲。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因情志、饮食、劳动的不同而损伤的脏气也不同,脏气的不足即是因为有所偏嗜,若使它们调节平和,哪里还会有嗜欲呢?能够节制简约,心平气静使嗜欲省却,那么耳目清明则听视聪达。人的嗜欲来源也的确大多源于耳目,如果减少这些视听的爱好,耳目之灵敏自然清明了,清明则耳朵即使再次受到干扰也不会被惑乱,眼睛即使再次遇到美色也不会被其眩迷。人的情欲往往都因外物所致,所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能够做到精神贯注,聚集在体内,不轻易使其外驰,不为外物所诱惑,不追逐身外的花花世界,那么人们的精神自然能够保持,不仅视听聪明畅达,而且五脏的功能活动常保安和,五脏能与心思无离,使心的君主官能发挥正常的作用,如此心意带动气息,即心息相依,引导气血运行,不会出现差错,不至于走弯路,更不会引发疾病。人的精神内守,精神逐渐保满,精神盛时元气日积而不散。从五脏五行的理念上讲,五脏各有它的功能动态,气质性情,它们内在所藏的神、所禀受的气也各有所不同,只有心是五脏的主宰,可统领百神,能调节全身各个部位,让它们有所归属。然而心之神精也不可过用,过用则心气、心血不足,心的气血不足则心神无所依,使心浮气躁而失藏守之能,所以心要常安静。心如上天的空虚宁谧,不闻是非,不应世事,则可保全心定神明,心气专一,然而人身的情志迸发,往往是因为胆的性情果敢、勇武,肝的性情易于骄傲、激动、悖逆,如果不是有心的制裁,它们怎能安定呢?内在精神充养足备,神明自附,正如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如此精神内涵,神明智慧用时必然超常,如果用耳听则没有听不到的,如果用目视则没有看不到的,如果需要做事也就没有做不成功的,心意所思所为没有不凑全功的,也正如《清静经》上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如此一来,患难祸害没有侵害的门路,外邪也自然不能侵袭。不论医道或人事的理论都认为,对于外邪外魔侵害,都是因为自己内在的正气不足,君主之官迷惑不明而招致,如同引狼入室。所以中医认为外界风寒暑湿燥热等邪气侵入的原因,都是人体内在正气不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君主明则上下调,脏腑安,阴阳气脉和顺。而外生患难祸害的原因也是因为心机蒙昧不明,七情六欲弛张,障迷自性,六尘染着,所以说心气正者外邪不能侵袭,精神内全的人自然享天年之福,寿假龄之算。所以欲望祈求过多的人,实际所得到的其实很少很少,以为自己见识远大、智慧高超、事业雄厚、能量超强的人,其实他明白的道理极其渺小,他的精神极其微弱。只有安定宁心则所愿有成,五脏精充气足则神明乃见,不自见而明,不自是而张,不行而知,不为而成。
人身的五官九窍,假此以通内外气机,它们是精神的门户,人身精神往来出入之机关。君主之心意,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代表调节五脏六腑的使节,心意气息的调节运动,即心息相依则五脏功能动态正常,五神藏安定,神智明达,福寿可期。反过来说,如果任由耳目视听,淫于声色而无休无止,而相应的脏器摇动而不安宁,必然使气血滔荡不休,精神经常驰骋于外而不能内养守护,精神因形体而拖累,精气神耗损逐日增加,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大祸将至却无由觉察,本为祸患却以为福,这是因为不知清静之道,可以鉴别微妙的变化,而过于游乐声色,精神外驰者多被迷惑之故啊!所以圣明贤达的养生家,善于内守,使形神相依,不迷惑于声色娱乐。
倘若能使自己耳目精明,听视聪达,而当外物诱惑之时,内心即刻想到身后之事,如此一来就不易被外物所惑,意念和正气没有失去心息相依的状态,常保持至清至静而无嗜欲,如此一来,自然五脏安定精神内守,形体和精神混融合一,不至于外越。诚能具备以上的品德则玄鉴无隐,即使观念已住,而久远之事和未来之事的吉凶祸福,没有不能预见的。
能分辨类别,决定命名,明白理数,洞悉滋生缘由,就可以观察事物了。善良纯粹的天性,就可以和观察事物的原本相符合,至虚至无、至静至清之时,精神可以通达天地,进入冥途,则往来无挂碍,出入自在,身外之事在有形迹之前就可觉察,身内之事在有征兆的同时就可明白,过去的事情无论远近都有迹可察,未来的事情虽然没有表现出来有任何征兆,应当稽察它内在动机,大都能审视玄机微妙的表象,就可以明达吉凶福祸,便可趋吉以避凶。所以老子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这句话说的就是人的精神是有限的,是不可以过度使用的。使用过度的原因,就是被外物诱惑,而自身又不能自律。
所以老子说:五颜六色的花花世界,使人目眩不明,音声入耳,听杂乃惑,食味过多,乱口而迷失正味,趋舍不定,内心无见,日无恒业,使行飞扬。所以说:嗜好欲望使人之气多淫,好憎使人之精神劳乏,不赶快改变这些不良情志爱好,就会志念正气日渐消耗,如此下去,人怎能长寿呢?人不能活到天假之年的原因,是他们追求的身外物质生活过多,使自己身心得到了身外极大的物质享受,本为爱生,但所作所为却是损生害生,都是因为随心所欲,厚养生命而最终伤生。只有不把身外之物看重,而反观内守,养精存念,才可以得到长生,正如古人说: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
天地运化,阴阳五行之气交互相通,自然界万物都受沾濡而总为一体,能够知道这样的统一,就没有一样不明白的道理了,即是说万物皆享受一样的气机,同在天地运化之中,所以天地万物之情节就可想而知了,如果不能知道万物均禀受一元之气,那么就没有一样能明白的事了。不究大道的原本,碰到任何事情都会昏昧,我们人类也和万物一样,自身处在天下地上,也是万物之一,而万物也同样是物,大家都同生于天地之间,那么我们的身躯就是万物其中的一物而已,同为万物之一物,物与物之间为何要分出彼此、高下、善恶呢?庄子说过:我和天地万物同时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万物和我是一家,是一样的,众生平等,应和谐共生,同沐阳光,同沾雨露,然而世间往往是同类相亲,而不至于分别彼此。自然界随着岁月时令而使万物自然生、长、壮、老、已,万物的生死不能违背自然而强加,因岁月时令致使万物衰老腐朽而死,也不能违背自然使万物不死,更不因为万物本身厌恶死亡而不死的。既然说万物为一,众生平等,为何又分出物种的高低贵贱,善恶美丑呢?物物皆物,只不过是同类相和,异类相忌,从同类看异类则有高下贵贱美恶而从同类中仍然有左中右、善恶美丑,即使认为是低贱的也不能去憎恨他,尊贵的也不要去奉承他。生活中并不是喜欢富贵就能得到富贵,厌恶贫贱就能摆脱贫贱,所以一切要遵从自然规律,随方就圆,随遇而安,固守本元,乐天知命,不要有非分之念想,不要超越现实生活,不非分妄想则心和气平、心身愉悦,而生活逍遥快乐。所以说,顺应生活的节奏以及时代的脉搏,与之迁移,应物变化,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则无忧虑,而天年可期。

守 虚
(以不惑其累为虚)
老子说:大家所说的圣贤之人,他们的生活方式是随着当时当地的民俗而安居乐业,他对自己当下的定位也是随着大众,与民共生共事,即因所遇之时,安所处之位,不论世道安宁或动乱,从不担忧他随时隐居之身。看到如此的生活态度,不难想象,圣贤的人不介意环境生活如何改变,都会保持着愉悦的心境,正如孔夫子所说的乐天知命,故无忧。
经常喜忧参半、喜怒无常、悲观厌世、哀伤忧愁的人,是因为他们不懂人生,自寻烦恼,没有长远眼光,且为德衰无道。《清静经》所谓: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永失真道,常沉苦海,忧苦身心,流浪生死,得悟道者,常清静矣。常常嗔恨憎恶他人的人,为自身的妄想烦恼而拖累,喜怒不加节制的人,与天道自然背离,不明中和是万物生化之本,和谐是健康的源泉,喜则伤心,怒则伤肝,所以万物的生长是天道自然的运行,万物的死亡同样是天道自然的规律,天道常处在无所作为的状态,而时间和空间也是以此自然而然,清静则万物与阴性合而厚德载物,运动则万物与阳性同道而自强不息。在人体,心是全身的主宰,而精神又是心的灵魂,玄妙灵动智慧和谐是心主所贵、圣人所宝。如果形体劳动,鞠躬尽瘁而不知休息则即刻倾倒,精神过度损耗而不知涵养则精气竭绝。所以善于摄生的人,谨慎地时刻珍爱它,不敢有一点超常,心念常静,心地无私,则能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以自己虚怀若谷之心,去承载天地万物之实,只有虚静,方能恭敬一切,敬天爱民,与物同化,与人混同,与道合辙,与自然同化。恬淡愉悦,致虚守静,才能回归根本,使生命重获生机,悠游天地间,与造化同体合德。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样是遵从天道自然之德,众生平等无私博爱,无人我之别,无所疏远,无所亲近,怀抱安和虚静之德,炀和生发之气,以顺应自然天道之规律,与大道为友,与大德为邻,以虚心为念而应事接物的,都是与自然天道同化的人,言行以顺应人性为法则,他的周围都是有品德修养的人。不因为有好事而争先恐后,也不因为有祸患而退避三舍,眼前的福并非是真福,然而安静才是幸福,一些挫折并非是祸患,然而心性不定躁动不安才是祸患,能够在所谓的祸患面前保持平静安宁,不把世俗所谓的幸福看作幸福,因为这样的幸福已然隐藏着祸患。灾祸与幸福并不在于人的贫穷与富贵,关键在于自心的躁动与淡定,而且最初的心意主导、动作的成败、吉凶福祸生发的原因在于妄动,其指导思想又随着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变化。所以圣贤的人,本身就不随波逐流,不为人情世故所左右,他们常保持无所作为的资态,因而也就看不到他们有什么祸患、有什么幸福,他们的精神出入往来,仿佛随心所欲一样。即使他们无意之中,有了祸患和富贵的时候,然而并不能看到他们对此有什么悲伤或喜悦之情。死与生的概念也一样对他们的情绪和内心世界没有任何的影响,他们只是一味地把握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的变化,所以他们的心境时时刻刻都是一样的,也是永恒不变的,也就是说他们未尝把生死放在心上,所以他们虚静的境界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所谓的聚精会神就是这个意思,达到无为虚空极静之时,就有精神的显现,精神的显现,可以使人真正感到愉悦快乐和幸福。
虚的理念,就好比屋舍的堂中,堂中需要空阔洁净,尘埃扫尽,杂物不留,所以为摆设物件迎待佳宾之地。《悟真篇》说: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即是混沌无始之气,在天地未分、虚无混元之前,就有了道,道化混元虚无一气,混元一气中由静极而生阳,静为阴,阴为静,动静化分即生阴阳二气,阴气重浊下沉为地,阳气轻清上浮而为天,天地开辟,天气地气,又有其中间的冲和之气,有此三气合为一体,从而化出五运之气,生出五行的气质,而万物复又滋生,从此天地间才有此生生不息之气。这些生生不息之气原本都是由虚无中来,它的根源就是大道。人要是想有此生生不息之精神和体质,就要经常回归于大道的至虚至无状态,使身心返还到虚静无为之境。古代修仙的人说:人的先天元气是从虚无中来的,特别要强调明确这一点,虚无就是坚实的基础,反过来说,坚实又是虚无的验证。大概人们所说的大道,它既然是虚无之前就有的,虚无本不可见,那么道也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它的本性是无中的无,就是没有中的没有,虚空中的虚空,至无就是极其的虚无,然而极其虚无则无物不被包括,无物不被容纳,所以说修道以心中极其虚静为要点。心中能做到虚静则体内阴阳和顺,气脉运行,食物消化吸收代谢均按秩序进行,人的精神常保持圆满,气血充足,浑然一体,心境平和,处事不会因为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而滋生烦恼,常保持清静无为,精神在恍惚杳冥之中。所谓的虚,就是指的空寂、无为、心宽,心中无形、无色、无味、无人、无我,修道到达空虚之境,自然就无形无相,无色无味,对于四方上下,五行之气,天地人三元,八方八卦,混然合一,如混沌之中化生的太极,万物万象都浑然一体。所以善于运用虚的人,修养达到虚无的人,可以藐视一切,他的胸怀可以容纳天地宇宙,心里又空如太虚,那样至虚至静,此时他会以为自己的身躯是束缚他的枷锁,他的形体是多余而无用的东西,把身体的四大假合看作灰土一样,把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些能引导人情欲的六门,只看作心身对外的孔窍,把荣华富贵看作眼前的浮云,名利地位等同于寒霜与朝露,把人世间的一切等同于睡梦和幻觉,把七情六欲作为自身的冤家和敌人。有自己的远大志向在心,就不会被这些虚假的物象所迷惑。因为人们自从有了生命的躯体以后,日积月累的习惯和心态填满胸中,没有一事不存,没有一物无有,将本来纯贞洁静的珍宝抛丢于外,心性不定是因事物烦杂而没有一个可以静心的地方。身体也因情欲的所系而疲劳不堪,性情迷乱,生命动摇,和大道的理念越来越远,不只是精神有很大的损伤,而且自身的这个幻身一样在败坏,所以说为这个幻身的保全,必须回到虚静的状态之中。那么什么才是虚呢?除去那些杂念,变化自己的气质禀性,把自有生以来历劫积累的轮回种子挖去,打破一切恩爱牵缠,一切虚假之事不再留意,一切外物概不接受,万事万理不去讨论,四大假合之幻身放下,不要被眼、耳、鼻、舌、身、意感染,不要被声、色、香、味、触、法所惑,没有恐惧,不担心烦恼,没有好恶爱憎,不谄媚,不骄傲,不矜持,不诡诈,不狂躁,不妄语,完全没有自己的私心杂念,一切按客观自然规律办事,不固执自己的成见,不自以为是,也不因为有自己的存在而忽视人物,在修道的过程中,只有无我小我,才最终成就有我大我。不去深爱每一种物件,不去受纳些小微尘,有和无的关系不存在于身心,则身心就无从牵累。修道养生的人,如果的确能够如此作为,则大道的厅堂广阔深奥明净,没有一点尘埃。心与太虚同体,自然先天混元之气从虚静无为中来,浑然一气,氤氲不散,自身水火不期望,无安排,无思无虑地让它们既济,它们却又自然而然地相济,肺金与肝木不用预约,它们却又自然相并相合,如此大道岂能不成?所以修道养生者,首先要做到结缘虚空、一尘不染,虚其心则实其腹,弱其志则强其骨,想要虚室生白、慧光自见,先要虚其室、空其心,从一切不着不住处留神下脚,不怕不到深造自得的地步。

守 无
(游万物而不物,则无我无物矣)
老子曰:轻天下即神无累。就是说不重视名誉金钱地位,则心平气静、无挂无牵,自然灵台无累,也可因此而脱离世间荣华之事,达到清静无为、至虚守静的地步,甚至于把身外之物都看得渺小,心超于物外,就是像那高大的泰山也同样视之如秋毫,看有若无,把大小的事物都放置那里,好似把极其微小的物件遗忘一样,不值得烦劳自心去挂念它,这样一来还有什么能扰乱心思呢?人们如果把生与死等同起来看待,那么心志意念就不因外物而受到震慑,就没有担心害怕的事情挂在心上了,这就好似清醒时的视听言动和在睡梦中的视听言动是一样的。清醒因为睡梦而结束,睡梦又因为清醒而觉悟,死与生、动作与呼吸均在梦昧与觉醒中出现,所以把觉醒中的情况与梦昧中的情况等同起来对待,人生半清醒和半睡眠状态,每时每刻都在生与死、死与生之间出入往来,如此实实在在的生与死现象,有何可惧呢?
《庄子》说:我与天地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我与天地万物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天地是一大天地,而我虽然微不足道,却是天地派生出且具备天地之象的一个小天地,万物皆和我一样,都是天地之派生,且具天地之象。天地之间的物种都顺应着自然的变化,而有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就是说万物都随着天地阴阳消长变化的自然规律而变化,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是天道的规律、自然的法则。明此法则,则人们对天地自然现象,自然灾害的无常和人间之事,人身之病,生与死的无常,总会有一定的认识,心中明了则不因此而恐惧眩惑。
品德修养主宰内心而恒常不变,所行之道无往而不通达。只有使自身禀赋内在的精气神不至过于耗竭,常得精气圆满,日用无所亏损,才能效法前贤养生之道,做不死之人,就可以做到为天下之事而未尝劳神,学天下之道而未尝损身,做任何事情都很遂心,无师而学就可以自通,利害善恶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就是有瞬间婉转的祸福,也不足以使人心滋生喜恼。这就是因为人以自然天命为怀,以天地之心为心,以天地之德为德,求自然无为之和气,即使婉转随时、遭受祸福,也只是来则来、去则去,顺受而已,不能迷惑本性,扰乱方寸,招致内患,伤及内心。
古代追求大道的人,既然确定了目标,又在修养上有了一些感悟,他们就会坚持走下去,即使有利或者有害在面前,也持守不移、不改初衷。对于外力来说,也只能以仁爱之心而昭示,却不能强迫他们的行为。可以义正之而不可以利诱之,仁义在心则弃利益,君子可以为了义而身死命亡,却不可以拿富贵去替换它,春秋时伯夷叔齐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了仁义也不可拿死亡去恐吓他,齐大夫陈不占就是这样,又况且修养者本性本身求的是无我无事、无为无心呢?古人犹且遵守一个义字,以至于不顾不怕身亡,浩然之气淡然无为无畏,宁可不要外形身体的牵累。无为的人内心常无所挂碍、无所牵累,无挂无牵的人则可自立于天下,立天下而又不妨碍于天下,可同于至人。所谓至人者,积精全神,能至于德,故称至人。他们动静必适中于四时生长收藏之令,参照等同于阴阳寒暑升降之宜,内心远离世俗的纷扰,自身也脱离世俗的感染,故能积精而复神全。《庚桑楚》说:神全之人,不考虑就能明白,不谋划就很得当,精神内照,无使外泄,心志凝静如宇宙天地一样浩渺,如阴阳五行之气相互维系而不失运行的轨道。又说至人,形体与内心合一,内心与元气相合,元气又与元神相合,元神与虚无之气相合,那还有一点芥蒂俗念呢?只有去体察宇宙自然的天籁之音了,虽然即使远在天际,上入九天,下入九泉,或近在眉睫之间,来找我或与我有关的,或者我心欲念想之者,我必然全都知道怎么回事。能达到如此地步,而不故弄玄虚、不自欺欺人的,才是所谓的神全之人。因他们能保持神全,所以就能一时有此发现和感知,这类人如果保持下去就可以增添寿命,但如果过于耗散其原有持满的精神,或有背道之事,必然同样走向衰老,失去至人的神通。
天地自然之道,就好似人们拉弓射箭一样,有余的部分就会自然损掉它,不足的部分就会自然补充它,过高则抑制它下降,过低则抬举它上升。至人依自然之道,不违背自然,不因事累而天下洞然皆通。上观至人修持,可以深刻探究天地之大德和自然之奥妙,下考世俗之所以与至人思想有天渊之别,行为有公私之明,品德有高下之差,不待言说已经明了于心。
凡是学道修养的人,最终都是为了返还到他们的天然纯粹之性,如果不能以天地之心为心、以天地之德为德的,只靠常人的一些学识涵养是达不到、也体会不到道学的思想内涵的。

守 平
(去其所为,道自夷矣)
老子说:高贵地位,丰厚财物,是人们所贪求的,但是比起自身的健康来说,那些又是低贱的了。所以老子又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所以说身体需要清静舒适,颐养平安为贵。众人只知道追随权势可以提升自己的地位,丰厚财物可以使生活富裕,而从来不去考虑此两者多有害性伤生的,且生活并非快乐无忧,而以此两者为寇仇,清静无为,顺应自然,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内心不重名利就不存在得失,而只以固守本身元气为务,像古代圣坚之人那样,食物足以充实肠胃使气力有余则可,衣服足以遮盖形体以御寒即可,言语足以调节情感即可。食物果腹则内心安定,衣服周身则内心充实,衣食财物过多是身体性命的牵累,所以修养的人都把它们看作身外之物,不去理会,不去贪求,不去积累,内心怡然自得,淡然无为,旷然无思,心平气和。目清而不视美色,耳清而不闻五音,声色不入则气和自静,心清意静闭口而不言,委心而不虑,不言不虑,不妄不动,内心无念,处物不感,自然入定,即可摒弃物我之聪明,返还于空旷虚无之太虚,淳厚朴实,不受耳目声色利害的诱惑,而回归于身体原始的形质状态。休养精神,即使外用也不使驰骋耗伤过多,减去已有的人情世故所带来的烦恼,即使入于内心也不至于惑乱心神,没有什么让他爱好的事情,也没有什么让他厌恶憎恨的东西,这样就进入了与物为一、中和平等的大通境界了。
除却秽恶,卸下负担拖累,不如当初开始做事之前就抱定这样的心志,一心一意,不受外界任何事物的干扰,打定主意,一念不杂,端正身心,下定决心,做一个大智慧大勇敢的人,如此还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的,还有什么理想实现不了的?在修养上如果有这样的心志存在,还有什么样的心秽不除、心累不去?累去秽除,自然心境平和矣。所以说养生之士,要保持平和的心境,涵养一团祥和之气,就不可以心念上有利益存在。可得者道义之利,而又在于和,君子求利取之有道,非道而取,必然丧生损命。
自身内外之气相通相合者,更不会因外界之形势而受诱惑,人身的小天地与外界的大天地,已达到相通应合,进入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的境界,内心还能受何干扰、受何诱惑呢?精神与天地万物相往来,天地万物与我合而为一,出入无间,玄妙莫测,物我大同,至大无外,无边无际,至小无内,没有中心,这是修养的至大至贵、至尊至高,能够通晓至大至贵深意的,何时何地不能遂心呢?
守 易
(得自任之理则易也)
老子说:古代修养道学的人,能自然调适情感心性,安定芜乱的意念。譬如说,想要做的事没有机遇,那么就放下来,见机而做,不会为此再去绞尽脑汁,苦思冥想而耗伤精神,浪费情感,伤身损命,不会无目的、无缘由地欢喜或恼怒,这都是因为内心清静平和、澄清而不杂乱的原因。调养以和气,修持以任情。修道之心盛则乐道而忘忧,以养德涵德贵德为务,德气充满而自然内心富足而忘贫。自然天生情性所好,却因此能抑情易性而不欲,不欲则无欲而清静之道显现,清静无欲自然不求有所得,不求有所得则知足、自足矣,然而能自足的人,反而常有所得。
内心因事情而有快乐的,却又不因此而表现出如何快乐,即使是自身之乐也不能显现出快乐的样子来,那么就说明他不把众人所谓的快乐当作快乐,在他的内心里也许就没有快乐可言,或者说他不为此而乐,也就没有乐。然而没有快乐的人,他已经进入无为的境界了,也可以说他不会因为一事一时而乐,他是有久远的心志啊!
人对外界的索取,最终只会对自己的身心造成极大的牵累与负担,应事接物也同样使身心疲惫、精神耗费,多得并非安身立命之本,多欲并非对性情的补益,相反只能劳神损寿而已。《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不积不欲,清心静意,恬淡虚无,乐天知命,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清静则大德生。
大道是至清至静、至虚至无的,道生一,一为天地未分之前阴阳未离、虚无混沌、混元一炁的状态。混元一炁由道炁所生,至静至虚,静极而动,无中生有,静为元始,有为物生,物都因静而生,静又是物生之基础,无静便无物生。所以说天地之静则生物,物之动作则生长化收藏,人之静则有生生不息之气,人之动则有生老病死之苦。动与静的结果大有不同,不同的原因是静为和气、生气,动为躁气、乱气,静则清心寡欲,动则欲壑难填,静则益寿延年、吉星高照,动则和因欲乱、戾气丛生。
涵德之人,行为有准则,言语有分寸,生活有节制。纵然对外表露出肆意忘形的举动来,也是在怡情的范畴之内,不会逾越出人情世故之外。所谓量腹而食、制形而衣、容身而居、适情而行,这是古人所说的至人简易的生活态度和方法。他们把多余的财物留给天下人而自己不去拥有,把利益委托于大众而自己不把它当作是利益,这样的人怎么会因为外在富贵或贫贱的地位而不怜惜健康去伤身损命呢?财物和身家性命,自然大不相同,两者不可同日而语,譬如自身和身外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地方,物在人非,财物是生不带来,死了也不能随人而去的。如果人们能有这样的见识和体悟,那么就说明已经体会感悟到大道的存在了,已经进入道学的殿堂了。
守 清
(清而不扰,可鉴嗜欲之妄)
老子说:人以天地之气以生身,依照四时之气运而成长,天地覆载,阴阳相和,二气交媾方生为人,人自然禀受天地之中和之气。耳朵吸纳天地之音响而为听,眼睛采收天地的五色而为视,鼻窍能吸收辨别天地间的五味,口舌可以品尝天地间的各种滋味满足自己的嗜好,肌肉肤腠可以感受天地间空气环境的寒、暖、暑、湿、凉爽之气,为自己身体需要而选择。其实人与人,不分地域、种族、信仰、爱好,他们的性情嗜好大都是相同的,有的人因为放纵自己的性情嗜好而丧生,有的人因为有理有节有常度反而能保持健康长寿,有因此失道坏德而为小人,有依礼循规、尊道贵德而为君子,其结果的善恶美丑因人而异,大相径庭,他们人生的结果也大不相同。
人生活在这个繁花似锦的花花世界里,情趣也因这个世界的多彩多姿而心花缭乱、心志荡漾,不能有一刻的安闲宁静。如果身外之事能简约而不过当,内心之虑又能常保持平和,行为随事物的发展规律,内外调适,还可以长享天命;倘若纵情妄为,声色以荡其志,恰似冰炭以加其身,日久精神荡散,形尽将死,悔之晚矣。这样的结果并非是上天不给他寿命,却是因为他自身过于享乐,精神耗损所致啊!
精神充足才能智慧聪明,精神是智慧的根基,精血充足,正气、中气、元气才能旺盛,精气盛才能神旺。相反地说,人的各种思维活动,所谓的万念万虑甚至说有万神在主导。若万神深藏则静,万念俱无,万虑皆消内涵深养,就不费精神气血,那么智慧高深而使用不竭,神清则不为外物所扰,举措明智审详。智慧是心志心神的符契,心有所思,志有所寄,心神智慧内存而使用辨析时,心思中和则用智公平。心猿意马,比喻心的灵动性大。事有千头万绪,心有一定之规。心的遐想空间可大可小,大则无边无际,小如微尘而无中心,任它畅游脑海霎时静如止水,说的是心的使用动作。既然是心的灵动性和不定性是如此活活泼泼,圆圆陀陀,心的智慧也与它的这种气质性情是不可分的。灵动性有多大,智慧谋略就有多么高深。虚怀若谷,清静无为,则心智正思谋当,这就好似人们对于流动着的水不能辨别它的内涵,而对清澄的止水能够一眼看透它的本质一样,就是因为它既清又静的缘故。不受外界的干扰而纯洁,没有杂质故而清澄,倘若用清澄的止水来当镜子照则自然明晰,所以人的智慧思虑也需要生活中有一时的神清意平,就能去感受体会觉察事物形态功能性情,觉察它的情形变化的根本原因只有是心意的清静。正如此说,好事的或事多的总会因事而有遗憾,因事烦劳扰乱心田,反而对谋划处理事物没有信心和主张。人若常保持清静如止水一般,则自然有形可鉴,有物能明,是非可辨。
然而心思谋划,是人们时时刻刻要做的事情,心为君主之官、全身的主宰,外界或体内的任何动静,都会刺激传递到心,由心来审视、分辨、判断,去彼取此,或去此取彼,日有所思而夜有所梦,全是心的作用。心的能量来源于全身的精气神,减少思虑,清心静意,就等于在保养精气神,也等于给心的使用积聚能量。所以说,因为平常要用心工作生活,就必须平时学会给心节能,清心省心,放置而不用,也就是说,如果常使用它,使它过劳,那么要再用它时反而无用了。清澄内心,用时如明镜鉴物,即是说平时不用它,用时反而能发挥大作用。
镜子明光锃亮,即使有尘垢也不能使它沾污,人神清则智明,智明则不失其常性,故身心无所牵缠拖累,所以心想到哪里,心之神就自然随之在那里,心到则神到,意行则神往,意止则神住,这就是清静澄定的意义。
反过来说虚静是养心的好方法,虚是精神的宅舍。心思缜密,智慧聪明,需养吾清虚静意之心气,天空若欲明静,就要万里无云万里天,若内心有物事有念想则躁烦气乱,心不清不明,镜不鉴物矣。
古代善于摄生养命的人,他们的精神与万化遨游的首要原因,就是常常保持内心的清纯,如上天之明净,好似一张白纸可写可画、可圈可点,如《清静经》所说:真常需应物,应物则不迷。《道经》说:心清意静天堂路,意乱神昏地狱门。这是做到清的最佳状态,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工作事业中,一定要把清字的功夫做好,它是我们修道养生和处事为人的基础课。

守 真
(适形而安则安而无它,适性而往则所至非妄,然大名大饰亦自此而生)
老子说:古代所谓圣贤之人,常根据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境遇而调适自己的情感,食不过饱,量体而衣,生活比较节减,为人比较淳朴,贪念欲妄之心没有缘由滋生,只是享受生活中最基本的衣食充足而已,所以他们的内心也清洁纯真,而外界的事物也不能污染他,这就是近于圣人的标准。圣贤的人,不会因为拥有天下而拿天下之财物奉己嗜欲,所以能拥有天下的人,必然是以天下为天下,忘却天下故能治之。能有名誉的人,也一定是不修饰不超越自己本分,更不因名而言行狂妄、目中无人、自高自大、自美自誉,反之皆为妄人也。
人有诚信的言行,可以通达性命之情,通性命者,言行举止均符合仁义礼智的法则。
如果人的神态不用掩饰,心念也没有专注或造作于某个方面,而是自然而然,均为平和无事之态,通达内外,淡然寂然,一尘不染,如此这般,权势利益不能诱惑他,声色艳曲也不能感染他,即使是天下第一的能言善辩之士也不能说动他,计谋高深、老奸巨猾、善于算计的人也没办法使他中了圈套、改变他的行为,哪怕是非常善于恐吓,甚至让他处在恐怖的环境之中,也不能使他有惊动惧怕的动作,这就是纯真至静的状态,应该是达到真人的地步了。热爱生活尊重珍爱生命而又看重养生的人,他的心身就像天和地一样不会衰老。能够善于调节自己的性情气质,化去七情六欲等不良情绪而通归于清静安定、纯真虚无,能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修养境界,就不会随大自然的变化而一去不复返。这就是说顺应自然者觉察不到它的变化,与大道同体者生命不可穷尽。
不能通达大道的人,即使他的智慧统贯天地自然,明白事物的变化机理如同日月照临大地,辩论分析事物如同轻而易举地解开连环,誉美的言辞像润泽珍贵的金银珠宝,也无益于治理天下。
内以顺应天道,又与自然万物的法则契合,那么天地造化的机理就能够应验,修心尽性以至于延长寿命的道理就能够明白通晓,然后不论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不胸有成竹、称心如意、得心应手的,在治理国家方面必用智谋明察、辩论说教、品德恩泽等综合各方因素去制定方针政策,如果只是在某一个单一的方面较突出,这并非全面治理、统筹兼顾的好办法,与达到大治的理想相差遥远。所以圣贤的人,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抓着事物的本质,不会失掉事物生化之原,不需要明察为治之道,而天下百姓自然循规蹈矩地去生活和工作,然而老百姓们都会说:我们原本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地生活。
守 静
(圣人安此以为生根,德本也)
老子说:清静、沉默、恬淡,就是养生的方法;和谐愉悦,受物以虚,接事以和,这是成德的理念。尽管外面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耳失聪,目失明,口失滋味,心神荡漾,而能做到内收虚静,外力与我似对牛弹琴,心念不动,不受其诱导,不染外尘,这是心性已经得到安定了,声色味触能一并弃去,人之性情才能保全,做到返本还元。内心待人接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失去平和、中和之道,则说明人的品德修养已经到位了。养生是人们终生都要实践的事情,品德的修养又是养生的基础,所以人的品行更应有所超越。人的本性、天性、性情之所以未能保全、有亏缺,主要是后天世界的物欲所牵累,它们常常使人丧失本性、迷失自己,使人们不能在世长年而且留下遗憾,道德的败坏也多因外物的牵累,两者均坏德丧身损命。
外物可伤身,中内而性变,即使你不想受此烦恼都无法挣脱,所以说静心漠然、恬淡虚无乃保生之要,平和愉悦,然后可以自始至终,这是体道、悟道、学道的法则。从人的身体来说,如果能常保持如此的心境则气脉运行畅达,没有阻滞,自然五脏六腑之间也没有瘀积,形体舒和,性情安静,就没有什么患难能动心伤身的。血脉的瘀滞,问题在于对己身的过分溺爱和过于享乐,溺爱则衣食安适唯恐不足,享乐则精气荡散日益益甚,五脏之精气也因随自己的情志喜怒而缺失,使性而动乱和气,这是沽名求福,且反为伤生的大忌。如果身体已经不存在了,那些用来厚养的物品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静心、宁静、静定,是古代善于摄养的大道理,静久而身内气脉调和则为健康之道。而静与治同,且与乱相反,心一动非静则乱,无名之烦恼一旦出生,则安静之道离乱而养生之道不保,这就好像是人的身体和心态本身符合清静安养状态,然而一时因外物外事的干扰,致使身心离乱而不能保养元和生发之气,那么身心的伤害自然不能够摆脱,又况乎不按静养之道去摄生呢!这就是古代之人长寿与短命的原因。
身心的调摄与保养应循序渐进,官窍的使用也全在于内心管理,比如说:眼睛能看到如毫毛那样细微的东西,耳朵可以不听外面雷动天地的霹雳之声,却能听到调整玉器的声响,分辨它们的五音属性,眼睛不理会高山大川的形势。所以说人本身不能兼顾,五音五色五味,不能同时专注,只能专于一而忘其全,志在小有者必忘乎大有。淫溺于声色者,必然失德丧性之远。若然拿一身之精神去应接万类之事物,即使精神若泉源,也有匮乏竭绝之时,更何况五声五色之类,乱人耳目,耗人精气,以至于精竭而横夭。使人丧神失精的因素数不胜数,如声色之类的诱惑若近在目前,倘若内心能不为所动,有意断绝这个念头,那也非一朝一夕之故,这就好像是用盆盛混浊的水以照物,待水澄清一日半日,才能看到自己的眉目影像,若想让盆水混浊,只要用手搅一下就不能看到什么了。所以说澄心静虑、洞达明了,只有安定清静才能做到,一旦沾染嗜欲妄想忘念,即使祸患像丘陵山岗那样大、那样重,也混然不能自觉。人的精神难以清静而易于混乱,就像一盆水一样啊!
静的方法,如同屋舍的墙壁。墙壁的特性要根本端正、高低相称、无缝无隙,它的作用是要稳定梁柱,使上下坚固。老子说: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原本都是空虚宁静的,万物也因此在空虚宁静的状态下,才能勃勃生机,生命的本源都是从无到有,最终又回归于无,它们本源都是虚静的,虚静就是生命的原本,虚静也就是生命重返生机的开始。
老子又说:人若能做到经常保持内心清静,那么人心与天心相合,天地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将全都归附于他。修道若不达到至清至静的地步,先天的智慧就不可能被打开,修养精神的屋舍也不可能起作用。大概到达非常虚无的状态才算进入了清静,清静到了极点的时候才有生机发动,这可以比喻以物极必反、静极必动的理念。在动与静的状态下,就会有先天的慧光发现。所谓的天心就是天地之心,人身是一个小天地,自然界是一个大天地,大小天地相为通应。天地之心与人心相为复合、相为感应,即天地自然万物全都感召,全都归附。有一丝一毫达不到虚静的极点,也是不可能感悟到的。所谓静的理念,即是安定、寂默,身心不动,内心安定,无思无欲,安静不动,心胸宽广,沉寂洁净,风邪不能伤其体,俗念不能扰其心,就像房屋的墙壁一样,坚密则使用的材质将长久如新、永远不坏。所以善于运用清静方法的人,他们往往是得意处也不因此喜悦,失意处也不因此而忧伤,常常是专心致志,对景忘情,身不动心不摇,如明镜如止水。人们的灵性天机智慧,自先天失散,而后又被私心杂念所蒙蔽,为尘缘情志所干扰,终日忙忙碌碌,没有片刻安静。心若不能安宁清静,致使妄念纷纷,所作所为都是以苦为乐、以假为真,甚至真假不分,如此大道怎成?修道者若要想涵养神室,先须习炼入静功夫,如果到了虚静的地步,神室就易养成。虚静的概念,并非说的只是顽固执着的虚空寂灭之学,也并不是指参禅打坐、忘物忘形之说,其实是经常应对事物,应对后仍然是清静的心境,虽然身在事中,而心却在事物之外,这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清静。大概真正的清静是一心一意,至诚至清,一念不起,言不乱发,身不妄动,事前不想,事后不计。人有短处己不自知,己有长处也不自觉,时时刻刻心意思念全都顾守着大道,处处在返观内照,不因为饥渴而伤害心情,不因为衣食而败坏修持。是生是死,顺应命运,人与我没有地位贵贱好坏等级分别,不是依照儒家礼的理念去做的事情看都不要看,听也不要听,说也不要说,动也不要动。即使境遇运气不好,有点郁闷烦恼,也不要做暗昧不明之事,来欺神弄鬼。只有妄念除去才会有真念生出来,道心显现了才会凡俗之心消灭,这就是所谓的真静,真静的静,它的原本就和太极一样,不会被天地造化所改变。如果屋舍四面如铁桶相似,风寒暑湿不得而入,虎狼豺豹也就不得而进。
所以修养者,亟须要将聪明才智及情欲名利心放下,返还到婴幼儿的状态,心定神闲,达到至善至德潇洒磊落,作一个世间无事的闲人,打开通往大道的路径,勇往直前,终生将受用无穷。
守 法
(法之上者在乎法天,法天之法未有无所法而同乎大顺者也)
老子说:上圣法天。上古圣贤的国君效法天地自然之道,与民休息,不教而自化,弃智而功成,盛德日新,所以无治而自治,不教而能,不为而成,且功成而不居功,百姓都说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是我们应该做到的,没有人教导,没有人帮助,都是我们自己做的。虽然国富民强,然而百姓并不知道有君主的作为。
老子说:其次尚贤,其下任臣。这就是说社会一旦到了人们不讲诚信、不讲忠孝、没有礼义廉耻的时候,也就只能树立贤德的人来教化社会了。如果以上的诚信忠孝礼义廉耻都不存在,就只有任用干练的臣下用严刑峻法来约束人民,到了只能任用能臣的时候,就说明国家到了危急存亡的边沿了。崇尚贤能的人,容易使人疑惑,引起竞争攀比,竞争攀比就是混乱的根本。上圣法天就是法天地自然之大道,象天地一样来覆载万物,按自然法则,合阴阳之道,通四时五行之运,把握规律,运用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上合天道,下顺民意,中傍人情。
天之体虚静为主,虚则无所不受,静则无所不持,万物之纷纷扰扰,只有静才能持能制。只有保持虚静之道,才能依天地之运,四时之序化育,而生、长、壮、老、已,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共序,与日月合其明,与鬼神合其吉凶,与万物共其始终,与阴阳无尽生化。所以古代圣明的人,对于治与乱的认识,都以为静则天下为治,动则天下为乱。老子又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因于此。养生家以为,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人心静则体安,体安则经脉气血运行畅达,受纳、消化、吸收、代谢,正常循环,脏腑筋骨精气充盈。人心静则心性平和,精气充盈则智慧聪明,所以勿扰勿撄,万物将自清,勿惊勿骇,万物将自理,这是遵循天道自然规律,法于虚静的结果。
守 柔
柔的思想理念,就好像是修道的木料,木料的性情质地是可屈可直、可方可圆,受金属克制,随材料大小而用,大则大用,小则小用,无处不宜。锯也受得,斫也受得,打也受得,刻也受得。修养也应同于木性一样随方就圆。《玉枢经》曰:学道之人,应从诚敬而进,以柔为生活处世之运用。《参同契》曰:守弱的人就是体道的验证,守柔的人就是修道的强者。圣贤经书的话,表明了柔弱是进学修道的首要基本功课。人有了生命之后,禀受血气之性,随着对人事社会的认知,环境的影响,性情习惯的日积月累,难免对人情世故的处理有所偏颇,争强好胜,以苦为乐,白天在名利之场,夜入酒色之境,滋生贪图逸乐,痴迷爱河,瞋恨喜好,般般俱全,喜怒哀乐,样样皆有,以假为真,以虚为实,不知回头,罗网陷阱,无处不入。怎晓得石崇富贵如草上之霜,韩信功勋如镜中之花,倒不如范蠡归隐勇于自退,留侯入山早已自知,这是体现柔道的贵处啊!柔的含义是指和顺柔弱,克制自己谦让他人,自己甘受委屈,自我退让,愿意处在卑弱低下之地,凡事无我,不与人争,名誉利益都归他人,没有妄心妄念妄为,淳朴老实本分。善于运用这个柔的人,有能力表现出没有能力,积累原本厚实,表现和普通人一样清虚,即使冒犯了他,他也不会因此和你争竞。他们注重于修养先天大道,返本还原,探究生命的奥妙,祈求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与大道同一体性。他们轻视人间社会中的功名利禄、富贵荣华,探求体验修道成道的具体方法,远离世俗的人情世故,只求有平和的心境,虚静无为清心,不与世人竞争。譬如汉代的淮南子、钟离权和晋代的鲍倩、抱朴子、许旌阳以及元初的王重阳等等,他们都身在官府,因为一时对人生的觉悟,即便脱离官场而去,自顾性命,受尽无数的苦难,终久修真成道,他们也都是善于运用柔道的人。另有宋代的毗陵禅师薛式,受到石杏林的点化,传以还丹之诀,弃僧入道,混俗于通都大邑,隐居修持,住在张环如家,潜心苦练,不显己长,不露己能,也是善于用柔的人。又如金元时期的郝大通,大通因事被师兄弟马丹阳、刘长生斥责之后,居住在赵州桥,每日仅食一钵面,不论冬夏坚持赤脚,潜心修炼,人们欺他也不自知,河道水涨也不理会,数年之后,修真成道,也是能够运用柔的人物。柔这个字,它所关联的事情并非小事,一旦使用起来,它的效用是最大的。修养大道的人,如果能够明白那些社会上的尘缘俗事都是假的,甚至能认识到自身的形体也是虚幻,不要在人情世故、儿女情长、生老病死这个大火坑中着急用心,就在这个无色无味、无形无象里返观留意,屈身折节,祈求明师,诚心叩请修真要诀。省察自己,认识自我,发现自己与修养大道相违背的原始本质,化去血性浊气,逐渐增长功行,逐渐损减情欲、外缘,损减了又损减,一直到没有任何性格,没有自己的存在。大概来说柔是顺应自然之道的,即顺应时间又顺应天理,逐渐依次运用做功,即能上顺自然,达于大道,老子所说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就是这个意思。若不能做到柔和自然、顺时顺理,难免遇事磕着、撞着,心烦急躁,无名火发,甚至不能自我控制,严重者因忧伤烦恼而伤神损气耗精,全身陷于亚健康状态。体内积累日久的精血被无情懊恼、怒火焚毁殆尽,直至一无所有而终久归于空亡,那还能再去有精神去完成修道吗?老子说:专心如一,达到柔和软弱,能像婴儿那样吗?果然能够做到柔弱得如同婴儿一样,则自然可以万缘放下,到达虚空无为境界。知道自己有强于人的地方,但也要时常保持低调柔和的德性,这种良好的品德,只要能善于持守,就好像是不起眼的小溪,因它的低调不争,并且这样永恒的品德就始终和他在一起,就可以回归到婴儿一样的柔和。虽然自己有光明的前途,也要省察自己的不足,谦和地面对一切,这种品德若能永久地守持,那么他的前途将会永无止境地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柔呢?有人打我,我则自然地去承受;有人骂我,我自然地笑脸相迎。即使自己有点小病小灾的,也不用去理会它,是是非非的事情,始终也不能进入内心。谦下待人傲气俱除,不良习气逐渐改变。时时省察自己的过错,处处检点个人的不足,小心谨慎地禁戒那些对眼睛有损害的形形色色的事物,同时警惕那些对听力有伤害的声响。安心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不对外界的事物感兴趣,一切世事人情全都放下,不打听,不关心,不知道,所有的邪思妄想全都扫除净尽。古代有神仙警示世人,卸去两脚,高挂壁间,好久不安在身上,并且久坐一动不动,就是这个意思。如此运用柔字,默默地低头做事,不矜持夸耀,不祈求有多么的与众不同,不狂妄荒诞,不自以为是,怀抱元和之气,守护真一不二法门,行动如同婴儿,举动静止如同死去的人,忘掉事物,忘记形体,心灰意冷,每天自然有受益之处。

守 弱
(居众所不敌之地,故成其大胜之道)
老子说:天子、公侯,以天下一国为家,以万物为畜,怀天下之大,有万物之多,即气逸而志骄,所谓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大者用兵侵小,如古代晋灭虞、楚伐随之类。公侯依仗权势欺凌属下和百姓,如春秋战国时的曹共公、卫献公之类。恃强凌弱,尊高傲慢,唯我是从,奢侈阔绰之心志,譬犹暴风骤雨,这种情况不能长久。强盛之气,天地尚且不能长久,何况是奢化僭越之人呢?所以圣明的人以道的理念震慑它,如老子所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非虚静柔弱之道怎能使它安定、禁止?执守其一,无为清静,则减免暴戾之烦气,达到中冲之和气,退居而勿以外物为己有,收心淡泊去除高傲之心,消狂妄之意,心不妄念,行不妄动,见识要小,心念要弱,见识小自能成其大,守柔弱自能制其刚,内心要效法大江大海,百川汇归,有容乃大,江海虽大而又不自以为大,反而谦和而容物,所以它的功德名望,并不因它所做而无声无息,结果反而因其不居功而自受其教化。人若谦和礼让,也会和水一样百川汇归,能体谅、博爱则万物与我为一,如此一来,不求而名遂,不争而功成。因品行而取得众望所归的,终久可以安宁;因为强力所为,克敌制胜的,终因勉强而众叛亲离。所以善于摄生的人持守柔弱,静以存养精神,以期延年益寿。将欲求学,自立自贵,在世长年,必先以爱身,而以德为基,以道为事,则身可长保,身体康健而又长存者是真富贵。安邦定国以国富民强、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知法守法为治,任人唯贤,权力和选贤任能极其重要,不可以随意而轻忽它,这和修身一样。所以庄子说:轻用吾身,则亡吾国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岂有不善于摄生保身而能使国家大治的。
修养大道必以积小成大,以少生多。不以跬步无以至千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就像学习一样积少成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所以贤能的有道之士,把道开示于天下的时候,往往在微妙、柔弱、较小的事情上通过言行教化大众,拿勤俭朴素节约损己利人和对事物的短缺处去分析见识,也就是因为从小的方面入手,即能成就其大的功德,从缺短处分析见识就能够成就事物的完善美满。俗话说,道以微妙为大,德以损缺为美。故老子说:天之道,就像是张弓搭箭一样,高了可以抑制它向下,如果低下了就可以随即调整使它抬举起来,损伤它的有余部分,调补它不足的地方,让它始终保持平衡协调和谐的状态。
就如老子说的江海能为百谷之王,因其谦下之故也。江海处在地势低下的地方,然而天下之众流悉皆归之,奉养它。所以古代的圣君和贤明之人,都以孤寡、不聪明自居,行卑下谦让,保守清静,言辞谦逊。这都说明高以下为基,不以强势压小,不妄为,不妄言,常寻自己的不足缺憾,以虚心、谦下、礼让、无为、朴实、柔弱为本,以效法江海之所以博大、之所以众流汇归之故。
人能从最低下、最渺小之处做起,终能达到高明的境界;经常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足、缺憾,就会达到智慧圆通的圣贤之地;内心常怀谦下则品德越发增高,自身常有退让之志,行动作为越发上进。踮着脚跟的人站立不稳。奢侈者虽然富裕而多不知足且心性过于强悍,阳刚之气太旺,则阴阳必然失衡而终至于早亡。自满自诩、自高自大的人,终因此而招致自损而灭亡。大风大雨没有超过一天不停止的,如果是小小的沟坎,注之须臾即充盈满溢。
飘风骤雨之因是行使的强悍阳刚之气,所以不能够长久而终至灭绝;小小的沟坎因处在强悍阳刚之气之下,所以也不得不自夺其归属奉侍之德。明智的人尊奉柔弱谦和的自然法则,摒弃骄傲奢侈之心态,不敢有阳刚强势之气。行阴柔谦和之性,就能永久立于不败之地,反而可以超越,最终因柔弱、谦和的滋养,自己的正阳之气因有阴柔的助长,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因其保持泰定且不奢侈,不高傲,不妄为,不尊大,所以能够长久。因此道家认为只有遵守雌性的柔弱之德,才能有望立于强健的境界。
老子说:天地的自然是物极必反,盈满则缺损。这是指阴阳之气和日月圆缺的道理。我们可以观察到太阳到了中午之时,很快就向西偏斜,每月十五月圆之后,很快就会亏缺。日中则昃,月圆则亏,这是日月运行的自然规律。所以圣明的人每时每刻保持柔弱谦让和平,还时常自我损毁,不敢与人争强好胜,而冲动之气常抑之,不敢自满,虽然时常保持雌柔和弱的心态,而功德却不因此衰减,这是效法天道的结果。原因是时常以雌柔和弱的心态对待万物,并非自己本身就柔弱,而是以此推仁爱与万物,反而是为了更加容易地驾驭万物、领受万物。自然界阴阳二气始终是按消息升降的法则来调和的,圣明的人能够效法这样的规律,所以他们的圣明功德日益高深。人的性情大都是喜好尊高而厌恶低下,喜欢有所收获而讨厌有所损失,喜欢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而躲避不利的事情,喜欢别人奉承,而厌恶他人的砭毁,喜欢接近富贵而厌恶贫贱,大家都这样去做,所以始终也不见有所受益,偏执地期待也终究无所得。万事万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时随地变化是事物的本性,从长远的道理讲,万物都享受天地阴阳五行之气,其生生化化的内涵是基本均衡的,这就好像人一样,只要生长在这个世界上都有他一定命运造化,不论他富贵贫贱,命运精彩或坎坷,同样有生老病死之苦,即使生活环境有差异,但同为天地间之过客,而这个时候对于喜好的、厌恶的,还有什么分别呢?而那些尊贵的富裕的荣誉和利益更是不可追求,其结果大家在世同样是百十年的寿命,三万天的时间,岂是那些好恶偏执的人能得到的吗?所以明智的人效法天地自然之道,不为外物所诱,顺应把握自然规律,
虽然不见其有所作为,却依时而成,没有那么固执地去做,却也自然得到。人们同样有七情六欲,这是天赋之性,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只是修养的人,虽与众同情,但与众所从事的事情,以及与众人的喜好和厌恶之心不同,所以他们能够成就长久的功德。上古三皇五帝时期,大家熟知的一个对众臣属的敬戒器皿,它的名字叫宥卮,当这个器皿空虚的时候就端正,一旦它充盈就会倾覆。
自然界和人事的道理是一样的,事物到了极点时必然走向反面,太阳到了午时之后很快就要向西偏移,月亮到了十五圆满之后接下来就是损伤和亏缺了,人事往往是乐到极点时悲伤就跟着来了。所以世间真正聪明智慧的人,都表现出和平常人一样的状态,甚至于比常人还有点愚笨,俗话说:人至察则无徒,水至清则无鱼。匿耀藏辉反是天地间的和气。
即使是多闻博识、高论辩才,也同样要遵守俭约、缄默,若以矜持自大显现则必反招屈辱,常守以谦下柔弱则必无失。又若以勇猛武力坚毅之性,而以畏惧、退守显现,这是说轻视乱人必然失败,运筹帷幄重视对方,常保胜利。既富且贵,事业广大,常守以和,若骄傲盈满,每天都会有危险,谦虚损己利人,每天都会有吉庆。把功德施惠于天下而不自居其功德,常守以谦让而就下,这是明白自居其功德、自高自大必然物极必反,有丧身损命的危险,把功绩推让与人,与人和谐相处,才是十全之道。这些道理都是古代圣贤明君能够享有天下的缘故。享有天下的君主是至高无上的,如果在这么极高的位子上,又且享受极大奢侈的私欲,会在顷刻间覆灭。不明白、不遵守这些道理的人怎能够拥有天下呢?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在做任何事情之时,不论有无功德,都不会单独突显个人,不因此而自高自大、自誉自满。只要常保持不自满,以谦虚中和、怀柔的心志,就能改善内心和生活环境,并以此而达到资助品德、修道养生的崭新未来。
老子说:善于摄生的人,效法自然规律,顺应社会潮流,以天地为心,与阴阳相为表里,遇阳则开,遇阴则闭,依时休息,身心合于自然,与天地日月迁移,应物之变化,不以人事之乐为乐,反而背于人事之乐,以至于无乐。然而能达到无乐之时,才能感受到无乐之中的无不乐,即为真乐。此乐在无可无不可之时,名为无乐,实为常乐,此无乐实即乐之极致矣。世间有乐极生悲之叹,即是说乐之所存处哀之所发处,只要忘掉所谓的快乐,何以能达到它的极处呢?悲从何生?就是说以内心之乐来观看外界的事物,而不因为身外事物的缘故影响到内心的世界,也可以说:以内乐外者,我欢快喜悦而对外物有博爱之心,以外乐内者,事物的变化影响到我而乐。所以说,双方同样有过失、有遗憾、有失落的,因两者同病相怜而相为扶持,反而达到失而复得的效果。也有自娱自乐的人,即是说他们的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超然于万物之上,他们的可贵之处是以终生的功德来奉于天下之事,做有功于国、有德于民的事情,的确是值得尊重的,这样的原因是因为心里有这个天下。所以为了天下,这个要点不在于别人怎么做、怎么看,而全在于我本人,换句话说,不在于其人的言语如何说话,而在于其身的如何修为。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也是最最根本的,身修则一国之象完备,完备则天地万物备矣。道在身中,万物莫不备于我身,则天地万物莫不得,得万物者与之为一,体合天地,天人合一,即人原本之心术,嗜欲好憎,尽为弃物,所以自然就达到上一层心境,即是说没有所谓的喜好,没有所谓的恼怒,没有所谓的快乐,没有所谓的痛苦,心身与万物等同,无是无非。是非本来生于内心的好恶,心与物同,私我之心则无矣,也自然没有收获与遗失,是非自然尽除。如此一来,不用等待权势到来而自然尊贵,不必积累财物而自然富裕,不需要自己有多大的能力而自然强大。不接近财物,不贪图权势名利,不因为显贵才安心,也不因为贫贱而低人一等。
人在生活中,一旦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了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即刻以沉迷其中,安其处,乐其习,身心安然,外物不能干扰,还有什么需要依托的呢!就好像人的形体,精神气血,心志各居其位,四者相安和平,内心清静,心志柔和,气脉畅达,不会因外物扰心而使之紊乱,这是社会上普普通通的男女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更何况是善于养生且有品德的人呢。形体是生命的宅舍,气血是生命的元本,精神是生命的主宰,一旦平衡打乱,则内养失调,三者都会受到损伤。所以形体以精神作为主宰,而形体依赖于精神且得到精神的调节而有所便利。如果以形体为主宰,那么精神依赖于形体,则不知高下深浅,肆意妄为,贪欲充斥胃肠,反而为害。
贪婪多欲之人,依仗权势,追逐利益,贪求名誉,即使有过人的智慧,权利熏天,然而精神因每日的算计而日益消耗,因众多的应酬和爱好而体质日下,外界的诱惑、内在的欲望永不止息,日久则神魂颠倒,迷惑之至,流浪生死,迷途不返。
人的精神志气,需要日常的静养来补充能量,心烦意乱、事务繁多,不得清静,则日见耗散逐渐衰老。所以人的身体需要劳逸结合,人的心思精神也要劳逸结合,心与身、精神与形体就和软件与硬件一样,不可分割,不论脑力或体力劳动都要注重劳逸的结合。然而不论做什么工作,在一天之中,人们往往是心思和精神用得最多,譬如汽车一样,虽然不见它行走,但它只要发动起来,就一样在耗损汽油。人也是一样,真正的清静是无思无虑无为,致虚极守静笃。
善于养生的人,能够恒久持养其精神,和弱其元气,平夷其形体,而且永远与大道自然之性保持一致,如此一来,修养就和天地日月自然混合为一,心身灵动随自然变化而变化,且与自然变化相偶合,与所化而合,与所变而通,则万事之变无不感应也。
守 朴
(不加欲与性命之分,而深乎变化之根谓之朴也)
老子说:所谓的真人,他们的性情与大道相合。《黄帝内经》批注说:真人,谓成道之人也。夫真人之身,隐显莫测,其为小也,入于无间;其为大也,偏于空境;其变化也,出入天地
,内外莫见,迹顺至真,以表道成之证。凡如此者,故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也。真人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故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真人之机体与太极同质,体同与道则寿与道同,故能无有终时,而与天地同其长久也。这即是他与大道同生,唯至道生,乃能如是。
真人之性情合于道,大道之性在恍惚杳冥之间,有而若无,实而若虚,虽事物皆实,而真性不知所存。虽然是治其内不治其外,但是未有内已治而外欲者。
太极阴阳自然的运化,是无为之为,无为之为就是自然朴实而体道修真之士,动静之间亦在于虚静空白之域。把握朴实,体元气之本,抱变化之神,居物象之先,是谓游行于天地之根。茫然徜徉于尘垢之外,逍遥乎清静无为之境,性情无有尘垢所污,直以无事为常,机械智巧不载于心,没有世俗的尘缘牵累,不随波逐流。心中本虚静无物,何有患害瑕疵可言?正如禅宗六祖慧能所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中本无物,何处惹尘埃。而性与道合者,又岂能受外物所扰?即使处在是非场中,也只是观察事物的变化发展,却仍然司守其大道的根本宗旨,心身合一,形神化一,心意内守,专气质朴无杂,内外通达偶合于一而不异。老子说:若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至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守朴之人居止虚静而不知有所作为,外出行游似也无甚目的,然而他们却不用学习都能明白,没有意识地观察都能看到,他们能与物同和,与物自见。他们因为顺应自然天道,看似无所作为,其结果却能如愿以偿,虽然平时没有发现他们如何治学和经营,却能随品物类别来区分辨析。他们好似凭感觉而响应,当应则应,当动则动,或者不得不为、不得已之时才前往应事接物,常把握分寸,未尝超出事物萌发之始,他们的动静如光之耀,如影之效,纯粹之体,清而能照,虚而能应,一切遵循道的法则,做任何事情都胸有成竹,有如等待事物的到来一样。朴实内涵使人胸际广廓而虚灵,心神清静而无物,这是心室中藏神的真正本体。与众生同呼吸,与万类为一宗,积精累气而不使之耗伤,精足神旺而不予使用,不使而同可谓至精,不行而通可谓至神,保持质朴浑融,精神则因其无所想象而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智慧心境不先于事物而萌生虚幻,他们的动作形象玄妙清静而不可见,他们虚静无为之时心念不会依赖于形体而即刻入静,内心无人无我,无是无非,无外无内,内外为一,混沌氤氲,存而若亡,生而若死,精神与天地混融,随心意之所出入,出入不因山石川泽而有阻碍,可行于秋毫之隙,也可游荡于万里之云天,精神畅达而与道冥合,行住坐卧不离道,日日夜夜和气接物,无有间隙,身合于时,心合于道,精神与鬼神合吉凶,形体同于万物而有衰老之时,精神同与道而长存。
水火五行的性质和相互间的生克关系决定了同性相斥,同性质的不能主宰同类,所以同类之一的化生不能决定所有同类的变化,非同其类的方能有所变化,以不化之体而去应对千变万化的事物,是无始亦无终的事情。万物从出生变化至老死,即是从无生有,又从有回归于无。自然界的万物万事,自滋生之有复归于无形,无形是它的原来面目。老子曰: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即是说生命的原本是无,是元气,是大道所赋予。不变不化的与天地同其体性,所以天地间滋生养育万物的,从未见到它们有死亡的时候,然而被滋生养育的万物,也从未见到它们能够长久存在的,只是从出生至壮大,至衰老,至死亡的过程。那些使万物能够变化的,它们却从来没有任何的变化,而被它们变化的万物却随时在变化,它的内涵可是到了真人的境界,纯粹是道家清静之道的核心体现。
守 灵
灵的思想理念,就好像是屋舍的主人,有屋无人住,日久必然屋坏而渗漏,精神的宅舍自然颓败。王冲熙先生说:一灵真性玄妙莫测,大千世界因而圆通自在。其实这话原本出自紫阳真人张伯端,过去紫阳张真人得到刘海蟾真人的传授,两人既有高明的见解,也有深刻的认识。紫阳真人抓住机遇灵活变通,心境与世人和光同尘,圆陀陀活泼泼,纵横自在,无拘无束,所以成道,与他人的心志大有不同。在道教历史上紫阳真人成为开创道教修道丹法的南宗初祖。大概对于修道养生来说,思想意识应圆通而没有牵挂阻碍,随事应物,顺应自然,无人我,无方圆,无小大,无高低,无刚柔,否则心性不灵通。不灵通则固执己见,执着于空寂。心性固执,说明内心有滞碍,有留意,有怨有欲,有是有非,有喜有好,有人有我,不能完全放下。如此固执就说明心性不够灵通圆活,此圆活又非是奸诈计谋、聪明机警,此圆活多指内心无碍,心中无物,虚无清静若太空然。若固执则心性必然不通,不通则遇事或修养之时,不是失之太过,就是失之不及,太过不及即是失去了中正平和之道,又怎能入于静定虚无、恍惚杳冥之间?运行火候恰如在无为自然之内,倘若不能如此,必然会在修养之时进退失于节持,分寸把握不定,急缓失于度量,过多过少,过长过短,失于调控,致使自身阴阳错乱,离道反而越来越远了。那么说:什么才叫灵呢?胸有成竹,先于时机,把握时机叫作灵;主意不等到身心发动就提前有意识去迎接就是灵;能追忆摄养先天叫作灵;能分析剖判后天就是灵;能调和性情,做到外圆内方叫作灵;身外披着破衣烂裳,内却怀着美玉的纯洁,能做到放下对外的一切诱惑,而心如死灰,神智慧明却圆陀陀的也叫作灵;虚静无为,返观内视,降心隐秘,省察觉悟,修炼心身等待天机洞开叫作灵;窃取天地自然的造化,从虚无中持守有的动机也叫作灵;对人对事对物,不欺不瞒叫作灵;生活中应事接物,事来则应接,事去则清静,常应常静,常清静叫作灵;有虎狼之凶猛,却有博爱之心而不伤人叫作灵;龙不行云吐雾而归于和谐也叫作灵。丹经书中有:龙从火里出,虎向水边生。意为水火既济,自然和平,龙东虎西,水北火南,和合四象,自然打成一片,归于一炉,炼性自然与道同化。修道养生的人如果具备以上的任何一个方法,在运用中就可以动,可以静,可以刚,可以柔,诚实信用恰得中和,和谐正气得当,性情身命得于合和完善,自然功德圆满。所以修养之人必要常反省自察,回光返照己身己心,一天十二时辰之中,莫要使自己迷昧不清,还须时刻检点当前,若生活中磕着撞着,必要自醒自悟,心境如同空旷的山谷,呼喊就会立时响应,如同是金石做的钟磬一样,敲击它就立时声鸣,又如同是宝镜照物,照着的东西立时可以看见。身心虽在寂静不动的状态,但虚静之极处则生动,有感动就可以立时气脉灵机通达,这种现象是修养家聪明智慧的人才能体验到的。灵的理念方法,没有具体的火候、尺度,也不像炮制药物那样有火候、斤两,也无始终次序去掌握它,但是只要按以上说的去实行,功夫做到家了,了决性命的办法,就可以按此理去行持解决了。即使这样说,但是真实的灵动性是不容易明白的,也是不容易把握的。不容易明白是说的不可以有心有意地去寻求,也不可以从无心无意中去得到,若有心意去寻求则执着于有为了,无心意去寻求则又停留在无为的状态。不容易把握它的原因,并非是勉强而为,也不是顺应事而去有作为,若勉强地去有为,那么这个灵动性就不真切了,若顺应事物的天然而作为,则这个灵动就不是真正的灵动了。应该要在有为与无为,不拘于形式现象上去把握,逆境顺境两者并用,天机活陀,神智圆通,这样则灵动的方法就得到了。只是唯恐人们不够认真,放弃正确的一面而入于邪径,不是沦落到中下二乘,就是又回归到执着于外相,非但没有什么益处,而且对自己的修持又有害处,难道还不够可叹吗?

守 和
和的理念,就好像是修道的门窗,门窗的作用是光明通透,绝对没有遮盖和阻碍,出入便利,开关有时,防止外来又谨守内在。有人说:礼义的作用,就是以和为贵。《中庸》说:和的大义,是可以让天下人通达和谐的大道理。大概的意思是,若做不到和就不可能再有礼义,不和就不可能使人与道相通。和的意义不分大小,不分内外,没有边际,没有形色,天得了和就会四时风调雨顺,地得了和就会万物生长,人得了和就会使心性与形体相和。所说的和为通达之道,的确不是虚假之言。所谓的和,就是通畅顺利愉悦、从容舒缓。想修道养生的人,缺少和的理念是不可以的。过去达摩祖师看到中华神州有大乘之象,就来到中国,以传扬佛学,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是施行和的理念。六祖慧能,不思虑善念也不思虑恶念,尚且觉得修行不够完善。后来隐居四会,经常和猎人在一起,以扬佛劝善戒杀放生,这也是施行和的方法。还有河上公隐居在田园苗圃之中修行,缘督子隐居在商人之内,王十八隐居在仆人之列,这都是在修行之过程中与众人混俗和光,依然在世间混同于百姓之中,而修行出于世间的办法,也即俗话说的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所以说,善于运用和理念的人,不做惊世骇俗的事,不做抛头露面求名利的事,不呆板固执,不会行事偏颇,随方就方,随圆就圆,内有刚正的理念,外有和柔谦让的和气,有高深超凡的智慧却给人以仆实憨厚愚笨的印象,有精明乖巧的技能却给人以木讷笨拙的印象,他们的真实行为在于潜心修持、缜密炼养,没有人能了解他们。假如他们的行事只有自己没有他人,言行举止,固执己见,行为不是失之太过,就是失之不及,想让他们做到窃取天地阴阳的造化,混合自身充实自身的阴阳,从无中炼出个有,从有中又回归于无,对他们来说,就难上加难,难于上青天了。那么什么叫作和呢?礼貌谦虚对人恭敬,谦虚恭敬自然表现出了自己的渺小与不足,心性平静柔和,烦恼暴躁全都没有,忿恨恼怒从不滋生,能大能小,能强能弱,没有人我的差别和时间长短的概念,没有荣华富贵和清贫低贱的区分,变化掉与生俱来的气质禀性,消除对待人物是非的嫉妒之心,言行依理,动静依时,没有喜爱没有厌恶,没有无名之事,没有怪异荒诞不经之事,没有虚伪欺诈,巧言令色。和的方面极其多,只是在于天机智慧活陀精神圆满,因物因事、随时随地而变化罢了。修道养生的人以和为贵,速将人我的分别放倒,急需勤行修持,将以往高傲之心、滞气血性、固执小见、偏性偏识和一切不平不顺不中不正等事一笔勾销,重获一个和乐性情、温柔姿态。返还内照,神明默运,以求先天至真之气,点化后天至浊之体,自然之气混合,动静自如,还我本来良知良能的自然天性,同登圣贤仙人之基。先贤有云:谦虚的人,经常会有所受益,自满的人经常会招致损伤,学道养生的人也要自我勉励啊!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