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編輯推薦: |
晚清之所以走向灭亡,是多重原因造成的:既有内部政治制度的落后、也有朝廷重臣的腐败;既有外敌的入侵,也有皇室后继无人而导致慈禧一手遮天。在多重不利因素的形成合力的情况下,晚清这艘破船再也承受不住了,终于倾覆。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解读晚清朝政变局的历史读物。全书通过对晚清70年朝政大事的叙述和分析,挖掘了晚清政府的内忧外患,揭示了其一步步走向灭忙的根本原因。全书资料翔实,以史实为蓝本,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客观、到位,是研究晚清历史的权威著作。
|
關於作者: |
刘晨晖,男,1935年生,湖南醴陵人。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83年获瑞典皇家工学院技术科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瑞典皇家工学院技术科学博士荣誉学位。历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出版的历史类作品有《见证民国》等。
|
目錄:
|
第一章 晚清皇室危机溯源起自咸丰时期
11. 危机之源:为立嗣君掌社稷,道光皇帝错选咸丰
12. 太平军起:进剿太平军失败,朝廷已经无兵可用
13. 又蒙外患:英法联军攻北京,僧格林沁兵败通州
14. 苦命天子:抛宗庙社稷,咸丰皇帝仓皇北走热河
15. 皇室蒙灾:恭亲王签约成功,咸丰帝却病死承德
第二章 意义深远且速战速决的辛酉政变
21. 铁面无情:肃顺强硬治政
22. 因计结仇:劝皇帝思身后,皇家应重演钩弋故事
23. 贵在神速:辛酉政变,八大臣不堪一击全盘覆没
24. 悲剧开始:同治幼年即位,造成皇太后垂帘
第三章 皇权衰落无可奈何但见湘淮势力做大
31. 无兵可用:江南大营第二次被攻破引来的危机
32. 鸟尽弓藏:恐因功高震主,曾国藩自请遣散湘军
33. 痛失大将:剿捻军却中埋伏,僧格林沁亲王毙命
34. 排外始兆:曾国藩和李鸿章相继办理天津教案
35. 暗潮涌动:朝廷低调处理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案
36. 惊天预言:赵烈文断言五十年后大清皇朝覆亡
第四章 同治皇帝早亡使皇太后垂帘听政再成定制
41. 桀骜不驯:少年天子行事荒唐,竟然怒贬恭亲王
42. 死不足惜:寻花问柳致同治皇帝早夭
43. 难题错解:载湉继位,慈禧再垂帘
44. 后宫悲剧:光绪不喜欢皇后,慈禧太后处死珍妃
第五章 股肱之臣恭亲王几度浮沉与朝廷内争
51. 君臣兄弟:咸丰皇帝与恭亲王之间的微妙关系
52. 皇家栋梁:殚精竭虑为社稷,叹恭亲王几度沉浮
53. 走出愚昧:从理藩到外交,恭亲王首建总理衙门
54. 绸缪王事:恭亲王之死加速了大清皇朝的覆亡
55. 历史谜案:共掌朝政二十年,慈安太后突然暴毙
56. 王气森森:贬兄长、讨好太后的老醇亲王
57. 假造奏折:不能让醇亲王成为实际太上皇
第六章 帝师愚昧、皇帝软弱导致严重后果
61. 浅薄愚昧:甲午战争翁同龢糊涂办事一再误国
62. 瓜分危机:翁同龢处理胶湾事件后的严重形势
63. 戊戌变法:光绪皇帝亲政十年以维新失败告终
第七章 欲废皇帝立大阿哥导致义和团庚子之乱
71. 太后再出:慈禧太后三训政,欲废光绪立大阿哥
72. 巴结奉承:何以端郡王之子溥儁会立为大阿哥
73. 义和团起:四任山东巡抚对义和团的不同态度
74. 酿成大祸:立大阿哥遭冷遇,端郡王怒引义和团
75. 端王死党:引义和团入京成乱的军机大臣刚毅
76. 西幸长安:庚子蒙乱京师陷落,太后、皇帝忙西逃
77. 无人勤王:不承认朝廷上谕,东南各省实施互保
78. 严重后果:庚子战败李鸿章签订《辛丑条约》
79. 消除后患:回銮京师废大阿哥及他的悲惨下场
710. 自我标榜:慈禧太后竟全然推卸自己应负责任
第八章 庚子之乱后朝廷被迫宣布实行新政
81. 影响深远:庚子之乱《辛丑条约》签订后果严重
82. 下诏变法:万般无奈被迫实行新政
83. 时代车轮:君主立宪主张兴起又构成皇权威胁
第九章 执掌政权近半个世纪的慈禧时代结束
91. 扑朔迷离:死因蹊跷,帝、后两天均死亡
92. 历史遗憾:假如历史真能让光绪皇帝掌握政权
93. 落日残阳:帝室凋零,慈禧时代结束与宣统登基
94. 一代新星:年轻的摄政王载沣政坛风云直上
95. 翻云覆雨:慈禧太后手段高超,控制政权半世纪
第十章 实施新政过程中各种势力间的斗争
101. 荣禄死后:庆亲王由于处理义和团冷静而受宠
102. 皇族内阁:皇室权贵揽权激化与立宪派的矛盾
103. 狼狈为奸:庆亲王与袁世凯相互勾结吏治腐败
第十一章 实施新政十年为何不能挽救清皇朝覆亡
111. 财力不支:全面改革必须有巨大财力支持
112. 官制难改:核心改革受到既得利益集团反对
113. 尾大不掉:彰德秋操显实力,威胁皇权抑制项城
114. 敷衍民意:不作实质改革造成权贵争权大失民意
115. 种豆得瓜:新政对皇朝专制体制就具有颠覆性质
第十二章 辛亥革命浪潮下袁世凯逼皇室退位
121. 武昌首义:新军协统黎元洪被举为军政府都督
122. 威胁京畿:滦州兵变迫使清朝廷立即实行宪政
123. 权臣纂国:朝廷对形势已失控,袁世凯重掌军权
124. 皇朝末日:南北议和获承诺,北洋逼宫清帝退位
125. 历史结论:从晚清的朝政人物看清皇朝的覆没
第十三章 清帝退位后尚留的历史尾声
131. 天出二日:袁世凯称帝与尚存清朝廷达成默契
132. 黄粱一梦:张勋领六千辫兵入京,演出复辟闹剧
133. 最后消失:冯玉祥将溥仪赶出紫禁城,皇朝消亡
附录一 清朝政权纪元
附录二 晚清时代纪元表
附录三 晚清七十年大事回眸
主要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从 1840 年到 1912 年的晚清 70 年,是一个充满了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的时代,长期吸引人们的注意。
读者若想要较全面了解晚清史,有一个问题是必须要涉及的,即必须深入认识在这 70 年间,朝廷皇室在宫廷内外危机的紧逼下,因自己的无能、保守、偏执如何走向覆亡(这里不涉及辛亥革命发生的具体过程,那是革命派的事)。为说明此过程,作者就写了这本书。
总的来说,晚清皇室危机分为两大类:来自皇室外的危机和来自皇室本身的危机。
相对来说,来自皇室外的危机比较容易化解,比如说:由于有曾国藩的湘军与李鸿章的淮军,就化解了太平天国与捻军所引发的危机;由于签订了不同的条约就化解了英法联军与甲午战争引发的危机。而且这类危机直接延续的时间相对都不长,当然有后果,不过那是后话。
但是来自皇室内部的危机就不同了:
首先,它延续时间长,可以说,在整个晚清的 70 年中,皇室内部由于有形式多样的权力之争,使朝廷一直处于各种盘根错节、脉脉相承且诡谲多变的内争危机中。
其次,有些皇室危机只限于皇室内部争权夺利,倒还容易解决,但有些皇室危机却还引发了巨大的外部危机,使内外危机结合,那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朝廷内皇权危机立大阿哥之争导致利用义和团引发八国联军庚子之乱。
再次,晚清时主要的皇室危机实际上是无解的:慈禧太后延续近半个世纪的垂帘听政与独裁专政,是产生晚清皇室内部危机的根本原因所在,而这是不可能解决的,并且随着她掌政时间愈久,皇室危机就愈严重,最终导致大清皇朝覆亡。
最后,当时的朝廷整体封闭、保守、顽固抗拒新思潮、抵制并拖延实施真正有效的改革,这就使得朝廷本身错过了可以挽救自己覆亡的机会。
这些内外危机在晚清 70 年内,交错呈现并叠叠相加,其后果当然难以破解。
本书前后十三章的内容,步步相随,揭示出1850年后逐步发展的晚清皇室危机,让读者朋友明白这个朝廷如何不可抗拒地逐步走进亡途路。
最后的最后,再特别说明一下,本书说的是紫禁城如何走向覆亡的大事,而不是紫禁城内的宫廷琐事。
11. 危机之源:为立嗣君掌社稷,道光皇帝错选咸丰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清朝进入晚清时期。
此后到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历史在七十年中发生了最剧烈的变化。在此期间,清政府虚弱而又腐朽的实体,完全暴露在西方帝国主义的武力侵略打击下,使得一向自诩为天朝上邦的中国,逐渐沦落为西方列强共同掠夺的半殖民地,同时国内又面临种种危机;而在应对这些内忧外患时,大清朝廷又出现了重大的失误,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除了政治制度腐败、社会发展落后这些大方面的原因以外,这七十年,正是清皇朝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这四个皇帝在位之时。其中宣统只是一个幼儿且在位时间也不过三年,不应承担历史责任,而同治和光绪两朝时,中国的实际统治者则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
所以,追溯中国历史上这七十年中具有最大影响力量的、实际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人物,同时也是最应当对大清皇朝承担一定个人历史责任的,当是咸丰皇帝与慈禧太后这两个人。
晚清时节,且不说国事,皇室本身就已经凋零。清皇朝入关以后共计产生了十位皇帝,这十位皇帝子女的多寡与大清皇朝的兴衰有密切关系。道光皇帝及以前的五位皇帝,子嗣都不乏。
道光皇帝一生共有九子,第一个儿子其实长得落落大气,但活到 23 岁时就突然病故,此时离后来的咸丰皇帝奕 出生还有两个月,道光的第二个儿子和第三个儿子都早夭,后面几个最显要的儿子是皇四子奕 、皇五子奕、皇六子奕、皇七子奕 。
道光二十六年(1846 年)正月初五,正值传统的新春佳节,65 岁的道光皇帝突然宣布将不喜欢读书的皇五子奕 过继给惇亲王绵恺为嗣子,这当然就意味着他已经被剥夺了皇位继承权,这位皇五子出生其实只比皇四子奕晚 6 天,都是十六岁。而皇七子奕 当时才七岁,年龄过小,基本上不在道光考虑可继承皇位的皇子之列。
清朝皇帝立皇位继承人的原则是立贤不一定立长,也不一定立嫡。
当时在道光皇帝的心目中,可能继任皇位的就是皇四子奕 或皇六子奕,所以虽然奕 是皇后所生,也就是嫡出,但他继位的可能性也只有百分之五十,而且当时道光皇帝似乎更倾向于皇六子,不过晚年的道光(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发生时,他就已经快 60 岁了)体弱多病一直难以决定。
其实这两位皇子从小就是在一起长大的,自幼就一起读书习武,十分亲密。尤其是奕 十岁时,他的生母孝全皇后突然去世,然后他就由奕的生母静皇贵妃抚养,因此兄弟两人的感情就更加亲密了,然而,他们两人中只有一人能继位当皇帝,那么会是谁呢?
本来道光皇帝只需要在两个皇子中立一个为太子就可以了,那么道光为什么不这样做呢?这需要了解清朝的立储君制度。
康熙皇帝在位时,曾有 35 个儿子和 20 个女儿,他于康熙十四年,册立年仅一岁的皇二子允礽为太子(皇长子允褆是惠妃所生,而皇二子为皇后所生,她生下皇子后不久就去世,康熙与皇后感情深厚,为了让她安心地离去,康熙满足了她在临终前最后的愿望,决定立其幼儿允礽为皇太子),康熙对这个皇太子曾倍加喜爱。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皇太子允礽刚愎暴躁,暴戾淫乱,举动乖张,只想早日登基继位,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样子,对康熙皇帝也常有不礼之举,并私下自穿龙袍,大有悖逆不孝觊觎皇位之意,且对其他皇子冷酷无情。
康熙不能容忍,所以在立允礽为皇太子三十三年以后,竟于康熙四十七年下诏废黜太子,并将他囚禁于上驷院侧,命皇长子看守。在此之前,为翦除太子党羽,已经将太子的死党、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以结党妄行,议论国事的罪名,幽禁致死。
但是,后来皇三子却出来揭发皇长子,说是他用巫蛊之法使皇太子中了邪,于是皇太子才有些不当之举,所以皇长子才是最应当受到处分的人,并且举出了证据。康熙皇帝大惊,立即询问皇太子,他当然顺水推舟就将责任推到皇长子身上。
于是废太子后的康熙就有些后悔,并想重新再立他为太子,但又不好直接这样做,于是以推举为名考察众臣,其实众臣在明知康熙的意思下,却坚决抛弃了暴戾变态的允礽,一致推举在朝中声誉甚佳的皇八子允禩为皇太子。这却极大地触怒了康熙,因为他不能允许有一个威信几乎与自己相等的皇太子存在,而且也不能容忍众臣无视自己的意思来立皇太子,所以他宁可否定这次推举,而将人心尽失的允礽重新复位。
因此一年后,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康熙再次立允礽为皇太子。然而,在康熙五十一年九月,他却又再次废黜这位太子,而且将他幽禁在咸安宫,称太子狂易之疾未除,秉性凶残,与恶劣小人结党。其实是因为太子确实已经厌烦了数十年的等待生涯,多有抱怨,而且有一批官员,包括步兵统领托合齐、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和一些八旗将领,正在暗中组织太子党,想用武力逼迫康熙皇帝让位。康熙及时察觉了这个阴谋,因此断然采取第二次废太子之举,同时以极其严酷的手段处死了托合齐。
当时康熙皇帝年岁已高,一些朝臣们当然为讨好未来的皇帝,便纷纷上奏请求皇帝早日册立太子。康熙五十七年二月,翰林院检讨朱天保甚至上奏,请康熙第三次立允礽为太子。康熙大为震怒,亲自在行宫审讯朱天保,骂他是不忠不孝之人,并处死。
康熙皇帝直到临死之前才册立皇四子胤禛继位,是为雍正皇帝。
所以,清朝自康熙一朝发生两次废皇太子的事情以后,历朝相承均不预立太子,只由在位的皇帝暗中选定一个他认为自己死后可以继位的皇子,亲笔写下诏书,分存于两个金盒子中,一个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另一个则存放在皇帝寝宫。等皇帝病重将死时,方宣示遗命,由侍奉在旁的王公大臣同时请出两个盒子,启视无差,然后才能立继位皇帝。正是:
太子无冕异汉皇,皇孙终老郑家庄;
从今正大光明殿,御管亲笔禁匾藏。
其中所说的郑家庄,就是现在北京昌平的郑各庄。也就是因为当年康熙皇帝的二皇子允礽曾被立为皇太子,后因急于要取代康熙的思想暴露,两度被立和被废。第二次被废黜以后,允礽即被禁于咸安宫。雍正即位以后,于雍正元年下诏在昌平城郊郑家庄修建一处房屋,驻有兵丁,并将他的二哥允礽迁居幽禁于此地。第二年十二月,允礽就在此地死去,时年 51 岁,故诗中说:皇孙终老郑家庄。
清朝廷在位皇帝这种不预先公布皇太子的做法有几个好处:
第一,既然不预先宣示谁为皇太子,则某个已内选为皇太子但未公布的皇子,若因行为表现不佳而需要更换,就不必经过会震动朝野的废立程序。
第二,没有太子之名,便可避免太子与其他皇子兄弟之间的朋党倾陷。
第三,在没有正式继立为帝之前,每一个皇子都有继立为君的希望,因此他们就不得不在学问品行方面格外加强修养,以博取皇帝的好感。所以清朝自雍正和乾隆以后,皇子们的教育一般都很成功。
《清稗类钞宫闱篇》中有一段记载:宣宗(指道光,成皇帝)倦勤时,以恭亲王奕最为成皇帝所宠,尝预书其名,置殿额内。有内监在阶下窥伺,见末笔甚长,疑所书者为奕,故其事稍闻于外。宣宗知而恶之,乃更立文宗(指咸丰)。
这说明道光本意要择立奕,但因事外泄,便改立奕 。不管此事是真或是假,但是当时奕得宠并有希望继立却是事实。不过最后却由于奕 的老师教导有方与策略运用得当,终于影响了道光选择接班人的最后决定。
有一日,道光皇帝召二位皇子入宫亲加垂询,进宫前两个皇子都向自己的老师讨教。皇六子的老师教皇子在皇帝面前对皇帝所问的事要有问必答,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显示自己的才干与知识储备;皇四子的老师杜受田知道在才学上皇四子绝不如皇六子,因此在对答朝政时务等问题上,一定会处于下风,但他断定道光皇帝一定会说到自己体弱,将不久于人世之事。他告诉皇四子,此时他一定要伏地痛哭,哀求上天以自己的寿命来换皇帝安康,而无须自逞才智:唯有一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将不久于此位,阿哥就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而已。
二位皇子进宫后事情正是如此发生的,从而皇四子的表现大得年迈的道光皇帝的欢心(道光皇帝在位时因鸦片战争失败丢失香港,心情忧郁,未立神功且失土,因此死后皇陵上不能立神功圣德碑),这样皇四子奕 就得立为储君,就是后来继位的咸丰皇帝。可见,这位帝师杜受田的远见卓识和思考的缜密,这就是藏拙示孝。
不但如此,《清史稿》还记载说:至宣宗晚年,以文宗长且贤,欲付大业,犹未决。会校猎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奕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此实受田辅导之力也。
这里所说,宣宗即道光,文宗即后来的咸丰,这就是杜受田的另一教导:藏拙示仁,于是通过这样的测试,道光就决定立皇四子奕 为嗣君,
当时奕 年仅十六岁。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1850 年 2 月 25 日),道光皇帝已经病重垂危,在道光帝逝世前的六个小时,他宣布了大清皇朝新一代帝君的人选。
此时的道光皇帝已经不能说话,但由于回光返照,神志还算清楚,而且按照清朝秘密立储的原则,实际上三年前他就已经拟就了立储的圣旨,此时只需要解开谜底。他急召宗人府宗令戴铨、御前大臣载垣、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何如霖、陈孚恩、季芝昌、总管内务大臣文庆等进到寝宫,他们奉命打开一个金匣,宣示建储朱谕。
严冬早晨六点,圆明园还笼罩在一片黑暗中,但慎德堂内却是灯火辉煌,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近支皇亲、所有皇子,都当着生命垂危的道光皇帝的面,准备公开装有圣旨的金匣,领受皇帝的立储谕旨。
太监捧来了金匣,实际上它并不是金的,而是一个楠木盒子,无锁,但上贴封条,封条上写着道光二十六年立秋八个字,可见是三年前就已经拟定了的圣旨。
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奉旨在众目睽睽之下撕开封条,打开盒子,看到里面有两道用朱笔写成的内容十分简练的密旨,其中一道密旨汉字旁还注有满文。
于是,文庆拿起这道密旨高声宣读:皇六子奕,现场鸦雀无声,文庆接着念:封为亲王。皇四子奕 立为皇太子。
随即又宣布了第二道密旨:皇四子奕 著立为皇太子。尔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赞辅,总以国计民生为重,无恤其他。特谕。道光二十六年六月十六日。
奕 随即磕头痛哭,群臣也纷纷下跪表态拥护新君。
道光第一道遗诏当天午时,道光皇帝崩于圆明园慎德堂。
道光死后不久,正月二十六日,二十岁的奕 即位为咸丰皇帝,以第二年(1851 年)为咸丰元年。注意,遗诏中强调要封皇六子奕为亲王(而且是先写这一句话),表明不许即位皇帝亏待奕,也表明道光至死也喜爱奕。
以后的晚清历史表明,晚清皇室的危机实际上都是起自咸丰皇帝的偏执、无知、放荡与失误,所以,道光皇帝选奕 为嗣君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是晚清皇室不可化解的危机之源。
假如道光的第一个儿子不死,并能继承皇位的话,那他将是在 43 岁即位,也就是一位很成熟的壮年君王;假如道光不是定四皇子奕 为继承人,而是定只比奕 小一岁半的六皇子奕为继承人,他青年即位,而他后来一生的表现表明他必将是一位大有作为而且身体健康、活得长寿并且不乏子嗣的帝君,也就绝不会出现后来晚清帝室凋零,皇室自己没有继承人,外选皇亲幼儿为帝,而必须采取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可悲境遇。
那么,晚清的历史就必然会改写。但是,历史不能假设,大清皇室只能自食其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