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哲学大师)从笛卡儿出发

書城自編碼: 301623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加] C.G.普拉多 著,程甜、陈明瑶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31692188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7-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00/128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50.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王立群读史记:无冕女皇吕后
《 王立群读史记:无冕女皇吕后 》

售價:HK$ 57.8
生命大设计:重构
《 生命大设计:重构 》

售價:HK$ 80.2
中国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 :从整理国故到再造文明
《 中国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 :从整理国故到再造文明 》

售價:HK$ 105.0
人生脚本
《 人生脚本 》

售價:HK$ 92.0
异兽迷城(彭湃人气热血力作)
《 异兽迷城(彭湃人气热血力作) 》

售價:HK$ 58.8
长期主义者的101个基本
《 长期主义者的101个基本 》

售價:HK$ 92.0
资本5000年:资本秩序如何塑造人类文明(典藏版)(资本版的《人类简史》)
《 资本5000年:资本秩序如何塑造人类文明(典藏版)(资本版的《人类简史》) 》

售價:HK$ 93.2
你在害怕什么:焦虑症与恐惧症应对指南(原书第2版)
《 你在害怕什么:焦虑症与恐惧症应对指南(原书第2版) 》

售價:HK$ 81.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00.1
《 现象学:一部历史的和批评的导论 》
+

HK$ 40.6
《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古希腊哲学经典研究著作译丛) 》
+

HK$ 86.7
《 非理性的诱惑:从尼采到后现代知识分子 》
+

HK$ 87.0
《 世界哲学简史 》
+

HK$ 52.2
《 从黑格尔出发(哲学大师) 》
+

HK$ 87.0
《 月亮:从神话诗歌到奇幻科学的人类探索史 》
編輯推薦:
笛卡儿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儿的哲学自成体系,他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其认识论即对真理和知识的质疑。笛卡儿开拓了欧洲理性主义哲学,被黑格尔誉为近代哲学之父。他是哲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位思想家,他对西方哲学思想界的整体影响不可忽略。时至今日,笛卡儿的著作《*哲学沉思集》仍是欧美高校哲学系的课本之一。《从笛卡儿出发》一书囊括笛卡儿哲学的全部关键点,为人们了解笛卡儿哲学点亮了指路明灯。
內容簡介:
《从笛卡儿出发》按主题进行编排,交织着笛卡儿思想的发展全过程,解释了笛卡儿思想的成因。本书完整地呈现了笛卡儿哲学的主要内容,集中讨论了笛卡儿的主要著作《*哲学沉思集》以及笛卡儿进行哲学探索的基本方法论。本书还从笛卡儿所受的影响以及笛卡儿所产生的影响两个方面介绍了笛卡儿思想形成与演变的历史,是初次接触笛卡儿哲学的读者理想的辅助阅读材料。
關於作者:
C.G.普拉多是加拿大女王大学哲学系荣誉退休教授,著有《从福柯出发》(2000)、《自相纷争之国: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的比较研究》(2003)、《舍尔与福柯眼中的真理》(2006)、《选择死亡:可选的死亡与文化多样性》(2008)。
目錄
第一章走近笛卡儿001
第二章笛卡儿和他的哲学目标041
第三章第一个沉思:方法论的怀疑057
第四章第二个沉思:思存相依073
第五章第三个沉思:论上帝是否存在的因果论证091
第六章回顾与概括111
第七章第四个沉思:人为何犯错123
第八章第五个沉思:证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论证135
第九章第六个沉思:世界的存在147
第十章总结159
术语表178
参考文献185
索引189
内容简介193
作者简介193
译者简介194
內容試閱
第一章 走近笛卡儿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人的探索之旅。柏拉图将这种探索视为一项神圣的使命,而尼采将这种探索视为一种致命的沉迷。这个人就是勒内笛卡儿,他所探索的是绝对真理和绝对知识。笛卡儿被称作近代哲学之父,其认识论即对真理和知识的质疑。本书探讨了笛卡儿究竟如何推断认识论会在他的时代后,仍主宰哲学思维长达300多年。
近代以来,思想家们对待真理和知识的态度发生了质的改变。尼采对绝对真理这一概念的否定引起了思想家们对真理本质的质疑,受他影响的思想家们开始挑战或试图推翻那些拥护柏拉图和笛卡儿、相信绝对真理的思想家的统治地位。但是,如果你想理解传统意义上的哲学由古希腊人建立并由西欧和北美人所传承的哲学,你需要了解笛卡儿关于真理和知识的见解,了解他为何认为真理和知识是绝对客观的,了解他为何认为理性可以使人们获得真理和知识以及从他的目标、假设和方法中产生的问题。
* * *
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历史上涌现出许多充满智慧的哲学大家。但是,如果让你从这些哲学大家的所有著作中选择两本来理解欧洲哲学,尤其是认识论,那么1641年出版的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集》(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一定是其中一本。另一本不容错过的是1781年出版的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
我提及《纯粹理性批判》,不仅是为了强调其重要性,更是为了提醒广大读者能够在一开始就注意到这两本书之间的区别。众所周知,《纯粹理性批判》是本晦涩难懂的书。而《第一哲学沉思集》面临的一个严肃问题是,读者倾向于认为该书并不难懂,但事实是,读者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它,而只是理解了其表层意思。只要你读下去,你很快就会意识到笛卡儿的沉思中有很多重要的隐喻、臆测或暗示的内容,甚至还有些反语反讽。他的《第一哲学沉思集》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样,需要读者仔细品味。
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集》是一本介绍性的入门级书刊,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这使得本书的介绍作用大打折扣,因为许多读者对该书的理解很难达到理想的程度。其实,严谨的钻研精神和认真的学习态度应该贯穿哲学学习的始终。无论哲学作品表面看起来是难还是易,是一派胡言还是无懈可击,在阅读之前都应该厘清该书的前提和预设,在阅读过程中仔细查找循环论证等错误的论证,挖掘出暗示和隐喻的重要观点和概念。
阅读《第一哲学沉思集》最容易出现下列失误:不理解笛卡儿的所思所想;没有意识到他是如何通过论证来改变他的哲学概念的;没有意识到他是如何用熟悉的词汇来介绍有疑问的概念。《第一哲学沉思集》带给读者的这种假象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对它进行注解的书籍,包括本书,不可避免地比原书厚的原因。《第一哲学沉思集》表面简单,实际上,该书的抽象程度不亚于《纯粹理性批判》。如果你能够透彻地理解《第一哲学沉思集》,那就说明你的理解能力和思想高度达到了极少有人能够企及的水平。最后,虽然存在诸多困难,但是读透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集》的过程,与其说任重道远,不如说是一次智慧冒险之旅。
* * *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的观点,点明该书未言明之意,列举可能的对该书的误解,由此带领诸位进入哲学世界的大门。正如前面所述,与其他哲学著作相比,《第一哲学沉思集》更像是一本小册子,而不是一本书,这导致许多读者轻视该书的深度,从而产生了错误的观念。书中笛卡儿的六个沉思充满了概念性假设,甚至还有循环思维。若你不熟悉哲学,就很可能被这些概念严重误导。不幸的是,《第一哲学沉思集》看似简单,很多学者讲授此书的方式也让人感觉此书比实际更加简单。我以前有个学生,与一位外校的朋友谈论她的哲学入门课程。她向朋友描述了我们对《第一哲学沉思集》的研究之后,她的朋友提醒她要小心她的教授也就是我因为笛卡儿的小册子里根本没那么多内容!
之所以产生如此多的误解,不能全怪读者和老师,其作者笛卡儿也难辞其咎。笛卡儿的初衷是希望读者在读六个沉思的时候,能感觉到仿佛是自己在沉思,以使每一个沉思中的争论都能成为读者自己的观点。为达到这个目的,笛卡儿理所当然地在写作过程中尽可能地作简要陈述,因此,很多需要进一步解释的问题就产生了。笛卡儿自认为提供了清晰易懂的论点,任何乐于接受新思想的读者都能轻易理解。但实际上,这些论述的前提本身就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更何况笛卡儿对某些哲学概念的用法也实属新奇罕见。虽然笛卡儿极力避免,但是六个沉思仍然存在循环论证和缺少完整论证的现象。其中,缺少完整论证主要是因为笛卡儿对自我的本质和意识的本质的理解,读者可以在后面看到,笛卡儿有关这两个概念的理解都是极其晦涩的。
读者的任务是双重的:当你阅读《第一哲学沉思集》时,必须将每个沉思视为自己在思考,与此同时,你必须仔细探索并评估书中提出的各种观点,勇于诘问与检测。由于本书大部分内容与批判性分析和评估有关,你必须对分析的过程进行再分析,对评估的结果进行再评估随着你对哲学的学习越来越深入,你会越来越熟悉这种做法。
***
在讨论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集》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几个要点,关于语言,关于理性和真理,关于什么是真实的存在,关于笛卡儿作品的时代背景,关于该作品引起的反响,关于哲学的原则以及实践层面的问题。大部分的要点内容会在后续的章节中谈到,但是在深入探讨以上问题前,我先给各位一个大纲,并对每一个要点作简要的介绍。在阅读本章的过程中,读者们可能会稍感无所适从,但只要坚持下去,你对这些要点的理解就会越来越透彻,也能够对《第一哲学沉思集》一书有更深刻的了解。
1. 语言
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曾说,哲学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这句名言揭示了一部分事实,但到笛卡儿这里,这句话就不对了。正如前文所述,笛卡儿使用许多关键的哲学概念时,他所使用的意义与一般的用法不同,比如关于自我和意识的哲学概念。本书不仅会讨论笛卡儿所使用的自我和意识的具体内涵,也会介绍许多笛卡儿哲学思想中的关键概念的特殊内涵。这种用法上的差异有语言层面的原因,同时也有来自思考真相的角度的原因。对于诸位读者而言,关于自我和意识的概念现在理解起来必定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诸位不要灰心,继续阅读下去就会有所收获。之所以在一开始就提出笛卡儿关于自我和意识的概念,有如下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在阅读哲学文献或进行哲学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受制于语言的外壳,因为笛卡儿以一种崭新的方式运用语言来表现自己的哲学思想。第二个原因是,笛卡儿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许多读者对其作品的解读。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读者们而言,在理解笛卡儿在语言层面上的创新的基础之上再理解其关于自我与意识的概念才能获得全面的认识。我们同时也会认识到笛卡儿忽略的一个事实:在思想塑造语言的同时,语言也塑造着思想。
对于语言的定义,可以参照一位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的理论。福柯反对笛卡儿的哲学立场。笛卡儿认同绝对真理和绝对知识的存在,然而,福柯认为真理和知识是相对的,不仅受到时代的局限,也受到环境的局限。同时,福柯的哲学方法和哲学目的更多地延续了尼采的风格。福柯在《事物的秩序》(The Order of Things)一书中对比了语言中所谓的二元论与三元论。福柯认为,在笛卡儿之前,人们认为,单词或符号与其所代表的客观事物存在一一对应的联系,即在词语承载意义的过程中包括了三个元素:词语、词语所代表的客观事物以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福柯将这种认知方式称为三元论。三元论没有解释这种对应关系具体是如何运作的,粗浅地说,人们认为,词与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对应关系,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是上帝用话语创造的。
笛卡儿将意识看成独立的存在,这样一来,词汇与客观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就成了人为的规则,词与物之间也就不存在什么必然的对应关系。根据笛卡儿的理论,意义的运作只包括两个元素:词汇与客观事物。这就是为什么福柯将笛卡儿派哲学理论称为二元论的原因。在笛卡儿的二元论解释下,词语和事物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要称某物是什么完全由人们的主观来决定。
这里着重强调一点:我们可以并且有时也需要脱离语言的表象外壳去认识语言的本质与运作方式。这里所说的脱离语言的表象外壳,不仅仅是指某一门特定的语言或是某门语言在特定时期的发展,而是从语言的本质中彻底脱离。我们需要将具体的某一门自然语言和泛指所有自然语言的语言概念区别开来。笛卡儿对语言概念的创新性认识是将语言看作一种标签,是思想的衍生物,后于思想产生并且对思想没有反作用力。这种认识暴露出了笛卡儿没能认识到语言是如何对他的观念、论证与结论产生影响的。
在此,我还要介绍一下另一个相当流行的与笛卡儿站在不同哲学立场的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将不作为本书的重点,而是作为补充的背景知识进行介绍。结构主义者推崇语言学家兼符号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的思想,认为语言系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而如前文所述,笛卡儿则不认同语言对思想观念的逆向影响。
在深入阅读本书之前,有一点希望诸位铭记于心,那就是:笛卡儿没有认识到语言对思想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他也没能仔细考量他对语言的运用如何构建和影响其论证的前提与结论。
2. 理性与真理
笛卡儿坚信,人们可以通过运用理性获得客观真理,并且可以通过运用理性获得不受时代限制的关于人类自身以及世界的知识,这也正是由笛卡儿开创的近代哲学的精髓:通过理性获得真理,而非信仰、传统或命定的启示。请诸位注意,近代哲学一词中的近代并非指时间,而是指由笛卡儿等人开创的哲学流派,但近代哲学中关于真理的定义相对于柏拉图时期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只不过获得真理的途径不同。笛卡儿与其前人相似,认为真理是绝对且客观的,与人类自身的利益以及认知角度无关。真理的确立在某些情况下受制于历史与时代以及某个时期科学、哲学等学科的发展进程,例如,伽利略的科学发现或是笛卡儿本人在哲学方面的突破,然而,真理本身却不受这一切限制。
在真理的确立方面,笛卡儿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检验一个论点是否是真理的标准是,该论点的每一个细枝末节都必须经得住考验,只有每个部分都为真,整个论点才为真,在检验后必须舍弃任何有问题的部分。完成如上检验之后,将所有经检验为真的部分整合在一起,如果依然能够得到原先的论点,我们才能认为该论点是真理,否则的话,就应该去掉所有不能经受住标准真理检测的部分。
笛卡儿认为,客观真理是真实、绝对且可认知的,绝对成立的知识不仅存在,还是人们追求学问的最终目的,无论人们追求的是关于上帝、关于人类自身,还是关于自然与世界的学问。笛卡儿对真理的认识来源于柏拉图哲学,但笛卡儿的创新在于他提出的获得真理的途径。柏拉图认为,真理可以通过辩证法获得;而笛卡儿则认为,真理可以通过分析法获得。
当代哲学家通常认可笛卡儿的将分析法作为哲学的方法论,但很少有学者能够耐心地研习笛卡儿追求客观真理的方式。很多人认为,真理和知识受制于人类的实践、利益、观点和暂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就连本应是绝对客观的科学规律也可能受到人们的主观意志所影响,塞万提斯(15471616)在《堂吉诃德》中将历史称为真理之母,这种观点更接近尼采对真理和知识的态度。
塞万提斯的说法形象地描述了尼采和笛卡儿两个哲学流派在真理和知识上的分歧。笛卡儿认为,真理是与历史无关的,不受历史进程与社会发展的限制,真理具有稳定性,不会因解读方式不同而改变,也不会受到其他影响真理解读的因素的干扰。尼采的观点正好相反,他对真理采取一种历史决定论的态度,认为真理是受制于历史的,他认为,没有什么是事实,有的只是人们对现象的解读(Nietzsche 1986a, 267)。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