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研究

書城自編碼: 301931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谢春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467076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72/197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1.1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巨浪:生成式AI的史诗与现实
《 巨浪:生成式AI的史诗与现实 》

售價:HK$ 91.9
萧条中的生存智慧与策略(套装2册)
《 萧条中的生存智慧与策略(套装2册) 》

售價:HK$ 114.8
饮食的迷思:关于营养、健康和遗传的科学真相(2024修订版)
《 饮食的迷思:关于营养、健康和遗传的科学真相(2024修订版) 》

售價:HK$ 79.4
未来科技大爆炸
《 未来科技大爆炸 》

售價:HK$ 68.8
海外中国研究·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
《 海外中国研究·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 》

售價:HK$ 112.7
东方帝国的营造 : 秦汉王朝政治史
《 东方帝国的营造 : 秦汉王朝政治史 》

售價:HK$ 112.7
漫谈数字化转型从底层逻辑到实践应用
《 漫谈数字化转型从底层逻辑到实践应用 》

售價:HK$ 78.2
谢谢你来到我的生命:狗狗带给我们的治愈与改变
《 谢谢你来到我的生命:狗狗带给我们的治愈与改变 》

售價:HK$ 51.8

 

編輯推薦:
本书对国内外有关新型工业化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理论进展、内涵、特征及模式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结合国内外工业化发展经验,深入剖析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并从科学发展观、内生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增长理论和演化经济理论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基础。紧接着,理清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现实状况,并且对国外主要工业国工业化模式进行归纳,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与模式构建提供现实基础。本书还构建了系统的基于综合赋权法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基础上,为了对我国特色工业化水平进行测度以把握其进程,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提出主观客观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并构建了一个包含目标层、3个准则、8个主题和34个指标四个层次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
內容簡介: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本书正是以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研究为主题,借鉴国内外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模式,深入研究我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并提出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路径与模式。本书的研究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也将会给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工业化新模式。
關於作者:
中共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候补委员,湖南省外国专家局局长,管理学博士。长期在乡、县、市、省党政部门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县域经济、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安全生产以及公共应急管理机制,先后在《人民日报》《决策探索》《系统工程》《新湘评论》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
目錄
第1章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绪论
11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目的
113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探索
122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研究现状
123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第2章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和理论基础
21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22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基础
221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222内生增长理论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223制度经济增长理论
224演化经济理论

第3章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背景
31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311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工业化探索
312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工业化初期探索19491978年
313中国工业化的调整阶段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
314中国工业化的提升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之后
32新型工业化的提出和推进
33知识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机遇
331知识创新:经济活动的核心资本
332技术创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与核心
333生产方式创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
334资源配置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335市场创新:市场由国内转向全球
34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问题
341资源缺乏
342环境污染
343人口问题
344城乡收入差距
345信息科技水平低
346区域发展不平衡
347工业结构不合理

第4章国外主要工业化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41英国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及新兴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42美国创新性工业模式
43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与技术创新
44韩国的新兴工业化道路
45国外主要工业化国家工业化道路对中国的启示
451加强政府调控职能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
方向保障
452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
内在驱动力
453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
关键与核心
454改革完善金融体系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
资本保证
455加大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基础

第5章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51我国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52设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原则
53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54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具体解释
541工业化进程与结构
542工业化质量
543工业发展潜力与可持续发展
55测度方法的选择与指标权重的确定
551测度方法的研究选择
552权重确定方法综合赋权法
56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模型

第6章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实证研究
61数据样本的收集
62指标权重的确定
63测度模型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631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20052014年测度
632各地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测度
633基于聚类分析的各地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
水平实证分析

第7章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路径和模式
71我国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模式
72我国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路径
721以三大创新驱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
722以四个统筹保障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

第8章完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政策建议
81深化动力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82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83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扩大技术要素内生性效应
84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路径的转变
85适应信息经济的要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86城乡统筹,坚持三农民生工程
87大力倡导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
88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工业化发展差距
89提升对外贸易层次,着手内外部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资源、资金、廉价劳动力的高投入所推动的粗放型、外延型、速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诸多弊端,如整体效益低、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等。在经济全球化的裹挟之下,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工业发展也面对诸多挑战。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党对实现工业化目标提出的重大方针。中国要完成工业化发展,不能通过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来实现,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本书以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资源环境、人口就业、地区差距等重大问题,探寻适应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特点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书对国内外有关新型工业化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理论进展、内涵、特征及模式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结合国内外工业化发展经验,深入剖析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并从科学发展观、内生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增长理论和演化经济理论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基础。厘清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现实状况,并且对国外主要工业国的工业化模式进行归纳总结,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与模式构建提供现实基础。本书还构建了系统的基于综合赋权法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基础上,为了对我国特色工业化水平进行测度以把握其进程,本书特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提出了主观客观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并构建了一个包含目标层、3个准则、8个主题和34个指标四个层次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基于上述研究,本书对我国以及各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数随着年份的增加保持总体上升的趋势。20052008年总体的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平均年增加率仅为12%;2008年之后新型工业化出现迅猛增长趋势,年增长率达16%。各地区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状况的测度结果表明,新型工业化发展进展较快的地区一般是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城市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普遍处于中级阶段,而大部分处于新型工业化发展底层的地区则是我国的西北部地区。本书在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借鉴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测度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路径和模式。即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及《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方针,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机遇,迅速地使我们赶超发达国家,成为真正的强国。以内生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理论为理论指导,借鉴国外新型工业化经验和典型模式,以中国特色为切入点,以动力创新、产业创新和要素创新为驱动力,以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区域协调和国内国外统筹为保障,以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三大转变为目标的新型工业化模式。最后,本书提出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即依托动力创新、产业创新和要素创新三大创新和兼顾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区域协调和国内国外协调四个统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谢春2017年1月


第3章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背景
31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311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工业化探索事实上,中国的工业化已经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早在19世纪中叶以后,帝国主义入侵带来的残酷压迫、掠夺与封建、官僚买办统治结合,就使不甘于中国沦为殖民地的仁人志士们认识到必须走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性。无数仁人志士将工业化视为从洋务运动到实业救国时期的奋斗目标。18621894年的大工业经营单位有:中国的造船公司制造的第一艘汽船(1862年);在上海设立的第一家碾米工厂(1863年);中国招商局(1872年);第一个纺丝工厂(1873年);第一个现代煤矿(1878年);第一个棉纺织厂(1890年);第一条铁路(18801894年)等。但是,工业化过程的开始并不等同于这些大工业经营单位的存在。一个国家工业化的真正起步,必须具备国内政治稳定和统一以及在国际上获得真正经济独立的政治前提。可以说中国的工业化是起步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列强忙于征战之时,中国有机会来发展自己的工业。但是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近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只占10%左右。我国工业化没有实质性的进展。1949年以前的中国,虽然表面上获得了政治经济独立,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国内政治动荡,战争频频发生。到1949年,农业仍占国民经济的525%,中国仍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据对1936年主要工业部门资料统计,重工业仅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713%,而纺织和食品两个部门就占了63%。因此,1949年以前,虽然有大工业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工业化真正起步的政治条件并未具备,中国的工业化在1949年以前并未真正起步。其原因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我国是不可能依靠单纯的科技进步和工业自身的发展实现工业化的。312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工业化初期探索(1949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国内政治稳定和国际政治独立的真正实现。1949年以后,我国工业化进程正式起步。在这一阶段(19491978年),我国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实现了新中国工业经济从无到有的转换,并基本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格局,摆脱了旧中国大量工业品依赖进口的局面。国民经济的恢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前后,由于受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恢复速度缓慢。但是,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工业生产在1952年年底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期,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然而中国并没有沿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采用的轻纺工业起步的工业化道路,受苏联工业化模式影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对我国政治、经济以及国际环境等诸多方面利弊得失的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向苏联学习,以苏为鉴,创造出了一条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1952年12月,党中央在《关于编制1953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领》中指出: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重点。从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采取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道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这条工业化道路克服了苏联工业化道路以过于损害农业利益来发展工业的弊端,被称为世界上第三条工业化道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对这条中国式工业化道路进行了理论总结。就这条工业化道路的内容而言,就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同时发展工业和农业,同时发展轻工业和重工业。中国工业化道路把提高人民生活和发展生产相结合,以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为基本精神和核心,是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就是一个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的农、轻、重的关系问题,这也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首要问题。虽然农业是社会的基础,但因为依靠其自身条件发展农业的速度缓慢,现代社会不会优先发展农业。农业只有工业取得发展后,实现机械化,才可能彻底改变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约束的现状,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尽快实现赶超目标,当时采取了比苏联更强的强制性积累。中央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设想:第一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在这一阶段:首先,优先发展重工业;其次,为了建立以进口替代为主的工业体系,提出高估汇率、高关税的政策;最后,为支持工业发展,采用工农业剪刀差。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我国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我国的工业化没有受到国际敌对势力的封锁和压力的影响,在孤立无援的国际市场维护了国家安全与主权,保持了经济独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也奠定了国际国内形势好转后经济大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经济制度方面,为了大规模投资和建设重化工业,保证通过高积累的方式集中大量建设资金,我国创建了大量的国有企业,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确切地讲,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1953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一五计划的实施,我国工业化建设全面展开。1953年,中国开始以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国家投资7664亿元,全部基本建设投资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其中888%用于重工业建设。到1957年,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已经建立起来。1958年,由于大跃进运动,中国工业化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热潮。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没有因为大跃进和大炼钢铁有所加速,反而使得国民经济全面失调并且面临了严重的困难。因为3年的大跃进运动,中国开始了5年的调整。煤矿和钢铁的生产在1965年才恢复到正常水平。19521965年,重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5%,高于轻工业年均增长率55个百分点,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355%提高至484%。1965年,中国工业化开始了三线建设,该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准备打仗。三线工业是三线建设的重点。钢铁、机械、化工及其他加工工业是三线工业的主体,并以西南、西北为工业化战场。1966年,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1969年,在要准备打仗口号的影响下,地方经济大办五小的工业化高潮迭起。接着,全国各省迅速发展五小工业,即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炭、小水泥。到1978年,我国工业占GDP比重已由1952年的176%上升至1978年的443%。这一阶段(19491978年)工业发展处于动荡时期,期间最高增长速度是1969年的343%,最低是1967年的-138%,波动幅度高达481个百分点。19491957年,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战略,在迅速恢复遭受长期战争破坏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进行了以工业化为中心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然而1958年的大跃进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迟缓和徘徊状态。19671978年,中国工业化的基本特点是:由于突出发展重工业在产业结构上的绝对地位造成国民经济失衡、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根据备战的指导,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内地建设全面展开,区域经济的格局也因此改变。虽然这一时期工业内部结构遭到了严重的影响,但是这一时期工业年平均增长仍达8%,期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投资占54%,工业投资中重工业投资所占比重高达89%,主要投资于冶金、电力、煤炭、化学、机械等行业。1978年与1949年相比,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906倍,轻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98倍。19521978年轻、重工业产值比重详见表31。
表3119521978年轻、重工业产值比重
年份1952195719621965197019751978轻工业%645550472516461441431重工业%355450528484539559569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1952197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产值及重工业产值变化趋势如图31所示。
图311952197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产值及重工业产值变化趋势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中,我国受一些错误思想的指导,以阶级斗争为纲代替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殊时期的工业化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工业增长起伏大等问题。在此期间,虽然工业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极不协调,浪费了资源并且导致工业化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滞后,但是我国工业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并且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成就: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丰碑;建成了南京长江大桥、刘家峡水电站、攀枝花钢铁厂、第二重型机械厂、北京东方红石化总厂、第二汽车制造厂、大港油田、胜利油田等一批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三线建设,改善了西部工业落后的局面,优化了产业布局;中西部地区建成成昆、贵昆、湘黔、焦柳铁路和滇藏公路等交通骨干线路,使西部交通落后的局面得到大大改善;地方五小工业大大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技术改造的进程;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四三方案走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这些有力的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改革开放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总的来说,19491978年,我国采取了赶超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了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并且从国家安全出发,开展了外延型工业化道路,道路以高积累、高投入、追求数量扩张为特征。这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在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的情况下的工业化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到1978年,我国初步构造起了独立、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化进程也由起步阶段逐步进入工业化的初级阶段。313中国工业化的调整阶段(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从1978年起,中国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改革发展的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建设方面拨乱反正的展开,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成为经济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在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大力主张下,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认真检查并总结了过去的经济建设方针尤其是对工业化道路,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生产和实现工业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因而,在实际经济工作中,基于在一定水平上工业和国防工程体系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中国工业化进程致力于协调发展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同时,又针对工业和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能源工业和加工工业、积累和消费等方面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问题,确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和提高的方针。从而使我国工业化迈向新的时期,并把加速工业化进程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随着一系列市场经济改革措施的实施,工业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工业化过程在新的体制环境中逐步向前推进。19791984年,我国的工业发展摒弃了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不再片面强调重工业优先战略,开始注重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生产为生活服务成为新的工业口号。自1980年起,国家对轻工业实行了六个优先的政策。此后,由于消费需求突然从压抑中释放,推动了工业化进程的前进。轻工业以纺织业为代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从19801985年,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70%迅速上升到496%。19781984年轻、重工业产值及增长速度详见表32。
表3219781984年轻、重工业产值及增长速度
年份绝对数亿元增长速度%工业总产值轻工业重工业轻工业重工业
19784 2371 8262 4111109115619794 6812 0452 6361100108019805 1542 4302 7241189101919815 4002 7812 619114395519825 8112 9192 8921058109919836 4603 1353 3261093113119847 6173 6084 00911611165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54~56在这段时间内,改革经济体制得到了很好的进展,逐渐改变了高度集中计划的工业管理体制。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在1984年对企业的放权让利进行了改革,使得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得到了改进,资源配置方式从计划轨道中得以释放。在新的资源配置的机制下,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等因素强烈刺激了轻纺工业,摆脱了过去传统战略的压制。因此,非国有经济更多地进入这些领域,调整了因为重工业比重过高而导致的结构扭曲。由此,中国工业化进程道路开始出现如下重大转变:一方面,从理论上和实际上较为彻底地纠正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路线,协调了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初步调整轻重工业关系后,对于能源、交通、农业科学技术等战略重点产业,及时制定了倾斜政策。从1980年开始制定的六五计划(第六个五年计划,即中华人民共和国19811985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化道路的转变。1982年12月,在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通过和颁布的六五计划的具体指标如下:(1)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高于过去28年,平均每年增长4%~5%;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5%;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经济结构。(2) 基本保持五五计划(即中华人民共和国19761980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水平,投资2 300亿元进行基本建设;其中的1 300亿元投资技术改造,相比于28年20%的平均水平,技术改造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6%提高了16个百分点。(3) 与五五计划相比,科教文卫事业经费占国家财政支持总额比例从11%提高到159%。19851992年,中国工业化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导引下,顺利实现了发展和改革重心的战略转移。逐渐出现了多元化的工业化投资,长足发展了国内的日用消费品工业和轻纺工业,开始涌现出三资企业、城市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还有日益活跃的利用比较优势(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源和廉价产品等)进行的对外贸易。与此同时,长期以短缺为特征的供求状况开始发生转变,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社会性的商品供过于求现象。中国工业进入了基础产业加快发展和轻工业继续扩张的时期。在需求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下,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升级显著作用于产业结构的演进和一定时期内高增长产业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在初步满足人民吃穿的基本需求后,由于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改变,出现了新的消费一致性倾向,居民消费转到购买家用电器等高档消费品的领域。全国城乡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5%。由于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导致消费品的供不应求,使得家电产业投资与发展受到了强烈的刺激。19781991年轻、重工业产值比重详见表33。
表3319781991年轻、重工业产值比重
年份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轻工业%431437472515502485474重工业%569563528485498515526年份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轻工业%471476482494489494489重工业%529524518507511506511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在这期间内,逐渐形成了轻重工业互动发展机制,轻重工业协调发展。重工业生产和供应轻工业所需工业原料和机械设备,而因为产品的市场开拓,轻工业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有所增加。由于在19781991年轻工业的有限增长,趋于协调的农轻重比例关系,轻工业进入出口导向阶段。与此同时,以机械及运输设备及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工业的发展为代表,重化工业的发展相对减缓了。由于对进口的严重依赖,使得重化工业处于进口替代阶段。1984年开始的农村改革,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农村和农民的积极性,使得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掀起了一次农村工业化的热潮,有异军突起之称的乡镇企业成为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里程碑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不断发展工业化,农村中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产业并涌入城市中。1993年乡镇企业就业人口达到12亿,超过了国有企业的就业人口,这个数字相当于30多年前城市工业吸收劳动力之和,乡镇企业的产值曾达到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快速发展的乡镇工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变、农村劳动力比重的降低、城市化的推进,使我国实现工业化迈进了一大步。过去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排斥的局面被现在双重工业化(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所改变,工业化与城市化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使得工业化过程中逐渐有了农民的参与,进而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并且发展了第三产业。伴随着轻重产业结构在不断纠正的过程中趋于均衡及国内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逐步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然而七五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19861990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7%,低于六五计划期间实际增长10%的速度。七五计划后期,受资源约束,我国经济转入治理整顿。中国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出现了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的紧缺局面,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总的来说,这一阶段(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工业高速发展带来了国民经济工业水平的提高,工业增长率的波动度明显下降,从而使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度随之下降。在本阶段,经济增长的稳定程度大大提高,在不断纠正的过程中,我国工业结构失衡的状况逐渐趋于均衡,较于过去单纯的计划手段,资源配置方式结合了计划手段和市场调节,发展开放经济,工业化也从初级阶段过渡到中期阶段。314中国工业化的提升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之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以后,中国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终于由以计划取向为主的改革转向以市场取向为主的全面改革新阶段。1993年3月,中央决定将八五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19911995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平均每年增长速度6%,调整为8%~9%,以保证实现十四大提出的目标。到1995年年底八五计划胜利完成。在此期间,GDP年均增长12%,在1988年比1980年翻一番的基础上,经过7年的时间,GDP已达到57 600亿元,再次翻了一番,提前5年实现了原定于在2000年GDP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八五计划期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波动最小的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1%;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8%;贫困人口从8 500万人(20世纪80年代末)减少到6 500万人;农民实际年均增长45%的人均纯收入水平;城镇居民实际年均增长77%的人均生活费收入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439(1900年)下降到1055;在城镇实行了双休日工作制。在此期间,改革了经济体制,明显提高了国民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的程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形成。在八五计划期间的经济增长中,工业化仍然沿着以缓解短缺为动力,以发展外延、投入拉动为主的道路发展。与七五计划的387%相比,八五计划期间上升到415%的投资增长贡献率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从266%上升到384%;消费增长贡献率从615%下降到557%。我们可以看出,在八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仍然主要是依靠投资需求的拉动(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拉动)实现快速增长。自1996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入了告别短缺的新阶段。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告别短缺,但是,中国经济过去一直被短缺所困扰,这样的局面被真正结束后,由于短缺经济条件的制约,外延式发展依靠数量扩张、扩大生产能力的后遗症也逐渐浮出水面,在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等更深的层次上也出现了结构性矛盾。由于转向需求的制约因素和缺乏新消费热点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尤其是在19982001年),使得以消费为导向的工业化战略缺少了发展的动力。在这一时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主线是调整深层次的结构。为了解决工业化战略发展方向不明的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1)扩大内需;(2)推动企业重组;(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4)调整国有经济实行布局;(5)加速发展民营经济;(6)使用先进技术改造对应的传统产业。19911998年轻、重工业产值比重见表34。
表3419911998年轻、重工业产值比重
年份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轻工业%472440471473481490493重工业%528560529527519510507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到1999年,加强了基础产业、扩大了轻纺工业产品出口、重视并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均表明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变。然而,以装备工业为例,作为中国新工业化战略所需要进口为导向和结构升级组成部分的重大装备与基础件的缓慢发展,使得中国新工业化战略所要求的高新技术产业没有得到有力的发展,重工业化影响了中国工业化整体的发展。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继续完成工业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并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初之后,重工业对工业增长起到主导作用,重化工业热潮再一次兴起,但是,与改革开放前不顾客观条件的盲目跨越不同,这一次重化工业增长机制的目的是解决其在原材料、交通、能源等领域受到的制约,变动的结构基本符合工业演变的规律。2000年之后,消费结构明显升级,在房地产和汽车等产业的推动下,重化工业出现了更加突出的特征,例如,在2002年美国和日本消费的2亿吨中国钢铁中,房地产建设消耗了新增量的610。在这一时期,升级的消费结构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消费结构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再一次升级(居民消费结构,尤指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传统家电(彩电、冰箱等)的消费与空调、通信设备等同时增长,后者增长的速度更快,刺激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增长。1989年占国内生产总值(GDP)14%的通信、电子产业至2001年提高到42%。其中,电子产业1989年占GDP的比重不到5%在2001年增加到近10%(约13万亿元);由于快速扩张的规模总量,电子信息产业显著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工业增长贡献率约为20%;由于技术密集程度高,电子信息产业也推动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相比1949年,中国的工业净产值仅为45亿元,占GDP的126%。2004年,工业增加值为62 815亿元,占GDP的4601%(GDP为136 515亿元);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位。到2006年,我国各种经济类型的工业总产值中,国有控股工业产值达98 91045亿元,集体经济工业产值达9 17488亿元,其他经济工业产值为276 68592亿元。20002006年我国各种经济类型工业总产值统计如图32所示。
图3220002006年我国各种经济类型工业总产值统计
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制造业比例不断提升,已经达到37%的较高水平,2005年已超越法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工业化道路从过去继承苏联的计划体制的高度集权化、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过渡到基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协调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的改革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进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产业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经过外资、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国有企业在工业产出中的份额由1980年的76%下降到了2000年的28%。中国制造业领域随着加快的工业化进程,逐渐形成了低成本制造优势(有中国特色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由于拥有的综合成本优势(巨大的市场需求、低成本的生产要素、相当实力的产业基础和生产能力),中国在新的国际分工形成过程中占领了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优势地位,并凭借在加工、组装环节的比较优势,初步确立了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这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趋势。1999200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及构成见表35。
表351999200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及构成
年份工业总产值亿元构成比例%总计轻工业重工业轻工业重工业
1999126 11062 05164 060492508200085 67434 09551 579398602200195 44937 63757 8123946062002110 77643 35667 4213916092003142 27150 49891 7743556452004201 72263 819137 9033166842005251 62078 280173 3393116892006316 58994 846221 743300700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总的来说,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在发展的推动和需求的拉动下,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主的中国工业得到了快速地成长。根据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纺织工业、钢铁、机械、石化、化工、电子、汽车等行业构成了主导国民经济的产业。在结构变化上,基本形成了轻重工业同步增长的格局。而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其对化工、钢铁、机械等重化工业的需求巨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将重点发展拉动工业化的主要动力和主导产业群的重化工业(包括机械制造、钢铁、能源、汽车、化工、电子工业等产业领域)。32新型工业化的提出和推进当下,过度的土地开发、日渐枯竭的能源和严重失衡的生态环境使得我国无法通过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最终实现工业化。同时,在迅猛发展的新技术革命(信息技术为代表)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影响下,我们只能选择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而不是继续走常规的发展道路。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内容是发展科技和教育,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另外繁荣农村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也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容,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必须有体制保障,从而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是21世纪我国的必然选择。工业发展必须与社会生态相协调,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结合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坚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用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第二,将教育与经济、科技密切结合,加强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能力。第三,加强保护生态环境。为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错误,必须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落实开发建设的环境监督和管理;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节约的工业发展道路。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2012年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个新的命题。新型工业化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中国的新型工业化要根据国情走自己的路,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不能简单模仿西方模式。就工业化本身来看,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具有一些与西方国家工业化道路不同的特点。为了提高我国推进工业化的速度、提高工业化的质量、避免一般工业化过程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要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依靠创新来推进其进程。总之,1980年至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趋向于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生态化。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趋于因新科学技术革命而兴起的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热潮。新产业群的兴起,以计算机的发明、电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为主导,使得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由计算机、网络、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技术构成。从而传统经济的增长方式得到改变,人类社会进一步迈向信息化。各国经济相互作用程度因为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换也日益加深,世界工业化也受到全球化的深远影响。我国的工业与国际工业化水平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就企业规模而言,我国平均生产规模比较小(以独立核算企业、国有企业、规模以上的非国有企业为例),更为突出的是钢铁工业、化学工业和石油加工业的平均规模。中国的五百强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在2002年只有世界五百强的65%,平均营业收入也只有它们的53%。就工业生产效率而言,比较世界的先进水平,我国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率也有一定的差距。而在工业的产品质量、生产设备、研究能力与开放能力就更加落后,对于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落后程度就更为显著了。目前,我国虽然具有了世界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典型特征,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要实现新型工业化还有许多艰巨的任务要完成,不仅要加快工业化的进程,而且还要提高工业化的现代化水平。可以预期,这是一种世界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新型工业化,因为中国的工业化是在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展开的,中国的工业化将是融工业化、后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化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化。中国完成工业化不能通过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来完成,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33知识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机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顺应国家经济科技发展大趋势做出的战略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准确定位。新型工业化道路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当代世界科技大发展的必然选择(杨燕华、薛新生,2003)。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这两个宏伟目标,保持经济的持续平稳快速增长,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着诸多矛盾和挑战。分析未来发展可能遇到的主要制约因素,预测经济形式的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正确、客观地认识发展中的问题,对我们在实践中消除工业化进程中的障碍,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在知识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而生产、投资、金融、贸易等活动,使得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在这全新的时代,科技进步飞速,人类的创造创新能力充分显现出来,科技与人才在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发重要。实践证明,促进国家和民族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能力,而实现全面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增强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路径。331知识创新:经济活动的核心资本熊彼特是第一位提出创新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的人,他认为创新可以产生创造性破坏的效果,并因此驱动产业技术的更新。Krogh、Nonaka及Nishiguchi在《知识创新:价值的源泉》一书中指出,知识创新在新经济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Nonaka(1991)认为,通过不断地创造新知识,在组织中广泛推广新知识,并迅速将其融进新技术、新产品、新系统中,就能够实现创新。Amidno(1997)指出,知识创新是通过创造、演化、交流和应用,将新的思想转化为可销售的产品或服务,以取得企业经营成功、国家经济振兴和社会全面繁荣的过程。我国学者陈凡(1999)提出了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国家创新体系建立模式。孟辉(2006)提出从战略高度上重视和加强知识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余来文(2007)认为可通过知识创新及组织能力来实现知识资本的转化。张艳芳(2008)探讨了知识创新中信息的交流方式和交流规划。史美霖(2009)指出,我国企业可通过知识吸纳和知识转移等方法来进行知识创新,从而再造自身的竞争优势。农业经济时代,人类利用土地创造财富;工业经济时代,人类利用资金、自然资源创造财富。但资金与自然资源都是稀缺性资源,由于边际效用、资本边际报酬递减,市场和财富所得是有限的。进入后工业经济时期,自然资源的地位逐渐被知识资源所代替。资本的内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知识资源在资本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垄断自然资源已不是资本的主要优势。知识经济不同于资源经济,主要在于:①为了替代会枯竭的自然资源,利用知识创造新材料、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②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发明新的技术、创造新的工艺;③为了创造消费和开拓市场,不断进行新产品的开发。知识资源对自然资源的替代性,使其成为经济活动中的核心生产要素,为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现代资源可以像物质资源一样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知识具有很强的共享性、不可消耗性和渗透性,在使用和消耗中增值创新,通过产生出更高级的知识来体现它的最大价值。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成为未来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将知识广泛使用和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的过程,体现出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就是知识的产业化。由于知识资源的扩散性、可复制性和高附加值性,知识的产业化创造了新的产业,促使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一批以高技术为特征的产业群,构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行业,促进了产业的优化升级。这些产业主要包括电子、电信、生物科学、新材料等。知识经济中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应用也提升了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了产业产出效益。知识的社会科学成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效益也很高。发达国家智力资源丰富,拥有雄厚的基础发展知识经济,并可以通过知识经济具有收益递增、规模扩张的优势来降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经济的转型对于中国的影响是多层面的,这种转型包括了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工业经济社会转型为知识经济社会。由于发达国家在知识经济发展中拥有更为优越的条件,即使在发展知识经济拥有递增的边际收益、在工业经济中具有规模经济扩张的优势,我国在发展知识经济上基本处于不利地位。通过知识吸纳和知识转移等方法,我国企业可以进行知识创新,在社会环境多元变革和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332技术创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与核心在整个20世纪,科学技术显示出对新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新技术革命加强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改变了工业竞争力的特征,使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取代了传统的价格竞争。亚当斯密早在《国富论》中就注意到了科学技术进步的社会功能。熊彼得在20世纪30年代末首先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以施穆元勒、罗森伯格和弗里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强调了技术创新和技术变革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承认企业家是推动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及经济结构对于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Schmookler、乔万尼多齐、凯思帕维特、沃尔什、汤森、阿奇兰德里斯、弗里曼、理查德纳尔逊等学者先后提出了五代著名的技术创新模型,即企业家创新模型、线性模型、相互作用模型、链环回路模型(简称链环模型)和创新周期模型。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学者李廉水(2005)提出了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黄鲁成(2005)研究表明,投入能力是影响北京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最显著因素。王军生(2008)认为,可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形成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动力和体系。安同良(2009)通过对江苏省制造业企业的研究,推测如果将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确定为中国21世纪国家发展战略的目标导向,将会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带来明确的目标激励。技术创新是指从研究开始,从发明创造到中间实验,再到工业化生产,最后进入市场,进行市场营销,一直到取得市场一定的占有率的一整套系统。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物质资源的消耗,投入回报率明显高于其他行为。美国曾对此进行调查,在其对17项成功创新的研究中指出,相对于美国近30年间所有商业投资16%的平均回报率,技术创新的整体回报率均值为56%。技术的进步直接受到技术创新的影响,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都高于60%。现今日新月异的新科技革命中,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前提是代表新科技革命的信息技术革命。企业应该不断地实时地创新,顺应甚至引导社会技术进步的方向。企业应该立足于提高和强化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建立自由的技术创新体系并不断完善,以便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处于主动地位。技术创新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支撑,使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成为可能。实践证明,技术创新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相关产业的不断壮大,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实现了最大价值的转化,这是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最好途径。发达国家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极为重视,不断提高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美国、日本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均超过4 000亿美元,其中,美国为15 01165亿美元。美国和日本R&D经费内部支出额分别为82152亿美元和38563亿美元。德国、法国和英国也在100亿美元以上。相比之下,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明显不足。中美日等国2003年的高技术产业情况详见表36。
表36中美日等国2003年的高技术产业情况
国家总产值增加值R&D经费内部支出额出口额中国2 48350608193530(2004)1 09919美国15 011655 68129821523 37268日本4 180561 61342385631 82483德国1 627716042214661(2004)1 61373法国1 5185142677109131 02109英国1 291114569611251(2004)1 22228注:除中国外,其他国家数据引自OECD 《主要科学技术指标2006》、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06》。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数据均取自海关总署年度进出口统计。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07)。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继续大幅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5 000亿美元。其中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达到2 4730亿美元和2 8145亿美元,占外贸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12%和290%,均高于2005年水平。2006年高技术产品的贸易顺差继续增加,达到3415亿美元,是2004年的8倍。2006年,电子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领域依然是高技术产品进出口产品集中的两个领域。其出口额所占比重达到927%,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类产品的出口比重高达799%;在进口方面两个领域所占比重分别达到2865%和526%。1999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概况见表57。
表371999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概况单位:亿美元
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出口额24703704464567861 10321 65362 18252 8145进口额37605251641182841 19301 6134197712 4730进出口总额623089551 10561 50692 29623 26714 15975 2875差额-1289-1546-1766-1498-89840220543415资料来源: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2007年)。333生产方式创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马克思曾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同样地,判断一个产业体系,不仅要看到作为生产结果的丰富产品,以及其间形成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更要看到在产业发展和产业体系中的深层动力,即生产方式的演进和变革。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种新的生产方式被提出,例如,精细生产(Womack,1999)、敏捷制造(GM,1988)、大量定制(Pine,2000)和战略柔性生产(Spina,1996)。我国学者唐中君(2004)认为,生产方式创新模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从整体上描述生产方式的可视化模型生产方式树、生产方式的创新源泉、生产方式的创新流程模型。姚永秀(2004)认为,政府部门应积极探索城市公共服务生产方式的创新,提高公共服务生产效率。束克东(2007)指出,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生产方式的转化与创新是必然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越来越强,生产方式的创新是企业经营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依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其他新技术共同推动,改变大规模生产的产品的生产方式为大规模定制。发达国家的人们开始重视因经济发展导致的多样化的需求,逐渐把批量生产方式改变为柔性生产;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后,人们开始提出更多更高的非物质服务需求。就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而言,对现有工业技术基础的改进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应给予重点支持。只有具有现实的产业化机会的技术才具有经济意义,才能对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和自主开发能力的养成提供支持。建立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不仅要依靠引进工业化国际的生产技术和方法,更要依靠高瞻远瞩的技术战略,将自身现有的各类优势进行系统化集成,在迅速的技术学习和进步中建立国际竞争优势。信息技术以极强的渗透力、极高的倍增效应,体现出最活跃的现代生产力特征,成为众多高新技术产业群的核心,极大地影响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和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确定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把加快工业化与推进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实现融合发展,发挥后发优势。大力开发及应用先进制造技术、节能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大力开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资源深加工型、农业资源为基础的工业等劳动密集产业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加速国家信息化进程,促进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现代化,争取赶超发达国家;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争取后来居上。334资源配置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资源配置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在不同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Antoniou、Ivanov、Kryanev(2004)研究表明,只有在资源是不对称分配时才可以达到熵的最优化。Clarke Leon、Weyant John、Birky Alicia(2006)提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应考虑各种资源之间的协调与整体作用。国内学者程翼(2005)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市场配置与政府配置相结合,才能实现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目标。刘友平(2005)认为,政府在科技创新资源合理配置上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并且将市场经济国家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模式分为3类: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式)、社团市场经济模式(日本式)、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德国式)。周文(2006)认为,计划配置资源的纵向竞争会导致区域低水平均衡发展,而横向竞争中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创新发展模式可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张华坤(2007)认为,资金、人力等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时期,我国的工业化主要是借鉴苏联模式。在工业化基础相当薄弱的情况下,通过计划经济手段,集中社会资源,有限发展重工业。这种道路迅速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在流通渠道单一、资源匮乏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完全是靠行政手段来完成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成为配置各种生产要素的主要手段。企业集聚资源的能力强弱决定了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资源总是流向配置效率最高的地方,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就增强了集聚资源的能力,进而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竞争国际化的影响,企业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强弱的人、物、财力或厂房、设备、土地、资金配置方面得到突破,尤其是无形社会资源的配置能力的改变最为显著。无形资源配置的重点是对整个产业链上各环节之间和各企业之间的力量、能力或业务进行组合,甚至是对更为庞大的产业链群上各产业链之间的力量、能力和业务进行组合。经济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并不一定平均地扩散到每一个国家,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地位的改善。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需要仔细地分析其利弊,制定正确的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全球化为我国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扩大和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相对成熟的部分产业,我国应抓住这次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另一方面,由于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并快速遍布全球,我们可以通过作为各国经济合作载体的跨国公司扩大出口,使我国产品国际化。政府行为仍然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国家应该要保护和促进创新。政府采取的行为主要包括设立各种基金和计划、制定研发政策、推进产学研合作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335市场创新:市场由国内转向全球熊彼特把市场创新定义为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一般地,企业市场创新是指企业从微观的角度促进市场构成的变动和市场机制的创造,以及伴随新产品的开发对新市场的开拓、占领,从而满足新需求的行为。黄恒学(1998)提出,采用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是实现市场创新的主要形式。储嘉康(2000)把市场创新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李桂平(2000)认为,科技产业化中的市场创新是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整合的过程。屠光绍(2006)提出,中国内地资本市场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建立的市场,正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周敏(2007)认为,市场创新的基本模式可分为首创型、改创型和仿创型3种。陆立军(2008)提出,专业市场创新发展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市场创新。知识经济的本质包含了市场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知识创新。主宰市场的是开发出新市场、新技术、新产品的人。所以,处在竞争中的我国企业面临两线作战的局面:一方面需要同时面对同业内和跨行业的竞争;另一方面需要同时面对海外竞争和因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国际化的国内市场与国内外国企业的竞争。市场机制其中一种表现是市场创新,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市场创新保证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于增长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市场范围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由国家或地区内扩大到全球。对于产品市场,立刻开放和面对全球性市场会因为国内一体化市场的不完善而存在很多不适。对于要素市场,根据市场原则,市场经济配置资源要求资源在最好的市场得到利用,而全球化将生产要素的配置扩展到全球范围。为了适应全球化的市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都开始了产业重组,发展中国家因为市场不成熟,经济全球化使得其工业化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企业的市场创新,是21世纪企业制胜的最强大秘密武器。市场创新不仅可以使企业在已有市场的基础上不断裂变出新市场,在空间上扩大企业的市场范围,而且可以通过对细分市场的开拓使企业的市场层次得到扩展,还可以通过对企业原有市场的新组合创造出更大的市场增殖,这一切都将拓展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全球环境下,企业需要主动地去开拓市场,创新市场,还要积极引导公众消费,开拓新的消费领域,创造新的市场空间。34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问题341资源缺乏1自然资源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丰富,而人均资源不足。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比发达国家,我国的资源利用率由于制约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相对较低。我国拥有28 100亿立方米的平均水资源总量,而2 257立方米的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7%。严重的污染性缺水和自然性缺水的情况仍然存在于全国大部分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全球部分国家的人均淡水资源总量占比如图33所示。
图33全球部分国家的人均淡水资源总量占比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一多三少可以形象地概括出我国耕地的严峻形势,一多是指耕地总量多,三少是指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我国人均耕地为01公顷,只有世界水平的42%。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人均耕地的警戒线为08亩,我国有666个县(区)低于这一水平;我国未利用土地多分布于西部,而西部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差、缺水,开发难度大、成本较高。同时,由于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断占用耕地,我国耕地逐年减少,中低产耕地在我国耕地的比例为832%。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均耕地面积占比如图34所示。
图34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均耕地面积占比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我国是少林国家,现在森林面积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4%,为159亿公顷,平均每人拥有的森林面积是012公顷,是世界水平的20%;人均森林蓄积量89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5%。2矿产资源我国矿产资源种类不齐全,部分种类即使储量丰富,因为品位低、开采较难,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但是,我国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大大增加了各种资源的需求量。就能源的消耗而言,相对于日本和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2002年我国人均消耗一吨标准煤,相当于日本的14、美国的110。到2020年,假设我国拥有14亿人口且达到日本人消费水平:人均消耗4吨的标准煤,需要通过国内能源总产量加进口能源获得56亿吨标准煤。根据我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到煤炭占所有能耗的67%,而煤炭可采储量不允许这样的开采强度,环境保护也无法承受每年35亿~40亿吨的煤炭消耗量。按照日本的水平(日本工业化高峰时期,人均一吨钢材,两吨石油),到2020年,假设我国拥有14亿人口,那么就需要石油总量28亿吨。现在全球每年有36亿吨石油产量,25亿吨的贸易量,即使我国全部购买,仍然缺少3亿吨的石油贸易量。根据以上资料的数据展示和分析,不难得出,我国的能源供给将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能源的供给无法满足发展经济对能源巨大的需求,使得一个很大的缺口存在于供给与需求之间,尤以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为甚。因此,我国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由资源的巨大需求和有限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严峻挑战。342环境污染1环境污染严重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遭到的破坏日益严重。我国的国民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发展,更加重了环境恶化的趋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的情况在部分地区更为严重。纵观我国国内,生态环境受到了包括水污染、海洋污染和大气污染等在内的立体化污染。对比1990年,城市垃圾清运量为1亿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58亿吨;到2014年,前者的数据增加到179亿吨,后者的数据迅速上升到323亿吨,只有部分的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经过了无害化的处理。我国多年来拥有处于较高水平的大气污染排放总量和较为严重的城市空气污染,全国酸雨面积比较大。36亿公顷的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导致了迅速蔓延的土地荒漠化、草原沙漠化。威胁扩展到近海和江河水生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导致水域生态荒漠化现象的产生。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了我国除港澳台以及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在北京,仅有5天空气优良。20102014年我国生态环境基本情况详见表38。
表3820102014年我国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指标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水环境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30 9064123 2567029 5268827 9578627 26690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人)2 31041 73022 18612 05971 9986废水排放总量亿吨4394594825257162大气环境
工业废气排放量亿立方米51926745635566946297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2 18512 217912 1182 04391 97442烟尘排放量万吨82911 27881 23431 27811 74075工业粉尘排放量万吨44871 10091 02931 09461 4561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241 000322 772329 044327 702325 620危险废物1 5893 431223 46523 156893 63352自然灾害
发生地质灾害起数次30 67015 80414 67515 37410 907发生地震灾害次数次1218121420海洋赤潮发生次数次6955734656森林火灾受灾面积万公顷4572714191188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次数次420542542712471其中特别重大环境事件次数(2010水污染)1350000重大环境事件次数(2010大气污染)1575533较大环境事件次数(2010固体废物污染)35551216一般环境事件次数(2010其他)3532532697452污染直接经济损失万元2 2569
2生态环境恶化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中国七大水系分别是珠江水系、长江水系、黄河水系、淮河水系、辽河水系、海河水系和松花江水系)的大部分河段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水质开始恶化,近岸海域发生赤潮现象,19801989年赤潮发生了74次,19902000年赤潮发生的次数迅速上升到380次,自2000年以后的6年之间,发生赤潮的次数已经达到469次。物种濒临灭绝,到目前为止,我国处于濒危或临界状态的物种,包括高等植物约4 600种和野生动物400种。与能够计算的损失相比,那些无法计算的损失更为严重。随着日益显著的国民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环境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的环境压力日益增长,环境问题也随着激化的工业化发展资源和环境的矛盾而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343人口问题人口问题与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每一个问题都密切相关。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量超过了13亿。13亿人口是巨大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如何转变巨大的人口压力为所需的资源优势。1劳动力大于实际的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供给量远远大于实际的需求量。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有85亿18~64岁的人口,2010年为97亿,预计到2020年上升到997亿。该资料预计,中国在今后几年,国内将达到4 650万新生劳动力供给,城镇现有1 400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农村有15亿以上剩余劳动力。对于近中期的中国,每年有远远大于城镇和农村劳动力需求的新增劳动力供给1 000万人左右,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2人口素质有待提高技术更新、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对劳动者科技文化质素的要求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于对部分科技文化素质低的劳动者需求的减少,部分在职劳动者会因此失业,而不具备这些要求的劳动者将难以找到工作。这种情况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中美英等国的人文发展情况见表39。
表39中美英等国的人文发展情况
人文发展指数世界排名人文发展指数成人识字率%初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教育指数中国810777909691084美国120951990980100英国160946990930097法国1000952990965098日本809539908590953人才结构不合理我国缺乏高级技术人才,人才结构不合理。过多的人员,普遍过大的一般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非生产性辅助人员是我国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现状。企业严重缺少以高素质管理人才为代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而有约占企业人员总数的30%富余人员。根据《经济日报》的报道,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4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35%。由于缺乏高级技工,较低的技术工人素质使我国企业每年因不良产品造成的损失高达2 000亿元,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4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已逐渐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据有关资料预计,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在2020年将达到1085%。西方发达国家可以说是未老先富,他们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前一般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而中国则可以说是未富先老,我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但还没有完成工业化。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有158亿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数的1318%。预计这一数据到2050年将增加到4亿人,这一增长必定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负担。344城乡收入差距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特别是90年代以后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城乡二元的特点非常明显。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可以从多个方面反映出来。1城乡收入进一步拉大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城镇居民利用一些优势条件收入增长更为迅速。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1,1995年为272∶1,2001年为292∶1,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为323∶1,2007年约达333∶1,2014年约为292∶1。1995年、2001年、2003年、2007年和2014年收入差距绝对额分别为2 70526元、4 4932元、5 84996元、9 646元和18 952元。人均收入比例居高不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绝对额均呈上升趋势。19862014年我国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城乡收入差距如图35所示。
图3519862014年我国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城乡收入差距在剔除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和不可计算的农民收入中的实物部分,把住房、教育、医疗、交通以及公共服务等城市居民享受的带有很大福利性成分的收入计算在内,我国拥有约为5∶1或6∶1的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差距。根据36个国家在1995年的资料(资料来源:国际劳工组织)中的数据表明,只有三个国家(包括我国)的城乡人均收入比大于2,而这个比例一般都小于16。城乡人均收入比可以说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到了社会承受的极限。2社会公平失衡通过对基尼系数(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主要分析指标,其数值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的数值越低,表现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的分析,城乡居民存在社会公平程度严重失衡的收入分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综合基尼系数在1978年前约为020~024,在1978年后,系数开始拉大。1990年的综合基尼系数是0343,1995年的综合基尼系数是0389,2003年至2015年的综合基尼系数都在045以上。3城乡消费水平拉大通过分析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我国城市和乡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在1978年相差267元,消费支出比例为29∶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在2007年的差距扩大到3 32787元,消费支出比例为329∶1。由此可知,相较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更为明显。19952014年我国城镇、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差距如图36所示。
图3619852014年我国城镇、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差距4城乡消费结构差距大通过对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的分析,由于城乡居民逐渐拉大的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农村居民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有较快下降的恩格尔系数,逐渐接近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比农村居民下降得更快,逐渐拉大了人均恩格尔系数的差距,并且这一差距比改革开放初期时要高。城乡之间的恩格尔系数在1980年相差不到5个百分点,在2006年上升到8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在2014年达到国际通行标准规定的富裕阶段,其恩格尔系数是35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仍高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9%。19782014年我国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如图37所示。
图3719782014年我国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45信息科技水平低1技术含量依赖进口21世纪,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资源,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因特网基础设施建设和操作技术普及水平差异,造成信息资源获取能力的巨大差距(包括信息接收、生产、传递与利用等方面的差距),进而影响弱势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国际竞争力。我国制造的电子产品(如计算机、手机等)根本上受制于国外产品的状况是因为,在国内的信息产业市场中的绝大多数集成电路是依赖进口的。我们主要的工作仅仅是组装零部件,而暂时无法享受信息产业带来的高额利润,这些都可以说明我国缺少能够持续和平稳运行的可靠的电子制造业。以计算机产业为例,从硬件来看,计算机的心脏是中央处理单元(CPU),目前这一技术基本上被美国的英特尔(INTEL)公司垄断;从软件看,最重要的是操作系统,而这一技术也被美国的微软(MICROSOFT)公司垄断。发展信息产业的心脏是集成电路,大脑是软件。在作为核心技术的软件和电路方面,虽然近10年间,我国集成电路生产线的主流技术已由5英寸、6英寸,05微米以上工艺水平提升到8英寸018~025微米,12英寸110纳米、90纳米和65纳米、55纳米45纳米,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近年来大规模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仍然相差巨大,且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设备基本都是从国外进口。以光刻机为例,我国集成电路生产线中的光刻机基本都足从欧美和日本进口,尤其是05m以下的光刻机百分之百都来自国外。该方面的技术我国互联网端点间的传输速率仅仅是美国的140,宽带主干网的是美国的1300。特别是美国基本垄断我国目前通用中央处理器(CPU)以及软件平台系统。例如,我国绝大部分的软件都基于微软(MICROSOFT)公司提供的平台和操作系统上完成的。因为这种状况,导致了我国与软件技术和电路技术有关的软硬件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和设备的进口导向。现阶段,我国缺少核心技术、信息产业的不发达,信息技术(IT)厂商生产的产品附加值较低,如显示器、键盘、硬盘等,而需要从英特尔(INTEL)公司进口生产微型计算机所需要的CPU。我国在生产路由器、服务器等高端产品方面的生产力明显不足。上述情况表明,与美国的信息产业相比,从一定意义上说,建立在美国芯片和操作系统上的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技术落后,与美国的信息产业存在巨大的差距。2科技人才不足2000年,考虑到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设备利用能力、国家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状况以及人口素质与信息化人才等方面对信息能力大小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的研究人员从以上几个方面选取了29个指标,通过对信息能力指数的编制,测算并比较了世界2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信息能力的大小。研究的数据显示,具有世界上最强信息能力的国家是美国,其总水平得分为7176分;位居第二的是日本,得分为6997分;第三位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得分为6559分。但是,相当于美国信息能力13%以下的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处于信息能力较低的行列,信息能力总水平低于10分。中国的这一得分仅为美国的86%,得到为617分,只有韩国的153%和巴西的402%。在研究选用的28个国家中,中国除了排在亚洲前列的信息技术与信息设备利用方面,在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状况、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信息化人才与人口素质等方面全部位列队尾。全球及部分国家每百万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研究人员数详见表310。
表310全球及部分国家每百万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研究人员数单位:人
国家和地区2000年2005年2009年高收入国家3 466783 842593 98176①中等收入国家4938659073
中国54767855541 19886②日本5 150895 385045 18928②韩国2 35653 822214 94694②美国4 579114 633464 67321①法国2 914083 319973 68978②德国3 131483 297143 78009英国2 896934 129373 94694注:①表示2007年数据;②表示2008年数据。另外,由于长期被资金短缺所困扰,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存在着一种从投入少、无力开发核心技术到高价购买核心技术使得成本上升、利润下降,进而导致积累不足而无法增加投入的恶性循环。对比与美国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多年来一直稳定在GDP比重的25%左右,我国该项指标却始终在06%~07%之间徘徊,不足美国的14。1999年,美国RD占GDP比例为279%,印度为086%,而我国仅为071%。346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国经济经过多年持续高速的发展,现如今已经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以大工业为手段,其主要内容是为了满足人民需要,并对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大规模的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模已基本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也逐渐形成,区域内产业结构、区域间产业转换得到了促进和发展,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得到了推动和提高。1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根据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的划分,将我国划分为三个地区,即东、中、西三个部分。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单位半数以上区域经济的发展中,重点发展了制造业及资源型行业,却使基础性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忽视。特别是,许多区域中行业由于区域经济创新性没有得到发展导致行业竞争力下降,出现各个区域行业的发展趋势呈现雷同化的状况。2区域经济的互动性较差占全国GDP总量37%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比重超过了全国GDP的20%,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极,这些地区推动了整个中国经济宏观上的发展。目前,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长三角经济区域,分居第二位的是环渤海和珠三角经济区域。我国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区域经济特征:①在投资推动和私营主导环境下,长三角经济区域主要为高科技和知识密集产业;②在内需拉动和国企主导的作用下,环渤海经济区域主要为资本密集产业;③在外资推动和出口拉动条件下,珠三角经济区域主要为劳动力密集产业。然而,地域因素导致了各区域之间较差的经济互动性。各区域地方开始采取措施,改善区域间滞后的技术成果扩散、缺乏资源信息的共享、尚未健全的良性竞争机制等问题。例如,长江卫星经济区开发模式、振兴东北计划和泛珠三角9 2计划。其中,振兴东北是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2014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增速回落。2015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增速均低于全国水平。2015年8月31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司长周建平回应了关于东北振兴战略失败的言论。3区域结构趋同引发资源低效率配置因为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与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GDP政绩考核机制使区域内的地方政府着力将资源集中投入那些能够快速拉动GDP增长的部分行业,这在早期主要是钢铁、石化、能源等产业。进入21世纪后又增加了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产业,导致了严重的重复建设并造成了产业结构趋同的局面。虽然基于就近资源和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地方政府相互竞争有其合理性,然而,各地区都发展类似或者相同的产业,必然在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方面形成激烈的竞争,而大量的重复建设必然带来资源的低效率配置。区域结构趋同带来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企业规模不经济、产能过剩、对资源产品的激烈竞争以及削弱地区经济互补等问题,从而割裂了地区的协同发展,增加了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困难。4区域结构趋同,地区发展差距仍在拉大因为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自成体系,导致了严重的重复建设并造成了产业结构趋同的局面。虽然这些情况已逐年得到改善,但由于不明显的比较优势、协作效益和特色经济,中西部地区和老东北工业基地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形成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和配置生产要素的机制和体制。由于资源枯竭,一些单一资源型工业城市出现了结构性的衰退,导致了严重的就业形势,社会安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不断拉大,地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中、西部地区人均工业总产值的差距迅速扩大,1980年西部人均工业总产值为东部的51%,目前已不足1/4。地区生产力布局不合理,如钢铁行业的布局是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每个省市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钢铁生产基地。全国18套乙烯装置分布在15个省市。由于大量重复建设,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极大地影响了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区域结构趋同化十分严重。347工业结构不合理1企业组织规模小而散,国际竞争力不强我国企业过去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专业化协作水平低,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由于受到过小的企业规模、集中度较低的产业结构,分散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与企业较高的资产负债率的制约,绝大多数企业难以在市场、生产、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形成规模经济的优势。2015年,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上榜企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达到106家,比2014年增加6家,上榜企业数量稳居世界第二。其中,94家大陆企业中,国企88家,民企仅6家,且多为资源性垄断和政府管制行业,企业的巨额收入和盈利大多依赖资源垄断和政府补贴,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管理基础薄弱、粗放式和外延式经营等问题,且市场多在国内,缺乏国际性大品牌,属于名副其实的中国企业。企业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分工的水平不高、企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没有形成。比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产量是我国120多家汽车整车厂中的前13家企业的4倍,由于国外汽车厂零部件大都已经实行全球采购,这13家整车厂零部件自制率只有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50%~60%左右。相比于发达国家机械厂的零部件自制率一般在20%左右,中国大多在70%以上。因为受到较低的专业化协作水平的制约,不能有效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的优势没有形成,缺少发展的后劲。2产品结构层次低,高附加值产品少由于受我国突出的产品结构不合理矛盾的影响,导致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相对短缺和一般产品相对过剩的问题同时并存。80%以上生产主要工业品的生产能力存在利用不足的现象,但是因为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产品差别化不足、附加值较低、档次不够高,使得每年需要花费较多外汇购买国内短缺的产品。我国高技术工业的增加值率也因为产品较低的附加值而逐年下滑。例如,对比挤压严重的中低档机械产品,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和机械基础产品长期从国外购买;高档合成树脂仅有不足50%的自给率。3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落后从根本上决定我国较低的产品结构层次。首先,我国企业因为对技术改造的不足投入,不能及时改造或更新企业落后设备,使得不少企业存在设备带病运转、陈旧老化,导致企业生产浪费大、单耗高的产品,这些产品的资源利用率低,并且严重污染环境。钢铁、机械、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煤炭、建材等传统工业的行业中,仅有10%的行业使用国际先进技术装备,不到5%的机械产品能够达到当代国际水平。相比于日本使用每千克油当量的单位能源产生的GDP为105美元、德国为7美元、美国为34美元,我国仅为07美元。主要工业产品的耗能高,远高于发达国家,我国冶金重点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于发达国家20%~40%,可以达到09吨标煤。发达国家原煤入洗率为50%~100%,我国仅为25%。我国制造业仅有6 300美元的年人均产值,仅仅是发达国家的3%左右。其次,我国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大中型企业由于R&D经费投入比重低,研发费支出不足销售收入的2%,远远落后于世界500强企业5%~10%的一般水平(电信、医药等行业为20%);产业化率低,只有5%~7%;科技成果商品转化率低,只有20%。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还没有形成,导致多数行业依赖于国外的关键核心装备和技术,工艺装备、关键零部件、产品设计还是以进口导向为主。世界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商是中国的格兰仕,但是格兰仕仍然需要进口国外关键件磁控管;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在中国,而压缩机仍然需要进口美国谷轮公司的涡旋压缩机,变频空调系统仍然需要引进日本技术。世界彩电生产大国的中国,但外国仍然掌握关键的核心技术。最后,高新技术产业的缓慢发展。目前,我国尚处于以竞争力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起步阶段,只有小规模的产业和薄弱的技术基础。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水平相比,较于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占美国GDP的8%,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GDP比重的4%,远远低于国外一般水平。4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战线过长,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不论从行业布局还是地区布局看,国有工业广泛分布于各行业和地区之中,资本的使用过于分散。国家有限的资本分布过散,企业规模较小,不但难以达到经济规模,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影响了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与进步、市场开拓能力的提高。我国39个工业行业中,大量国有资产仍然配置在高市场竞争程度的领域中。而国有资本的优势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等关键性领域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优势。国有企业存在较为单一的所有制实现形式,不够规范化的法人治理结构。西部省、区、市和老工业基地有较高比重的国有经济,还存在困难较为突出的部分国有企业。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