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98.6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HK$
106.4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HK$
266.6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HK$
87.4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HK$
122.1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HK$
77.3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HK$
98.6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HK$
98.6
|
編輯推薦: |
简明扼要又清晰系统地介绍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技术的特点与应用,概括性强、概念清晰、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绿色施工,绿色建筑,监理,开发,评价方法
|
內容簡介: |
本书重点介绍绿色建筑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绿色建筑概述、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筑技术、绿色施工概述、绿色施工评价、绿色施工组织与管理、绿色施工技术等内容,使学生系统掌握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工程案例,加深学生对绿色建筑的理解,并结合所学专业其他课程,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施工技术融入到知识体系中。 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建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专业 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
目錄:
|
目录
00第1章绿色建筑概述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00
1.2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 00
1.2.1绿色建筑的由来 00
1.2.2国外绿色建筑发展情况 00
1.2.3国内绿色建筑发展情况 00
1.3绿色建筑工程实例 00
思考题 0
0第2章绿色建筑评价
2.1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0
2.1.1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0
2.1.2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0
2.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0
2.2.1绿色建筑评价的基本要求和评价方法 0
2.2.2节地与室外环境 0
2.2.3节能与能源利用 0
2.2.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0
2.2.5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0
2.2.6室内环境质量 0
2.2.7施工管理 0
2.2.8运营管理 0
2.2.9提高与创新 0
思考题 0
0第3章绿色建筑技术
3.1建筑节能设计与技术 0
3.1.1建筑体型与平面设计 0
3.1.2建筑墙体节能技术 0
3.1.3建筑外门窗节能技术 0
3.1.4建筑地面节能技术 0
3.1.5建筑屋面节能技术 0
3.1.6建筑遮阳技术 0
3.2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0
3.2.1太阳能利用技术 0
3.2.2地能利用原理与技术 0
3.3城市雨水利用技术 0
3.3.1城市雨水利用的意义和现状 0
3.3.2城市雨水利用设施 0
3.3.3雨水利用设计的要点 0
3.3.4雨水利用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0
3.4污水再利用技术 0
3.4.1污水再利用的意义 0
3.4.2城市污水回用及可行性 0
3.4.3污水再利用类型和途径 0
3.4.4污水处理技术 0
3.5建筑节材技术 0
3.5.1建筑节材的技术途径 0
3.5.2建筑节材技术的发展趋势 0
3.5.3循环再生材料和技术 0
思考题 0
0第4章绿色施工概述
4.1绿色施工概念和主要内容 0
4.1.1绿色施工的概念 0
4.1.2绿色施工的主要内容 0
4.2绿色施工的发展现状 0
4.2.1国外绿色施工发展 0
4.2.2国内绿色施工发展 0
4.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0
4.3.1地基与基础工程 0
4.3.2结构工程 0
4.3.3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工程
思考题
第5章绿色施工评价
5.1绿色施工评价方法
5.1.1绿色施工评价的基本规定
5.1.2绿色施工评价框架体系
5.1.3绿色施工评价方法
5.1.4绿色施工评价组织和程序
5.2环境保护评价指标
5.2.1控制项
5.2.2一般项
5.2.3优选项
5.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5.3.1控制项
5.3.2一般项
5.3.3优选项
5.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5.4.1控制项
5.4.2一般项
5.4.3优选项
5.5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
5.5.1控制项
5.5.2一般项
5.5.3优选项
5.6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指标
5.6.1控制项
5.6.2一般项
5.6.3优选项
思考题
第6章绿色施工组织与管理
6.1绿色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6.1.1施工组织与管理基本理论
6.1.2绿色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内涵
6.2绿色施工组织与管理方法
6.2.1绿色施工组织与管理标准化方法建立基本原则
6.2.2绿色施工组织与管理一般规定
6.3绿色施工管理及技术措施
6.3.1环境保护
6.3.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
6.3.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措施
6.3.4节能与能源利用措施
6.3.5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
思考题
第7章绿色施工技术
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
7.2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
7.2.1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
7.2.2雨水回收利用技术与现场生产废水利用技术
7.3预拌砂浆技术
7.4墙体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
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
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7.6.1TCC建筑保温模板施工技术
7.6.2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7.7外墙硬泡聚氨酯喷涂施工技术
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
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
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
7.11供热计量技术
7.12建筑遮阳技术
7.13植生混凝土
7.14透水混凝土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
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06年我国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颁布实施以来,绿色建筑得到了快速发展,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概念深入人心,绿色建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成为业内的热点。作为土建类的在校大学生,学习绿色建筑相关知识已经成为今后工作求职和顺应行业发展的客观需求。本书紧密结合最新的国家相关标准和绿色建筑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绿色建筑基本概念、绿色建筑评价方法、绿色建筑技术、绿色施工基本概念、绿色施工评价方法、绿色施工组织与管理和绿色施工技术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力求客观反映国家标准对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具体要求,力求明晰常规适应性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技术的特点与应用,力求简明扼要又清晰系统。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对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发展情况有全面的认识,能够掌握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评价的基本方法,能够熟悉常规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技术,并通过教材中工程实例的学习加深认知。本书绿色建筑部分由沈阳大学于群编写,绿色施工部分由沈阳大学杨春峰编写,全书由于群统稿。书中引用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和成果,在此表示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指正和谅解。
编者
2016年10月
第3章绿色建筑技术
学习目标: 结合所学专业掌握相应技术的基本知识、技术特点和适用情况。
学习重点: 绿色建筑相关技术,包括建筑节能设计与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城市雨水再利用技术、污水再利用技术、建筑节材技术等。3.1建筑节能设计与技术建筑节能是指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采用节能型的建筑规划、设计,使用节能型的材料、器具、产品和技术,以提高建筑物的保暖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等消耗。在满足人们对建筑舒适性需求的前提下,达到建筑物使用过程中能源利用率得以提高的目的。在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采用节能型用能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和采暖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两大部分。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主要包括: 建筑物墙体节能设计、屋面节能设计、门窗节能设计、楼地面节能设计等。下面重点针对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进行介绍。3.1.1建筑体型与平面设计1. 建筑平面形状与节能的关系建筑物的平面形状主要取决于建筑的功能及建筑物用地的形状,但从建筑热工的角度来看,过于复杂的平面形状往往会增加建筑物的外表面积,带来采暖能耗的大幅增加,因此,从建筑节能设计的角度出发,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建筑平面设计应注意使外围护结构表面积A与建筑体积V之比尽可能小,以减小散热面积及散热量。当然,对空调房间,应对其得热和散热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例如一建筑物平面为正方形尺寸40m40m,高度为17m,假定该建筑的耗热量为100%,则相同体积下不同平面形式的建筑物采暖能耗的相对比值如表3.1所示。
表3.1建筑平面形状与能耗的关系
正方形长方形细长方形L形回字形U形AV0.160.170.180.1950.210.25能耗%100106114124136163
2. 建筑长度与节能的关系在高度及宽度一定的条件下,对南北朝向的建筑来说,增加居住建筑的长度对节能是有利的,长度小于100m,能耗增加较大。例如: 建筑物的长度从100m减至50m,能耗增加8%~10%; 从100m减至25m,对5层住宅能耗增加25%,对9层住宅能耗增加17%~20%。若假定长度为100m的某住宅建筑能耗为100%,则其他长度建筑的能耗相对值如表3.2所示。
表3.2建筑长度与建筑能耗的关系
室外计算温度℃
住宅建筑长度m
2550100150200
-20121%110%100%97.9%96.1%-30119%109%100%98.3%96.5%-40117%108%100%98.3%96.7%
3. 建筑宽度与节能的关系在建筑物高度和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居住建筑的宽度与能耗的关系如表3.3所示,表中假定宽度为11m的建筑能耗为100%。由表可看出,随建筑物宽度的增加,建筑的能耗减少。建筑宽度从11m增加到14m时,建筑能耗可减少6%~7%; 宽度增加到15~16m时,则能耗减少12%~14%。
表3.3建筑宽度与建筑能耗的关系
室外计算温度℃
住宅建筑宽度m
1112131415161718
-20100%95.7%92.0%88.7%86.2%83.6%81.6%80.0%-30100%95.2%93.1%90.3%88.3%86.6%84.6%83.1%-40100%96.7%93.7%91.1%89.0%87.1%84.3%84.2%
4. 建筑平面布局与节能的关系合理的建筑平面布局会给建筑在使用上带来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的热舒适度和有利于建筑节能。在节能建筑设计中,主要应从合理的热环境分区及设置温度阻尼两个方面来考虑建筑平面的布局。
不同的房间有不同的使用功能,因而,其对室内热环境的要求可能也存在差异。在设计中,应根据房间对热环境的要求进行合理分区,将对温度要求相近的房间相对集中布置。如对冬季室温要求稍高、夏季室温要求稍低的房间设置在建筑核心区; 将冬季室温要求稍低、夏季室温要求稍高的房间设置在建筑平面中紧邻外围护结构的区域,作为核心区和室外空间的温度阻尼区,以减少供热能耗。在夏季将温湿度要求相同或接近的房间相邻布置。
为保证主要使用房间的室内热环境质量,可结合使用情况,在该类房间与室外空间之间设置各式各样的温度阻尼区。这些温度阻尼区就像是一道热闸,不但可以使房间外墙的传热损失减少,而且大大减少了房间的冷风渗透,从而也减少了建筑物的渗透热损失。冬季设于南向的日光间、封闭阳台、外门设置门斗等都具有温度阻尼区的作用,是冬夏季减少耗热冷的一个有效措施。5. 建筑体形系数建筑物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的外表面积与外表面积所包的体积之比。体形系数是表征建筑热工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与建筑物的层数、体量、形状等因素有关。体形系数越大,则表现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面积大; 体形系数越小,则表现出建筑外围护结构面积小。体形系数的大小对建筑能耗的影响非常显著。体形系数越小、单位建筑面积对应的外表面积越小,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也越小。从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出发,应该将体形系数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但是,体形系数不只是影响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它还与建筑造型、平面布局、采光通风等紧密相关。体形系数过小将制约建筑师的创造性,造成建筑造型呆板、平面布局困难,甚至损害建筑功能。因此应权衡利弊,兼顾不同类型的建筑造型,来确定体形系数。当体形系数超过规定时,则要求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综合判断,确保实现节能目标。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中规定: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应大于表3.4规定的限值,否则必须按照相关条款要求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表3.4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限值
地区建筑层数3层4~8层9~13层14层
严寒地区0.500.300.280.25寒冷地区0.520.330.300.26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中规定: 北区内北区即建筑节能设计中应主要考虑夏季空调兼顾冬季采暖的地区,单元式、通廊式住宅的体形系数不宜大于0.35,塔式住宅的体形系数不宜大于0.4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中规定: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应大于表3.5中规定的限值,否则必须按照相关条款要求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
表3.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限值
建筑层数3层4~11层12层建筑的体形系数0.550.400.3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中规定: 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应大于0.40。当不能满足规定时,必须按相关条款规定进行权衡判断。3.1.2建筑墙体节能技术1. 建筑外墙保温设计外墙按其保温材料及构造类型,主要可分为单一保温材料墙体和单设保温层复合保温墙体。常见的单一保温墙体有加气混凝土保温墙体、各种多孔砖墙体、空心砌块墙体等。在单设保温层复合保温墙体中,根据保温层在墙体中的位置又可分为内保温墙体、外保温墙体和夹心保温墙体。随着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单一材料保温墙体难以满足包括节能在内的多方面技术指标要求,而单设保温层的复合墙体由于采用了新型高效保温材料而具有更为优良的热工性能,且结构层、保温层都可充分发挥各自材料的特性和优点,既不使墙体过厚又可以满足保温节能的要求,也可满足抗震、承重以及耐久性等多方面的技术要求。在三种单设保温层的复合墙体中,因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合理、有明显的优越性,且适用范围广,不仅适用于新建建筑,也适用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从而成为国内重点推广的建筑保温技术。外墙外保温技术具有以下七大优势。1 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采用外保温技术,由于保温层置于建筑物围护结构外侧,缓冲了因温度变化导致结构变形产生的应力,避免了雨、雪、冻、融、干、湿循环造成的结构破坏,减少了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紫外线对围护结构的侵蚀。因此,外保温有效地提高了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长期维护费用。2 基本消除热桥的影响热桥指的是在内外墙交界处、构造柱、框架梁、门窗洞等部位,形成的主要散热渠道。对内保温而言,热桥是难以避免的; 而外保温既可以防止热桥部位产生结露,又可以消除热桥造成的热损失。3 使墙体潮湿情况得到改善一般情况下,内保温需设置隔汽层,而采用外保温时,由于蒸汽透性高的主体结构材料处于保温层的内侧,只要保温材料选材适当,在墙体内部一般不会发生冷凝现象,故无需设置隔汽层。4 有利于保持室温稳定室内温差过大常常使抵抗力弱的老人或小孩患病,而外保温墙体由于蓄热能力较大的结构层在保温板内侧,当室内受到不稳定热作用时,室内空气温度上升或下降,墙体结构层能够吸引或释放热量,故有利于保持室温稳定。5 便于旧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以前的建筑物一般都不能满足节能要求,因此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已提上议事日程。与内保温相比,采用外保温方式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最大的优点是无需临时搬迁,基本不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6 可以避免装修对保温层的破坏不管是买新房还是买二房,消费者一般都需要按照自己喜好进行装修。在装修中,内保温层容易遭到破坏,外保温则可以避免发生这种问题。7 增加房屋使用面积消费者买房最关心的就是房屋的使用面积。由于保温材料贴在墙体的外侧,其保温、隔热效果优于内保温,故可使主体结构墙体减薄,从而墙加用户的使用面积。据统计,以北京、沈阳、哈尔滨、兰州的塔式建筑为例,当主体结构为实心砖墙、采用外墙保温设计时,每户使用面积分别可增1.2m2、2.4m2、4.2m2和1.3m2,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外墙外保温系统是由保温层、保护层和固定材料胶黏剂、锚固件等构成,是安装在外墙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温构造总称。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外墙外保温系统从施工做法上可分为粘贴式、现浇式、喷涂式及预制式等几种方式。其中粘贴式的保温材料包括模塑聚苯板EPS板、挤塑聚苯板XPS板、矿物棉板MW板,以岩棉为代表、硬泡聚氨酯板PU板、酚醛树脂板PF板等,在国内也被称为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或外墙保温复合系统,这些材料中又以模塑聚苯板的外保温技术最为成熟且应用最为广泛。现浇式外墙外保温系统也称为模板内置保温板做法,既包括模板与保温板分体的,也包括模板与保温板一体的做法。喷涂式则以喷涂硬泡聚氨酯做法为主。预制式做法变化较多,主要是在工厂将保温板和装饰面板预制成一体化板,在施工现场在将其安装就位。下面介绍几种住建部在《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04中重点推广的外墙保温技术。1 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以下简称EPS板薄抹灰系统由EPS板保温层、薄抹面层和饰面涂层构成, EPS板用胶黏剂固定在基层上,薄抹面层中满铺玻纤网,如图3.1所示。
图3.1EPS板薄抹灰系统
1基层; 2胶黏剂; 3EPS板; 4玻纤网; 5薄抹面层; 6饰面涂层; 7锚栓
EPS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在欧洲使用最久的实际工程已经接近40年。大量工程实践证明,该系统技术成熟完备可靠,工程质量稳定,保温性能优良,使用年限可超过25年。EPS板薄抹灰系统的基层表面应清洁,无油污、脱模剂等妨碍粘结的附着物。凸起、空鼓和疏松部位应剔除并找平。找平层应与墙体粘结牢固,不得有脱层、空鼓、裂缝,面层不得有粉化、起皮、爆灰等现象。基层与胶粘剂的拉伸粘结强度应进行检验,粘结强度不应低于0.3MPa,并且粘结界面脱开面积不应大于50%。粘贴EPS板时,应将胶粘剂涂在EPS板背面,涂胶粘剂面积不得小于EPS板面积的40%。EPS板应按顺砌方式粘贴,竖缝应逐行错缝。 EPS板应粘贴牢固,不得有松动和空鼓。墙角处EPS板应交错互锁。门窗洞口四角处EPS板不得拼接,应采用整块EPS板切割成形,EPS板接缝应离开角部至少200mm。2 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由界面层、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保温层、抗裂砂浆薄抹面层和饰面层组成,如图3.2所示。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经现场拌合后喷涂或抹在基层上形成保温层。薄抹面层中应满铺玻纤网。该系统采用逐层渐变、柔性释放应力的无空腔的技术工艺,可广泛应用于不同气候区、不同基层墙体、不同建筑高度的各类建筑外墙的保温与隔热。
图3.2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
1基层; 2界面砂浆; 3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 4抗裂砂浆薄抹面层; 5玻纤网; 6饰面层
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保温层设计厚度不宜超过100mm,必要时应设置抗裂分隔缝。基层表面应清洁,无油污和脱模剂等妨碍粘结的附着物,空鼓、疏松部位应剔除。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宜分遍抹灰,每遍间隔时间应在24h以上,每遍厚度不宜超过20mm。第一遍抹灰应压实,最后一遍应找平,并用大杠搓平。保温层硬化后,应现场检验保温层厚度并现场取样检验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干密度。现场取样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干密度不应大于250kgm3,并且不应小于180kgm3。3 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无网现浇系统以现浇混凝土外墙作为基层,EPS板为保温层。EPS板内表面与现浇混凝土接触的表面沿水平方向开有矩形齿槽,内、外表面均满涂界面砂浆。在施工时将EPS板置于外模板内侧,并安装锚栓作为辅助固定件。浇灌混凝土后,墙体与EPS板以及锚栓结合为一体。EPS板表面抹抗裂砂浆薄抹面层,外表以涂料为饰面层,薄抹面层中满铺玻纤网,具体构造作法如图3.3所示。
图3.3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
1现浇混凝土外墙; 2EPS板; 3锚栓; 4抗裂砂浆薄抹面层; 5饰面层
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EPS板两面必须预喷刷界面砂浆。EPS板宽度宜为1.2m,高度宜为建筑物层高。锚栓每平方米宜设2~3个。水平抗裂分隔缝宜按楼层设置,垂直抗裂分隔缝宜按墙面面积设置,在板式建筑中不宜大于30m2,在塔式建筑中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宜留在阴角部位。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不宜大于1m,混凝土需振捣密实均匀,墙面及接茬处应光滑、平整。混凝土浇筑后,EPS板表面局部不平整处宜抹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修补和找平,修补和找平处厚度不得大于10mm。4 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有网现浇系统是以现浇混凝土为基层,EPS单面钢丝网架板置于外墙外模板内侧,并安装6钢筋作为辅助固定件。浇灌混凝土后,EPS单面钢丝网架板挑头钢丝和6钢筋与混凝土结合为一体,EPS单面钢丝网架板表面抹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形成厚抹面层,外表做饰面层,具体构造作法如图3.4所示。以涂料做饰面层时,应加抹玻纤网抗裂砂浆薄抹面层。
图3.4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
1现浇混凝土外墙; 2EPS单面钢丝网架板; 3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厚抹面层;
4钢丝网架; 5饰面层; 66钢筋
EPS单面钢丝网架板每平方米斜插腹丝不得超过200根,斜插腹丝应为镀锌钢丝,板两面应预喷刷界面砂浆。加工质量应符合表3.6规定,且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心板》JC 6231996有关规定。EPS钢丝网架板构造设计和施工安装应考虑现浇混凝土侧压力影响,抹面层厚度应均匀,钢丝网应完全包覆于抹面层中。6钢筋每平方米宜设4根,锚固深度不得小于100mm。在每层层间宜留水平抗裂分隔缝,层间保温板外钢丝网应断开,抹灰时嵌入层间塑料分隔条或泡沫塑料棒,外表用建筑密封膏嵌缝。垂直抗裂分隔缝宜按墙面面积设置,在板式建筑中不宜大于30m2,在塔式建筑中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宜留在阴角部位。应采用钢制大模板施工,并应采取可靠措施保证EPS钢丝网架板和辅助固定件安装位置准确。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不宜大于1m ,混凝土需振捣密实均匀,墙面及接茬处应光滑、平整。应严格控制抹面层厚度并采取可靠抗裂措施确保抹面层不开裂。
表3.6EPS单面钢丝网架板质量要求
项目质 量 要 求外观界面砂浆涂敷均匀,与钢丝和EPS板附着牢固焊点质量斜丝脱焊点不超过3%钢丝挑头穿透EPS板挑头不小于30mmEPS板对接板长3000mm范围内EPS板对接不得多于两处,且对接处需用胶粘剂粘牢
5 机械固定EPS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机械固定EPS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机械固定系统由机械固定装置、腹丝非穿透型EPS钢丝网架板、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厚抹面层和饰面层构成,具体构造如图3.5所示。以涂料做饰面层时,应加抹玻纤网抗裂砂浆薄抹面层。机械固定系统不适用于加气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基层。腹丝非穿透型EPS钢丝网架板腹丝插入EPS板中深度不应小于35mm,未穿透厚度不应小于15mm。腹丝插入角度应保持一致,误差不应大于3。板两面应预喷刷界面砂浆。钢丝网与EPS板表面净距不应小于10mm。机械固定系统锚栓、预埋金属固定件数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且每平方米不应小于7个。用于砌体外墙时,宜采用预埋钢筋网片固定EPS钢丝网架板。机械固定系统固定EPS钢丝网架板时应逐层设置承托件,承托件应固定在结构构件上。机械固定系统金属固定件、钢筋网片、金属锚栓和承托件应做防锈处理。
图3.5机械固定EPS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1基层; 2EPS钢丝网架板; 3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厚抹面层; 4饰面层; 5机械固定装置
2. 建筑外墙隔热设计建筑物外墙、屋顶的隔热效果是用其内表面温度的最高值来衡量和评价的,利于降低外墙、屋顶内表面温度的方法都是隔热的有效措施。通常,外墙、屋顶的隔热设计按以下思路采取具体措施: 减少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 减弱室外综合温度波动对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影响; 材料、构造利于散热; 将太阳辐射等热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减少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等。1 采用浅色外饰面,减少太阳辐射热的当量温度当量温度反映了围护结构外表面吸收太阳辐射热使室外热作用提高的程度。要减少热作用,就必须降低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系数。建筑墙体外饰面材料品种很多,吸收系数值差异也较大,部分材料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系数如表3.7所示。合理选择材料和构造对外墙的隔热是非常有效的。
表3.7部分建筑材料的值
材料黑色非金属表面如沥青、纸等0.85~0.98红砖、红瓦、混凝土、深色油漆0.65~0.80黄色的砖、石、耐火砖等0.50~0.70白色或淡奶色砖、油漆、粉刷、涂料0.30~0.50铜、 铝、镀锌铁皮、研磨铁板0.40~0.65
2 增大传热阻R与热惰性指标D值增大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可以降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平均温度; 增大热惰性指标D值可以大大衰减室外综合温度的谐波振幅,减小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波幅,两者对降低结构内表面温度的最高值都是有利的。这种隔热构造方式的特点是,不仅具有隔热性能,在冬季也有保温作用,特别适合于夏热冬冷地区。不过,这种构造方式的墙体、屋顶夜间散热较慢,内表面的高温区段时间较长,出现高温的时间也较晚,用于办公、学校等以白天为主的建筑物较为理想。对昼夜空气温差较大的地区,白天可紧闭门窗使用空调,夜间打开门窗自然排除室内热量并储存室外新风冷量,以降低房间次日的空调负荷,也可以用于节能空调建筑。3 采用有通风间层的复合墙板这种墙板比单一材料制成的墙板如加气混凝土墙板构造复杂一些,但它将材料区别使用,可采用高效隔热材料,能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特长,墙体较轻,而且利用间层的空气流动及时带走热量,减少了通过墙板传入室内的热量,且夜间降温快,特别适用于湿热地区住宅、医院、办公楼等多层和高层建筑。4 墙面绿化墙面绿化是利用具有吸附、缠绕、卷须、钩刺等攀缘特性的植物绿化建筑墙面的形式。早在17世纪,俄国将攀缘植物用于亭、廊绿化,后来引向建筑墙面,欧美各国也广泛应用。我国也大量应用,尤其近十几年来,不少城市将墙面绿化列为绿化评比的标准之一。墙面绿化具有美化环境、降低污染、遮阳隔热等功能。墙面如有爬墙的植物,可以遮挡太阳辐射和吸收热量。实测表明,墙面有了爬墙的植物,其外表面昼夜平均温度由35.1℃降到30.7℃,相差4.4℃之多; 而墙的内表面温度相应由30.0℃降到29.1℃,相差0.9℃。由墙面附近的叶面蒸腾作用带来的降温效应,还使墙面温度略低于气温约1.6℃。相比之下,外侧无绿化的墙面温度反而较气温高出约出7.2℃,两者相差约8.8℃。显然,绿化对于墙体温度的影响是很大的,它显著减少通过外墙和窗洞的传热量,降低室内内表面温度,改善室内热舒适性或减少空调能耗。冬季落叶后,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辐射热,同时附着在墙面的枝茎又成了一层保温层,会缩小冬夏两季的温差,还可使风速降低,抵御风吹雨打,因此可减少各种气候变化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延长外墙的使用寿命。另外,墙面绿化还可减弱城市噪声,噪声声波通过浓密的藤叶时约有26%被吸收掉。攀缘植物的叶片多有绒毛或凹凸的脉纹,能吸附大量的飘尘,可起到过滤和净化空气的作用。由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故有藤蔓覆盖的住宅内可获得更多的新鲜空气,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及形成良好的微气候环境。居住区建筑密集,墙面绿化对居住环境质量的改善更为重要。墙面绿化可分为三种方式,分别为墙面无辅助直接绿化法、墙面有辅助绿化法和种植箱预制装配式绿化法。无辅助直接绿化法是最简单、最常用的墙面绿化方法,主要适用于清水砖墙等粗糙外表面的墙体绿化,绿化高度可达10m左右。其种植方式为地面种植,需要在附近建筑外墙基部砌筑人工种植槽。种植植物主要选用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攀缘类藤蔓植物,如五叶地锦、常春藤、凌霄花等。墙面有辅助绿化法是在无辅助直接绿化法的基础上,在建筑外墙上嵌入钢钉固定金属网来辅助绿化植物爬的墙面绿化,主要适用于涂料饰面、马赛克、面砖等较光滑外表面的墙体绿化,绿化高度可达15~20m。采用此方法进行墙体绿化时,应考虑建筑外墙侧向承载能力,在墙上嵌入钢钉的空洞缝隙应注入树脂封闭,以防水汽渗入墙体内部。种植箱预制装配式绿化法是将建筑预制装配技术与植物人工栽培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绿化墙主要由承载框架和种植模块两部分组成。承载框架是绿化墙的独立支撑结构,由挂架与建筑外墙合理铰接。绿化墙实际上由多个标准化的种植板块拼装而成,每一个种植板块都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植物生长单元。3.1.3建筑外门窗节能技术建筑外门窗是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备基本的使用功能外,还必须具备采光、通风、防风雨、保温隔热、隔声、防盗、防火等功能。建筑外门窗又是整个建筑围护结构中保温隔热性能最薄弱的部分,是影响室内热环境质量和建筑耗能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由于门窗需要经常开启,其气密性对保温隔热也有较大影响。据统计,在采暖或空调的条件下,冬季单层玻璃窗所损失的热量占供热负荷的30%~50%,夏季因太阳辐射热透过单层玻璃窗射入室内而消耗的冷量占空调负荷的20%~30%。因此,增强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门窗能耗是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提高建筑节能水平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建筑门窗还承担着隔绝与沟通室内外两种空间的互相矛盾的任务,因此,在技术处理上比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