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你长大之前必读的66本书:三大师

書城自編碼: 302386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童書外國兒童文學
作者: 斯·茨威格 著;申文林 译; 高中甫校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19929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6-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大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31.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巴比伦怪物:魏玛共和国犯罪鉴证实录(“火与风”丛书)
《 巴比伦怪物:魏玛共和国犯罪鉴证实录(“火与风”丛书) 》

售價:HK$ 101.2
启功谈国画(启功著,中华书局出版)
《 启功谈国画(启功著,中华书局出版) 》

售價:HK$ 64.4
中国书法的历程
《 中国书法的历程 》

售價:HK$ 89.7
汉语修辞学(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汉语修辞学(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58.7
中国近代画报大系·中国近代画报史稿
《 中国近代画报大系·中国近代画报史稿 》

售價:HK$ 181.7
思想地震:柄谷行人演讲集1995-2015(艺文志·日本思想)
《 思想地震:柄谷行人演讲集1995-2015(艺文志·日本思想) 》

售價:HK$ 66.7
大国人口
《 大国人口 》

售價:HK$ 90.9
何以中国·君臣:宋代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
《 何以中国·君臣:宋代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 》

售價:HK$ 112.7

 

編輯推薦:
喜欢文学的人,特别是喜欢外国文学的人,斯茨威格这个名字对他们决不是陌生的,他的那些小说,如《灼人的秘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等早为他们所熟知和喜爱。
但是,茨威格的传记文学更加出色和令人难忘,充满人性的光辉,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启蒙。
內容簡介:
斯茨威格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相继完成了以世纪建筑师为总标题的三部传记:《三大师》《三位诗人的生平》和《与心魔的斗争》。其中描写三位十九世纪独特的伟大小说家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大师》Z具代表性。在这部作品里,他以精炼、浓缩和准确为原则,怀着炽烈的热情,运用犀利的笔法和浓烈的色彩,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巴尔扎克人物,一个狄更斯形象,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家的心理学著作。
關於作者:
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茨威格在诗歌、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中短篇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作品擅长细腻的性格刻画和心理描写,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际的关注。
译者: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茨威格在诗歌、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中短篇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作品擅长细腻的性格刻画和心理描写,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际的关注。
译者:
张玉书,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34年生于上海,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长期从事德语教学工作,业余时间翻译了大量德语文学作品,在翻译介绍海涅、席勒、茨威格等作家方面尤为勤勉。1982年当选为全国德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1984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1-1993年被聘为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客座教授。1999年当选为国际茨威格学会理事。2002年被授予图宾根大学名誉博士学位。2000年起,任《文学之路》主编;2007年起,任《德语文学与文学评论》主编。2008年由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称号。
目錄
巴尔扎克
狄更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
內容試閱
喜欢文学的人,特别是喜欢外国文学的人,斯茨威格这个名字对他们决不是陌生的,他的那些小说,如《灼人的秘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等早为他们所熟知和喜爱。这位奥地利作家的作品,虽然早在三十年代就零星地介绍到中国,但只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他才在中国的文艺春天里露出峥嵘。二十多年来,他的大部分作品,都被译成中文,且有多种译本。粗略地统计,茨威格的小说,无论是长篇和中短篇均已全部译成中文,他的多部传记以及散文、游记和书信亦已有中文译本。茨威格曾在1936年的一份简历中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正如我感到整个世界是我的家乡一样,我的书在地球上所有语言中找到友谊和接受。我们可以有充分理由说,他的这个夙愿在中国得到了实现。

斯茨威格1881年生于维也纳,父亲是一个犹太人,开办一家纺织工厂,母亲是一个银行家的女儿。家庭的殷实富有使茨威格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起了他对文学艺术的兴趣。
1898年茨威格十七岁时就在报纸上发表了他的第一首诗歌;此后几年他相继在小说、戏剧以及传记领域进行尝试并赢得了一定的名声,但标志他形成自己创作风格并赢得荣誉的是他1911年发表的小说集《初次经历》,它有一个副标题:儿童王国里的四篇故事(内收《夜色朦胧》《家庭女教师》《灼人的秘密》和《夏天的故事》),作家和评论家弗里顿塔尔称,这个集子的小说才使茨威格成为一个小说家(Novellist)。这部作品不仅独具特色,而且表达了他艺术上的追求:即探索和描绘为情欲所驱使的人的精神世界,这也成为他此后作品的一个基本主题;从中也可以明显感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对他的影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他的生活,促使他思想上发生了变化,也为他的创作注入了新的内容。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民族之间的杀戮,作为一个作家,一个和平主义者,他必然用笔来进行抗争。1916年,他创作了戏剧《耶利米》,并在此后写出了以反对战争、控诉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如《日内瓦湖畔的插曲》《桎梏》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奥失败而告结束。茨威格在这场民族间杀戮的战争中失去了很多,可他获得的更多。1926年,他在一篇文章中做了这样一份总结:失去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失去的是:从前的悠闲自在,活泼愉快,创作的轻松惬意以及一些身外的东西,如金钱和物质上的无忧无虑。留下来的:一些珍贵的友谊,对世界的更好认识,那种对知识的炽烈的爱,还有一种新的坚强的勇气和充分的责任感在逝去多年时光之后,突然成长起来。是的,人们能以此重新开始了。战后到1933年这段时间成为他创作上的鼎盛时期,他先后完成了关于九位大作家的散论,并由此组成了世界建筑师;另外还有一些历史人物传记,如《约瑟夫福煦》(1929)、《德博尔德-瓦尔摩尔》①(1931),《玛丽安东内特》(1932)以及稍后的《鹿特丹人伊拉斯谟的胜利和悲哀》(1934)等。

罗曼罗兰称茨威格是一个灵魂的猎者,在小说集《热带癫狂症》和小说集《情感的迷惘》(1927)中,他淋漓尽致地施展了他这方面的才能。与小说集《初次经历》一起,这三部小说集被作者称之为链条小说。《初次经历》主要写的是儿童期,《热带癫狂症》(内收《热带癫狂症患者》《奇妙之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芳心迷离》等),写人的成年期,《情感的迷惘》(内收《情感的迷惘》《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颗心的沦亡》等)则写的是人的老年期,它们构成人的一生的链条。《初次经历》写的是激情情欲,但不是儿童的,而是通过儿童的视角来观察被激情情欲所主宰的成人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他们尚不理解的灼人的秘密。在《热带癫狂症》中作者展示的是在激情情欲驱使下,成年男女不由自主地犯下的激情之罪。在《热带癫狂症》一书里,它们的主人公都是历经沧桑的过来人,作者极其细腻地描绘了他们在激情情欲的左右下或遭遇意外事件打击时的心态和意识的流动。茨威格用自己的话表明了他创作这些作品的意图,他说,他是来展现与激情的黑暗世界中的幽明相联系的经历,是带有精神分析的印记的,并称他的固有成分一直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学上的好奇。

1933年希特勒攫取政权中断了茨威格创作上的高峰期,随着1938年他的祖国奥地利被吞并,茨威格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亡者。作为一个犹太人,他的种族正遭受灭绝人性的杀戮,作为一个奥地利的德意志人,他已成为亡国之人。尽管遭受着流亡生活的颠沛流离之苦,精神上的折磨,茨威格在此期间仍勤奋地完成了他的一些重要著作,其中有《玛丽亚斯图亚特》《卡斯特里奥反对加尔文》《麦哲伦》以及他生前惟一完成的长篇小说《焦躁的心》①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茨威格陷入一种空前的悲观和痛苦之中,他把这称做是地狱和炼狱的时代。1941年他经美国前往巴西,在圣保罗附近定居下来。他在这里生活的近半年时间里,完成了他的自传《昨天的世界》和他的最后一篇小说《象棋的故事》。尽管他身居巴西,可欧洲的血雨腥风却笼罩着他的心灵,战争的阴影在窒息他。他是一个焦急的人,他知道曙光的到来,但却无法忍受黎明前的黑暗。于是这位欢乐的悲观主义者,渴望死亡的乐观主义者,1942年2月22日与妻子一道弃世而去,留下了那封悲怆感人的绝命书,用自己的生命对战争进行了最后的抗争。

茨威格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传记作家,他一生共写了十二部传记,这使他在世界传记文学领域里理所应当地占有一席之地。在这些传记作品里,茨威格把众多的历史人物纳入他的笔下,其中有王室人物玛丽安东内特,玛丽亚斯图亚特;有政治权术家约瑟夫福煦;有宗教改革家,中世纪人文学者鹿特丹人伊拉斯谟,卡斯特里奥;有航海家麦哲伦、阿美利哥;有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等;更多的则是作家、诗人,他为凡尔哈仑,罗曼罗兰,巴尔扎克,蒙田等人都写了专集。此外,他在1920年,1925年和1928年发表了分别题为《三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心魔的斗争》(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和《三位诗人的生平》(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三部传记。这样他完成了他称之为精神类型学的写作计划,并给这三本著作标上一个总的标题:《世界建筑师》。在茨威格看来,这九位精神类型不同的作家以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用他们的才能和激情为人类建筑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形而上的精神世界,他们是伟大的建筑师。

在《三大师》中,茨威格把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看做是叙事文学的天才,是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他在论述他们时,不是泛泛而谈,面面俱到,而是紧紧抓住他们最本质最重要的,是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东西,是他们各自生活和创作中举之则目张的纲。在《巴尔扎克》中,茨威格把生于拿破仑时代晚期的巴尔扎克看做是用笔来征服世界的拿破仑,要用笔来完成拿破仑用剑未完成的事业。正是这样一种文学上的雄心成了他创作的驱动力,他生活的激情,这是一种主宰他直至生命最后一息的激情。他锲而不舍,紧紧盯住这个目标,在创作中他忘掉了现实,耽于自己构建的世界里。为此,他不断地用咖啡来刺激自己的神经,每天工作甚至达到十八个小时。他的写作不是一种劳动,而成了梦幻和陶醉,他成了如茨威格在他另一部长篇传记《巴尔扎克》中所说的写作机器。他孜孜不倦地沉湎于创作,用他的笔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帝国:由风俗研究(包括《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共九十多部作品组成的《人间喜剧》。巴尔扎克用这部巨著构建了一个时代,它成为一部十九世纪的百科全书,一座最大的人类文献书库。
茨威格把巴尔扎克置放到拿破仑时代这一背景中,去破解他创作激情的密码;也基于此,他在《狄更斯》中紧紧把握住狄更斯所生活的时代,这个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黄金的时代而在茨威格看来是一个没有气魄没有激情的时代: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在位)。这个时代需要的艺术如茨威格在书中写到的:必须是有助于消化的。这种艺术不能干扰,不能以狂热的感情鼓动人,只能进行抚慰和用手轻挠。它只可能是多愁善感的,而不是悲剧性的。人们不愿意看到恐惧狄更斯就是被这样一种时代需求所控制的伟大作家。他做出了异乎寻常的成就,然而却没有做出他的天才所应做出的伟大业绩。狄更斯出身贫苦,他憎恶上层社会,但他不想进行改革;他的作品有民主的思想,但决不激进,如茨威格在文中形象地写道,他只想在社会不公正现象的荆棘过分尖利并刺得人痛疼难忍的地方把荆棘磨掉。狄更斯创作的宗旨就是去帮助弱小者,给生活于灾难和痛苦中的不幸的人以欢乐。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能从芸芸众生中捕捉住自己的人物,能从平凡甚至平庸的现实中发现自己珍视的宝物;他的非凡的文学才能从灰色的生活中发现了诗,使卑微的存在变得丰富多彩。他不擅于也写不好悲剧,他只用幽默使人愉悦,为世界增添欢乐。这个维多利亚时代造就了狄更斯,使他成为千百万人无比喜爱的伟大作家,同样也是这个时代束缚住了他的思想他的手脚。如茨威格形象地写到:狄更斯是小人国里的一个现代的格列弗。

在《三大师》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篇幅最长的一篇,也是茨威格怀着强烈的激情写就的。1916年2月8日,他在致赫黑塞的信中称,这本书凝聚着他三年的劳动和心血。比起巴尔扎克,特别是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更富戏剧性,经历更为坎坷,命运也更残酷。茨威格把他六十年的生活看做是一场与命运之间的无休止的斗争并把自己对命运的操纵权交还给了命运;茨威格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成是一个性格分裂的人,是一个最完善的矛盾产物,是人类中,也是艺术中的一个伟大的二元论者。淫欲产生纯洁,罪行产生伟大,喜悦产生痛苦,而痛苦又产生喜悦。矛盾永远都是互相牵连的。他的世界横跨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在上帝和魔鬼之间。茨威格用诗一样的语言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性格和命运进行了散文化而非学究式的论述,并把他的笔深深掘进俄罗斯这位伟大作家的灵魂,去解读他所创作的艺术人物和他用笔所构建的世界:他毁灭自己,为了一个更幸福更美好的人类得以出现;他痛苦地生活,发掘自己的灵魂,为的是找到上帝,找到生活的意义;他抛弃一切知识,是为了一个新的人类。这一切归结为一句话:爱生活甚于爱生活的意义。

茨威格把精炼、浓缩和准确作为自己传记创作的准则,但他并不稽古抉微,旁征博引,露才扬己,而是如他自己所说的不是出之文献资料,而是惟一出之自觉的爱去塑造一个命运。这里他用塑造这个词,而不是叙述或者介绍。正因如此,在这部《世界建筑师》也在他的其他一些传记作品里,茨威格怀着一种炽烈的激情,以多彩的文笔,为我们描述的如其说是他们的生平,不如说是在塑造出他们的艺术形象。茨威格对一个人生平中外在的、无关宏旨的、可知也可以不知的并不看重,重要的是他要展示出这些大师的独特之处和复杂的幽暗的精神世界,这也就使这部《世界建筑师》有了自己的特色,受到了评论界的看重,为他赢得世界性的赞誉。这部传记在茨威格的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我们理解这些大师们的生平和内心世界有所帮助,更是我们了解茨威格本人的文艺观和他的美学思想的必读之作。

这个译本曾收入1997年出版的《茨威格文集》(七卷本)中;这次出单行本前,应出版社的要求,根据原文又进行了详细的校订,改正了一些错讹。

此外,借这次校订之际,我又把茨威格1919年为《三大师》的单行本所写的一篇序言译出,这就使这个译本更完整了。

高中甫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总是恐惧,第二个印象才是伟大。正如他的面貌显出农民气而且平平常常那样,乍看起来,他的命运最初也显得很残酷和很平庸。开始人们觉得他的命运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折磨,因为对于这样一个虚弱多病的身体竟然动用所有的刑具折磨了六十年。艰苦的锉刀磨掉了他的青年时代和他的老年时代的香甜,身上疼痛的锯在他的肢体内锯得嚓嚓作响,贫穷的螺钉无情地钻进了他的生命的神经系统,火辣辣的疼的神经线在颤抖,四肢不停地抽搐,淫欲的细刺无休无止地引诱他的激情。没有免掉过一种痛苦,也没有遗忘过一种折磨。这样的命运看来首先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残酷,是一种盲目疯狂的敌对。通过回顾就可以理解:他的命运就是被这样严酷无情锻造成铁锤的,因为命运要把他雕琢成永恒的东西;还有命运是强有力的,为的是适应一个强有力者的需要。命运不会悠闲地给没有节制的人分配任何东西。
与十九世纪所有其他作家漫步方石铺就的宽阔人行道相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没有一处相似。在他的生涯中人们总是感觉到,幽暗的命运之神的嗜好就是要在最强者身上显示出它的强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命运是《旧约》式的,是英雄式的,而丝毫不是现代式的,不是市民式的。他像雅各一样,不得不永远与天使搏斗,永远反抗上帝,又不得不像约伯一样,永远俯身屈从。命运不让他变得自信,也不让他变得懒惰。他总是不得不感觉到那个因为他敬爱上帝而对他进行惩罚的上帝。他不能在幸福中休息一分钟。因此,他的路得走到无限远的地方。有时候他的命运魔鬼好像停止发怒了,要允许他像别人一样走普通的生活道路。但是有只强有力的手总是不断伸出来,把他推进荆棘燃烧的丛林。如果说,命运也曾把他抛向高空,那也只是为了要把他摔进更深的深渊,为了教给他认识兴奋和绝望的幅度。命运把他提升到希望的顶峰,其他人到这里柔弱得就熔化进了淫欲欢乐之中;命运又把他投进不幸的深渊,其他人到这里都会在痛苦中摔得个粉身碎骨。命运总是在最为安全的时刻对他进行猛击,就像对约伯那样,而且还夺去他的妻子和孩子,把疾病加在他的身上,用轻蔑伤害他,使他不停地与上帝争论,并且让他通过不断的反抗和不断的希望赢得更多的赞赏。温和人的时代保留下这么一个人仿佛是要表明,我们世界里的欢乐和痛苦还有多么巨大的数量。而他陀思妥耶夫斯基好像迟钝得感觉不到压在头上的这个强大的意志。他从来不进行自卫,反抗命运,从来不举起拳头。他那受伤的身体在痉挛抽搐中也奋力挣扎。他的书信有时候爆发出一声激动的呼喊,好像是大口咯血一样。然而精神,就是信仰,又把反抗压制下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身上神秘的意识觉察到了这只手的神圣性,即他的命运富有悲剧性成果的意义。他用自己痛苦的理智烈火照遍了他的时代,他的世界。
生活把他三次摆荡到高处,又三次把他拉了下来。命运很早就用荣誉的甜食引诱过他。他的第一本书给他带来了名气,但是无情的魔掌猛然抓住了他,把他又抛掷回无名之辈中间:关进监狱,罚做苦役,流放西伯利亚。他又浮升起来,而且更加有力,更加勇敢。他的《死屋手记》使得全俄国心醉神迷。沙皇本人也曾为此书洒过眼泪,俄国青年对他都表现出极大热情。他创办了一本杂志,他向全体人民发表见解。于是他的第一批长篇小说便产生了。气候骤变,他的物质生计崩溃了。债务和忧伤迫使他出国而去。疾病不断吞食他的肌肉,他成了一个流浪者,他跑遍了整个欧洲。他的民族把他忘记了。但是经过多年的工作和贫困之后,他第三次从默默无闻和穷苦的污泥浊水中浮现了出来:纪念普希金的讲话就证明他是首屈一指的作家,是自己国家的预言家。现在他的荣誉不可磨灭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铁拳又把他打倒了。全国人民激动悲怆,昏倒在一口棺材之前。命运不再需要他了。残酷明智的意志达到了目的,从他的生存中取得了最高级的精神成果。现在命运毫不在意地把他身体的空壳抛掉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