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HK$
77.3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HK$
89.4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HK$
87.4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HK$
188.2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HK$
132.2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HK$
72.8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HK$
99.7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HK$
122.1
|
編輯推薦: |
《土木工程材料》一版自出版以来收到众多学校的老师,很多学校选用本书作为教材使用。为了使教材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本次在保持原有教材体系风格不便的前提下,对内容、规范、标准进行了更新。教材以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编写,适应大土木的需求,同时兼顾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及地下工程等多学科要求,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教材紧紧围绕专业需求,从课程实际学时数出发,在保证内容完整的基础上,力求简明、实用、重点突出,着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本书全部采用国家或行业颁布的新标准、规范或规程,同时在内容上力求推陈出新。每章后附有适量的复习思考题,以方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提高,同时,设置了开放讨论内容,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书共分为11章,内容包括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无机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砂浆、砌筑材料、土木工程用钢材、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木材、合成高分子材料、建筑功能材料、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试验方法。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科研及管理等工作的人员参考。
|
關於作者: |
程云虹,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学院,副教授,程云虹,博士,副教授。从事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工作,主讲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新型材料等多门课程,主要从事土木工程材料尤其是混凝土材料性能及应用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多篇被Ei及Sci等检索机构检索,其中以第 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论文宁夏盐渍地区抗腐蚀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及基于BP网络的粉煤灰混凝土强度计算分别获2008年及2009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研究课题大掺量粉煤灰中等强度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获中国博士后基金会资助基金编号:2005037231,同时参与多项横向课题研究,参加编写辽宁省地方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担任辽宁省第五、六届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
|
目錄:
|
绪论1
0.1土木工程与土木工程材料1
0.2土木工程材料分类1
0.3土木工程材料发展2
0.4土木工程材料标准化2
0.5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3
第1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4
1.1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4
1.1.1材料的组成4
1.1.2材料的结构5
1.1.3材料的构造6
1.2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7
1.2.1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7
1.2.2密实度与孔隙率8
1.2.3填充率与空隙率8
1.2.4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9
1.2.5热工性质11
1.3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12
1.3.1强度和比强度12
1.3.2弹性与塑性13
1.3.3脆性与韧性14
1.3.4硬度与耐磨性14
1.4材料的耐久性15
复习思考题15
开放讨论16
第2章无机胶凝材料17
2.1气硬性胶凝材料17
2.1.1石灰17
2.1.2石膏22
2.1.3水玻璃24
2.2水泥25
2.2.1通用硅酸盐水泥25
2.2.2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生产26
2.2.3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成26
2.2.4硅酸盐水泥的水化28
2.2.5硅酸盐水泥的凝结和硬化29
2.2.6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30
2.2.7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31
2.2.8水泥混合材料33
2.2.9通用硅酸盐水泥石的腐蚀与防止34
2.2.10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及应用36
2.2.11通用硅酸盐水泥的运输与贮存37
2.3其他品种水泥38
2.3.1白色硅酸盐水泥与彩色硅酸盐水泥38
2.3.2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39
2.3.3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及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40
2.3.4道路硅酸盐水泥41
2.3.5铝酸盐水泥41
复习思考题44
开放讨论44
第3章水泥混凝土45
3.1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45
3.1.1水泥46
3.1.2骨料46
3.1.3水52
3.1.4外加剂53
3.1.5掺合料58
3.2混凝土拌合物的主要性能59
3.2.1和易性59
3.2.2凝结时间64
3.3硬化混凝土主要性能65
3.3.1混凝土的强度65
3.3.2混凝土的变形72
3.3.3混凝土的耐久性75
3.4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评定78
3.4.1混凝土的质量控制78
3.4.2混凝土的质量评定78
3.5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81
3.5.1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81
3.5.2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参数81
3.5.3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算料基准82
3.5.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82
3.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86
3.6其他混凝土88
3.6.1高性能混凝土88
3.6.2轻骨料混凝土89
3.6.3纤维混凝土90
3.6.4聚合物混凝土90
3.6.5泵送混凝土91
3.6.6喷射混凝土91
复习思考题92
开放讨论94
第4章砂浆95
4.1砂浆的组成材料95
4.1.1胶凝材料95
4.1.2细骨料95
4.1.3水96
4.1.4掺加料96
4.1.5外加剂96
4.2砂浆的主要技术性质96
4.2.1新拌砂浆的和易性96
4.2.2硬化砂浆的主要性能97
4.3砌筑砂浆98
4.3.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98
4.3.2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实例100
4.4抹面砂浆100
4.4.1普通抹面砂浆101
4.4.2装饰砂浆101
4.5其他砂浆102
4.5.1防水砂浆102
4.5.2绝热砂浆103
4.5.3吸声砂浆103
4.5.4耐酸砂浆103
4.5.5自流平砂浆103
4.5.6干拌砂浆103
复习思考题103
开放讨论104
第5章砌筑材料105
5.1砌墙砖105
5.1.1烧结砖105
5.1.2非烧结砖112
5.2砌块115
5.2.1普通混凝土小型砌块115
5.2.2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116
5.2.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118
5.3砌筑石材120
5.3.1岩石的分类120
5.3.2天然石材的主要技术性质120
5.3.3用于砌筑的石材122
复习思考题122
开放讨论122
第6章土木工程用钢材123
6.1钢的冶炼与分类123
6.1.1钢的冶炼123
6.1.2钢的分类124
6.2钢的晶体组织和化学成分125
6.2.1钢的晶体组织125
6.2.2钢的化学成分126
6.3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126
6.3.1力学性能126
6.3.2工艺性能130
6.4钢材的冷加工与热处理130
6.4.1冷加工强化130
6.4.2时效处理131
6.4.3热处理131
6.5土木工程用钢种类与选用132
6.5.1土木工程用钢主要钢种132
6.5.2混凝土结构用钢材136
6.5.3钢结构用钢材140
6.6钢材的防护141
6.6.1钢材的防火141
6.6.2钢材的防腐蚀142
复习思考题143
开放讨论143
第7章沥青及沥青混合料144
7.1沥青材料144
7.1.1石油沥青的组分与结构144
7.1.2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145
7.1.3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149
7.1.4石油沥青的选用151
7.1.5石油沥青的改性152
7.1.6煤沥青153
7.2沥青混合料153
7.2.1沥青混合料的分类154
7.2.2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154
7.2.3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158
7.2.4沥青混合料的强度158
7.2.5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159
7.2.6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及技术标准161
7.2.7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65
复习思考题176
开放讨论176
第8章木材177
8.1木材的分类与构造177
8.1.1木材的分类177
8.1.2木材的构造177
8.2木材的主要物理和力学性质179
8.2.1含水量179
8.2.2湿胀与干缩180
8.2.3木材的强度180
8.3木材的防护183
8.3.1木材的干燥183
8.3.2木材的防腐183
8.3.3木材的防火184
8.4木材的应用184
8.4.1木材的初级产品184
8.4.2人造板材184
8.4.3木地板185
复习思考题185
开放讨论186
第9章合成高分子材料187
9.1高分子材料基础知识187
9.1.1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187
9.1.2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点188
9.2高分子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189
9.2.1塑料189
9.2.2胶黏剂191
9.2.3涂料192
复习思考题193
开放讨论193
第10章建筑功能材料194
10.1防水材料194
10.1.1防水卷材194
10.1.2防水涂料200
10.1.3密封材料200
10.1.4刚性防水材料200
10.2绝热材料201
10.2.1绝热材料的绝热机理201
10.2.2绝热材料的性能201
10.2.3常用绝热材料202
10.3吸声与隔声材料203
10.3.1吸声材料203
10.3.2隔声材料204
10.4装饰材料205
10.4.1装饰材料的基本要求205
10.4.2装饰材料的分类206
10.4.3装饰材料的选用原则206
10.4.4常用装饰材料206
复习思考题210
开放讨论210
第11章土木工程材料试验211
试验1材料基本物理性质试验211
1.试验目的211
2.参照的标准211
3.主要试验设备211
4.试样及其制备211
5.试验步骤211
6.结果计算212
试验2水泥试验212
1.试验目的212
2.参照的标准213
3.一般规定213
4.水泥细度检验213
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标准法)214
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代用法)215
7.凝结时间的测定215
8.安定性的测定(标准法)216
9.安定性的测定(代用法)217
10.水泥胶砂强度检验218
试验3骨料试验219
1.参照的标准219
2.取样与缩分方法220
3.砂的筛分析试验220
4.砂的表观密度试验221
5.砂的堆积密度试验222
6.砂的含水率试验223
7. 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223
8.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试验224
9.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试验225
10.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试验225
试验4普通混凝土试验226
1.参照的标准226
2.混凝土拌合物拌制方法226
3.稠度试验(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法)227
4.稠度试验(维勃稠度法)228
5.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228
6.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230
7.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231
试验5建筑砂浆试验232
1.参照的标准232
2.取样及试样制备232
3.稠度试验232
4.分层度试验233
5.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234
试验6钢筋试验235
1.参照的标准235
2.一般规定235
3.拉伸试验235
4.冷弯试验236
试验7沥青试验237
1.参照的标准237
2.取样方法237
3.试样制备237
4.沥青针入度试验238
5.沥青延度试验239
6.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240
试验8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240
1.参照的标准240
2.试验目的241
3.试件制备241
4.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242
参考文献245
|
內容試閱:
|
前言《土木工程材料》出版以来,颇受广大读者欢迎,被相当多的教师、学生及工程技术人员选用。《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仍然以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编写,适应大土木的需求,同时兼顾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及地下工程等多学科要求,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教材内容紧紧围绕专业需求,从本课程实际学时数出发,在保证内容完整的基础上,力求简明、实用、重点突出,着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编者及时吸收了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最新成果知识,并根据土木工程领域最新标准、规范和规程修订了各章节内容。本书由程云虹东北大学和陈四利沈阳工业大学任主编,丛树民沈阳大学任副主编。程云虹负责编写绪论、第1章、第2章(2.2节)、第3章(3.2节,3.3节,3.5节)、第4章、第5章、第6章(6.3节,6.4节)、第7章(7.1.1节,7.1.2节,7.2.3节,7.2.5节,7.2.7节)、第10章(10.1节)及第11章,陈四利负责编写第2章(2.1节)、第3章(3.4节,3.6节)、第6章(6.5节,6.6节)、第7章(7.2.1节,7.2.2节,7.2.4节,7.2.6节)、第8章、第9章、第10章(10.2节,10.3节),丛树民负责编写第2章(2.3节)、第3章(3.1节)、第6章(6.1节,6.2节)、第7章(7.1.3节,7.1.4节,7.1.5节,7.1.6节)、第10章(10.4节)。另外,韩鹏、李文川、齐珊珊、郝晶及刘帅等参加了书稿修订的整理及校对工作。由于编者水平的局限性,本书难免有疏漏之处,诚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7年4月第一版前言本书以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编写,适应大土木的需求,同时兼顾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及地下工程等多学科要求,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教材紧紧围绕专业需求,从课程实际学时数出发,在保证内容完整的基础上,力求简明、实用、重点突出,着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本书全部采用国家或行业颁布的最新标准、规范或规程,同时在内容上力求推陈出新。每章后附有适量的复习思考题,以方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提高,同时,设置了开放讨论内容,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本书由程云虹(东北大学)和陈四利(沈阳工业大学)担任主编,丛树民(沈阳大学)担任副主编。程云虹负责编写绪论,第1章,第2章2.2节,第3章3.2节、3.3节、3.5节),第4章,第5章,第6章6.3节、6.4节、第7章7.1.1节、7.1.2节、7.2.3节、7.2.5节、7.2.7节,第10章10.1节及第11章,陈四利负责编写第2章2.1节,第3章3.4节、3.6节、3.7节,第6章6.5节、6.6节,第7章7.2.1节、7.2.2节、7.2.4节、7.2.6节,第8章,第9章,第10章10.2节,10.3节,丛树民负责编写第2章2.3节,第3章3.1节、3.8节、3.9节,第6章6.1节、6.2节,第7章7.1.3~7.1.6节,第10章10.4节。另外,李亚洲、秦志生、刘佳、侯建龙及徐龙硕等参加了书稿的整理及校对工作。由于土木工程材料发展非常快,不断有新材料出现,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在不断更新,再加上编者水平和时间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诚恳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1年5月
本书以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编写,适应大土木的需求,同时兼顾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及地下工程等多学科要求,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教材紧紧围绕专业需求,从课程实际学时数出发,在保证内容完整的基础上,力求简明、实用、重点突出,着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本书全部采用国家或行业颁布的新标准、规范或规程,同时在内容上力求推陈出新。每章后附有适量的复习思考题,以方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提高,同时,设置了开放讨论内容,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