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HK$
55.8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HK$
55.8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HK$
109.8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09.8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HK$
87.4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88.5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HK$
236.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HK$
93.2
|
編輯推薦: |
港口经济圈先后被纳入长江经济带规划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市依托自身区位优势,从战略和建设等诸方面积极谋划和推进港口经济圈。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宁波市委、市政府积极的贯彻落实下,宁波市在港口经济圈建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的认识和研究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本书的研究,既是对宁波港口经济圈相关研究工作的一次梳理小结,也对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的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
內容簡介: |
港口经济圈的内涵属于区域经济圈范畴,是以港口和港口经济为核心,涵盖港口、产业、城市、人文、创新等要素的有机综合体。本书即以宁波为主题,围绕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的内涵特征、目标定位、战略任务、主要路径、重大平台等重点问题进行比较深入和成体系的探索,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新设想和新建议,基本形成了围绕宁波自身建设港口经济圈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
|
關於作者: |
主编 阎勤,浙江奉化人,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导师。原宁波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区域经济、国民经济管理、三农问题及决策咨询研究等。
|
目錄:
|
目录
战略与功能
宁波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港口经济圈若干问题研究◎ 柴利能等宁波港口经济圈的内涵特征与构建对策◎ 阎勤宁波港口经济圈影响层的开放与合作研究◎ 陈飞龙宁波港口经济圈的圈层范围与能级能量分析◎ 余怡春加快打造港口经济圈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周昌林贺向阳贯彻国家战略强化重点突破高水平推进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 刘兴景 孙立锋宁波建设港口经济圈的几点思考◎ 童孟达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关键要串起打通五条链◎ 童明荣一带一路和北极航线背景下的港口经济圈建设◎ 李振福 寿建敏宁波港口经济圈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与对策研究◎ 沈时仁 李济球弹好三首曲子、实现四大突破:加快宁波港口经济圈五大建设◎ 孟祥霞 王军锋
港口与物流
宁波港口经济圈的港口群合作模式研究◎ 乔雯全球供应链视角下宁波港口发展的突破路径与对策措施◎ 胡碧琴宁波港口腹地联动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美玲宁波港口经济圈物流一体化策略研究◎ 何炳华宁波海铁联运综合试验区建设研究◎ 张传兴 吴海泽进一步提升宁波港口经济圈的港口物流支撑能力研究◎ 聂沛
产业与平台
宁波港口经济圈的产业带发展与布局研究◎ 彭静宁波港口经济圈内国家级经济发展平台简析◎ 唐铮开放型经济对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支撑作用的研究◎ 陈秀忠 李旭君 潘晓峰宁波港口经济圈主圈层城市间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陈建祥宁波港口经济圈的旅游业发展对策◎ 王雪宁波港口经济圈与城市产业布局协调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徐侠民宁波港口经济圈的临港工业发展分析◎ 杨世兵
创新与模式
强化创新驱动推进港口经济圈建设新突破◎ 阎勤 沈小贤 卢跃 吴红艳 张树法 鲁玉林一带一路战略下宁波港口经济圈创新体系研究◎ 邢伟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中的大数据应用战略规划研究◎ 李兴森港口经济圈的技术创新链模式研究◎ 刘慧宏金融支持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潜力、模式与对策◎ 刘新周桃勤 李红强金融支持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发展研究◎ 姚蓓军王勉张鹤薛立倪小芳宁波港口经济圈物流金融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山囡囡宁波港口经济圈助力一带一路的税收政策导向研究◎ 施焕明 钱正平 陈源源 张科峰 叶丁叠湾区经济视角下的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措施初探◎ 李伟
城市与合作
宁波港口经济圈的城市合作机制研究◎ 董楠楠宁波作为港口经济圈核心城市的地位与作用◎ 王仪港城融合、产港互动、产城一体◎ 庞振刚积极融入港口经济圈战略深化宁波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 樊东波基于服务供应链视角的宁波港口经济圈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葛洪磊港口经济发展战略下宁波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与对策研究◎ 黄文军后记
|
內容試閱:
|
宁波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港口经济圈若干问题研究
柴利能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波就提出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战略方针,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又提出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发展目标,后又提出打造国际强港。这一脉相承的发展战略支撑了宁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宁波从东部沿海的边陲小城发展成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窗口与重要载体。
新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积极呼应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对宁波中长期发展提出的重大使命要求,提出把打造覆盖长三角、辐射长江经济带、服务一带一路的港口经济圈作为统领宁波未来发展的战略总抓手,旨在把宁波港口这一最大资源和开放这一最大优势发挥到极致,这对于宁波市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宁波由开放大市向开放强市升级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性命题,战略意义重大。
建设港口经济圈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港口、产业、开放、合作等多方面内容,对其概念内涵如何正确理解,对其圈层辐射带动功能如何定位和设计,对其建设重点如何把握和推进实施,等等,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本课题重点是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力求把基本概念、建设路径和主要抓手作一梳理。
一、宁波建设港口经济圈的独特优势宁波市提出打造港口经济圈,是为了进一步发挥好宁波在全国开放布局中的特殊优势,有其独特的基础和依托。一是独特的区位依托。宁波对内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的T字型交汇处,可通过江海联运、海公联运和海铁联运等多种联运方式辐射覆盖沿江、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对外地处亚太开放门户地区,紧邻亚太国际主航道要冲,扇形直接面向东亚、东盟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是长江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战略良性互动的重要节点区域。二是独特的港口依托。宁波舟山港是全球第4位集装箱吞吐量和世界第1位货物吞吐量的大港(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2063TEU,货物吞吐量8.9亿吨),是适应全球航运大型船舶运输趋势的国际深水枢纽港(2万TEU集装箱船和40万吨级以上散货船和油轮),是基本覆盖全球港口网络的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已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远洋干线113条、航线总数228条),更是可兼顾所有联运方式的腹地依托型港口。三是独特的功能依托。宁波作为我国第8个进出口超千亿贸易大市,也是贸易物流强市。作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和全国物流节点城市,拥有规上工业企业7000余家、有实际进出口业务的外贸企业1.4万家、各类物流企业5000多家,已建成运营的宁波电子口岸、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宁波航运交易所、宁波智慧物流公共基础平台、世贸通、跨境购等一批交易服务平台,能为长江经济带提供强大的金融和物流信息功能服务。四是独特的产业依托。宁波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拥有6个海关特殊监管区、9个国家级开发平台和20个省级以上产业功能区,拥有港口开发经营的龙头上市企业宁波港集团,在投资贸易便利化、通关一体化、信息化建设以及港区开发经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对外开放合作和国内产业合作方面具有良好基础。这些不但能为推动江、海港区合作提供有力支撑,也为与长江中上游城市在产业转移和合作提供了巨大潜力和空间。五是独特的人文依托。宁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已与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拥有30多万海外宁波帮人士,感情认同基础扎实,人文条件十分有利。二、港口经济圈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一)概念内涵港口经济圈在概念上属于区域经济圈的范畴,可以理解为广义港口经济和经济圈概念的结合体, 即以港口经济和港口型城市经济为依托的综合经济圈,既与以港兴市、以市促港 战略和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目标一脉相承, 也是新常态下抢抓国家战略机遇, 放大宁波港口、开放等比较优势的新抓手。为此, 港口经济圈建设,不是单纯推进对外交通的互联互通, 也不是单纯地发展港口经济,而是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为引领,以宁波舟山港一体化为中心, 以宁波都市区(含宁波、舟山)为依托,以发挥港口比较优势、提升城市辐射功能为导向,以交通网络、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为纽带,以港口经济产业链为支撑, 以建设多式联运国际枢纽港、全链条港口经济提质增效、高层次扩大开放合作和重大体制改革先行为重点, 港城互动、产城融合、智慧开放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港口经济圈具有典型的圈层带动、线性辐射、网络牵引、产业支撑、要素交流特征。① 圈层带动,即依托核心区形成若干环状空间组团,以港口城市为中心,通过紧密的功能联系,形成对外渐进辐射型圈层体系。② 线性辐射,即对外辐射一般沿国际航线、多式联运、贸易走廊等线路进行,产生超远空间联系。③ 网络牵引,即通过产业、贸易、信息、人文等多维度合作,形成以互联网 为特征的圈域联系网络。④ 产业支撑,即以国际贸易物流为基础、特色航运服务为带动、优势产业跨区合作为纽带、开放合作平台为载体的合作支撑体系。⑤ 要素交流,即以功能平台为载体,通过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生态等各种要素自由流动配置,形成的跨区域、大容量、高效率要素交流网络。
(二)空间结构宁波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T字型交汇处,紧邻亚太国际主航道要冲,对外直接辐射东亚、东盟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是长江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战略互动的重要节点。根据这一区位特征和经济联系,港口经济圈建设需坚持有核无域、强核扩圈理念,在空间上形成三区带动、四廊拓展结构。①三区,即核心区、辐射区和影响区。其中,核心区是宁波舟山港及其依托城市,空间上与宁波都市区叠合;辐射区主要指长江经济带地区和有多式联运合作、产业紧密联系的中西部腹地;影响区主要指国际远洋干线覆盖地区、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城市和主要贸易往来城市。②四廊,即以综合运输、投资贸易、产业合作、人文交流等为纽带,形成放射状分布的4条主干经济合作走廊,分别是宁波长江经济带西北部经济合作走廊、宁波沪昆铁路大西南经济合作走廊、沿东部南北运输大通道北上南下的东部沿海经济合作走廊,以及沿海上丝绸之路面向中日韩、东南亚的经济合作走廊。(三)圈层格局随着港口功能向第三代、第四代型港口升级,港城关系向联动融合发展方向转变,区域联系向产业、科技、信息、人文等方面拓展,港口经济圈内涵在不断丰富拓展,未来应着力构建五层功能。一是构建港口基础层,这是基本。重点是要发挥好宁波舟山港作为腹地依托型国际深水大港和多式联运枢纽港的优势,通过设立国际港口城市联盟、扩大国内港口合作、创建国家海铁联运综合试验区、完善网络化立体交通通道等,建设多式联运国际枢纽港,扩大港口辐射服务范围,增强与圈域城市的贸易运输联系。二是构建港航服务层,这是核心。重点是要依托港口物流圈、嫁接应用互联网 技术,通过建设港口数据库和多式联运信息平台、打造贸易最便利化环境、集聚一批专业港航服务企业、引进一批国际贸易物流运营商和做市商、做强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加快培育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高端
港航服务业,打造国际港航资源集散配置中心和优质服务中心。三是构建产业联系层,这是支撑。重点是要坚持优势产业高端化发展、高技术产业引进来和制造环节走出去有机结合的理念,通过推动绿色石化、海工装备、汽车总成等产业做优做强,推动服装、文具、家电等优势产业制造环节有序转移和培育新材料、新装备、节能环保、智慧信息等千亿级新兴产业,打造现代产业高地和优势制造总部。四是构建开放合作层,这是引领。重点是要抢抓国家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机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接、洽谈和合作,谋划建设一批国际产业园区和境外工业园区,打造连接中国中东欧、中国东盟等的经贸合作平台,扩大服务业领域开放,打造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中心城市,增强对中西部的开放引领功能。五是构建体制机制层,这是动力。重点是争取将港口经济圈建设列入国家级平台,深入推进国际投资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创新合作、互联网 、海铁联运等改革试点,加快复制自贸区试点成果,切实打造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和经营市场化环境,为全国在区域经济合作和扩大开放改革上作出示范。上述五大圈层,相互支撑、紧密联系、互为促进、功能互补,既是港口经济圈的五层中心内涵,也是构建经济圈的五大重点任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港口经济圈建设与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虽有一定联系,却更各有侧重,都是为了放大发挥浙江港口区位比较优势,都是浙江省融入国家大开放战略、增创开放新优势的两大抓手,功能互补、相得益彰。从浙江发展全局来看,港口经济圈建设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内容,概括起来有两个相同和两个侧重。其中,相同方面:一是依托相同,都是宁波舟山港这一战略资源;二是出发点相同,都是为了放大发挥浙江港口区位优势、服务全省大局和国家战略。侧重方面:一是辐射对象各有侧重,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侧重辐射长江经济带;而港口经济圈更多的是辐射中西部、联接海内外,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范围更广些;二是建设内容各有侧重,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侧重依托江海这一联运方式,发展相配套的大宗商品交易和航运服务业;而港口经济圈依托的是江海陆多式联运体系和宁波都市区城市功能能级,推进国际贸易物流、港航服务、平台产业、开放创新、人文交流等多维度的合作。
三、港口经济圈的核心功能和辐射路径港口经济圈建设,依托在核心区,而根本是要培育形成能产生对外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独特功能。综合考虑宁波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中的定位要求和在全国新一轮区域经济布局中的比较优势,从宁波来看,应着力打造以下功能。一是着力打造多式联运国际枢纽港和国际港航物流服务中心,通过经济合作走廊,提升港口经济圈的港航服务功能。宁波作为腹地依托型国际深水大港,多式联运既是巨大优势,也是巨大潜力,更是转型方向。要抓住区域经济带战略实施契机,打造多式联运国际枢纽港,线下串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交通运输走廊沿线城市,线上打造物联网信息平台,提升枢纽港功能。同时,依托国际贸易和货运走廊,带动国际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城市配送等物流业态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冷鲜农产品贸易、生产设备进口等贸易新业态,做大做强大宗商品交易、航运交易和航运服务等功能。二是着力打造投资贸易改革先行城市(争创自由贸易港区)和中国东盟(或中东欧)合作前沿中心城市,通过高能级开放平台,提升港口经济圈的开放引领功能。开放引领功能一靠独特区位,二靠体制先行。在全国实行全方位开放布局和自贸区点状布局的背景下,宁波应主动率先复制上海自贸区试验成果,在法律框架内大胆探索实施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措施,继续争创自由贸易港区。同时,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建设中国与东盟(或中东欧)合作的前沿中心城市,并通过加快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中意(宁波)生态产业园等重点开放平台建设,新谋划一批中澳、中匈、中以、中德等国际产业园和境外工业园,进一步发挥好对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引领功能。三是着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基地和优势制造总部基地,通过企业资本纽带,提升港口经济圈的产业带动功能。具体来讲,就是要发挥宁波市制造本地优势,抢抓中国制造2025机遇,加快构建高、新、融、绿、优先进制造业体系,在新材料、新装备、节能环保、智慧信息等领域形成千亿级产业,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先进制造基地,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上作出示范。同时,通过政府
搭台、企业唱戏,推动本土优势制造在中西部、东南亚设立生产基地,到欧美设立研发设计中心,打造优势制造总部基地。四是着力打造开放协同创新中心和国际经贸合作交流中心,通过国际展会论坛等载体,推动国内外资本、科技、人才、信息、人文等在宁波汇聚,提升港口经济圈的要素集散功能。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提升城市软环境实力、实行吸引资本人才的特殊制度政策和搭建一批以国际性人才交流培养、投资贸易洽谈、科创成果交易、外交峰会为主题的展会、论坛、基地等平台,面向全球集聚优质要素特别是创新资源,变全球产业要素流转中心为国际创新资源配置中心,推动医疗、文化等新领域国际合作,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全面支撑港口经济圈建设。四、港口经济圈支撑平台和重大项目港口经济圈建设内涵丰富,要抓出成效、取得突破,需要由市级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聚焦谋划提出一批带动性强、可操作落地、可出成效特别是能纳入省级以上规划的战略性功能平台、重大建设项目和重要改革试点举措,形成港口经济圈建设项目工程库,集中力量予以推进。前期,结合港口经济圈战略研究和十三五三个重大谋划,市发展改革委作了一些初步梳理研究,总体设想如下。(一)战略性功能平台一是打造一批港口开发合作平台。推动组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际港口合作服务组织,推动联盟港口城市在基础设施共建、国际航线设置、航运价格协调等方面互利合作。加快推进航交所与波罗的海指数和宁波港的对接合作,不断丰富完善海上丝路指数体系。推进宁波港口物流信息平台、港口信息化与无水港、国内外合作港口的互联互通,积极构建智慧港。建设一批中西部贸易物流双重运输基地(如重庆、成都、武汉、南昌、郑州等内陆商贸发达城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揽货能力。二是打造一批高能级开放平台。龙头是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争取将港口经济圈列入国家级规划平台。同时,超前谋划宁波空港新区、中国(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若干国字号大平台,加快建设杭州湾新区、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宁波综合保税区、中意(宁波)生态产业园等重点开放平台,合作建设一批新的国别合作产业园和境外工业园区,搭建一批境外展销平台、外贸进口平台和境外物贸仓储基地,巩固扩大宁波对外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
提升各类开放载体能级,打造陆上支点。推动宁波保税区、慈溪出口加工区及空港等特殊海关监管区整合提升,推进宁波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和宁波象保合作区开发建设,加快设立宁波综合保税区。各监管区要借鉴复制自贸区制度创新,试点园中园、保税物流、保税服务、保税加工等新业务,提高港区联动发展水平。提高重点开发区国际合作水平,探索企业化园区开发模式,建设特色专业园。以老城区、东部新城、南部商务区外贸特色楼宇为重点,打造国际贸易总部基地和平台。三是打造一批特区型创新平台。龙头是建设好新材料科技城(宁波国家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打造国家级海洋科创平台,积极争取人才特区、资本特区、科技管理特区等改革政策,形成宁波创新双子星座。同时,发挥好国家大学科技园、千人计划产业园、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宁波科技园等大平台作用,加快建设一批协同创新平台、科技孵化平台、共性研发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
四是打造一批服务型功能平台。重点是是要抓住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等发展机遇,探索建设以大宗商品为特色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做大做强甬交所、航交所、宁波电子口岸、智慧物联网、物流电商、海丝指数等线上功能平台。同时,结合发展需求,谋划建设北斗导航应用、国际海事服务基地等新平台。
五是打造一批国际化交流平台。积极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国际港口文化节、中国航海日、中国电子商务大会、国际新材料科技与产业博览会等活动,通过友城结对、旅游合作、教育合作交流、文化科技交流、文化产品输出等方式,举办各种国际学术论坛、外交峰会、体育赛事等,进一步扩大城市间交往互动。
(二)重大改革政策
一是围绕港航服务推进一批改革试点。龙头是争创国家级海铁联运综合试验区,争取作为运输体制改革内容列入中改办2016年度任务,赋予启运港退税、一票到底作业、海关监管互认、运输市场定价等改革。同时,围绕航运服务,争取复制航运税收优惠、中资船舶登记、沿海捎带业务、跨境人民币结算、融资租赁业务、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等上海两个中心政策,填平航运政策洼地。
二是围绕扩大开放推进一批改革试点。继续推进跨境电子商务、进口贸易便利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通关一体化、空港经济等改革试点,扩大业务范围、简化监管流程。同时,最为重要的是围绕投资便利化争取改革,积极争取在试点上复制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成果,扩大服务业领域开放,下放外商投资审批,简化境外投资审批手续,优化资本项目管理。
三是围绕产业升级推进一批改革试点。继续推进保险创新、移动金融、职业教育等省级以上改革试点,确保取得实质性成果,助推服务业发展。同时,加强与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对接,争创全国互联网 特色发展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能源体制改革等国家级改革试点,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三)重大项目工程
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初步梳理出宁波港口经济圈重大项目工程有三大领域。
一是大港口布局。要坚持海港、空港和陆港三位一体建设和布局,把宁波打造成为全球重要的多式联运国际枢纽。海港方面,要建设一批深水码头和进港航道、锚地,建设高效型、智慧型、绿色型港口,建设国际一流现代化枢纽港;空港方面,要按照做亮客运、做强货运要求,建成投用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深化与海南航空集团合作,优化拓展航线布局,打造长三角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机场;陆港方面,要优化拓展内陆无水港布局,完善多式联运作业区,健全保税、国际集装箱、大宗货物、危化品、冷链等物流系统,提高腹地揽货能力和多式联运比例。
二是大交通通道。围绕全面融入国家综合运输通道、提升宁波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加快完善高速公路、铁路和内河网络,全力构筑一纵一横一射三条跨区域、大容量、快速化的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推进沪嘉甬跨海铁路、甬金铁路、甬舟铁路等建设,谋划推进沪甬跨海交通通道(公铁合建)、甬温沿海高铁、杭甬城际铁路,构筑海甬欧物流通道以及相配套的信息和能源网络的建设,加快形成多式联运示范通道。
四是大合作工程。加快推进中意(宁波)生态产业园、慈溪中德、中东欧产业园等国别产业园,刚果(布)钾肥生产基地、中策尼日利亚工业园建设等境外产业园,以及境外展销平台、物贸仓储基地等走出去支撑平台建设,加强园区开发运营、人才培养和教育、产学研用、医学医疗、文化科技、旅游开发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提升城市开放合作层次和水平,为全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探索新模式、积累经验。国际工程:宁波建设集团榜鹅组屋工程承包、宏润建设集团蒙古上海小区工程。
交流平台:中国宁波中东欧市长论坛、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
会、新加坡中国(宁波)商品展、墨西哥中国投资贸易交易会、国际港口合作
服务组织、海外宁波周、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和人才交流培养基地。
五、港口经济圈建设工作思路和建议
港口经济圈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战略任务,涉及部门比较多,需要市里统一认识、统筹协调、部门联动、强化支撑、分步实施,近期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市级层面尽快成立港口经济圈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审定规划编制、重点工作和重大改革,下设办公室(建议设在发改委)。同时,市政府牵头制定近期工作方案,明确市级各部门近期主要工作分工和时间节点要求,定期进行督查落实。要考虑到港口经济圈建设涉及大量的规划政策研究、平台项目谋划和综合协调工作。
二是编制具体规划方案。鉴于目前还没有一个正式的纲领性指导文件,要在充分吸纳各类前期研究和会议讨论成果的基础上,委托国家级高层次研究机构编制宁波港口经济圈实施方案,明确概念内涵、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任务重点、改革举措等内容,作为指导今后一段时期港口经济圈建设的行动指南。同时,根据成熟一项、实施一项的原则,同步制定可操作的具体工作计划,推动各项具体任务、改革举措和项目建设加快实施。
三是推进实施一批项目。要在已有平台基础上,通过洽谈、对接、谋划再生成一批新的大能级平台,下决心打造好全市跨境贸易、智慧物流、电子口岸、航运交易等功能性平台。同时,由市级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结合国家促投资工程和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谋划生成一批具体建设项目,形成港口经济圈建设项目库。四是做好对上衔接汇报。继续加强与国家和省里的汇报,争取将中国(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宁波梅山新区、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等平台上升为省级以上战略平台,并以此争取更多相关改革试点,率先主动复制上海自贸区有关试验成果。五是加强跟踪研究谋划。发挥好市级各部门作用,整合全市港航研究资源,研究建立港口经济圈研究院,跟踪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自贸区等战略实施情况,围绕港口经济圈建设任务重点、平台搭建等进行持续性、前瞻性研究,带动生成一批支撑性大平台、大项目和大改革举措。六是强化对外宣传推介。根据港口经济圈建设需要,市领导带队组团、企业参与,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对接,与海外城市、内陆省份、国家部委、知名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生成一批新的合作平台和项目。同时,利用好国际性贸易展会、国际性新闻媒体和海外宁波周等活动和海外宁波帮力量,加强港口经济圈建设宣传,加大城市形象推介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作者单位:宁波市发展改革委
|
|